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4 找拱形|教科版 (5)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4《找拱形》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4《找拱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找拱形》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拱形,并学会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式找到拱形的特征。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生活中的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但是,他们可能对拱形的概念和相关应用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来提高他们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拱形的概念和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拱形的概念和特点。
2.如何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到拱形的特征。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拱形物体,从而了解拱形的特征。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从而加深对拱形特征的理解。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拱形物体,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拱形物体,如桥、拱门等,用于课堂展示和观察。
2.准备一些与拱形相关的图片和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拱形物体,如桥、拱门等,引导学生关注拱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拱形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拱形的基本特征。
3.操练(15分钟)分组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拱形物体,让他们通过实践来加深对拱形特征的理解。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通过讨论来巩固对拱形特征的认识。
5.拓展(5分钟)分析一些与拱形相关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6.小结(3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拱形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一道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课堂剩余时间)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的讨论,板书拱形的概念、特点和应用,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4 找拱形教科版 (共19张PPT)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的桥梁建设 也取得了不小成就。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
世界最长铁桥—丹昆特大桥(全长164.851公里)京沪高速丹阳至昆山段特大铁路桥
拱桥是以拱作为支撑上部结构的桥梁,现代拱桥大都采用钢材或者钢筋混凝土, 拱也不一定都位于桥下部,很多大跨度拱桥是钢拱加吊索的形式。 世界跨度最大拱桥——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主跨552米,建成于2009年。
找拱形
古罗马斗兽场
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
找拱形
古代的拱形设计
பைடு நூலகம்
再找找!
对于桥梁或者其他建筑来说,拱桥的拱建筑物的外形, 都有类似椭圆蛋壳的一部分。所以用拱作为为桥梁或建筑 的外形(框架)会具有更好承载重物的能力,且坚实可靠。
实验三
从拱形入手探究拱形桥梁承重可行性
生活中的拱形设计
拱形与安全息息相关!
拱形的厂房屋顶
优点:
①造型优美 ②节省材料 ③牢固可靠 ④厂房空间得到优化
理论阐释
拱桥指的是在竖直平面内,以拱拱桥作为承主压要承会重怎构件样的?桥梁。
拱桥是向上凸起的曲面。
在拱桥承压时,压力因拱形曲面作用,拱桥在垂直方向 的力转化成水平方向拱的张力。
实验
徒手捏鸡蛋
在实验中所有同学用尽全身力气, 都无法将鸡蛋捏破。
找拱形!
经观察发现:因为鸡蛋的外壳结构是椭圆形的,两个大拱形可以组合成一个椭 圆形,椭圆形也可以看成是若干个拱形的组合,椭圆形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的组合。 椭圆形的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地分散开来,这和拱形受压力的 特点相同。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4 找拱形|教科版 (共9张PPT)

它们与拱形有相似的特点吗?
圆顶形
形状结构
拱形
球形
受力特点
实验要求 1、各小组讨论形成统一意见。 2、利用身边的材料想办法对 我们的猜想进行验证。
3、实验自觉整理好实验材料。
它们与拱形有相似的特点吗?
圆顶形
形状结构
拱形
球形
受力特点
圆顶形可以看成是若干 个拱形的组合
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 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 力。
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 以看成拱形
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生物体中的拱形
拱形 肋骨
球形 头骨
拱形 锁骨
Hale Waihona Puke 拱形龟壳圆顶形贝壳
拱形 脊柱
拱形 足骨
拱形 髋骨
球形蛋壳
以拱顶和拱脚中 心连线为轴旋转
拱顶
以拱脚中心连 线为轴旋转
拱脚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4找拱形 教科版(共26张PPT)

生物体中的拱形 贝壳——是拱形吗?
生物体中的拱形 人的头骨——是拱形吗?
安全帽——是拱形吗?
中国国家大剧院——是拱形吗?
悉尼歌剧院——是拱形吗?
圆顶形
把许多个拱形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圆顶形。 圆顶形与拱形比,谁的抗弯曲能力更强?
