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绘画看当代艺术

合集下载

“现实主义”绘画样式与近现代中国油画发展之关系

“现实主义”绘画样式与近现代中国油画发展之关系

“现实主义”绘画样式与近现代中国油画发展之关系【摘要】现实主义绘画样式与近现代中国油画发展密切相关,对于了解油画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近现代中国油画初期受到写实主义风格的影响,逐渐发展出独特风格。

现实主义绘画样式在中国油画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了艺术创作和思想表达。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对中国油画产生重要影响,推动中国油画走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道路。

当代中国油画在传承现实主义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展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现实主义绘画样式与中国油画发展密不可分,对中国油画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总结现实主义在中国油画中的作用,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油画的艺术风貌。

【关键词】关键词:现实主义,绘画样式,近现代中国油画,写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传承与创新,发展趋势1. 引言1.1 了解“现实主义”绘画样式的重要性现实主义绘画样式是绘画艺术发展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对于了解绘画历史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现实主义绘画追求真实、客观地表现现实世界,反映时代特征和社会风貌,因此通过学习现实主义绘画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现形式。

通过了解现实主义绘画样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艺术家的艺术观念和创作理念。

现实主义绘画强调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描绘,追求真实性和客观性,因此可以通过分析艺术家的作品了解其对社会现实和人生观念的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艺术家创作的背景和意图。

了解现实主义绘画样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解读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通过对现实主义绘画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感受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从中获得更多的艺术享受和灵感启示。

了解现实主义绘画样式对于培养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1.2 探讨近现代中国油画发展的背景近现代中国油画发展的背景主要包括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传统与西方文化艺术的冲击。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西方文化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相互融合,给了中国油画艺术更多的发展空间和灵感。

浅析印象派绘画对当代艺术审美的影响

浅析印象派绘画对当代艺术审美的影响
◎艺 术 研 究 ◎
浅 析 印 象 派 绘 画 对 当代 美术学院 , 新疆 乌鲁木 齐 摘 要: 印象派绘画是 当今世界具 有重要 影响 的艺术流派 之一 , 它的影响 已经超越 了国界 。尤其是对人们 的 艺术审美产 生 了重要 的影响 , 艺术的审 美方 式开始 由传 统转 向朝 自身思维 方式的突破 , 审美的 变化本 身就是 一个适应的过程 。但是 它的
适 应 过 程 不是 平 坦 的 , 也 经历 了各 种 曲折 和 回 荡。 关键词 : 突破 ; 现 实性 ; 超越性 ; 适 应
8 3 0 0 0 0 )
想的表达 , 艺术存 在 的本 身 的意义 , 也应 当围着 这个社 会所服 务。它不仅仅只是 给别人带来 一种简单 的视 觉上 的欣 赏 , 更是 种社 会 现 实 的再 现 。
一 一
印象派在艺术创作 中推崇 的是人的感觉 , 而不是人 的理智 , 表现的是 画家 自己对大 自然物象 的亲身感受 , 他 们用敏锐 的 目 光来观察 自然 , 捕捉客观世界 中变化万千 的物象特征 。当代 艺 术和过去 的艺术审美方式发生 了重要 的转变 , 人 们不再单纯 的 去欣赏一件艺术作品 , 而是在欣赏 艺术作 品的同时考虑到 它的 其他方面的价值 , 真正达到一种物有所需 , 物有所 用的 目的。其 实, 一件真正的艺术 品, 没有 明确 的定 义, 大 自然本 身就是一 种 艺术 , 艺术源于 自然 , 又反应 自然 , 表现大 自然 的真善美 。 对于艺术 审美 , 每一个人的理解方式不同 , 固然每一个 人的 审 美 方 式 也会 有 很 大 的 差 异 , 因 此 在 审 美 方 式 上 没 有 一 个 固 定 的模式。所 以, 很多时候 , 应 当敢于 的接受 新潮 的艺术 , 接 受它 的存在的合理性 。存在 即合理 , 没有 任何东 西是 先天 不变 的。 因此人们 也应 当顺应这种变化 , 接受这种变化的合理性 。 很多人片面的理解 了艺术本 身的价值 , 认 为艺术本身 只是 拿来让别人欣 赏的。其实 , 艺术 影响着 生活的方方 面面 , 建筑、 服装 、 印刷 、 设计等等。其 实在任何地 方 , 艺术本 身几乎都 有所 涉猎 。一幅漂亮 的绘画 , 可能会 被商家印刷到商品当中 , 来吸引 顾客 , 同时一幅绘 画 的艺 术风格 也可能对 他 的行业有 所影 响。 现代艺术的审美在很大程度上受 到印象派绘 画的影响而发生 了 非 常大的变化。人们的审美 观念 也开始变化 , 出现 了比较大 的 转变 。 3 当 代艺 术 审 美 的发 展 方 向 每一种艺术在发 展到一 定 的阶段之后 都会遇 到 自身 的瓶 颈, 很难有所突破 , 原因有很 多。当然很 多时候是 由于欣赏者本 身固有 的一种欣赏模式或者是 自己大脑里面固有 的一些思维难 以改变 , 导致艺术的审美走进 了死胡同 , 难 有突破 。应 当打破 自 己的固有思维 , 主动地去接受一些新 的东西 , 印象派绘画在刚 出 现的时候也不顺利 , 受到过很多人的排挤 , 但是后来逐渐被人们 接受 , 因此没有什么是不可能 的。 印象派画家使色彩成为绘 画的主体 , 并且引 发了对艺术情 感的表达 。对色彩的解 放使 其获得 了 自由表达的无 限空间 , 色 彩脱离物象形体成为独立 的审美对 象。所 以 , 当代 艺术更需要 融人这个社会 , 需要真正反应这个社会的现状 , 真实 的反应 大 自 然, 表现一种艺术 的真实性。

