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观后感的作文

合集下载

科学实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作文

科学实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作文

科学实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作文科学实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个问题可不简单啊!让我来给你讲讲吧。

我们知道科学实验是科学家们用来验证他们的想法和理论的方法。

那么,科学实验告诉我们的第一个道理就是:实践出真知。

只有通过实验,我们才能证明一个想法是否正确。

这就像是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要多做练习才能掌握好这门语言一样。

所以,不要怕失败,只要不停地尝试,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科学实验还告诉我们另一个道理:观察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验过程中,科学家们需要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并且认真思考每一个可能的结果。

这就像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要仔细观察问题的各个方面,并且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样。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科学实验还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团队合作是非常关键的。

在实验过程中,科学家们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这就像是我们在工作中需要和同事们一起合作一样。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我想说的是:科学实验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精神。

它告诉我们要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要勇于创新和探索未知领域;要尊重事实和数据;要谦虚谨慎地对待自己的研究成果。

这些都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科学实验告诉我们很多道理。

它让我们明白了实践出真知的重要性;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的重要性。

希望我们都能够从科学实验中汲取营养,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科学实验观后感作文

科学实验观后感作文

科学实验观后感1星期六,我很早就起床了,因为我要做一件“大事”——做一个科学实验!我拿出老师发给的“宝贝”,那就是科学小实验制作纸。

一看,纸上的实验项目可真让人眼花缭乱,有“绽放的睡莲”,“倒不出的水”,“紧紧抱在一起的书”……看着看着,我被“紧紧抱在一起的书”给吸引了。

这题目可真有意思,书跟书还能“抱”?而且还是“紧紧的”?我想这是不可能的,但纸上说行,我还是来做做尝试一下吧,看看到底行不行。

我飞速从书包中任意抽了两本书,一看,一本语文书和一本英语书。

“中英结合”,寓意还挺深的!不管别的,我想,我现在应该专心实验。

第一次做这样的实验,会成功吗?虽然有一些担心,但我心中还是充满了希望。

按照实验的要求,将两本书均匀地交插在一起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语文书一百多页,英语书八十多页,得算好了来,不然到后面就插不完了。

经过仔细核算,我终于决定了可行的方案。

我把两本书并排在一起,中间隔开一本书的距离。

一本底朝天,另一本面朝天。

左手翻语文,从最后一页往前倒退着翻;右手翻“ English book ”,从第一页往后翻,两只手各司其职。

我一页一页翻,一页一页插,就好像老外与我们一一握手,似乎还在不停地“Hello、Hello ”。

让两本书逐页交插夹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虽然两本书大小不同,但还挺般配的,我边插边想。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终于将两本书按要求夹在了一起。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我轻声说了句,心不免砰砰直跳。

我开始拉住两本书的书脊,用力往两边拉,想把他们拉开。

哎哟!我满头大汗,脸都涨红了,就是拉不出。

这“中英”两伙伴可真亲密,他们紧紧抱在了一起,无人能将他们分开。

耳边仿佛听到嘻嘻的笑声:“真有趣,真有趣!”为什么这两伙伴的手握得如此紧呢?原来,这里面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当两本书的纸一页又一页地交插紧贴在一起,纸与纸的摩擦力叠加,越拉抱得越紧,摩擦力也就越大,所以就出现了现在的结果——“友谊牢不可分”,无法将两本书轻易拉开了。

作文《科学实验后的体会》

作文《科学实验后的体会》

科学实验后的体会篇一科学实验后的体会哎,说起来都觉得好笑,上周生物课做的那个实验,简直把我折磨坏了!老师让我们观察酵母菌在不同浓度糖水里的发酵情况。

听起来简单是吧?结果呢?我差点以为自己变成了酵母菌,跟着它们一起发酵了。

首先,准备工作就够我喝一壶的了。

称量糖,我的天,那小勺子简直比我家的调料勺还迷你,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出5克糖,感觉自己像个炼金术士在精确配比药剂。

