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导学案
2.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特征。
3.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O在生活中的意义以及0在运算中的作用。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教学重点使学生会应用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学习流程
1、预习电子教材第5、6页
“停课不停学”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例2)
学习时间2020年2月12日10Fra bibliotek10-10:40
学习内容
四则运算-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0点开始学生根据学校提供的网站和课程表有目的地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
1.掌握O在四则运算的特性,理解O为什么不能做除数,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和概括能力。
1.看教学视频:乐教乐学教发布的微课视频,组织学生观看,家长配合督促。
2.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4、巩固练习: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7页练习二第1-6题(作业写在作业本上,拍照-并发送至班级微信作业群。)
4、下午四点前把完成的作业发到班级微信作业群里(老师将采用不同形式批改作业)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课件出示主题图)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1.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

现有多少人滑
冰?
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二、合作学习:(课件出示例1、例2)
1.小组4人对上面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2.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3.全班汇报: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
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有关0的运算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有关0的运算导学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有关0的运算导学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有关0的运算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第一单元第13页例6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1、掌握0在四则运算的特*,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和概括能力2、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特征。

3、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0在生活中的意义以及0在运算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体会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教学准备:主题图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出示口算卡片150+0=*43-0=*25-25=*0+50=*0135=*012=*1、让学生快速口算。

2、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设计意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以问题的形式创设数学情境,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新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回忆以前所学知识,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1)小组合作交流并举例。

(2)全班交流。

老师结合学生的概括,整理出板书内容。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例:5+0=5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5-0=5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5-5=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5=00除以任何数都得005=0(设计意图:在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加减法,就认识了0,掌握了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

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的扩展,在学习乘除法时又认识了0在乘除法运算中的特*,之后学生又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实际计算,进一步掌握了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体会到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这一环节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回忆、整理和概括有关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

教学时,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大家在组内畅所欲言,然后在全班交流,从而得出结论。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有关0的运算导学案第【2】篇〗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页例3。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人教版

一.课前热身把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

分数()小数()分数()小数()二.教学内容知识点梳理1、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计数单位。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 ……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的形式来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数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为……计数单位……万千百十一(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3、小数的读法和写法4、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0的写作“零”),小数点写在个位上数字的右下角,小数部分要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典例剖析例1 读出下面个小数解题技巧在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整数部分就读“零”;小数部分无论有几个0均要读出来。

例2 写出下列小数解题技巧小数部分读出几个零,在写小数时就应写出几个0。

自我评量1、涂色表示下面的小数。

2、读出或写出下面各数。

(1)世界最大的瓷碗名为“盛虹之巨”,它的碗口直径2.025米,碗底直径1.096米,高0.858米,重0.875吨。

(2)著名的粉彩瓷板画“一鸣天下晓”,长是零点三九六米,宽是零点二五六米。

培优创新例3 这个小数的正确读法是怎样的?解题技巧解此类题可以先“将错就错”,把错读的数写出来,再根据小数的读法来分析推理,从而找出正确的读法。

自我评量3、用下面的数字卡片和小数点卡片,按不同的要求摆小数。

0 1 2 3(1)小于1的小数(2)大于3而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3)零不读出来且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夯实基础题1、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小数2、读出下面各小数.2.57读作: 9.4读作:0.8读作: 4.258读作:27.89读作: 10.045读作: 3、写出下面各数中的”6”表示的意思.62.08 4.06 0.396 5.67 639.15( ) ( ) ( ) ( ) ( )提升能力题4、分别写出下面各数。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导学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导学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导学案设计课题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根据建构主义观点,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知识,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注重体现以下两点:1.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要将《数学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自觉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使学生投入到现实的、充满探究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去。

在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改写大数的必要性,并产生一种乐学、主动参与探究、渴求获取解决问题方法的心理倾向,从而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为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主动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巧用迁移,掌握方法。

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遇到较大的数时,为了读写方便,我们常常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把它们表示出来。

学生通过自主讨论、相互交流、自主运用的过程把已有知识经验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中,从而掌握改写的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收集生活中较大的数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3分钟)1.组织学生观察每组中的数据,并说一说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课件出示)(1)2021年,上海世博会参观者突破10000000人次。

2021年,上海世博会参观者突破1000万人次。

(2)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总人口大约为9202100000人。

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总人口大约为92亿人。

2.设疑引入。

(板书课题)1.通过观察对比,汇报自己喜欢的数据并加以说明。

2.学生认真倾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求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2020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2020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

一 .四则运算【导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进一步巩固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初步理解用图形代替数的运算。

【导学重难点:】1.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用图形代替数的运算。

一、整理复习:1.加法:加数:和: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 加数=2.减法:被减数:减法是()的逆运算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3.乘法:因数:积:积=因数=4.除法:被除数:除法是()的逆运算被除数=除数=商=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5.()不能做除数。

