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课件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课件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课件这份大纲将会涵盖《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课件》的主要内容,帮助学员了解中医适宜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概述中医适宜技术的背景和重要性中医适宜技术的定义和范围中医适宜技术的基本概念中医适宜技术的特点和原则中医适宜技术与传统中医治疗的关系中医适宜技术的原理中医适宜技术的理论基础中医经络理论在适宜技术中的应用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常见的中医适宜技术及其操作方法中医适宜技术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案例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要点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流程和方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的注意事项和评估总结中医适宜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学员对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的反馈和建议该课件旨在为学员提供关于中医适宜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帮助其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和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参考资料:中医适宜技术管理办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指南]()本节课将介绍中医适宜技术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强调其在促进健康和治疗疾病中发挥的作用。
同时,概述课程的结构和教学方法。
此课程旨在向学员们介绍中医适宜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帮助他们理解中医养生文化与传统中医治疗的核心概念。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员们将了解中医适宜技术如何在不同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发挥作用,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本课程共分为以下几个模块:中医适宜技术概述中医适宜技术的原理和分类中医适宜技术在健康保健中的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在常见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中医适宜技术的实践技巧与操作方法中医适宜技术在现代医疗中的发展和前景每个模块将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实例和案例分析,以便学员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方法。
为了提高研究效果和互动性,本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幻灯片演示:通过清晰的图文展示,帮助学员们更加直观地理解中医适宜技术的理论和实践。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临床案例,让学员们了解中医适宜技术在实际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互动讨论:鼓励学员们参与互动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件PPT课件

预防保健作用
中医药适宜技术不仅治疗 疾病,还注重预防和保健 ,通过调理身体,增强抵 抗力,预防疾病发生。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局限性
缺乏科学依据
部分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疗 效缺乏科学依据,其作用 机制和原理尚不明确。
治疗过程长
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过程 相对较长,需要患者有耐 心和积极配合,不利于急 性病症的治疗。
规范管理
加强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规范管理 ,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提高其在医 疗领域的应用价值。
PART 04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与 应用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农村的推广与应用
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提高中医药 服务覆盖率。
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
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农村中医药人 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联合应用与效果评估
阐述中医药适宜技术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以及效果评估的方法和标准。
PART 03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优势与 局限性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优势
01
02
03
临床疗效显著
中医药适宜技术通常在临 床实践中表现出较好的疗 效,尤其在慢性病和复杂 疾病的治疗方面。
个性化治疗
中医药适宜技术强调个体 差异,针对不同患者的体 质和病情进行个性化治疗 ,提高治疗效果。
城市中医药特色医院建设
建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医院,提供高 品质的中医药服务。
城市中医药人才培养
加强城市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城市中医药健康产业
发展城市中医药健康产业,推动中医 药与养老、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国际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国际市场调研与开发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41页PPT

发泡 膏的 使用 注意 事项
帖药一定选准穴位,药物不要 扩散
如感觉疼痛,及时取下
揭下后起水泡,通常2-3天逐渐 干瘪
起泡后尽量不要碰破,破后消 毒
发泡膏麦粒大帖敷,三小时后 取下(儿童两小时)
热性病、急性病期间禁用
哮喘
定喘膏
药物:生麻黄10g 生半夏20g 吴茱萸20g 炒白芥子40g 明矾20g 杏仁30g
中医社区适宜技术
大兴中医院 龙峻标
中医 社区 适宜 技术 开展 条件
技术简单实用 对场地、人员限制小 疗效确切 简、便、验、廉 病员丰富 安全可靠
中医 社区 适宜 技术
针刺 推拿按摩 艾灸 耳针 拔罐 穴位敷贴 中药熏洗
中药 外治
药物外治,作用迅速,简便廉 验
