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导学案 4-7单元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一、教材编写意图。

在数与计算方面,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

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各部分之间的衔接关系。

1(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内容包括认识比万大的计数单位和十进制计数法,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把整万、整亿数改写成用万、亿做单位的数以及用四舍五入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第四单元导学案小数的性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通过自学,交流,探讨出小数的性质。

2. 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和改写。

学习重难点:1.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2. 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一、【知识链接】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一位是( ),第三位是( )位。

2、0.328是由3个( )、2个( )、8个( )组成的。

0.5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

0.03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

3. 填小数或分数。

104米=( ) 0.45米=( ) 100076米=( ) 10027=( ) 0.08=( ) 0.9=( ) 二、【自主学习】1、自学课本第38页(例1、例2)的内容,自学完成下面的问题。

(学生观察米尺)问题: 这里的2.50元和8.00元各表示多少钱呢?2.50元和2.5元,8.00元和8元有什么关系呢?2.50元就表示2元5角0分,2.5元就表示2元5角, 所以它们是相等的。

2、比较0.1m 、0.10m 和0.100m 的大小问题:通过观察,你发现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因为1dm=10cm=100mm,所以0.1m=0.10m=0.100m 。

3、比较0.3和0.30的大小0.3是3个;0.30是30个,也就是3个。

所以0.3=0.30。

因为 1分米= ()厘米=()毫米所以 0.l米= ()米= ()米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提问三个小数0.1、0.10、0.100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发现什么规律?规律: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三、【自主探究】1. 把0.70和1050.900化简(1)0.70应怎么化简?依据是什么?(2)1050.900应怎么化简?依据是什么?说出你得到了什么结论?0.70是70个(),0.7是7个(),因为70个1/100是7个1/10,所以两个小数的大小相等。

强调:今后在一般计算时,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都要化简。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2、在探索简单图形的性质、运动现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与表示数据,归纳出有用的信息。
4、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清楚地表达思考的过程与结果;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能够进行简单的辩论。
问题解决
1、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全册教材分析: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新课程标准:
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分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解简单方程的方法。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学案
(人教版)
全册教学理念:
1、重视口算和简便运算。如在一个数乘三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中,先学习因数及被除数、除数是整百数的乘除法口算,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时的简便方法计算。学了乘法运算定律和商不变性质后,用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运算,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各种计算方法。
2、加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中,让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基础,把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推广到多位数;也可以加深对对位数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导学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章节(单元):第七单元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日期:未知主备教师:未知课题: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掌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能够阅读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并能够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否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理解条形图和统计表的特点,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准备:课件、展示仪教学过程:二、探究新知1)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来表示数据。

2)呈现学生用统计表、象形图表现数据的方式。

一、导入以日历的形式呈现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

三、巩固新知1、完成95页的做一做2、完成练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四、课堂小结: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条形图和统计表的特点,并能够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五、作业:相关练六、板书设计: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教后反思: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章节(单元):第七单元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日期:未知主备教师:未知课题: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掌握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能够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否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理解“以一当二”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课件、展示仪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创设“同学们最喜欢的一种早餐”这一情境,激发学生展开调查,主动收集数据,并将数据整理在统计表中。

二、探究新知:1、出示统计表,通过集体整理,谈论和交流,完成统计表。

2、出示课本96页两个条形统计图。

1)让学生通过涂条形图把统计结果表示出来。

2)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汇报,呈现不同的表示方法。

3)引导思考: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4)在观察、比较与交流中,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到“以一当二”的必要性。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学案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单元概述一、单元学习目标:1.在认识万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的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二、单元学习重点1、亿以内数的读写;2、亿以内数的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3、亿以内的数求近似数。

三、单元学习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四、单元学习内容及前后联系:1.本单元学习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亿以内数的读写(例2、例3);亿以内数大小的比较(例4)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例5)非整万的数求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例6)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及读写法(21、22页例1、例2、例3);计算工具的认识(23、24、25页内容)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26、27页例1、例2)。

