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叩背排痰方法
小儿有效扣背排痰方法详解

小儿有效扣背排痰方法详解小儿常常面临呼吸道疾病,其中一种症状是咳嗽并伴有痰液。
痰液的积聚会导致呼吸困难和不适感,因此及时清除痰液非常重要。
在小儿身上,扣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帮助排除痰液。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有效扣背排痰的方法。
一、了解扣背的原理及方法小儿扣背的原理是通过敲击儿童背部,引起胸腹部肌肉的震动,从而帮助清除呼吸道中的痰液。
扣背可以分为腰背敲击、胸部敲击和射击三种方法。
1. 腰背敲击法:将小儿平放在平整的床上或婴儿床上,使其身体处于舒适的姿势。
用手掌轻轻拍击小儿的腰背部,从上至下有力而均匀地敲击,每次敲击20到30下,敲击时间为5到10分钟。
2. 胸部敲击法:将小儿背部支撑在大人的腿上,保持儿童身体挺直。
用手掌轻轻拍击小儿的胸部,从上至下有力而均匀地敲击,每次敲击20到30下,敲击时间为5到10分钟。
3. 射击法:将小儿的身体稍微抬高,从膝盖的位置开始,用手指轻轻敲击小儿的背部,并沿着背脊从上至下进行有力而均匀的敲击,每次敲击20到30下,敲击时间为5到10分钟。
二、扣背前的必要准备在进行扣背时,有一些准备工作需要做。
首先,确保小儿的睡衣宽松而舒适。
其次,选择一个安静、宽敞的房间,避免噪音对小儿的干扰。
另外,可以用一块软垫或棉被垫在床上,以提供更加舒适的扣背环境。
三、扣背时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扣背排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白天与晚上的时间选择:在白天进行扣背可以促进小儿的呼吸道畅通,便于排痰。
而在晚上进行扣背可能会导致小儿过于兴奋,影响入睡。
2. 合理的频率和时间:建议每天进行2到3次扣背,每次5到10分钟。
但不要过于频繁,以免造成小儿疲劳。
3. 注意扣背力度:敲击的力度应该适中,不要过于用力,以避免对小儿造成伤害。
4. 心理安抚:在进行扣背时,给予小儿适当的安慰和鼓励,提供正面的心理支持。
四、扣背后的注意事项扣背后,应让小儿保持休息,不宜剧烈运动。
同时,观察小儿的呼吸状况,如果没有明显好转,或者出现呼吸急促、皮肤苍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翻身叩背排痰操作标准

翻身叩背排痰操作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翻身叩背排痰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技能,常用于帮助患者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减轻呼吸不畅的症状。
正确的翻身叩背排痰操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预防呼吸道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一、操作前准备1.确认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进行排痰的程度。
根据医嘱和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翻身叩背排痰操作。
2.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活动能力。
需要特别注意患者是否有胸部手术史、心脏病史或其他潜在的身体问题。
3.准备好必要的器材和药物。
包括喉喷、排痰瓶、口罩、手套等。
4.告知患者翻身叩背排痰的操作目的和过程,取得患者的同意。
二、操作步骤1.确保患者处于合适的姿势。
平躺在床上,双腿自然分开,臂下垫以枕头或护士的手。
2.将患者向一侧滚动。
护士站在床边的一侧,用一只手扶住患者的臀部,另一只手扶住肩部,轻轻将患者向一侧滚动。
3.控制好滚动的幅度和速度。
避免过快或过度滚动导致患者不适或伤害。
4.在患者的背部进行叩打。
用另一只手在患者的背部进行规律而有力的叩打,从下向上依次叩打。
这有助于松动并促进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排出。
