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资料】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写作《抓住细节》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3篇生活中有很多美的小细节我们很可能忽略掉了,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一【知识目标】1.懂得什么是细节描写,在作文中有何作用。
2.学会赏析细节描写的好处。
【能力目标】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将细节描写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留心生活中的细节之美,激发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的作用2.感悟细节,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教学难点: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教学方法:感受法讨论法练习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米开朗琪罗在雕刻和绘画时速度都很慢,总是花许多时间,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他在完成作品时,连雕像的眼神、肤色和肌肉线条都力求完美。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任何完美都是细节上完美组合而成的。
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首先运用你的想象合理扩展一句话,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她骂他懦夫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语言)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动作)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神态)其实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的告诫自己: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心理)二、感受细节描写学生思考自由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归纳明确: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主要内容包括:
1.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与意义;
2.写作中如何抓住生活中的细节;
3.运用细节描写丰富作文内容,提升作文质量;
4.分析本单元课文《背影》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如何抓住细节表现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细节的选取和描写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课文实例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并找出可以用于细节描写的关键点。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学生尝试用细节描写方法,对所选场景进行刻画。
2.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并捕捉细节,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习惯;
3.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运用细节描写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4.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在作文中进行创新性的细节描写,使文章具有独特魅力;
5.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了解细节描写在我国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中最细微之处的具体刻画。它是作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背影》这篇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绘,表达出深厚的父子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细节描写的定义及其在作文中的作用,明确细节描写对于作文质量提升的重要性。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学案设计新人教版

个帅哥帅哥的 ffff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材剖析本学期第一单元的写作训练是 : 写出人物的精神。
这就给写人的作订婚了基调。
经过这一次训练 , 学生对写人物的作文有了更坚固的基础。
这个单元的作文训练“抓住细节” , 是对第一单元作文训练的稳固和延长。
因为只有让学生理解了细节的重要性 , 懂得了如何进行细节描绘 , 学生才会写出鲜活的人物来。
学情剖析作文训练中 , 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文通字顺, 能关注生活 , 能从自己所熟习的环境中收集典型的人或事。
但存在的广泛现象是内容空洞, 语言无聊。
特别是在写人叙事的时候, 或许是片言只语瘦骨嶙峋, 又或许是空话连篇肥胖拖拉, 通篇没有一处亮点。
剖析原由, 一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仔细察看与深刻的心灵体验。
二是学生还没有完整掌握写作技巧。
三是缺乏细节或细节描绘不到位。
教课剖析教课目的1.认识细节描绘及常有种类 , 理解细节描绘在写作中的作用。
