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缝X射线检测报告单

合集下载

(中英双文版)射线检测报告模板

(中英双文版)射线检测报告模板

Radiographic Examination InstructionforCircularWeld 环焊缝射线检测工艺卡Form No./表码: Rev. No./版本号:A Report No./报告号: Page 1of 11 Application应用Carbon Steel. Butt/Circumferential weld with = 122” Ø tank, tank thickness up to 13mm碳钢对接环焊缝直径122’’壁厚13mm2 Equipment Type:设备XXGZT-3005HQ panoramic x-ray tube or equivalent XXGZT-3005HQ轴向X射线机3 Radiation Source:辐射源5mA, 150-300kv, 1.0 x 2.5mm focal point 5mA, 150-300kv, 1.0 x 2.5mm焦点大小4 Technique:技术Single Wall Exposure Single Wall View (Panoramic)单壁单影周向曝光5 GeometricRelationship:几何关系Radiation source positioned within of center of weld circle. Radiation beam at 90° to weld and film.源在中间,射线束以90°方向投入焊缝和胶片。

6 Film Type:胶片类型In general, Agfa C7 Sheet film,Agfa C4 sheet film shall be used if the required sensitivity not achieved. 通常用agfa C7胶片,灵敏度达不到的话,可以用C4.7 Film Coverage:胶片覆盖A minimum of 10mm of parent metal on either side of the weld will be included in the radiographs. Theoverlap offilm cassettes is approximately 25mm.至少10mm母材需被覆盖, 胶片重叠25mm。

钢结构焊缝X射线探伤检验指导书

钢结构焊缝X射线探伤检验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一)Task Steering(第一版1nd edition)编制:审核:批准:执行日期:2007年10月20日1.目的Purpose1.1为使钢结构的部件和焊缝采用X射线检测时其全过程的操作规范化,以便获得合格的透照底片,正确反映产品质量。

Standardize the whole process of X-ray inspecting in order to acquire eligible negative reflecting quality of products correctly.2.适用范围Applied scope2.1本规程适用于钢结构中板厚3~40mm的对接焊缝的射线透照检测。

Thisregulations is applied to radial inspecting of butt weld of 3~40mm thickness steel structure plate.3.引用标准Quoted standards3.1ANSI/AWS D1.1(2006) “Structural welding code-steel”(钢结构焊接标准)3.2ASTM/E 747(使用金属线透度计控制射线照相检测质量的方法)3.3ASME SEC .V3.4ASME B31.34.实施步骤Procedure of performance4.1人员的要求Requirements of personnel4.1.1从事射线照相检测的人员,必须掌握射线探伤的基础技术,具有足够的部件和焊缝射线探伤经验,并掌握一定的材料,焊接基础知识。

Theperson who inspect must know basic technology of NDT, basicknowledge of welding and material but have enoughexperience.4.1.2探伤人员应由相关部门无损检测考核委员会培训和考核,并持有相关部门无损检测考核委员会认可的RTⅡ级或以上资格证书,才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检验工作。

焊缝内外观检验报告

焊缝内外观检验报告

焊缝内外观检验报告1. 引言焊缝内外观检验是焊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

焊缝内外观的检验能够评估焊接接头的质量及其可靠性,检测并排除潜在的缺陷,确保焊接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报告旨在对焊缝内外观检验进行详细描述,包括检验方法、标准要求、检验结果以及结论。

2. 检验方法焊缝内外观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目视检查、放射性检测和超声波检测等。

2.1 目视检查目视检查是最常用、最简单的焊缝内外观检验方法之一。

通过裸眼观察焊缝的外观,判断焊缝是否存在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

目视检查可以迅速判断焊缝的质量,但无法对焊缝进行定量评估。

2.2 放射性检测放射性检测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射线(如X射线或γ射线)穿透被测焊缝材料的方法来检测焊缝内部缺陷的方法。

通过观察放射线照片,可以检测出焊缝内部的缺陷,如气孔、夹渣、裂纹等。

放射性检测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精度的优点,可以在焊接接头材料中发现微小的缺陷。

2.3 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是利用超声波在材料内部传播时与缺陷相互作用,通过接收和分析反射、折射、散射等超声波信号来检测焊缝内部缺陷的方法。

