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_经济周期理论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经济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系统,不断经历着波动和变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经济中的波动现象,西方经济学家们提出了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试图解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来调节经济活动。

本文将介绍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并探讨其对经济稳定的影响。

一、经济周期理论的起源与基本概念经济周期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亚当·斯密和牛津大学的经济学家阿瑟·彭德尔顿的研究。

他们通过对经济波动的观察和实证研究,提出了经济周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波动的周期性现象。

它通常包括扩张期、繁荣期、收缩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扩张期和繁荣期是经济活动高涨的阶段,经济增长迅速,就业率上升,物价稳定。

而收缩期和衰退期是经济活动低迷的阶段,经济增长放缓甚至为负增长,就业率下降,物价下降。

二、经济周期理论的重要观点和方法1. 宏观经济学视角:西方经济学家通常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和分析经济周期。

他们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变化,通过对国民收入、就业、物价、货币政策等指标的研究,揭示经济周期的变化规律。

2. 导致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多种原因来解释经济周期的波动。

其中,供求关系失衡、投资波动、货币政策变化等被认为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

在经济周期中,供需关系会发生变化,导致价格和就业水平的波动。

3. 经济周期的影响和调节: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周期对经济稳定和社会福利有着重要影响。

在扩张期和繁荣期,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政策来保持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而在收缩期和衰退期,政府应该采取适当的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减轻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经济周期理论的实证研究与应用西方经济学家在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

他们通过对历史数据和统计数据的研究,验证了经济周期的存在和相关经济指标的变化规律。

在实际应用中,西方国家的政府和央行经常根据经济周期理论来制定宏观经济政策。

西方经济学第12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课件培训

西方经济学第12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课件培训
其中,繁荣与萧条是两个主要阶段,衰退与复苏是两个过渡 性阶段.从一次繁荣(或萧条)开始到另一次繁荣(或萧条)之间的 时间,叫做一个周期。如图 12-1 所示
一个经济周期曲线图
从 AE 即为一个周期。AC,即衰退与萧条,是收缩阶段;CE,即复苏与繁荣,是 扩张阶段。收缩阶段总的经济趋势是下降,扩张阶段总的经济趋势是上升,各阶段有 各自的特点。
繁荣阶段: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说法,假定开始时,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是国民 收入与经济活动高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
其特征为社会有效需求持续增长,产品销售旺盛,批发厂商和零售商 的存货减少,纷纷向生产厂家订货。
生产者利润丰厚,投资活动得到刺激。随着投资源的增长,信用扩张, 就业率不断提高,失业率减少,劳动力和其他社会资得到充分利用。与此 同时, 由于有效需求的增长以及对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 一般 商品的物价水平及工资和利率逐渐上涨。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
所谓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 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这就是说,经济发展必然出现一种开始向上,继而向 下,再重新向上的反复的周期性运动
经济学家在解释这一定义时强调三点:
(1) 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 (2) 虽然,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却有共 同点,即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条 的交替。 (3) 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这种波动与失 业率、物价水平、利率、对外贸易等活动的波动相互影 响。因此,研究经济周期的关键是研究国民收入波动的 规律与根源。
(一) 乘数-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
包括以下几种模型: ➢ 1.加速原理 ➢ 2.乘数-加速模型的基本思想 ➢ 3.乘数-加速模型
萧条阶段:

07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课件第十九章经济周期理论11

07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课件第十九章经济周期理论11

(一)古典周期(Classical Cycle)
也称传统周期,是指国民经济活动的绝对水平 有规律地出现上升和下降的交替和循环。 在古典周期的扩张阶段,国民经济主要的总量 指标表现为正增长,在收缩阶段,国民经济主 要的总量指标表现为负增长。 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二战前的西方工业国家。


(二)现代周期
4、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俄罗斯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Nikoiai D.Kondratief) 在《经济生活中的长波》一书中,根据美国、英国、 法国100多年内的批发物价指数、利息率、工资率、对 外贸易量、铁、煤炭、棉花等产量的动向推算出50年 至60年周期的长期波动。这种50年左右的长周期被称 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又称为“长周期”。 通常认为技术变革及其带来的经济结构的变化是导致 这种经济周期的主要原因。康德拉季耶夫指出的第一 次长期波动(1790~1844/51)正逢产业革命;第二次长 期波动(1850~1890/96)正逢广泛进行铁路建设;第三 次周期(1890/96~1930)是电力普及、汽车工业发达的 阶段。这三个周期各自与技术革新的浪潮相适应。