然后是溶解,这糖真倔强,死活不溶,我使劲搅拌,结果还差点把烧杯给打翻,糖水四溅,那场面,简直不要太狼狈。

好不容易搞定了糖水,我又开始战战兢兢地往培养皿里接种酵母菌,这酵母菌小的跟灰尘似的,我拿着滴管,感觉自己像个外科医生在做精密手术,生怕一不小心把它们给“谋杀”了。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了。

我盯着那几个培养皿,感觉时间过得比蜗牛爬行还慢。

它们的变化真的太微妙了,一开始几乎没啥动静,我甚至开始怀疑酵母菌是不是集体罢工了。

过了几个小时,终于,一个培养皿里出现了些许气泡,我激动地差点跳起来,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我赶紧记录数据,那认真劲儿,估计比写高考作文还认真。

最后数据分析的时候,我开始怀疑人生了。

不同浓度的糖水,酵母菌的发酵情况竟然差别那么大!高浓度的糖水,酵母菌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疯狂繁殖;低浓度的糖水,酵母菌就蔫儿了,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我对着数据报表看了半天,感觉脑细胞都死了一波。

这个实验,让我深刻体会到,科学实验没那么简单,看似简单的操作,其实暗藏玄机。

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明白了,耐心和细致是多么重要。

下次再做实验,我一定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争取不把实验室搞得像个灾难现场!篇二科学实验后的体会继续说上次那个酵母菌实验吧,其实我还想吐槽一点,就是那酵母菌培养液,味道真是…一言难尽!一开始倒还好,有点淡淡的甜味,但过了一段时间后,那味道啊,简直酸爽!一股子发酵的酸臭味,加上一点酵母菌特有的…怎么说呢,类似馊了的米饭味?反正我闻着就头晕,那味道久久挥之不去,感觉实验室的空气都变了味。

科学实验心得体会(通用14篇)

科学实验心得体会(通用14篇)

科学实验心得体会(通用14篇)科学实验心得体会(通用14篇)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实验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实验心得体会篇1在成功的道路上,免不了失败。

一次小小的实验,就可以证明,失败乃成功之母。

那是风和日丽的一天早上,我坐在家里悠然自在的看报纸。

几个黑体大字引人注目:一条细线可以钓起冰块!不是吧?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便试做起来。

我从冰箱里拿出冰块,放在杯子里,撒点盐,边开始我的“钓鱼”了。

我满怀信心地把细线放进撒了盐的冰块上,往上一提,只见冰块刚粘在线上就掉下来了,我反复试了几次,都是毫无收获。

我真的想放弃了。

正当我气馁的时候,姐姐看了看我,却说:“我想不是报纸作的假,而是你不会做,你要放弃,你就是缩头乌龟!”我生气极了,说:“我不要做缩头乌龟,最多我再做一次!”我拿起报纸有认认真真的看一遍。

哦!原来是顺序搞错了。

报纸上说“先把细线放在杯子里,再撒上盐,冰块就会像与般轻而易举地钓上来了。

”而我却先把盐撒在冰块上再把细线放在杯子里。

我得意扬扬,重新做起防盐的步骤。

我先把细线放在杯子里,再撒上盐,然后把细线往上一提。

啊!简直就像千万吨钢铁系在一根头发上一样。

细线把所有的冰块都钓上来了。

顿时,我感觉到细线上的不是冰块,而是成功。

我终于成功了!通过这次的钓冰块实验,我知道了:做每一件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半途而废,到最后就能尝到甜的滋味,酸、苦和辣只是成功的调和剂。

科学实验心得体会篇2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脑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做出科学表述总结的能力。

从教小学科学课程的第一天起,实验培养的目的就时时记心里。

便开始从教科学(以前叫自然)的我,或者领悟能力太差,或者教学技巧不足,直到最近两年才真正领悟了实验教学的魅力,才明白实验的课堂同样是以学生为主体。

作文《科学实验的感受》

作文《科学实验的感受》

科学实验的感受篇一科学实验的感受说起来做实验这事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次测定土豆密度。

听起来挺高大上,其实就是个小学课题,但它给我留下的“心理阴影面积”还真不小。

那土豆,我妈从菜市场精挑细选的,说是皮薄肉厚,做土豆泥一流。

我当时心里还暗爽,这实验材料质量杠杠的!结果呢?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首先,这土豆个头不均匀,我量了好几遍,也没找到个完美的圆或者方块,最后只能选了个相对“规矩”的,心里七上八下的,感觉这实验结果先天不足。

