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杨浦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合集下载

杨浦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杨浦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杨浦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8分)①摄影和绘画都是通过平面描绘造成视觉上的空间立体感。

它们解脱了物质实体占有的空间,压缩为平面来表现,作用于欣赏者视觉感受习惯。

不仅如此,由于作者在作品中熔铸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爱憎情感,因而能唤起欣赏者相似相同的情感体验,引起欣赏者的联想,造成超越对象以外的道德力量和艺术意蕴,使有限的瞬间形象收到了无限的效果。

②摄影和绘画要在生活的长河连续不断流动的时空过程中,捕捉带有典型意义的瞬间,把要表现的内容,选择一定的空间,用物化手段凝定下来,构成具有完美精神风貌和本质意义的艺术形象。

摄影和绘画可以把彼此交错的事物、多形体的各式形态、流动变幻的动作、人的内心情绪和五色纷呈的风光,通过色彩、线条、影调,在一张平面图上并列地展现出来,构成和谐完美的整体。

摄影和绘画作品的这种视觉的直观性,使得人们能够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一目了然地接受下来。

③摄影和绘画所使用的物质媒介材料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摄影是科技文明的产物,摄影艺术对科技和设备有很大的依赖性。

而绘画不同,它所用的媒介材料是颜料、画笔和画布(纸),科技含量低。

画家的画笔没有直接成像的能力。

照相机可以将形象直接摄取下来,而不必经过描绘阶段,原因在于摄影有光学技术和机械技术作为支撑,而绘画却没有,这样就造成了摄影家与画家在技术内涵上的分别。

画家的技术是一种“手艺”,而摄影家的技术则是掌握、控制照相机和暗室处理技术的能力。

摄影对设备有严格的要求,所以摄影对设备的依赖,归根到底是对科技的依赖,每一张好的照片,都是技术和艺术成功综合的结合。

④一般而言,绘画和摄影都是通过光影色、点线面造型手段去塑造视觉形象。

但从物理本质上看,绘画上的“光”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是用颜料构成的色彩和以色彩表现出来的“光的幻觉”;摄影的光却是真正意义上的光,“是光的物理学、化学感应所造成的影调和色彩”。

【高考模拟】上海市杨浦区2019年高三下学期语文二模试卷

【高考模拟】上海市杨浦区2019年高三下学期语文二模试卷

2019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2019.4一.积累应用(10分)1.根据提示填空:(5分)(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___________》)(2)北极朝廷终不改,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楼》)(3)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将他与其他人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七则)2.按要求选择:(5分)(1)规劝家中老人谨慎对待保健品,下列表述合理的一项是()(2分)A.保健品推销员的话都是不刊之论,不能轻易相信。

B.保健品推销员身无长物,惟有三寸不烂之舌,千万小心。

C.买了保健品,健康就唾手可得,这种念头千万要不得。

D.对于那些叹为观止的保健品推销术,一定要有辨别力。

(2)下列语段中存在两类人,为他们命名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据数据统计,中国网络游戏用户平均年龄为23岁,美国用户的平均年龄为30岁。

考虑到美国在网络领域较中国更为领先,可以说,无论中美,都有整整一代人在儿童期间开始玩游戏,并在长大成人之后保持了这一习惯。

而与此对照,两国在40岁以上的人大多成年以后才熟悉游戏,而其中也有人对游戏持批评态度。

A. 游戏用户游戏非用户B.游戏玩家游戏非玩家C.游戏大神游戏菜鸟D.游戏土著游戏移民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数字传媒的技术审美性①现代社会的审美领域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拓宽,科技产品也出现日益审美化的趋势,“艺术的技术性”和“技术的艺术化”已经把“技术”和“艺术”紧密联系起来。

我们知道,科学与艺术本是人生的两极境界,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而今,这种目标因为科技的发展而变得接近抑或融合起来。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科技以其穿越时空、启迪想象的发明创造,将科学与诗、精密的数学与鲜活的艺术为一体,创造了丰富的颇具审头感的产品,生动地体现了科技文化与审美文化的融合和互动,让技术的艺术化成为数字传媒时代的文化新表征,这似乎印证了法国作家福楼拜一百多年前的那个预言:“艺术愈来愈科学化,种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会在山顶重逢。

