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顶油罐施工工法论文

合集下载

钢制拱顶油罐施工方案

钢制拱顶油罐施工方案

钢制拱顶油罐施工方案1. 简介钢制拱顶油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化工等行业的储罐,其具有结构坚固、耐腐蚀、易维护等特点。

本文档将介绍钢制拱顶油罐的施工方案。

2.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钢制拱顶油罐的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 完成油罐设计和计量; - 确定施工图纸; - 记录设备和工具清单,并进行采购; - 确定施工进度计划;- 确认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

3. 施工步骤3.1 地基施工首先,需要进行地基的施工。

施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 清理施工区域,清除杂草和杂物。

2. 进行地面的平整和夯实,以确保地基的坚实。

3.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基的深度挖掘,同时进行土壤的检测,并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3.2 油罐安装油罐的安装包括以下步骤: 1. 在地基上进行钢板基座的安装,确保基座的水平和垂直。

2. 将油罐的底板与基座焊接连接,并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连接牢固。

3. 油罐体的组装,包括安装罐壁和顶板,并确保焊接牢固。

4. 进行检验和试验,确保油罐的质量和安全性。

3.3 拱顶安装拱顶的安装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安装拱顶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梁和立柱,确保支撑结构的稳固和牢固。

2. 安装拱顶板,确保板与板之间的连接牢固,并进行防水处理。

3. 进行拱顶的测试和检查,确保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 施工注意事项在进行钢制拱顶油罐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安全培训。

- 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标准规范进行操作。

-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随时检查施工质量,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数据。

- 施工现场必须配备适当的安全设备和紧急救援设备。

5. 施工验收完成钢制拱顶油罐的施工后,需要进行施工验收工作。

验收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 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重要数据进行汇总和整理。

- 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油罐的结构、焊缝质量、防腐蚀措施等。

- 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施工场地的安全和整洁。

立式油罐拱顶施工方案

立式油罐拱顶施工方案

立式油罐拱顶施工方案1. 简介立式油罐是一种常见的储存液体物质的设备,其拱顶承担着保护油罐内液体不受外界污染和腐蚀的重要任务。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针对立式油罐拱顶的施工方案,以确保其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2. 施工准备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2.1 确定设计方案根据油罐的尺寸、容量和使用需求,确定适合的拱顶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满足以下要求:•结构稳定:拱顶能够承受油罐内部压力和外部风荷载。

•防腐蚀:拱顶材料要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以延长使用寿命。

•操作便捷:拱顶应考虑操作人员的便捷性,方便检修和维护。

2.2 准备材料和设备根据设计方案,准备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钢材:用于构建拱顶的主要材料。

•螺栓、螺母:用于连接钢材和其他构件。

•油漆、防腐涂料:用于增加钢材的防腐蚀性能。

•输送机械:用于将材料和设备运送至施工现场。

•焊接设备:用于对钢材进行焊接。

2.3 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安全防护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之前,需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同时,施工人员需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等。

3. 施工步骤3.1 确定施工位置和基础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拱顶的施工位置,并在该位置进行基础的施工。

基础的设计应符合油罐的载荷要求,确保拱顶的稳定性。

3.2 安装拱顶的主要构件根据设计方案,将钢材等主要构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需确保连接紧固牢固,各构件之间的配合精度满足要求。

3.3 进行焊接和热处理在主要构件安装完成后,对拱顶进行焊接和热处理。

焊接过程中,需确保焊缝的质量和强度符合要求。

热处理过程中,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对焊接部位进行加热和冷却,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3.4 进行防腐处理在焊接和热处理完成后,对拱顶的表面进行防腐处理。

可以采用油漆或防腐涂料等材料,将拱顶的表面涂覆一层保护层,以提高其防腐蚀性能和使用寿命。

大型拱顶油罐罐顶肋、板分离施工工法

大型拱顶油罐罐顶肋、板分离施工工法

大型拱顶油罐罐顶肋、板分离施工工法前言我公司于2003年承接了****储备局***158处10000m3 大型拱顶钢制油罐的制作安装任务,为了保证油罐的外观造型质量达到规范中所控制的误差范围,在贵阳多雨季,工期紧的情况下,我们经过反复研究、试验,8台油罐的罐顶全部采用肋板分离安装的施工方法,不但节省了一定数量的吊车台班和人工工日及工期,而且罐顶的外观、造型、焊接质量都得到充分的保证,并按期顺利的完成了8台油罐的主体任务。