二战后,许多西方工业化国家的总量经济指标 (如GDP)虽然在增长速度上存在高低的变换(而 不是古典经济周期中的正增长与负增长的变 换),但是总体上却保持了持续的增长,而没 有出现古典经济周期波动理论中的经济衰退。 因此,现代经济学家对经济周期的定义也产生 了改变,提出了“增长周期”的概念。 增长周期(Growth Cycle),也称现代周期,是 指国民经济活动的相对水平有规律地出现上升 与下降的交替和循环。
Yt Yt Yt 1
总投资等于净投资与重置投资之和: 第t期的总投资=a(Yt-Yt-1)+第t期的折旧 加速原理发生作用的条件是:资本存量得到了充分利用; 生产技术不变;加速系数a固定不变。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九章经济周期理论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九章经济周期理论
——[美]格林沃尔德主编:《现代经济词典》,
❖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338页。
❖ 经济周期的阶段
❖ 经济周期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扩张阶段 与收缩阶段。
❖ 如果划分更细一些,则可分为四个阶段:繁 荣、衰退、萧条、复苏。
产 出
实际GDP
潜在GDP
0
时间
❖ 经济周期的类型 ①朱格拉周期:中周期或中波。 ②基钦周期:短周期或短波。 ③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或长波。 ④熊彼特周期:一种综合周期。
❖ 【案例来源】
思考讨论
❖1.什么是经济周期? ❖2.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
第一节 经济周期概述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阶段与类型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又称商业循 环,指“总的经济活动中的扩张和收缩的交 替,这种周期变动通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 生产指数以及就业和收入等综合经济活动指 标的波动而显示出来。”
❖ 乘数—加速数模型
❖ 凯恩斯主义将乘数理论与加速数原理结合, 也就是把投资乘数对收入的影响与加速数原 理中收入对投资的影响结合起来,提出“乘 数—加速数原理”的动态经济模型,用以解 释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及波动的幅度。
❖ 加速数原理 ❖ 加速数原理[Accelerator Principle]
❖ 第二个重大时期40年代初的经济繁荣是容易 解释的。这次事件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二战。 随着美国在海外进行战争,联邦政府不得不 把更多资源用于军事。从1939年到1944年, 政府的物品与劳务购买几乎增加了5倍。总需 求这种巨大扩张几乎使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的 生产翻了一番,并使物价水平上升了20%。 失业从1939年的17%下降到1944年的1%,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低的失业水平。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宏观经济学 第四篇-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宏观经济学 第四篇-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是与现代大工业紧密相连的范畴。
不宜将经济周期仅仅看作“商业周期” 。
第四篇-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
2021/8/8
3/28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性质
二、经济周期的划分
1.基钦周期(短周期、短波) 小周期平均40个月,又称为基钦周期。 2.朱格拉周期(中周期、中波) 平均每个朱格拉周期为9-10年。 3.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长波)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约50年,长波的上升与
2021/8/8
20/28
第三节 非凯恩斯主义周期模型
一、货币周期模型
(一) 卢卡斯总供给曲线
卢卡斯从货币供给和不完全信息的角度出发,对经 济的周期波动做出解释。
卢卡斯认为,若央行增加货币供给,引起物价上涨, 若之前物价平稳,则多数人认为属于局部性的,若 之前物价起伏较大,则多数人认为属于全局性的。 未发现实情之前,人们会根据当时的价格上涨来增 加他们的产出和工作量,但人们最终会作出理性预 期,发现物价上涨是由总需求增加引起的,就会调 整其预期,将产量和劳动供给恢复到自然率水平。 故货币供应的政策是无效的。
较高收入和较低收入 时,边际投资倾向接 近0,边际储蓄倾向 接近无穷大。
第四篇-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
2021/8/8
6/28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周期模型
非线性的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交点决定三个均衡 的国民收入值:Y<Y1或Y2<Y<Y3时,I>S,Y有提 高趋势;Y1<Y<Y2或Y>Y3时,I<S,Y有下降趋势, 故C不是稳定点。当Y2<Y<Y3时,Y会提高到Y3, 当Y1<Y<Y2时,Y会降低到Y1。
供给曲线。
Ys AS(P) , Yd AD(P)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研究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研究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经济周期是描述经济活动波动的一个重要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通过对经济周期的研究,试图解释经济活动的起伏,并提供政策建议来稳定经济。

