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换药考核评分表
换药操作评分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姓名:
标准分 得分 1 2 2 5 5 3 2 6 4 6 2 4 6 10 3 3 2 2 1 1 4 4 2 20 100 备注
素质要求
操作前准备
10
病人 准备 操 作 过 程 揭除 敷料 消毒 伤口 固定 敷料
11
12
20
6
操作后处理
6
熟练程度 理论分 总 分
10 20 100
提问:
监考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
换药操作评分表 序号:
项目 项目 总分 5 要求 服装、鞋帽整洁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 环境准备:空气清洁、光线充足、温度适宜、时间适宜 用物准备:托盘、弯盘、药碗一只、无菌镊二把、纱布 碘伏棉球(新洁尔灭酊棉球)、各种伤口用药、棉签、胶布 核对、解释 关门窗、拉屏风 取合适体位、充分暴露,并注意保暖 用手揭除辅料层外层 用镊子去除辅料层内层(必要时用盐水) 从患者处揭下的敷料内面向上放置 右手持镊触伤口,左手持镊传递 消毒伤口方法正确:消毒伤口由清洁区至污染区 操作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技术 盖纱布(或加棉垫) 贴胶布 一般用物处理:敷料、刀剪、药碗、镊子及其他器械 特殊感染用物处理:敷料、刀剪、药碗、镊子及其他器械 洗手,脱口罩 记录 动作轻巧、稳重、准确、安全 关心患者感受 操作时间﹤15分钟
外科换药考核评分表

20分
敷料及器械的处理
(1)更换下来的敷料弃于污物桶中。
(2)器械刷洗、浸泡。
(3)特殊感染使用的器械特殊处理
10分
考官签名:年月日
20分
创面处理
(1)创面判定(12分)
①切口对合情况。
②有否红肿、血肿。
③有否渗出。
(2)渗出或感染创面引流(8分)
①已有引流物的保留。
②防止凡士林纱布等。
20分
覆盖敷料
(1)无菌敷料长轴沿切口长轴方向覆盖(5分)
(2)胶布厚度8-10层, 有渗出时可增加厚度及使用棉垫(5分)
(3)胶布的粘贴应与身体纵轴垂直(5分)
外科换药考核评分表
姓名:科室:成绩:
评分项目
评分细则
满分
扣分理由
评分Βιβλιοθήκη 准备(1)病人准备(2分)
①病灶的了解: 无菌或感染, 大小及深浅、所需哪类操作。
②换药场所的选择:除不易搬动患者外, 原则上在换药室进行。
(2)医生准备(2分)
①着装: 戴帽子、口罩, 必要时戴手套。
②洗手: 换药前后均应洗手。
(3)材料准备(3分)
①一切准备齐全。
②无浪费现象。
③无菌器材的使用: 先用后取、后用先取, 先干后湿、干湿分开, 无菌有菌分开。
(4)换药包放置在换药车上, 盛放污物的弯盘置于床上靠近伤口的附近。(3分)
(4)换药包放置在换药车上,盛放污物的弯盘置于床上靠近伤口的附近。(3分)
10分
揭取敷料
(1)取除胶布的顺序由外向里(3分)
(2)外层敷料(6分)
①敷料无渗出者用手取除
②感染创面的敷料用镊子取除或戴手套取除。
伤口换药术评分标准

12
二、操作步骤(18分)
1、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与伤口粘住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盐水浸湿后再揭去。(5分)
2、用两把镊子操作,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接触敷料。用酒精棉球清洁伤口周围皮肤,由内向外,伤口有分泌物用盐水棉球清洁创面,轻蘸吸去分泌物。(10分)
伤口换药术评分标准
考生编号
满分
得分
得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得分
得分
得分
得分
得分
一、操作准备
1、物品准备:无菌治疗碗2个、镊子2把、剪刀1把、酒精棉球、盐水棉球、干棉球、纱布、胶布等(4分)
2、取、开换药包正确,防止污染包内物品(2分)
3、戴无菌手套(6分)
打开手套包,取出手套,左手捏住手套反折处,右手对准手套5指插入戴好(3分)
1、疑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为什么一定要用双氧水冲洗?(3分)
答:因为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用双氧水消毒可杀灭破伤风杆菌。
2、感染伤口、分泌物多,应多久换一次药?(4分)
答:应每天换药1次,严重感染应根据其分泌物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
3、换药时应注意什么?(4分)
答:应注意取去伤口内的异物,如线头、死骨、弹片、坏死组织等,有引流物要核对数目是否正确。
4、几个病人伤口换药顺序和注意点?(4分)
答:先换清洁的伤口,然后再换感染的伤口,最后为严重感染伤口;每次换药完毕,认真洗净双手后方可给另一病人换药。
15
考官签名:日期:
3、覆盖消毒纱布及胶布粘帖方向正确,长度应适中。(3分)
18
三、医德医风(5分)
换药术评分标准(1)