一、立项的原因8台油罐的特点是:直径大,弧度大,罐顶板设计的肋条(加强筋)规格偏小(60*6㎜),壳板薄(5㎜)、跨度大,单块瓜皮跨度约14米。

如果按设计要求的方法(即常规旧方法),先在地面胎具上将肋条与扇形钢板预制成瓜片,再将瓜片先进行组装成罐顶,根据以往的经验,这种方法对控制罐顶的弧度、凹凸度,难度较大,尤其是两块瓜片接缝内侧,因环向肋条无法正确与纵向肋条对接,设计采用加短肋条连接的方法,由于该处为搭接缝处,两侧不在一个平面上,加上顶板障碍,人员操作困难,短肋条安装,焊接的质量都不理想。

施工场地狭小(因是在山上削去山头开辟的罐基地),雨天多,工期紧,吊车行走困难,加之我们是低价中标,又逢材料涨价,经费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决定改变罐顶的制作安装方法。

于是,我们组织施工队技术员、工人施工技术骨干组成一个小组,共同探讨新方法,新方法的原则是不能改变图纸设计要求,新方法的目的是提高质量、节省工期,新方法的实行,简单易行,节省成本,经过反复设想,最后决定肋条与扇形板分开安装的方法,即肋、板分离安装施工,先对第一台罐进行试验,如成功,8台罐的罐顶全部采用此方法。

同时,我们争求了设计、监理的意见。

设计、监理同意我们的设想。

二、储罐罐顶的设计及常规制作安装方法10000m3油罐顶的设计及常规施工方法是:1.肋条按图纸预制弧形;2.钢板按图纸进行罐顶扇形板下料;3.制作用于预制罐顶分瓣瓜片的船型胎具;4.将单块扇形板置于胎具上,并用木锤进行弧度造型;5.将图纸设计在造型后的扇形板上划肋条位置线;6.将纵、环向肋条与造型后的扇形板组对,焊接成单块顶板瓜瓣片(西瓜片型),并再次用大锤调整弧度;7.用吊车将成型的顶板瓜瓣片吊离胎具,并转运至罐基础周围平整的地面立放并支撑;8.依次完成该台油罐的全部顶板瓜瓣片的成型制作;9.完成顶圈壁板包边角钢的组装;10.在罐底上设置顶板瓜瓣片安装胎具,并在中心胎具和包边角钢上分出顶板瓜瓣片安装等分线;11.用1台16吨汽车吊车吊装顶板瓜瓣片,顶板瓜瓣因靠不上组装胎具的部分会因其自重或操作人员踩踏容易下陷变形,所以必须准备若干角钢或钢管作为临时支撑,进行支撑加固。

洞库内钢制拱顶储油罐施工方法

洞库内钢制拱顶储油罐施工方法

洞库内钢制拱顶储油罐施工方法作者:李向柱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25期摘要:介绍了一种在洞库内施工储油罐的方法。

在工程施工中,运用了有别于地面储罐施工的新理念,形成了适合洞室内狭窄空间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完善。

关键词:洞库钢制拱顶储油罐施工方法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取得飞速发展。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国储成品油储备工程投资建设,开发建设了大量战略储备油库,原停建或缓建的洞库储备工程重新启动建设。

2007年8月,我公司城建了一项洞库内钢制拱顶储油罐建设工程,工程量为28台5000m3钢制拱顶储油罐,油罐设计直径22.5m,罐总高16.302m。

洞库在岩石山体内开凿形成,整个洞库为葡萄式结构,28台油罐分别位于总长为1265m的三条主巷道两侧的洞室内。

罐室为圆筒形,穹顶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罐帽被覆,直径24.1m,高18.8m,洞室内壁为混凝土预制块衬砌结构。