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 舒张压增高(>=140/90mmHg)
高血 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
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 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 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 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中药 外治 应用 要点 及其 注意 事项
皮肤表面破溃 对药物及赋形剂过敏 妊娠期妇女 活动性出血 对皮肤有刺激的药物 皮肤吸收产生蓄积中毒的药物
中药 外治
的赋 形剂
二甲基亚砜(DMSO)是一种 含硫有机化合物,常温下为无 色无臭的透明液体,具有吸湿 性的可燃液体,既有高极性, 高沸点,于水混溶的特性,毒 性极低,热稳定性好,能溶解 大多数有机物,被誉为“万能 溶剂”。各种药物溶解在 DMSO中,不用口服和注射, 涂在皮肤上就能渗入体内,提 高了病区局部药物含量,降低 身体其他 的药物危害
中医适宜技术PPT课件

火疗---操作步骤
先烧阴后烧阳(某些时候视个体 差异而决定先后顺序,例如:急 大于缓)例如:腹部为阴,背部 为阳。先烧腹部后烧背部,而且 要同时烧(要阴阳协调)。阴阳 的区别:胳膊的内侧为阴,外侧 为阳;手的手心为阴,手背为阳; 腿的后面为阴,前面为阳;脚的 脚心为阴脚背为阳。简单的说, 就是可以弯曲的地方为阴,反之 为阳。
穴位注射---注意事项
1、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禁忌及 毒副作用。 凡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必须先作皮试。
2、不能将药液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和血管内。 3、穴位注射时,必须避开神经干。 4、颈项、胸背部腧穴注射时,不能过深,以防误伤重要脏
器;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等穴不宜作穴 位注射。 5、年老体弱及初次接受治疗者,取卧位,注射部位不宜过 多,药量也可酌情减少,以免晕针。
▲ 1、单罐:单罐独用,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小部位或压痛点。
▲ 2、多罐:多罐并用,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广泛的疾病。
▲ 3、闪罐:将罐拔上后,立即起下,反复多次,适用于局部皮肤
麻木或功能减退的虚症等疾患。
▲ 4、留罐:将罐留置于施术部位5min~15min。此法一般疾病及单
罐、多罐皆可应用。
▲ 5、走罐: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涂上凡士林等润滑剂,将
2021
45
火疗---操作步骤
1、把酒精倒好,按照调理的部位大小把塑料薄膜剪好,把 三块大毛巾叠好放在水中,其它三块毛巾叠好待用。
2、让患者躺好并且露出需要调理的部位,以免患者受风着 凉,可以把准备好的干毛巾盖于患者漏出的部位,后做防 火墙(先上后下)
3、拧毛巾(1)面积小的部位用一块大毛巾双层折好,拧 成四面干后(一块毛巾的四边三寸内为干,中间微干)紧 贴皮肤铺好,铺两块;(2)面积大的部位用一块大毛巾对 折后,拧成三面干(一块毛巾的三边三寸,内部是干的, 中间微干)后,紧贴皮肤铺好,根据毛巾薄厚铺两到三块;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二ppt课件

培训资源
• 教材和课件资料 • 临床实习机会 • 在线学习平台
总结和展望
通过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我们希望提高中医药在基层的传承和应用水 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中医药服务。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我们的愿景是通过培训将中医药知识传播到全球。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介 绍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的重要性和培训的目标和内容。
课程介绍
了解中医药的历史、理论和应用,并介绍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定义和范围。
培训目标
1. 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基层中医药服务团队,推广中医药在基层的应用。 3. 加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宣传和普及。
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内容
经络排毒法
介绍经络排毒法的原理、方法和适用范围。
针灸疗法
讲解针灸疗法的基本原理、穴位选择和操作技巧。
中草药疗法
介绍常见中草药的功效和用法,并指导制作中草药方剂。
培训方法
• 专家讲座和示范 • 实践操作和技能培训 • 小组讨论和互动学习
培训评估
通过考试和实际操作评估培训成果,同时收集参训人员的反馈意见,以不断改进培训内容和方法。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课件

、全面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学习资源。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普及程度与未来发展
普及程度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成为众多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得到了社会 各界的认可和支持。
未来发展
中医药适宜技术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不断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同时注重与现代科技的 结合,提高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中医药适宜技术还将继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为全球人民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拔罐疗法
总结词
拔罐疗法是一种利用负压原理,将罐子吸 附在皮肤表面,产生局部刺激,促进血液 循环、缓解疼痛的疗法。
详细描述
拔罐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具有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疗效显著等 特点。通过拔罐,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和新陈代谢,缓解疼痛和不适症状。同时 ,拔罐还可以结合其他中医疗法,如针灸 、艾灸等,提高治疗效果。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的机理,包括正邪相争、阴阳失调、气血 不和等。
辨证论治理论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之一,是根据患者的症状、 体征等信息,辨别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和邪正关系,制 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包括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等多种方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推拿疗法