我对当代艺术的感想

我对当代艺术的感想

我对当代艺术的感想第一篇:我对当代艺术的感想我对当代艺术的感想上了《中国现当代绘画艺术》这门课,我认识了解了许多现当代的艺术家,以及他们作品所要代表的当代的一些深层涵义!~~受益匪浅,现在我来谈谈我对当代艺术的一些感想!~~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人类走向全球化的更加开放的世纪。

当然,首先是经济全球化。

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二十一世纪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经济是基础,文化艺术等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全球化将不可阻挡地到来。

世界要走向中国,中国也要走向世界。

经济如此,文化艺术也必定如此。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挡是挡不住的,躲也是躲不掉的,唯一正确的态度是迎上去,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弄潮儿都有坚实的基本功。

这些画家都在名师指导下经过严格的、长期的写实主义训练,他们创作现实主义作品也是上乘的,正因此,他们才有足够的实力进行新的探索与创新。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果连写实的人像都画不象,又如何去创造人性更深刻的内涵呢?人们以为画一些歪扭的样子就是现代艺术,实在是莫大的误解。

果真如此,那恐怕只是精神病人的涂鸦而已。

正如不是游泳高手就去弄潮,几个浪头就会令之没顶的。

弄潮儿永远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

你独立潮头,好;他在潮头上翻腾,也好;两个人乃至更多人共舞潮头,都是好嘛!各个流派百花齐放,新的流派不断涌现,才是艺术的春天。

我可以不同意您的艺术理念和风格,但是我尊重您的艺术追求,这是一个真正艺术家的应有的胸怀和品格。

各个流派互相借鉴,砥砺切磋,是艺术繁荣的康庄大道。

我想这也是这次巡回展的重要意义。

弄潮儿既敢于逆潮也善于顺潮,才有起伏跌宕的壮观。

艺术具有社会批判的功能。

艺术家们具有最敏锐最丰富的感性认识能力,总是最早感受社会的弊病,而人类认识正是首先从感性开始的。

没有社会批判,人类认识如何提高,人类社会如何不断前进!这是艺术家可贵的前卫与可爱的真诚,应该受到赞扬和支持。

《山海经》绘图流变及其当代表达

《山海经》绘图流变及其当代表达

184《名家名作》·杂谈王华丽一、《山海经》异兽图样的美学内涵《山海经》中对异兽形象的夸张描述,给了我们无限的创作灵感,为现代文艺创作提供了优秀蓝本。

《山海经》中的异兽形象是由不同的动物以及人的结构组成的,例如人面蛇身、龙首鸟身、九首人面等形象。

看似荒诞怪异、夸张的造型组成不同的异兽,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新媒体时代,动画、设计等艺术领域都充分运用了《山海经》里的形象进行再次创作。

这些丰富多样、造型奇特的元素给艺术增添了色彩,充分体现了《山海经》的艺术价值,也提升了艺术作品的审美内涵。

二、《山海经》绘图的历史流变(一)早期《山海经》绘图的变化《山海经》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奇书。

《山海经》绘图在发展中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先秦时期便有相关图画流传,晋代郭璞、梁朝画家张僧繇、北宋校理舒雅也曾绘制相关图样。

《山海经》最古老的版本已经消失,明朝时期的《山海经》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最古老的版本[1]。

梁朝画家张僧繇画了《山海经图》十卷,张僧繇从事绘画创作,在画面构思、技法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最擅长的是佛教绘画,同时也绘人物画、花鸟画等。

北宋舒雅根据张僧繇的《山海经图》进行了重新绘制。

舒雅因为是北宋学者,接触到了皇家图书馆保存的张僧繇的《山海经图》。

遗憾的是,张、舒两个版本的《山海经图》都已经消失。

明初《永乐大典》中的《山海经》绘图是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版本。

马昌仪称《永乐大典》残卷中有2幅《山海经》图,分别是《海外东经》“奢比尸”和《海内北经》“据比尸”。

