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与失眠PPT课件
世界睡眠日PPT教学课件

危害
危害
人体长期睡眠不足或处于紧张状态,会使神经内分泌的应激调控系统被激活并逐渐衰竭而发生调节紊乱。病 理解剖发现,长期睡眠不良者的血管硬化明显,口径变窄,严重影响供血而使一些器官的功能发生障碍,机 体的各类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白细胞数量减少,免疫功能明显降低,从而对健康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免免的卧在。地能究向
人 体 需 要 适 当 休 息
的 时 间 , 这 一 段 时
是 每 天 温 差 变 化 最
13
时 到
时 ) 两 个 时
1
时 ) 、 午 ( 白 天
11
子 ( 夜 间 时 到 凌
传 统 中 医 理 论 认 为
高 睡 眠 休 息 的 效 率
准 自 己 的 生 物 钟 ,
型 ” 的 人 , 都 应 该
“有人一失眠就想到吃药。”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张景行教授指 出,很多人对失眠原因认识不清,一失眠就“拿自己开刀”,希望 通过吃药来治疗失眠,但却很少将睡得不好与自己的睡眠环境挂钩。
健康睡眠
规律一:睡眠时间 四季睡眠春夏应“晚卧早起”,秋季应“早卧早起”,冬 季应“早卧晚起”。最好应在日出前起床,不宜太晚。正 常人睡眠时间一般在每天8小时左右,体弱多病者应适当增 加睡眠时间。
危害
对睡眠的科学认知符合科学的健康睡眠是保持旺盛精力和充沛体力的重要因素。在社会高速发 展的形势下,我们通常很重视个人的某些能力,如工作能力、创造力、学习能力等,却忽视个 体面对各种逆境时的主动调控能力。形成工作能力强,而心理脆弱;意志坚强,而睡眠被剥夺。
危害
这是导致睡眠障碍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此,应 对广大民众进行睡眠相关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 教,以提高公众对健康睡眠的自我管理能力, 这也是设定“世界睡眠日”的根本目的。
亚健康之中医养生保健ppt课件

2024/1/24
22
Hale Waihona Puke 实例分享:成功改善亚健康06
状况案例
2024/1/24
23
案例一:通过中医调理改善疲劳综合征
01
02
03
症状描述
患者长期感到疲劳乏力, 伴有头晕、失眠等症状, 经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2024/1/24
调理方案
根据中医理论,采用益气 养血、滋阴降火等中药进 行调理,并配合适当的饮 食和运动。
注重精神调养,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压力和 03 情绪波动
2024/1/24
12
辨证论治,个体化调养方案
01 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个性 化的养生保健方案
02 针对不同的亚健康症状,采用相应的中医治疗方 法,如针灸、推拿、中药等
02 注重整体调理,通过改善饮食、运动、作息等方 面,提高身体免疫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2024/1/24
思伤脾
过度思考伤脾,导致脾气郁结,出现食欲 不振、腹胀等症状。
恐伤肾
过度恐惧伤肾,导致肾气不固,出现腰膝 酸软、遗精等症状。
10
03
中医养生保健原则及方法
2024/1/24
11
预防为主,治未病思想
强调养生保健的重要性,注重预防疾病的发生 01
提倡饮食有节、起居有序,避免过度劳累和不良 02 生活习惯
心理调适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情绪,适当进 行心理调适和放松训练。
20
中年群体保健建议
饮食有节
中年人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避免过度油腻和辛辣食品,注重饮食
有节和定时定量。
运动适量
根据自身体质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当的 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以缓解工作压力和调节身心状态。
亚健康之失眠多梦

…
三
… 一
。 … … 健康向导 一 = 三 =
专家 梧囊
。
亚健康失眠症 ,是患者在身体没有Βιβλιοθήκη 显疾病但躯体机能减 心 理 负担 。
退 的亚 健 康 状态 下 出 现 的 失眠 。 被 这种 睡 眠状 态 困扰 的 人往 往 出现 焦 虑 、思虑 过 度 的情 绪 。时 间长 了还 会 影 响人 体 的 神经 体 液调 节 以及 内分 泌 调 节 。进 而 影 响 身体 各 个 系统 的生 理 功能 。 典 型症 状 :有些 人 在 白天 的 工作 中受 到挫 折 后心 情 不 佳 .
