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运算的练习课
第五单元第2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多个分数相加、相减、相乘或相除的情况?”(如购物时计算折扣、做菜时调整配料比例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有的学生能够迅速理解运算顺序和规则,而有的学生在分数乘除法上还存在一些困惑。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例子解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同一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例如:3/4 + 2/3 × 5/6 - 1/2,应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减。
(2)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分数相乘,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分数相除,相当于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如:2/3 × 4/5 = 8/15,2/3 ÷ 4/5 = 2/3 × 5/4 = 5/6。
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

3、
订正时让学生说明解题依据。第四小题目可以在等号两边先乘以4再乘 ,也可以一次同乘4与 的积。
1、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
①一根绳子剪去3米正好是 ,这根绳子原来的长度是多少米?()
②与12÷ 相等的式子是:( )
A、12÷5×4 B、12÷4×5C、12×0.4
2、
(此题中的60瓦是没有用的条件,可能会影响少数学生的正确列式,这里在学生审题之后指名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列式中不需要这个条件。)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课题
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
主备教师
使用教师授课时间教来自学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两、三步计算的分数四则运算式题,提高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
过程
与
方法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3、
(让学生先计算,再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弄清楚:其原因是 的倒数与 的积正好是1。也就是除以 、 再乘上 ,实际效果相当于除以或乘上1。)
1、
2、一根绳子每次剪去它的 ,一共剪了4次,最后下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
学生回答
学生说一说写出计算过程前是怎样想的,即0.375和0.6是怎样处理的?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准备及手段
课件
教学流程
第6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数学教案一、教学背景在四年级数学中,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法、乘法和除法,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运算。
在本次课中,我们将带领学生学习整数运算,特别是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本次课程将通过练习题来让学生加深对整数运算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说出整数加、减、乘、除的定义;2.能够根据题意进行整数的混合运算;3.能够独立解决不同难度的整数运算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整数加减乘除的多重内涵;2.整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1.四则混合运算的全面训练;2.遇到复合式的四则运算如何拆分和整合。
四、教学过程1.整数的加减乘除的回顾。
提醒学生回顾整数加减乘除的知识。
2.整数混合运算例题讲解。
将多种运算进行拆分和整合,并注重让学生理解运算符号之间的关系。
3.同步练习题。
教师设计同步练习题,让学生在自己的教科书或练习册中独立完成。
4.课外练习题。
提供一定数量的课外练习题作为拓展训练的附加资源。
五、教学评估通过课上例题的讲解以及同步练习和课外练习题的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六、学情分析根据同步练习和课外练习,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详细分析。
对于掌握不足的知识点进行再次强化,在下一次课程中注重这些知识点的梳理和把握。
同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多地挑战难度较高的题目,以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七、教学反思这是一堂较为基础的数学课,我们通过回顾知识点和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更多地关注常规运算的优化和运用方案的设计,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和数理思维能力。
四则运算(三)练习课

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如果从下 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的本数就 相同。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
144÷2 =72(本) 下层:72+8=80 (本 ) 上层:72 - 8=64 (本 )
大同乡中心小学在荒山植树,2002年共 植树356棵,2003年植树3次,每次植树 140棵。 哪一年植的树多?多多少棵?
140×3 - 356 =420 - 356 =64(棵)
答:2003年植的树多,多64棵。
李伯伯家养了42只鸡,养鸭的只数是养 鸡的一半。李伯伯家一共养鸡、鸭多少 只?
42÷2+42
答:可以摆12个。
种类 公共汽车 小汽车 货车
数量/辆 98
703 594
9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3+594=1395(辆)
某县城到省城的公路长160千米。一辆 汽车走高速路的速度是80千米/时,走普 通公路的速度是40千米/时。从县城去省 城走高速路比普通公路节省多少时间?
160÷40 - 160÷80 =4 - 2 =2(小时)
培红小学 黎坚强
27÷3×7= 63 25÷5×8= 40 63÷7×8= 72
28÷4×7= 49 48÷8×9= 54
3×6÷9= 2 45+8-3= 30 24-8+10= 26 35+24-12= 47
48-9-5 =39-5 =34(元)
答:这条裙子34元。
8×6÷4 = 48÷4 = 12(个)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课后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课后练习含答案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填空题。
(1)一个加数是45,另一个加数与它相同,它们的和是( )。
(2)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差是150,减数是64,被减数是( )。
(3)减法是( )的逆运算。
(4)两个加数的和是579,其中一个加数是278,另一个加数是( )。
(5)被减数是354,差是79,减数是( )。
2.根据给出的算式填空。
(1)476-168=308 308+( )=476 476-( )=168(2)256+128=384 384-( )=128 384-( )=2563.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72错写成27,这时得到的差是309。
正确的差是多少?答案提示1. (1) 90 (2) 214 (3) 加法 (4) 301 (5) 2752. (1) 168 308 (2) 256 1283. 解法一:309+27=336 336-72=264答:正确的差是264。
解法二:72-27=45 309-45=264答:正确的差是264。
第2课时练习一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 )+347=500 27+( )=100573-( )=170 ( )-212=40( )+173=300 ( )-600=2002.根据给出的算式填空。
(1)400-165=235 235+( )=400 400-( )=165(2)256+244=500 500-( )=244 500-( )=2563.计算,并验算。
119-59= 173+169= 257+160= 475-180=4.滨海实验小学举行花式篮球比赛,明明用了240秒完成了比赛,东东用了215秒完成了比赛。
他们一共用了多少秒完成比赛?答案提示:1. 153 73 403 252 127 8002. (1)165 235 (2)256 2443. 60 342 417 295 验算略4. 240+215=455(秒)第3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用下面的三张数字卡片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
三、教学重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
四、教学难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讲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2)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
3. 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家长签字,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八、板书设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 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 如果同一级运算,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
3. 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九、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具体如下:1. 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数学练习二教案:四则运算混合练习

