4.4.2排痰训练方法
怎样排痰

怎样排痰怎样排痰常用的非药物排痰的方法有以下四种。
一、蒸汽吸入法:用壶盛水,文火煮开水,用胶管接通壶嘴,然后保持一定距离吸入湿热蒸汽,每日.~$次,每次吸入蒸汽的时间长短可根据自我感觉而定;也可用保温杯盛大半杯开水,然后将鼻子靠近杯口,吸入蒸汽。
蒸汽可稀释痰液,使痰液容易咳出。
二、深呼吸法:患者先做\(~&次深呼吸,然后上身稍向前弯,张口伸舌后咳嗽数次,以使痰液松动,及时排出。
如此反复多次。
三、捶背法:常取前俯位或侧卧位,操作者微握拳,摆动腕关节,用手小鱼际侧上下轻轻捶患者的背部,捶击力量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宜。
捶背可使呼吸道内痰液松动而易于咳出。
四、震动法:患者取坐位,操作者站在患者后面,两手从腋下抱住患者,让患者深吸气,然后慢慢呼气,在呼气时利用肩和手臂一紧一松的震动患者,促使痰液排出。
在服止咳药和使用非药物排痰时,应注意多喝些白开水,以稀释痰液,促使痰液排出。
拍背排痰胜于服药专家简介:廖若莎,广东省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出诊时间:周三下午,总院门诊。
空心掌,手腕的力,由下往上,下至小腹,上至肩膀,这是给孩子拍背排痰的正确方法,你做对了吗?“排痰胜于吃药”,广东省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廖若莎这样说:每天给孩子至少要拍一次,痰多,症状严重的孩子要多拍几次,拍的程度,轻或者重,要视孩子的体质,瘦弱的孩子要轻拍,手劲能感觉出孩子的背部和气道的有震动就可以了。
孩子的痰咽进了肚里,也没有关系,因为痰会自然顺肠道排出,只要不是在气嗓了,让痰有出路了,就是好的,所以,在儿科,咳嗽的孩子接受雾化吸入,就是这个道理。
咳嗽重在预防。
从保健的方面来说,一些家长只知道在家里养宠物,对小孩子的呼吸系统不好,却很少有人知道在房间里养开花的植物,对孩子同样有影响,在开窗通风或人走动时,飘飞在空气里的花粉,会被小孩子吸入,引发其咳嗽,有症状的孩子会加重。
另外,不要让小孩子进厨房,尤其在孩子咳嗽期间,厨房的油烟、异味,同样影响孩子的呼吸健康。
呼吸运动及排痰能力训练

呼吸运动及排痰能力训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对呼吸系统的维护和训练。
事实上,呼吸运动及排痰能力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呼吸运动及排痰能力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什么是呼吸运动及排痰能力训练?呼吸运动及排痰能力训练是针对呼吸系统的专门锻炼,旨在增强呼吸系统功能、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其核心是通过特定的训练方法,增加肺活量,提高气道通畅度,促进肺功能的恢复和维持。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呼气、深呼吸、缩唇呼吸等动作,这些动作可以通过不断的训练来增加肺活量,并有效增强人体的氧合功能。
排痰能力训练则是通过特定的训练方法,使痰液能够顺畅地从气道中排出,从而降低呼吸系统感染的风险。
呼吸运动及排痰能力训练的方法首先要注意的是,进行呼吸运动及排痰能力训练之前,应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以便合理制定训练计划和选择适合的训练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呼吸运动及排痰训练方法:1.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呼吸训练方法,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扩大肺活量,强化呼吸肌肉。
具体步骤如下:1.平躺或坐直身体,放松全身,将手放在腹部。
2.深吸气,感受气体进入肺部。
3.在吸气的过程中,使腹部向外膨胀,向上推动手掌,使肺部充分膨胀。
4.缓慢、平稳地呼气,将手掌向内收缩,使腹部向背部靠拢。
2. 缩唇呼吸缩唇呼吸可以增加肺活量,提高肺部顺畅呼吸的效果。
具体步骤如下:1.直立或坐直,放松全身。