感到手足无措 。不知如何是好。晚上睡觉时也是左思右想。始 终处于进退两难 、焦虑无助的状态。如果 出现 这样 的情况。首
典型症状 :情绪抑郁 、焦虑 ,压 力 大 。事 情 多 得理 不 出头 先 应该 让 自 己平 静 下 来 ,在睡 觉 之 前尽 量 转 移 自己 的思绪 。 绪来 ,以致 于 晚 上 睡 觉都 会 做 梦 ,白天 总 感觉 头 昏沉 沉 的 ,多 梦是 不 是也 属于 失 眠 ?
胞 长 时 间处 于 幻 想 与兴 奋 状 态 ,自然 就 无 法入 睡 。 如果 出现 这 种 情 况 。应 及 时调 整 自 己的 心 情 ,可 以这 样 想 , 事 情 已 经 过
下面的几种情况可能是失眠者首先需要注意的问题。
典 型症 状 :工作 压 力 大 ,紧张 。到 了晚 上 就 怕 自己睡 不 着 去 ,从 失 败 中汲 取 教训 就 好 ,再 多 的懊 悔也 于 事 无 补 .还 可 以 觉 ,但 是越 担 心 失眠 就 越 难 以入 睡 ,人也 变得 很 焦虑 。 这 是 常见 的 “ 失眠 期 待 性 焦虑 ” ,通 常 表现 为晚 上 一上 床 , 听一 些 节 奏 舒缓 的 音 乐来 放 松心 情 。
亚健康概论 PPT课件

压 力 量 表 自 测
压 力 量 表 自 测
压 力 量 表 的 评 价 标 准
如何防治亚健康(一)
办公室简易健身法
1、梳头、头颈运动、弯腰运动;
亚
2、腹式呼吸;
健
3、提肛运动; 4、腹部自我按摩;
康
5、脸部按摩;
6、腰部按摩。
做 好 亚 健 康 管 理
做好亚健康管理(二)
什么是亚健康管理?
红:是每天1-2两红酒或一个西红柿; 黄:是富含维生素的黄色蔬菜,如
胡萝卜、红薯、南瓜、红辣椒等。 绿:是绿茶和深绿色蔬菜; 白:是燕麦粉或燕麦片; 黑:是每天5-10克黑木耳
四大基石之————适当的运动
1 、减轻体重;2、降低血压; 增强骨质;4、提高“好的”高密度脂蛋
白水平;5、降低“坏的”低密度脂蛋白 水平6、降低甘油三酸酯(脂肪)水平;7、 增强体能和协调能力,减少因跌倒而带来 的危险。8、提高胰岛素敏感度;9、增强 免疫系统;10、增强整体舒适感
何 判
体检
不正常 有/无症状
疾病状态
断 亚
正常
有各种不适 专家评估
亚健康状态
健
无不适症状
健康状态
康
亚健康诊断的参考标准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
① 已经出现各种不适症状,持续或反复出现3个月以 上,但诊断疾病无依据;
② 无重要的躯体及精神心理疾病,或原有疾病相关检 查指标的改变与现有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内在联系;
重心下移 关口前移 搞好健康促进 从医疗医学向预防医学转变
中 医 “治 未 病” 与 亚 健 康
“医学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 更应是关于健康的科学”、 “好的医生应是使人不生病的 医生,而不仅是把病治好的医 生”。
亚健康现代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亚健康现代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在当今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加,亚健康逐渐成为了人们普遍面临的问题。
亚健康表现为身体或心理上的不适,虽未达到疾病的程度,但已经开始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下面将针对亚健康现代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探讨。
一、失眠问题亚健康常容易导致失眠问题的出现。
许多人在工作和学习中面临的压力加大,导致熬夜成为了常态。
长期睡眠不足会造成神经和心理功能紊乱,降低工作效率和免疫力。
合理的生活规律对于改善亚健康状态十分重要,应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二、饮食不规律亚健康人群中普遍存在饮食不规律的问题。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时间紧张,导致很多人常常吃快餐或随便找点东西填饱肚子。
长期下来,营养摄入不均衡,缺乏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等营养素,容易引发消化不良等问题。
建议亚健康人群要强调饮食的均衡,多摄取新鲜蔬菜、水果以及全谷类等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三、缺乏运动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很多人久坐不动,缺乏体育锻炼。
久坐不动会导致肌肉萎缩、循环不畅,还会增加患上肥胖、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
适量的运动对于改善亚健康状态具有很大的帮助。
建议亚健康人群要注意每天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健身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四、心理压力过大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竞争和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成为了亚健康的常见表现。