然后是称重。

我拿着个老旧的电子秤,跟它较劲半天,数字跳来跳去,好不容易稳定下来,记录结果时又发现自己记错了单位,气得我差点把土豆扔出去。

还好,老师及时提醒我别冲动,不然那颗饱经摧残的土豆,估计连做土豆泥的资格都没了。

接着是量体积。

这才是重头戏!用量筒装水,再把土豆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水花四溅,我整个人都湿了,还好不是冬天,不然我得感冒。

更要命的是,土豆不规则的形状,导致水位线实在不好判断,我反复几次,每次读数都不一样,感觉自己是个瞎子。

最后,我干脆求助同桌,两个人一起比对着看,才勉强确定了一个“大概值”。

算密度的时候,我拿着计算器,按得手指都酸了。

最后算出来的结果,跟书上标准答案相差甚远,我差点怀疑人生,是不是土豆成精了,故意跟我作对。

后来才知道,原来问题出在测量体积上,土豆的形状太不规则,导致误差很大。

虽然实验结果不尽人意,但我确实学到了不少,比如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要认真操作,最重要的是,要选个形状规整的土豆!这酸爽,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篇二科学实验的感受这次的生物实验,让我对“观察”有了全新的理解。

任务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说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简直比登天还难。

首先是撕洋葱皮。

这看似简单的一步,让我眼泪汪汪,鼻涕直流。

洋葱的辛辣味,直冲我的脑门,我一边咳嗽一边努力撕着,感觉自己像个特工,在执行一项极其危险的任务。

好不容易撕下来一小块,薄如蝉翼,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到载玻片上,再滴上碘液,盖上盖玻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实验观后感1
为了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老师让我们回家做一次科学实验——钉子实验。
回到家,我连忙准备了实验材料:3个一次性塑料碗、3根5厘米长的铁钉、
水、菜油。
1号塑料碗:我用钉子在塑料碗的侧面扎了一个洞,不大不小,刚好可以装
下一个钉子,不让钉子滑下去。钉子一半在碗中,一半在碗外,我再把水盛满洞
所在的位置。
2号塑料碗:我加了一些菜油,刚好把钉子淹没。
3号塑料碗:什么都不放,只放一个钉子,让它完全暴露在空气中。
实验刚开始,什么变化也没有。直到第二天,我发现。放在水中的钉子的'
那一部分稍微有些变棕红色了,水也没有原来那么清,而是水中有些黄色的物质。
我用手去摸,竟把钉子上的东西擦去了,留在我手上的是那红棕色的物质。我跑
去问妈妈,妈妈说,这是铁钉生锈了。哦,这红棕色的物质,叫做锈。放在油中
和暴露在空气中的钉子什么变化也没有,只是2号钉子变油了。
第三天我去看,2号和3号还是老样子。1号钉子变得比之前更恶劣了,钉
子上的锈越来越多,水也越来越浑浊了。我再次把钉子上的锈擦了去,钉子失去
了原来的光泽,有些皮都掉了,简直是伤痕累累,惨不忍睹!水的味道也变了,
我闻到一股怪怪的味道——是铁在水中生锈的味道!味道不浓,很清淡。
经过这几日的观察,我发现:铁遇到水会生锈,遇到油会变油,遇到空气则
什么也不会发生。
通过这个实验,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不能像铁一样,外表坚硬不催,实
则一碰到恶劣的环境便会原形毕露!我们要学会让外表和内心都一样强大,遇到
恶劣的环境决不向困难低头,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
科学实验观后感2
今天,在写作课上老师做了一个“过桥实验”。
老师从包里拿出两个茶叶罐当作模拟用的桥墩,用一张崭新的铅画纸当作模
