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刘良华教育演讲录》有感

合集下载

教师专业成长学习心得(精选4篇)

教师专业成长学习心得(精选4篇)

教师专业成长学习心得(精选4篇)教师专业成长学习心得篇1我想每一位老师都会想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我也不例外,虽然“美女老师、帅哥老师、像父亲一样严而有度”等因为先天因素不可能做到,其他的象潮阳一中的张老师那种风趣幽默型的老师是我很想成为的类型,可是因为语言天赋不够也难以做到,所以就只好往其他类型去努力了。

“充满爱心的老师”应该是最容易达到的类型。

可是我觉得光有爱心好象并不足以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必须同时具有真才实学才行,怎样才能让自己多点才学呢?刘教授提出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道路。

刘良华教授告诉我们:教师可以通过行动研究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教师的行动研究具体包括教师学习、教师行动与教师发表。

教师学习是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前提,教师发表是教师行动研究的动力。

如果没有教师学习,教师就不可能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眼光,教师的行动研究将不会启动。

没有教师发表,教师就不可能获得他人的建议和意见,行动研究也不会走得太远。

一、教师学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时的第一反应往往会通过自我反思来解决相关问题。

只是有时候,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当凭借个人经验无法解决问题时,刘教授告诉我们教师需要获得他人的经验和智慧的支持。

他人的经验和智慧往往保存在专家、书本或图像中,教师可以通过拜师、阅读和研修等方式获得专业支持。

拜师。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业水平和业余水平是有差距的。

如果教师不具有专业水平,他可以谦虚地向专家请教。

就某个学科的教学而言,真正受欢迎的专家往往是教研员、学校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这些专家的建议是重要的,而且往往是以非语言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师傅带徒弟”就是传统而有效的“隐性学习”。

就象我们这次到潮阳一中的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向名师学习的机会。

我们在听课议课的过程中就学到了很多的专业知识,可惜时间太短。

阅读。

教师曾经是“读书人”,可一旦做了教师之后,却少有人还在延续读书的习惯。

读刘良华《教师专业成长》有感

读刘良华《教师专业成长》有感

读刘良华《教师专业成长》有感平雨川我在一次参加培训时,得到《教师专业成长》这本书,我就被这本书上所保留的讲演稿的风貌、讲演的口语化和随意的本色吸引。

刘良华教授的思维十分活跃,虽未亲耳听过他的讲座,但是在其极其口语化的字里行间中如沐春风。

读完全书,以下几点体会让我感受颇深:首先来说,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老师中,先告诉我们是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一个好的教师,他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第二部分,我们将讨论如何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我想刘教授写出并归纳出十种,主要是一种启示,事实上,受学生的欢迎远不止十种,我认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具有多种优秀品质的综合体,最重要的是自己会学习,同时善于引导学生学习;自己行动,同时善于引导学生去行动。

事实上,不可能一个老师一走上教师岗位,都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如果不欢迎怎么办?而这是大多数老师要面临的问题,我受到刘教授问题的启发,我也有一些想法。

实习教师受学生欢迎的原因,实习教师具有年轻、精力充沛、富有激情,能够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作为中年教师,一定要好好学习,把教师成长作为自己奋斗目标,再一次富有激情的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中。

作一位真实的老师,富有表情的教师,湖南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的主持人的富有表情的动作与语言,不能不说是湖南电视台取得成功的原因,作为教师,给学生一个真实我,学生才会把真实的他交给你,你的教育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能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高效的教育。

风趣幽默的语言不仅仅是教师的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美德,通过风趣幽默的言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把美传递给了学生。

学生喜欢我的幽默,一定要保持住这个优点。

肉体可以老,精神不老,智慧不老,一个真正卓越的教师,他的学生很难超越他。

一个好的教师,他的经历,他看到的,听到的,不断地被转化为上课的东西,深深地吸引学生,使学生不断成长。

一位好的教师,他就会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学生会把他的精神高高地托起来,对于没有信仰、没有理想的学生来讲,老师的精神生活就可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慢慢地渗透给学生,阳光、自信、正直的老师必定带出来阳光、自信、正直的学生。

读《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

读《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

读《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读完了刘良华老师的《教师专业成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也许在大部分人的眼里,教师并不需要拥有非常专业的技能,但是,在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想要教得好,就要时时刻刻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各方面能力,并且要持之以恒,可以说,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长期的努力和求学的热情是必不可少的。

不管是准老师还是任职中的老师,都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它们分别是教师学习、教师行动和教师发表。

这是一个好的老师的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首先,要培养学习的激情。

一个善于学习的老师,会有更加敏锐的眼光发现自己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更容易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为他们头脑中有丰富的原材料和经验可以借鉴。