压力过大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出现。
亚健康人群应该学会合理管理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学习放松的方法,如运动、听音乐、阅读等,帮助缓解压力。
五、电子产品过度使用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离不开电子产品,但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也是亚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时间盯着电脑、手机等屏幕,容易引发眼部疲劳和颈椎病等问题。
同时,电子产品使用过多也会让人陷入信息的泛滥中,产生焦虑和疲劳感。
亚健康人群要注意电子产品的适度使用,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保护好眼睛和颈椎。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及干预ppt课件

国内外动态
2004年中国精神卫生日是:
关注儿童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
主题:快乐心情 健康行为
国内外动态
12-22%美国儿童有精神障碍 7.5百万-1400万
5-9%有明显的功能损害 <20%接受精神卫生服务,甚至很少能看儿
童精神科医生 而很多孩子是可以各种治疗中(药物及其
行为治)得到帮助 ….美国精神卫生中心
7. 自卑 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家, 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 低一等,抬不起来头。这种自我严惩影响了自己的情 绪,对什么都缺乏情趣,压抑感太强。
精神健康与精神障碍的关系
精神健康
亚健康状态 (第三状态)
轻性精神 障碍
精神病
·精神愉快 ·精力充沛 ·社会适应良好
什么是行为问题呢?
儿童行为问题 (childhood behavior disorders) 指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 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李雪荣,1987) , 其诊断分类尚未确定(沈渔村邨,1995 )。
儿童行为问题包括行为和情感两个方面 (Walton,1985) :行为问题如攻击、不听管 教、偷窃、逃学、说谎、离家、纵火等,情感 问题如焦虑、恐惧、抑郁和人际关系困难等 。
婴幼儿期:1.说话迟(3.6)2.过分哭闹(4.1)3.小便控制差(4.3) 4.养育困难(6.9)5.退缩(7.2)6.适应差(7.8)7.生活不规律 (9.2)8.易分心,过渡活动(9.8)9.说话走路较迟(10.9)
学龄期:1.脑电图慢波明显多 2.软症状明显高 3.学习困难,干扰别人,人际关系差 4.情绪行为异常
• 不好的倾听者
• 用“心”
• 理解和领会思想与 感情
亚健康

健康人如何预防亚健康
三要:改善自己的生 活节奏和生活方式。 要生活规律、睡眠充 足、豁达大度、乐观 向上、按时进餐、营 养均衡、戒烟限酒, 还要加强身体锻炼。
健康人如何预防亚健康
四要:创造温馨和谐 的工作、学习和家庭 环境,让友情、亲情、 爱情充满家庭内外, 齐心协力去克服困难, 走出逆境、缓解压力, 改变现状、缓解症状。
“亚健康”在急诊 健康教育中的实施
5.示范式教育
针对患者个体文化程度高低以及对“亚健康”知识 及相关因素掌握的深浅程度,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进行 指导,纠正患者不利于健康的行为方式。如教授患者合 理膳食、科学健身的方法和手段。
健康人如何预防亚健康
预防亚健康状态,促使亚健康向健康状态转化, 应该争取做到“五要”。
健康人如何预防亚健康
一要: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保健意识。要通过 各种渠道了解什么是亚 健康,亚健康有哪些表 现,自己是否处于亚健 康状态。学会自我诊断、 自我调节、自我改善、 自我治疗。既不要满不 在乎,又不能小题大做。
健康人如何预防亚健康
二要:正确对待社会环 境,不断分析自身条件 和个人心理状况。正确 对待社会竞争和工作压 力,要有一颗平常心, 为人处事不要苛求,只 要尽力了就足矣。要学 会尊重、宽容、互惠、 赞扬。经得起表扬也受 得了挫折。
亚健康的表现
亚健康状态是一个时间段,临床表现非常复杂, 许多学者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诊断标准。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提出,这是一组长期、慢性、 反复发作的脑力和体力疲劳所造成的一组症候群, 被称为慢性疲劳综合症。
分类
