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绘画

合集下载

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现实主义特点
• 一般说,凡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都叫做 现实主义作品。一般说来,现实主义作品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 要有真实的细节描写,用历史的、具体的人生图画来反映社会生活。现实主 义作品是以形象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来感染人的,因此能使读者如入其境,如
见其人。二是形象的典型性。通过典型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
各种不同的情感反应。整个雕塑没有固定的正面,可以从
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它以深入的心理刻画和强烈的性格表 现为其重要特色,树立了近代纪念碑雕刻的范例。
加莱义民
《 思 想 者 》
现实主义的未来

新时期以来现实主义文艺在诸艺术形式中, 仍是最有生命力的,面对新世纪初令人眼花缭乱 的转型中的现实和复杂多变的创作态势,在文艺 的各门类,都能听到对现实主义的呼唤。。现实 主义是必须提倡的,但不能以行政的手段定为一 尊,它只能是艺术方法多元格局中的一元。另外, 现实主义本身应是开放的,它只有吸纳与借鉴其
《奥南的葬礼》

《奥南的葬礼》取材于库尔贝家乡小城镇上一种习俗生活。在埋葬仪 式上,所有参加者的表情是肃穆的,因而这幅画的构图从形式到内容, 都显得呆滞有余,而节奏不足。可是画家认真刻画每个参加葬仪的人的 脸相,展现了库尔贝的现实主义肖像画的才能。当这幅画在沙龙展出时, 官方的舆论与批评有如疾风暴雨。说他爱低级、爱庸俗,说这种艺术乃 是对艺术的玷污。这些沙龙权贵实在恼火了,因为库尔贝竟把一些“下 等人的劳动”和“卑俗的乡下人”搬进了高贵的艺术殿堂。在一片攻讦 声中,只有蒲鲁东独挽狂澜,赞扬这幅画“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和社会 意义”。画家的知友、民主主义评论家尚弗勒里也积极支持他的艺术, 认为他将前途无量。 • 这幅大作在沙龙展出时,评论家们对于如此大幅的艺术品中引入平民 百姓、描绘外省民俗,使之登上神圣的艺术殿堂的作法大加鞑伐,指责 作品“粗俗”、“卑劣”,展出这件作品是“丑闻”。对于这件攻歼, 画家实在是不屑于顾,只是在多年后,库尔贝才明确的指出“《奥南的 葬礼》实际上是浪漫主义的丧葬”。1882年,这件作品被卢浮宫收藏。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现实主义绘画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现实主义绘画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现实主义绘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现实主义绘画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现实主义绘画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二、教学内容1. 现实主义绘画的定义与起源2. 现实主义绘画的发展历程3. 现实主义绘画的特点4. 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及画家5. 现实主义绘画在我国的现状与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现实主义绘画的定义与特点2. 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及画家3. 现实主义绘画在我国的现状与发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现实主义绘画的定义、发展历程、特点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现实主义绘画的魅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现实主义绘画在我国的现状与发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创作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现实主义绘画作品,引发学生对现实主义绘画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现实主义绘画的定义、发展历程、特点等基本知识。

3. 分析:分析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现实主义绘画的魅力。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现实主义绘画在我国的现状与发展。

5. 实践:让学生尝试创作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现实主义绘画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现实主义绘画作品,进行欣赏与分析。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了解现实主义绘画与其他绘画流派的关系,如印象派、抽象派等。

2.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主义绘画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应用,如广告、电影等领域。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2. 作品分析: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创作的现实主义绘画作品。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检验学生对现实主义绘画知识的掌握。

八、教学资源1. 现实主义绘画作品图片及资料2. 绘画材料与工具3. 网络资源:相关现实主义绘画网站、文章、视频等九、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实。