年级:
成绩:
序 号
内容
1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服装、鞋帽整洁,头发、着装 符合要求
2 操作前戴口罩、帽子、洗手(头发、鼻孔外露各扣1分)
分值
正确执行 (请打√)
未正确执行 (请打√)
2
2
准备用物:一次性换药包、弯盘,0.5%碘伏、0.9%生理盐水、胶
3
布等。(或两只换药碗(盘) 、两把镊子、适量的 0.5%碘伏棉 球、0.9%生理盐水棉球、敷料、胶布等)。检查各物品的质量及
8
10 (两把)镊子头部应低于手持部以避免污染
5
11
(先观察伤口情况),以伤口为中心,碘伏棉球由内向外螺旋形 消毒周围皮肤至少2次,消毒范围距切口5cm,
8
12
每次消毒后需待干再进行后续操作。口述:若为感染伤口,消毒 方向为由外向内。
5
13 用无菌镊子夹持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创面。
8
14
缝合后无感染伤口处理:伤口干燥无红肿、引流通畅,消毒后覆 盖无菌敷料
6
有效期(少一物扣1分)
4 核对患者信息
3
5 向患者交代换药的必要性及操作流程。
3
6 根据伤口部位选择舒适且能充分暴露伤口的体位
3
7 用手揭开外层敷料,放置在盛污物弯盘内(污染面向上)
3
8 用换药包中一把镊子摘除内层敷料至盛污物弯盘内。
5
9
用未接触内层敷料的镊子夹持消毒剂棉球,传递给揭开内层敷料 的镊子(两把镊子不能接触)
5
15
缝合后感染伤口处理:伤口红肿疼痛,应撑开伤口,探明病变, 放置引流。
5
16
开放伤口:清除异物、坏死组织、脓液,根据肉芽组织生长情况 做相应处理,如局部湿敷、放置引流条。
外科刷手换药评分表

外科刷手评分标准
注意事项:
1、洗手时应控制水流,以防水溅湿洗手衣;
2、刷洗后的手、臂、肘部不可触及其他部位,如误触其他部位应视为污染,必须重新刷手;
3、手消毒后应双手合拢置于胸前,肘部抬高外展,远离身体,迅速进入手术间,以免污染。
外科换药操作评分标准
目的:
清除坏死组织,保持、促进肉芽生长,防止创面裸露及覆盖裸露创面,促进伤口愈合。
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无菌外科技术,换药者应戴口罩、工作帽。
如手已接触感染创伤的绷带和辅料,不应再接触
换药车,需要物品时由护士供给或洗手后再取,各种无菌棉球、敷料,从容器内取出后,不得再放回原容器内,污染的敷料立即放在弯盘或敷料桶内,不得随意乱丢。
2、感染创伤换药后,应认真洗手,然后方可给另一患者换药。
外科刷手操作培训外科换药操作培训现场评分表现场评分表
评委编号:得分:被评分者:科别:评委编号:得分:被评分者:科别:
手术铺巾操作培训 手术区消毒操作培训
现场评分表 现场评分表
评委编号: 得分: 被评分者: 科别:
评委编号: 得分: 被评分者: 科别:。
(完整版)换药术评分标准

