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专题测试卷 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 教师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专题05文言文阅读-原卷版+解析-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四川专

专题05文言文阅读-原卷版+解析-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真题分类汇编(四川专

专题05 文言文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课内阅读(2022春·四川成都·八年级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校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骈.死于槽枥之间骈:并列B.才美不外见.见:同“现”C.且欲与常马等.等:同样D.执策而临.之临:靠近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游于.濠梁之上B.虽有千里之.能/渔人甚异之.C.执策而.临之/中峨冠而.多髯者D.其.真无马邪/请循其.本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无误的一项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A.用马鞭赶它,不符合道义;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传达它的意思。

B.用马鞭赶它,不按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C.用马鞭赶它,不符合道义;食物不够,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D.用马鞭赶它,不按正确方法;食物不够,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它鸣叫,却不能传达它的意思。

4.对上面文言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选文第一句肯定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第二句说明千里马和伯乐的数量不对等,由此得出结论:千里马的埋没不可避免。

B.选文第二段将千里马食量惊人的特性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对照,强调正是由于食马者的无知才导致千里马被埋没。

2021届新高考语文二轮专题(2) 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名句默写

2021届新高考语文二轮专题(2) 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名句默写

专题组合(2)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名句默写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

亮身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

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

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

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戮谡以谢众。

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为久驻之基。

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南。

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

”及卒,如其所言。

评曰:以长尺寸。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功戒明也。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B.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C.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D.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2021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二)新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二)新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二)新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21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二)新高考卷Ⅰ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没有健康码乘车遇阻、现金支付遭拒……当前,不少老年人因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购物、出行、就医、消费等方面遇到不便,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不小影响。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引发了社会对老年群体遭遇“代际数字鸿沟”问题的高度关注。

“数字鸿沟”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指教育背景、生活环境或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导致不同群体在信息接收或技术应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代际数字鸿沟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数字技术或者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远远快于老年人智能技术学习的速度,这使父母与子女之间出现了信息接收和数字使用能力的巨大差异。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势不可挡,其触角延伸至生活的各个角落,如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出行、数字化支付、数字化办公甚至是数字化就医等。

因此,解决代际数字鸿沟,加快老年人进步的步伐,已经迫在眉睫,这需要政府、社区、家庭各方面的努力。

比如,通过设立专门的基金补贴,增强老年人智能手机的普及水平,简化应用,设计出适合老年人特点和知识水平的数字化设备和应用,帮助老年人克服数字化设备应用恐惧,提高老年人数字应用学习和普及效率。

同时,从家庭和社区入手,提高老年人群智能运用水平,发挥家庭与社区代际信息反哺能力,增强家庭与社区不同年龄人群之间智能应用知识和能力的学习与传播。

2021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专题5文言文阅读提分攻略2Ⅰ抓住文言翻译“3关键”讲义20211206

2021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专题5文言文阅读提分攻略2Ⅰ抓住文言翻译“3关键”讲义20211206

提分攻略2 文言翻译“3关键〞“4步骤〞Ⅰ抓住文言翻译“3关键〞文言文翻译,要有审题意识。

所谓“审题〞,指的是一审语境,即该句的外部语境(上下文)和内部语境(句意重点和句间关系);二审采分点,看哪几个词可作为采分点。

就实词而言,哪些可能作为采分点呢?二、“译〞准重点实词1.通假字——本字本义通假字在翻译中虽不常见,但准确识别并翻译到位是翻译的一种重要才能。

如何判断通假字的本字并推断其意义呢?(1)根据事理判别本字在某个句子中,根据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关系,确定了相应词语的词性,而按照这个字的本义或常用义解释时,就会感到不合事理,这时,我们就应意识到这个字是通假字。

如“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中的“直〞字,假如按照常用义“不弯曲〞理解,我们会感到语意突然中断,这时就要意识到“直〞是“值〞的通假字。

(2)根据类型推断本义当意识到某字为通假字之后,就要推断其本字应该是哪一个,然后再确定其意义。

通假可以分为“同音代替〞(如“禽〞通“擒〞,擒获)、“近音代替〞(如“县〞通“悬〞,悬挂)、“其他代替〞三种情况。

如“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句式一样,“知〞“行〞“德〞“而〞应为同一类词语,为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