《现实主义绘画》多媒体课件

《现实主义绘画》多媒体课件

伏 尔 加 河 上 的 纤 夫
局 部
这幅画表现了沙皇统治下人民的苦 难生活, 揭示了劳动人民所受的野蛮剥削, 同时也表现了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力 量。 为了创作这幅画,列宾住到了伏尔 加河畔,和纤夫们交朋友, 对纤夫生活作了长时间的观察,最 后才完成了这幅杰作。
《伊凡雷帝杀子》
意 外 归 来
《自画像》 在这幅肖像中所表现的正是那种神态,刁着烟斗,自信、高傲
小结
现实主义绘画 反对古典主义的典型化、理 想化,也反对浪漫主义的激情和夸张,排 斥神话、宗教和寓言题材,将当时的社会 生活和自然景物作为主要表现对象。打破 了过去以为能够入画的只有高贵的东西、 高贵的人,一般平民百姓不能入画的传统, 常常直接刻画当时各阶层人物,描写他们 的生活,反对美化和粉饰现实,力主如实、 客观地描绘所表现的人物和事件,尤其是 社会底层人物的不幸生活。
、漫不经心,而且略带冷漠的眼光看着现存的世界。
库尔贝,19世纪40年代初期开始创作现实主义题 材的作品,1848年6月参加工人起义,1849年创 作《打石工》,1854年创作《筛麦妇女》,1855 年创作《画室》。1855年巴黎举行万国博览画展, 库尔贝的作品被拒之门外。60年代投身革命斗争, 对劳动人民的贫困艰辛非常同情,1871年巴黎公
他的生活异常困苦,1853年母亲病重直到病 逝,米勒因没路费而没能去见母亲一面。但 是这些并没有减弱他对艺术的酷爱和追求, 他爱生活、爱劳动、爱农民,创作了一系列 反映现实、歌颂农民的作品:《播种者》、 《捡树枝的妇女》、《傍晚的牧童》、《坐 着的农妇》等,尤其是《拾穗》、《晚钟》 和《倚锄的农夫》歌颂农民,揭示农村生活 的重大意义,以激起人们对农民的关切。
《拾穗》
晚 钟
牧羊少女

19世纪现实主义绘画

19世纪现实主义绘画

库尔贝的现实主义绘画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创作题材,他常选择农民的生活和劳 动场景,这类作品再现了普通劳动者辛勤 而贫苦的生活;而故乡的风土人情及一些 肖像,风景、动物、静物的描绘,却从多 个侧面反映了生动又非感伤的生活画面, 体现出他对自然的精确观察。二是在绘画 技巧上,他进行了大胆并卓有成效的创新, 一生中始终使用浓涂的连续塑造和以黑色 为基调的颜色作画 。
• 让· 弗朗索瓦· 米勒 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年)
这幅画描绘了三个正在弯 着腰,低着头,在收割过的 麦田里拾剩落的麦穗的妇 女形象,她们穿着粗布衣 裙和沉重的旧鞋子,在她 们身后是一望无际的麦田, 天空和隐约可见的劳动场 面。米勒没有正面描绘她 们的面部,也没有作丝毫 的美化,她们就如现实中 的农民一样默默地劳动着。 在造型上,米勒用较明显 的轮廓使形象坚实有力, 很好地表现了农民特有的 气质。色彩沉着,加之丰 富细腻的暖调子,使作品 在纯朴浓厚浑厚中,具有 撼人的力量。
• 现实主义是19世纪从日本翻译过来的,也称写实主义.从技巧、技法 上讲是写实主义,从意识形态和观念上讲是现实主义。
什么是现实主义绘画?
• 什么叫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应该是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关注现 实。从具体技法上讲是要求写实的,是写实主义而不是抽象主义。现 现实主义是19世纪从日本翻译过来的,也称写实主义.从技巧、技法上讲是 实主义范围有多大?有没有边界?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新现实主义文学 写实主义而不是抽象主义,从意识形态和观念上讲是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应该 家、艺术家就提出过无边的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无边的,即从观念 是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 。 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新现实主义文学家、 上、从表意形态上讲可以是无边的,这一提法扩充了现实主义的内涵, 艺术家就提出过无边的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无边的,即从观念上、从表意形 赋予了新的内容。

20世纪现实主义美术(西方)