换药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温医)考号姓名单位得分外科换药操作流程一、目的1.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以便酌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和处理。
2.清洁伤口,去除异物、渗液或脓液,减少细菌的繁殖和分泌物对局部组织的刺激。
3.伤口局部外用药物,促使炎症局限,或加速伤口肉芽生长及上皮组织扩展,促进伤口尽早愈合。
4.包扎固定患部,使局部得到充分休息,减少病人痛苦。
5.保持局部温度适宜,促进局邵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环境,为伤口愈合创造有利条件。
二、适应证1.无菌手术及污染性手术术后3-4天检查刀口局部愈合情况,观察伤口有无感染。
2.估计手术后有刀口出血、渗血可能者,或外层敷料已被血液或渗液浸透者。
3.从位于肢体的伤口包扎后出现患肢浮肿、胀痛。
皮肤颜色青紫。
局部有受压情况者。
4.伤口内安放引流物需要松动、部分拔除或全部拔出者。
5.伤口已化脓感染,需要定时清除坏死组织、脓液和异物者。
6.伤口局部敷料松脱、移位、错位,或包扎、固定失去应有的作用者。
7.外科缝合伤口已愈合,需要拆除切口缝线者。
8.需要定时局部外用药物治疗者。
9.手术前创面准备,需要对其局部进行清洁、湿敷者。
10.各种瘘管漏出物过多者。
11.大、小便污染或鼻、眼、口分泌物污染、浸湿附近伤口敷料者。
三、准备工作1.病人的准备:了解病人的心情,向病人讲解换药的目的和意义,消除病人的心理恐惧。
病人应保持合适体位,既有利于病人舒适,也有利于医生换药。
2.自身准备:着装符合要求、修剪指甲、洗手。
3.环境准备:操作前半小时停止一切清扫工作。
4.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盛无菌治疗碗2个、无菌镊子个、酒精棉球树个、盐水棉球树个、分置于无菌治疗碗内,无菌纱布数快,置于无菌治疗碗内、弯盘、胶布或绷带,铺好橡胶单、治疗巾,根据伤口情况可备引流物、血管钳、探针、凡士林纱布或雷夫诺尔纱条等。
四、操作方法1.除去外层辅料:外层绷带和敷料用手取下,紧贴创口的一层敷料用镊子揭去,揭除敷料的方向与伤口纵细方向平行,以减少疼痛。
外科换药操作评分标准

外科换药标准操作评分标准一、目的1.清洁伤口换药: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无菌。
2.污染伤口换药:去除伤口污染物,预防与控制伤口可能继发的感染。
3.感染伤口换药:清创、控制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二、原则1.无菌操作原则。
2.彻底清除失活坏死组织。
3.保持、促进肉芽生长。
4.促进伤口愈合。
三、换药的流程(一)换药前准备(25分)1.换药者准备:衣帽整齐(1分)、洗手(2分)、戴口罩(1分)、帽子(1分)。
2.病人准备:核对并评估患者(2分),查看伤口(2分),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2分)。
3.环境准备:病情允许情况下均应在换药室换药,如需在病房换药者,30分钟前停止一切清扫工作。
(2分)4.洗手(2分)、物品准备:换药车(上层放无菌物品,下层放换药后的污染物品)、快速手消毒液、换药包,碘伏棉球、生理盐水棉球、根据伤口情况准备敷料及换药溶液等其它物品。
(用物缺一扣1分,共10分,扣完为止)(二)操作步骤(55分)1.在稳妥处正确打开换药包(2分)2.根据伤口情况,准备换药棉球(2分)3.安置患者于合适体位(2分)4.揭开敷料,暴露创面(10分)(1)手取外层敷料固定物(2分),使用血管钳揭去内层敷料(2分),揭取方向与伤口纵向一致(2分)。
(2)分泌物干结粘着敷料,可用盐水湿润后再揭下。
(2分)(3)污染的纱布、敷料应放入弯盘,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
(2分)5.观察伤口(现场提问2题,每题3分)(1)观察伤口周围皮肤、肉芽组织生长及伤口情况。
(2)伤口创面出现感染分泌物或疑似感染分泌物时,应及时送检做微生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3)采集分泌物标本时无菌盐水或70%酒精擦去表面渗出物,用拭子深入溃疡基底部或边缘部。
6.消毒伤口及周围正常皮肤。
(17分)(1)根据伤口、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换药溶液进行相应处理。
(5分)(2)用手执镊法,左手持镊子夹取棉球,递至右手血管钳中,两者不可碰撞,如要拧干棉球,镊子要高于血管钳水平。
外科换药操作及考核评分标准

