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要点概括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散文概括要点ppt

散文概括要点ppt

解答此类题靠的是对某些关键词语的组合, 换个角度的转述,用一个更“上位”的词加以概 括;有的则需要自己挖掘概括。 记住:全用原文的话太呆板,全用自己的话太 危险,原文的话与自己的话相结合最保险。
4.要有“因分赋点”意识 这种题不像其他题一点两分,而多 数情况下是一点一分,甚至答满6点才 得4分。因此要根据分值的多寡来大致 确定要点的数目。
对一些人、物特点的概括,不要忘记形、 神两方面。
原因概括题
原因概括题的特点:题干呈现的往往是作者 的观点(或结论),要求筛选、概括出作者持该观点 的理由或依据。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①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②综观全文,概括×××的主要原因。
③结合文意,说说作者为什么×××。
审答题区间时要特别注意题干的结论在原文出 现的地方,它往往是信息要点最集中的地方。 答题要有因果意识,要善于由果溯因,求一果 多因。
散文概括要点
提取、概括信息要点要准而全
1.注意筛选的范围
有的题目筛选的范围很明确,但多数考题没有 明确的筛选范围,只提供了题干原句,这时,确定 筛选范围对于答全要点至关重要。一般而言,确定 筛选范围首先是遵循“就近”原则。凡是题干语句 所在的地方,均是答题要点密集的地点。确定了这 一范围,就掌握了主要答题点。其次是适当扩大筛 选范围,这个较大范围是指题干原句或原句中的关 键词语出现的其他地方,剩下的答题要点有可能在 这些地方。
语言组织可采用“因为:①②③„„”形式。
另外,可用因果法检验答案是否正确。用 “因为……所以……”形式把原因与结论连起来读 一读,如果因果关系成立,则基本正确;如果生 硬,则可能不正确,或语言组织不到位。
全文主旨或思想感情概括题

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ppt课件

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ppt课件

4
文学作品阅 读专题之一
如何快速读懂散文
5
散文是内心的独白,是对读者朋友的倾诉, 写散文就是要顽强地表现自己。(张守仁) 散文是作者与读者在艰辛的人生长途上小 憩时的悄声对话和共同思索。(余秋雨)
开拓自己的生命空间······使每个
生命表述得更彻底,更有诗意。
6
散文的显著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这是散文的重要特点。所谓 “ 形 散 ” ,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 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散还指它的表现方法不拘 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所谓 “ 神不散 ” ,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 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 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 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13
文章主旨如何表述
用了什么手法
本文通过写什么,表现什么, 赞扬什么,反对什么……
14
另外,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文 章的开头、结尾,文章的文眼, 作品的背景、作者等,这些都是 尤其需要注意的关键部位。
15
散文阅读题的答题如何规范,有一 定的答题模式吗?经过摸索,探究历年 高考试题的参考答案,总结出常见的几 种答题模式,供同学们参考仿用。
19
(1)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1、即使是普通的油灯,在贫困的年代里也是很宝
贵的;2、灯下的温馨和苦读,是更值得珍惜的人生 宝贵财富。
(2)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1、曾经拥有的灯下温馨已经逝去,"我"有一种不
知身在何处的惆怅;2、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不免失 去了一些美好的东西。
二 标题
、 结
段意层意、归纳主题
构 结构思路、谋篇布局


、 形象内涵

最新散文知识点归纳-(清晰)ppt课件

最新散文知识点归纳-(清晰)ppt课件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如自然淡雅, 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清婉隽永,如 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形象含蓄,如余 光中,用形象表达主旨。
修辞手法作用题
• 答题模式:运用 • 题型设置:针对文中 了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 手法与内容结合 或段落设置考题。 (共同点),表
现了什么情感 (特点),表达 效果(行话)。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是景物、人物描写。
景物描写:主要考意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时 重点是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 的作用。注意:严格区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 文景物描写的不同--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 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散文 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
人物描写:主要是考语言、动作、神态、心 理、外貌,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 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考题形式】
• 二、品味句子的深层含义和作用 • 1.从内容上说,常考查散文中表达作者观
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句子。 • 2.从结构上说,常考查散文中的总领句、
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 • 3.从表达上说,常考查散文中富有哲理性
的句子。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①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 ,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引起 下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 解题思路:结合句子或段落在文章 中位置来回答。(有指定就问而答, 如没指定,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 面来回答。)
• 文中重点语句或重点段落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有两点:
• 一是内容上的作用,结合文章内容多角度思考分析: ①内容的充实作用;②主题的深化、升华作用;③ 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作用等。
• 二是结构上的作用:①开头:统摄全篇,领起下文, 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制造悬念,推动情节发展作 用;②中间:过渡照应的勾连,承上启下作用;③ 结尾: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作用。