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现代文一)

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现代文一)

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现代文一【奉贤区】(一)阅读下文,完成第4-9题。

(17分)评论家的角色①从严格意义上说,我们虽有专业评论家,但没有职业评论家。

职业评论家的养成,有赖于激浊扬清的舆论环境,相对优渥的稿酬回报,实施完善的版权法制,以及不为人情所累的公序良俗。

而国内普遍存在的是“兼职”评论家,主要有三类:一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人员;二是各级政府部门主管的学会和课题评委,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构成一个特别的要津序列;三是体制内外的“独立”评论家,有其他“谋生”之道以全身。

至于纯为宣传炒作的吹鼓手和段子手,则不堪评论家之誉。

局面如斯,评论家要拭亮本真的性命颜色,发出坚韧的真理之声,认清守持的身份角色,就显得尤为可贵。

②然而当下,在社会泛娱乐、全民爱表演的大舞台,身处一隅的评论家,如尚能不为秀场所动,恐怕已是难得的操守。

时髦华丽的影视圈,“捧杀”与“棒杀”仍轮番不倦;外热内虚的戏剧圈,为绵续“家业”而彼此加持,其所余留的“捧杀”,也许还算是一种温柔的进步。

实际上,爱“看戏”与爱“演戏”的交会,向来都传统有自。

但站在现代文明的立场上,无论戏里戏外,这种观演互动所应有的边界理性与高尚格调,始终没有健全起来。

一个尴尬的视盲在于,“经院派”的理论家尽可高蹈于书斋,“经世派”的评论家却必须出入红尘,近察遥观,针砭冷暖。

但如果一个评论者的出场只有“姿态”而没有“态度”,如果他的言说只安逸于贩卖仿制古董的山寨货,或沉溺于拼装舶来术语的二手货,他在文艺群芳谱中能获取什么令人尊重的角色?③评论家的存在感,不在于扮一个在海边数贝壳的渔夫,有太多文秘和娱记可以胜任;评论家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冒险家”,他要在艺术家们筑起的作品群屿中,开辟自己的航路,树立自己的旗杆,绘制自己的地图。

换言之,评论也是创造。

这就意味着,勇于发现、探求真理、秉笔直书,是评论家的天职。

④但是,为什么各种作品盈耳夺目,各种评论也浩如烟海,优秀之作却越发稀见?有人说,国民文化素质不高,艺术创作不理想,文艺批评也就好不到哪儿去。

2019年杨浦区高三语文二模

2019年杨浦区高三语文二模

2019年上海杨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10分)1.根据提示填空:(5分)(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___________》)(2)北极朝廷终不改,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楼》)(3)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将他与其他人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论语》七则)2.按要求选择:(5分)(1)规劝家中老人谨慎对待保健品,下列表述合理的一项是()(2分)A.保健品推销员的话都是不刊之论,不能轻易相信。

B.保健品推销员身无长物,惟有三寸不烂之舌,千万小心。

C.买了保健品,健康就唾手可得,这种念头千万要不得。

D.对于那些叹为观止的保健品推销术,一定要有辨别力。

(2)下列语段中存在两类人,为他们命名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据数据统计,中国网络游戏用户平均年龄为23岁,美国用户的平均年龄为30岁。

考虑到美国在网络领域较中国更为领先,可以说,无论中美,都有整整一代人在儿童期间开始玩游戏,并在长大成人之后保持了这一习惯。

而与此对照,两国在40岁以上的人大多成年以后才熟悉游戏,而其中也有人对游戏持批评态度。

A.游戏用户游戏非用户B.游戏玩家游戏非玩家C.游戏大神游戏菜鸟D.游戏土著游戏移民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数字传媒的技术审美性①现代社会的审美领域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拓宽,科技产品也出现日益审美化的趋势,“艺术的技术性”和“技术的艺术化”已经把“技术”和“艺术”紧密联系起来。