但吴洪斌指出总共应当有18幅,除马昌仪指出[摘 要]《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书中记载的神怪形象,造型荒诞独特,表现出先民对自然的崇拜,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力。

古人对《山海经》绘图的描绘是从先秦时期开始的,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创作出不同的形态。

随着电脑绘图技术的发展,《山海经》静态作品更是有着不同的传播手段和展示形式,静态作品主要涉及插画、绘本、平面设计等方面。

当代绘画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及影响

当代绘画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及影响

当代绘画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及影响1. 引言1.1 当代绘画艺术的定义当代绘画艺术是指在当今社会背景下产生、发展的绘画艺术形式。

它融合了各种传统绘画技法和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

当代绘画艺术不拘泥于传统的表现方式,更注重对当代社会、文化、政治等各方面问题的表达和思考。

当代绘画作品常常具有强烈的个性化和创新性,反映了艺术家对现实和内心世界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当代绘画艺术不断突破传统的束缚,探索新的艺术表现方式,成为艺术创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通过当代绘画艺术,人们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对世界的独特视角和表达方式,从而启发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当代绘画艺术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风格,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享受艺术的机会。

1.2 当代绘画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当代绘画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家居装饰到公共空间,当代绘画作品随处可见,如家庭客厅、餐厅、卧室的墙壁上挂着各种风格的绘画作品,为生活空间增添艺术氛围;在办公场所、商业建筑、公共设施中,也常可见到绘画作品的装饰,为环境注入活力与美感。

当代绘画作品也广泛运用于文化活动、艺术展览、公共艺术创作等领域。

各种绘画展览和艺术活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欣赏艺术作品的机会,也促进了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涂鸦艺术和壁画作品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为城市增添了文化底蕴和艺术氛围。

2. 正文2.1 当代绘画艺术丰富多彩当代绘画艺术丰富多彩,展现出了艺术家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当代绘画领域,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不同风格和技巧的作品,如写实主义、抽象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每一幅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方式,使人们在欣赏时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体验。

当代绘画作品的丰富多彩也反映了艺术家们对生活、自然和人文的理解和表达。

他们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式。

这种多样化的表现方式不仅丰富了观众的视觉体验,也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让人们对艺术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表现主义绘画在当代艺术中的表现与价值