2.学习如何捕获生活的细节 , 描绘生动的细节。
3.注意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绘来刻画人物、表达感情。
教课重难点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绘来刻画人物、表达感情。
教课课时2课时教课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 , 大家想想这个单元的课文, 鲁迅笔下的阿长给你留下最难忘的是什么?是的。
阿长对人说话时 , “竖起第二个手指 , 在空中上下摇动 , 或许点着敌手或自己的鼻尖”“睡觉时她又张开两脚两手 , 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还有 , 杨绛笔下的老王 , 李森祥笔下的父亲都让我们过目难忘 , 留下深刻的印象。
获得这样的成效 , 要归功于细节描绘。
二、写作指导( 一 ) 什么是细节描绘学生思虑自由谈论、沟通, 教师点拨、概括。
明确 : 细节描绘就是对人物、光景、事件等表现对象的仔细刻画。
常常能起到以小见大、点睛之笔的作用 , 使读者如见其人 , 如睹其物 , 如临其境。
细节描绘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结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拥有重要作用。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③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③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
篇一1.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的含义,感悟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运用效果。
2.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3.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中细节之美,从而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1.揣摩细节描写的作用。
2.学会进行合适的细节描写来反映生活或描写人物。
难点:1.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2.激发情感,用恰当的细节描写把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真实、独特的感受进行形象的表达。
教学过程一、导入1.火眼金睛辨身份2.猜猜他是谁。
(出示对孙悟空的细致描写,然后出示对一个同学的大众化描写。
)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
因此我们作文时应注重从细处着手,为文章增添神韵。
出示课题:抓住细节二、明确定义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
三、感悟细节l.例文呈现:出示甲文愚人节那天,英语课代表告诉我,老师叫我去她办公室背英语课文,我的心慌起来,但又怀疑是他人的愚弄,最后我还是去了。
我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英语老师的目光,里面充满了责备,我喊了一声“张老师”,张老师点了下头,只是“嗯”了一声,我不知如何是好。
学生点评发言,提出修改方法。
教师总结:如,接到通知时“我”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我”是怎么走进办公室的?英语老师的目光是怎么样的,看到那样的目光我又有什么感受,我是怎么“喊”老师的,老师点头的神态如何,“嗯”一声的语调如何,“我”又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这些都是可以展开描写的。
2.出示乙文。
愚人节那天,大家都有些心不在焉,惶惶欲动,我也在寻机下手,想要享受节日的感觉。
第二节课下课的时候,英语课代表告诉我,老师叫我去她办公室背英语课文。
我还没有练习背诵呢,这下我的心悬了起来,心跳得像在打鼓。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

“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巴尔扎克如是说。
4、范文引路
(《绩优学案》P64.65的范文。)
五、结语:
同学们,其实我们的生活是一个一个片段的组合,更是点滴亲情的凝聚,作文来源于生活,更来源于生活中的细节,让我们擦亮眼睛,用心捕捉生活中细节,去描摹去刻画,再现原汁原味的生活,让亲情的细节之花在生命中绽放,在笔尖永驻芳华。
肖像描写: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老王》
分析:这个“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的老王,让我们害怕,也和杨绛一样对他心生同情,也有不祥的预感,生命将息的人还在惦记对他心怀善念的人,这是怎样的一份情,也就会理解杨绛给钱的愧怍,她觉得亵渎了这世间纯善的一个人,同时我们也能感到杨绛本身的善良,她对老王充满同情和顾念。细节描写的表现力可见一斑。
语言描写:“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阿长与〈山海经〉》
难点
品读第三单元课文中运用细节描写的经典片段,引导学生探究细节描写的作用及其方法;作文升格,指导学生修改、增补细节,演练细节,进而掌握细节描写的技巧,写出生动感人的佳作。
教学
方法
引导、讨论、写作练习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调整与思考
教
学
过
程
一、课题引入