2.实现吸气,同时将嘴唇轻微闭合,呈现小圆形。
3.缓慢呼气,同时使嘴唇呈圆形,让气体从唇缝中流出。
3. 重力球训练法重力球训练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训练方法,可以锻炼呼吸肌肉并帮助痰液排出。
具体步骤如下:1.置一个小重力球在腹部,直立或坐直身体,放松全身。
2.慢慢吸气,让腹部向外伸展,同时向上移动重力球。
3.缓慢呼气,同时将重力球向下移动回到原来的位置。
注意事项在进行呼吸运动及排痰能力训练前,我们需要注意以下细节以确保训练效果和安全:1.控制训练强度和次数,不要过度锻炼以免导致身体不适。
咳嗽排痰和呼吸训练的方法

咳嗽排痰和呼吸训练的方法
咳嗽排痰和呼吸训练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可以站着,也可以坐位或卧位,一手放在前胸,另一手放在上腹部,先缩唇,腹内收,胸前倾,由口慢慢呼气,此时切勿用力,然后用鼻吸气,并尽量挺腹,胸部不动,呼与吸时间之比为2:1或3:1,每次15~30分钟,每天3次。
2. 深呼吸与有效咳嗽:尽可能采取坐位,先进行深而慢的腹式呼吸5-6次,然后深吸气末屏气3-5秒,继而缩唇,缓慢地经口将肺内气体呼出,再深吸一口气屏气3-5秒,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咳嗽时同时收缩腹肌,咳出痰液。
3.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BT):ACBT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呼吸控制:患者按自身舒适的速度和深度进行腹式呼吸,放松上胸部和肩部,利用下胸部来完成呼吸,持续4-6次或更多,直至患者疲劳感消除。
胸廓扩张运动:双手放于在胸廓两侧,深吸气,同时腹部微微隆起,然后屏气3秒,慢慢呼气,双手感受下胸廓的扩张,进行2-3次。
用力呵气技术:用下腹部的力量快速、用力呵气,使痰液排出,持续2-3次。
4. 有氧运动训练:是肺康复治疗的基础,可提高患者有氧运动能力,增强肌肉力量,也可有效降低由运动引起的动态过度通气程度和呼吸困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咳嗽排痰和呼吸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如果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训练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促进有效排痰的方法

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适用于神志清醒能咳嗽的病人 方法:1 病人取坐位或卧位,上身可略前倾
选择=结果
汇报结束 谢谢观看! 欢迎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1湿化气道,雾化
2翻身
3胸部叩击与胸壁震荡
4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咳痰
5体位引流
6机械吸痰
(-)湿化呼吸道
胸部叩击与胸壁震荡
适用于: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
胸壁叩击法:病人取侧卧位或坐位,医务人员两手 手指并拢,手背隆起,指关节微屈,从肺底由下向 上,由外向内叩拍胸壁,震动气道,边拍边飞、鼓 励病人咳嗽,以促进排痰,每侧肺叶反复叩击1-3分 钟。或者指导病人双侧前臂屈曲,两手掌交叉置于 锁骨下,咳嗽时用上前臂叩击前胸及患侧胸壁,震 动气管分泌物,以增加咳嗽排痰效率。
促进有效排痰的方法
排痰的目的:
1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痰液淤积。 2提高药效,促进病情恢复。 3预防感染。
影响排痰效果的因素:
1身体状况 2活动能力 3心肺功能 4活动能力 5痰液粘稠度 6惧怕疼痛,咳嗽无力,无效咳嗽 7排痰方法不规范或执行不到位
常用的排痰方法
四字诀:湿,翻,拍,咳(吸),联合应用,效果 最佳
