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蚕豆幼苗叶片生物标志物评价铅污染土壤

合集下载

土壤植物系统中铅研究报告进展

土壤植物系统中铅研究报告进展

土壤-植物系统中铅的研究进展黄万琳<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摘要重金属铅不是作物生长的必需元素,而是一种对作物有积累性危害的污染物质。

铅一旦污染土壤,很难降解、去除。

铅对土壤污染后,可导致农产品产生残毒,并可通过土壤-作物系统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本文就土壤-作物系统中铅的来源、积累与迁移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醒人们关注铅的危害,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铅污染;土壤-植物系统;迁移转化;修复技术Advances in Studies on Lead Pollution in Soil-plant SystemWan-lin Huang(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Yunnan,Kunming 650000,China>Abstract:Lead is not a necessary element to crop growth but a pollutant with accumulation problems,If lead isabsorbed bysoil,it wil be difficult to be removed,Polluted soil will result in toxin in agriculturalproduct and lead can enter into food chain by soil-plantsystem,which will hurt human beings.Thispaper summarized the source of lead,accumulation and migration in agricultural soil-plant system inorder to remind peopl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harm of lead and prevent it early.Key words:lead pollution。

【精品推荐】土壤中的铅污染主要来源于哪里

【精品推荐】土壤中的铅污染主要来源于哪里

土壤中的铅污染主要来源于哪里
小编希望土壤中的铅污染主要来源于哪里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土壤铅污染的背景值我国土壤中铅的平均背景值为(26.012.4)mg/kg[1],土壤含铅量为2~200mg/kg,平均含量变幅为13~42mg/kg。

那土壤中的铅污染主要来源于哪里呢?
土壤中的铅来自天然和人为污染。

我国土壤中铅的平均背景值为(26.012.4)mg/kg,土壤含铅量为2~200mg/kg,平均含量变幅为13~42mg/kg一般说,离城市远及未污染土壤的含铅量10~30mg/kg,城区公路两旁,以及低污染区土壤的含铅量30~100mg/kg,受铅锌矿企业污染的土壤含铅量可超过10000mg/kg 含铅汽油含铅400~1000mg/kg,致使交通工具排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铅,积累于公路两旁土壤此外,一些城郊污灌区以及果园土壤的含铅量也较高。

土壤中的铅污染主要来源于哪里?自然情况下,土壤中的铅主要来源于母岩和残落的生物物质,一般情况下含量比较低,不会对人体及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人为活动作用,是造成土壤铅污染的重要原因,在金属矿床开发城市化建设固体废弃物堆积,以及为提高农业生产,施用化肥农药污泥和污水灌溉过程中,都可以使铅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如瑞典中部市区的铅污染,主要来自于市区的铜矿工业厂硫酸厂油漆厂采矿和化学工业产生的大量废物,其中细微颗粒的铅通过风的作用,从工。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技术研究_以土壤中铅和镉污染为例_刘凤枝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技术研究_以土壤中铅和镉污染为例_刘凤枝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2):422-426JournalofAgro-EnvironmentScience摘要:在提出将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分为累积性污染评价和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适宜性评价两类的基础上,以土壤重金属全量测定值与土壤重金属背景的比值反映土壤累积性污染状况,而以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测定值与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临界值的比值作为评价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适宜性的方法,制定了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给出了以盆栽试验为基础,小区试验进行验证,以国家食品卫生标准限量值为依据,确定土壤重金属有效态临界值的方法,并将其制定成为耕地土壤重金属临界值技术规范。

与目前采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价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更好地反映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作物可食部分重金属含量的关系和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对种植作物的适宜性。

该方法的建立,将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实施和我国目前推行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适宜性评价;重金属有效态中图分类号:X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043(2006)02-0422-05收稿日期:2005-11-25基金项目:科技部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专项“农产品产地环境控制与安全技术标准研究”(2002BA906A76)作者简介:刘凤枝(1955—),女,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业环境监测技术、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控制、城市再生水农业回用技术等。