教师学习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拜师,阅读和研修。

拜师能够最直接地了解别人的经验,最快地得到一些教学技巧。

我们可以从以下人士身上获得经验:大学教授,研究机构的专业研究人员,教研员,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相关专家,等等。

也可以到别的学校参观,这叫参师,看看别的老师怎么上课。

阅读,包括读书和读图。

读图指的是看一些教育电影、教育电视和教育录像。

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我们要注意材料的多样性,尽可能读研究点不一样,不同作者的书。

同时,国内外的书都要读。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位名人对话,而且这个名人可能是现代的,也可能是古代的,我们不仅可以知道现在的人是怎样教书的,也可以知道古人是怎样教书的,从而可以借鉴更多不同的经验。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把读书变成一种习惯,变成生活的信念和生活习性,才能源源不绝地充实自己。

最后是研修。

研修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大学的老师可以到国外进修,中小学老师可以到大学读研究生,听讲座。

这里要介绍一种制度,叫教育硕士。

它专门为中小学老师提供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老师暂时离开自己的学校,进入一个可以恢复阅读生活的地方。

这种制度为他们提供类似教师教育学的课程,让老师们通过这个制度获得真实的实践智慧和专业训练。

教师专业成长学习心得

教师专业成长学习心得

教师专业成长学习心得
宁保利
聆听刘良华教授的讲座,让人耳目一新,同时给我进行一次心灵的洗礼,感受颇多。

刘教授倡导自然简单有情趣的生活,告诉人在充当不同角色不同航标,而各航标之间又互相有联系。

对于我来言:作为老师:教学中要学会偷懒,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课余多思考,怎样让自己教的轻松,学生又学会又会学。

作为教研员:作报告要有趣,有新意,讲出特色,把握节奏。

作为妻子:学着让自己强大,有情趣的经营自己的婚姻。

作为母亲:让孩子自然成长。

在以下三方面教育孩子.(1)在生活中劳动。

(2)会交往,会自我管理。

(3)会自学、自习。

作为女儿:多给父母将自己的故事,听父母将自己的事。

等等。

听刘教授的讲座给我的成长指出方向,让我在不断完善中享受做人的喜悦!
感谢刘良华教授。

教师专业成长---刘良华教育讲演录读书心得

教师专业成长---刘良华教育讲演录读书心得

《教师专业成长---刘良华教育讲演录》读书心得朱爱峰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本书,拿起来翻一翻,发现标题内容正好与我的需要吻合,于是借来阅读,没有想到这本书让我如阅读美文小说一样津津有味。

这是一本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书,全书通过大量案例激活了我的思维,也是一本催人奋进的书,刘良华老师很善于吸收、归纳、总结、提炼,处处给人一种睿智、激情、愉快、充满张力的感觉。

特别是书中的诸多观点使我对教师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使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明朗的思路。

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老师”这部分采用很多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尽显特色,引用的案例都是教育电影中的人物评价,每一种都推荐一个电影或电视剧:1、像父亲一样严而有度,推荐法国的《放牛班的春天》;2、像母亲一样慈爱,推荐苏联的《乡村女教师》;3、实习教师,推荐日本的《麻辣教师》;4、宽容的老师,推荐美国的《音乐之声》;5、帅哥老师,推荐电视剧《十八岁的天空》;6、温柔的美女老师,推荐美国的《蒙娜丽莎的微笑》;7、风趣幽默的老师,推荐美国的《春风化雨》;8、充满爱心的老师,推荐《烛光里的微笑》;9、以身作则的老师,推荐《一个都不能少》;10、有真才实学的老师,推荐电视剧《大宅门》。

有的我只是听说过,没有看过,有的连听说也没有。

看完后我都一一记了下来,想把这十部电影细细品味,体会刘良华老师讲述的那种美好。

同时,我也再次思考我属于哪一类?我能够成为哪一类?说实话我最想成为知识丰富、有真才实学的老师,时代瞬息万变,知识更新换代时刻进行,作为一名一线的老师,必须与时俱进,时刻准备学习新知识,以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从而丰富课堂,引领学生走向知识的广阔天地。

二、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智慧?----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教学智慧主要为教师的“课堂”行为,通过“传道、授业、解惑”三方面将可以视为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传道”,就是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构成影响;“授业”就是向学生传授一些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生活技能;“解惑”意味着引起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有困惑之后,再引导学生解决困惑。

读刘良华《教育教师专业成长》有感

读刘良华《教育教师专业成长》有感

读刘良华《教育教师专业成长》有感
刘良华的《教育教师专业成长》一书对我产生了很深的触动和
启示。

本书强调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同时也
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和方法。