不同数量的拱条组合的抗弯曲能力比较
实验方法 一个拱形
第一次
能承受的垫圈数
美观 牢固 容易生产 使用方便
……
塑料饮料瓶的观察记录表
上部
中部
底部
形状
圆顶形
圆柱形
圆顶形
最厚的地方 最硬的地方
瓶口
最薄的地方 最软的地方
瓶身
课堂小结
1、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 坚固。( √ ) 2、管状的葱,既结实又轻巧。( √ ) 3、圆顶形的贝壳,主要是让它变得更加漂亮。( × ) 4、鸡蛋近似于球形,因为这样可以使它更坚固。( √ ) 5、塑料饮料瓶的形状设计主要是为了美观。( × ) 6、管状的手臂骨、腿骨又结实又轻巧。( √ ) 7、肋骨的形状不是拱形的,它是长方形的。( × ) 8、锅盖做成圆顶形主要是为了使锅的容量大一点。( × )
生活中的拱形建筑 常州星港桥(拱形吊索桥)
生活中的拱形建筑 黄土高原窑洞
生活中的拱形建筑 山海关的拱形城门
生活中的拱形建筑 拱形的工棚房顶
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能承受很大的压力。
生物体中的拱形
拱形肋骨 保护着胸腔里的内脏
生物体中的拱形
足拱 更好承受人体的重量
生物体中的拱形 乌龟的龟壳——是拱形吗?
课堂小结
1、安全帽承载压力好的性能是利用( B )的原理。
A、拱形 B、圆顶形 C、塔形
2019-2020年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找拱形》教学设计

2019-2020年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4找拱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
●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完整的和对半剖开的乒乓球,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饮料瓶。
教师自己准备:类似拱形、圆顶形和球形的物品或相关图片,若干根相同的硬纸条(演示拱形拼成圆顶形和球形)。
教学过程:一、引入。
我们周围有许多圆弧形的东西。
它们和拱形有没有关系?二、认识圆顶形、球形,研究它们承受压力的特点。
1、观察:观察课本中圆顶形建筑和物品的插图,或观察教师提供的图片。
2、这些物体的形状可以叫做什么形状?3、演示:圆顶形与拱形有联系吗?演示几个相同的拱形可以拼成一个半圆形。
4、提问: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为什么做成圆顶形?圆顶形承受压力的能力如何?5、观察、实验、分析:观察剖成两半的乒乓球,看球壳的厚薄,捏一捏塑料皮的软硬。
你们估计一下,把半个乒乓球扣在桌上,向下压它,它能承受多大的压力?现在我们在三个这样的半个乒乓球上摞书,看能摞多少本?实验演示。
你们认为圆顶形承受压力的能力如何?试着解释一下,为什么半个乒乓球能承受这么重的书?(适时提示:拱形的拱脚是要用力抵住的,圆顶形为什么不需要抵住?想一想,如果几个人手牵手围成一个圆,每个人都努力向外退,能走开吗?为什么?)6、教师讲述:两个半球形可以组合成一个球形,球形也可以看成是若干个拱形的组合,球形硌个方向上都是拱形的。
球形的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地分散开来,所以球形比任何形状都更坚固。
巨大的贮油罐做成球形就是这个道理。
电灯泡为了更透光,玻璃壳很薄,但做成球形,它就比较坚固了。
三、塑料瓶形状的分析1、谈话:在我们周围利用拱形增加材料强度的例子很多。
我们来做一个“关于塑料瓶形状的研究报告”。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4找拱形-教科版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技能目标:经历观察测试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过程;瓦楞纸的结构并作出解释、提出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作出解释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重点:做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探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过程中关注实验的公平性教学准备:1.教师材料:钩码盒20个(模拟桥墩)、垫圈、瓦楞纸板、记录单10张、直尺2.小组材料:钩码盒每组2个(模拟桥墩)、垫圈每组30个、双面胶每组1卷、大小相同的纸每组5张、瓦楞纸板每组4张。
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纸椅子视频欣赏复习回顾:1、回顾所学纸内容,用什么方法可以提高纸梁的抗弯曲能力?2、增加纸梁的宽度和增加纸梁的厚度,哪种方法更能提高纸梁的抗弯曲能力?3、实例导入:用钢材的不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引入课题板书课题: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探究新知:一、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一)猜一猜:1、一张纸的抗弯曲能力可能是几?(用垫圈的个数表示)2、你有办法增强这张纸对抗弯曲能力吗?(二)折一折:注意:1、不能改变纸的长度2、每张纸只能折一次,不能反复折3、保留一张纸不折4、小组分工要明确(三)画一画:用简单的图画把你折好的纸的侧面画出来(四)测一测:温馨提示:1、先预测再实测,注意实验的公平性。
2、测试有些形状的抗弯曲能力时,如果放垫圈有难度可借助双面胶来帮忙,把纸的形状固定好(不能把纸固定在桥墩上)。
3、每个小组选择自己设计的三种形状进行测试,未折过的纸必测。
4、小组分工明确,相互合作,一边实验一边做好记录。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观察测试的数据,与没有折的纸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并把你们的发现写下来。
二、瓦楞纸板的研究1、师(出示瓦楞纸板)这是包装箱用的瓦楞纸板,仔细观察它的形状与构成,你产生了什么问题?2、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梳理聚焦问题:瓦楞纸板的秘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4找拱形(教学课件)

瓶口、瓶
最硬的地方
最软的地方
瓶身
底
新课学习
想一想
塑料饮料瓶的形状设计包含了哪些科学原理?