E-mail:fengzhi-Liu@yahoo.com.cn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技术研究———以土壤中铅和镉污染为例刘凤枝,师荣光,徐亚平,蔡彦明,刘铭,战新华,王跃华,刘保锋,赵玉杰,郑向群(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天津300191)TheStudyofAssessmentTechnologyforFarmlandSoilHeavyMetalPollutionsLIUFeng-zhi,SHIRong-guang,XUYa-ping,CAIYan-ming,LIUMing,ZHANXin-hua,WANGYue-hua,LIUBao-feng,ZHAOYue-jie,ZHENGXiang-qun(EnvironmentalMonitoringCentreofAgriculturalMinistry,Tianjing300191,China)Abstract:Twotypesoffarmlandsoilpollutionassessmentmethodwerepresentedinthepaper,whichwerethesoilheavymetalaccumulationassessmentandsoilenvironmentalsuitabilityassessmentforagriculturalproducingarea.Theratioofdetectingvalueoftotalsoilheavymetalbetweenthesoilheavymetalbackgroundswasusedtoreflectthesoilaccumulationpollutionstatus.Themethodofsuitabilityassessmenttechnologyutilizedtheratioofavailabilityofsoilheavymetalsbetweenthelimitsofavailablesoilheavymetals.BasedonthesestudiesOperationalrulesformonitoringandassessmentofheavymetalpollutionofthefarmlandwasconstituted.Inaddition,thestandardsofdetectingmethodswerealsoconstitutedtoprovidebasisforsoilenvironmentalsuitabilityassessment.Bycontrasttothemethodusedenvironmentalqualitystandardforsoils,thismethodcanbetterreflecttherelationbetweensoilpollutionandediblepartsofcropandthesuitabilityofsoilenvironmenttocrop.Inaddition,theassessmentresultscanaffectedlyonsoilenvironmentassessmentofagriculturalproducingareaandcropplanting.Theconstituteofthesemethodsprovideimportantbasisfor"codeofprimaryproductsqualitysecurity"andpromotionthestandardofagriculturalproducing.Keywords:agriculturalproducingarea;soilenvironment;suitabilityassessment;availabilityofheavymetals第25卷第2期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产量和安全质量,因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带来的农产品安全和与其相关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1 ̄3]。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_铅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814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_铅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814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2011年 科研热词 铅 壳聚糖 分离富集 凹凸棒石黏土 鞘氨醇细胞 锌渣 负荷 菜地土壤 脂质过氧化 肾脏皮质 纳米针 空间分布 稀土元素 禹城 真空度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海藻酸钠 水溶性有机质 氧化锌 条件概率 杂质元素 接枝共聚 指示克里格 心血管 微量元素 屏蔽性能 大鼠 固定化 吸附解吸 吸收边 印迹技术 分子印迹技术 乙酰半胱氨酸 γ 辐照 推荐指数 7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科研热词 铅 高岭土 隔离墙 铅酸蓄电池 铅污染土 膨润土 渗透 压缩 食品标准icp-ms 食品安全 铅中毒 重金属 酸雨 质量损失率 蛋白质 职业接触 职业危害因素 硒 电动修复 淋滤 流行病学因素 水稻 氨基酸 无侧限抗压强度 干湿循环 增强技术 土壤污染 土壤 固化/稳定 固化 噪声 化学形态 儿童 健康危害 edta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科研热词 鱼头 马蔺 风味 锆钛酸铅 铌镍酸铅 铅形态 铅尾砂 金属芯 酶解 超薄切片 评价 营养成分 胚乳细胞 电学性能 氨基酸 染色方法 斑点叉尾鮰 挤压成型 小麦 土壤酶活性 固相法 固定方法 压电陶瓷纤维 半薄切片 分析 三角叶滨藜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植物叶片中Pb含量监测实验