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数学练习二教案:四则运算混合练习。
一、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2、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综合运用。
2、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学生在综合运用四种运算时的操作能力。
2、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取个别辅导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个别辅导消化吸收,通过集体讨论展现成果,以达到对学生的巩固与培养。
五、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采用“情境导入”的教学方式,先让学生看下列问题:【例题】小明有10元钱,他买了5个苹果,每个苹果2元。
问:小明还剩下多少钱?请学生手抄题目,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主体在教主体环节,老师可以灵活运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练习一】某公司有15个员工,其中男性占总人数的60%,女性占总人数的40%。
问:女性的人数是多少?【练习二】一条细管4分钟流出5升水,问1分钟内能流出多少水?【练习三】小珂珂上午从家到学校骑了800米,下午放学回家走了1.6千米。
问:小珂珂一共走了多少路程?【练习四】深圳一共有50万辆车,其中私家车的比例为1∶3,载客车和货车的比例为9∶1。
问:私家车有多少辆?载客车有多少辆?货车有多少辆?【练习五】某书店图书总数为4500册,其中故事书占总数的20%,百科全书占总数的15%,其余的绘本书。
问:故事书有多少册?百科全书有多少册?绘本书有多少册?【练习六】小明比小朋友略重1/4,比小珂珂轻1/3,小朋友比小珂珂轻1/5。
问:小朋友、小明、小珂珂的体重分别是多少?【练习七】有一件6米长的布料,一次剪出两个2.3米的长度时,剩余的部分能再剪出多长的布料?【练习八】某种水果每斤卖4元,现有150元,问:可以买多少斤?3、巩固在巩固环节,老师可以将课堂练习的答案集中统一公布。
对于答对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答错的学生,要指出错误,并引导他们再次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5四则运算(练习课)

在跳绳比赛中,小凡每分钟跳绳85个,小 华比小凡每分钟少跳4个。3分钟两人跳绳 相差多少个?
有五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38.把这些数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前三个数的 平均数是127,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48,。 中间的数是多少?
5.有甲乙丙三个数,甲乙的和是90,甲丙的 和是82,乙丙的和是86.甲乙丙这三个数的 平均数是多少?
妈妈身高162厘米,小亮的身高比妈妈矮25 厘米,爸爸的身高比小亮高38厘米。爸爸 身高多少厘米?
96个小朋友 乘坐两辆大客车去春游。已知 ②号车有点挤,需要下来12个人去坐①号车 ,这样两辆车上的人一样多了。问:两辆车上 原有多少人?
某停车场第一天停了146辆车,第二天停了 172辆车,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收停车费130 元。这两天停车场分别收停费多少元?( 假设每辆车的收费相同)
算24点,至少4种方法。
递等式计算下面各题。
(20 + 120÷24)×8
106×9+91×8
169-39÷13×5
1000+(59+26)×64
(485-327)+0÷45
180-(134-14×8)
改写成综合算式 12÷4=3 8÷2=4
40×25=1000 30×25=750 1000+750=1750
(1911-63×□)÷56=15
一个数加3,乘5,再减8,差等于12。求这个数。
小马虎在计算86-□×2时,弄错了计算的 顺序,结果得出100,那么这道题正确的结 果是多少呢?
小英把4×(□+3)错看成4×□+3,她得 到的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多少?
2. 学校食堂买来大米 850 千克,运了 3 车,还剩 100 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850 - 10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则运算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通过练习巩固没有括号的加、减法或乘、除法混合的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
1、掌握含有加、减法或乘、除法的运算顺序和方法。
2、通过能正确计算加、减法或乘、除法混合式题,并能认真检查。
教学难点:
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一题:
(学生进行口算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
1.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
2. 在没有括号
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应该怎样计算?
二、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
学生独立分析题目,列式解答:48-9+5
48-9表示什么?39+5表示什么?
三、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3题:
每个六边形要用几根小棒?那每个正方形又要用几根小棒?
学生独立分析,然后列式解答。
四、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4题:
学生独立分析,然后列式解答。
98+703+594
提问:98、703和593分别看作多少来估算?
估算的根据是什么?
98+703+594 98+703+59
≈100+700+600 =1392(辆)
=1400(辆)
五、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5 题:
学生独立计算,全班讲评。
提问: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法和乘、除法应该怎样计算?
六、完成教科书的第7题:
分析:80千米/小时表示什么?
从县城去省城走高速公路的距离和走普通公路的距离分别是多少?
学生分析后,全班讲评。
七、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第10题:
分析:“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数的本数就相同”从这一句话中分析得出两层书有什么关系?(下层比上层多8×2=16(本))
根据刚才的分析,让学生独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