表现主义绘画在当代艺术中的表现与价值

表现主义绘画在当代艺术中的表现与价值表现主义绘画是20世纪初期的一股重要艺术潮流,它强调倾泻情感,把自我表达和审美观念相结合,以夸张、变形、色彩和笔触的极端处理来表现主观情感。

表现主义绘画是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形式,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在当代艺术中保留着其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表现主义绘画在当代艺术中的表现与价值。

表现主义绘画的表现形式表现主义绘画凭借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在当时的艺术领域掀起了一股强劲的风浪。

在表现主义绘画的艺术形式中,视觉效果的重要性高于真实的表现性。

这种艺术形式常常通过将主题元素进行演绎、畸形或夸张的方式来表现主观情感,并融入一定的象征和抗议成分。

表现主义绘画在压抑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下表现出了极端的强度,旨在通过艺术表达对极权主义和民主倒退等社会问题的关注与反思。

表现主义绘画的价值虽然表现主义绘画创作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但它在当代艺术中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事实上,表现主义绘画通过颠覆传统的美学理念,提出独立且新颖的审美观点,展示出了其在当代艺术中所具有的鲜明价值。

例如,表现主义绘画更多地注重了情感和观念的表达,不仅创作过程极富个性化,还表现出强烈的艺术特色。

与传统艺术相比,表现主义绘画更加关注语言和话语之间的关系,以及视觉的文本元素对物质和存在的认知。

表现主义绘画的创新性表现主义绘画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是艺术现代化的重要支柱。

根据艺术家的高超手法,表现主义绘画不仅能够确保观众对主题的关注,还能够在深层次的情感探索中传递出更多的信息。

但除此之外,表现主义绘画还是一场独特的绘画风格的诞生。

它重新定义了画面的结构性,将重点放在颜色和画风的绘制之间,并且在对色彩和形式的处理上赋予了艺术家更多的创新空间。

表现主义绘画的表现与价值总之,表现主义绘画在当代艺术中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带来了新的创新性和风格特色,让观众能够体验更为丰富的视觉和情感感受。

尽管如今许多观众的审美标准和上述的艺术思想有所偏差,但是表现主义绘画所探究的内心世界与情感表达,以及真诚和主题的重要性在当代艺术中仍然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证明了表现主义绘画不仅仅是一个享誉当代的潮流,更是一场给人们带来灵魂震撼的艺术事件。

试谈近现代绘画对当代绘画艺术发展的影响及探索方向

试谈近现代绘画对当代绘画艺术发展的影响及探索方向
4 . 1 经常使 用相 同的语 言手段
李可染在新 中国的美术史上是可圈可点之人 , 是一个现代到当代
的过 渡 。他 已 经尽 了 自己的 全 力 ,可惜 艺 术 要 有 天 才 ,登 峰 造 极言为 :孩子 ,好好听党的话啊 1
5 . 2 表达 方式 不 同
4 . 2 思想 表达 方式 相 同
由于各方面 的巨大差异 , 相 当一部分英语双关很难在汉语双关中 找到完全等值的词语 ,这就形成了英汉双关在表达方式上 的不同。例 如 :S o c c e r K i c k s o f w i t h v i o l e n c e . ( T h e T i m e s ,1 9 7 2 ) i  ̄ - - 为 “ 球开踢,拳打 脚踢 ”。这是报道一场开球 即动武 的足球赛 的新闻标题 。其 中,K i c k 词 双关 ,与O Ⅱ 干 勾 成 习语 “( 足球 )开踢” ,与 “ v i o l e n c e ”搭 配 , 意即 “ 动武相 踢” 。译者将重 合的双义拆开 并列译 出,用汉语 两个 “ 踢”表达 ,前者 “ 踢球”,后者 “ 踢人”,同样产生幽默效果 。

