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英语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
完全版小学英语教学单元策划

完全版小学英语教学单元策划目标本教学单元的目标是帮助小学生掌握基础的英语词汇和句型,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日常用语教授常见的日常用语,如问候、介绍自己、询问他人情况等。
通过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内容。
2. 数字和颜色教授数字和基本的颜色词汇。
通过游戏和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数字的读写和颜色的表达。
3. 家庭和身体部位教授家庭成员的称呼和身体部位的名称。
通过图片和歌曲,让学生记忆和理解这些词汇,并进行简单的描述练习。
4. 动物和食物教授常见动物和食物的名称。
通过图片和故事,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并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
5. 季节和天气教授四季和常见天气的词汇。
通过观察和描述天气状况,让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对天气的感受。
教学方法1. 游戏和活动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
例如,拼图游戏、角色扮演、歌曲和舞蹈等。
2. 多媒体辅助运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音频和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和练习。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任务,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4. 个性化评估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评估和反馈。
通过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能力。
教学评估1. 口头测试通过口头问答和对话练习,评估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 书面测试通过书面练习和作文,评估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3. 项目作品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小项目作品,展示他们整个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和技能。
4. 学习反馈定期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英语教材,如《小学英语启蒙》或《小学英语乐园》等。
2. 多媒体资源准备适合学习内容的多媒体资源,如图片、音频和视频等,用于辅助教学。
3. 游戏和活动材料准备各种游戏和活动所需的材料,如拼图、卡片、角色扮演服装等。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具体策略与方法1.教学目标的明确化:在进行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即学生需要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应具体、可衡量和明确,例如,学生可以理解和使用特定的单词、短语和句子,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和交流,或能够阅读简单的故事或文章。
2.起点把握:了解学生对英语单元内容的起点把握,对于教师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游戏、口语问答、词汇测试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对该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3.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在教学中增加视听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可以使用实物、投影仪、电脑等设备进行展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4.游戏与竞赛:游戏和竞赛是小学生喜欢的教学活动形式,可以通过游戏和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英语游戏和竞赛,如口语对话游戏、单词拼写竞赛、听力抢答比赛等,让学生在游戏和竞赛中学习和巩固知识。
5.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任务,如制作海报、编写对话、做展示等等。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帮助,提高英语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6.语言输入和输出平衡:在教学中,要保持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平衡。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故事、听力练习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入能力,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进行口语对话、写作练习等活动,提高他们的语言输出能力。
7.不断复习和巩固:教师要定期进行复习和巩固,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可以通过课堂复习、知识点梳理、游戏巩固等方式来进行复习和巩固,确保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8.兴趣导向: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有趣而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
可以通过讲故事、演戏、看动画片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9.后续延伸:在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延伸应用。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设计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小学英语的整体教学目标设计如下: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信息素养、思维品质、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和人文素养。
1.应用能力: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应用,如常见的问候、介绍、购物、询问时间等。
2.创新能力:学生能够通过创造性思考,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信息素养: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英语相关的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4.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5.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和社会习俗的理解和尊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根据以上核心素养的要求,整体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学习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英文问候语和介绍方式,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2.学习基本的购物用语和数字表达方式,能够进行简单的购物对话。
3.学习英文日常用语和表达方式,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询问时间和日期。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英语表达自己的创意和见解。
5.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与英语相关的信息。
6.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通过英语进行观察、分析和推理。
7.培养学生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8.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和社会习俗的理解和尊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基于以上整体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单元的主题和语言点设计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并结合教材、课堂教学、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手段来达到这些目标。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分课时目标的设定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分课时目标的设定
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品质,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帮助他们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这些基本能力。
在设计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分课时的目标时,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定。
以下是一个示例,以“如何介绍自己”为主题的小学英语单元为例,设定分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导入与启发
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和实物认识一些常见的身体部位和服饰,并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欲望。
第二课时:词汇学习
目标:学生能听、说、认读并正确使用一些身体部位和服饰的英语词汇。
第三课时:句型学习
目标:学生理解并会运用一些简单的句型,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家庭情况等。
第四课时:对话训练
目标: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对话练习,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五课时:表演与展示