一、施工方法特点(1)改变地面储罐常规施工顺序,先进行罐顶板组装、焊接,后进行壁板组装、焊接,以适应洞室内狭窄空间的限制,降低施工难度。

(2)在罐底上进行罐顶安装,降低安装高度,减少措施用料,提高了安装速度、降低了成本。

(3)提升装置先外置后内置进行罐壁板安装,有别于常规的提升装置内置的施工方法。

(4)使用自制简易塔吊倒运罐顶板、罐壁板及罐顶组装,解决了狭窄空间不能使用大型吊装设备的难题。

二、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1)工艺流程。

罐底板铺装、焊接—简易塔吊安装—倒运壁板、罐顶板—罐顶组装、焊接—外置提升装置安装—拆除简易塔吊—第二节壁板组装、焊接—拆除外置提升装置罐内安装—其余各节壁板组装、焊接。

(2)操作要点。

提升工艺确定,为减轻劳动强度,采用电动倒链提升。

5000m3储罐单台罐体提升重量为72t,按单台电动倒链负载系数为0.4计算,选用18台10t电动倒链即可。

根据工艺要求,提升装置分二次安装,采取先外置后内置的方法。

抱杆沿罐体均匀布置,见图1。

大型拱顶储罐螺栓球球面网壳顶的施工安装技术

大型拱顶储罐螺栓球球面网壳顶的施工安装技术

大型拱顶储罐螺栓球球面网壳顶的施工安装技术曹建鸥【摘要】某石化公司港口区重交通沥青项目拱顶和内浮顶储罐安装工程项目的螺栓球球面网壳顶结构,其安装工艺采用在地面平台进行组装的方案.因该方案施工组装方便,避免了高空散装法安全隐患大的缺点,大幅度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工程施工精度、质量.在简要介绍工程概况、网壳结构特点与安装方案确定、螺栓球球面网壳施工工艺流程的基础上,较详细论述了在螺栓球面网壳施工时,进行放线测量、网壳移动组装平台搭设、网壳专用支座安装、球面网壳组装等的施工步骤,以及进行蒙皮顶板支撑件安装、蒙皮顶板组装等内容.【期刊名称】《石油工程建设》【年(卷),期】2017(043)006【总页数】4页(P77-80)【关键词】大型拱顶储罐;网壳顶;地面安装【作者】曹建鸥【作者单位】江西雄宇(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1700【正文语种】中文金属拱顶储罐也称自支撑拱顶储罐,罐顶为球冠形结构,罐体为圆筒形,拱顶中间无支撑,荷载通过其周边支座传递到罐壁上。

内浮顶储罐也是采用拱顶罐在其内部增设浮顶而制成的。

拱顶储罐有带肋壳拱顶、网壳顶等结构,网壳顶按结构形式划分主要有双向子午线式网壳、三角形网格网壳、经纬型网格网壳,按节点形式划分主要有板式节点网壳、毂式节点(承插式)网壳、焊接节点网壳、螺栓球网壳。

传统的拱顶结构储罐采用板式或者板肋式结构,因此当储油罐直径大于32 m时,传统拱顶结构的受力性能、材料用量等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SH3046-1992《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附录四对此也做了明确的规定。

由于双向子午线网壳结构形式对储罐罐壁会产生不利影响,同等用钢量条件下其强度、刚度、稳定性及承载力要小于三角形和经纬形网格网壳;毂式节点(承插式)网壳又属于半钢性节点;板式节点网壳相对于螺栓球网壳而言其含钢量较大,自重大,对储罐强度和稳定性有不利影响,不够经济;焊接节点网壳对网壳结构的焊接应力变形较大,施工难度高,工艺复杂。

拱顶油罐安装施工的变形控制

拱顶油罐安装施工的变形控制

拱顶油罐安装施工的变形控制摘要:拱顶油罐在制安施工时,罐顶、包边角钢与罐壁组焊过程中,易发生焊接变形。

文章根据拱顶油罐工艺要求,经认真探讨,改进施工工艺,调整焊接顺序,能有效控制焊接变形。

关键词:拱顶油罐制作安装变形控制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使其载体对石油能源需求量增大,同时贮存液态石油、石油产品的各种油罐建造量也随之增多。