本文将对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进行探讨。

1. 经济周期的定义和特征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期内所呈现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周期包括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和复苏期几个阶段。

繁荣期是经济活动蓬勃发展的时期,生产和就业水平高涨;衰退期是经济活动开始放缓,投资和消费下降;萧条期是经济活动处于低谷,生产和就业水平大幅下降;复苏期则是经济活动逐渐开始回升。

2. 市场需求决定的经济周期理论市场需求决定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是由市场需求的变化引起的。

根据这个理论,市场需求的增加会刺激生产和就业,从而促进经济繁荣;而市场需求的下降会导致生产和就业的减少,引发经济衰退。

因此,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来提高市场需求,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3. 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周期性经济波动的内在矛盾。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会导致生产过剩和无法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矛盾。

当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时,他们会过度投资,导致产品供过于求,最终引发经济危机。

马克思主义认为,解决经济周期问题的关键是消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内在矛盾。

4.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强调总需求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凯恩斯认为,经济衰退是由总需求不足引起的,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从而稳定经济。

他提出的“波动增长理论”认为,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调整经济活动的总水平,以平衡经济周期的波动。

5. 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由技术进步和外生冲击引起的。

根据这个理论,技术进步和外部冲击会改变生产和价格的均衡,从而引发经济波动。

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应对外部冲击,以稳定经济。

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经济周期

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经济周期

经济周 期的中 心是: 心是: 国民收 入的波 动
2.主要阶段-繁与经济活动高于正 繁荣 常水平的一个阶段。 常水平的一个阶段。 B—顶峰。生产迅速增加,投资增加, 顶峰。 顶峰 生产迅速增加,投资增加, 信用扩张,价格水平上升,就业增加, 信用扩张,价格水平上升,就业增加, 公众对未来乐观。 公众对未来乐观。
盖拉斯基、杜夫特以后的诺德豪斯等经济学家持政治说观点。 盖拉斯基、杜夫特以后的诺德豪斯等经济学家持政治说观点。他们中 有的人认为,由于政府为阻止周期性的通货膨胀而采取了相应的紧缩措 有的人认为,由于政府为阻止周期性的通货膨胀而采取了相应的紧缩措 人为地制造了一次停滞和衰退,从而引起经济的周期波动。 施,人为地制造了一次停滞和衰退,从而引起经济的周期波动。有的人 认为, 认为,每届到期的政府为了树立良好的政府业绩以争取选民而采取了扩 张性的经济政策,以谋求连任; 张性的经济政策,以谋求连任;新一届政府上台后就要采取经济紧缩政 以消除经济扩张政策所带来的经济问题, 策,以消除经济扩张政策所带来的经济问题,由于政府的选举与产生具 有周期性,因此经济也出了相应的周期。 有周期性,因此经济也出了相应的周期。 以萨缪尔森、希克斯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 以萨缪尔森、希克斯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运用乘数和加速系数的交互作 来解释经济周期运动的产生。 用,来解释经济周期运动的产生。
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理论
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理论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经济周期理论:历史回顾 第三节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
1.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
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 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 条的交替。 条的交替。
在理解这一定义时要注意: 在理解这一定义时要注意: 第一,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第一,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第二,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 第二,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 第三,虽然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 第三,虽然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却有共同之点 即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即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第九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习题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第九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习题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习题一、选择题1、经济增长最基本的特征( ).A、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B、技术进步;C、制度和意识的调整;D、社会福利的增加;2、经济周期中两个主要阶段是()。

A、繁荣和萧条;B、萧条和复苏;C、繁荣和衰退;D、衰退和复苏;3、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 )。

A、繁荣、衰退、萧条、复苏;B、衰退、萧条、复苏、繁荣;C、萧条、复苏、繁荣、衰退;D、复苏、繁荣、衰退、萧条;4、经济周期的中心是().A、价格的波动;B、利率的波动;C、国民收入的波动;D、就业的波动;5、持续时间约为15~25年的经济周期是由经济学家( )提出的。