()同任何数相乘都得0。

6.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再算()。

二:【自己整理并小组交流】【堂堂清】1.计算。

0+8= 22+17×0 = 0 ÷7+7= 0÷ 8×8=75-(23+32) 52 ÷4-(16 -3) 12×(13+12)÷50==800-(320+80÷4) 99+20÷4×5 35×[(65+100) ÷55]250×4-560÷7 62×[(430+110) ÷12] 25×25÷25×252.小林身高124厘米,是表妹身高的2=倍,是舅舅神高达3倍,舅舅身高是多少米?3.永华村今年修了2条乡村公路,总长960米,是去年的3倍。

今年比去年多修多少米公路?4.进入知识宫的秘码是○¤○¤,请先破译密码。

14+82-○=87 ¤×6+10=58密码是()5.改写成综合算式:(1)960÷15=64 64-28=36()(2)420÷30=14 140÷7=20 14+20=34 ()(3)153-67=86 86÷43=2 35×2=70(4)98+85=183 750-183=567 567 ÷3=189( )6.现有一个116人的旅游团,大型面包车每辆185元,限乘24人。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师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师导学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教学内容】四则运算二、【教材分析】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五、【教学措施】本单元中一个新的亮点就是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

目标中学生既要掌握运算顺序,又要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步骤。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因此建议:1、以应用题型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

视学生情况,各有侧重。

2、加强基础运算,保证计算的正确率。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创造的过程,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和小括号的意义。

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自主的,学生的选择是开放的,学生的表述也是多样的。

六、课时安排: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新课和练习 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新课和练习 2课时)0的运算(新课和练习 1课时)租船问题(新课和练习2课时)第一单元教师导学案第一单元教师导学案第一单元教师导学案第一单元教师导学案第一单元教师导学案11。

人教版四数下第一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四数下第一单元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累计课时:1学习内容:例一学习目标:1、在观察、整理信息中发现、提出问题2、知道含有加减的运算顺序。

学习过程:一、预习梳理。

观察第2页主题图。

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

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口述)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出示例一: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

现在又多少人在滑冰?(1)独学:尝试列式:综合算式:(2)对学:同桌互相说说,你是怎样想的?(3)群学:小组讨论: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加减法,怎样进行计算?组内总结:一个算式里只含有加减法,应该按顺序进行计算。

三、达标提升。

第一关:45+8-23 24-8+10口答,先算……再算……第二关:脱式计算345+127-209 1000-457+4101235+78+961第三关:解决问题。

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四、拓展延伸一本故事书213页,一本科技书比故事书多16页,一本文艺书比科技书少45页,一本文艺书有多少页?五、整理评价。

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累计课时:2学习内容:例二学习目标:1、在观察、整理信息中发现、提出问题2、知道含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

学习过程:一、预习梳理。

(1)“冰天雪地”3天接待了987人,平均每天接待多少人?(2)一天接待329人,6天接待多少人?只列式,不计算。

(1) (2)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例:“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1)独学: 综合算式,计算:(2)对学:同桌互相说说,你是怎样想的?(3)群学:小组讨论:一个算式里只含有乘除法,怎样进行计算?组内总结:一个算式里只含有乘除法,应该按顺序进行计算。

三、达标提升。

第一关:180÷3×4 36÷3×10 36÷3÷2口答,先算……再算……第二关:脱式计算200÷25×14 37×5÷39第三关: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导学案第一课时四则运算(含有同一级运算)使用时间:编写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温馨寄语:相互交流,共同成长。

【学习目标】:1、观察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2、合作交流,说出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3、用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一、【知识链接】:48+59=36×47=125-46=38+56=69÷3=116-42=60÷15=63×12=200×3=400÷20=二、【自主学习】:1、看课本第2-3页冰天雪地情境图,回答问题:这幅图中蕴藏着哪些数学知识?1)滑冰区有___人,滑雪区有____人,冰雕区有_____人。

2)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学例1,怎样列式计算。

方法一:方法2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上面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讨论: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加减法,按_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计算。

3、“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方法一:(1)平均1天接待多少人?列式_____________(2)6天呢?_____________列成综合算式并计算:方法二:(1)6天里边有几个3天,就有几个987.列成综合算式并计算:3、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点:第一种先算_____________,再算_____________;第二种先算_____________,再算_____________。

4、比较两个式子的运算顺序及结果,我发现的运算规律是:在一个算式里含有乘除法,按_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计算。

5、运算规律总结:在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的算式里,按照的顺序进行计算。

四、【拓展延伸】: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编一道类似例1或例2的题,并解答。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学习的内容是,按照的顺序进行计算。

六、【课堂检测】:1.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

现在图事实有故事书多少本?2.一箱果汁有12瓶,要48元。

小明要买3瓶,需要付多少钱?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导学案第二课时四则运算(含有两级运算)使用时间:编写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温馨寄语:相互交流,共同成长。

【学习目标】:1、合作交流,说出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用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一、【知识链接】:90÷15×2 174-27+118二、【自主学习】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成人票每张24元,儿童半价,他们三人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分析:爸爸买票需要花元。

