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电阻物理知识点
初中物理电阻知识点九年级

初中物理电阻知识点九年级电阻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会经常遇到。
初中物理的九年级课程中,电阻是一个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电阻的基本知识,让大家对电阻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开始学习电阻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电流。
电流是指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现象,其大小可以用安培表示。
电流的存在离不开电阻,电阻是电流流动过程中产生的阻碍。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通常用希腊字母Ω表示。
电阻的大小与电路中的材料和线路有关。
一般来说,导体材料的电阻较小,而绝缘材料的电阻较大。
例如,金属通常是很好的导体,而橡胶或木材则是绝缘材料。
导线的粗细和长度也会影响电阻的大小。
导线越粗越短,电阻越小;导线越细越长,电阻越大。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家用电线材料的选择上,倾向于使用较粗的铜导线。
在电路中,电阻可以用来调节电流的大小。
当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而当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
这一原理在电子设备的设计中非常重要,例如可变电阻器就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电流的大小。
除了以上介绍的基本知识,电阻还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和用途。
例如,电阻在电路中会产生热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功率消耗。
当电流流过电阻时,电子和离子会发生碰撞产生热能,这也是为什么电器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变热的原因。
此外,电阻还可以用来制造发光或发热效果。
例如,电灯泡就利用电阻中的丝线发热发光,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阻丝”。
电阻丝的材料经过选择和处理,可以使得电阻丝产生适合的发光效果。
电阻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就是电阻器。
电阻器是由电阻元件组成的一种电子元件,在电路中起到调节电阻值的作用。
电阻器通常有固定电阻值和可变电阻值两种类型。
固定电阻器的电阻值不能调节,而可变电阻器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电阻值。
电阻器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达到不同的电路要求。
通过本文的简要介绍,我们初步了解了电阻的基本知识和一些应用。
电阻作为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九年级物理《电阻的定义》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电阻的定义》知识点归纳知识点总结、电阻的概念;每个导体都具有阻碍电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电阻。
符号为R。
2、电阻的单位:单位欧姆Ω,常见的的还有Ω、Ω。
106Ω=103Ω=1Ω。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关系为:4、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其使用:①接线柱②滑片③电阻丝④金属杆⑤瓷筒、滑动变阻器的接法为了使变阻器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必须把电阻丝介入电路中,无论采用什么接法,都是“一上一下”。
6、读电阻箱的示数:各旋钮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他们之和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
常见考法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电阻单位间的换算,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电阻箱的读书方法。
误区提醒、电阻的大小决定因素是导体的材料;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分压或分流;3、电阻箱可以间断的变化电阻值,滑动变阻器是连续变化。
【典型例题】例析:甲、乙两条用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线,甲的长度是乙的3倍,甲、乙横截面积之比是2∶1。
若乙电阻是30Ω,那么甲电阻是多少?初中物理电阻的定义知识点(二)一、电压电压的作用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①电路中有电源;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电压的单位国际单位:V常用单位:V、V、μV换算关系:1v=1000V 1V=1000V1V=1000μV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V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压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电压测量:仪器:电压表,符号: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知识点本章主要介绍了九年级物理的第十三章知识点。
本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电流和电路、电阻与电阻率、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能的转化和利用。
一、电流和电路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数量,用I表示,单位是安培(A)。
2. 电路的概念:电流在导体中的闭合路径称为电路,分为闭合电路和开路。
3. 电流方向的表示:电流的方向由正负电荷流动方向决定,电流方向由正极到负极。
二、电阻与电阻率1. 电阻的概念:物体对电流阻碍的程度称为电阻,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2. 电阻的影响因素:电阻受材料、长度、截面积的影响,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3. 电阻率的概念:单位长度、单位截面积的导体材料的电阻称为电阻率,用ρ表示。
三、欧姆定律1.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在一定温度下,电流强度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I=U/R。
2. 欧姆定律的应用: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四、电功和电功率1. 电功的概念: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能量转化称为电功,用W表示,单位是焦耳(J)。
2. 电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内电功的转化速率称为电功率,用P表示,单位是瓦特(W)。
3. 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公式:W=UIt,P=UI。
五、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 串联电路特点:电流在串联电路中保持不变,电压分担按电阻比例分配。
2. 并联电路特点:电压在并联电路中保持不变,电流分担按电导比例分配。
六、电能的转化和利用1. 电能的概念: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量称为电能。
2. 电能的转化:可以通过电流产生的电磁感应、化学反应等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3. 电能的利用:电能广泛应用于生活、工业、交通等领域。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的知识点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流和电路的特性,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了解电能的转化和利用。
物理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满足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心,还可以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
九年级物理电阻知识点归纳及专项练习