2.知识前后联系:已学过的相关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读、写;万以内数的认、读、写。

后续学习相关内容:求积、商的近似数。

五、本单元学习时间15课时六、学习用具计数器、计算器七:课型说明例1:结合教材和已有的实践经验以自主探究为主例2、例3: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相结合进行学习例4:以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例5、例6:以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亿以上数的认识及读写法(21、22页例1、例2、例3)结合教材和已有的实践经验以自主探究为主计算工具的认识(23、24、25页内容)结合教材和已有的实践经验以自主探究为主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26、27页例1、例2)结合教材和已有的实践经验以自主探究为主附:本单元学案9课,仅供参考。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七单元导学案图形中的规律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七单元导学案图形中的规律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图形规律的过程,并能尝试用字母总结概括。

2、在探究总结图形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交流,表达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体会数学的规律性和简洁美,增强数学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统计表格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从生活中的图形图案中发现有规律存在,产生研究图形规律的内动力)师:学习之前老师这里准备了一组图片,你们想看吗?(多媒体播放图片)师:图片看完了,刚刚老师发现同学们看得都非常认真,谁能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可能出现的情况:这些图形都很漂亮。

这些图形的排列都按一定的规律。

我感觉有规律排列的图形在我们的周围很多,用途很广泛。

师:看来,生活中这些有规律的图案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数学中的图形也能展示出很多有趣的规律,你们相信吗?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研究图形中的规律。

(板书课题“图形中的规律”)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新课开始,学生通过欣赏来自于生活周围的一些有规律排列的图形,即体验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又增加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为新知的有效探究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引导探究(一)三角形排列中的规律。

1、单个摆三角形:师:有一种图形,具有稳定性,还记得是什么图形么?(三角形)用小棒摆这么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课件依次显示3、5、30、100、n)学生很快答出小棒根数依次是9、15、90、300、3n师:300 ?快就知道了,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得到的?生:我是用3*100=300得到的(让学生解释其中的倍数关系,也是让不清楚的同学明白方法)师:看来你们发现这里的规律了,现在呢?(屏幕显示三角形个数为n)学生思考片刻后回答3n,老师追问:你能解释一下3n什么意思么?结合学生口述,教师板书:n代表(图形)个数,3n表示(小棒)根数2、复合三角形:看来你们都已经发现了图形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的规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4)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5)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设计(6)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设计(7)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8)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9)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0)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1)练习题(12)一、比较大小(12分)72108 ○1357900 617000 ○62万10110 ○9999 4762504 ○4762513 四万万○九百九十万89001 ○89101二、读出下面各数。

(12分)708500 读作:70000508 读作:100090009 读作:5060032 读作:三、写出下面各数。

(12分)五十六万零五十六写作:七亿七千零一万零八百写作:四百七十八万九千零六写作:一亿零二万零三写作四、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 22500000 = 2) 10110000 =3) 72400000 = 4) 52000000 =5) 90600000 = 6)87600000 =7) 2175600 ≈()万 8) 785000 ≈9) 734000 ≈ 10) 620000 ≈练习题(13)1、读出下面各数。

2356000000 读作23009800000 读作230000000 读作350098 读作2、写出下面各数。

一亿三千八百万写作四百五十万三千零九写作六亿零七十写作二十五万零三十写作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7000000000 378000000000 8000000000 12000000004、把下面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值。

2409678900 358230000 23008978000 265300600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4)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5)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16-17)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2.说出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角()角()角()角3.填一填。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导学案西师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导学案西师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导学案西师版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四上第51页例1,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十二第1、2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形,探究并把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4.培养学生迁移类推、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把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明白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预备:对口令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89×10= 40×30= 30×90= 50×80=60×70=36×20= 28×40= 80×71= 42×60=24×30=说一说,如何样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口算方法,再归纳小结。

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只要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先口算,再说一说你有什么发觉?(1)2×6= 20×6= 2×60= 20×60=学生完成后,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发觉?引导学生发觉得出:①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10倍。