5 . 3 关 键词运 用
为了顺利实现交际 目的 ,人们一般 都直言其事 ;但有时考虑到交 际双方因素便采用迂回曲折或暗示的方式来表 达思想 。这种表达方式 体现在受话 者必须进行 “ 二次理解”才能明白其真实含义 ,这就形成
了双关的结果。
4 - 3 语境 要求 相 同
英汉 双关 都十分重视语境( u p 语言运 用中的主 、客观环境) ,强调 上下文 的配合 。美国学者A r c h i b a l d A . H i l l 认为一语双关有 三个 条件 : 双重语境 ( D o u b l e C o n t e x t ) ; 绞链( H i n g e ) ,即多义词或同音异义词 ; 触机 ( T , 4 g g e  ̄ ) ,即促成使用双关语 的关键 因素。汉语双关 同英语 双关一样 , 离开了特殊语境 和上下文 ,就不能形成双关含义。

当代艺术绘画的观念与形式研究

当代艺术绘画的观念与形式研究

当代艺术绘画的观念与形式研究摘要:当代艺术的讯猛发展改变了艺术的存在方式而使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艺术,这是艺术走出架上的现实表现,本文主要通过自己的专业,对当代艺术绘画的观念与形式的理解以及通过中国几位画家的风格作品来阐明艺术创作中不可为观念而观念、为形式而形式,主题与风格的相融于矛盾。

而应在观念先于形式的前提下,为表达强烈的主观感情去寻找合适的艺术表现形式达到最佳创作表现的研究。

关键词:当代艺术;思想观念;形式语言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200-01一、当代油画的发展背景油画诞生和发展于西方,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油画传入我国有百年历史,到目前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

而当代艺术已迅速成为当下艺术的主流发展模式,改变了艺术固有的存在方式以及使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艺术的可能性,这是当代艺术走出架上时的现实表现;而这种新的艺术存在方式将改变我们看待艺术的眼睛,即将任何艺术形式维系在观念与形式的辩证统一之中。

艺术的形式语言至关重要,它是连接作品和观者的纽带,我们强调画面表现形式的时候,并不意味着可轻视作品的精神内涵和作者的思想观念。

具象写实的美术形态是一个艺术形式和语言技巧比较完善的体系,它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对形式语言的追求。

而意象,抽象绘画呢它依赖的是什么呢,我认为观念和形式又起了很大作用。

二、当代油画的研究内容当下中国油画造型语言对图像元素的关注受传统中国绘画视觉图式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

而这种关注的本身因是画家的一种自我修养,做为中国画家虽画着西画但也要对中国传统绘画油着深刻的理解,比如懂得“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的意蕴。