九年级物理电阻知识点归纳及专项练习知识点一:电阻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R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常用单位有千欧(KΩ)和兆欧(MΩ),1MΩ=1000 KΩ=106Ω。
2.。
知识点二: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种类、长度、横截面积。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1)当导体的材料和长度一定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2)不同种类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3)当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
知识点三:半导体和超导体(1)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出现其电阻为0的情况,这就是超导现象,这时这种导体就叫超导体。
(2)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深刻理解电阻大小的影响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与导体是否连入电路、是否通电,及它的电流、电压等因素无关。
说明:①导体材料不同,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也一般不同;②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③在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④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温度有关。
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只有极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例如玻璃)。
课后练习:基础训练: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为____,基本单位是_____,单位符号是____。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_________。
还受温度的影响,对大多数导体,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答案】R,欧姆,Ω。
横截面积。
2.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出现其电阻为0的情况,这就是_____现象,这时这种导体就叫超导体。
_____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答案】超导。
半导体。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D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几乎没有电荷B.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串联,靠近电源正极的灯泡较亮C.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D.把导线A剪为相等的两段,其中一段拉长到原来的长度,其阻值大于导线A的原阻值。
初中物理电流与电阻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流与电阻知识点总结一、电流的概念与特点:1.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量。
单位是安培(A),常用的单位有毫安(mA)和微安(μA)。
2.电荷的载流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3.电流大小与电荷的多少和通过导体的时间成正比,与导体横截面积成反比。
4.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电阻中都相等;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
二、电阻的概念与特点:1.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能力。
单位是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千欧(kΩ)和兆欧(MΩ)。
2.导体的导电能力与其电阻成反比。
3.电阻的大小与材料的特性、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可以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阻等于电阻率乘以长度除以横截面积。
4.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三、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公式为:U=IR,其中U为电压(单位为伏特,V),I为电流(单位为安培,A),R为电阻(单位为欧姆,Ω)。
2.欧姆定律适用于各种直流电路和部分交流电路。
四、串联电阻与并联电阻的计算:1.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Rt=R1+R2+R3+...2.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1/Rt=1/R1+1/R2+1/R3+...五、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关系:1.电压等于电流与电阻的乘积:U=IR。
2.功率等于电流与电压的乘积:P=UI。
3.欧姆定律可以写成功率的形式:P=I^2R。
4.功率也可以表示为:P=U^2/R。
六、电阻的热效应:电阻在通电时会产生热量,导线会发热。
1.电阻发热与电流大小、电阻大小和通电时间有关。
2.电热效应常用于实际应用中,如电炉、电灯等。
七、超导材料:1.在低温下,一些材料的电阻会突然变为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
2.超导材料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结起来,电流与电阻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
了解电流与电阻的概念、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物理电阻率知识点

物理电阻率知识点物理电阻率知识点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的电阻越大,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
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与是否加电压、是否有电流无关。
电阻器:具有一定电阻值的元件,简称电阻。
电路图中的符号: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有关材料、长度相同,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1、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即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但也有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碳、玻璃。
1. 王梅发现她家新买的白炽灯用过一段时间后,在相同电压下发光时要暗一些,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是因为灯发光时,温度升高,灯丝发生了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使灯丝变细,导致灯丝电阻变,消耗的实际功率变的缘故.升华;大;小【解析】白炽灯的灯丝用钨制成,钨的熔点为3000多摄氏度,而灯泡发光时的温度低于钨的熔点,所以钨不会熔化,而是直接变为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导致灯丝变细,电阻变大,根据公式可知,实际功率变小。
2. 假如科学家研制出常温下超导体,则它可用作( )A.电热丝B.保险丝C.变阻器D.输电导线D【解析】超导体电阻为0,电阻为0,电流通过时,就不会产生电流热效应。
保险丝、电热丝和变阻器都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它不能使用超导体。
远距离输电中的输电导线会因为电流的热效应而消耗电能,输电导线利用超导体可以节约电能。
正确的选择是D。
3. 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导线的电阻比铝导线的电阻小B.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电阻小C.将一根铜导线均匀拉长后,其电阻会变大D.灯泡不发光时灯丝的电阻,比该灯泡发光时灯丝的电阻大利用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温度,结合选择项中告诉的各因素大小关系来确定两电阻丝的电阻大小.【解析】A、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有四个,这儿只告诉了两导体材料的关系,而导体的横截面积、长度和温度关系没告诉,故不能确定两者电阻大小.故A错误;B、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有四个,这儿只告诉了两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导体的材料和温度关系没告诉,故不能确定两者电阻大小.故B错误.C、将一根铜导线均匀拉长后,其材料、温度均不变,长度变大,横截面积变细,因此它的电阻将变大.故C正确;D、灯泡不发光时灯丝的电阻,比该灯泡发光时灯丝的电阻小.故D错误.故选:C.4. 铅笔芯是石墨和黏土混合制成的.不同类型的铅笔的笔芯软硬程不同,其中6H的铅笔芯最硬,6B的铅笔芯最软,HB的铅笔芯软硬居中.铅笔芯是导体,那么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其软硬度是否有关呢?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这个问题.他先后将6B、HB和6H的铅笔芯分别接入电路A、B 两点间,通过观察(1) 比较出三者电阻的大小.(2)用此方法比较电阻大小的依据是:.(3)他选取的这三支铅笔芯应满足的条件是:.(1)电源电压一定,电路电阻不同,电路电流不同,通过观察电流表示数可以知道电路电阻大小,即铅笔芯电阻大小.(2)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3)探究铅笔芯电阻与硬度的关系时,应控制铅笔芯的粗细和长度相同.【解析】(1)电源电压一定,电路电阻不同,电路电流不同,通过观察电流表示数可以知道电路电阻大小,即铅笔芯电阻大小.(2)通过电流表示数比较电阻大小的原理为欧姆定律;(3)探究铅笔芯电阻与硬度的关系时,应控制铅笔芯的粗细相同和长度相同,硬度不同.故答案为:(1)电流表示数的大小;(2)欧姆定律;(3)粗细相同、长度相同.物理学习方法1、理象记忆法:如当车起步和刹车时,人向后、前倾倒的现象,来记忆惯性概念。
初三年级物理知识点:伏安法测电阻物理电阻知识点