散文阅读基础知识ppt课件

散文阅读基础知识ppt课件

散文一般都有一条组织材料的线索,或为人物,或为事件,或为
事物(时间、地点、道具),或为情感。找到了这条线索,就能较容易
地理清文章的思路,明确文章的主旨。当然,也有的散文没有明显的
线索,那么,理清思路就要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了。
分析文章结构,就是根据散文的结构特点,分析语段中句与句之
间的关系,找出中心句、过渡句、关键句,理解其含义,同时分析文
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
(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
小结:散文的文体特征概括来说就是 “形散神聚”。
所谓的“形”应指散文中用来表情达意
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等。“形”的 “散”体现在联想的广泛、时空的纵横等方 面,但目的却是统一的——用来表现理念、 抒发情感的、阐述哲理、表达志趣、寄寓情 趣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神聚”。
典型写作思路: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 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反映世态, 总结感悟。
第二类:抒情性散文
-3-
抒情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往往借助形
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最大特点就是“形
散而神不散”。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
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
初步把握主旨意图,可从如下角度入手:
1.依据题材特点寻主旨 写景状物散文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主旨即景物意蕴 写人记事散文 →因人明品、借事明理→主旨即情感道理 议论说理散文 →托物说理、直接说理→主旨即情趣理趣 文化游记散文 →借景抒情、托物明理→主旨即精神意蕴
2.联系开头结尾探意图 文章首尾,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表现或流露出作者的 写作意图或情感态度。 阅读时要把开头和结尾联系起来考虑,揣摩作者的 想法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如果首尾一致,就要总结一下相同点在哪里; 如果首尾落差较大,就要想作者的感受和想法为什 么会发生变化。 这样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被我们探知。 能确定文章的主旨所在或作者的情感趋向,文本的 内涵把握,思路理清,就奠定了解答题目的基础。

散文知识点归纳清晰PPT课件

散文知识点归纳清晰PPT课件
第7页/共51页
第8页/共51页
整体感知
考点1.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 考点2.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 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 考点3.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 写什---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 1.直接概括全文内容。 • 2.回答某一段落内容或全文的主题
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第9页/共51页
白我何以有此意图--又不是复原一件碎损的稀世古物 (而是一张书桌)。 • 答案:“莫名其妙”原指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表示 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这里表达了木匠师傅对我想 要复原书桌的做法感到奇怪,不能理解。
第18页/共51页
•2.品评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作品的 主题思想 、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 、人物性 格 、特殊的表达效果 (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 词语)或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 。
要二思考:一是句子自身的意思,这主要联系句子所在
的段落进行思考;二是句子深层的意思,这要联系中心、 主题来思考。
要三想到:“一想到”其可能采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或者
某种表现手法;“二想到”其可能在结构上具有某种特殊 的功能(总领全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 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 ;“三想到”一些文中 的重要语句,有时受文章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的制约,还 需结合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态度、感情等内容加以理解。
景语
(状物) 情语
散 文
抒情散文 抒情
叙述(交
直抒胸臆 待)语
哲理散文
(议论性散文)
第1页/共51页
散文的分类
• (1)叙事散文

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
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