它可以分为三类,概括为:“三个下降”: 第一类是活力下降,就是没精神、记忆力下降、注 意力不集中、总出错、自我控制能力下降、失眠和多梦。 第二类是脏器功能下降造成适应能力下降,表现为 热不行 冷不行饥不性、饱不行,体重偏高‘血压、血糖、 血脂偏高; 第三类是免疫力下降,表现为大病没有,小病不断。 对于亚健康,有些人还总结为“三多三少”,即症状多、 自我感觉多、疲劳多;活力减少、反应能力减少和适应 能力减少。
什么是亚健康.ppt

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 (WHO)1948 年提出 了著名的健康新概念,即“健康不仅 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在身体 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 的完美状态”。具体来说,健康应括 以下10个方面的内容:
①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 活和工作;
② 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而不 挑剔; ③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④ 应变能力强, 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⑤ 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主要危害是使人中毒而发生神经系 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的症状,最常 见的有疲劳、失 眠、眼干、皮肤癌痒、 恶心呕吐、腹泻、咳嗽等。近年对食品 安全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蔬菜、水果 的化肥、农药污染己引起了人们的高度 重 视。
3.5.2. 空气污染:包括自然界的污染, 如火山爆发、温泉中的二氧化硫、春 秋季的 花粉、花絮等。生活中的污染 如排放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烃类 化合物、氮氧化合物、浮尘以及二次 空气污染(光化学污染)。
时易于出现激动、发怒、焦虑、烦躁等情绪化反 应 , 这些均不利于健康。
3.3. 生活因素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嗜烟、酗酒、吸
毒和滥用药物均可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 害使大脑皮质发生退行性变化, 智力减退、 记忆力下降、头痛、头昏、注意力不能集中 等。
膳食的不平衡:摄入不足则患营养不良,摄入 过剩则患肥胖或超重并易引起现代文明病, 如心血
亚健康与心理失衡关系密切,主
要原因是的心理压力超过了那些心理 承受力薄弱者的承受能力,使之产生一
系列心理不适应症状。如遭遇生活事 件的刺激、人际关系紧张、人文环境 的突然变化、经济压力过大,或有人 格缺陷等。
A型性格(不是A型血型)有强烈的竞争心理、 快节奏、高效率、时间紧迫感强、争强好胜, 这类 人工作目标、人生目标一个接一个, 如达不到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恶性肿瘤标测物检查; 5 四肢肌力,体温,皮肤感觉等测试; 6 细胞及血红蛋白容量测试;
11 病原体携带筛查试验; 12 心理及认知功能测试; 13 心血管危险因子筛查
7 感官功能测试
检测:“一滴血”5分钟即可查出亚健康
五 失眠与慢性疲劳——亚健康显而易见的症状
亚健康
失眠
什么是失眠
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疲劳 不解乏,白天困倦等症状,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存在1个月
➢ 虽不是疾病,但人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严重影响机体健康,工 作,生活和学习,极大的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一 Nhomakorabea谓亚健康
➢ 据统计:
(1)
(2)
>2/3
<1/3
亚健康 健康或疾病
75%
20% 5%
亚健康 疾病 健康
专家 提出:亚健康是本世纪影响人类生命质量的最 大敌人。
二 亚健康致病原因及危害
以现代医学为基础的微观论:
二 亚健康致病原因及危害
➢ 本病原因主要有:烦劳过度、情志不畅、禀赋不足或大病后失于 调理等(民间中医)。
➢ 脏腑功能紊乱,失衡所致(藏象学)。 ➢ 脏腑功能的相生,相克的平衡机理被打破(五行学说)。 ➢ 阴阳不平衡所致(阴阳学说)。 ➢ 气血瘀积导致人体代谢紊乱(中医气血说)。 ➢ 肾虚导致五脏六腑都虚( “肾虚论” 学说)
三 亚健康的不同分类
按WHO健康新概念分
~以躯体表现为主型 ~以精神心理表现为主型 ~以社会适应性表现为主型 ~以道德方面为主型 ~混合型
按机体不同系统表现分 ◎
~神经精神系统 ~心血管系统 ~骨关节系统 ~泌尿生殖系统 ~呼吸系统 ~特殊感官系统
◎
三 亚健康的不同分类
按亚健康概念构成要素分
◎ ~ 身心上游不适感,但又难以确诊的”不定陈 述综合征”
长 期 的 心 理 压 力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功 能 下 降
