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手法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推拿按摩基本手法

推拿按摩基本手法

推拿按摩基本手法
1、揉捏:包括浅揉和深揉,是指用手掌掌心和手指,先用柔和
力量轻柔揉捏穴位,打开局部血管,改善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然后
根据需要加大力度,把柔和的力量加强为稳定的混合力,进行再次揉
捏以达到放松组织的作用。

2、推按:推按是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有持续推按和节奏推按。

推按时,要使手部的力道由浅至重,最后达到酸痛感,以达到放松紧
张的组织,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3、顺沉:是指用手掌或者拇指和食指用轻柔或变换施压力度在
柔软或肌紧下表面依次顺着穴位行进,达到舒缓组织松弛,加深穴位
敏感,缓和肌肉抵抗强度,消除精神紧张与焦虑,改善关节刚度及附
属症状的作用。

4、拍捶:拍捶是一种常见的推拿按摩手法,是用手掌、拇指的
拍敲下压的力度,使紧张的肌肉和神经逐渐放松,使到处不安的放松,从而缓解疼痛、增强细胞再生力,改善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使
整个身心都得到愉悦的感受。

推拿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

推拿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

推拿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推拿,又称按摩或按摩推拿,是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通过按摩身体的特定部位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缓解疼痛,改善身体功能。

推拿技术的灵活运用可以帮助人们缓解日常身体不适,促进健康,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自我保健方法。

在传统中国医学中,推拿被视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因此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们将对推拿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包括推拿的基本原理、技术要点、禁忌症等,以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一、推拿的基本原理1.中医理论与推拿在中医理论中,推拿被视为一种治疗方法,并与针灸、汤药、艾灸、气功等一样,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中医的观点,人体的健康状态取决于经络的通畅和气血的畅通,而推拿可以通过刺激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消除身体疾病和不适。

2.西医学理论与推拿在西医理论中,推拿也被认为是一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流动,放松肌肉,改善身体功能的治疗方法。

当我们推拿时,可以刺激神经末梢,引起局部的血液循环和代谢的增强,有助于细胞的修复和康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推拿的技术要点1.推拿手法在推拿中,手法非常重要,而推拿的手法主要包括揉、推、捏、按、拍、击、点、推等。

不同的病症和需要可以采用不同的手法,因此推拿师需要学会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巧妙的转换,根据患者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手法。

2.推拿的力度推拿的力度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力度要求均衡适中,不宜过轻或过重。

过轻则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过重则容易伤及患者的身体,因此推拿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掌握力度,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需求来进行施力。

3.推拿的穴位推拿的穴位是指中医理论中的“穴位”,通过按摩穴位可以刺激经络,调理脏腑,改善气血循环。

不同的穴位对应不同的脏腑和经络,可以用来缓解很多身体不适的症状。

因此,推拿师需要掌握各种穴位的位置和作用,熟练运用穴位按摩技术。

三、推拿的禁忌症1.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包括各种传染性疾病、恶性疾病等。

推拿基础必学知识点

推拿基础必学知识点

推拿基础必学知识点
1. 推拿的基本原理: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和施加压力的手法,来调整
人体的气血运行、舒缓肌肉疲劳和促进身体健康的传统中医疗法。

2. 经络系统:推拿按摩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的经络系统理论。

经络被认
为是人体内流动气血的通道,通过按摩经络可以调节气血的运行,改
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3. 穴位:经络上的特定位置被称为穴位,按摩穴位可以刺激经络,调
节身体的功能。

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推拿按摩需要熟悉
常用的穴位及其作用。

4. 按摩手法:推拿按摩主要使用手掌、指尖、拇指等部位施加力量和
按摩。

常见的手法有揉、按、推、拍、轻拍、捏、抓等。

5. 按摩技巧:推拿按摩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如掌法、足法、指
法等,依据不同的需要和问题选用合适的技巧。

6. 推拿按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推拿按摩能够改善很多常见的健康问题,如颈肩腰腿疼痛、失眠、消化不良等。