20世纪现实主义美术(西方)
伟大的画家
巴尔蒂斯认为:"绘画只能产生于一个特定的氛围, 这种氛围今天已经不再存在了。这就像把某人打发 到沙漠里,让他在那里种植果园。我们的时代不能 结下艺术之 果,它走向了末路,梦想已经结束了。班牙
• ►安东尼奥·洛佩斯·卡西亚
• 和巴尔蒂斯一样是位远离流行思潮之外,坚持探 索新写实语言的人。
• 但它仍然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着现实生活并不断充实和丰富 着自己的表现语言。现实主义的美术内容贴近现实生活, 语言通俗易懂,是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前途的。现代 主义也在不断的演变发展中,向更高级的阶段迈进。
总结
• 20世纪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是当代文艺 思潮的两大派别,它们互相对立,又互相 补充。
• 艺术既要有个性,又要有共性;既要有创 新,又不能完全背弃传统。
女人与死去 的孩子
创作年代: 1903
规格: 425mm×4 86mm
《农民战争》组画之一《俘虏》
• 简洁的画面形式和表现主义的夸张造型都充满了激 情
• 右边的孩子是非常软弱的形状,表现了病弱无助, 后面这些人呐喊、挣扎、愤怒成了有力的对照。
参加起义的儿子死了,是母亲在尸堆里找到 了自己的儿子。
• 富热隆早期受马蒂斯影响后转入社会现实 主义画派
• 他关注社会问题,用艺术幻想和想像的语 言表现真实的社会。
《残酷的土地》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出现了描绘战 争灾难和人民悲惨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悲 惨的现实主义” • 代表人:弗朗斯·格鲁别
尔和内那尔·毕费
• 巴尔蒂斯 Balthus ► • 被毕加索称为"20世纪最
• 伊丽莎白肖像
自画像
其它西方国家
• 以色列 • 阿维格多·阿瑞卡
• 智利 • 克劳狄奥·布拉沃

埃舍尔版画中的超现实主义

埃舍尔版画中的超现实主义

埃舍尔版画中的超现实主义埃舍尔(M.C. Escher)是一个著名的荷兰版画家,他被广泛认为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先驱之一。

他的作品以错误视觉和错觉为特点,常被称为“奇幻艺术”或“魔术艺术”。

尽管他的作品常常只是纯粹的艺术抽象,但他的视觉技巧使他成为了“被广泛诠释成为一种突破现实世界的视觉艺术”的超现实主义代表之一。

以下是一些埃舍尔版画中超现实主义的例子。

1.《倒影》这幅作品是一幅有关镜子和反射的作品。

在画面左侧,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孤独的男人靠在一面墙上,在他的脚底下是一堆他自己的彩虹色的镜像,但这些镜像似乎没有反射出任何东西。

在画面的右边,我们可以看到一堆彩虹色的石块,就好像它们被镜子反射出来一样,但是这些石头似乎没有任何东西反射出来。

这幅作品描述了一种迷幻的情境,它的逻辑在于它是无解的,也正是这种逻辑迷惑了我们的眼睛和头脑。

2.《爬楼蜗牛》这幅作品展示了一只蜗牛爬起一座笔直的楼梯。

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作品的细节明确而准确地展示了蜗牛在爬行时其壳是如何围绕着楼梯缠绕的。

这幅作品引出了一个超现实的情境:蜗牛在一个不可能的地方完成了一项不可能的任务。

这个情境有一种迷人的奇怪性,因为它赋予了现实世界以不可想象的可能性。

3.《无限过程》这件作品展示了一个迷宫,似乎没有出路,但它同时展示了一些程序化生成的的几何图案。

这些图案看上去无限可复制,就像在无限制的计算机程序中一样。

这种模式重复本身的固有性质,使它们在视觉上和计算上都难以解释和理解,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超现实主义特征。

在某种程度上,这个模式模仿了人们的思维过程,我们不断地重复自己的想法,并把它们发展成新的想法。

4.《手与球》这件作品展示了一只人手托着一个球,并在球上显示出人手的反射。

这似乎是一个常规的画面,但在 closer look as ,我们可以看到人手和球体的形状是相互联系的,并且无法分辨出手与球体的具体形状。

这可以被视为一个超现实主义的图像,因为它迫使我们从一种习惯性的方式中解开我们的思维,更好地思考所看到的东西。

现实主义绘画

现实主义绘画

现实主义油画求助编辑百科名片现实主义油画继法国浪漫主义之后,出现了以赞美大自然,描写现实普通人们生活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