地面大型立式拱顶钢制焊接油罐,因其罐体特殊的使用要求,国家相关标准有明确的施工及验收规范。

在具体制作安装过程中,因其体形大、重量高、几何形状及尺寸成形控制难,在安装焊接时易产生应力和变形等问题,给施工造成困难。

一、油罐结构及传统安装施工方法拱顶油罐基本结构均由罐底、罐壁、罐顶及油罐附件组成,其罐体多是钢制焊接结构。

在成形过程中,底板、壁板、顶板均需绘制排板图、预制拼接及组装焊接等几道工序,制造安装顺序一般先底板后顶板,最后采取倒装法,从上而下逐圈制安提升壁板直至整体成形。

在拼接组装过程中,由于焊缝多且多是双面连续焊,焊接胀缩所引发的几何变形及应力集中则难以避免,因此,油罐各部分在制安过程中,就必须在排板预制尺寸、防止吊运装变形以及控制焊缝胀缩造成的几何变形和消除或减少应力产生方面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以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消除应力破坏隐患,否则将会带来工程返工或油罐使用寿命缩短等经济损失。

通常,拱顶油罐安装,不管是采用充气顶升、起重机械提升、还是人工拉葫芦顶升方式,均采用倒装法,即从罐壁顶圈开始向底圈逐层组装、焊接、顶升的施工方法。

二、罐体制安方法及变形控制罐体各环节施工方法、工艺及变形控制,按照先底板后顶板再壁板的制安程序。

1.罐底预制加工及组装焊接罐体底板由对称矩形中幅板、条形边缘板通过搭接方式组成。

预制前,应先绘制排板图,然后由设计尺寸及板材实际规格,合理算出每块中幅板和边缘板下料尺寸,以免产生边角料造成浪费。

每块底板下料后,编上与排板图相应的号码,以便组对时“对号入座”,防止出现混乱和差错。

尺寸超规范的带肋拱顶油罐的设计

尺寸超规范的带肋拱顶油罐的设计

,-$’+. # ; ,/)%# ! ! ! ! ! DEFGH : 0 ! ! ! ! DIJC : ($$* & $#(1 ( #$$%) $" & $$#+ & $# ?@ABC :
!"# $%&#’()(# $*+# ,- .*//#0 1)%23 $3,’)(#4 5#4*(6
!" #$%& & ’(
! !� "" # : <>GEFSD<
d
#+
!!!!!!" ! " Q+U ! " " ! !! ! ! !
4
MNO
( v( R0 S454来自d Q, v( v B! ’($(+$)
_H, S
� : � ; � : � , fg � � h � S ‘< � y � _ � ? � _ � H, � 9 <H ! S C < y O, ?S D < _ D H ! 4� � r � xI& 。 ./0 d < } EF 6 > GEF S D H !4< <=> : EF S D H ! 4; ; 67 ; d ny 。
"### D � $ %。 , � Q , >GEF � S D Nx � H S D {DF| 2 <� %1 y , dP R� � 。 � m Q ( 5P � , � {� / � H* dz \ y, .y \ y}� � % 1 &####’( <S D, : Q d ^ R > GEF S D % <。 , M� HS D x DF 1 <1 , > GE +,(#*- . /& � � � � � � #]; �, hD ") * ( ) 。 FS � Dx �H � S � D � R � � SD H* <VT < dPW Y/ , m TX � (! � ��������y4��k , ^ ‘< EF S D < � � � � ^m < l [ 0] +,(#*.� /& � , X [ OE FO � � � 2H (&’ < 。 m SD < u 6 � % 、 < ) : P� <W ( 6 � � � � ^2x X< ^@ V X m <。 Y , � Y m % & (&’ 。 +,(#*� � � � < < S D < V �� 1# 2 #) 03 ( ) ( 0) % 4 � . /& � � � _ h> Gx H <VT ‘< : : 1� — — — , 15 ; DF d P # � � � � 1D H (&’ 。 