但在一些情况下推拿按摩
并不适合,如皮肤病、发热、溃疡等。

7. 安全注意事项:推拿按摩需要注意安全,施术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卫
生习惯,注意手部卫生,避免传染疾病。

同时,对于接受推拿按摩的人,也需要告知施术者有关的健康问题和病史,以便施术者进行适当
的处理和调理。

8. 推拿按摩的效果和注意事项:正确施行推拿按摩可以改善身体健康,
但需要注意按摩力度,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不适。

同时,推拿按摩也不是一种“万能”的疗法,对于一些严重的疾病还是需要专业医疗的处理。

以上是推拿基础必学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医经络学保健按摩基本手法

中医经络学保健按摩基本手法

中医经络学保健按摩基本手法
1、梳拂:以双手指按拂的方式轻轻梳理被摩擦的部位,能使血液和淋巴运行顺畅,减少组织的局部滞液。

2、推拿:以双掌掌心相对应,做上下推拿,左右椎拿,正面背面斜推拿等基本手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组织痉挛,缓解疼痛。

3、揉搓:左右手同时环揉或交叉搓揉着揉搓被摩擦的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调理身体健康。

4、搓褶:将被摩擦的部位由两侧往当中挤压,然后左右手相反地搓褶,可宣泻血淤,缓解滞涩。

5、捏拿:以双指给指与拇指交替给捏,使被摩擦处下凹隆起,能加强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上消化吸收。

6、拨拉:以双指按压拨拉方向相反的方法,动作灵活轻敏连续,能有效拆结,降低紧张。

按摩的十大手法

按摩的十大手法

按摩的十大手法
按摩的十大手法包括叩齿法、闭口调息法、咽津法、搓面法、梳发、运目法、凝耳法、提气法、摩腹法、足心按摩法等。

这些按摩手法在中医中非常常见,有助于调理身体,促进健康。

不同的按摩手法可以针对不同的病症进行治疗,例如:
1.叩齿法:每天清晨睡醒之时,把牙齿上下叩合30次,有助于牙齿坚固。

2.闭口调息法:经常闭口调整呼吸,保持呼吸的均匀、和缓。

3.咽津法:每日清晨,用舌头抵住上颚,或用舌尖舔动上颚,等唾液满口时,
分数次咽下,有助于消化。

4.搓面法:每天清晨,搓热双手,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到额部两手
向两侧分开,经颊而下,可反复10余次,至面部轻微发热为度。

可以使面色红润光泽,消除疲劳。

5.梳发:用双手十指插入发间,用手指梳头,从前到后按搓头部,每次梳头
50-100次。

有助于疏通气血,清醒头脑。

6.运目法:将眼球自左至右转动10余次,再自右至左转动10余次,然后闭
目休息片刻,每日可做4-5次。

可以清肝明目。

7.凝耳法:两手掩耳,低头、仰头5-7次。

可使头脑清净,驱除杂念。

8.提气法:在吸气时,稍用力提肛门连同会阴上升,稍后,在缓缓呼气放下,
每日可做5-7次。

有利于气的运行。

9.摩腹法:每次饭后,用掌心在以肚脐为中心的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30次左
右。

可帮助消化,消除腹胀。

10.足心按摩法:每日临睡前,以拇指按摩足心,顺时针方向按摩100次。


强腰固肾的作用。

保健按摩师(初级)第四章 十四种按摩手法

保健按摩师(初级)第四章 十四种按摩手法

第四章十四种按摩手法的要领和作用第一节揉法定义:以指掌吸定在按摩部位,进行左右、前后的轻柔及复和的内旋、外旋,转动、带动局部皮下组织的手法,叫揉法,揉法着力较重,操作时带动局部肌肤筋脉。

一、操作1.指揉法指揉法是以指腹吸定在按摩部位,着力做轻柔、和缓的旋转揉动,带动皮下组织。

指揉法分为拇指揉法:以拇指进行旋转揉动,此法着力均匀、连贯,由轻而重,逐渐扩大范围,旋而不滞,转而不乱,揉而浮悬,动作深沉,作用面积小而集中,据指揉法如图4-1所示。