植物叶片中Pb含量监测实验

o 2、样品处理方法 o 称取1.000g样品,置于100ml小烧杯中, 加入10ml硝酸+高氯酸的混酸浸泡30 min,在电热板上120℃加热约2 h。加热 到溶液还有1~2ml时,再分2~3次加入硝 酸+高氯酸的混酸约10ml,加热近干,用1 %硝酸溶解,若有少许悬浮物,可过滤,并 将滤液合并定容至10ml容量瓶,备用。
1
实验用品
o 分析过程中全部用水均使用去离子水(电阻率在 8×105Ω以上),所使用的化学试剂均为优级纯以上。 o 所用玻璃仪器均需以硝酸(1+5)浸泡过夜,用水反复冲 洗,最后用去离子水冲冼干净。 o 硝酸、高氯酸 o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附石墨炉及铅空心阴极灯)。 o 干燥恒温箱。 o 可调式电热板、可调式电炉。
测定-仪器参考条件
o o o o o
空心阴极灯电流8mA: 共振线283.3nm; 狭缝 0.4nm; 空气流量8L/min; 燃烧器高度6mm。
计算
X=(c1-c2) *V/m 式中:X——样品中铅的含量,mg/kg; c1——测定用样品液中铅的浓度,mg/L; c2——试剂空白液中铅的浓度,mg/L; m——样品质量,g; V——样品处理液的总体积,25mL; 结果的表述:报告算术平均值的二位有效数字
实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
o 植物对铅的吸收与累积,决定于环境中铅的浓度、土壤 条件、植物的种类、叶片大小和形状等。植物根部吸收 的铅主要累积在根部,只有少数转移到地上部分。土壤 的pH增加,使铅的可溶性和移动性降低,影响植物对铅 的吸收。大气中的铅一部分经雨水淋洗进入土壤,一部 分落在叶面上还可通过张开的气孔进入叶内。因此,在 公路两旁的植物,铅一般累积在叶和根部,花、果部位 含量少。藓类植物具有能从大气中被动吸收累积高铅浓 度的能力,现己确定作为铅污染和累积的指示植物。 o 植物吸收的铅可以用湿法消化,将铅转化为离子或氧化 物,用pH<2的酸性溶液溶解,利用原子吸收的原子活 化装置将其活化为基态原子,基态原子吸收铅锐线光源 特征共振线(283.3nm )而转变为激发态,在一定浓度 范围,其吸收值与铅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 量,从而达到定量分析的目的。

观察蚕豆叶实验报告(3篇)

观察蚕豆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蚕豆叶的基本结构。

2. 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特别是气孔的结构和分布情况。

3. 研究蚕豆叶的蒸腾作用及其与气孔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新鲜蚕豆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清水、解剖针、镊子等。

2. 实验工具:显微镜、放大镜、实验台、实验记录本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观察蚕豆叶的宏观结构(1)将新鲜的蚕豆叶平铺在实验台上,用放大镜观察叶片的整体形状、颜色、大小等宏观特征。

(2)用解剖针轻轻撕取一片蚕豆叶,观察其上、下表皮的分布情况。

2. 制作蚕豆叶表皮临时装片(1)将撕取的蚕豆叶表皮放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用解剖针轻轻展平表皮,使细胞排列整齐。

(3)盖上盖玻片,用镊子轻轻按压,排除气泡。

3. 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1)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清晰的细胞结构。

(2)调整焦距,观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3)特别关注保卫细胞和气孔的结构,记录其形状、大小、分布情况等。

4. 观察蚕豆叶的蒸腾作用(1)将新鲜的蚕豆叶放入实验台上的培养皿中,用滴管向叶面滴加清水。

(2)观察叶面水珠的蒸发情况,记录蒸发时间。

(3)分析蒸腾作用与气孔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蚕豆叶宏观结构蚕豆叶呈椭圆形,叶面光滑,绿色,叶背较淡。

