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英语的常见形式、成因及教学对策论文

合集下载

中国式英语及避免方法论文

中国式英语及避免方法论文

浅谈中国式英语及避免方法摘要:中国式英语是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它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

本文介绍了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克服,避免或减少其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办法。

关键词:中国式英语迁移策略语用失误母语中国式英语(chinglish)是指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时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而拼造出的不规范或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畸形英语。

这些表达式对于英语国家的人来说不可理解或不可接受。

那么探究此类中国式英语的原因、本质及其类型,对于教师掌握规律、在教学中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克服此类中国式英语、尽快尽好地掌握规范英语是大有裨益的。

一、中国式的英语是如何产生的,我认为原因诸多第一、中国人的思维和中文的表达习惯,与英语本土的使用者有着很大的不同。

第二、是我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将学到的单词生搬硬套,一对一的进行对等的翻译。

第三、是对英语现象认识的不够,外籍教师的数量也是相当的稀少。

第四、是将本国的语法和规则错误地应用到英语当中去。

第五、是我们的发音习惯与英语不同,汉字的发音的尾音都是开音节,从而导致了我们习惯将英语单词发音变成开音节。

第六、就是英文中没有你对等的单词和用法相匹配,因此我们就根据我们的习惯进行了“翻译”。

二、中国式英语的本质及类型英国应用语言学家corder认为: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它是学习者为学习一门新语言而采用的一种学习策略——迁移策略,即“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套用母语的语言体系和已掌握的目的语来理解和表达所遇到的新的语言现象”。

当母语的语言规则或文化背景恰好与目的语相同时,将发生语际的正迁移,学习者会说出正确的目的语句子,但是,当母语的语言规则或文化背景与目的语不同时,将发生语际的负迁移,学习者会说出错误的或不规范的目的语句子。

依据此理论,中国式英语实际是中国学生在学英语时运用迁移策略的产物。

中国式英语

中国式英语

中国式英语引言中国式英语,也称为“Chinglish”,是指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时出现的语言习惯上的错误或表达不准确的现象。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差异较大,许多中国人在学习英语时难免会受到母语影响而产生一些独特的表达方式。

本文将探讨中国式英语的现象、原因以及对于英语学习者的影响。

中国式英语的特点中国式英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法错误: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不同,中国学生常常将中文的语法规则错误地应用于英语中。

例如,他们可能会说“Yesterday I go to park”,而正确的表达应该是“Yesterday I went to the park”。

2.词汇误用: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把中文词汇直接翻译成英文,而不考虑英语的习惯用法。

这导致了一些意思不明确或者错误的表达。

例如,中国学生可能会说“Please make a line”来表示“请排队”,而正确的表达应该是“Please queue up”。

3.发音问题:中英两种语言的发音体系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中国学生在发音时往往会出现问题。

他们可能会将英文单词的音标读错,或者在发音时加入一些与中文发音相关的语音特点。

例如,中国学生可能会将“th”音发成“s”音,将“w”音发成“v”音。

4.文化差异: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中文文化的影响,进而在表达方式上出现与英语习惯不符的情况。

例如,中国学生可能在邮件中过分客气地使用大量的感谢词,而这在英语中并不常见。

中国式英语的原因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教育体制:中国的教育体制倾向于注重英语的书面语言能力,忽视英语口语的培养。

这导致了许多学生只注重记忆单词和语法规则,而忽略了对于发音和表达方式的练习。

2.母语影响:由于中文和英语的差异较大,中国学生往往会将中文的语法规则和表达方式直接应用到英语中。

这种母语影响无形中限制了学生对英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浅谈中式英语的表现、成因及改进办法

浅谈中式英语的表现、成因及改进办法

浅谈中式英语的表现、成因及改进办法作者:杜小云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22期一、中式英语概述Chinglish,即“中式英语”。