现实主义绘画是指表现生活真实的艺术,用忠实于对象的手法描写自己眼界所及的事物,是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

现实主义绘画是由“巴比松画派”的风景画家以柯罗为代表,“农民画家”为称号的米勒,以“现实主义画家”自称的库尔贝和一些政治讽刺画家,特别是杜米埃的创作为代表所形成的。

目录基本简介1代表画家柯罗(1796~1875)1米勒(1814~1875)1库尔贝(1819~1877)1杜米埃(1808~1879)流派介绍1代表作品《画室》1《奥尔南的葬礼》意义影响在中国展开编辑本段基本简介首先表现出现实主义精神的是巴比松画派。

这个画派出现于19世纪30~40年代。

他们的创作活动与成果标志了欧洲风景画发展的新阶段。

在距法国巴黎十几里的枫丹白露森林附近有个叫巴比松的小村,在这里群集了许多画家,他们在此描绘原始荒凉的自然风貌,感受着逃离闹市的惬意,这些画家被称为“巴比松画派”。

巴比松画派的画家是一人一个绘画面貌,他们相互之间不把艺术上的主义或信条强加于他人,因而容纳了种种倾向的画家,而其中柯罗是今天最有名的一位。

编辑本段代表画家柯罗(1796~1875)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风景画的杰出代表。

他提出的“面向自然,对景写生”的口号成为19世纪风景画创作所遵循的方向。

在他的风景画中追求的是真挚、纯洁的情趣。

柯罗的风景画结构严谨,调子轻松,用色巧妙,光与空气表达得充分。

他的艺术总是给人一种柔和、高雅的感觉。

他能够忠实地描绘大自然,同时又加入柔和的感情,产生出诗一样的韵味。

柯罗的风景画极少表现被强烈的光照射下的风景,而大多表现傍晚、早晨、大自然物体带有温和情趣的风景。

看他的作品,树木好像在烟雾迷离之中,仿佛在半梦幻般的世界里。

画面上流露出一种诗意,使观赏者产生对田园美景的爱。

米勒(1814~1875)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

现实主义绘画 PPT

现实主义绘画 PPT
大连15中学王闽宁沐浴的狄安娜米勒晚祷断崖伦勃朗纺织女米勒牧羊少女三等车厢对过去热衷表现的神话和历史题材不感兴趣热衷于表现现实生活并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思考
追求生活的真实
——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欣赏 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欣赏
大连15中学 大连15中学 15
王闽宁
德拉克洛瓦 萨丹纳帕路斯之死
布歇
沐浴的狄安娜
米勒
伦勃朗
夜巡
库尔贝
断崖
委拉斯贵支
纺织女
米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牧羊少女
杜米埃
三等车厢
现实主义绘画的特点 现实主义绘画的特点
对过去热衷表现的神话和 历史题材不感兴趣, 历史题材不感兴趣,热衷于表 现现实生活, 现现实生活,并表达自己对现 实的思考;反对主观臆造, 实的思考;反对主观臆造,强 调客观地表现对象, 调客观地表现对象,不管原来 的美丑标准;关心和同情下层 的美丑标准; 劳动人民, 劳动人民,通过刻画他们艰辛 而贫困的生活, 而贫困的生活,揭示社会的不公 和虚伪. 和虚伪.
现实主义的旗手-现实主义的旗手--
库尔贝
库尔贝
画室
库尔贝
石工
库尔贝
筛麦的女人
库尔贝
筛麦的女人
农民画家-
米勒
米勒
《拾穗者》
现实主义画家现实主义画家-
列宾
列宾-伏尔加河的纤夫
晚祷
修拉 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
19世纪30—70年代, 19世纪30 70年代,在法国曾 世纪30 70年代 兴起一场强大的现实主义美术 思潮,1848年革命后 年革命后, 思潮,1848年革命后, 首次 写实主义”这个词来自称。 用“写实主义”这个词来自称。
请说出你所熟悉的 现实主义绘画代表大 师和代表作品, 师和代表作品,并简 单的说明一下. 单的说明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实主义油画是继法国浪漫主义之后,出现了以赞美大自然,描写现实普通人们生活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