换药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外科换药操作流程一、目得1、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以便酌情给予相应得治疗与处理。
2、清洁伤口,去除异物、渗液或脓液,减少细菌得繁殖与分泌物对局部组织得刺激。
3、伤口局部外用药物,促使炎症局限,或加速伤口肉芽生长及上皮组织扩展,促进伤口尽早愈合。
4、包扎固定患部,使局部得到充分休息,减少病人痛苦。
5、保持局部温度适宜,促进局邵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环境,为伤口愈合创造有利条件。
二、适应证1、无菌手术及污染性手术术后3-4天检查刀口局部愈合情况,观察伤口有无感染。
2、估计手术后有刀口出血、渗血可能者,或外层敷料已被血液或渗液浸透者。
3、从位于肢体得伤口包扎后出现患肢浮肿、胀痛。
皮肤颜色青紫。
局部有受压情况者。
4、伤口内安放引流物需要松动、部分拔除或全部拔出者。
5、伤口已化脓感染,需要定时清除坏死组织、脓液与异物者。
6、伤口局部敷料松脱、移位、错位,或包扎、固定失去应有得作用者。
7、外科缝合伤口已愈合,需要拆除切口缝线者。
8、需要定时局部外用药物治疗者。
9、手术前创面准备,需要对其局部进行清洁、湿敷者。
10、各种瘘管漏出物过多者。
11、大、小便污染或鼻、眼、口分泌物污染、浸湿附近伤口敷料者。
三、准备工作1、病人得准备:了解病人得心情,向病人讲解换药得目得与意义,消除病人得心理恐惧。
病人应保持合适体位,既有利于病人舒适,也有利于医生换药。
2、自身准备:着装符合要求、修剪指甲、洗手。
3、环境准备:操作前半小时停止一切清扫工作。
4、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盛无菌治疗碗2个、无菌镊子个、酒精棉球树个、盐水棉球树个、分置于无菌治疗碗内,无菌纱布数快,置于无菌治疗碗内、弯盘、胶布或绷带,铺好橡胶单、治疗巾,根据伤口情况可备引流物、血管钳、探针、凡士林纱布或雷夫诺尔纱条等。
四、操作方法1、除去外层辅料:外层绷带与敷料用手取下,紧贴创口得一层敷料用镊子揭去,揭除敷料得方向与伤口纵细方向平行,以减少疼痛。
2、冲洗2、1原则:无菌技术2、2物品准备:无菌冲洗包;无菌手套;医嘱规定得冲洗液或生理盐水;无菌18或19号针头与7号头皮针;无菌棉纱敷料(填充用);无菌4×4纱布;普通手套;纸胶布;垃圾袋;护肤液(安息香酊等);无菌30ml或50ml注射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科室:成绩:
评分项目
评分细则
满分
扣分理由
评分
准备
(1)病人准备(2分)
①病灶的了解:无菌或感染,大小及深浅、所需哪类操作。
②换药场所的选择:除不易搬动患者外,原则上在换药室进行。
(2)医生准备(2分)
①着装:戴帽子、口罩,必要时戴手套。
②洗手:换药前后均应洗手。
(3)材料准备(3分)
(1)更换下来的敷料弃于污物桶中。
(2)器械刷洗、浸泡。
(3)特殊感染使用的器械特殊处理
10分
考官签名:年月日
①手术缝合切口用70%酒精或0.5%碘伏等。
②渗出或感染创面用0.5%碘伏。
(3)消毒顺序(3分)
①无菌伤口由中心向外周。
②感染创面有外周向中心。
(4)消毒范围(2分)
距创缘5-8cm
(5)消毒方法(2分)
沿切口纵轴方向擦蘸。
20分
创面处理
(1)创面判定(12分)
①切口对合情况。
②有否红肿、血肿。
③有否渗出。
(2)渗出或感染创面引流(8分)
①已有引流物的保留。
②防止凡士林纱布等。
20分
覆盖敷料
(1)无菌敷料长轴沿切口长轴方向覆盖(5分)
(2)胶布厚度8-10层,有渗出时可增加厚度及使用棉垫(5分)
(3)胶布的粘贴应与身体纵轴垂直(5分)
(4)绷带包扎时应从肢体的粗端开始绕向细端(5分)
20分
敷料及器械的处理
①一切准备齐全。
②无浪费现象。
③无菌器材的使用:先用后取、后用先取,先干后湿、干湿分开,无菌有菌分开。
(4)换药包放置在换药车上,盛放污物的弯盘置于床上靠近伤口的附近。(3分)
10分
揭取敷料
(1)取除胶布的顺序由外向里(3分)
(2)外层敷料(6分)
①敷料无渗出者用手取除
②感染创面的敷料用镊子取除或戴手套取除。
(3)内层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9分)
①用镊子取除
②沿伤口长轴方向揭起。
③敷料粘贴在创面上时可用生理盐水或奴夫卡因液浸泡。
(4)取下的敷料置于污物桶中或盛放污物的弯盘内(2分)
20分
消毒
(1)器械的使用(9分)。
①两把镊子分工明确:接触创面和不接触创面。
②镊子始终尖端朝下。
③弯盘分工明确:有菌物品和无菌物品。
(2)消毒液的选择(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