我们知道,科学与艺术本是人生的两极境界,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而今,这种目标因为科技的发展而变得接近抑或融合起来。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科技以其穿越时空、启迪想象的发明创造,将科学与诗、精密的数学与鲜活的艺术为一体,创造了丰富的颇具审头感的产品,生动地体现了科技文化与审美文化的融合和互动,让技术的艺术化成为数字传媒时代的文化新表征,这似乎印证了法国作家福楼拜一百多年前的那个预言:“艺术愈来愈科学化,种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会在山顶重逢。

上海市杨浦区2019年高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上海市杨浦区2019年高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上海市杨浦区2019年高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名句名篇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_________·登建康赏心亭》)(3)“窗”是古诗词中的常见物象,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窗抒发着晚年寂寞的情怀;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寄托对妻子(或友人)的思念。

(4)李白登上金陵凤凰台,远眺时看到的自然景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 按要求选择。

(1)下列诗句中,哪两项蕴含的哲理最相近A.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B.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D.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好友在一次重大考试中受挫,你想要送他一句话,下列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A.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D.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三、现代文阅读3.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1)目前国内网络微电影由于生存形态和创作动机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纪实微电影、剧情微电影、广告微电影和实验微电影。

无论是哪种类型,网络微电影这一当下互联网时代的“影像小品文”,是除网络外无法通过其他媒体或以其他方式体验的艺术,是一种新的艺术样式,是艺术发展尤其是影像艺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2)中国古典艺术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孕育的成果。

19杨浦高三二模语文答案示例

19杨浦高三二模语文答案示例

静安区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2019.5.9一积累应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于我如浮云(2)惠风和畅王羲之(3)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2.按要求选择。

(5分)(1)A (2分)(2)D (3分)二阅读 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

(16分)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3.表彰上海城市的发展具有了苏州文化的特点。

(2分)4.论据充分。

因为曾觉之的预言高度概括,要言不烦,准确的预测到了“上海明天”的发展趋势。

也被后世很多事实证明此观点符合上海发展的客观实际。

(不够充分。

因为异质文化在经过会面、交流、交融,产生新的文化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情况出现,作者引用时应有所分辨。

)(4分)5. D(3分)6. A(3分)7. 第1段,总领全文,从三个维度概括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关联。

第2—16段从继承、集聚、扩散、融合、创新等五个方面分析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关系以及海派文化特点。

第17段总结全文,为海派文化下定义。

全文结构以总分总形式呈现。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15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8.民歌表现了穷苦生活和忧伤情感,“破老汉”借歌抒情。

宣泄了愁苦,抚慰了心灵,带来了快乐。

融生活之穷苦、内心之感伤、性格之坚韧乐观于一体,内涵丰厚。

(表明陕北人爱唱的原因。

通过“破老汉”爱唱,表现了陕北人的坚韧乐观的性格。

)(3分)9.手法+内容举例:此段对秋山的景物描写,既描绘了山间红、黄、淡蓝等斑斓的色彩,又用拟人手法表现了“探头探脑”小田鼠、“扑楞楞”飞的野鸽子、“咕咕嘎嘎”叫的野鸡声的动态(比喻手法,珊瑚珠子似的……)(动词,轰、钻、探、缀)(叠词,扑愣楞、雾蒙蒙、一丛丛)效果:色彩明丽,动静结合,生动形象。

描绘令人心旷神怡的秋山自然风光,同时展现了人物生活的环境,给小说的“穷”的生活增添了亮色。

情感:安适、喜爱。

(4分)10.构思-结构-行文线索-情节概括巧妙-形式上-效果-内容上-人物、情感构思-结构-故事概括小说以“拦牛”为线索,表现破老汉的生活命运。

2019年杨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9年杨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杨浦区2019年高三语文二模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019年4月一、积累应用(10分)1.根据提示填空:(5分)(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李清照《》)(2)北极朝廷终不改,。

(杜甫《登楼》)(3)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将他与其他人对比的句子是,。

(《论语》七则)2. 按要求选择:(5分)(1)规劝家中老人谨慎对待保健品,下列表述合理的一项是()(2分)A.保健品推销员的话都是不刊之论,不能轻易相信。

B.保健品推销员身无长物,惟有三寸不烂之舌,千万小心。

C.买了保健品,健康就唾手可得,这种念头千万要不得。

D.对于那些叹为观止的保健品推销术,一定要有辨别力。

(2)下列语段中存在两类人,为他们命名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据数据统计,中国网络游戏用户平均年龄为23岁,美国用户的平均年龄为30岁。