就是那种畸形的、混合的,既非英语又非汉语的语言文字,也可称其为“具有汉语特色的英语”。

很多人常常混淆“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认为二者是一回事。

其实,“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二、中式英语在实际运用中的具体表现(一)词语搭配不当中国人从小学习的是汉语,在词感和词语的搭配方面都与国外的英语方式不同。

那么我们习惯的搭配一旦用到英语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明显的问题。

(二)误用词语在中英文的实际使用中,经常会出现一词多义,在不同的意境中同一个词语可以有不同的意思表示,初学英语者往往会以学习中文的思维角度去看到英语中的词语,而且没有充分考虑不同的语言环境,这样就造成中式英语,形成词语误用的现象。

(三)基本语法错误英语的语法是学习英语的又一重要法门。

而在生活中的口语表达成交流中经常出现语法的运用错误。

(四)重复表达重复表达说的是在英语的运用中说话人本来用一个词语就可以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由于不知道词语的完整意思,往往用多个词语或整句话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犯了重复表达的错误。

(五)时态运用不当在英语的运用中,有一个特点和汉语有明显的区别,那就是英语中对于时态的运用,而在汉语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时态这一回事。

因此学生们在口语和写作中经常会忘记动词时态的变化或者根本就没有时态观。

(六)语态运用不当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是英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就像汉语当中有主动句和被动句。

在不同的情形,或者为了迎合某些表达需要,英语和汉语都需要不同的表达方式。

学生们经常会忽略英语的时态运用,或者运用不当。

三、中式英语的成因(一)语言基础不扎实1.词汇量问题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和掌握都离不开词汇的积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必须要有足够的词汇量。

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词汇量的积累,掌握了大量的词汇是使英语提升的必须途径。

试论高校英语课堂中的“中式英语”现象及对策

试论高校英语课堂中的“中式英语”现象及对策

试论高校英语课堂中的“中式英语”现象及对策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强,英语在中国人的日常交流中日益占据重要的地位。

然而,由于中式思维和中西方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大量中式英语,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特别体现在口语、写作和翻译三个方面。

为了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降低中式英语对学习的影响,本文从学习环境、思维模式和基础知识学习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标签:中式英语;大学生;成因;影响;对策中国与世界联系紧密,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被各个国家广泛使用。

英语也逐渐成为中国人与世界交流互动的主要方式之一。

而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体系,由汉语思维转换至英语思维必然受汉语的影响,中式英语由此产生。

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英语学习,中式英语亟待解决。

一、中式英语的定义中式英语(Chinglish)指带有汉语词汇、语法、表达习惯的英语,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是使用者在使用英语时,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而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表达方式。

李文中认为中式英语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李文中.1993:24)。

西方学者Joan Pinkham也曾对中式英语下了定义,他认为Chingish,of course,is that misshapen,hybrid language that is neither English nor Chinese but that might be described as ‘Englis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中式英语就是那种畸形的、混合的,既非英语又非汉语的语言文字,也可以称其为“具有汉语特色的英语”)(Joan Pinkham.2000:1)。