A、基钦;B、朱格拉;C、库兹涅茨;D、康德拉季耶夫;6、下列各项中属于外生经济周期理论的是()。

A、投资过度论;B、心理周期论;C、消费不足论;D、太阳黑子周期论;7、根据哈罗德模型,当资本—产量比率为4,储蓄率为20%时,则经济增长率为()。

A、5%;B、20%;C、25%;D、80%;8、加速原理表明()。

A、GDP增加导致投资的多倍减少;B、GDP增加导致投资的多倍增加;C、投资增加导致的GDP多倍增加;D、投资增加导致的GDP多倍减少;9、强调经济增长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经济增长模型是( ).A、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B、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C、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D、增长极限论;10、经济活动之所以发生周期性的波动,是由于( )。

A、乘数的作用;B、加速数的作用;C、技术变动的冲击;D、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二、判断题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所研究的问题是一样的。

()2、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技术进步。

( )3、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 )4、朱格拉周期是一种短周期.()5、经济增长最基本的标志是技术进步。

( )6、刺激消费水平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率。

( )7、加速原理断言GDP的增加导致投资以更快的速度增加。

()8、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特征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周期概念
• 经济学家们依据的统计资料和划分标准不同,提出 了不同的经济周期类型。 ⑴基钦周期;⑵朱格拉周期;⑶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 熊彼特(Schumpeter)对这三种经济周期进行了综合。 他认为,每个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包含六个朱格拉周 期,每个朱格拉周期包含三个基钦周期,而每个康 德拉季耶夫周期则包含十八个基钦周期。
第9章 经济周期理论
第十章 经济周期理论
• 一、经济周期概念 • 二、经济周期理论 • 三、经济周期的预测 • 四、本章回顾
一、经济周期概念
•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是现代经济中的一 个普遍现象,是指经济社会中有规律的总体 波动,表现为国民经济扩张与收缩的不断交 替运动。
• 经济周期理论研究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规 律及原因。
• 经济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即扩张、繁荣、衰退、 萧条,或者,两个阶段、两个转折点即谷底、 扩张、峰顶、衰退。
经济水平
扩张
繁荣
衰退
萧条
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 时间
• 现代宏观经济学把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都作为以国民收入为中心的经济活动的 波动。
• 经济周期是由于总需求变动引起的国民 收入短期波动。
• 经济增长是由于总供给变动引起的国民 收长期增长。二、经济周期理论
• 经济为什么会出现波动?历史上的经济学家对经 济周期理论进行了多方面的讨论。人们观察的角 度不一样,有关的结论也不一样
• 西方的经济学者提出了一些理论解释,但是将这 些不同的因素划分成两类可能是有益的:⑴外生 的;⑵内生的(external and primarily internal)。
• 经济周期理论包括纯粹货币理论、创新理论、心 理理论、消费不足理论、投资过度理论、太阳黑 子理论、政治周期理论、卡尔多模型、新凯恩斯 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乘数---加速原理等。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⑵朱格拉周期
• 中周期或“中波”。法国朱格拉(Juglar) 在1860年首先提出经济事件存在周期的 思想。他认为,危机或恐慌并不是一种 独立的现象,而是经济周期中的一个阶 段。他根据物价水平、生产等统计指标, 确定经济中平均每一个经济周期为9~ 10年。
⑶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 长周期或“长波”。苏联康德拉季耶夫 (Kondratieff) 在 1925 年 提 出 了 著 名 的 “长波理论”。他分析有关法国、英国、 美国、德国和世界的大量经济时间序列 资料,根据这些国家批发价格水平、利 率、工资和对外贸易、煤炭、生铁的产 量和消费量,得出结论:在资本主义经 济中存在着平均长约50年的长期波动。
• 库兹涅茨周期:长周期 平均周期长度为20年左右。
⑴基钦周期
• 短周期或“短波”。英国统计学家基钦 (Kitchin)研究1890~1922年间英国、美 国的物价、银行结算、利率等资料,提 出经济波动可以分成两类,即大周期 (major cycles)和小周期(minor cycles)。 一个大周期通常是加总两个小周期、有 时加总三个小周期而形成,小周期平均 持续40个月。经济学界习惯上将小周期 叫做基钦周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