胸壁震荡法:双手掌重叠并将手掌置于欲引流的胸 廓部位,吸气时手掌放开(手掌随胸廓慢慢抬起, 不施加任何压力),从吸气最高点开始,在整个呼 气期手掌紧贴胸壁,施加一定压力并轻柔的上下抖 动,以震荡胸壁5-7次,每个部位重复6-7个呼吸周期。
注意事项:①叩击前确认无禁忌证(咯血。未引流 的气胸、肋骨骨折等)。向患者说明叩击的意义及 方法,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并进行肺部听诊。一② 叩击应在肺野进行,心脏、乳房。为预防直接叩击 引起皮肤发红,可用单层薄布保护皮肤,勿用较厚 的物质会降低叩击时所产生的震动而影响效果。叩 击力量要适中,以不使患者感到疼痛为宜应在餐前 进行,并至少在餐前半小时完成。如在餐后进行, 至少要在餐后2小时;时间一般在3~5分钟。③叩击 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叩击后询问患者的感受, 观察咳痰情况。
护理学基础知识:促进排痰有效措施

护理学基础知识:促进排痰有效措施痰液粘稠是临床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故帮助患者排痰不仅仅是临床工作的重点,也是各护理考试的常见考点。
为大家总结常用的排痰措施。
一、有效咳嗽:咳嗽是排出痰液的一种最基本的防御性呼吸反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科学的咳嗽,也不是所有人都适用有效咳嗽排痰。
适应症:神志清醒、身体基本状况良好,可以进行有效咳嗽训练的患者。
主要步骤:1.体位:坐位或半卧位,屈膝,上身前倾,双手抱膝或在胸部和膝盖上置一枕头并用两肋夹紧;2.深吸气后屏气3秒,腹肌用力做爆破性咳嗽,将痰液咳出;3.胸壁或腹壁有伤口者,护士应注意保护伤口,可置双手与伤口两侧,减小伤口张力,减轻疼痛。
二、叩击:指用手叩打胸背部,借助振动的力量使分泌物松脱排出。
适应症:长期卧床、久病体弱、排痰无力的患者。
步骤:1.体位: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2.手势:操作者将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状,即手背隆起,手掌中空,手指弯曲,拇指紧靠示指;3.叩击顺序: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轻轻叩打;4.边叩边鼓励患者咳嗽。
注意事项:不可在裸露的皮肤、肋骨上下、脊柱、乳房等部位叩击。
三、体位引流:将患者置特殊体位,借助重力作用使肺及支气管内分泌物流入大气管并咳出体外。
适应症:痰量较多、呼吸功能尚好的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患者。
禁忌症:严重高血压、心力衰竭、高龄、极度衰弱、意识不清等患者。
操作要点:(1)时间:餐前最佳,餐后1~2小时也可;每日2 4次,每次15 30分钟。
(2)体位:原则是患肺抬高,使引流的支气管开口向下。
如肺上叶应采取半坐卧位,肺下叶宜采取头低足高健测卧位。
(3)病情观察: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应停止引流。
(4)辅助排痰:引流后可辅助给予叩背、超声雾化吸入、有效咳嗽等其他排痰技术排出痰液。
(5)记录:注意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如引流液大量涌出,应注意防止窒息。
如引流液每日小于30ml,可停止引流。
排痰训练方法

排痰训练方法痰是身体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它帮助我们清除呼吸道中的异物和病菌。
然而,过多的痰可能会导致不适和呼吸困难。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排痰训练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排痰训练方法,帮助您更好地应对痰液问题。
1. 咳嗽排痰法咳嗽是最常见的排痰方法之一。
当感到痰液在呼吸道中堆积时,可以尝试用咳嗽来清除痰液。
咳嗽时应该保持正确的姿势,坐直或站立,以便更好地排出痰液。
咳嗽时,应该用力但不要过度用力,避免引起其他不适或损伤。
2. 深呼吸排痰法深呼吸有助于打开呼吸道,促进痰液的流动。