考虑到美国在网络领域较中国更为领先,可以说,无论中美,都有整整一代人在儿童期间开始玩游戏,并在长大成人之后保持了这一习惯。

而与此对照,两国在40岁以上的人大多成年以后才熟悉游戏,而其中也有人对游戏持批评态度。

A.游戏用户游戏非用户B.游戏玩家游戏非玩家C.游戏大神游戏菜鸟D.游戏土著游戏移民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数字传媒的技术审美性①现代社会的审美领域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拓宽,科技产品也出现日益审美化的趋势,“艺术的技术性”和“技术的艺术化”已经把“技术”和“艺术”紧密联系起来。

我们知道,科学与艺术本是人生的两极境界,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而今,这种目标因为科技的发展而变得接近抑或融合起来。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科技以其穿越时空、启迪想象的发明创造,将科学与诗、精密的数学与鲜活的艺术融为一体,创造了丰富的颇具审美感的产品,生动地体现了科技文化与审美文化的融合和互动,让技术的艺术化成为数字传媒时代的文化新表征。

这似乎印证了法国作家福楼拜一百多年前的那个预言:“艺术愈来愈科学化,科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会在山顶重逢。

2019杨浦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2019杨浦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2019杨浦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杨浦区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模拟质量调研一、积累应用(10 分)1. 按要求填空。

(5 分)(1)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_________·登建康赏心亭》)(3)“窗”是古诗词中的常见物象,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窗抒发着晚年寂寞的情怀;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寄托对妻子(或友人)的思念。

(4)李白登上金陵凤凰台,远眺时看到的自然景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按要求选择。

(5 分)(1)下列诗句中,哪两项蕴含的哲理最相近()()(3 分)A.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B.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D.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好友在一次重大考试中受挫,你想要送他一句话,下列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2 分)A.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

C.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D.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二、阅读(70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 3 3- -8 8 题。

(16 分)(1)目前国内网络微电影由于生存形态和创作动机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纪实微电影、剧情微电影、广告微电影和实验微电影。

无论是哪种类型,网络微电影这一当下互联网时代的“影像小品文”,是除网络外无法通过其他媒体或以其他方式体验的艺术,是一种新的艺术样式,是艺术发展尤其是影像艺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浦区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模拟质量调研语文学科试卷(答案做在答题卡上)(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019年4月一.积累应用(10分)1.根据提示填空:(5分)(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___________》)(2)北极朝廷终不改,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楼》)(3)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将他与其他人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论语》七则)2.按要求选择:(5分)(1)规劝家中老人谨慎对待保健品,下列表述合理的一项是()(2分)A.保健品推销员的话都是不刊之论,不能轻易相信。

B.保健品推销员身无长物,惟有三寸不烂之舌,千万小心。

C.买了保健品,健康就唾手可得,这种念头千万要不得。

D.对于那些叹为观止的保健品推销术,一定要有辨别力。

(2)下列语段中存在两类人,为他们命名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据数据统计,中国网络游戏用户平均年龄为23岁,美国用户的平均年龄为30岁。

考虑到美国在网络领域较中国更为领先,可以说,无论中美,都有整整一代人在儿童期间开始玩游戏,并在长大成人之后保持了这一习惯。

而与此对照,两国在40岁以上的人大多成年以后才熟悉游戏,而其中也有人对游戏持批评态度。

A.游戏用户游戏非用户B.游戏玩家游戏非玩家C.游戏大神游戏菜鸟D.游戏土著游戏移民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数字传媒的技术审美性现代社会的审美领域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拓宽,科技产品也出现日益审美化的趋势,“艺术的技术性”和“技术的艺术化”已经把“技术”和“艺术”紧密联系起来。