中式英语是畸形的,不易被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所接受。

二、大学生中式英语成因(一)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受汉语语言环境影响大。

浅析中国式英语的成因及其解决对策

浅析中国式英语的成因及其解决对策

( 三) 采 用 多元化 的教 学方 式 刻 的认 识 , 并且 往 往 会 受到 传 统 教 学 理 念 与模 式 的影 响 . 从 而 难 由于 学生之 间存 在 着 个体 差 异 性 .在 英 语 基 础 方 面具 有 不 以 实现 对 于课 程 设计 的革新 同的水平 。 并且学生对于外语 的语 言接受能力也 是不同的 . 这就 二、 关于 初 中英 语教 学 的 改善 对策 使 得 英语 课 程教 学过程 中必 然会 出现 教 学层 次 差异 . 这 就要 求英 ( 一) 进 一 步明 确课 程教 学 目标 语教师应 当针对 于学生接受水平的差异性 开展教 学. 采用 多元化 任何课程的教 学首要 任务就是明确教 学 目标 .只有这样才 的教 学方式 。 首先 . 教 师应 当充分 了解 学生 的英 语 水平 与 语 言接
题 与 矛盾 。 ( 三) 就 思 想认 知者 .并且英语课程教学也 是教 师采用新观念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过程 新课 程改革提 出, 教 师 应 当从 教 学理 念 与教 学方 式 两 方 面入 手 . 实现 对 于 自身 课 程设 计 的彻 底 革新 然 而 . 部 分教 师 在 其思 想认 知 方 面缺 乏 深
知 识等 。 文化 素 养主 要 涵盖 了英语 语 言发 源 国 的文化 艺术 、 生活 方式、 历 史地 理 以及 风 土人 情等 诸 多文 化 元 素 . 目的就 是 在 于提 升英语 学习者的跨 文化交际能力: 情感态度则是英语学习者对于 该 语 言 学 习的意 志 与信 心 . 目的就 是培 育 学 生积极 的 学 习动 机 与 浓厚 的学习兴趣 。从而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英语课程的学习中来 : 学* - 7方法 就是 在教 师的指 引下使 学生 形成 良好 的学 习. - 7 惯. 开发 高效 学 . - j - 的方式 , 目的 在 于提 高 学生 对 于 英语 学 习的 能 力 : 技 能 运 用 就是 指 学 生 对 于英 语 课 程 听说 读 写 译 等 各 项 实 用技 能 的 掌 握程度 , 这也是构成学生英语 交际能力的基础 : 基础知识主要 包 括 了发 音 、 词 汇 以及 语 法 等 基本 知 识 点 . 初 中英 语课 程 教 学 只有 逐 步 完善 这 五 方 面的 内容 方能 够 实现 教 学 目标 . 完成 教 学任 务

中国式英语成因分析及其英语教学对策

中国式英语成因分析及其英语教学对策

的教学对策, 以期进一步丰富中国式英语的研究与分析, 为中国的
英语教学提供指导意义。
l 中国式英 语存在的社会 语言根源
1 母 语 负迁移 . 1
语言学中指出 : 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所产生的影响 , 可能会 出现两类语言i 正迁移和负迁移。负迁移 ,亦称干扰6 t fr nr . e e
语思维方式和地域方言的深刻影响的结果 : 旬式方面, 比如有一个
srngpoiy to l ”。 c
学生在写作中形容着急时 , 本来想用一个比喻“ 热锅上的蚂蚁”他 ,
写到 “ns nah ttv” at o o s e。而 英语对 应的说法 是 “ a o o o act nht b c s。由此可见, i r k” 中国式英语是母语知识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的 集中体现 。
Iie e a e u h“ k dt vr m c (红茶” l r e y 应当用“l kt ” 。 ba a )其他的例子如 , c e 增加体 重“a egt而 不是 “ ces egt, 立信 心“ul gi w ih” n i ra6w i ”树 n h bi d
是正式还是非正式用语等 。 :hi a ow s r t oica 如 C ar nMa a g a p li n m a e ti a dm d eto tbt nt C i 。虽然“tem n和 “t e. n aea ra cn ui hn g r o o i a s ts a ” s ts a a ma ” n这两个词都有“ 从事政治活动的人 ” 之义 , plii ” 但“oic 是贬 ta n
所承载的文化知识缺乏会导致中国式英语 的出现。
1 语 言 环境 . 3
词汇、 句式和表达习惯三个方面分析 了其表现形式 , 出英语教 并提