1. 圆顶形受压均匀且很难变形。
2. 圆柱形节省材料。
3. 瓶子的花纹能起到防滑的作用。
新课学习
生物体中的拱形
人的头骨
人的肋骨
人的足骨
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 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
拱形的肋骨护卫着 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它 胸腔中的内脏。 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研究重点
圆顶形、球形和拱形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新课学习
观察乒乓球
乒乓球壳并不厚,很薄;捏乒乓球皮,感 觉比较软。但是当我们向下压时,感觉很硬。
新课学习
三个剖开的乒乓球 壳承载了一大摞书
整个乒乓球不容易压 瘪,乒乓球原封不动
新课学习
为什么圆顶形和球形能够承载那么大的压力呢?
因此: 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球形在各个 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
新课学习 讨论:还有哪些类似拱形的形状?
悉尼歌剧院
杰佛逊纪念堂 南京展览中心
新课学习
生活中的例子
小勺把上凹形的槽 纸碟上压的凸凹痕
电灯泡
发卡
分部分观察、用手捏的方法分析塑料瓶形状
形状
塑料饮料瓶的观察记录表
上部
中部
底部
圆顶形
圆柱形,表面有环状 内凹,类似圆
的拱形
顶形
最厚的地方 瓶口
最薄的地方
瓶身
随堂练习
二、填空
1.球形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分散开来,所以球形比任何 形状都要( 坚固 )。 2.在我们的周围也有很多利用弧形的例子,例如(勺把上的凹槽 )(电灯泡)。 3.生物体中的拱形有( 龟壳 )、( 贝壳 )和( 蛋壳 )等。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精品资料:《找拱形》参考教案

找拱形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1.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
2.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完整的和对半剖开的乒乓球,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饮料瓶。
教师自己准备:类似拱形、圆顶形和球形的物品或相关图片,若干根相同的硬纸条(演示拱形拼成圆顶形和球形)。
教学过程一、引入。
我们周围有许多圆弧形的东西。
它们和拱形有没有关系?二、认识圆顶形、球形,研究它们承受压力的特点。
1.观察:观察课本中圆顶形建筑和物品的插图,或观察教师提供的图片。
2.这些物体的形状可以叫做什么形状?3.演示:圆顶形与拱形有联系吗?演示几个相同的拱形可以拼成一个半圆形。
4.提问: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为什么做成圆顶形?圆顶形承受压力的能力如何?5.观察、实验、分析:观察剖成两半的乒乓球,看球壳的厚薄,捏一捏塑料皮的软硬。
你们估计一下,把半个乒乓球扣在桌上,向下压它,它能承受多大的压力?现在我们在三个这样的半个乒乓球上摞书,看能摞多少本?实验演示。
你们认为圆顶形承受压力的能力如何?试着解释一下,为什么半个乒乓球能承受这么重的书?(适时提示:拱形的拱脚是要用力抵住的,圆顶形为什么不需要抵住?想一想,如果几个人手牵手围成一个圆,每个人都努力向外退,能走开吗?为什么?)6.教师讲述:两个半球形可以组合成一个球形,球形也可以看成是若干个拱形的组合,球形硌个方向上都是拱形的。
球形的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地分散开来,所以球形比任何形状都更坚固。
巨大的贮油罐做成球形就是这个道理。
电灯泡为了更透光,玻璃壳很薄,但做成球形,它就比较坚固了。
三、塑料瓶形状的分析1.谈话:在我们周围利用拱形增加材料强度的例子很多。
我们来做一个“关于塑料瓶形状的研究报告”。
你们可以先观察塑料瓶的各部分的形状,看哪些部位包含了拱形,与剖开的塑料瓶对比,试一试强度上的差别,写出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拱形》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圆顶形、球形等弧形结构与拱形有紧密联系,生物体构造中存在着拱形结构。
过程与方法:能识别生活中的拱形、圆顶形和球形等弧形结构的物体,并通过联想、推理与实验对弧形结构的物体作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物体构造与其生活的联系和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课前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几个人手牵手围成一个圈,每个人都努力向外退,能走开吗?