上、下表皮分布均匀,可见明显的叶脉。

2. 蚕豆叶表皮细胞通过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呈多角形,细胞壁较厚,细胞质较透明。

保卫细胞呈半月形,位于细胞之间,周围分布着气孔。

3. 蚕豆叶的蒸腾作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叶面水珠逐渐蒸发,说明蚕豆叶具有蒸腾作用。

气孔的分布与蒸腾作用密切相关,气孔的张开程度直接影响水分的蒸发。

五、实验结论1. 蚕豆叶具有上、下表皮,上表皮细胞排列紧密,下表皮细胞排列较疏松,有利于降低蒸腾作用。

2. 蚕豆叶表皮细胞中含有保卫细胞,保卫细胞中间有气孔,气孔的张开程度受保卫细胞的控制,与蒸腾作用密切相关。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植物叶片中的铅含量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植物叶片中的铅含量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植物叶片中的铅含量1. 引言1.1 背景介绍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资源之一,它们对维持生态平衡、净化空气、固定土壤、维持气候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工业活动和人类生活的不当行为,植物叶片中的重金属含量逐渐升高,其中铅是其中一种重金属。

铅是一种高度有毒的重金属,其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人类健康都具有巨大危害。

铅可以通过植物根系吸收进入植物体内,随着食物链逐级传递最终进入人类体内,造成潜在的健康风险。

对于植物叶片中的铅含量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火焰原子吸收法是一种常用的重金属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对植物叶片中的铅含量进行测定,为植物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提供参考数据,以及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旨在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植物叶片中铅含量,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及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评估植物叶片中铅含量的水平,以了解环境中的污染程度和植物对铅的富集能力。

通过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测定,可以准确、快速地分析样品中的铅含量,为环境监测和生态保护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植物种类对铅的吸收和富集能力的差异,为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修复和治理提供依据。

研究还可为铅污染环境下植物生长状态的评估及相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技术支持。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植物叶片中铅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铅含量的原理火焰原子吸收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它通过将样品中的金属离子原子化,然后在火焰中激发金属原子到高能级,再经过吸收光谱分析仪器测定吸收光的强度来确定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在测定植物叶片中的铅含量时,首先需要将叶片样品进行样品前处理,通常采用酸溶解法将铅从样品中萃取出来。

然后将铅原子化,通过电磁辐射激发铅原子,测定样品中铅元素的含量。

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

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

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土壤中的铅和镉是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有效防控土壤铅、镉污染,制定一份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一、土壤铅、镉的来源1.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和废水中含有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大气降尘和水体渗漏等方式进入土壤。

1.2 农药和化肥:农药和化肥中的铅、镉等重金属元素在施用过程中可能残留在土壤中,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对土壤质量造成影响。

1.3 垃圾填埋:含有铅、镉等重金属的垃圾填埋在土壤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逐渐升高。

二、土壤铅、镉的危害2.1 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土壤中过高的铅、镉含量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2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土壤中的铅、镉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长期摄入会导致中毒,严重时可能引发癌症等疾病。

2.3 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土壤中的铅、镉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土壤铅、镉的监测与治理3.1 监测方法:采用土壤采样分析的方法,通过检测土壤中铅、镉的含量来评估土壤污染程度。

3.2 治理措施:采取土壤修复技术,如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等方法,降低土壤中铅、镉的含量。

3.3 预防措施:加强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中的环境监管,减少铅、镉等重金属的排放,防止土壤污染。

四、土壤铅、镉的安全防护4.1 个人防护:在处理受污染的土壤时,应佩戴防护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

4.2 土壤处理:对受污染的土壤应采取封闭处理,避免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扩散到周围环境。