Y L ‘v < < 3%— — — d|}^ \ N< � � y, 615 ; � � � � � x2 �@ V -T <a� m G Q。 %— — —F ’’ ; d �} , � � � � � Y � , e/ 6 W 1 < S 9 �� 4 — — — x H < � T } , ’ 。 � � � � ^, (&’ <VT b4 <。 0) W ( �TIU 《 � XC 》 h � � � #] , H (&’ , yH 0####’ ( < > � P<V xH<�RPQ<W (&) Lm<。 � GEF SD ~ r�� <� zL ‘。 vBcd V % & � � � &3 � ( � ) � � �(x L G S C [ � v *#’ < 4 ( 1# � 2 ( &) � � &#### ’ < S D ; m Q e C V � d < & * ( 0 . !& ) ( ! ( (8’ &#### ’ < S D ~ � r < � zL ‘ 。 � : 3— — — \N<� � y, 615 ; � � � � ? o Dx = � 。 Wf X� C< g !— — — WX @ 。 � � � � � � � xb 。Q , >GEF 1 D < % ( xH} ) W (&) < h L < l 2h 4 2V *#’ < 。 T, z hD l2VT 。 *! �Z +,(#*- . /& � , > Gx H< P Xd P � � � � � C , xH O � P ^< X d P W ( () : � � � � � � hxH <} VT<, hD < l %’ & %7 0 $ & [ 1]2 #) 3 ( ) ( ) ( () *#’ < > GEF S D 2r �� 2VT , 5 4 � %’ � � � � <1 , Y >GEF S D <H ! 4 C [ 1] : — — —> Gx H< ‘ P , 15; r�< 。 %’ — — —> Gx H< P �} , ’’ ; � � � EF � ^< �W [ MC < x %7 — — — xHF � ( \ �’�} <2 �� } � � � � � � h ^ ; [ � P m , I m Q EF �} O y) , ’’ 。 , � � � � � xH< } 6D < \H e{\ H; ) y> G x W ((� H �Y xH dP � � � � � � Q G <\ H, xH< N � \H。Q <, y OG 6 �P yV , M EF x � � � � � � � , x H W < O P < Q N � C 。 Pr x y �} dP 。Y <Q 9� � � � Y , D YV\ H, �a x X< ( 0) ! M X[ OEF x� <。 W� < l 2h x H 。 � � � � � � T GD < T {6 <} � 4� V T、 z h D l2 mV x ! < no ; 。 T。 � � hH! <> GEFS D< � l 2b ^; x * � (-’ <H ! EF 1 D � � M� , $� H! > GEF S D< � % M u dP 。 � � � � � � � � , i / dM� � HF F ** ,% 2 -’’ , 4 2 *0) 8’, 90 2 0(##’’, � SD<=T P lTXm 5 � , LH!>G 9& 2 0&##’’ , 3 2� 0/0###615 , N$ � H ! 4 � � � � EFS D< � � 4 。 90 — — —� ’’ ; ZG G 6G < [, � < EF S D << � % u 。 9& — — — 6G G ZG < [ , ’’ 。 � � � � � � p < � , H (&’ < EF >z ;, [ 1] 2 ("-:15,1# 2 0/#: 15 , � � SD C u <<5 2W � < 。 [ 1] ; 1# � : � %。 :;<= [ 1] ("-: � � � [0 ] 0 S45 WX) 0S45� jk \Tl 2 2 0) /" � 1 0/#: � ) &F: 0//&) � � # � 1 D d � [ 6] 04m’ (,

