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专业)硕士基本情况介绍

合集下载

北京林业大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北京林业大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北京林业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林业(095400)Master of Forestry(一)林业硕士概况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林业大学于2011年增设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成为首批招收林业硕士的院校。

林业硕士依托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林学下的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和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生态学等学科群,充分立足行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紧密围绕我国林业和生态建设需要,以培养熟练运用现代林业技术手段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适应了我国林业和生态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二)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的林业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运用现代林业技术,适应林业及生态建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林业专门人才。

2.基本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奉献林业及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精神。

(2)掌握现代林业基础理论,具有创业创新意识和林业技术应用、管理和研发的能力。

(3)具备林业行业和生态建设领域的基本执业能力。

(4)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外文专业文献。

(三)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四)学习方式与年限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修业(学习)年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为2年,最长不超过3年。

修业年限期满,未毕业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五)培养方式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联合指导。

校内导师应由本单位具有硕士研究生指导经历、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

校外导师应由来自林业生产实践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担任。

(六)学分要求与课程、必修环节设置本学科总学分要求为28学分,包括课程学习22学分和必修环节6学分。

1.课程设置本学科课程学习的学分要求为22学分,学位课学分要求为14学分,选修课不低于8分,课程学习原则上要求在第1学年之内完成。

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

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

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学位类别代码及名称:0852工程硕士专业领域代码及名称:085238生物工程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为生物工程与技术的教学、科技开发、生产应用、项目研究、规划设计和管理等行业或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生物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的培养要求: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掌握生物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或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专业领域相关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研究方向1、生物工程主要研究生物质资源生物化学加工制取生物基化学品、生物质能源、工业酶制剂、生物活性物质、蛋白饲料等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

知识域主要包括,植物纤维资源生物转化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发酵工程的基础理论与技术;酶工程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生物分离工程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生化反应工程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生物反应过程自动化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现代生化实验的技术和方法。

具有独立从事生物工程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技术服务咨询和管理的相关工作能力。

2、生物制药主要研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从森林药用植物、真菌等材料中制取具有生物活性、药用价值等的各种制品的基础理论和技术。

知识领域主要包括,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生物技术下游过程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生物制药工艺过程;药理及药物分析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生物反应过程自动化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具有独立从事生物制药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技术服务咨询和管理的相关工作能力。

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本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按课程学习与实践及论文工作并重的原则,课程学习时间为1,实践教学与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

根据实际情况,经研究生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学习年限最多可延长1年,总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林业 硕士 学位点授权简况表

林业 硕士 学位点授权简况表

林业硕士学位点授权简况表1. 引言林业硕士学位点是指为培养具有较高的林业科学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而设立的教育机构。

林业硕士学位授权简况表是对该学位点进行授权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和总结的文件。

本文将围绕林业硕士学位点的授权简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学位点概况、学科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科研平台、学术交流等。

2. 学位点概况林业硕士学位点隶属于某某大学,是该大学下属的一个学科门类。

该学位点成立于XXXX年,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国内林业硕士教育的重要基地。

学位点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备扎实的林业科学理论和实践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3. 学科专业设置林业硕士学位点设有多个学科专业,涵盖了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与保护、森林资源管理、森林经济管理等领域。

每个专业都有相应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学位点还积极开展跨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推动林业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创新。

4. 师资队伍学位点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等多个职称的教师。

师资队伍中既有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也有在学术研究领域具有较高造诣的专家学者。

他们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和指导,并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5. 教学条件学位点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条件,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

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

图书馆收藏了大量与林业相关的书籍、期刊和文献资料,为学生的学习和科研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6. 科研平台学位点积极构建科研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科研支持和平台。

学位点建立了一批科研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和课题。

学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参与科研工作,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学位点还与企业、机构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7. 学术交流学位点注重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位类别代码及名称:0852 工程硕士专业领域代码及名称:085204 材料工程为进一步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根据本类别(领域)全国教指委的相关要求和《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制定本类别(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为生物质材料、包装材料、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等行业和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能在材料设计、合成、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

本领域的研究生应达到如下培养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能积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了解本行业(领域)发展前沿,掌握本行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熟悉本行业(领域)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规范,具有创新、创业意识,能够解决本行业(领域)工程研究、产品开发、技术推广和实施、工程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3.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行业(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领域方向1.生物质材料本领域方向是满足生物质材料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研究各种生物质材料(如木材、秸秆、竹材和其他生物质纤维材料)的性质、加工利用方法、制造工艺、材料性能、材料设计和工艺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2.包装材料与工程本领域方向是满足包装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研究包装新材料、包装新技术、功能包装材料、生物质包装材料、包装材料再利用、包装装备与新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3.功能材料本领域方向是满足功能材料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研究合成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纳米功能材料、能源转换材料、功能配合物、天然产物提取分离及应用、树脂基复合材料、生物基复合材料等内容。

林学专业详细简介

林学专业详细简介

林学专业学科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林学、生物学、植物保护1学科简介学科培养目标:学科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森林培育(包括经济林栽培)、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林木良种选育、造林、森林资源调查规划、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林火管理及野生植物利用的基本训练,具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基本能力。

[1]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林学、生物学、植物保护学、环境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掌握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林木生理生化分析和森林资源调查、评价的方法,掌握林木良种选育、林木栽培抚育、森林病虫鼠害防治和林特产品加工利用的技术;4.具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培育、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基本能力;5.熟悉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和国土绿化的方针、政策和法规;6.了解国内外林学学科理论前沿、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前景、林业科技发展趋势以及林业生产发展动态。