以食指、中指进行操作,称二指图4-1指指揉生揉法,如图4-2所示。

以食指、中指、无名指进行操作,称三指揉法,如图4-3所示。

2.掌揉法掌揉法以掌根或鱼际部位吸定于按摩部位,腕部放松,肘为支点,前臂旋转摆动,带动腕部做轻柔和缓旋揉。

掌揉法因手作用的部位不同,又分为鱼际揉法、全掌揉法和掌根揉法。

鱼际揉法:以鱼际部位吸定按摩部位,持续进行揉动,也可做紧揉、慢移操作,常用于头、面、肩背部,鱼际揉法如图44所示。

以全掌着力于按摩部位,进行揉法,叫全掌揉法,既可吸定一处,又可边揉边缓慢移动,常用于腹部。

以掌根着力进行揉法,称为掌根揉法,主要用于腰臀部。

二、要领按摩师的指、掌皮肤与患者被按摩部位皮肤相对位置不变,用力轻柔、和缓,由轻到重再到轻。

动作以顺时针为主,要有节律,速度均匀,以每分钟120-160次为宜,移动要缓慢。

三、作用调和气血、疏筋活络、温经散寒、活血化淤、理气松肌、消肿止痛、宽胸理气、消食导滞。

第二节推法定义:按摩师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按摩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或弧形移动的方法,称为推法。

分为平推法、直推法、分推法、合推法等。

一、平推法定义:平推法是以拇指、掌、掌面、肘尖紧贴按摩部位,适当加压作单方向的直线移动的手法。

平推法是推法中着力较重的一种手法。

1.操作(1)拇指平推法按摩师以一手或两手拇指指腹着力于按摩部位,沿经络循行或沿肌肉纤维行走方向推进,可于穴位处配合缓和的按揉动作,反复操作数次,这种按摩手法叫拇指平推法。

中医按摩保健知识大全我们一起来学习

中医按摩保健知识大全我们一起来学习

中医按摩保健知识大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中医按摩保健之8种手法1、按法: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体适当部位,有节奏地一起一落按下,叫作按法。

通常使用的,有单手按法、双手按法。

临床上,在两肋下或腹部,通常应用单手按法或双手按法。

背部或肌肉丰厚的地方,还可使用单手加压按法。

也就是左手在下,右手轻轻用力压在左手指背上的一种方法;也可以右手在下,左手压在右手指背上。

2、摩法:摩,就是抚摩的意思。

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身体的适当部位,给以柔软的抚摩,叫作摩法。

摩法多配合按法和推法,有常用于上肢和肩端的单手摩法,和常用于胸部的双手摩法。

3、推法:在前用力推动叫推法。

临床常用的,有单手或双手两种推摩方法。

因为推与摩不能分开,推中已包括有摩,以推摩常配合一起用。

象两臂两腿肌肉丰厚处,多用推摩。

我们看的姿式,是用拇指与食指夹持胳膊肌肉,正在用推法中的单手推摩法。

手指是否可用推摩呢?可以的。

不过手指面积太小,操作时,我们多用左手握住患者腕部,右手食拇二指住患者一个手指进行推摩,或者只用右手拇指在患者手指上推摩。

中医流传下来的推拿小儿方法,实际上就是用的推摩法。

推摩的手法是多样的。

把两手集中在一起,使拇指对拇指,食指对食指,两手集中一起往前推动,叫作双手集中推摩法,这种方法,是推摩法中最得手的一种手法了。

4、拿法:用手把适当部位的皮肤,稍微用力拿起来,叫作拿法。

临床常用的有在腿部或肌肉丰厚处的单手拿法。

如果患者因情绪紧张、恼怒,突然发生气闷,胸中堵塞,出现类似昏厥的情况,可在锁骨上方肩背相连的地方,用单手拿法,把肌肉抓起来放下,放下再抓起,以每秒钟拿两下的速度,连拿二十次,稍为休息,再连拿二十次,则胸中通畅,气息自渐调和了。