超声波检测可以检测出焊缝内部的各种缺陷,如裂纹、夹渣、气孔等,并能够定量评估缺陷的尺寸、位置及其对焊接接头的影响。

3. 标准要求焊缝内外观检验的标准要求通常由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

以下列举了常见的标准要求:•国家标准 GB/T 9443-2008《金属焊接焊缝放射性检测》•行业标准 JB/T 4730-2005《压力容器焊缝无损检测》•国际标准 ISO 17640:2010《无损检测.焊接透射射线检测焊缝》根据不同的焊接材料、焊接接头类型和使用环境要求,具体的标准要求会有所差异。

4. 检验结果根据焊缝内外观检验所采用的不同方法,检验结果也会有所区别。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检验结果:•目视检查:良好、有缺陷(如裂纹、气孔、夹渣等)•放射性检测:缺陷类型、缺陷位置、缺陷尺寸等•超声波检测:缺陷类型、缺陷位置、缺陷尺寸、缺陷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等根据检验结果,可以对焊缝进行合格/不合格的评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者改进。

焊缝探伤报告

焊缝探伤报告

焊缝探伤报告一、引言。

焊缝是由于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冷却形成的连接部分,是工程结构中常见的连接方式。

然而,焊缝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对焊缝进行探伤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时发现焊接缺陷,确保焊接质量,提高工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焊缝探伤方法。

1. X射线探伤。

X射线探伤是一种常用的焊缝探伤方法,通过X射线对焊接部位进行照射,利用不同材料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不同的特点来检测焊缝是否存在缺陷。

X射线探伤可以对焊缝进行全面、立体的检测,能够检测出各种形式的焊接缺陷,如气孔、夹渣、裂纹等。

2. 超声波探伤。

超声波探伤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通过超声波对焊接部位进行检测,可以发现焊缝内部的缺陷。

超声波探伤可以检测出焊缝内部的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对于焊缝的质量评定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3. 磁粉探伤。

磁粉探伤是一种常用的焊缝表面缺陷检测方法,通过在焊接部位撒布磁粉,并施加磁场,可以发现焊缝表面的裂纹、夹渣等缺陷。

磁粉探伤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对焊缝表面缺陷的快速检测。

三、焊缝探伤报告。

根据对焊缝的探伤检测,我们得出以下报告:1. 焊缝内部存在气孔和夹渣,对焊接质量造成一定影响,需重新进行焊接处理。

2. 焊缝表面存在裂纹,需要进行修补处理,确保焊缝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 焊缝连接部位存在局部变形,需要重新进行焊接处理,确保焊接部位的稳固性。

四、结论。

焊缝探伤是确保焊接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焊缝的全面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焊接缺陷,保证焊接质量,提高工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焊接工艺时,需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焊接质量,减少焊接缺陷的产生。

五、致谢。

感谢对本次焊缝探伤工作给予支持和帮助的各位专家和同事,在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完成了本次焊缝探伤工作,并得出了相应的报告。

六、参考文献。

[1] 焊接工程手册。

[2] 焊接质量检测技术。

[3] 焊接工艺规程。

以上就是本次焊缝探伤报告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焊缝检测报告

焊缝检测报告

焊缝检测报告
焊缝检测报告
检测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检测地点:XXXX工地
一、检测目的
本次焊缝检测旨在对焊接工艺进行评估,确保焊接质量符合相应标准和要求,提供工程质量的保证。

二、检测焊缝
本次焊缝检测的对象为工地现场焊接的钢结构焊缝,包括各种连接节点和焊缝。

三、检测方法
本次焊缝检测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目视检查、超声波检测和X射线检测。

四、检测结果
1. 目视检查结果
通过目视检查,焊缝表面无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

焊缝整体形态良好,无明显的凹凸不平或脱焊现象。

2. 超声波检测结果
超声波检测结果显示,焊缝中无明显的内部缺陷,声速和声阻抗均匀,符合焊接质量的要求。

3. X射线检测结果
X射线检测结果显示,焊缝中无明显的未焊透或未焊合现象。

焊接连接部位的金属熔合结合良好,焊缝强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本次焊缝检测结果显示,焊缝质量良好,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五、建议意见
基于本次检测结果,建议对焊接质量进行进一步加强和控制,保证焊接工艺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同时,建议定期对焊接点进行检测,确保焊接质量的稳定。