我们知道,科学与艺术本是人生的两极境界,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而今,这种目标因为科技的发展而变得接近抑或融合起来。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科技以其穿越时空、启迪想象的发明创造,将科学与诗、精密的数学与鲜活的艺术为一体,创造了丰富的颇具审头感的产品,生动地体现了科技文化与审美文化的融合和互动,让技术的艺术化成为数字传媒时代的文化新表征,这似乎印证了法国作家福楼拜一百多年前的那个预言:“艺术愈来愈科学化,种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会在山顶重逢。

”②计算机网络技术出现以后,机器自动写小说、作诗、作曲、作画等程序软件的广泛应用,充分展示了信息科技强大的艺术功能,多媒体、超文本的便捷操作,大大提升了数字技术的审美水平。

网络游戏、数字动漫、数字影视、数码摄影、手机视频以及层出不穷的移动多媒体终端的广泛使用,让数字技术工具及其内容承载成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生动写照,其所创造的艺术新形态大大丰富了人类的艺术世界。

现代可视化技术将数码计算、胶片处理、视屏影像等扩大到三维音响和虚拟实体的仿真技术领域,将看不见、摸不着的超宏观世界(如宇宙星云分布)或超微观世界(如DNA的双螺旋结构),甚至一些非感性的科学法则等,都实现可视化处理,中国古代诗论家所推崇的那种“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的诗意胜境,被营造得切切诱人。

原本抽象的法则规律和无涉情感的技术工具,借助新技术自身的优势,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更加鲜活多变的融视觉、听觉乃至触觉体验于一体的想象性诗意空间,释放出了无比丰富的感性魅力,蕴含着艺术审美的诗意,它们在带给我们更高品质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让我们获得更新奇的审美享受。

有研究者指出过这一点:“实际上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数字传媒技术的艺术功能和审美特性改变了我们对传统艺术的认识,形成了现代艺术观念的“祛魅..”方式。

电脑的“无所不能”和网络传播的“无远弗届”,已经把最便捷的“祛魅”工具交给了普通网民。

键盘、鼠标的“屏幕叙事”让“咫尺天涯”凝聚为“瞬间永恒”,只需“挫万物于光标之处”,便能“得精彩于眉睫之前”。

人类曾认为获得“所有时代所有地方的所有信息”是“不可能的理想”,“但是,电脑与现有通讯线路的联姻将使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这个目标”。

④不过,此时还应该看到,“技术的艺术化”或“艺术的技术性”留给我们的并非都是赏心悦目的诗意享受。

“高科技求真务实的科学理性,在揭穿迷信、打破神话、终止愚昧的同时,也可能熄灭留存于人们心中的那盏诗意幻想的油灯。

阿波罗号登月成功终结了嫦娥舒袖、玉兔捣药的广寒宫神话;试管婴儿的降生给生命孕育的神秘和血缘人伦的神圣打上了问号;直拨电话、光纤通讯、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确实方便快捷,却又消除了昔日那种‘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把槐花盼郎来’、‘望尽天涯盼鱼雁,一朝终至喜欲狂’的脸红耳热的幸福感。

还有高速公路上的以车代步和蓝天白云间的睥睨八荒,让人体验到了激越和雄浑,但同时又排除了细雨骑驴、竹杖芒鞋、屐齿苍苔的舒徐和随意。

”⑤新媒体技术的艺术审美性给既定的艺术范式造成了影响。

网络文学、数字艺术、动漫游戏等,长于采用图文语像汇流的多媒体样式创造出“通感”化的艺术形式。

于是,网页顶替书页,“看”代替“读”,纸与笔让位于光与电,新媒体审美呈现出全然不同的范式。

昔日的“物理艺术”变成了融图像、文字、视频、音频于一体的多媒体作品,它们音画两全、界面旋转、声情并茂、图文并显,完全相异于传统的艺术却能相容于现代技术。

覆盖星球的联网计算机、移动互联网、手机等各种电子接收终端,它们的工艺设计、精致程序和强大功能本身就是一件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而网页上排列的菜单和指令,各类链接、选择标记、期待点击的变色字符等等,无不蕴藏着恒河沙数般的作品存量和无以穷尽的信息奥妙,足以让欣赏者观古今之悠远、通四海之浩瀚,这不就是审美的境界么!而在艺术审美观念上,数字传媒技术也从多个方面改写了传统艺术审美的逻辑原点。