现实主义绘画是指表现生活真实的艺术,用忠实于对象的手法描写自己眼界所及的事物,是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

现实主义绘画是由“巴比松画派”的风景画家以柯罗为代表,“农民画家”为称号的米勒,以“现实主义画家”自称的库尔贝和一些政治讽刺画家,特别是杜米埃的创作为代表所形成的。

1.现实主义是19世纪从日本翻译过来的,也称写实主义.从技巧、技法上讲是写实主义,从意识形态和观念上讲是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应该是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

从具体技法上讲是要求写实的,是写实主义而不是抽象主义。

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新现实主义文学家、艺术家就提出过无边的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是无边的,即从观念上、从表意形态上讲可以是无边的,这一提法扩充了现实主义的内涵,赋予了新的内容。

现实主义是艺术发展进程中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指19世纪产生的艺术思潮,又称之为“写实主义”,这个流派是使用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艺术家赞美自然,歌颂劳动,深刻而全面地展现了现实生活的广阔画面,尤其描绘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此时劳动者真正成为绘画中的主体形象,大自然也作为独立的题材受到现实主义画家青睐。

2.列昂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

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

达·芬奇发扬了古希腊艺术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提高和丰富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创造和发展了绘画技法。

这一位以发明家自居的天才,十分尊重客观实际,认为"自然是一切大师的最高的指导者";他无视一切恶意的诽谤,反对依赖前人和模仿前人,认为因袭成规是使艺术衰颓的重要原因。

即使是对待宗教的题材,他也不被中世纪以来的成规所束缚,不把神当作没有人性的怪物,不把艺术的造形当成某种教义的符号。

他反复地观察、研究了现实的人,并辛勤地探求着与内容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因而创造了真实的艺术的形象,改变了中世纪以来那种垂死的公式主义的创作作风。

他的著名的杰作《最后的晚餐》,就是使惯用的宗教题材获得了崭新面貌的典型例子,同时也就是使思想、感情与形象取得无间的统一的现实主义艺术的典范。

3. 列宾是十九世纪后期伟大的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大师。

列宾在充分观察和深刻理解生活的基础上,以其丰富、鲜明的艺术语言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肖像画,他的画作如此之多、展示当时俄罗斯社会生活如此广阔和全面,是任何一个画家都无法与之比拟的。

他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其现实主义绘画杰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画家的成名之作。

画面上展示的是:烈日酷暑下,漫长荒芜的沙滩上,一群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前进着。

列宾在油画中塑造了11个纤夫,他们的年龄、身材、性格、体力、表情各不相同,我们从他们身
上看到的不仅是沙俄专制下普通民众奴役般的生活,更体会到了他们的智慧、善良和力量。

这也正是画家的创新之处,巡回画派艺术家以往的作品都是把人民当作同情、可怜的对象,而列宾在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人物的神态和姿态来充分体现人民身上所蕴藏的巨大能量,给人以激励、震撼。

19世纪80年代以后,列宾被公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泰斗,成为巡回展览画派的旗帜。

4.让·弗朗索瓦·米勒(Francois Millet,1814-1875)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

他创作的作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

他用新鲜的眼光去观察自然,反对当时学院派一些人认为高贵的绘画必须表现高贵人物的错误观念。

米勒在他所有的画中都采用了简洁手法,表现丰富的内涵,他的思想观点都通过真实的形象和场面自然地流露了出来。

他创造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农民典型,他笔下的农民具有一种朴实、善良、憨厚和稚拙的美,永远散发着泥土的气息。

米勒是伟大的农民画家,他的艺术是公认的农村生活的庄严史诗。

他用画笔和颜色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依恋,也揭示了人类围绕土地而争斗的喜悦与悲哀。

人们称米勒是“乡巴佬中的但丁、土包子中的米开朗琪罗。

这幅画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

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

我们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

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

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的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袋子里小有收获;扎兰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

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别的挚爱。

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显得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迷人的乡村风光。

它像米勒的其它代表作一样,虽然所画的内容通俗易懂,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平庸浅薄,一览无余,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思,这也正是米勒艺术的重要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