这时,我们应该意识到“而〞通“能〞。

因为,我们常说“德〞“行〞“能〞。

这种情况既非“同音代替〞,也非“近音代替〞,而是“其他代替〞。

[即时训练]1.(2021·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出按河南。

岁大饥,人相食。

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

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

以久次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

寻卒。

(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 译文:【答案】副使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陈登云随即送到朝廷。

(考察点:“啖〞,吃;“矢〞通“屎〞;“囊〞,名词作状语) 【参考译文】外出巡视河南。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过关检测卷:文言文阅读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过关检测卷: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过关检测卷(学生卷)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人胸中久不用古今①浇灌之,则尘俗②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

(黄庭坚《答宋殿直》) 【乙】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诗。

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③而实绮④,癯⑤而实腴⑥。

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苏轼《东坡续集》) 【丙】予自少时,绝好岑嘉州⑦诗。

往在山中,每醉归,倚胡床⑧睡,辄令儿曹⑨诵之,至酒醒,或睡熟,乃已。

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

……乾道癸巳⑩八月三日,山阴陆某务观题。

(陆游《跋岑嘉州诗集》) 【注释】①古今:这里指古今书籍。

②尘俗:世俗,流俗。

③质:质朴,朴实,④绮:华丽,美妙。

⑤癯:瘦,这里有精练的意思。

⑥腴:丰厚,丰裕。

⑦岑嘉州:指唐代诗人岑参。

⑧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⑨儿曹:孩子们。

对子侄辈的称呼。

⑩乾道癸巳:宋孝宗乾道九年,即公元1173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对人亦.语言无味也亦:____(2)皆莫及.也及:____(3)绝.好岑嘉州诗绝:____(4)至酒醒,或睡熟,乃已.已: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诗。

(2)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

3.从【甲】文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4.请简要概括【丙】文中叙写的故事,并说出你从故事中读出的作者对岑参诗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五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83张PPT)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五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83张PPT)

五、 大公无私 伦①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
遗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 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②。然 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 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 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 退而安寝; 吾子有疾虽 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 是者岂可谓 无私乎?”
二、 教育劝学 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
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 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 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①,莅事惟烦。’不 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墙面:处处碰壁。
(选自《吴子兵法·图国》) 【注释】①起:指吴起。②同“悦”,喜悦,高兴。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昔楚庄王尝谋.事(商议) B. 得其友者霸.(霸王) C. 今寡人不才.(才能) D. 于是武侯有惭.色(惭愧)
【解析】句意:能与他们交朋友就可以称霸。 霸:称霸。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
1. (改 编 ) 下 列句 子 中 加点 词 语解 释不.正.确.的 一项 是
(D)
A. 有告其阴.通河东刘继元(私下) B. 不止赎.尔死(赦免) C. 赏不可得.也(得到) D. 使臣失信.(信心)
【解析】句意:如果皇上让我失信于人。信:信 用。
2. (改编)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太 祖 大 怒/以 其 诬 害 忠 臣 /命 缚 其 人 予 进/使 自 处 置
3. 结合文章,谈谈长孙道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温习专题组合练05语用文言文诗歌名句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温习专题组合练05语用文言文诗歌名句

专题组合练05 语用+文言文+诗歌+名句(时间:45分钟赋分:44分)一、语言运用(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利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有利于主导国际舆论场;从经济上看,则①成立普遍的临时性同盟,从舆论上看,铄石流金....有利于减少经济投入,摊薄战争本钱。

博得②有人以为特朗普是靠连年打拼积累的经验进行了一次媒体战役,即通过大放厥词....媒体的关注,从而取得免费的报导。

46个修正案,整部法律条文增加十余条,被新华社盛赞③这次《立法法》修改,连篇累牍....为“迈向良法善治的里程碑”。

,前后取得“大连④元宝豆腐由富含蛋白质的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制成,在大连路人皆知....知名安心品牌”“大连名牌产品”等称号。

,既抹杀了罗振玉对王国维的帮忙提携之⑤这些说法明显带有情绪性,不能算作持平之论....功,也错把王国维看成了傀儡式人物。

、⑥很多案例表明,公租房管理乱象背后往往存在着腐败问题,一些政策执行者上下其手....内外勾结,把公租房变成了“私家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⑤⑥D.③④⑥答案B解析①铄石流金:能使金石熔化,形容天气极热。