米开朗琪罗是世界上杰出的艺术大师,据说他无论雕刻还是绘画,速度都很慢,总是花许多时间,在那里沉思、 推敲、琢磨,力求完美。 有一次,友人拜访米开朗琪罗,见他正为一尊雕像做最后的修饰,过了一些日子,友人再来拜访,看见他还在修饰那尊雕像,友人责备地说:“我看你的工作一点都没有进展,你的动作太慢了”米开朗琪罗说:我花许多的时间在整修雕像,例如让他的眼睛更有神,肤色更亮丽,某部分肌肉更有活力……友人说“这些多是一些小细节啊”。米开朗琪罗说:“不错,这些都是一些小细节,不过把所有的小细节都处理妥当,雕像就变得完美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任何完美都是细节上完美组合而成的。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学案 新人教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抓住细节一、看看这三组句式有什么特点?(一)(1)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2)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
(4)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5)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一颤,他怔了怔,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二)过了七十六岁的葛朗台老头在看到女儿把玩自己的定情之物金梳妆匣时,竟“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一个“纵”和一个“扑”字将老葛朗台贪婪到发狂的形象活化到纸上。
当独生女声明匣子是情人寄存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扑过去想抢回时,老头竟“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
”《欧也妮.葛朗台》法.巴尔扎克(三)随着脚步越走越近,他看到苏迪手上没有拿条幅和国旗,只挽着一件外衣,她身上穿着的是一件短小的T恤,那隆起的肚子从衣服底下撑了出来,偌大的肚子在阳光下裸露着,泛着细碎而轻柔的光芒。
他定睛一看,那裸露的肚皮上居然写着一句话--“爸爸,欢迎你回家!”《最美欢迎辞》二、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
三、细节描写的分类: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场面描写:全景式和特景式。
细节描写:白描和细描。
四、细节描写文段赏析:1、动作细节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艰难地穿过铁道。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3篇11

怀着惊喜的心情,我又翻开了第三张照片,眼前顿时一亮,原来是一张全家福,照片的背景是一栋漂亮的小洋楼了,这才是一栋真正的房子啊!三层,宽敞的阳台,全新的设计风格,美丽的彩砖。房子里现代化的家用电器、舒适的沙发、空调、冰箱一应俱全。今年爸爸还想给我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呢!照片上爷爷和奶奶精神矍铄,爸爸妈妈一脸满足幸福的笑容,我,天真烂漫笑得多开心,仿佛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看完这三张对比鲜明的照片,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家庭的进步史。三十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巨大的变化让我感慨良多,这三张照片只是三十年经济进展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合上相册,我庄严地把它们重新封起来。生命的痕迹就在我的回望中悄然划过,生活的影子也在这照片永恒的记载和折射中,渐行渐远我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足,我们的全家越来越幸福,而记载生活的照片越来越美丽,照片背后的故事越来越精彩。
作文三、照片里的故事
写作提示:
1.可以回顾一下七班级上册学过的《学会记事》,叙述故事时应条理清楚。
2.注意联系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背景,对拍照时的细节做出生动具体的描写。
例文欣赏:
照片里的故事
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再到居者优其屋。住宅正以建筑符号的形式,阐释着一个乡村的变迁。它折射出来的,不只是农民居住观念的更新、消费的升级,更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进展的一大亮点。
七年级新人教版语文下册:第3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学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导学目标】1.学会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把人或动物写活,写出特点。
2.学会细致地观察,掌握描写的要领,有意识地在作文中使用描写和学会描写,使文章更生动。
3.提升对作文的兴趣,学会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训练在作文中如何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课时计划】2课时教法指导: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及名师导航材料进行自学,教师适时举例点拨,为实战写作奠定基础。
2.学生利用名师导航中的方法指导进行实践写作。
3.小组交流,组内批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示。
4.班内交流,教师点评。
5.学生自主修改。
6.教师批阅。
学法指导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一是多读。
看看别人在碰到一件事时怎么说,有几种说法,雅的怎么说,俗的怎么说,书面的怎么说,口语的怎么说,从中得到借鉴和启发。
读时应注意一点——尽可能读出声来。
二是多写。
多写更能提高表达能力。
古人曾说,诉之笔端,半折心始。
意思是,有好多话要说,但真正能写到纸上的,也就只有一半。
这个道理说明,思路可能是很多的,只有通过多写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自己想要说清的问题表达清楚。
三是多调查研究。
对所要说清的事情,要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样话题才会多。