妈妈买票需要花元。

“半价”就是24的一半,玲玲买票需要花元。

他们三人一共需要花多少钱?列式:列成综合算式并计算:三、【合作探究】1、交流上面的计算方法:在一个算式里,两边是,中间被隔开,两边的乘除可以。

2、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列成综合算式是:四、【课堂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要先算,后算。

五、【巩固练习】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25×4-63÷9 275-80÷16 50-50÷502、2005年果园里种果树4次,每次种35棵,2006年种3次,每次种120棵,两年一共种了多少棵?六、【课堂检测】1、计算:600÷10+45 320÷4-720÷915×6+320÷82、羽毛球拍每副97元,网球拍每副202元,李老师买4副羽毛球拍和2副网球拍,一共需要多少元?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三课时含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使用时间设计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温馨寄语:在合作中成长在交流中收获学习内容:P10/例4学习目标:1、能记住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会用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一、【知识链接】15×3= 24÷6= 33÷3=13+26-38= 12×2-28= 9÷3+25=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第10页例4,自学后完成以下问题。

(1)在题中你了解哪些信息?(2)保洁员与游人之间存在什么关系?(3)30名游客需要一名保洁员,60名游客需要几名保洁员?90名呢?你是怎样想的?(4)了解游客与保洁员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看看需要解决什么实际问题?三、【合作探究】1、解答例4.根据刚才的信息,小组交流,寻求不同的解法。

方法一:(1)上午需要多少名保洁员?(2)下午需要多少名保洁员?(3)下午比上午多几名保洁员?综合算式是:方法二:(1)下午比上午多多少游人?(2)下午比上午多几名保洁员?综合算式:2、质疑。

遇到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我们该怎么办呢?3、总结.在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时,一定要先算,再算四、【拓展延伸】1、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670-(235+165) (775+225) ÷252、平平借来一本128页的书,4天读了64页。

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要几天读完?五、【课堂小结】今天我学会了六、【课堂检测】1、计算。

24×(42-17)÷6 (59+21)×(96÷8)(125-85)×12÷30 (45+55)÷(25-15)2、妈妈用100员,先给玲玲买了一件冬衣,又给她买了一副手套,还剩多少钱?(一件棉衣54元,一副手套6元)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四课时强化小括号的作用使用时间:设计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温馨寄语:在合作中成长在交流中收获学习内容:教材第11页例5学习目标:1、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熟练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学习重难点:说出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一、【知识链接】12+26÷2= 36+14-10= 35×2÷5=16+20÷2= 16×2-32÷2= 18×3-26=二、【自主学习】1、回忆前面学习的内容,回顾学习过的混合运算顺序。

2、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混合运算,说出我们学习的几种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合作探究】1、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42+6×(12×4)(2)42+6×12÷4(3)、上面两题的计算结果一样吗?为什么?(4)、讨论每题两个式子的不同。

(5)、小组内讨论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2、总结。

(1)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什么是四则运算呢?、、、和统称四则运算。

(2)请大家来总结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顺序来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

四、【拓展延伸】1、在下面的算式里加上小括号,使运算顺序变为: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最后算乘法。

20×5-30÷15 32-16÷4×122、学校食堂买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五、【课堂小结】今天我学会了六、【课堂检测】1、计算240÷(20-5)(37-15)×(8+14)2、列综合算式计算。

(1)用75除以50加上25的和,(2)26乘5的积比3600除以25的商是多少?商少多少3、水果店运来苹果、香蕉各8箱。

苹果每箱25千克,香蕉每箱18千克。

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五课时有关0的运算使用日期设计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温馨寄语:在合作中成长在交流中收获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P13例6,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讨论探讨出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0不能做除数的原因一、【自主学习】口算下面各题:(1)100+0= (2)0+568= (3)0×78= (4)154-0=(5)0÷23= (6)128-128= (7)0÷76= (8)235+0=(9)99-0= (10)49-49= (11)0+319= (12)0×29=二、【合作探究】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并写在横线上.①②③④⑤2、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①②③④⑤讨论:0能不能做除数?(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引导举例说明(在没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商=被除数)5÷0,从除法的意义上说,5是两个因数的积。

一个因数是0,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也就是谁乘0得5?找不到同0 相乘得5 的数,所以5÷0不可能得到商,0作为除数没有意义。

0÷0,从除法的意义上说,第一个0是两个因数的积。

第二个0是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也就是谁乘0得0?这样的商太多了,所以得不到确定的商,0作为除数没有意义。

所以:0不能做除数。

三.【探究延伸】用字母表示0的运算a+0= a—0= a—a=0+ a= 0—a= 0×a=a×0= 0÷a= (a不等于0)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五【当堂检测】:口算:(1)36+0= (2)0+68= (3)0×68= (4)54-0=(5)0÷28= (6)128-0= (7)0÷36= (8)25+0=(9)99-0= (10)49-49= (11)0+39= (12)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