4.3 定期检测:定期对土壤中铅、镉的含量进行检测,及时采取措施处理超标土壤,保障环境和人体健康安全。

五、土壤铅、镉的应急处置5.1 应急预案:建立土壤铅、镉污染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流程,确保在污染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5.2 应急物资准备:准备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设备,包括土壤采样工具、防护用具、污染土壤处理设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 :X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023301 (2008) 1123246206
Evaluation of Soil Lead Contamination by Biomarkers in Leaves of Vicia faba L . Seedlings
WANG Cheng2run
1 ,2
,WANG Xiao2rong , Y U Hong2xia ,QIAO Song ,ZHANG Bao2gang ,SUN Jian
1 1 3 1
1
(1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s Reuse , School of Environment , Nanjing University , Nanjing 210093 , China ; 21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 ,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 Huainan 232001 ,China ; 31School of Environment ,Nanjing Industrial University , Nanjing 210009 ,China) Abstract :Stress proteins ( HSP70 and HSP60) and other related biological parameters were investigated in leaves of Vicia f aba L. seedlings subjected to soil lead stress. The seedlings were cultivated outdoors in pots for five weeks. Results showed that total lead content , superoxide ・ radical (O2 ) and lipid peroxidation productions in the leave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extraneous lead in soil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 found between the O2 and lipid peroxidation productions ( r = 01973 , p < 0101 ) .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 SOD ) , guaiacol peroxidase ( POD) ,catalase ( CAT) and ascorbate peroxidase ( APX) were activated. Moreover ,HSP70 and HSP60 increased more sensitively ・ than the other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lead stress. This indicates lead might cause lipid peroxidation in the leaves by mediation of O2 . The activated antioxidative enzymes alleviated the stress and damage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HSP70 and HSP60 are potential biomarkers for early warning of lead2contaminated soils. Additionally ,concentrations of soil lead and related biological parameters should be combined. Key words :lead ; Vicia f aba L. seedlings ; stress proteins ( HSPs) ; HSP70 ; HSP60 ; biomarker
[8 ]
. 重金属积累引起的 ROS 增加不仅对细胞造
成氧化损伤 ,还可作为信号分子引起植物体的应激 [6 ] ・ 反应 . ROS 通常包括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 O2 ) 、 过 氧化氢 ( H2 O2 ) 、 OH) 以及单线态氧 羟基自由基 ( ・
(1 O2 ) 等 . 为抵御环境胁迫 , 植物进化了一系列防御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 , 土壤重金属污染面积和污 染程度呈现上升趋势 . 重金属进入植物体后 ,可替代 酶蛋白分子中一些重要的辅助因子 , 导致必需元素 [1 ,2 ] 的缺失和活性氧等自由基 ( ROS) 的积累 , 并进一 步诱 导 膜 脂 质 、 蛋 白 质 和 DNA 分 子 的 氧 化 损 伤