六、检测人员
本次检测由XXX公司的专业检测人员进行,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

备注:本次焊缝检测报告仅对目前现场焊接情况进行检测,不对后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缺陷负责。

检测结果仅供参考,具体的焊接质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焊缝射线底片分析

焊缝射线底片分析
各种裂纹的影象差异和变化较大,因为裂纹影象不仅与裂纹 自身形态有关,而且与射线能量,工件厚度,透照角度,底片质 量等许多因素有关。
1.
透照时射线束方向与裂纹深度方向平行,得到的裂纹影象是一 条黑线,随着透照角度逐渐增大,黑线将变宽,同时黑度变小, 透照角度更大时,可能只出现一条模糊的宽带阴影,完全失去 了裂纹影象特征。 薄板焊缝的裂纹影象比较清晰,各种细节特征可以显示出来, 而当透照厚度增加后,细节特征可能有一部分丧失,甚至完全 消失,影象将发生很大变化。
X 射线底片影象分析
5.为能正确地识别表面几何影象 ① 仔细了解试件结构和焊接接头型式 ② 熟悉不同焊接方法和焊接位置的焊缝成形特点 ③ 此注意焊缝外观检查的结果 ④ 掌握试件的表面质量状况,对可能影响缺陷识别的表面几 何形状进行打磨, ⑤ 注意对表面缺陷的核查。 ⑥ 底片上焊接形状缺陷的影象和表面损伤的影象主要根据位 置、形状、表面结晶形态以及影象轮廓清晰度等特征来加 以识别。
X 射线底片影象分析
4.影象分析示例:小径管环焊缝底片评判要点 (1) 小径管环焊缝双壁双影照相特点 透照厚度变化大,因此底片上不同部位的黑度和灵敏度差异较大。 (2) 通览底片时的影象分析要点 ① 辨认焊接方法 ② 辨认焊接位置 ③ 确定有效评定范围 ④ 辨明投影位置 (3) 缺陷定性时的影象分析要点 一般规律:根部裂纹、未熔合、未焊透、线状气孔、内凹、内 咬边烧穿都发生在焊缝根部,底片上的位置处于椭园内侧;内凹 一般在仰焊位置,根部焊瘤,焊漏,弧坑在平 焊位置。
X 射线底片影象分析
X 射线底片影象分析
3.未焊透 ① 未焊透的典型影象是细直黑线,两侧轮廓都很整齐,为坡 口钝边痕迹,宽度恰好为钝边间隙宽度。 ② 有时坡口钝边有部分熔化,影象轮廓就变得不很整齐,线 宽度和黑度局部发生变化,但只要能判断是处于焊缝根部 的线性缺陷,仍判定为未焊透。 ③ 未焊透在底片上处于焊缝根部的投影位置,一般在焊缝中 部,因透照偏、焊偏等原因也可能偏向一侧。未焊透呈断 续或连续分布,有时能贯穿整张底片。

3503-J122-1射线检测报告(一)

3503-J122-1射线检测报告(一)

A. 30〜A. 43 SH/T3503-J122-1 “射线检测报告(一)”、SH/T3503 —〕122 — 2 “射线检测报告(二)”、SH/T3503-J123-1 “焊缝超声波检测报告(一)”、SH/T3503-J123-2 “焊缝超声波检测报告(二)”、SH/T3503 — J124 — 1"材料超声检测报告(一)”、SH/T3503-J124 一2 “材料超声检测报告(二)”、SH/T3503-J125-1 “超声测厚报告(一)”、SH/T3503- J125-2 “超声测厚报告(二)”、SH/T3503-J126-1 “磁粉检测报告(一)”、SH/T3503- J126-2 “磁粉检测报告(二)”、SH/T3503-J127-1 “渗透检测报告(一)”、SH/T3503- J127-2 “渗透检测报告(二)”、SH/T3503-J128 “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检验报告”、SH/T3503-J129 “硕度检验报告”等表格中的通用栏H按下列说明填写:——“委托单位”是指与检测单位签订无损检测合同的单位或其授权的单位,负责办理委托事宜;——“承包单位”按委托单填写所委托检测项目的责任单位,分别填写釆购单位、施工单位等单位名称;——“检件名称”按委托单填写,其中管道填写管道编号和介质;设备填写设备位号和设备名称;——“检件编号”按委托单编写,其中管道填写管道编号或预制管段编号、设备填写设备位号、炉管填写炉位号与炉管区段号;——“报告编号”由检测单位填写自行编制的号码;——“检件规格”按委托单填写,其中设备应填写设备内径X壁厚;管道应填写管子外径X壁厚;同一管道编号中所检验的不同规格均应逐一填写;——“检件材质”按委托单填写,其中同一台设备或同一管道编号中所检验的不同材质应逐一填写;——“检测标准”、“合格级别”、“检验比例”等按委托单要求填写,“检验比例”中管道的固定焊口和活动焊口应分开填写;——“检验时机”分别填写焊后、打磨后、热处理后、坡口准备、轧制、锻造、铸造、清根后、堆焊前、压力试验前、后等;——“表面状态”系指喷砂、打磨、机加工、轧制、漆面等;——“评片人”、“检测人”应曲II级及以上检测人员签字或盖章;——“审核人”应由技术负责人(具有II级及以上资格)签字或盖章。