随着人们艺术观念和审美观念的转变,当今中国艺术创造者一方面不再满足于对传统语言技法的研究,更多的是把目光盯住在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动态,同时,他们也不断从民族传统美术的土壤中汲取营养,以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审美角度扬弃了传统画面的图画叙事,他们自由地从各个方面提炼能激发自我敏感的因素,并在个人画面上赋予这些因素的全新的意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哈特· 里希特 《斯帕勒多(562—2)》 麻布油画200×180 1984年
张晓刚《大家庭NO.2》 油画 1996年
2、空间的拓展
基思· 哈林在纽约地铁作画 1982年
89年
阿利卡《坐在镜前的裸体》 布上油画 81×65 1985年
埃塞克斯的威文霍庄园 【英】 康斯太布尔 1816年 油画 56.5×101.2㎝ 华盛顿国立美术馆
静物 【荷】 赫达板 油彩 44.5×62㎝ 1634年 阿姆斯特丹 国立美术馆
阵风 【法】 柯罗油画 47.4×58.9㎝ 1865-1870年
教室壁画 【意大利】 保罗 15世纪
圣约翰在荒漠 【意大利】 多米尼科· 威涅齐阿诺 意大利国立艺术陈列馆
安塞姆· 基弗尔《阿萨农》油画色、照片、稻草 225×380 1983——1984年
巴塞利兹《田园曲——夜晚》 1985——1986年
巴塞利兹《胆怯(兔子)》 1986年
巴塞利兹《乞丐》 1984年
弗朗西斯科· 克莱门特《利兹》 纸上水彩画36×51 1983年
弗朗西斯科· 克莱门特《在别处》 纸上粉彩画67×48 1994——1995年
安迪· 沃霍尔《月球行走》 丝网印刷 965×965 1987年
理查德· 伊斯堤思《公共汽车的反光》 油画102×132 1972年
理查德· 伊斯堤思《公共电话亭》 油画106×137 1968年
格哈特· 里希特 《喜玛拉雅山》 油画 1968年
格哈特· 里希特《鲁迪伯文》 油画 87×50cm 1965年
弗里达· 卡洛《摩西》 布面油画 61×75.5 1944年
阿丽丝· 尼尔《索耶两兄弟》布 面油画 152.4×116.8 1973年
阿丽丝· 尼尔《亨利· 盖德查洛》 布面油画 127×86 1967年
霍金斯《圣经中的耶路撒冷》作品1号33×46 1984年
霍金斯《追击白人的印第安人》36×48 1988年
阿利卡《反射的景象》 布上油画146×114 1987年
大卫· 萨利《为沃克库恩颁发的肩章》 布上油画96×133.25 1987年
大卫· 萨利《斯特吉斯心中的压抑》 布上油画 114×127 1988年
大卫· 萨利《乌尤里若的房间》 布上油画87×114 1990——1991年
3、媒材的自由
A· F· 安德拉德《人群》油画 1989年
保拉· 雷戈《家》纸裱在布上、丙烯213.4×213.4 1988年
保拉· 雷戈《女孩和狗》纸裱在布上、丙烯150×150 1987年
保拉· 雷戈《约瑟夫的梦》 纸裱在布上、丙烯183×172 1990年
钟飙《校园飞侠》丙烯 2003年
霍金斯《基督诞生》作品3号48×48 1989年
霍金斯《猛然跃起的野马》48×48 1989年
喻红《怀旧的肖像》油画 1990年
3、传统的利用
科马尔与梅拉米德 《社会主义唯美论的开端》 板面油画182.9×121.9 1983年
科马尔与梅拉米德 《作为少先队员时的双人自画像》 布上油画 1982——1983年
佛洛伊德《红沙发上的裸体画像》油画100.25×90.25㎝ 1989—1991年
埃里克· 菲舍尔《来自办公室的金发彩女》 布上油画 175×203㎝ 1980
埃里克· 菲舍尔《坏男孩》 布上油画 168×244㎝ 1981年
博特罗《临凡· 艾克阿尔诺菲 尼夫妇像》 布面油画 135×118㎝ 1978
裹毛皮的海伦 【佛兰德斯】 鲁本斯 木板油画 175×96㎝ 1638年 维也纳历史博物馆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尼德兰】 凡· 代克 板 油彩 81.8×59.7㎝ 1434年 伦敦 国立美术馆
蓝衣少年 【英】庚斯博罗 布 油彩 177.8×121.9㎝ 1770年 圣玛利纳 个人收藏