对所要说清的事情一知半解,就不仅是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了。
四是多思。
要先想一想再发表意见,使自己的话有条理,比如说问题,可围绕这个问题是什么、是谁造成的、原因是什么、错在什么地方、如何解决等小题目去展开。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我们身边的小动物是姿态万千的,慵懒可爱的猫,忠诚憨厚的狗;动物园里还有调皮好动的猴子,漂亮骄傲的孔雀……面对生活中诸多美好的事物,我们该如何拿起手中的笔,把它们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以触动人们的心灵,唤起人们的情感,昭示人生的真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写作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抓住细节。
步骤一写法指导名师导航1.可以从多个方面介绍照片,如照片中人物的表情、动作、模样,还可以描写照片的背景、色彩、里面的自然风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材分析本学期第一单元的写作训练是:写出人物的精神。
这就给写人的作文定了基调。
通过这一次训练,学生对写人物的作文有了更坚实的基础。
这个单元的作文训练“抓住细节”,是对第一单元作文训练的巩固和延伸。
因为只有让学生理解了细节的重要性,懂得了怎样进行细节描写,学生才会写出鲜活的人物来。
学情分析作文训练中,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文通字顺,能关注生活,能从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中搜集典型的人或事。
但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内容空洞,语言乏味。
尤其是在写人叙事的时候,或者是三言两语骨瘦如柴,又或者是废话连篇臃肿拖沓,通篇没有一处亮点。
分析原因,一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深刻的心灵体验。
二是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写作技巧。
三是缺少细节或细节描写不到位。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2.学习如何捕捉生活的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
3.注意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教学重难点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大家想一想这个单元的课文,鲁迅笔下的阿长给你留下最难忘的是什么?是的。
阿长对人说话时,“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还有,杨绛笔下的老王,李森祥笔下的父亲都让我们过目难忘,留下深刻的印象。
取得这样的效果,要归功于细节描写。
二、写作指导(一)什么是细节描写学生思考自由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归纳。
明确: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致刻画。
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二)细节描写及作用1.经典范例引导学生识别细节描写,谈谈肖像、动作、景物、语言等细节描写的作用。
找一找品一品:动作描写: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阿长与<山海经>》分析:典型化的动作描写看出了阿长睡相粗俗,令少年鲁迅苦不堪言,心生厌恶,也可能是白日太过劳累,以至于睡得很死,也只有鲁迅中年以后才有可能这样去体察他的保姆吧。
肖像描写: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老王》分析:这个“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的老王,让我们害怕,也和杨绛一样对他心生同情,也有不祥的预感,生命将息的人还在惦记对他心怀善念的人,这是怎样的一份情,也就会理解杨绛给钱的愧怍,她觉得亵渎了这世间纯善的一个人,同时我们也能感到杨绛本身的善良,她对老王充满同情和顾念。
细节描写的表现力可见一斑。
语言描写:“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阿长与<山海经>》分析:说明了阿长没有文化,连书名都不知道,又表现了阿长对“我”的关爱以及“我”那一刻内心的巨大触动:唯独这样一个卑微的、被“我”轻视的保姆惦念“我”的心事,买来了“我”渴慕已久的心爱宝书。
景物描写: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荫。
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台阶》分析:一棵桃树的树荫里坐着羡慕人家高台阶的父亲,柳枝随风飘拂,似乎在扰乱父亲的视线,也在扰乱父亲的信念,但是父亲依然目光坚定,一动一静的映衬里见出父亲内心的执念,也见出父亲渴望改变自己地位的殷切。
这些都是非常典范的细节描写,那么什么叫细节描写?它有什么作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刻画,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描写都叫细节描写,只有那些于微小之处表现事物特征或作者情感态度,能够给予读者深刻印象的描写才可称之为细节描写。
作用:在写作中,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深化作品主题、创设环境氛围都离不开细节描写。
小结:通过刚才的鉴赏经典和认知细节,我们了解了细节描写能够生动鲜活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它不仅是一篇文章的生命,更是一篇文章的灵魂。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推敲,琢磨琢磨怎么才能写出细节。