试述石油化工大型油罐的底板、拱顶、壁板的安装技术

试述石油化工大型油罐的底板、拱顶、壁板的安装技术

级行 程 为 10 rm, 00 a 二级 行 程 为 1 5 r 最 大 0 0 m, a
工作压力为 2 M a 0 Po油缸安装时 , 先在油罐底板边 缘板划出提升装置的安装定位线, 其应均匀分布在 圆周上。 油缸中心距壁板距离为 3 o o mm0 将油缸垫 圈均匀摆放在罐底边缘 , 并在靠近罐壁板的位置, 将油缸支立于垫板 E , 接及施焊的关系位置 , 调整油缸支立直置。其垂直 度后 ,将其底座板与油罐底扳组立并进行定位焊。 自定位提升托架组装 : 油缸顶郭与弧形槽钢牢固连 接固定并紧贴罐壁板 , 形成油缸稳定结构 。机械同 步活动卡板组装 :在托架与胀圈之间形成整体 , 防 止张圈与托架脱钩。 位移量变送器和托架可同时组 装, 按油缸数量 , 每处组装—套 , 防止顶升罐壁超 量。将液压油缸支擐 撇 与储罐底板处 , 形 成油缸下支 , 保持油缸的受力平衡靛 。动力系 统组装: 液压站没茁釉丘 罐 禹 入口 道 处的工作平 台上。高压钢管环路组装 : 根据液压顶升系统工艺 设计要求, 高压钢管环路通过两或三通连接组装在 罐体内壁处罐底的边缘板 匕 电磁换向阀安装在每 。 个油缸底板 E 与油缸底部进油口连接。高压软管 , 的组装:高压钢管进油环路与电磁换向阀之间、 高 压钢管回油环路与油缸顶部回油阀之间, 通过三通 用高压 散 减 油路。高压 芡 升、 漕 ) 管( 降移 连接 ; 升压软管连接液压站出油 口和升压环形高压 钢管三通 ^ 、 油口; 降压软管连接液压站入油 口和降 压环形高压钢管三通出 口。 油 各软管的连接 口 , 处 不得有渗漏油现象。 3 . 4限位挡板安装
பைடு நூலகம்

3一
关键词 : 大型油罐 ; 安装技 术 油罐安装时, 先进行底板的安装, 再进行拱顶 和拱顶附件的安装 , 然后进行壁板的安装 , 最后安 装罐内附件。以下结合实际 , 主要探讨底板 、 拱顶、 壁板的安装技术。 1 板安装 底 安装时先安装底板, 然后安装集油槽。 1 舡 工艺。油罐底板安装时, . 1 先进行基础 的复测 , 然后根据排版图用经纬仪配合 , 划出壁板 各组件的安装定位线 , 根据定位线依次安装边缘板 和 中幅板 。 1 2基础复测。油罐底板安装前 , 对油罐基础 复测, 核对基础施工单位提供的基础检查记录及各 尺寸是否符合图纸和沲工规范要求。 基础表面尺寸 复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2l l 基础直径允许偏差为 ± 2Ⅱn O U ,支撑罐壁的基础环墙椭圆度 允j 午偏差为 . t - 2 rm;. 0 a 1. 2 2基础中心标高允许偏差为 ±2 r 基 0 m, a 础环墙表面标高允许偏差为 +2 r 1 - 0 m;.3基础环 a 2 墙表面每 1m弧长内任意两点的高差不得大于 0 7 m,整个圆周长度内任意两点的高差不得大于 m 1r 1.沥青砂垫层表面应平整密实, 3 m;2 a . 4 无突出的 隆起、 凹陷及贯身: 裂纹。 1 3基础放线。 用经纬仪和钢卷尺配合, 在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拱顶油罐施工工法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从拱顶油罐工程概况,拱顶油罐施工技术措施,拱顶油罐组织方案设计对拱顶油罐施工工法进行了介绍,介绍了拱顶油罐施工施工技术方案的比较与选择;并分别就拱顶油罐运输与组装,构件吊装与堆放,油罐提升,油罐焊接工艺等方面的关键施工工法,进行了的阐述。