首先,我认同刘良华在书中所强调的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持
续不断的过程。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研究和提升自己的
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

这点让我深
有共鸣,因为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跟上
时代的步伐,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的变革和学生的需求。

其次,刘良华在书中提到的师德和师能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有高尚的师德,要能够克服困难,积极面对挑战,给学生树立榜样。

同时,教师还应该具备较高的教
学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教学
效果。

这些要求对于我来说是一个不断追求的目标。

此外,我也很赞同刘良华在书中提到的教师合作研究的重要性。

教师应该相互合作,分享经验和教学方法,互相促进,共同成长。

只有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合作,才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
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刘良华的《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给予了我很多启示。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为
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同时,我也将积极与其他教师合作学习,互
相促进,共同成长。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更多的责任感和动力,希望
能够在教育事业中发光发热。

2023年《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精选9篇)

2023年《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精选9篇)

2023年《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精选9篇)《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1为了更好的提高老师们的专业水平,学校为我们每个老师订购了刘良华老师著作的《教师专业成长》——教育讲演录,这本书共有五讲,分别为教师应具备哪些课程智慧、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智慧、管理智慧和人格智慧,怎样通过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讲教师应具备哪些管理智慧?因为我认为管理智慧是一个老师应该必备的。

管路智慧分为三部分,民主管路、管路技巧和教师威信。

民主管路,什么叫民主?就是尊重学生。

刘老师提供的一个案例,是魏书生老师的讲座,很多老师做班主任,遇到问题的时候,在学生面前流眼泪的时候,回到家里就开始看魏书生的书——看魏书生究竟是怎么跟学生交往的。

民主管理的核心精神是“让学生自己做主”。

辅助的`办法是让学生帮老师,然后是学生之间相互帮助。

教师是否有管理智慧,是否有管理的“大智慧”,就在于这个教师是否能够培育学生的民主精神,让学生“过民主生活”:让他的学生自己做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我说话有人听”的体验。

最后一点是教师威信,一个教师在学生那里是否有威信,取决于这个教师是否能够让他的学生敬畏而喜欢。

我们可以询问自己:我要让学生敬畏我,我做到了吗?如果做到了这一条,紧接着可以询问第二条:我要让我的学生喜欢我,我做到了吗?这就是刘老师所理解的教师的管理智慧,作一个总结:教师要培育学生的民主精神,教师要有一些管理技巧,教师要有威信。

该放手时就放手“,”老师不是保姆“,我们要学会”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造一片湛蓝的天空!《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2《教师专业成长》是刘良华老师的教育讲演录。

刘良华老师是一位有着教育哲学的人。

他思维活跃,见解深刻,从他撰文的字里行间,深切感到他对教育深深的理性思考和对教师职业使命感深切的认识。

他说:教师是一种高位职业,它可以成全一个孩子的一生,也可以损害孩子的一生。

那么,如履薄冰,时时提醒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不应该做些什么,当教师应该有特别明确的原则,或者应该时时具备的一种教师警觉。

教师专业成长的心得体会(通用17篇)

教师专业成长的心得体会(通用17篇)

教师专业成长的心得体会教师专业成长的心得体会(通用17篇)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专业成长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专业成长的心得体会篇1这几天听了xx教授的讲座,刘老师生动有趣的讲座深深地吸引着我、感动着我,让我的心潮起潮伏,让我的心灵震撼。

让我从全新的视觉角度审视“我”、“教师”这个职业,好多以前处于朦胧状态的问题迎刃而解,眼前豁然开朗。

我收获最大的是体会到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丰富自身的底蕴,倾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积淀方法,摸索经验,在活动中历练,才能促成自身的专业成长。

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现,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

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人,教学素质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树立现代教学思想,掌握渊博的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素质和学习能力。

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学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地学习研究,才能在自己的专业素养上成长起来。

首先,教师会讲课,了解教材,具备课程的整体脉络,及时强化学生的学习,你的课应有吸引力,能让学生记住你这节课,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提高你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改变教学方法,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赞赏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赞赏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赞赏每一个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

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让孩子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一种荣誉。

其次,教师应该关爱孩子,培养其乐观的心态,爱,可以给孩子以心灵的温暖,爱,可以让孩子更自信。

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献出一点爱,时时、事事呵护孩子的自尊心,与孩子共同享受教育的美丽。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教师专业成长—刘良华教育演讲录》有感
在学校的推动下,拿到了这本《教师专业成长—刘良华教育演讲录》。

对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很一般,它的封面如此不吸引人,然而翻看了导言,它就深深地吸引了我。

本书的作者,刘良华,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哲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研究方法”。