2、(上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下预习生成单。
(武汉有哪些与拱形有关的建筑?我们身边还有类似拱形的物体?)
3、这些物体的形状可以叫做什么呢?(圆顶形和球形)
关于圆顶形或球形,你有什么疑问,或者想要研究的问题?各组从预习生成单中挑选出你们最想研究的问题,写在白板上?
二、分析圆顶形与球形特点:
1、我们首先从外观上来研究一下(它们与拱形有什么相似的?与拱形有什么关系?它们的承重能力如何?......)出示课题
2、先发给各组乒乓球来观察,看看、捏捏,感受下厚薄、软硬,找找它与拱形的相似之处。
各组来领双面胶和纸,搭建一个圆顶形,搭好后在白板上画上你们的搭建示意图,并用文字解释圆顶形与拱形之间有什么关联。
提醒同学们,为了表示出圆顶形的立体感,注意运用好虚线和实线。
3、小组汇报,交流对于圆顶形的认识(它是拱形的组合,由无数个拱形组成)
4、师演示教具旋转拱形,形成圆顶形,提出问题:拱形的拱脚是要用力抵住的,圆顶形为什么不需要呢?
5、我们再来研究一下球形,小组内观察一下它与拱形有什么关联,能用作图的方式表达,就画在白板上,用口头描述汇报也行,开始研究吧!(师发乒乓球)
6、小组汇报,师演示拱形旋转成球形(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是拱形,它由无数个拱形组成,例如储油罐、电灯泡)
三、研究圆顶形、球形承受压力的特点
1、同学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真是出来老师的意料,太棒了!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玩个游戏(出示乒乓球承重装置),请组长将圆顶形乒乓球拿上来。
这有很多小圆顶形,它的承重能力如何呢?我请一个同学站在上面来测试一下。
2、同学们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你想说说什么?圆顶形的承重能力为什么如此厉害?我们回顾一下上节课拱形承重的奥秘。
3、你们能分析下圆顶形和球形承载压力的特点吗?小组分析讨论
四、分析塑料瓶的形状
1、看来利用拱形增加材料强度是个不错的方法。
大家都带来了塑料瓶,有可乐的、矿泉水的,冰红茶的,各组选择一种观察它的上部、中部、底部各是什么形状,然后在白板上画出示意图并进行标注。
2、用力捏捏各部分,感受一下用力的大小。
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看来一个小小的物件设计都包含着不少科学道理呀!)
五、拓展:
1、我们研究了人工设计的物体 , 我们自己身体中存在着拱形结构吗?
2、观察乌龟、贝壳、蛋壳,这些形状对它们自身有什么意义?
3、通过今天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4、完成课末检测单
【板书设计】找拱形
圆顶形
球形
附件:
《找拱形》预习单姓名
会搜集 1、在我们的城市里,与拱形有关的建筑你知道哪些?
2、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圆弧形的物体?
会质疑
请根据预习内容和你的预习情况,提出1-2个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1.
2.
无数个拱形组合而成
塑料饮料瓶观察记录表第组
上部中部下部
形状
最厚的地方最薄的地方
最硬的地方最软的地方
课末检测单(A类基标题)
1、判断题:鹦鹉螺和龟壳的形状是为了美观。
()
2、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3、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如:足弓、、等部位有拱形的保护。
课末检测单(B类拓展题)
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解释为什么球形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