可以选择坐或站立,放松身体,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用力吐气。
重复这个动作几次,有助于清除痰液。
可以尝试配合按摩胸部或背部,以促进痰液的排出。
3. 腹式呼吸排痰法腹式呼吸是一种通过活动腹部肌肉来增强呼吸效果的方法。
躺下或坐下,放松身体,将手放在腹部,深吸一口气,感觉腹部随之膨胀,然后慢慢用力吐气,感觉腹部收缩。
重复这个动作几次,有助于推动痰液向上排出。
4. 按压排痰法按压是一种通过外力来促进痰液排出的方法。
可以请家人或护理人员帮助,轻轻按压背部或胸部,以促进痰液的移动和排出。
按压时应注意力度和方式,避免对身体造成不适或损伤。
5. 咳痰排痰法咳痰是一种结合咳嗽和按压的排痰方法。
先按压胸部或背部,然后用咳嗽来清除痰液。
这种方法可以更有效地促进痰液的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按压和咳嗽的力度要适度,避免过度用力或引起不适。
6. 喝水排痰法喝水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排痰方法。
适量的水分能够稀释痰液,使其更容易被排出。
建议每天饮水量不少于8杯,可以分几次喝。
可以选择温水或温开水,避免过热或过冷的饮品。
7. 咳痰器排痰法咳痰器是一种帮助排痰的辅助工具。
它通过吸引和震动的方式促进痰液的排出。
使用咳痰器时应该遵循使用说明,注意力度和频率,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
总结起来,排痰训练方法有很多种,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该注意正确的姿势和力度,避免过度用力或造成不适。
排痰训练技术规范

排痰训练技术规范【名词定义】排痰训练是根据导致咳嗽反射或咳嗽清除能力下降的不同原因所设计的一些改善咳嗽排痰效果或由他人帮助患者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
重症患者排除痰液的方式主要有主动咳嗽和被动吸引。
患者主动咳嗽过程如下:呼吸道内受异物刺激,首先引起患者深呼吸;接着将其声门关闭约0∙2秒,呼气肌群肌肉收缩,使胸内压骤然升高,跨肺压增加,胸内外压力差增大;巨大的压力差使中央气道变得狭窄,进而形成短暂而高速的呼气流,使黏附在气管、支气管壁的异物(如痰液)送出体外。
【适应证】1.气道分泌物多。
2.肺不张。
3.气管插管拔管后2小时。
4.肺炎引起的肺通气下降。
5.胸腹手术后。
6.神经肌肉营养不良。
7.脊柱损伤。
8.膈神经麻痹。
【禁忌证】1.哮喘发作2.严重的支气管痉挛。
3.未引流的气胸、脓胸。
4.肋骨骨折。
5.颅内压增高。
6.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7.凝血障碍。
【目的】1.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2.减少引起气道炎症的刺激因素,预防呼吸道感染并发症发生。
3.增强呼吸肌力,有利于机体康复。
【制度与依据】重症患者因长期卧床易形成坠积性肺炎,分泌物堵塞气道引起大片肺不张,使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可发生缺氧,造成呼吸功能的严重障碍。
同时,炎症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减少,肺泡通气量下降。
大手术的全身麻醉、肌松药物的应用等刺激气道分泌物增加而纤毛运动减弱,若无咳嗽反射,分泌物堵塞管腔易引起肺不张,使肺通气量下降,肺顺应性降低。
通过胸部物理治疗手段的干预,可以使呼吸肌肉收缩扩张良好,改善肺通气,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降低气道阻力;减少呼吸做功,提高血氧分压,帮助维持足够的肺容量,促进肺部体征的改善。
目前胸部物理治疗已成为重症患者综合治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胸部物理治疗(chestphysiotherapy,CPT)技术是指以物理的手段,如简单的手法、机械辅助、改变患者的体位、训练患者调整呼吸的动作及咳嗽等来松动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肺内通气分布,增强呼吸肌力量和效率的一类治疗方法。