【关键词】拱顶油罐;运输吊装;提升焊接
拱顶油罐可按材质分为钢、钢筋混凝土和砖石三种。

拱顶油罐有立式(包括拱顶式和浮顶式圆筒形)、球壳式(球形)和卧式(圆筒形)。

避免地基剪切破坏。

按储存的油品性质可分为重油罐和轻油罐。

同时要注意罐体四周的地表土的变化,按埋设深度可分为地上式、半地下式和地下式。

使罐体的沉降不致太快,钢油罐如埋在地下或半地下,必须设有护墙以承受土压力。

拱顶油罐区由多个油罐组成。

在充水和放水时应重点检查浮顶升降的平稳性、密封性和导向部分的灵活性、中央排水管的渗漏等。

每个油罐区一般储存一种油品。

油罐区要有消防、防雷及防静电等设施。

地上油罐区还要建立防火堤。

要连续地进行沉降观测工作。

在安装拱顶油罐前,要做好充分的切实可行的技术设计方案和充足的施工准备工作,否则就会产生如延误工期,影响施工生产,增加施工成本,造成安全事故等不良后果。

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汽车业的发展和高科技的发展,对石油类产品需求得到极大的提高,加大了对拱顶油罐的需求,也促进了拱顶油罐建筑技术的发展。

为了
进一步加大拱顶油罐的建设规模,对拱顶油罐制作安装施工工法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拱顶油罐工程概况
拱顶油罐罐室被复后尺寸为φ24m* 18.2m,油罐尺寸为φ
22250mm*16302mm,为焊接固定拱顶式油罐,主巷道与罐室连接的支巷道长9 m。

该拱顶油罐建设工期要求很紧,拱顶油罐制安及工艺管道,电气、仪表、通风安装在内工期为18个月,油罐制安工期只能控制在8个月内,给施工带来相当困难。

2 5000m3拱顶油罐施工方案的比选
2.1 方案一:根据实际情况,所有顶板及壁板全部预制成长宽尺寸不超过6m*1.5m,采用平板拖车,运到罐室后,用2t液压叉车卸板,罐室内预制扇形顶板。

2.2 方案二:油罐扇形顶板在室外加工厂预制成长宽
10152mm*1380mm设计尺寸,采用专用运输车辆及专用卸板机械运输卸板。

2.3 不同方案的优缺点比较
选用方案一,运输相对容易,机械设备易配置,但在拱顶油罐室内要二次预制和转运,工期相对长,工效低,工作环境差,而且叉车等机械对拱顶油罐基础沥青砂浆绝缘层可能破坏等缺点。

选用方案二:缩短了在拱顶油罐室施工时间,全部预制在预制加工厂进行,可提前预制,工期短,质量有保证,工作环境好,对基础无影响,但施工机械设备无现成设备,而且在可行性方面存在技术
上的风险。

根据现场实测试验和研究论证,成功开发和制作了小角度转弯半径的专用拖车和专用旋转门式桁吊,运输和卸板,并兼顾考虑油罐顶板安装组对的施工方法。

3 拱顶油罐施工技术措施
3.1 拱顶油罐组织方案设计
3.1.1 拱顶油罐工序组织安排
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划为三个流水作业段(班组),即施工机械设备准备和预制加工、半成员运输及铺底置顶、组装焊接及提升和试验检验三个错位平行流水作业段均衡流水,组织施工。

3.1.2 拱顶油罐施工需重点考虑的几个方面
(1)在施工准备期,准备为所需的机械设备和器材,并检查检验其可行性和可靠性。

(2)因场地有限,合理考虑预制工作的提前量,太早开始造成半成品无场地可堆放,人员窝工,太迟影响正常施工进度。

(3)严把预制半成品质量关。

(4)合理安排各流水作业段人员数量、机械设备配备。

(5)保证各流水段工作合理衔接。

3.2 拱顶油罐施工中的运输与铺板
3.2.1 认真检查拱顶油罐基础绝缘层的平整度和密实度,保证底板铺装后与基础吻合,以免运输、立桅杆及桁吊对底板外力产生变形。

3.2.2 平板车要满足拱顶油罐间巷道旋转要求,运输平板车上要有固定锁具装置和驾驶员防护栏,防止钢板变形和伤害司机及其它人
员。

3.2.3 运输车采用足够马力的汽车动力牵引,6m长双轮平板车,前后带可调节伸长调高的支架,分别满足运输底板,壁板和顶板用,可一次运输底板、壁板4块或扇形顶盖板2块。