浅论“中式英语”成因及解决对策

浅论“中式英语”成因及解决对策

在 英语的学 习和使用 中, 们经常会 遇到或使用 一些“ 我 中式 ” 达 表
形式 的英语 。 而这种现象 的出现 , 一个最 主要 的原 因是 由于英汉文 化差 异和表达习惯 的不 同造成 的。具体表现为 : 1 言 形 式 和 内涵 的差 异 . 语 由于 自然环境 、 生产劳动 、 历史 发展和宗教信仰等 的差异形成 了中 西方迥异的文化 。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 , 而 自然 就 被 烙 上 各 自民族 不 同 的文化烙印 。这就使得各 民族语 言中有着意义部分相 同却不完全等 同 的语言词汇 ,也有着形式相似而本质 含义却截然不 同的语言形式。 因 而 ,我们的英语学习者如果试 图用英语词 汇去对应翻译 自己内心想法 的话 , 会造成辞不达意的“ 就 中式 英 语 ” 。 例 如 , 人 根 据 汉 语 习惯 , 内容 不 健 康 的 电影 说 成 “ eo im” 有 把 yl wf 。 l l
通过对西方文化的学 习,我们也可以 了解他们 的 日常表达习惯和
惯用语与汉语的差别 , 了解 不 同文 化 中不 同 事 物 比喻 象 征 意义 的 差 别 。
尤其是要注意 日常生活 中与我们 息息相关的事物 ,例如前 面提到的一 些动物分别在汉语和英语 中的特殊含义 。
2 注 重 “ 始 ” 入 . 原 输
虽 然 在 汉 语 中 , 们 都 知 道 ,黄 色 ” 低 级 下 流 的 含 义 , 这 种 含 义 是 我 “ 有 而 在 汉 语 这 个 特 定 背 景 中才 能 成 立 的 。在 学 生 的 写 作 练 习 中 , 者 曾 见 过 笔
这 样 的 表 述 : Smep ol r eigr h rad r hr b tohr r “ o epeaegtn i e n i e, u tesae t c c

中国式英语的常见形式、成因及教学对策

中国式英语的常见形式、成因及教学对策
审图 英语 曲常觅
、 因及教学对策
泉 州 外 国语 中学 高爽
摘 要: 中国式英语是指 中 国英语 学习者受母 语干扰 和影响 , 硬 套用汉语规 则和 习惯 。 在英语 交际 中出现 的不符合英语语 言和 西方文 化 习惯的
畸形 英语 , 被 外 国人 冠 以“ C h i n g l i s h ” 的 名 称 。其 具 体 表 现 是 多 样 的 , 其 实例数量是 庞大 的。 但 我认为 : 中式英语是英语 学习所必经的初级 阶段 . 可以
通过 正确方 法逐 步减少其影响 , 进 而掌握标 准、 地道 、 纯 正的英语 。本 文列举 了 日常 生活和教 学 中六种 C b mg  ̄h的常见形式 . 然后从三 个方 面分析
了 中 国式 英 语 产 生 的 原 因 , 井 提 出 了英 语 教 学 中 相 应 的教 学 对 策 。
关键词 : 中国式英语 ; 常见 形式 ; 成 因; 教 学对策
像、 图形 、 动 画等综合 处理 , 编 制教 学课 件 , 能
充分创造 出一个图 文并茂 、 有声有 色、 生 动 逼 真 的 教 学 环 境 .为 教 师 教 学 的 顺 利 实 施 提 供 形 象的 表 达 工 具 。 能有效提 高教 学效 果 。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兴趣 。
随着当今社会知识信 息激增和 “ 新课 程” 实施 的不 断深入展开 , 教学 手段 和教 学方 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 人 的认识 不
s e r v e t o b e my t e a c h e r . ( 三 人 行 必有 我
仅仅是 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 , 更 多的是在
力奋 斗 、 充满 希望 ” 的象 征 , 所 以用 t i g e 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式英语的常见形式、成因及教学对策摘要:中国式英语是指中国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干扰和影响,硬套用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符合英语语言和西方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被外国人冠以“Chinglish”的名称。