总结词
推拿疗法是一种通过手法按摩来刺激肌肉、舒缓关节、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的疗法。
详细描述
推拿疗法是一种自然疗法,具有缓解疼痛、改善肌肉紧张和疲劳、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在推拿过程中,医生 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法,如揉、捏、按、摩等,以刺激肌肉、舒缓关节、放松神经系统,缓 解疼痛和疲劳症状。
详细描述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小儿感冒、咳嗽、肺炎、哮喘、腹泻等疾病中应用广泛。同时 ,中医药适宜技术也用于辅助治疗小儿白血病、小儿癫痫等儿科疑难杂症。
2024版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课件[2]
![2024版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75f7204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7.png)
报告流程
医护人员应按照医院规定的流程及时上报不良事件或患者反应。包括填写相关表格、提供详细的情况说明 和处理建议等。医院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专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相关制度和操作流程, 以确保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
2024/1/29
21
05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 用前景展望
2024/1/29
作用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 通等方式,达到治疗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目的。同时,中医药适宜技术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
2024/1/29
6
02
常见中医药适宜技术介 绍
2024/1/29
7
针灸疗法原理与操作规范
2024/1/29
23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 益增长,中医药适宜技术将在预防、保健、 康复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未来,中医药适 宜技术将与现代医学技术更深度融合,形成 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024/1/29
挑战应对
面对国际竞争压力、行业标准不统一、人才 短缺等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注意事项
刮痧后注意保暖和休息,避免过 度刮拭引起皮肤破损和感染。
2024/1/29
10
其他常用适宜技术简介
推拿按摩
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 表特定部位,调节机体 生理、病理状况,达到
治疗目的。
2024/1/29
中药熏洗
利用中药煎汤熏洗患处, 达到祛风除湿、活血通
络的治疗效果。
穴位贴敷
将药物制成一定剂型, 贴敷于穴位或患处,通 过药物刺激和经络作用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培训课件

2023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培训课件•中医药适宜技术概述•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基本内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范围•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的教学设计目•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的实施•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的前景展望录01中医药适宜技术概述适宜技术是指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工艺成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能够满足疾病诊疗需求并具有推广应用前景的医疗技术。
中医药适宜技术是适宜技术的重要分支,结合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运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方法,针对特定疾病或症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和康复指导。
适宜技术的定义整体观念中医药适宜技术强调人体内部环境的整体协调和平衡,注重“天人合一”的思想,从机体整体出发,通过对症施治、综合调理,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特点辩证施治中医药适宜技术强调个体化诊疗,针对不同患者的病因、病情和体质特点,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疗效确切中医药适宜技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和优化,其疗效确切可靠,在许多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的诊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发展现状01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加强了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02中医药适宜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涉及多种疾病和领域,如针灸治疗疼痛、推拿治疗脊柱相关疾病、中药外敷治疗软组织损伤等。
03中医药适宜技术在传承和创新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如“百千万”人才工程等项目的实施,推动了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传承和发展。
02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基本内容针灸技术适应症01针灸技术适用于多种疾病,如神经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操作方法02针灸技术包括针刺和艾灸两种方式,针刺又分为体针、耳针、头皮针等,艾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
注意事项03针灸技术需要注意针刺的深度、角度和刺激强度,以及艾灸的时间和温度,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和不适。
推拿技术适应症推拿技术适用于各种肌肉、关节疼痛和肌肉劳损等疾病,也可用于产妇催乳和儿童疳积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补益脾气、通抻筋脉 火针能助阳化气,使脾胃气 盛,则气血化生充足,筋脉得以润养,肌力增强,肌肉丰满。
治疗痿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三、针具: ❖ 1、材料要求:耐受高温、坚硬挺拔 ❖ 材料:钨锰合金 ❖ 2、结构:针尖---尖而路锐针体---坚硬挺直针柄---隔