例如,现代技术审美奉行“自娱以娱人”的功能模式,坚守的是“娱乐至上”的文化理念,用草根性视听快感实现消费意识形态的价值表达。

从审美主体性上看,新媒体把创作主体的身份从“作家”转换为“写手”,从“艺术家”变成技术“操盘手”,把“人人都可当作家”的梦想变成网络现实,这便是数字传媒特殊性规制的技术审美性的必然结果。

3.第③段加点词语“祛魅”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段空格处,句子安排的合理顺序是()(3分)①数字技术在真理与真情之间展现了人类的无穷的智慧和无尽的情思,以及对美的不懈追求②它把神话和史诗变成现实,把诗人的浪漫气质和哲人的求真精神完美地融为一体③数字技术本身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艺术作品④把艺术家的种种超越时空的奇幻想象转化为科学家丝丝入扣的严谨探索A.①③④②B.③④②①C.①②④③D.③②④①5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A.说明科学与艺术是相互融合与互动的。

B.说明科学与艺术本来是人生的两极境界。

C.对“技术的审美性”另一面进行了补充说明。

D.对“技术的审美性”做了具体而深入的阐释。

6.分析第④段的语言特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15分)草①农村长大的孩子跟草最有缘,他们几乎是一起疯长的。

田间地头,院落街道,甚至房顶,到处都是草的芳踪,有草的地方就有小孩子的身影。

在农村,树需要植,庄稼需要播,蔬菜需要种,这些绿色植物需要精心侍弄,浇水、施肥、管理、看护,唯独草,被称作野草、杂草,人们欲除之而后快,因此,孩子们的一大任务就是割草。

②割草最怵头的是炎热的夏天钻进玉米地里,密不透风,闷热难耐,身上的汗水如小溪流个不止,玉米叶子刮到裸露的肌肤上,划出道道红印,被汗水蜇得又痒又疼。

这个时候,玉米地里的草没法用锄头锄,只能用手薅,薅不动的就用镰刀割。

而最惬意的是在苜蓿地里割草,尤其是傍晚时分,小风儿溜溜吹着,苜蓿地平展展的,干起活儿来很清爽。

记得有一次,割得累了,我躺在苜蓿上,像躺在绿色的毯子上,听着草丛里虫子的鸣唱,望着白云悠悠的天空,享受着清风蓝天。

阳光给簇簇狗尾草穗子镀上了一层亮色,在微风中有些嘚瑟地摇曳。

青草的气息一直萦绕在空气中,甜丝丝的,很好闻。

③割完草,用箩筐背回家,晾晒在场院里。

如果家里养着猪和兔子,就拿一些喂它们,多数情况下,是晒干之后交给生产队牲口棚,算作工分。

我们邻村有一个县里的马场,有时候我们把草打成捆用排子车拉过去,卖给马场,赚些家用。

草是牲畜的粮食,称作草料。

鲁迅说,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是也。

④草的种类繁多,可不像庄稼,只有麦子、玉米、高粱、谷子等几类,草像天上的星星,不知凡几。

小的时候,为了记住草的名字,也是为了消遣,我经常把草的名字跟村里的人名连在一起,编成顺口溜,诸如,燕子荑,找修己;灰灰苕,找军涛;蒲公英,找建东;马齿苋,找福建……当然,许多草的名字我是记不住的。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出现了大量植物(包括草)的名称,孔子说,读《诗经》的功能之一便是“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这是对大自然最原始的亲近。

据统计,《诗经》共305篇,其中153篇写到植物,草字头的字满目皆是。

如“芾”“荠”“荼”“蓼”“苓”“莪”“茆”……草色青青,绿意幽幽。

古人生活的世界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对种种草木抬眼即望,伸手可触,物我难分,浑然一体,不像现代人筑城而居,与自然暌违疏离了。

屈原的作品中也充盈着草木的世界,尤其是开创了“香草美人”的文化传统,遗泽后世。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萧艾也。

”(《离骚》)读楚辞也每每从字里行间嗅到青草的气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