②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10)即100倍。

按照如此的规律,你能口算出下面算式的积吗?(2)200×6= 2×600= 200×60= 20×600=引导学生连续发觉得出:①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100倍。

②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积就扩大(10×100)即1000倍。

3.小结揭示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2÷4 6÷1.2 0.8÷0.4 3.9÷1.3
1、温故知新
笔算下面各题。
41.6÷2.6 7÷0.35 0.4÷0.5 100÷3.3
最后一题算出来有余数,在实际生活中有时要进行处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种情况。
二、自主探究
1、活动一:知道汇率和外币求人名币。
看书67页,回答下面问题:
2.我能自主探索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我会正确利用小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会正确利用小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口算训练
8.4÷4 0.36÷4 0.42÷3 4.28÷4
8.1÷9 0.049÷7 1.5÷3 0.28÷7
学习目标
1.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学习重点
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学习难点
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口算训练
1.5÷0.5 0.15÷0.05 0.2÷0.4 3.2÷1.6
a.有用的数据是:
b.列式计算:
思考:当被除数不够除以除数时,应该怎么办?
三、交流展示
四、尝试练习
54÷36 4÷25
四、当堂检测
1、算一算、比一比。
42÷3 91÷14 4.2÷3 9.1÷14
2、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被除数
12.92
27.8
203.4
6.72
除数
38
12.2
18