神 经 系 统 细 胞 部 分 萎 缩 变
局 部 微 循 环 障 碍
回 流 心 脏 的 血 液 减 少
心 输 出 血 量 相 对 减 少
其 他 各 系 统 缺 乏 氧 养 供 给
相 对 的 功 能 低 下 和 减 退
各 系 统 回 心 血 量 渐 下 降
➢ 通常被诊断为疲劳综合症、内分泌失调、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 症等
一 何谓亚健康
➢ 1、发病因素:无细菌、病毒感染,是因社会心理、生活习惯(特 别是工作条件)、自然环境。2、多种多样症状,时重时轻。3、 检查无任何器质性改变。
➢ 主要症状:睡眠不良、浑身无力、容易疲倦、头脑不清爽、思想 涣散、头痛、面部疼痛、眼睛疲劳、视力下降、鼻塞眩晕、起立 时眼前发黑、耳鸣、咽喉异物感、胃闷不适、颈肩僵硬、早晨起 床有不快感、手足发凉、手掌发粘、便秘、心悸气短、手足麻木 感、容易晕车、坐立不安、心烦意乱等
四 亚健康评价方法及相关研究进展
1 神经内分泌变化;下丘脑-垂体 -肾上腺素
2 慢性感染与免疫功能测试; 细胞免疫,抗核抗体测量等
3 脑功能变化;SPECT测脑血流灌注等
8 季节性环境暴露试验和化学气体过敏 试验
9 运动心肺功能测试(CPET);最大耗氧 量,无氧域,代谢当量等
10 自主神经稳定性测量和倾斜试验
➢ 人体自然衰老;心脑血管及其他慢性病的前期、恢复期和手术后 康复期出现的种种不适;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等。
➢ 成因是心理压力过大,文化和社会结构造成的压力。 ➢ 和过度的疲劳有关,是某种职业导致的疾病(美) 。 ➢ “亚健康”与血液中自由基含量偏高有关(美)。 ➢ 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亚健康)的蛋白质(日)
各 系 统 功 能 衰 退
亚 健 康
性
肌 体 机 能 性死 下亡 降
衰 老
二 亚健康致病原因及危害
亚健康的六大成因及五大危害
六大成因 ~过度紧张和压力 ~生物钟紊乱 ~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 ~居住和生活环境污染 ~不良精神,心理因子刺激 ~各种内外因素导致的微生态失衡
五大危害 ◎
~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前状态 ~影响工作效能和生活,学习质量 ~导致精神,心理疾病 ~影响睡眠质量,加重身心疲劳 ~影响健康寿命,甚至造成英年早逝 ◎
~ 某些疾病的疾病前状态 ~ 一时难以明确其病理意义的”征” ~ 病原携带状态 ~ 临床检查的高,低限值状态 ~ 高致命危险因子状态 ~ 认知疲劳与心理失衡状态
◎
三 亚健康的不同分类
亚健康的界定范围
➢ 亚健康不同于亚临床 ➢ 亚健康不等于慢性疲劳综合征 ➢ 亚健康与某些功能性疾病需仔细鉴别 ➢ 亚健康不能与某些精神,心理疾患混为一谈 ➢ 中西医对亚健康的认识和表述有差别
“虚症”和“亚健康”同症
二 亚健康致病原因及危害
总结
亚健康是人体多个系统功能发生紊乱的一个复杂的动态平衡过程
社会心理
外
因
生活习惯
自然环境
导疾 因病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内分泌系统功能 内 免疫系统功能 因
心、血管功能
消化系统功能
代谢功能紊乱
二 亚健康致病原因及危害
人体发生衰变可从任何一大系统开始
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减退为例:
什么是慢性疲劳与慢性疲劳综合症
慢性疲劳
疲劳持续存在2周以上,经过休息和充足的睡眠时间以 后,疲劳未能解除,并且未能发现引起疲劳的疾病原因
慢性疲劳综合症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
一组以慢性持久性或反复发作的脑力和体力疲 劳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持续时间在6个月以上者
亚健康与失眠
一 何谓亚健康
健康
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WHO)
亚健康
➢ 是指无器质性病变的一些功能性改变,又称第三状态。因其主诉 症状多样而固定,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或“灰色状态”。 它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边缘状态,在身体上、 心理上没有疾病,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症状表现和心理体验。
(1987年4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五 失眠与慢性疲劳——亚健康显而易见的症状
二 亚健康致病原因及危害
➢ 色氨酸是引发慢性疲 综合征(亚健康)的原因(日、英)。 ➢ 病因新说:患者肌肉遭病毒感染而引(英)。 ➢ 和神经系统的感染导致自身免疫异常有关。
以传统医学为基础的宏观论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 中医学无此病名,其临床表现应属“虚劳”、“不寐”、“心悸” 等,属“虚”证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