体位排痰方法范文

体位排痰方法范文体位排痰是一种通过改变患者的体位来促进痰液流动、排出的方法。
它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炎、哮喘等。
体位排痰的原理是利用重力作用和呼吸运动来帮助痰液从肺部移动到气道并排出体外。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体位排痰方法:1.仰卧位排痰法:患者平躺在床上,用一些垫子或枕头支撑头颈部使其高于胸部。
这个姿势有助于痰液朝向气道上方流动,更容易排出。
在这个位置下,可以配合气道抖动或振击的技术来加速痰液排出。
2.俯卧位排痰法:患者趴在床上,头部稍微向一侧转动,以减少头部压力。
患者可携带使用可吸入物质(例如盐水)的雾化器,在这个姿势下进行吸入治疗,有助于痰液稀释和排出。
3.侧卧位排痰法:将患者侧卧在床上,并用一些垫子或枕头支撑背部和头部。
这个姿势有助于改变肺部重力分布,促进痰液流向气道上方并排出。
4.立位排痰法:患者站立或坐着,身体向前倾斜,用手扶着座椅或桌子以维持平衡。
这个姿势有助于利用重力来促进痰液从肺部流向气道并排出。
同时,可以配合进行深呼吸和咳嗽来增加肺部气流,进一步帮助痰液排出。
除了以上常用的体位排痰方法,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排痰方法:1.倒立排痰法:这个方法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监护,患者头向下倒立,脚架于墙面或床上。
这个姿势通过重力来改变痰液流动方向,有助于将痰液从肺部移动到气道并排出。
2.艾尔背卧位排痰法:这个方法适用于颈椎、胸椎和腰椎受限的患者。
患者平躺在床上,专业人员用手抬起腿部并将其放在自己的腿上。
然后专业人员用手托起患者的上半身,使其呈一个弧形。
这个姿势通过重力和抬高腿部来改变痰液流动方向,有助于痰液从肺部移动到气道并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体位排痰方法应该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建议进行,不同疾病和患者病情的差异可能需要不同的体位排痰方法。
同时,体位排痰方法需要配合使用其他辅助措施,如气道抖动、振击、可吸入药物等,才能有效促进痰液排出。
总结起来,体位排痰是一种通过改变患者的体位来促进痰液流动、排出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痰液粘稠、干结患者,可采用超声
雾化疗法和超短波疗法。
超声雾化疗法
选用生理盐水或含α-糜蛋白酶的 溶液行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 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7-10次 为一疗程。
超短波疗法
应用无热量或微热量,每日1次, 每次10-15分钟,15-20次为一疗程。 患者引流完毕后漱口,记录排痰量 及性质,必要时送检。
您好,这个微课重点讲解 排痰训练方法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
(一)体位排痰训练方法
利用重力促进各个肺段内积聚
的分泌物排出。
根据病变部位采用不同的引流体位(病 变部位尽量在高处),使病变部位痰液 向主支气管引流。引流频率视分泌物多 少而定,痰量少者,每天上、下午各引 流一次;痰量多者宜每天引流 3~4 次, 餐前进行为宜,每次引流一个部位,时 间 5~10 分钟,如有数个部位,则总时 间不超过 30~45 分钟,以免疲劳。
(二)辅助排痰训练方法
一、胸部叩击
二、胸部震颤
有助于粘稠、浓痰脱离支气管壁。其方 法为治疗者手指并拢,掌心成杯状,运 用腕关节摆动在引流部位胸壁上轮流轻 叩 30~45 秒,患者可自由呼吸。叩击 拍打后治疗者用手按在病变部位,嘱患 者做深呼吸,在深呼气时作胸壁颤摩振 动,连续 3~5 次,再作叩击,如此重 复 2~3 次,再嘱患者咳嗽以排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