5、揉法:医生用手贴着患者皮肤,作轻微的旋转活动的揉拿,叫作揉法。

揉法分单手揉和双手揉。

象太阳穴等面积小的地方,可用手指揉法,对于背部面积大的部位,可用手掌揉法。

不有单手加压揉法,比如揉小腿处,左手按在患者腿肚处,右手则加压在左手背上,进行单手加压揉法。

按 摩 手 法

按 摩 手 法

按摩手法一、推拿手法的四大技术要求:柔和、均匀、持久、有力。

手法要求口诀:“蓄腹收臀躯干直,沉肩垂肘手莫翘,柔和为贵均匀施,重不板滞轻不飘,力度变化宽为上,频率改变按需要,力度方向要注意,作用深浅要用脑”。

二、手法、手法要领及作用一)、推法1、平推法分拇指平推法、掌平推法、拳平推法、肘平推法。

手法要领:施术手要紧贴于体表,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推动。

平推法力度较重,着力均匀,平稳着实。

推动速度缓慢。

平推必须直线推动,不可偏斜和跳跃。

作用:疏通经络,理筋活血,消瘀散结,解痉止痛。

2、直推法分拇指直推法、全掌直推法、掌跟直推法、鱼际直推法、肘直推法。

手法要领:术者手指、掌或鱼际部位要紧贴施术部位的皮肤,用力着实,重而不滞,轻而不浮。

推进速度和力度要均匀,持续,动作要协调,保持一定的与皮肤垂直的力度,做单方向直线推法,不可偏斜。

用于胸、背腹部时,要配合呼吸,间歇有序。

作用:消积导滞,调经镇痛,疏通经络,理筋活血,消瘀散结。

3、分推法指分推法、掌分推法。

手法要领:两手用力要均匀,动作要柔和,协调一致。

术时即可直线移动,亦可沿体作表弧形推动。

作用:调理肠胃,消积导滞,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4、合推法手法要领:术时两手推动合拢动作,用力要均匀,对称而持续。

作用:调和脾胃,理气活血,平衡阴阳,扶助正气。

二)、柔法分指柔法、掌柔法。

手法要领:术者指、掌皮肤与受术者施术部位皮肤位置相对不便,用力轻柔、和缓,由轻到重,再到轻。

动作以顺时针为主,要有节律,速度均匀,一每分钟120~160次为宜移动要缓慢。

作用:调和气血、疏筋活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宽胸理气。

三)、拿法分二指拿法、三指拿法、五指拿法、掌拿法手法要领:拇指与余指对合时着力应对称,用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重而不滞,轻而不浮。

动作要连贯而有节律,用劲要灵活。

拿法刺激较强。

指服着力为拿,指端着力为抠。

作用:疏通经络,调理肠胃,散寒祛邪,分离粘连,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摩手法基础知识
一:
1、按摩时间与间隔
人体经络按摩每天1-2次为宜,如每天1次效果更好,如每天2次上午1次,下午1次睡觉前为宜,每次按摩时间为30-45分钟,较为合适,一般疾病10次为1个疗程,间隔时间为4-6小时为宜。

2、要求
手法熟练,运用恰当,掌握手法要领,达到得心应手,均匀有力、持久、柔和,由轻到重,由表到里。

3、口诀
清洁洗手剪指甲,根据伤情施手法
紧贴皮肤莫擦破,感受反映勤观察
二、按摩的注意事项:(六点)
1、人体的天顶穴(百会穴),中午12点时不能按摩;海底穴(涌泉穴),晚上12点时不能按摩。

2、女性经期不能乱按摩
按摩主要是疏通经络,促进人体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复,但女性月经期间进行按摩,不仅不能缓解疲劳,反而会增加月经血流量,给身体带来危害,特别是背部。