其具体表现是多样的,其实例数量是庞大的。

但我认为:中式英语是英语学习所必经的初级阶段,可以通过正确方法逐步减少其影响,进而掌握标准、地道、纯正的英语。

本文列举了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六种Chinglish的常见形式,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英语教学中相应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中国式英语;常见形式;成因;教学对策一、Chinglish与Chinese Englsih的区别Chinglish俗称中国式英语,指的是那些只存在于中国英语教学中,不被英语国家人士所普遍承认的,不遵循英语语言的普遍规律而只依靠字、词、短语、句子的表面含义翻译产生的英语。

如将“高老师”译为“Teacher Gao”, 把“吃药”译成“eat medicine”,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译为“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等等。

很明显这些都是违背英语语法习惯、生活风俗的错误语言现象。

而Chinese English指的是那些只存在于中文交流中,而不出现在英美国家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习惯,因交流的需要而产生,被普遍认可的,带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句子。

如:Out of three men in the street, one must deserve to be my teacher.(三人行必有我师)等。

它虽然不是地道的、纯正的英语,但仍然是正确的、被英美国家人士所普遍认可的正确语言现象。

它与Chinglish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Chinglish的主要的常见形式1.Direct translateDirect translate(直译),即将文中的短语或句子,一个一个单词的拆开来,然后依照英汉词典,将它们逐个转化成英语单词,最后将这些英语单词拼凑在一起,构成一个所谓的英语短语或句子。

这是Chinglish最为主要的来源。

其实在英美国家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类似的词汇来表达相同的含义。

如:Chinese Chinglish English豆腐bean curd tofu高峰期high hour rush hour黄头发yellow hair blond hair给你. Give you. Here you are.欢迎你到……Welcome you to …Welcome to …2.Out of date EnglishOut of date English又被戏称为Grandmother’s English。

这些英语语言现象从语法角度看是正确的,但是他们绝大部分流行于19世纪或更早的年代。

在现代生活中,这些语言现象正在逐渐地消亡或已经被挪作它用。

如:Chinese Chinglish English厕所W.C./ toilet restroomMen’s / women’s room (public)bathroom (home)修理mend fix / repair太可惜了. It’s a pity! Too bad! / It's a shame!3.Bad translationBad translation(错译),这是继直译之后,Chinglish的又一主要来源。

导致错译的原因有许多,但最为主要的是使用者对英语单词的内涵、用途了解不深。

如:Chinese Chinglish English出口way-out exit(注:way-out相当于英语中的crazy)大厦mansion center / plaza(注:mansion相当于英语中的house,即a place for family to live in)勤奋. diligent hard-working / studious(注:diligent主要用于表示完成具体某项任务时的勤奋状态,不表示人的品质)农民peasant farmer(注:在西方国家peasant带有贬义的性质mansion相当于中文中的“乡巴佬”)4.Awkward EnglishAwkward English在英语中意为sound not so good。

这些英语语句从语法角度上讲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太过于正规或有时候表达太模糊,人们很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它们的使用场合正在逐渐地缩小。

如:Chinese Chinglish English树叶the leaves of the tree the tree’s leaves据说It is said…I heard… / I was told…一句说in a word in short / in brief / in summary(演讲、作报告)结束时Finish! That’s all.5.Boring EnglishBoring English即听了令人厌倦的英语。

这种英语在汉代英语中的地位就好比汉语中的“之乎者也”。

人们知道它们、理解它们,但是不愿意使用它们。

如:Chinese Chinglish English马马虎虎so-so not bad / OK幽默的humorous funny尽力做…try my best to do try to do美味的delicious nice / good / tasty6.Childish EnglishChildish English即儿童英语,顾名思义,这些语言交流只要存在于儿童之间,具有一定的孩子气,在成年人交往中是很少存在的。

如:Chinese Chinglish English玩play go to do…面条noodles pasta再见bye-bye bye / see you三、Chinglish的成因1. 中国式英语的产生是英语受到了母语干扰的结果。