拟的桥面。老师要把硬币放在桥面上,我们的心里都七上八下的,桥面会不会塌
了呢?果然硬币还没有放稳,桥面就和“人”一起掉入了河流,桥塌“人”亡。老师
向我们提出:“不能移动桥墩的位置,不能在桥面上压东西。谁能让桥面上承受
更多的‘人’?”话音刚落,急性子的同学就拿起自己的稿纸动手演示起来,有的同
学是采用增加厚度的方法,有些同学是把纸折成“W”字形的;有些同学是把纸折成
“V”字形……我们的方法五花八门。
“老师,请让我去试一下吧!”一位男同学大声喊道,打破了寂静。他把自己
折成“W”字形的纸放在两个模拟的桥墩上。结果,“人”都还没站上去,桥就塌了,
他又把纸倒过来放放了一枚、两枚、三枚,“啪”的一声,连“人”带桥一起掉入河
流。老师宣布这位同学挑战失败了。第二位同学受了前面那位同学的启发,把前
面那位同学折的“W”字形改成了5个“V”字形,大胆地上去挑战,我们的心又像
刚才一样紧张起来,想这位同学会不会也会想上面的那位同学一样,还没放5
枚就塌陷了?那位上去挑战的.同学,把自己折的“V”字形的纸放在桥墩上,开始
放硬币了,一枚、两枚……十一枚,十二枚,十三枚,十四枚,十五枚,十六,
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枚,啊整整放了二十一枚!桥还是稳稳当当的,
就当老师要放第二十二枚时,“哗”的一声,硬币和桥一起塌了下去。老师宣布这
位同学获得胜利!我们的笑声溢满了整个教室。
虽然我们只用了这几样简单的材料,但是我们把这个“过桥”实验做成了,这
让我体会到了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科学实验观后感3
今天,我一放学就兴冲冲地跑回家,因为在科学课上老师要我们回家与家人
做一个实验。我别提有多高兴了,回到家,我丢下书包便马不停蹄地开始写作业。
今天的作业有点多,可我为了做实验,改掉了慢吞吞的习惯,字在我的笔尖下行
云流水般地出来了。一小时,作业大功告成了。
这时,爸爸看见我作业写完了,就走过来说:“儿子,作业写完了,有没有
兴趣和爸爸一起做个有趣的科学实验。”正在想做实验呢,听见爸爸的话,欣喜
若狂,迫不及待地说:“好,快,我们快开始吧。”只听爸爸说:“你相信纸能托
住水吗?”我一听,哈哈大笑起来说:“纸当然不能托不住了,纸一碰水就会破了。”
爸爸笑笑说:“呆会你就会相信了。”只见爸爸拿出一只玻璃杯、一张平整的纸还
有水,然后往杯子里灌满了水,将平整的纸慢慢地盖在瓶口上,并让纸紧紧地与
瓶口粘合在一起,再拿起杯子,将杯子迅速地倒转过来。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
发生了,水竟然没有流出来,而是被纸稳稳地托住了。我看得目瞪口呆而又不得
不相信这是事实。“这真是像变魔术似的,我要亲自试试。”我说。爸爸说:“好
啊!”于是我照着爸爸的.样子,往杯里倒了一些水,然后将纸慢慢地盖在瓶口上,
并让纸紧紧地与瓶口粘合在一起,再拿起杯子,将杯子迅速地倒转过来。
这时,奇迹没有出现,水竟然“毫不客气”地流了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呢,我
疑惑地望着爸爸。爸爸笑笑,拍拍我的脑袋说:“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要仔细
观察,刚才我明明就是往杯里灌了满满的一杯水,而你只灌了约半杯水,水当然
会流出来了。”原来是这样啊,都怪我太马虎了。于是,我又重新做了一遍实验,
这次我更仔细了。果然,这次实验成功了,水并没有流出来,而是被纸稳稳地托
住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急忙问爸爸。爸爸说:“在瓶口放纸,由于在杯中装
满了水,已经没有了空气,所以不存在大气压。然而,把杯子倒过来的时候,纸
的另一侧依然受到大气的压力,所以水不会流出来。”听了爸爸的解释,我豁然