3、具有扩散和传染性的疾病,如急性传染病、急性骨髓炎、关节结核、恶心肿瘤及局部感染炎症。

4、酒后,太阳穴,利轻、不利重。

5、饭前饭后半个小时不能按摩
人在饭食后,血流量加快,胃濡量增加,此时按摩易引起呕吐、胸闷不良反应,如空腹进行按摩,因体表有很多穴位通过经络与胃相联系,当体表按摩的刺激反射性引起胃濡量时,造成胃空磨,易损害胃黏膜而诱发胃病,所以空腹半小时候饭后半小时不宜按摩。

6、人中穴不能乱掐
人中穴不是再任何时都能掐的,如急性心肌梗死或其他严重感染、中毒、代谢性疾病,所以千万不能乱掐人中穴。

7、在运动或劳动损伤时,使身体的某些部位撞伤或扭伤,这时不能用手法去揉或捏,因为股指受损后,会有大量的渗土物,骨质本身也变得十分脆弱,这时按摩只能加剧病情,所以不能及时的按摩或用冷水,最好的方法用芦荟胶。

三、人体的主要麻经:(4处)
1、肘关节处;
2、足关节处;
3、背关节处;
4、虎口关节处;
四、人体的主要神经:(3点)
1、虎口穴处;
2、穴处;
3、长穴处;
五、任意按摩手或手法:(16点)
1、按法—指按法
按法是按摩手法中较为基本的手法,是以手指、手掌的不同部位或肘尖,置于经穴或体表其它部位,逐渐用力加压的手法。

分为指按摩、掌按法和肘按法。

3、摩法—指摩法
摩法就是食指、中指、无名指末节螺纹面或以手掌面附着在体表的一定部位上有节奏的有规律地做直线或环形摩擦的手法包括指摩法和掌摩法。

3、推法—拇指平推法
推法就是用拇指或手掌或肘部着力于人体某一穴位或某一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或弧形移动的按摩手法。

推法在成人按摩中的应用主要是平推法,在小儿按摩中的应用有直推、分推、旋推等,平推是直线的单向运动,体表受力较小,但推行速度相对缓慢,其忌为推动气血的运行,但平推法是单向运动,对体表压力较大,速度亦较慢,不要求皮肤出现潮红和温热。

4、拿法
按摩者以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于其余四指相对合,呈钳形,持续而有节律地提拿施部位肌筋的手法叫拿法。

5、揉法——指揉法
以指掌吸定在施术部位,进行左右、前后的轻柔缓和的内旋、外旋、带动肩部皮下组织的手法脚揉法。

6、捏法
捏法是按摩者以手指的对合力,着力于施治部位或穴位点进行反复交替对捏的一种按摩操作手法。

7、振法
以手掌或掌指自然伸直着力于施术部位,用腕部作积聚而细微的撮动,称为振法。

8、拍法
拍法是指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处做屈曲,用手腕部摆动,带动虚掌着力于施术部位,平稳而有节奏地反复拍打。

9、压法
用拇指面、掌面或肘部展背广口嘴突为着力点,按压体表治疗部位,称为压法。

10、搓法
用手手掌面挟住肢体的一定部位相对称用力,做方向相反的来回快速搓揉或做顺时针回环搓揉,即双掌对搓的动作称为搓法。

11、滚法
滚法具有体表接触面积大,成绩力最佳而具有十分柔和的特征,整个手法动作是由两部分协调来共同完成而组成的
复合式手法动作。

12、点法
以指端、肘尖或屈曲指关节,突起部位着立于施术部位或穴位,按而压之戳而点之,成点法。

13、弹筋法
弹筋法,由捏法与提法复合组成。

14、擦法
以指腹或掌指而着力于施术部位,触于皮表,循于肌肤,往返推擦或摩擦,使之产生一定热量的方法称擦法。

15、抖法
用双手或单手握住患肢之端,微微用力做小幅度的上下连续抖动,使患肢关节、肌肉有松动感,称为抖法。

16、梳法
以手指或掌背部于施术部位往返梳动,形如梳头,实为梳理的方法,称为梳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