我们常讲要学好外语,首先要学好母语。

因为母语会正面促成外语习得;同时也会受到母语语言思维习惯干扰和文化思维方式的影响。

中式英语就是受到母语带来的阻碍影响下产生的。

Eg: 亚洲四小龙。

[误] the Four Little Dragons of Asia[正] the Four Little Tigers of Asia注:在我国古代传说中,龙是降雨和惩治妖魔鬼怪的神奇动物,是吉祥和力挽狂澜的象征。

但“龙”(dragon)在西方是贬义词,是邪恶的象征,西方人不会理解为什么要把亚洲经济的四个强国说成“四个小魔鬼”,所以要用tiger 进行替换。

在西方人眼里,tiger “是朝气蓬勃、坚忍不拔、努力奋斗、充满希望”的象征,所以用tiger 才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2. 英语教学的更新赶不上西方国家语言的发展变化速度。

众所周知,作为世界性的语言,英语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着变化,平均每天有十几个新的词汇、短语产生或从别的语言中被借入,而与此同时,又几乎同样数量的旧词在消亡。

为了跟上这种变化速度,反映英语语言的最新发展,世界主要英语国家十分重视教材的更新。

然而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初中英语教材、重要的辅助工具词典,历经十几年也未修订过。

对于以课本、词典为主要知识来源的学生来讲,Chinglish是可想而知的。

又比如,一部分学生想要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化,选择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以扩充词汇、补充知识等等。

大部分人会想到阅读经典名著,但我又有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这些名家著作所反映的时代、文化、风俗习惯、语言特点都已经远离了我们这个现代社会,这样势必会吸入许多out of date English, 给我们的英语交流带来障碍。

3.中国学生对英语词汇、语法以及语篇的误解和误用由于受到汉语字面的影响,翻译中往往不是犯语法错误而是更深层次的搭配不当的问题。

Eg: 爸爸总爱发脾气。

[误] Dad always likes losing his temper.[正] Dad is apt to lose his temper.注:like doing something 表示“喜欢干某事”,一般用来说明某人的兴趣爱好;而be apt to do sth.则表示“常常发生某种行为”或“容易发生某种变化”。

根据原文的意思显然应该用后者。

汉译英有时不能完全按照原文是什么词类就译成什么词类,而需要根据情况对词类进行调整和转换。

Eg: 我的学习很忙。

[误] My study is very busy.[正] I am very busy with my study.注:第一句译文完全套用汉语的结构和语序,却犯了英文的句法错误。

因为在英语中,study(学习)是一个行为,并不懂得忙不忙,感到忙的应是进行这一行为的人。

所以,sb. be busy with sth. 或sb. be busy doing sth. 才是地道的英语表达。

这个范例又让我想起了学生犯的另一个普遍错误.Eg: 汤姆的生活很愉快。

[误] Tom’s life is happy.[正] Tom lives a happy life. / Tom is happy.注:happy作形容词,尤指人是快乐的,幸福的,满足的,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感到快乐的应是进行这一行为的主语Tom,而非life。

四、避免Chinglish的教学对策1.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

我们广大教师应该重视继续教育,多从报刊、杂志、广播、英语电影和英语歌曲等渠道汲取现代英语的素材,加深对西方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的了解,加强自身专业素质。

以使“Chinglish couldn’t pass down from teachers to students through generations.”2. 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加大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

语言与文化背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就不能忽略学习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应适当开展英语电影、歌曲教学,英语美文的欣赏,让学生能很轻松自然地习得英语,更直接的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风俗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这种教学方式取得的效果是传统英语教学所达不到的。

3.鼓励学生多接触纯正的、时尚的英语。

纯正的、前卫的、时尚的英语是Chinglish的天敌。

而获得它们的最为便利、重要的方式就是教师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英文报刊、杂志,尽可能多听英文广播、原版磁带,多渠道地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

因为它们最能体现英语的时尚性,反映语言的最新变化。

并鼓励学生课内外多说英语,形成英语思维习惯,积累语料,培养语感。

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外教课和英语角活动,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