25
11.5
6
2.我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3.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学习重点
学习小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体会到其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
学习难点
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口算训练
0.96÷0.1 5.6÷0.4 72.4÷82.4 28÷0.07
855÷0.9 6÷0.3 1÷0.2 6÷0.5 0.36÷1.2
2.我能正确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学习重点
能用数学语言概括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正确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口算训练
18÷6= 400÷2= 240÷3= 90×7=
15×6= 45×3= 25×6= 15×4=
1、温故知新
笔算下面各题。
562÷2 462÷3 590÷5
二、自主探究
活动一:忆一忆
选择温故知新中的一道题,对子互述笔算的计算方法。
8.54÷0.7=(8.54×10)÷(0.7×)=()÷()
思考:商不变规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二、自主探究
自学课本第64页,回答下列问题:
1.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小红打电话的时间:
a.已经知道的数据有:
b.列式计算:(先估算,再列式计算)
我们可以运用什么规律把除数变成整数呢?尝试算一算吧!
小华打电话的时间:
二、自主探究
预习与自学
(1.)课本56页“节日礼物”,从低到高观察物体
自己想象一下,尝试填一填序号。
和对子互相说说你的理由吧。
在桌子上摆一摆,自己亲自看一看。
(2.)课本57页“说一说”,由远到近看景物
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填一填。
在教室里模拟这一场景,亲自体验一下。
总结:通过观察课本57页“说一说”情境图,我们可以知道:小明越走近房子,看到的树越________
a.已经知道的数据有:
b.列式计算:(先估算,再列式计算)
思考:这个竖式计算没有小数点怎么办?
小数点隐藏在哪里?
2、纠正竖式的格式。
观察课本上竖式的格式,把自己的竖式写规范。
3、交流展示
4、尝试练习
课本64页“试一试”
五、当堂检测
课本65页第1、3题。
总结反思
四年级数学导学案
内容:人名币的兑换
主备人:杨银库审核人:郭阿妮授课时间:月日
课本59页“试一试”
1.理解题意,并看懂从空中拍摄的照片。
2.试着说一说,房子、大树、石凳和小路的相对位置。
大树在房子的()边,()在房子右前方、大树的左前方。
判断59页下面的两幅图分别是在哪个方向看到的?
⑴确定每一幅大致在什么位置拍摄的。
⑵再按一定方向排序。
五、当堂检测
1.完成书上P60页第2题。
1.美国小朋友玛丽给小红寄来一本故事书,折合人名币大约多少元?
a.1美元兑换人名币8.09元,那么两美元呢?你是用什么方法求出的?
那么10美元呢?你是用什么方法求出的?
b.那现在这本故事书是6.70美元,兑换成人民币有多少元呢?先估算,再列式用计算器计算。
思考:为什么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2、知道人民币和汇率求外币。
总结反思
四年级数学导学案
内容:谁打电话时间长
主备人:杨银库审核人:郭阿妮授课时间:月日
学习目标
1.体会生活中存在着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探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三、交流展示
四、尝试练习
完成课本57页“试一试”。
五、当堂检测
说一说,你从远到近观察教室前面的景物有什么变化?
六、拓展延伸
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的活动,我能体会到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_________;远到近看景物,能体会到看到的范围___________,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吗?请说一说。
总结反思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四、当堂检测
脱式计算:
6.8÷0.34×0.127 3.2×1.5+3.922÷3.7
2.65×(0.81÷2.7)40.8÷[(13.2-4.7)×0.4]
总结反思
四年级数学导学案
内容:练习四
主备人:杨银库审核人:郭阿妮授课时间:月日
妈妈用600元人民币到银行可兑换多少美元?
多少元人民币可兑换1美元?
600元人民币可兑换多少美元?
列式:
提示:记得保留两位小数啊!要写出什么位置的商才能保留两位小数?
三、交流页试一试。
五、当堂检测
完成课本68页第1、2、3题
总结反思
四年级数学导学案
内容:谁爬得快
主备人:杨银库审核人:郭阿妮授课时间:月日
1、温故知新
402-4×[(169÷13)] 490÷[210÷(360÷12)]
(1)对子互相说说以上两道题的运算顺序。
(2)整数里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二、自主探究
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看书71页,回答下列问题:
1.某公司在地方电视台黄金档插播一条30秒的广告,宣传自己的产品,每天播出一次,连播两周共付人民币35.7万元,平均每秒多少元?
内容:天安门广场
主备人:赵丽丽审核人:郭阿妮授课时间:月日
学习目标
1.观察、比较一些照片,能够认识和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
2.观察连续拍摄到的一组照片,能够判断照片拍摄的前后顺序。
3.通过观察,想象、判断与推理的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
辨认一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相应画面。
学习难点
正确判断连续拍摄某一景物的先后顺序。
1、温故知新:
笔算下面各题。
29.4÷3 37.5÷5 32÷5
最后一道题以前我们是用商和余数来表示答案的,这节课我们来探索一下,它还能怎样计算?
二、自主探究
看书67页,回答下列问题:
1.平均每人花了多少元?
a.有用的数据是:
b.列算式是:
思考:商的小数点是哪里来的?你能把小数点和0补在竖式上吗?
2、买16个恐龙玩具共花了12元,每个恐龙小玩具要多少元?
b、根据公式我们知道:
(列式计算)
思考:上面的竖式计算中,你发现了余数和商有什么关系?
余数的特点:
商的特点:
3、总结:
像这样的小数我们把它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循环小数是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
你能举出一些循环小数的例子吗?最后要写省略号!
4、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活动六:学一学
完成目标与练习48页第1、2题。交换批改
活动七:谈一谈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
三、交流展示
四、当堂检测
笔算下面各题。
6.28÷4 37.5÷5 4.86÷3
总结反思
四年级数学导学案
内容:参观博物馆
主备人:杨银库审核人:郭阿妮授课时间:月日
学习目标
1.我知道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和你的对子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一致吗?不一致的话想一想谁的更正确呢?
2.小组讨论:
如何识别和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
三、交流展示
课本58页图上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拍摄地点,交流四幅照片分别是在哪个位置拍摄的?把拍摄位置的编号正确地填在照片下面的括号里。
你们小组是如何判断的?
四、尝试练习
1、温故知新
速度×时间=()路程÷速度=()路程÷时间=()
(1)自己填一填。
(2)对子互相读一读。
二、自主探究
看书69页,回答下列问题:
1、蜘蛛平均每分爬行多少米?
a.我们要求什么?已经知道哪些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