中考散文阅读复习ppt课件ppt

中考散文阅读复习ppt课件ppt

环境: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一定
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自然环境
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
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环境描写作用: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二是渲
染气氛,三是烘托人物性格。此外,还可推动故事情 节的发展,映衬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3、规范答题模式
体会含意题设有固定的答题模式,但不同的句子还是 有各自的答题特点。 概括抽象的句子具体化:先分析句子本身修饰语的意 义,然后抓住文段中解释说明或者论证这些句子的支撑句, 探讨其具体含意。 生动具体的句子概括化,即把形象生动具体的关键词 语作抽象化处理。 表达有特点的句子突出其特点。有些句子用了象征手 法。用了比喻、拟人、反语、双关的修辞手法,体会时应 重点突出对这些表达特点的解读。 结构复杂、较长的句子切分之,即把这些句子切分成 几块,逐层体会。
写作内容作用题【知识储备】 1、对文章内容表达的作用,如使内容丰富、充实,具 体、生动等,更富有文化性、文学性、诗情画意等。 2、情感寄托或象征、寓意等。 3、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贯穿全文的线索。 5、照应(呼应) 6、突出主旨,升华(深化)主旨等。
二、原因概括题 1、分条列出依据题 2、由果溯因题 3、简述概括题
考点聚焦
小说的考点
考点一 揣摩人物形象
考点二 分析环境描写 考点三 把握故事情节 考点四 概括主题内容 考点五 理解小说标题 考点六 分析写作技巧
考点七 品味小说语言
第二节 题型分析
一、作用分析题
1、语句作用题 2、段落作用题 3、修辞作用题 4、人称作用题 5、标题作用题 6、写法作用题 7、景物描写的作用

散文概述PPT课件

散文概述PPT课件
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 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 文学等。
第2页/共14页
散文的分类
从文学分期分类 从表达方式分类 从其它角度分类
第3页/共14页
散文的分类——从文学分期分类——古代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1)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
例如: 金开诚的《漫话清高》 鲁迅的《灯下漫笔》
第8页/共14页
散文的特点
从写作目的的角度看 从形神关系的角度看 和诗歌对照的角度看 和小说对照的角度看 从思维运用的角度看 其它角度
第9页/共14页
散文特点:从写作目的的角度看
(一)散文的写作目的,无不是抒情、明理、言志的
例一:《记念刘和珍君》
写作目的: 一是要人们牢记“三一八”惨案,揭露反动军阀的凶残
散文概述
散文的内涵 散文的分类 散文的特点 散文的例说
第1页/共14页
散文的内涵
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 笔、游记等。
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义和范围也在不 断的演变。
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 散体文章,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 即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 包括经、传、史书在内,都一概称之为“散文”。
第5页/共14页
散文的分类——从表达方式分类——以描写为主—写景散文
(1)写景散文: 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
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 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 文的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

高考复习之散文阅读ppt课件

高考复习之散文阅读ppt课件
25
[2015山东卷Z132 例2]
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案】(1)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引起下文对四堡雕 版的介绍。 (2)写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表 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为介绍四堡雕版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 【应考思路】首先,要分析相关段落的内容与文章主体内容的关系。 其次,要从相关段落所在的位置出发,分析其结构上的作用。
11
[2013·上海卷]例2
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句子。(4分)
【参考答案】“飞溅”一词化静为动,表现 了银河耀眼夺目、闪烁生辉的美感。
12
[ 例 3]
文中一会儿说草木生命“顽强”,一会儿又说草木“脆弱和
不堪”“卑微和无语”,这样写是否矛盾?请你联系全文谈
谈你对此的理解。
【参考答案】不矛盾。(1)“脆弱和不堪”“卑微和无语”的确 是草木的普遍生存状态,这是草木与生俱来的生命特质。(2) 但是,就是这样卑微和脆弱的草木,却又是顽强的。一方面, 草木即使身处绝境也依然坚韧生存;一方面,草木生命哪怕 结束后还能够在合适的条件下获得重生。(3)所以,无论脆弱 或顽强,都是草木的本色,而作者认为人的生存状态与草木 一样,草木生命就是人生百态的缩影,表达的是作者对草木 的尊重和对生命的严肃思考。
9
10
[[2015·广东卷Z127]例1]
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句子。(4分)
【参考答案】 “凝固”一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乡下人想抱小狗而小狗 跑掉的的尴尬之态,反映出老人的心理;“迟迟疑疑”一词写出小 狗和乡下人保持提防的心理,两个词语写出了乡下人和城里的小狗 之间的隔阂。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赏析词语的含义的题目,注意词语在文章中表 达的“人物”的心理特征,以及背后的深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