开朗。心中想:这次科学实验不仅有趣,还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其实呀,生活中处处都有许多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只要你认真观察,多多学
习,你一定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科学实验观后感4
每次看到爸爸在倒啤酒,我总是会看到快到满的时候,爸爸就会放慢速度,
直到把杯子倒满,我发现这时的水面会形成一个微微拱起的弧形,我总是觉得啤
酒立马就会从杯中溢了出来,可是每次都没有溢出来,我觉得很奇怪。
我跑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这水不仅不会溢出来,而且在里面放一些小
东西,也不会溢出来的,你信吗?”“我不信!”我一脸疑惑,妈妈于是就和我一起做
了一个小实验。
妈妈让我准备一个玻璃杯,一盒回形针。我先在玻璃杯里倒满水,也倒到水
面成了一个小拱形,水面好像要漫出来,又没有漫出来。我拿出一个回形针,小
心翼翼地放进水中,果然,水没有溢出来,我想:“只是放了一个回形针而已,
太少了,也许再放4、5个,水就会漫出来了吧。”我一口气又连续放了5个,水
竟然还没有溢出来,我很不甘心,就继续测试。
当我放到第100枚时,水竟然还是没有流下一滴,细细观察,只见水面更加
饱满,好像水中有什么东西要奋力挣开水面,鼓鼓的,但是水面就像覆盖了一层
薄膜,怎么样都挣不破。我惊得目瞪口呆,但是不知道这是什么原理。
妈妈让我查阅资料,我才明白那是因为水有一定的粘性和表面张力。即使是
满满的一杯水,当放入回形针的时候,水面升高了,但是在水杯边缘的水,由于
受到水分子之间的粘性而保持连续不脱离,所以如果每次放的物体体积足够小,
水的表面会由于张力而上凸,因而不会溢出来,没想到,看起来很普通的水,原
来是这么神奇啊!
实验的最后,我赞叹道:没想到一杯水也有这么大的学问呀!我们要从生活
中的小实验里,获得小窍门来学会更好地生活。
科学实验观后感5
今天,我在家里闲着没什么事情可做,便随手拿起一本科学书来翻了一翻,
书本里有一个小实验令我很感兴趣。当即之下,就约来了几个伙伴,陪我一起来
做实验。
首先,我们各自从冰箱中取出一只鸡蛋,拿起一把小剪刀,把鸡蛋横倒下来,
在蛋壳的中央小心翼翼地扎了一个小孔,把鸡蛋中的蛋清和蛋黄掏出来,再把蛋
壳放在水龙头下冲洗干净,擦干等待备用。接着再把彩色硬卡纸对折一下,画上
鸭头、鸭翅膀、鸭尾,再剪下来,每一种都是双份的,等一下再用。
等这一切准备就绪时,我便开始武装起我心爱的“小鸭子”。首先把蛋壳拿过
来,在内层的底部涂上木胶,把小石子和细沙放进去,等上5-10分钟,木胶就
会自动干掉,把小石子牢牢地固定在蛋壳底部。接着把剪下来的鸭头粘在蛋壳的.
小头,把鸭翅膀分别粘在小孔的两侧,最后再把鸭尾巴固定在蛋壳大头,这样一
只活泼可爱的“小鸭子”就大功告成啦!
听书上所说,如果把小鸭子放入水中的话,对准“鸭子”的尾巴吹,它会在水
中前行。我迫不及待地打来一盆水,把自己亲手做的“小鸭子”放入水中,也想试
一试。大家觉得很有趣,就来了一场“鸭子游泳比赛”。我们把各自做的“小鸭子”
都放入水盆中,用嘴对着鸭子吹,看谁的鸭子游得比较快。比赛一开始,大家便
使出自己吃奶的力气吹自己的“鸭子”,这不吹的话还不要紧,一吹,可不得了喽!
大家做的鸭子的鸭头、鸭翅膀和鸭尾巴由于木胶没有固定牢,一到水中,大家的
“鸭子”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剩下的都是一些“残鸭子”。瞧,那只鸭子多神气,
鸭翅膀、鸭尾巴都掉了,只剩下一个光光的鸭子头,还挺得老高老高,好像正在
引吭高歌呢。大家见了,都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通过这个实验我明白了:在生活中,只要乐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
你就会获得无穷的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