5.进行排痰操作。
在叩打的让患者做深呼吸,然后用排痰瓶或抽吸器帮助患者将痰液吸出。
6.完成操作后,将患者轻轻转回原来的位置。
确保患者舒适,安抚患者情绪,给予必要的护理。
三、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暴露和刺激。
2.对于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要进行全面评估,合理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方法。
3.在操作前要仔细准备,确保所有器材和药物的清洁和完整,操作时要注意有无任何异物或异常情况。
4.操作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反应和需求调整自己的动作和力度,避免造成患者的不适和创伤。
5.操作后要及时记录患者的呼吸情况、痰液情况和操作的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和措施。
正确的翻身叩背排痰操作对于患者的康复和健康至关重要,护理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以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护理和照顾。
叩背排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3
未评估环境—3
告知
15
叩背排痰的目的、步骤—5
配合操作的方法—5
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不适—5
操
作
步
骤
时间
4
选择时间不正确—4
叩击
10
叩击手法不正确—5
叩击顺序不正确—5
震颤
5
方法不正确—5
指导咳嗽
5
未指导咳嗽—5
整理
10
未清洁患者面部—2
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
未整理床单位—2
未分类放置—2
未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洗手不认真、程序错误—2
叩背排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㈠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
操作方法
准备
查对评估
告知
实施
观察与记录
●护士:着装整洁、洗手
●环境:必要时关闭门窗,置屏风
●用物:纸巾、听诊器、毛巾(必要时)、手消毒凝胶
●查对患者床号、姓名、腕带
●评估患者的病情、耐受能力、合作程度
●通过听诊,判断湿罗音集中的部位
● 阅读X线胸片,判断炎性灶所在的肺叶或肺段
叩背排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㈡评分标准
所在科室考生姓名考核老师考核成绩
项目
标准分值
扣分内容
扣分
得分
操
作
准
备
操作者
5
着装不规范—3
未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洗手不认真、程序错误—2
查对
未查对患者、腕带各—3
评估
12
未评估患者的病情、耐受能力、合作程度—4
未听诊—4
未阅读X线胸片—4
用物
4
少一件各—1
放置乱—2
●震颤:嘱患者深呼吸,呼气时手掌紧贴胸壁,施加一定压力并做轻柔的上下抖动,吸气时,停止震颤。每个部位重复5个呼吸周期。注意震颤紧跟叩击后进行,并只在呼气时震颤,不适宜婴幼儿及儿童
叩背排痰操作规范

叩 背
选择罗音较强的部位加长时间加大力度叩背,手法正确、频率100—200次/min;时间持续5~10 min
**,我这样叩背有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7
听诊
听诊做叩背前后对比
**,我们再听听肺部呼吸音,是否有改善
8
结 束
帮助病人取舒适卧位,盖好盖被
**,为了预防肺部感染,除了叩背外,病情允许我们每天喝水约2000ml/左右,祝您早日康复!
2017年3月25日修订
7听诊听诊做叩背前后对比我们再听听肺部呼吸音是否有改善8结束帮助病人取舒适卧位盖好盖被为了预防肺部感染除了叩背外病情允许我们每天喝水约2000ml左右祝您早日康复