目标: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我介绍表演,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学生的差异性都很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帮助每个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发展自己的核心素养。
我们还需要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方法,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分课时目标的设定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分课时目标的设定核心素养指的是终身学习、适应变化、与他人合作的基本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设定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核心素养。
下面以小学英语单元《My Family》为例,设定分为六个课时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认知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会说、认读家庭成员的单词,并能用动作或图片表达出来;2.学生能够准确辨认并读出与家庭成员相关的简单句子,并能理解其意思;过程目标1.学生能够尊重、关心他人,配合完成动作表达任务;2.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增强对家庭的从属感。
第二课时:认知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会说、认读与家庭成员相关的形容词,如tall, short, young, old 等;2.学生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家庭成员的特征,并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过程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复杂一点的指令,如“Point to the tall man in the picture.”,并做出相应动作;2.学生能够在合作中提出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讨论。
第三课时:认知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会说、认读与家庭成员相关的动词,如cook, clean, play等;2.学生能够运用学过的动词,描述家庭成员的日常活动;过程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与同伴的合作,设计一份关于家庭成员活动的问卷,并与他人分享;2.学生能够去家庭参观,观察家庭成员的活动,并了解不同家庭的差异。
第四课时:认知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会说、认读与家庭成员相关的名词,如dog, cat, book等;2.学生能够描述家庭成员的宠物或其它物品,并阐述与家庭成员的关系;过程目标1.学生能够借助图片和实物,自主学习并理解新词汇的含义;2.学生能够在实际情景中,用合适的方式询问别人是否拥有某物。
第五课时:认知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会说、认读关于家庭成员的简单问句和回答,如“Do you have a sister?” “Yes, I do.”;2.学生能够用英语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并能讨论家庭成员在学校中的活动;过程目标1.学生能够在合作游戏中,通过口头交流和身体语言的配合,完成任务;2.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家庭成员信息,增进交流与合作。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分课时目标的设定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分课时目标的设定核心素养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小学英语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英语课程中,整体教学分课时目标的设定是非常重要的,它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方向。
以下是对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分课时目标的设定的一些建议。
第一课时目标:了解和接触新知识通过引入新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一些新的英语单词和句子,培养学生的对英语的兴趣和学习意愿。
在这节课上,教师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方式对新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课时目标:学习和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和语调在这节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模仿、操练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和语调。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也能掌握正确的语音和语调。
通过听力训练和口语练习,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第三课时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一些简短的英语文章和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让学生通过阅读来了解一些新的知识和文化,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在这节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文章的含义,培养他们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第四课时目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教授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书面表达。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书面交流。
在这节课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写作练习,让他们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五课时目标:复习和总结在这节课上,教师可以对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和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梳理和整合。
并且通过一些小测验或者练习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一些综合性的测试,以全面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以上的整体教学分课时目标的设定,可以使小学英语课程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还能够培养其核心素养,提高其学习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人教版小学英语一至六年级各单元教学目标

人教版小学英语一至六年级各单元教学目标一年级:- 能够认识英文字母,并能正确发音。
- 能够认识并使用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并能理解基本的日常用语。
- 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包括自我介绍、问候、问答日常问题等。
- 能够熟练朗读并理解一些简单的英语短文。
二年级:- 能够掌握更多的单词,并能熟练拼写和应用在句子中。
- 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包括询问日期、时间、天气等。
- 能够听懂简单的英语对话,并能准确回答问题。
- 能够阅读并理解一些简单的英语故事和短文。
三年级:- 能够扩大词汇量,熟练掌握更多的单词和短语,并能够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 能够进行更加流利和自然的英语口语表达,包括问路、购物、描述事物等。
- 能够听懂较长的英语对话和短文,并能回答相关问题。
- 能够阅读和理解一些中等难度的英语文章,并能提取关键信息。
四年级:- 能够掌握更多的语法知识,包括时态、比较级、名词复数等,并能正确运用。
- 能够进行更加复杂和流畅的英语口语表达,包括描述人物、事件、经历等。
- 能够听懂并理解较长的英语对话和短文,并能提取重要信息。
- 能够阅读和理解中等难度的英语文章,并能用简单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年级:- 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语法结构和短语,包括被动语态、情态动词、复合句等。
- 能够进行更加流利和准确的英语口语表达,包括辩论、演讲、交流等。
- 能够听懂并理解较复杂的英语对话和短文,并能回答相关问题。
- 能够阅读和理解较难的英语文章,并能运用多种句型表达自己的思想。
六年级:- 能够继续扩大词汇量,熟练运用各种语法结构,并能用英语进行比较复杂的表达。
- 能够进行更加自然和流畅的英语口语表达,包括交流观点、解释原因等。
- 能够听懂并理解复杂的英语对话和短文,并能提取细节信息。
- 能够阅读和理解相对难度较高的英语文章,并能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以上为人教版小学英语一至六年级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旨在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为他们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言技能目标:1. 听力: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能够听懂简单的英语对话、短文和指令。
2. 口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以及进行简单的交流。
3. 阅读: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字的阅读兴趣,能够理解简单的英语文章、故事和漫画,并能从中获取信息。
4. 写作: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英语写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句子、对话和简短的文章。