焊缝检查报告

焊缝检查报告

焊缝检查报告1. 背景介绍焊接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连接方式,通过加热使得金属材料熔化并连接在一起。

焊缝作为连接部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焊接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因此,进行焊缝质量检查是保证焊接工程质量的必要步骤。

2. 检查目的本次焊缝检查的目的是确定焊接质量是否符合指定的标准和要求。

主要包括焊缝的几何形状、焊接质量、缺陷情况等方面的评估。

3. 检查范围本次焊缝检查的范围涵盖了工程施工中所涉及的所有焊接部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焊接材料:焊条、焊接气体等。

3.2 焊接设备:焊接机、电焊割设备等。

3.3 焊接工艺:焊接参数、预热、后热处理等。

3.4 焊接缺陷:焊缝气孔、夹渣、未熔合等。

4. 检查方法本次焊缝检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和工具,确保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体的检查方法如下:4.1 目视检查:使用肉眼对焊缝进行直接观察,评估焊缝的几何形状和表面质量。

4.2 放射性检测:采用X射线或γ射线照相机对焊缝进行拍摄,检测焊缝内部的缺陷情况。

4.3 超声波检测:利用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原理,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发现隐蔽缺陷。

4.4 磁粉检测:在焊接结构表面撒布磁粉,并施加磁场,通过观察磁粉的起伏,判断是否存在裂纹等缺陷。

4.5 渗透检测:使用渗透液涂布在焊缝表面,利用液体进入焊缝缺陷并显影,判断是否存在裂纹等缺陷。

5. 检查结果根据对焊缝的多方面检查,得出以下结果:5.1 焊缝几何形状符合要求,达到了设计要求和标准规定。

5.2 焊接质量良好,焊缝中无气孔、夹渣、未熔合等缺陷。

焊缝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5.3 经放射性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判断,焊缝内部无裂纹、脱焊等隐蔽缺陷。

6. 结论综上所述,本次焊缝检查结果表明焊缝质量良好,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定。

焊接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得到了保障,可正常投入使用。

附:焊缝检查记录照片(适用情况下附上焊缝检查照片)以上为焊缝检查报告内容,凭此报告结论进行后续工程验收和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缝X射线检测报告单
报告日期2011年6月12日
委托单位
工件名称
集箱
工件编号
2011-02
材质
20
工件规格
Φ219×8破口形式 NhomakorabeaV型焊接方法
SMAW
焊工代号
H14
执行标准
JB/T4730.2-2005
技术等级
AB级
射线机型号
XXQ2505
焦点尺寸
2.0×2.0mm
焦距
600mm
管电压
230KV
管电流
5mA
曝光时间
3.5分
显影时间
5分
显影温度
20℃
停影时间
20秒
定影时间
8分
定影温度
20℃
洗片方式
手工
冲水方式
槽式
冲水时间
30分
胶片类型
天Ⅲ
验收等级
Ⅱ级
探伤要求
100%
干燥方式
自然
焊缝部位
片数
等级:
返修次数
黑度
应识别丝号




纵向缝
环向缝
10
10
2.0~4.0
12
T字缝
试板
管板
拼接缝
下脚圈
拼接缝
检测部位图:
绘图人:
记事:
年月日
操作人
初评
复评
审核
级别

级别

级别

级别

结论
合格
结论
合格
结论
合格
结论
合格
日期
2011.6.12
日期
2011.6.12
日期
2011.6.12
日期
2011.6.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