此处不合语境。

②大放厥词:原指铺张辞藻或各抒己见;现用来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有贬义。

符合此句语境。

③连篇累牍:形容叙述的篇幅过量。

贬义。

此处褒贬不妥。

④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此处不合语境。

⑤持平之论:指公正的意见,也指折中、调和的话。

符合此句语境。

⑥上下其手: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符合此句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唐县检察院踊跃探索深化检务公动工作的新途径,通过推行案件公开听证、文书说理、通报工作等,丰硕了检务公开新内涵,展示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B.当下,很多艺术家把摄影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融入到艺术创作的构架中,与带有声音和视频功能的流媒体结合,进行了有利的视觉创作和尝试。

C.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成为全世界储蓄货币,这不仅透射出中国在全世界治理中的话语权的不断提升,也表明中国开始融入世界金融体系。

2021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阅读训练100题篇(附译文及答案详解)

2021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阅读训练100题篇(附译文及答案详解)

2021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阅读训练100题篇(附译文及答案详解)2021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阅读训练100篇(附译文及答案详解)1.文言文阅读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

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

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异日当据吾坐。

”为府州、火山军巡检。

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

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其人是闻,矍然起拜。

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

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

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

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

诏运粟三十万石,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奏上,报可。

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闲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

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

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

”从之。

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

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迁步军都虞候。

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

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

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

灌至,乞入见,不许,令控守西隅。

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节选自《宋史?何灌传》)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辽人常越境而汲汲:取水B. 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敛:退缩,收缩C. 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彻:穿透D. 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籴:运送 15. 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B. 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C. 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D. 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何灌有军事才能,射技震惊契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度高考二轮复习语文专题测试卷
专题五文言文阅读
[考情报告]
2020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分析一览表
1.文言文断句相关方法
古人写的文章基本上没有标点,因此读文言文时要靠读者自己断句,从而理解文章的内容。

一般说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通读全文,在把握全文大意的基础上,仔细体会词、词组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其次要把握先易后难的原则,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

在文言文断句的具体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名词、特殊语序及句式、对话的标志、虚词等进行判断。

名词主要指断句材料中的人名、地名、物名、国名、朝代名、事件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子中做主语或宾语。

而文言文中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谓语前置及判断句式、被动句式等语序和句式往往也是断句的重要参考
依据。

另外,文言文中有些对话的标志,如“曰”“云”“言”等,往往其后是断点所在。

而文言虚词中,“盖”“夫”大多在句首,“于”“而”一般在中间;“耶”“乎”经常表疑问;“矣”“耳”后面一般跟句号,“哉”后面跟感叹号;“也”“者”表停顿,或句或逗看情况。

2.识记文化常识相关方法
古汉语文化常识多而分散,且无系统性,复习难度大。

这需要考生在平时多积累,多背诵。

(1)收集、整理。

要收集整理成册,方便及时学习与复习。

(2)巧妙记忆。

利用谐音、记字头、联想、编顺口溜等方法记忆,适合自己即可。

(3)巩固复习。

内容多而零散,不要奢求一次就能全部记住,要及时复习。

建议做好计划,如每周记多少,每月完成多少,多久复习一次,等等。

3.内容分析概括相关方法
(1)识陷阱
高考文言文阅读归纳概括题的错误类型主要有,或夸大事实,或以假乱真,或无中生有,或张冠李戴。

高考设题往往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或分析中,设置一两处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地方,要求考生从其中选出符合题意要求的一项。

(2)明步骤
①通读全文,理解大意。

考生要把主要内容梳理清楚并进行合理归类,逐层切分,抓住文章的主要观点。

②题文对照,逐项检查。

考生要将选项的内容与原文相比较,特别是在人物的角色,事情的件数和行为的程度、效果等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找出似是而非之处。

4.文言翻译相关方法
(1)留。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删。

“删”,就是删除。

删掉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际意义的文言虚词。

(3)补。

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

这就是增补。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时,最好加括号。

(4)换。

有些词,在古汉语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这就要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去替换古代的说法。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

(5)调。

调整的主要是文言特殊句式。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6)变。

需要变通的词语主要表现在文言文特殊的文言现象中,比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

当直接根据此字的常规意义来理解而无法直接翻译或不符合文意时,就要考虑到特殊的文言现象,对其进行相应的变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