收稿日期 :2007211210 ; 修订日期 :2007212218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577021)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 (BK2004091) ;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 室开放基金项目 ( PCRRF07007) 作者简介 : 汪承润 (1966~) ,男 ,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环 境毒理学与化学 ,E2mail :chengrunw66 @yahoo. com. cn 3 通讯联系人 ,E2mail :ekxr @nju. edu. cn
1 材料与方法 111 铅污染土壤的制备和蚕豆幼苗的培养
mmol ・ L 磷酸缓冲液 ,pH = 810 ,含 10 μ mol ・ L 磷酸 - 1 - 1 吡哆醛 ,1 mmol ・ L EDTA ,5 mmol ・ L DTT) 中匀浆 , 4℃ 下 ,10 000 r・ min
- 1 - 1
比色 . 以亚硝酸钠作为底物 ,按上述方法制备标准曲 ・ 线 ,根据标准曲线换算出 [ NO2 ] , 再计算出 O2 的 含量 . 脂质过氧化的测定参照文献 [ 22 ] . 根据消光系 - 1 (L ・ 数 155 mmol ・ cm) ,计算 22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 物 ( TBARS ) 含 量 , 结 果 以 TBARS ( FW ) 生 成 量 - 1 (L ・ mol ・ g) ] 表示 . [μ 114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23 ] 粗酶液同 113 ,蛋白含量的测定参照 Bradford 的方法 . 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 ( EC11151111) 、 过氧 化氢 酶 ( CAT) ( EC11111116 ) 、 过 氧 化 物 酶 ( POD ) (EC11111117) 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 APX) ( EC 111111111) 活性的测定参照文献 [ 24 ]. 一个 SOD 酶 活力单位 (U) 定义为抑制 50 % NBT ( 氯化硝基四氮 唑蓝) 还原反应所需要的酶量 ; 一个 CAT 酶活力单 - 1 位 (U) 定义为每 min 分解 1 μ mol ・ L H2 O2 所需要的 酶液量 ; 一个 POD 酶活力单位 ( U) 定义为每 min 产 - 1 生 1μ mol ・ L 氧化性愈创木酚所需要的酶液量 ; 一 个 APX 酶 活 力 单 位 ( U ) 定 义 为 每 min 氧 化 1 - 1 μ mol ・ L 抗坏血酸所需要的酶液量 . 115 HSP70 和 HSP60 表达水平的测定 总蛋白的提取参照文献 [ 25 ] . 液氮下研磨 ,匀浆 - 1 - 1 ( 提取液含 50 mmol ・ L 硼酸钠 ,50 mmol ・ L 抗坏血 - 1 酸 ,1 mmol ・ L PMSF ,pH = 819 ) . 4 ℃下 12 000 rΠ min 离 心 25 min , 可 溶 性 总 蛋 白 含 量 的 测 定 参 照 [23 ] Bradford 的方法 . 上清液分装后添加裂解液 , 煮沸 5 min ,用于 SDS2PAGE (Bio Rad Mini2PROTEAN 3 mini gel system ) ( 10 % 分 离 胶 , 5 % 积 层 胶 ) 和 Western blot. 每 孔 上 样 2810 μ g 总蛋白 , 并用预染分子量 Marker ( # SM0671 ,Fermentas ,US) 显示带型分子量大 小 . 电泳结束后 ,胶块用于考玛斯亮蓝 R2250 染色和 半干转印 (BioRad semi2dry transfer apparatus) . 转印后 的 PVDF 膜 ( Amersham Pharmacia ) 用 8 % 脱脂奶粉 - 1 (质 量 浓 度 ) Π TBS2T 缓 冲 液 ( 50 mmol ・ L Tris , 150 - 1 mmol ・ L NaCl ,pH = 715 ,0102 % Tween220) 封闭 2 h , TBS2T 缓 冲 液 漂 洗 , 一 抗 封 闭 : 鼠 抗2HSP70Π HSC70
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 ,南京 210009) 摘要 : 以蚕豆 ( Vicia f aba L. ) 幼苗为供试植物 , 通过室外盆栽实验研究了暴露 5 周后的蚕豆幼苗叶片应激蛋白 ( HSP70 和
・ ) 和膜脂 HSP60) 等相关生物指标对土壤铅胁迫的响应 . 结果表明 ,随着外源铅的增加 ,叶片总铅含量 、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 O2 ・ 质过氧化产物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增加 . 相关性分析表明 ,O2 与膜脂质过氧化产物 ( r = 01973 , p < 0101) 之间存在显著的相
[3~5 ]
是一系列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家簇 , 能够被高Π 低温 、 [7 ] 重金属等生物或非生物胁迫所诱导 , 按其分子量 大小 , 通常可分为 HSP100 、 HSP90 、 HSP70 、 HSP60 和 其它低分子量蛋白 . HSP70 和 HSP60 是广泛存在于 动植物细胞中的 2 种分子伴侣 ,二者相互配合 ,是维 护细胞正常蛋白结构的必需组分 . 在环境胁迫下 , HSP70 和 HSP60 的升高可指示生物体中的 “持家蛋 白” 受到损伤 ,因此 , 二者是细胞内蛋白分子完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