2.专题练习怎样才能做到描写有细节?练习1: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读一读加一加:①“小”到什么程度?②怎么个“瘦法”?③穿得有多“差”?加上修饰成分,就会有细节。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
练习2: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
想一想学一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是怎么写的?从课文里学习。
用上精当的动词,把动作进行延长,就会有细节。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练习3:他抱住娘,在娘的脸上亲了一下。
改写:他脸红了,笑了一下,扔掉行李,大步流星地向爹娘奔过来。
他弯下魁梧的身躯,半跑着,紧紧抱住衰老伛偻的娘,在娘那被艰难岁月侵蚀得如树皮般粗糙的脸颊上叭地亲了一下。
围观的乡亲原先预备开怀大笑,可此时却没有一个人笑得出来了。
几位大婶还摸出皱巴巴手帕,擦拭着眼角悄然涌出的泪花。
赏一赏,悟一悟:加上动作神态,对娘的老迈进行具体叙写,用上拟声词,用上比喻,真感人,而且还用人群来烘托,真心体会到细节描写得有真感情,要把小处放大延伸。
小结:尽你最大的努力,让内容充实起来。
可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场景等,用上修辞手法,细化分解过程,让你的描写细起来,生动起来。
第二课时根据写作学案,完成本单元的写作实践题目。
板书设计抓住细节以小见大画龙点睛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
2.学会在写作中进行恰当的细节描写,把文章写得真实生动,具体感人。
3.感悟细节,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评析细节描写。
4.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1.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
2.感悟细节,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米开朗琪罗是世界上杰出的艺术大师,据说他无论雕刻还是绘画,速度都很慢,总是花许多时间,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力求完美。
有一次,友人拜访米开朗琪罗,见他正为一尊雕像做最后的修饰,过了一些日子,友人再来拜访,看见他还在修饰那尊雕像,友人责备地说:“我看你的工作一点都没有进展,你的动作太慢了。
”米开朗琪罗说:“我花许多的时间在整修雕像,例如让他的眼睛更有神,肤色更亮丽,某部分肌肉更有活力……”友人说:“这些多是一些小细节啊。
”米开朗琪罗说:“不错,这些都是一些小细节,不过把所有的小细节都处理妥当,雕像就变得完美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任何完美都是细节上完美组合而成的。
画画需要雕琢细节,作文同样需要描写细节。
二、明确细节及其作用1.什么是细节描写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2.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生动的细节描写,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助于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三、回顾课文经典细节,简析其作用1.动作描写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阿长与<山海经>》分析:典型化的动作描写看出了阿长睡相粗俗,令少年鲁迅苦不堪言,心生厌恶,也可能是白日太过劳累,以至于睡得很死,也只有鲁迅中年以后才有可能这样去体察他的保姆吧。
2.肖像描写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老王》分析:这个“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的老王,让我们害怕,也和杨绛一样对他心生同情,也有不祥的预感,生命将息的人还在惦记对他心怀善念的人,这是怎样的一份情,也就会理解杨绛给钱的愧怍,她觉得亵渎了这世间纯善的一个人,同时我们也能感到杨绛本身的善良,她对老王充满同情和顾念。
细节描写的表现力可见一斑。
3.语言描写“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阿长与<山海经>》分析:说明了阿长没有文化,连书名都不知道,又表现了阿长对“我”的关爱以及“我”那一刻内心的巨大触动:唯独这样一个卑微的、被“我”轻视的保姆惦念“我”的心事,买来了“我”渴慕已久的心爱宝书。
4.景物描写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荫。
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台阶》分析:一棵桃树的树荫里坐着羡慕人家高台阶的父亲,柳枝随风飘拂,似乎在扰乱父亲的视线,也在扰乱父亲的信念,但是父亲依然目光坚定,一动一静的映衬里见出父亲内心的执念,也见出父亲渴望改变自己地位的殷切。
细节描写能够生动鲜活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它不仅是一篇文章的生命,更是一篇文章的灵魂。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推敲,琢磨琢磨怎么才能写出细节。
四、比较品读,感悟方法既然细节描写能使人物鲜活起来,那么,怎样把这些细节形诸笔端,让他们形象可感呢?接下来一起欣赏几个经典片段,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他们写得生动,富有感染力的。
方法一:精用动词父亲佝偻着身子,慢慢地朝前面一个小店走去。
进了店门,父亲堆着满脸的笑:“老板,生意好!请帮帮忙,换两张大钞票。
”笑着说着,贴满膏药的手伸进夹衣口袋,抖抖索索地摸出一大把钱,摊到柜台上,当着老板的面,几分的,几角的,半天才凑足了20块钱。
——《山路弯弯》这是《山路弯弯》中最精彩的细节,是全文中的亮点,作者屏弃了程式化的生活琐事,选择了父亲到小店里为我换大钞票的细节,用细腻的笔墨具体生动地刻画了父亲的神态、语言、动作,至此,一个淳朴厚道、充满爱心的父亲形象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