初三年级物理知识点:伏安法测电阻物理电阻知识
点
伏安法测电阻是一种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欧姆定律和电压、电
流之间的关系来测量电阻值。
1.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关系的定律,公式为:U = I * 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当给定电流和电压时,可以计算出电阻的值。
2. 测电阻步骤:使用伏安法测电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 将待测电阻接入电路中,通电源使电路闭合。
b. 使用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使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
c. 根据测得的电压和电流值,利用欧姆定律的公式计算出电阻值。
3. 注意事项:在执行伏安法测电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a. 测量时要确保电路处于稳定状态,避免电路中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b. 选择适当的量程,使测得的电压和电流值在量程范围内,以保证测量精度。
c. 尽量避免测量电阻时产生的温度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例如使用低电压和小电
流进行测量。
4. 应用场景:伏安法测电阻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程中,用于测量各种电子元件的电
阻值,建立电路模型和进行电路故障诊断等。
这些是初三年级物理中关于伏安法测电阻和电阻的基本知识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九年级物理电阻知识点2篇

九年级物理电阻知识点九年级物理电阻知识点精选2篇(一)九年级物理电阻的知识点包括:1. 电阻的定义:电阻是指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会遇到的阻碍,它用符号R表示,单位为欧姆(Ω)。
2. 电阻的计算公式:根据欧姆定律,电阻可以通过电流和电压的比值来计算,即R=U/I,其中R为电阻,U为电压,I为电流。
3. 电阻的影响因素: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常用的电阻材料有金属导体、半导体和绝缘材料。
4. 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当电阻按照串联连接时,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当电阻按照并联连接时,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和的倒数。
5. 电阻的功率消耗:根据功率公式 P=I^2*R 或 P=U^2/R,可以计算出电阻所消耗的功率。
6. 热效应:电阻在电流通过时会产生热量,这就是电阻的热效应。
根据焦耳定律,电阻的功率消耗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九年级物理电阻知识点精选2篇(二)九年级物理下册的主要知识点包括:1. 电学知识:- 电流和电路:电流的概念、电流的计算、电流的串并联、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电阻和电阻的串并联、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分配、电功率和功率计的使用等。
- 电压和电阻:电势差的概念、电势差的计算、电势差的串并联、电阻的概念、电阻的计算、电阻的串并联、电阻和导线的分布效应、导线的电阻和导线的规定特性等。
- 电阻材料: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和区别、导线材料的选择、超导材料的特性等。
- 电源和电路: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干电池和蓄电池的特点、电动势和内阻的关系、开关和电源的联接等。
2. 光学知识:-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和弯曲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平面镜和球面镜、镜面成像的特点、镜像的性质和特点等。
- 光的色散:光的分光现象、光的颜色和色光组合、三基色原理、色散现象和原理等。
- 光的投影:光的透明、体现和折射、透镜和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特点等。
3. 热学知识:- 温度和热量:温度的概念和计量、热量的概念和计量、温度计和温标、传热方式和传热方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电阻物理知识点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初三电阻物理知识点
电阻物理知识点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铅笔芯、金属、人体、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塑料、陶瓷等。
导电能力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半导体,如硅金属等。
2、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R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常用单位有千欧和兆欧,1mω=103kω=106ω。
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为。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4、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出现其电阻为0的情况,这就
是超导现象,这时这种导体就叫超导体。
5、阻值可以改变的电阻叫做变阻器。
常用的有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
6、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作用: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进而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还起保护电路的作用。
正确接法是:一上一下的接。
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它应该与被控电路串联。
同类热门:
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
初三物理知识点同步:导体与绝缘体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