3.2.4 运输车的运行,要采用低速和单向行驶,安排专人负责协调指挥调度。

3.2.5 运输钢板前,要先在检查合格的基础上,弹线标出油罐底板安装位置,先后依次运输边缘板,中幅底板,并采用间断焊,预组装底板,以安装旋转桁吊吊卸顶板和壁板。

3.2.6 按施工排版图位置,在罐室墙面标明位置,按底内顶外依次运输就位罐壁板,紧靠墙面立放,并固定,防止倾覆。

3.2.7 在罐底板上,弹线放样,焊接固定壁板临时定位板,焊接安装包边角钢,在确定定位板和安装包边角钢时,应考虑焊接收缩量和顶盖焊接收缩包边角钢下边外翘变形量2-3mm余量,防止产生油罐几何尺寸误差和壁板组对变形。

3.2.8 运输就位油罐扇形顶板,顶板要集中侧立堆放,临时支护,尽可能少占空间和位置。

3.2.9 分区段固定顶板组装工具式组合胎具,第一次组装的面积,以顶板堆放外全部位置为宜。

3.2.10 组装扇形顶板,先组装未堆放区段,随顶板堆放依次组装合垅,扇形顶板安装完后,拆除旋转桁吊,最后安装中心顶板。

3.3 拱顶油罐壁板组对与提升
3.3.1 拱顶油罐顶盖组装完后,在拱顶油罐外边园周等分布置18根外提升桅杆,桅杆采用φ159*5mm钢管,高度3m,桅杆安装位置应放在立放壁板搭接位置,便于壁板围板方便。

3.3.2 桅杆立于拱顶油罐基础砼外环梁上,顶部与拱顶油罐室墙面预埋螺栓拉结固定要牢固,防止提升过程中失稳倾倒。

3.3.3 因电源容量有限,采用18台10t手动葫芦提供。

安全性能计算拱顶油罐壁板二层以上所需提升总重量为72t。

k=18*10/72=2.5满足需要
3.3.4 在已组装好拱顶油罐拱顶,按外置桅杆位置,均布焊接固定吊点,然后提升至顶层壁板高度,检查调整好水平标高和水平位移误差后,围焊顶层壁板。

3.3.5 外置提升,要重点注意水平位移,在提升时各受力点要均匀,提升同步,并在四个方向的底板外边和壁板、顶盖角钢上做好中心标记,提升完后检查并调正偏差,以防油罐水平位移产生扭曲变形。

3.3.6 外置提升油罐壁板时,要使内置胀圈与壁板紧贴并焊牢,外吊点要与胀圈与壁板焊点位置一致,以防止提升时把壁板拉变形。

3.3.7 按上方法依次提升油罐顶部1~2层壁板。

3.3.8 在顶部第三层壁板围板组对焊接完后,在拱顶油罐安装桅杆,桅杆数量为18根,园周分布。

桅杆高度略大于2层壁板高度为宜,固定拉结牢固,设中心立柱,防止倾斜变形。

提升采用18
台10t手动葫芦。

3.3.9 围板采用在拱顶油罐外壁临时固定吊点,用1t手动葫芦围
板。

3.3.10 内提组装方法与常规地面拱顶油罐倒装方法相同。

4 结语
拱顶油罐施工的作业环境和条件下,合理制定施工工艺方法和采用专用施工设备,实行了拱顶油罐流水作业与平行作业并举,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创造了较好的施工作业环境,有效地保证了工程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受到建设单位提供的电源容量限制,采取电动机械提升方法,使施工方便、轻松。

为同类油库的建设安装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君敏,韩向阳.用于大型储罐倒装法施工的电动提升工法. 石油工程建设.2006年4月
[2]顾天杰.拱顶油罐现场组装时罐颈变形的防止措施. 河南化工.2004年第7期
[3]董正军.大型拱顶储罐倒装法施工实例.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年0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