叩背排痰操作规范
步骤
项目规范
行为规范
语言规范
1
解释操作目的
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已取得配合
**您好:由于我们卧床后痰液不容易咳出,易引起肺部感染,我来指导您叩背以促进痰液排出,
2
有无不适症状
询问病人有无不适症状
**,我们现在有哪里不舒服吗?
3
疼痛评分<3分
询问病人疼痛分值。
**,我们现在感觉还疼吗,要疼告诉我好吗?
4
听 诊
尽量在患者雾化后听诊,
**,请您咳嗽一声好吗?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您听听呼吸音,看看恢复的怎么样了。
5
体位合适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体位:坐位、侧卧等,
**,根据您的情况我们要坐起或侧卧叩背好吗?
叩背排痰的注意事项

叩背排痰的注意事项叩背排痰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护理方法,适用于患有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患者。
正确采用叩背排痰可以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改善呼吸功能,加速康复。
但是,在进行叩背排痰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首先,确保工具的清洁和消毒。
叩背排痰时,通常需要使用叩背器或者打蛋器等工具,这些工具必须经过充分的清洁和消毒。
使用过的工具必须立即进行清洗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其次,选择合适的姿势。
叩背排痰时,患者通常需要保持坐位或者半卧位。
保持舒适的姿势可以使痰液更容易排出,并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喜好选择合适的姿势,不要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疼痛或者不适。
第三,注意手法和力度。
叩背排痰需要在患者的背部进行有节奏的拍打和按摩,以促使痰液顺利排出。
在拍打和按摩时,要尽量避免应用过大的力度,以免引起患者的疼痛或者损伤其皮肤和组织。
手法要轻柔而有力度,避免过轻或者过重。
第四,掌握叩背排痰的时间和频率。
叩背排痰的时间和频率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通常,可以选择早晨起床后、睡前和饭后等时间进行叩背排痰。
排痰的频率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和痰液的排出情况进行调整。
第五,观察患者的反应。
在进行叩背排痰时,需要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的变化。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加重、胸闷等症状,应停止叩背排痰,及时就医。
同时,还应随时观察痰液的颜色和质地,如发现粘稠、黄绿色或者带血的痰液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最后,家属或者护理人员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掌握叩背排痰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只有在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安全、科学的叩背排痰,并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健康。
总之,叩背排痰是一种有效的呼吸道护理方法,但是在实施时需要注意清洁、姿势、手法、时间、频率、反应等方面的问题。
只有正确操作,才能够提供有效的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
翻身叩背排痰技术操作流程

翻身叩背排痰技术操作流程Being able to properly perform the technique of turning over and patting the back to help clear phlegm is crucial for caregivers of individuals with respiratory issues. First and foremost, it is important to ensure that the person receiving the care is in a comfortable position, lying on their side. This allows for easier access to the back for patting and improv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echnique. Caregivers should gently roll the person onto their side, supporting their head and neck to prevent any strain or discomfort.能够有效地进行翻身叩背以帮助清除痰液的技术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照顾者至关重要。
首先,重要的是要确保接受照顾的人处于舒适的位置,侧卧着。
这样可以更容易接触到后背以进行拍打,并提高技术的有效性。
照顾者应轻轻地将人翻到一侧,支撑头颈,以防止任何紧张或不适。
Once the person is in the proper position, the caregiver should begin by gently patting the person's back with a cupped hand. This patting motion helps to loosen and dislodge any phlegm that may be stuck in the person's lungs or airways. It is important to use a gentle but firm touch, ensuring that the person is not experiencing any pain ordiscomfort during the process. The repeated patting motion should be focused on the upper back and sides, where phlegm is most likely to collect.一旦人处于适当的位置,照顾者应该开始用握拳手轻轻拍打人的背部。
翻身叩背促进排痰操作流程