主干课程:主干学科:林学、生物学、植物保护。

主要课程:森林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林木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土壤肥料学、森林环境学、森林昆虫学、林木病理学、森林生态学、测量与遥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设计、教学综合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般安排28-30周。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农学学士相近专业:林学森林资源与保护游憩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就业方向:主要就业于各级林业部门;基层林场、园艺场、森林公园;园林部门;学校等2北京林大北京林业大学,简称北林,原名北京林学院,是北京学院路八大学院之一。

东北林大硕士答辩-定义说明解析

东北林大硕士答辩-定义说明解析

东北林大硕士答辩-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东北林业大学硕士答辩是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之后,经过严格的学术评审程序,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公开展示和学术口头答辩的重要环节。

答辩旨在对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水平、科研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全面评估,并为其授予硕士学位提供了学术认可和资格认证。

本文将围绕东北林业大学硕士答辩展开全面而深入的讨论。

首先,文章将对东北林业大学作为答辩地点的背景进行介绍。

东北林业大学作为中国著名的林业科学研究院校,具有雄厚的学术实力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为硕士答辩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硬件设施。

接下来,文章将介绍硕士答辩的整体流程和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

硕士答辩通常分为开题报告、正式答辩和评审环节。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在选题确定后进行的首次表达研究构想和方案的环节;正式答辩则是研究生对已完成学位论文的全面阐述和回答评委提问的过程;评审环节则是专家评审对研究生答辩的评价和意见交流的环节。

最后,文章将总结东北林业大学硕士答辩的重要性和意义。

硕士答辩不仅是对研究生自身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其研究成果和学术价值的认可。

通过答辩,研究生能够展示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同时也能够接受评委的专业指导和建议,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学术素养。

综上所述,本文将全面解读东北林业大学硕士答辩的概述部分,包括答辩的背景、流程和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和论述,旨在为读者提供对东北林业大学硕士答辩有更加全面和深入了解的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通过清晰的结构,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重点,并能够更加有序地阅读和理解文章的内容。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篇,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四个方面。

首先,概述部分将简要介绍东北林业大学硕士答辩的背景和意义,让读者对本文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其次,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说明本文的组织结构,介绍各个部分的内容和主题,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框架。

森林保护学硕士培养方案

森林保护学硕士培养方案

森林保护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森林保护学为林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我校于2007年开始招生。

本学科主要开展热带亚热带地区森林和园林植物等的生物多样性、有益种类的保护利用、有害种类的发生发展规律、主要病虫草害的预警和可持续控制技术、病虫抗药性监测、新农药以及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的研究。

承担农业部、科技部和海南省的部分项目。

目前有导师16人,其中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9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7人。

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森林保护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硕士研究生:1、在思想政治上,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献身农业科学,遵纪守法,具有高尚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求实和创新精神,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2、在业务上,掌握森林保护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动态;具有组织或独立从事森林保护学科的教学、科研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能与外国专家进行学术研讨。

3、身体健康,吃苦耐劳,心理素质良好,勤奋工作。

三、研究方向本专业开展热带亚热带地区林木和园林植物生物多样性、有益种类的保护利用和有害类群的发生为害规律和主要病虫草害的预警和可持续控制技术、病虫草抗药性监测、农药以及植物资源的开发应用等的研究。

包括四个研究方向:1、森林病理学。

本方向利用植物病理学和分子植物病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热带亚热带地区林木和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病原、病害循环、病害流行规律、主要病害的预警和可持续控制技术。

2、森林昆虫学。

本方向主要开展热带、亚热带地区热带亚热带地区林木和园林植物的昆虫区系、天敌昆虫的多样性及保护利用、重要害虫的发生与预警及可持续控制、抗虫性原理、植物—害虫—天敌三重营养关系等研究。

林业硕士 专业学位领域(方向)与特色

林业硕士 专业学位领域(方向)与特色

林业硕士专业学位领域(方向)与特色林业硕士作为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领域,其研究方向和特色紧密围绕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保护与恢复、林业产业技术创新以及林业经济管理等方面展开。

以下将详细阐述林业硕士的专业学位领域与特色。

一、专业学位领域林业硕士的专业学位领域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经理、荒漠化防治、森林生态、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管理等。

这些领域的研究旨在提高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二、专业特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林业硕士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实验研究和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林业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林业硕士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开展创新实验、参加学术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融合:林业硕士教育注重跨学科融合,鼓励学生选修其他学科课程,拓宽知识面和视野。

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其在林业领域的竞争力。

服务社会需求:林业硕士教育紧密围绕社会需求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通过与企业合作、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等方式,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总之,林业硕士专业学位领域广泛且特色鲜明,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能力培养、跨学科融合以及服务社会需求等方面。

这些特色和优势使得林业硕士毕业生在林业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为我国的林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随着社会对林业领域的需求不断增加,林业硕士专业的发展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林业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林业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
七、学位论文的选题须紧密联系林业和生态建设,体现学生运用林业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林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类型可以是技术研发论文、管理策划、项目规划与设计等,论文内容体现综合运用专业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林业和生态建设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林业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四、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内容要充分反映林业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课程体系体现整体性、综合性、应用性,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采用“案例式”、“交互式”、“专题讲座式”等多种形式。
五、林业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林业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市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省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省
河农业大学
湖北省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省
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省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省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省
西南大学
重庆市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省
西南林学院
云南省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省
【林业硕士介绍】
专业硕士设置方案
一、为适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发展对林业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林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林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林业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林业硕士专业学位。
二、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是“Master of Forestry”,英文缩写为MF。
三、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系统的林业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运用现代林业技术,适应林业及生态建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林业专门人才。
八、修满规定学分、完成林业专业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林业硕士专业学位。
九、积极推进林业硕士专业学位与林业类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十、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十一、林业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招考院校
院校名称
所在省市
院校名称
所在省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