语言知识目标:1. 词汇: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的英语单词,能够用英语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2. 语法:学生能够掌握英语基本语法规则,并能正确地运用在实际的交流中。
3. 语音:学生能够正确发音,包括元音、辅音和常见的音标,以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
学习策略目标:1. 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积极学习。
2. 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包括记忆、思考和运用英语的策略。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 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准备、听讲、作业完成等。
跨文化交际目标:1. 文化意识: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习俗的认知,增加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2.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基本能力,包括尊重、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方式。
综合能力目标:1. 综合应用:培养学生将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能够在实际交际中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2. 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能力,能够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3.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各种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一些设定,具体目标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进行具体确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进行适时调整和细化目标,并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来促使学生达成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小学英语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
发表时间:2020-03-30T07:50:57.67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5月总第335期作者:方焕璋[导读] 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有重要的指向作用。
如何设定更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学内容、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等。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中心小学523000
摘要: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有重要的指向作用。
如何设定更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学内容、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等。
关键词:教学目标设定单元交际主题
一、为什么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及归宿。
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有重要的指向作用,它决定着教学的方向,设计怎样的教学活动、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教学细节。
当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学目标则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
教学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学生、教
学环境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它的设定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在设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材和学生等要素。
二、影响教学目标设定的因素及如何设定单元教学目标
1.从教学内容出发,设定单元基础教学目标。
系统性、统一性和连贯性是PEP小学英语各年级的教学内容设置的明显特征。
各年级的教材中都安排了若干个交际主题,一个单元集中学习某个主题。
每个单元分为A,B和C三部分,各部分分别提供一些与交际主题相关语言素材。
如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Unit5 Let’s Eat单元,针对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是:用chicken,hot dog,hamburger,tea,milk等单词和Have some…/Can I have some…?/Sure,here you are.等句型进行用餐的交际。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认识一些基本的食物和饮料单词,能用常用句型进行用餐交际。
在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过程中首先要从教材出发,明确单元交际主题场景以及进行主题交际所需的词句。
2.根据单元交际主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定单元教学目标细节的时候,还要考虑一些细节问题:教材中所提及的所有内容,学生是否都要按一个标准来掌握?哪些内容要成为教学目标的重点,哪些内容又该放在次要位置?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是否能满足学生交际需要?如果不能,那么单元教学目标是否要适当进行拓展?
(1)根据教学内容与单元交际主题相关性来确定单元教学的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
教材中教学内容都是围绕主题设置的,这部分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主要组成部分。
如:五年级下册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本单元交际主题是“季节”,用英语讨论、描述各个季节。
与这一主题相关性较大的一些教学内容:季节单词spring,summer,fall,winter;各季节相应的活动swim,fly kites,plant trees,skate等,用于交流季节的句型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I like…best./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Why do you like…?Because I can….学生在进行主题交际时要用频繁使用的单词、短语或句型,与单元主题紧密联系,这些内容就是单元教学目标的重点。
与单元交际主题联系性相对小的教学内容可以作为单元教学目标的次要部分。
所谓教学目标的次要部分,是相对重点内容而言的,并不是说这些内容不重要,无需进行教学,次要部分的教学目标也要让学生能听懂、能理解。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适当拓展单元教学目标。
教材内容只为我们提供与单元交际主题相关的语言素材,对于一个交际主题来说,这些内容也许不能满足交际的需要。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适当挑选一些语言素材作补充,充实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拓展要考虑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因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层次的要求,这样才不至于因为目标太低或太高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减退。
(3)与已学知识相联系,更系统地设定单元教学目标。
有时候完成本单元教学目标必须与已学知识相联系,把这些已学知识规划到本单元教学目标内,新、旧紧密联系,教学目标更系统。
如:四年级下册Unit 2 What Time Is It,其中一个教学目标是能熟练地用英语表达钟点。
要流利地表达钟点,必须要先掌握1-60这些数字的表达,学生在三、四年级已经学过相关的数字了。
在本单元里把这些数字熟练地运用于钟点的表达上,也是教学目标之一。
(4)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设定分层教学目标。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设定较高的教学或学习目标;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要相对地降低要求,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如,六年级下册Unit1 How Tall Are You,基础的教学目标是能用shorter,taller,thinner,heavier 等单词及How tall are you?I’m…cm tall./…is…(~er) than…等句型进行身高体重的对比。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能轻松地达到这些基础教学目标。
在达到基础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以考虑为他们设定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能用lighter,better,more beautiful…等单词进行物体的比较,能熟练运用How long…?/How big…?等句型进行物品大小、长度的比较……但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困生来说,要适当降低目标要求,为学困生划定基础教学目标层次:能听、说、读这些单词和句型,基本能运用这些语言素材进行“比较”交流;随后,在能用这些语言素材进行听、说、读的基础上再考虑“写”的目标。
在设定单元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联系新旧知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设定更科学、更合理的教学目标,以便更有效地指导教学。
参考文献
[1]Larrie Rouillard 《目标与设定目标》.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洛林?W.安德森(Lorin W.Anderson)《卢布姆教学目标分类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