照镜的维纳斯 【西】 委拉斯贵支布 油彩 122.5×177㎝ 1650年 伦敦 国立美术馆
当代绘画概说
杜桑《L.H.O.O.Q》 印刷品 1919年
波洛克《第十号》 油画 250×520 1952年
封达那《空间观念/等待》 油彩画布 1959年
汉密尔顿 《究竟是什么使今天的 家庭如此不同凡响而引 人入胜》 纸上拼贴 26×25㎝ 1965年
罗伯特· 劳申伯格《组字画》综合材料 1959年
从绘画看当代艺术
王 林
绘画形态问题
米勒 持锄者
蓝色底子上的向日葵 [荷兰] 凡高 油画 1888年 73×46㎝
链子上一条狗的动态
[意大利] 巴拉 1912年 油画 89.9×109.9㎝
画画的双手
【荷兰】 埃舍尔
版画1948年
瀑布Ⅱ 【比利时】 马格里特 油画 80㎝×100㎝1961年
红色模特儿 【比利时】 马格利特 油画 1947年 纽约个人收藏
瀑布 【荷兰】 埃舍尔 版画 1961年
占卜者的酬报 【意】 基里柯 油画 134×179.1㎝ 1913年 费城美术馆
收听室 【比利时】 马格利特 油画 80×100㎝ 1953年 纽约私人收藏
向天界飞升 【德兰】 博斯 板 油彩 86×39㎝ 1500年 威尼斯总督宫
霍克尼《我的父母》 油画 183×183 1977年
霍克尼《跳水者》 彩色压缩纸浆画 182.9×434.3
霍克尼《马尔霍兰大道——通向画室的路》 丙烯画218×617 1968年
恩佐· 库基《可爱的家乡》湿壁画100×120 1996年
恩佐· 库基《亲昵》 布面陶瓷油画 85×38 1997年
博特罗《舞侣》 布面油画 179×130㎝ 1984年
博特罗《蒙娜· 丽莎》布面 油画 187×166㎝ 1978年
莫拉莱斯《斗牛》 布面油画130×162 1980年
莫拉莱斯《基督降架》 布面油画201×162 1989年
莫拉莱斯《浴女》 布面油画 162×130 1992年
3、抽象的延伸
奥斯瓦尔多· 瓜亚萨明 《愤怒的时代——血泪》 布面油画220×120 1973年
特劳蒂《白色人体》 布面油画70×100 1970年
特劳蒂《海上女人》布面油画 50×70 1991年
特劳蒂《捷西卡人体》 布面油画 70×100 2001年
特劳蒂《爱娃肖像》 布面油画 50×70 2001年
王广义《大批判——可口可乐》 油画 107×79 2001年
毛旭辉《十字形的白色剪刀》油画 2005年
2、身份的追寻
弗里达· 卡洛 《对宇宙、大地(墨西哥)、我、 迭戈和霍洛特尔先生的深情拥抱》 布面油画 70×60.5 1949年
弗里达· 卡洛《毁坏的圆柱》 布面油画 42×33 1944年
科苏斯《椅子》 观念装置 1965年
恩迪· 诺斯卡《老板》 1961年
克莱因《人体印痕场景》 1960年
马克·坦西《现代 主义绘画简史》 1979-1980年
一、艺术界域的综合性
1、影像的作用
安迪· 沃霍尔 《杰奎琳· 肯尼迪》《玛丽莲· 梦露》 布面丝网 72×61 1965年
安迪· 沃霍尔《毛泽东》 画布绘画 丝网印刷 208.3×155 1972年
米莫· 帕拉迪诺《暴风雨下的房间》布面油画242.6×264.2×12.7 1984
米莫· 帕拉迪诺《暴风雨》 布面油画 81.5×65 1999年
恩佐· 库基《耻辱》 布面油画 208×135 1980年
恩佐· 库基 《地中海之猎》 布面油画 100×100 1979年
2、写实的嬗变
佛洛伊德《二战心声》 油画185.5×198.25㎝ 1981——1983年
德· 库宁《无题》 布上油画 182.8×107.9 1970年
德· 库宁《女人》 1964年
丁乙《十示-91-3》丙烯 1995年
三、艺术意识的当下性
1、问题的介入
马克· 坦西《对权威的胜利》 布面油画 1987年
马克· 坦西《纯朴的验证》布面油画 1982年
奥斯瓦尔多· 瓜亚萨明 《愤怒的时代——凝固 的汽油弹》 布面油画125×125 1976年
基彭贝格《厌战Ⅱ》 布面综合材料 120×100 1983年
基彭贝格《电影· 电台· 电视及警察》 1981年
基彭贝格《爆炸的童年》 布面综合材料 130×120 1985年
叶永青《环保日》 综合材料 190×160cm 1995年
二、艺术传达的开放性
1、表现的开敞
安塞姆· 基弗尔《纽伦堡》 油画色、丙烯、照片、木条、稻草、铁丝 290×390 198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