翻身叩背促进排痰操作流程叩背排痰是指通过叩击胸壁、震动气道,使附着在肺、支气管内的分泌物脱落,通过体位引流,使分泌物到达细支气管,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对于长期卧床、痰多不能自行咳出的老年人,可采取叩背排痰技术,借助叩击力量促使痰液排出,以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一、叩背排痰的准备工作(1)自身准备:着装整洁,修剪指甲后洗净并温暖双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软枕、痰杯、漱口水、纸巾等。
(3)环境准备:环境清洁、温暖、安静,关闭门窗。
(4)老年人准备:协助老年人取适宜体位。
二、叩背排痰的操作程序(1)照护人员评估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及合作程度,向老年人解释叩背排痰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协助老年人采取坐位或用翻身侧卧法协助老年人采取侧卧位,面向照护人员。
图11—1 手指弯曲并拢呈杯状(3)暴露老年人背部,叩击部位垫薄毛巾,照护人员一手扶住老年人以使其保持体位稳定,另一手手指弯曲并拢,使指关节屈曲120°,掌侧呈杯状(见图11—1),指腹与大小鱼际着落,利用腕关节力量从下至上、从外至内有节律地叩击,叩击时发出一种空而深的叩击音则表明手法正确。
从背部第十肋间隙开始,向上叩击至肩部,避开脊柱和肾区。
每个部位叩击1~3分钟,120~130次/分钟,一共持续5~10分钟。
照护人员在叩背的同时要观察老年人的反应,如果能耐受,可以适当增加叩背时间。
叩击的幅度以手掌根部离开胸壁3~5cm、手指尖部离开胸壁10~15cm为宜。
(4)在操作过程中,照护人员应协助老年人进行间歇性深呼吸并嘱其深吸气后用力咳嗽;咳出痰液后协助其擦净面部,清洁口腔。
老年人在咳嗽时,照护人员用双手加压胸壁可加强咳嗽效果。
(5)操作完毕,整理床位及用物,开窗通风,洗手,做好记录。
三、叩背排痰的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温暖双手,以免过凉引起老年人的不适感。
(2)叩击宜在餐后2小时至餐前30分钟完成。
最好在雾化吸入后进行。
翻身扣背促进排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翻身扣背促进排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翻身扣背促进排痰的操作流程如下:1. 准备:清洁双手,备好必要的物品,如治疗本、翻身卡、治疗车、垫枕和洗手液等。
2. 查对:检查垫枕数量,确保二人查对无误。
3. 协助病人移向患侧:确保病人患侧位置正确。
4. 轴位翻身:协助病人进行轴位翻身,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
5. 扣背:双手十指自然弯曲,用手腕发力带动手指扣击(类似弹钢琴的手法)腋前线和腋后线之间的肺部位置。
每次叩击30\~60秒,从下至上,从外至内,避开乳房和心脏,勿在脊柱、骨突部位进行。
嘱患者深呼吸,呼气时手掌紧贴胸壁,施加一定压力并做轻柔上下抖动,吸气时停止震颤。
每个部位反复5个呼吸周期。
6. 观察和统计:观察病人的反应和排痰效果,统计排出痰液的性质、颜色及量。
以下是翻身扣背促进排痰的评分标准:1. 操作熟练、准确程度:扣分项包括未清洁患者面部、整体计划操作时间不准确等。
2. 叩背手法:叩击手法不正确,整理不规范。
3. 患者病情、耐受能力、合作程度:未评定患者病情、耐受能力、合作程度等。
4. 通知阅读X线胸片:未阅读X线胸片以判定炎性灶所在肺叶或肺段。
5. 物品准备:衣帽不整齐、未戴口罩、胸卡、洗手等一项不符则扣分。
少一件物品如小治疗本、翻身卡、治疗车、垫枕、洗手液等则扣分。
6. 查对与协助病人移向患侧:查对不仔细,协助病人移向患侧方法或位置不对则扣分。
7. 轴位翻身与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轴位翻身与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不符合要求则扣分。
8. 扣背操作:扣背操作不熟练、准确则扣分。
9. 提问环节:提问环节总分10分,累计扣分。
以上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具体可查阅护理学相关书籍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叩背排痰方法探讨
叩背排痰是通过胸壁震动气道,使附着在肺、支气管内的分泌物脱落,通过体位引流,使分泌物到达细支气管,通过病人咳嗽排出体外。
目前临床操作随意性比较大,未能做到有效排痰,影响疾病的恢复。
现结合我们呼吸科临床实践及理论,将叩背排痰方法简单概括如下:
1.叩背前听诊:用听诊器听诊,了解病人肺部啰音的性质、部位,在啰音较强部位加长时间加大力度,叩背前后听诊比较。
通过听诊了解痰鸣音或湿哕音的部位与性质,和医生沟通取得一致,可以有的放矢,增加局部拍背时的力度和时间。
有的病人耐受时间较短,这样可以在病人能耐受的时间段内达到较好的效果。
2.选择体位:根据患者病情及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
如肺尖部炎症采取坐位,肺底和肺叶中段炎症采取侧卧位,去枕侧卧位,头低l0°~l5°,一般情况好者,可采取膝胸卧位,以病人耐受为宜。
根据体位引流原理,痰液栓子脱落后,比较容易进人大气道后顺利咳出。
3.方法:护士两手手指并拢,手背隆起手指关节微屈,呈120,指腹与大小鱼际着落,利用腕关节用力,由下至上,由两侧到中央,有节律地叩击患者背部,持续5~10 min。
避开肩胛骨、脊柱,最好在雾化吸入后进行。
然后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嗽前嘱其深吸气后用力将痰液咳出。
若患者咳嗽反应弱,则在其吸气终末,护士可用1手指稍用力按压其环状软骨下缘与胸骨交界处,刺激气管引起咳嗽。
叩背同时要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病人能耐受,可以适当增加叩背时间。
4. 频率:频率要快,100—200次/min。
教科书上对叩背没有要求频率,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频率越快,放在弹性表面的物体更容易跌落,如果频率太慢,对于排痰是没有效果的。
5.幅度:手掌根部离开胸壁3~5 cm,手指尖部离开胸壁10—15cm为宜。
6.叩背在沐舒坦雾化吸人后进行,对其排痰效果更好。
雾化吸人将药液变成细微气雾,随着患者吸气而进入呼吸道,可以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降低黏稠度,以利于排痰。
只有雾化后叩背排痰才会把痰液排得更彻底、更干净。
但雾化吸入后叩背排痰时间教科书并未作明确规定,只表明胸部叩击时间以5~10min 为宜,应安排在餐后2 h至餐前30 min完成。
黄敏清,叶云婕等在肺叶切除术患者雾化吸人后不同时间叩背排痰效果比较的实验中说明雾化吸入后马上叩背是肺叶切除术后患者排痰最有效及最佳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