近年来倡导“教育叙事研究”、“身体教育学”和“教育现象学”。

已出版专著《校本行动研究》、《有效教学论》、《教育自传》、《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等五部,发表文章50余篇。

现为“中国教师成长网”以及“教育叙事研究”博客的主持人。

《教师专业成长》这本书是刘良华老师的教育演讲集合,保留了讲演口语和随意的本色。

而且每页的上角都有一个作者的头像,中间还插入一些讲座时的照片,更给人时时聆听讲座之感。

这本书最先吸引我的地方时导言的部分: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作为刚走向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最急切想要知道的是究竟什么样的老师受学生欢迎,自己受不受学生的欢迎。

书中例举出了十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这部分采用很多鲜活的案例,引用的都是教育电影中的人物评价,每一种都推荐一个电影或电视剧:1、像父亲一样严而有度,推荐法国的《放牛班的春天》;2、像母亲一样慈爱,推荐苏联的《乡村女教师》;3、实习教师,推荐日本的《麻辣教师》;4、宽容的老师,推荐美国的《音乐之声》;5、帅哥老师,推荐电视剧《十八岁的天空》;6、温柔的美女老师,推荐美国的《蒙娜丽莎的微笑》;
7、风趣幽默的老师,推荐美国的《死亡诗社》;8、充满爱心的老师,推荐《烛光里的微笑》;9、以身作则的老师,推荐《一个都不能少》;10、有真才实学的老师,推荐电视剧《大宅门》。

有的电影是我很喜欢的,有的只是听说过,没有看过,还有连听说过也没有。

看到这,我有一种冲动,想在网上一口气把这十部电影都下载看完它。

看过书中介绍的十种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不禁和自己做了对比,虽然不完全符合,但可以从这十种老师身上吸取优点,这并不意味着要把自己的打造成和书中一模一样的老师,做严而有度、宽容、风趣幽默而充满爱心的自己。

关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书中还告诉我们:可以通过行动研究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具体包括教师学习、教师行动与教师发表。

“如果没有教师学习,教师就不可能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眼光,教师的行动研究将不会启动。

没有教师发表,教师就不可能获得他人的建议和意见,行动研究也不会走得太远。

”作为青年教师,无论在教学方面还是课堂管理上都会遇到许多困难。

面对这些困难,我们往往不能通过我们自己的反思解决它。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他人的经验和智慧,必须向前辈学习。

拜师和读书对青年教师来书都是很好的学习途径。

学校为青年教师组织了师徒结对活动,这就为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
径,通过师傅手把手地教,教学中遇到的很多难题都得到了解决。

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一味的照搬也未必是适合自己的。

在吸取前辈的经验同时,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性地运用。

老师需要终身学习、阅读,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在阅读中开阔自己的视野,要学习专家、学者新的思想、观点,了解教育科研的新状况,再依据自己的特点,将新观点、新思想运用到教学中去。

我们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如果不阅读,就不太可能有太多的思考,因为根本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干什么。

另外,如果一个老师经常阅读就会有比较广阔的视野,有更渊博的知识,可以在课堂上很好地补充课外知识,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此外,我要谈的是书中提到的教师需要具备的管理智慧。

有些人可能认为管理智慧是针对班主任所说的,其实每个老师都应具备管理智慧,在你的课堂上,你有责任管理好。

书中提到了“民主管理”“管理技巧”以及“教师威信”,其中最能引起我的兴趣是“管理技巧”这部分。

书中推荐了《给教师的100条新建》以及《班主任兵法》,通过列举万玮老师的案例,通过列举万老师如何处理棘手而常见的班级问题,例如他是如何处理班级失窃、治理傲慢学生、如何处理班级纪律吵闹的现象。

这些例子无一不向读者说明了管理也是技巧,也是艺术,通过巧妙的方法和语言不仅能够将问题解决,在教育犯错误的学生的同时也不至于对他们的自尊心造成伤害,对其成长造成恶性影响。

刘良华老师将万老师的方法称为怪招,我想对待怪学生也只有怪招才能对其起到作用,无论是好招还是怪招,能将学生引导到阳光、乐观、积极的道路上就是好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最后书中提到,教师要有乐观的心态。

的确,我们的情绪和心态会直接影响上课的课堂气氛,进而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

如果老师没有很好的心态和态度,试问他的学生又怎么会对学习有兴趣,谁愿意在各种压抑的状态下做事呢。

刚刚加入教师行列的青年教师更应该注意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对学生的期待和要求要与他们的年龄相符。

这是一本很鲜活的书,一本深入浅出的书,不仅谆谆告诫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还通过大量案例激活了你的思维,也是一本催人奋进的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