热不烫手 ❖ 3、型号: ❖ 型号 直径 适应范围 ❖ 细火针 0.5mm 面部、老人、儿童 ❖ 中粗火针 0.8mm 四肢躯干、压痛点、病灶周围 ❖ 粗火针 1.1mm 病灶部位如窦道、臁疮等
四、操作:
1、定穴位:选择经穴、压痛点、病灶局部 方法:拇指 掐“+”字
2、消毒:75%酒精 3、体针加热: 酒精灯点烯,右手以握笔式持针,针尖 和部分针体插入火焰中,根据针刺需要深度,决定体针烧红 的长度,烧针以通红为度,针红则效力强。
4、进针: 趁着针红,迅速地将针准确地刺入穴位,并 敏捷的将针拔出,全过程二分之一秒。
3、助阳化气、消徵散结 徵结即肿物或包块在 体内或体表的积留,火针能行气活血、助阳化气、气
机疏利、津液运行则消除徵结。血管瘤、脂肪瘤、纤 维瘤:局部取穴。
4、壮阳补虚、升阳兴陷 脾胃阳虚→胃下垂。 治疗:足三里、内关、脾俞、中脘。中气不足→阴挺。
治疗:气海、关元。
5、生肌敛疮,去腐排脓 火针促进气血进行, 鼓舞正气,正气充盛,则能排除脓毒。可治破渍或未 破溃已成脓肿。
9、运行气血、解痉止挛 适应于面肌痉挛,多因肝血 不足,风痰阻络致筋脉失养,风扰经络引起。
10、引热外达、清热解毒 根据“以热阴热”,“火郁 发之”的理论,火针可治疗因热毒内蕴,拒寒凉药而不受之热 证如乳腺炎、带状疱疹和腮腺炎。
11、健脾利湿、温中止泻 火针具有增强阳气,调节脏 腑、收摄止泄的功能,可以治疗慢性肠炎。 取穴:中脘、天
二、艾灸的总类
1.药卷灸疗法 药卷灸是在艾绒里掺进药末,用纸把艾绒裹起来成为药卷,点燃其
一端而施灸。 2.艾条灸疗法 以艾条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施灸者即艾条灸疗法,操作常分温和灸、
雀啄灸、回旋灸等。主要用以治疗寒湿痹证及其他多种虚寒性疾患。 3.艾炷灸疗法 艾炷灸施灸时所燃烧的锥形艾团称艾炷。常分直接灸,又分化脓灸和
科:乳腺炎、腱鞘囊肿、瘰疬、脂肪瘤、血管瘤、 纤维瘤、静脉炎、脉管炎。
妇科: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外阴子斑 皮科:
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牛皮癣。
(三) 艾灸法
❖ 一、概述 ❖ 艾灸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艾灸疗法简称
“灸法”或“灸疗”。是一种用艾绒制成的艾炷或 艾条,或掺合其他药物对准或放置在体表一定的部 位或穴位上燃烧之,使其发生特有之气味与温热之 刺激,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透入肌肤, 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深入脏腑、温通经络、调和 气血、扶正祛邪、调整生理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起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之功效。
非化脓灸,与间接灸两种。本疗法临床运用广泛,既可保健,亦可治病,尤 其适用于虚寒证,如哮喘、胃肠病。
4.温灸器灸疗法 临床常用的有好轻松火龙罐灸、随身灸和中华经络温灸棒。施灸时,
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 可置于俞穴火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 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一般需要灸治者均可采用,对小儿、妇女及畏惧灸 治者最为适宜。
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住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
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常用 于因寒而到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
(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 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俞腧或患处,然后将艾
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
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 等症。
(四)铺灸疗法
铺灸又称长蛇灸,常取督脉施治。其铺灸面 广、艾炷大、火气足、温通力强,非一般灸法所 及。能起到温补督脉,强壮真元,调和阴阳,温 通气血之功。适合于督脉诸证和慢性、虚寒性疾 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腰椎、 胸椎、颈椎骨质增生,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肺气肿,迁延性肝炎,神经官能症,慢性胃肠疾 病等。(具体操作见图片)
(3)隔盐灸: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 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 并作,中风脱证等。
(4)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 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 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施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壮
数为止。多用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 敛等症。
6、攻散痰结,消除瘰疬 火针可温通阳气,攻 散痰结,疏通气血,消积化瘀,故可治除瘰疬。
7、助阳化气、解除麻木 火针能温通助阳,引 阳达络,使气至血通,麻木自除。
常见类型:气虚者、遍身麻木;中风者,半身麻木;
肝郁脾虚针,手足麻木:外伤经脉者,局部麻木,操作:细火 针散刺法。
8、温通经络、祛风止痒 局部增生性皮肤病:粗火针 点刺局部。 全身搔痒症:细火针点刺曲池、血海、风市等。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课件
(一)毫针刺法
毫针几乎适宜于各种急症的救治。据本人临床体 会认为毫针应用于急症,宜由下列一套完整手法组 成:
1.进针法 针前须有一安静的诊疗环境,病人采取尽量舒适 的体位(多取卧位),医者应全力以赴。取穴时, 急症病人特别是内科急症病人,应该在所选穴位的 穴区范围内均匀地按压,有目的的选择压病最明显 处进针。进针时,为使刺入部位准确及尽可能消除 进针疼痛,先以指甲按压进针点,右手持针,左手 拇食指挟住针尖,双手同时用力,毫针即可迅速刺 入。
5、出针后处理: 棉球按压针孔,即可减轻疼痛,又可 保护针孔。
6、医嘱: 火针当天的正常反应为针孔发红、发痒,注 意不能搔抓,当天不能洗澡。
五、注意事项:
(1)操作要点:红、准、快。 (2)操作注意安全,防止烧伤火灾的发生。 (3)体质虚弱者采取卧位。 (4)糖尿病者慎用火针。
六、适应证:
内科:关节炎、胃脘痛、过敏性哮喘、肺 气肿、面肌痉挛、未梢神经炎、阳痿、遗精。 外
三、艾灸常用方法
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 肤上施灸。
2、间接灸:用药物将艾炷与皮肤隔开,进行施 灸的方法。如生姜间隔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 子饼灸等。
(1)隔姜灸:是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 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 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