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理知识点
军理重点

军理重点1、国防的概念:国防是指国家为保卫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所进行的与军事有关的各种活动。
2、国防观念:就是公民对国家防卫问题所持有的思想观念。
3、国防的基本职能及分类:P 2分类:从性质上划分: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4、国防教育内容: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国防技能5、什么是国防动员:P486、国防动员的作用有哪些?P49-507、国防动员主要内容:P50-568、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P15-19国防义务:9、什么是《兵役法》:兵役法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任务,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
10、大学生军事训练的意义?一、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二、增强受训人员国防意识;三、提高受训人员个人身体素质。
11、全民国防教育日是哪一天:每年九月的第三个星期六12、中国武装力量的组成:P3413、什么是现役部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构成,解放军负责国家外部安全,武警部队负责内部安全,战时武警协同解放军保卫祖国。
14、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哪些军兵种:P3515、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P3516、我军的七大军区:沈阳、济南、北京、南京、广州、兰州、成都17、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编制有多少个集团军?18个18、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各是每年哪一天?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1、什么是军事思想:P59 有哪些特点:P59 具有阶级性;时代性,继承性,变化性,实践性2、《武经七书》包括有:《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
3、《孙子兵法》、《战争论》的作者:P60、P62 孙武、克劳塞维茨,4、什么是毛泽东军事思想:P665、无产阶级对待战争的态度: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
研究战争的目的:消灭一切战争6、积极防御:为了反攻和进攻而进行的防御。
军理知识点

军理知识点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主要目的:保卫国家统一、反对国家分裂。
2.国防基本类型:扩张型(美)、自卫型(中)、联盟型、中立型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受中国共产党领导4.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国家最高军事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5.我国武装力量由解放军、武警、民兵组成,分为海(23.5)陆(85)空(39.8)二炮(10)四大兵种6现役员额为230万人,分为七大军区,预备役组建于1983年,二炮组建于1966.7.17.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基本方针: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基本作用:保持一定的国防威慑能力、保证雄厚的兵源、进行现代人民战争8.现代国防具有威慑作用的功能9.1997.3.14《国防法》:标志着我国依法国防,依法治军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2001.4.28《国防教育法》10.公民服兵役的主要形式有学生军训11.综合国力:民族凝聚力——灵魂、国防实力——支柱、经济实力——基础第二章军事思想1.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分类:按阶级——奴隶主阶级军事思想、封建地主阶级军事思想、资产阶级军事思想、无产阶级军事思想按国家——外国军事思想、中国军事思想按时代——古代军事思想(孙武)、近代军事思想(克劳塞维茨)、现代军事思想(毛泽东)冷兵器时代军事思想、火器时代军事思想、核武器时代军事思想、信息化时代军事思想3.军事思想的特点:鲜明的阶段性、强烈的时代性、明显的实践性、一定的继承性4.军事思想的发展过程:形成期(夏商西周)早期:《尚书》《军政》《军志》成熟期(春秋战国):《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尉缭子》《三略》《六韬》《李卫公问对》——“武经七书“丰富发展时期(隋唐)体系完备期(宋明元清)5.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为认识军事问题提供基本观点、为进行军事预测提供思想方法、为从事各项军事实践活动提供全局性指导6.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7.毛泽东思想的性质: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8.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萌芽时期1919.5——1927.7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1927.8.1南昌起义1927.8.7“八七”会议《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1935.1——1945.8 《论持久战》9.战争观: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军理考点

军理第一周1.国防的主体是什么?答:国家2.我国的国防对象是什么?答:国家所要防备、抵抗、制止的行为(防备、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3.我国的国防目的是什么?答: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4.我国的国防手段有哪些?答:国防的手段,是为达到国防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包括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和教育等方面和活动。
(1)军事。
国防的主要手段是军事手段。
对付武装入侵和武装暴乱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采取军事手段。
这是因为:①军事手段是最具有威慑作用的手段;②军事手段是唯一能够有效对付武装侵略的手段;③军事手段是解决国家之间矛盾冲突的最后手段。
(2)政治。
政治手段作为国防手段之一,指的是“与军事有关的”政治活动,而不是政治本身的全部涵义。
(3)经济。
经济是国防的基础。
社会经济制度决定国防活动的性质,社会经济状况决定国防建设的水平。
现代条件下,无论是国防建设还是国防斗争,都要广泛采用经济手段,这些手段主要有国防经济活动、经济动员、经济战、经济制裁等。
(4)外交。
国防外交活动主要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国防目的而开展的外交活动。
由于这种外交主要涉及军事领域,所以又称为军事外交。
它既有通常意义上外交的一般特征,又具有区别于其它外交工作的特殊规律,是寓外交与军事于一体的活动。
它的范围很广,领域很多,活动的内容也十分丰富。
除上述诸因素外,与军事有关的科技、教育等,也是国防的重要手段。
5.我国国防的根本职能?答: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维护国家的生存与发展)6.中日甲午战争发生的时间?答:1894--18957.日本通过甲午战争窃取了我国哪些领土?答:营口、台湾岛与其附属岛屿8.《国际法》界定的现代国家“四要素”?答:主权、政权、领土、居民9.《国际法》规定的国家领土包括哪些?答:领陆,领水,领空,底土,拟制领土(驻外使馆区和等级的船舶、飞行器等)10.我国现行国防政策的性质是什么?答:中国国防政策具有政治性、防御性、人民性和自主性等特点。
军理复习重点

军理复习重点第一章中国国防名词解释:国防;是指国家为了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何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武装力量建设:是指为了建设和加强国家武装力量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它以军队建设为主体,是我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提高武装力量的作战能力,为国家的根本利益服务。
总动员(全面动员);是指国家采取紧急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战争动员,即将全国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及社会的各个方面转入到战时轨道。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在部分地区和部门所进行的动员,通常动员部分武装力量和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战争。
国防法制:是指国防法律规范以及制定、修改、废止和实施国防法律规范的活动的总和。
国防立法:是指国家权力机关为规范军事活动,调整军事领域的各种社会关系,在其职权范围内依照一定的程序制定、修改、废止国防法律规范得活动。
填空题:1.国防的主体是国家,国防的目的主要是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标志。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界定,我国的国防对象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国防的主要手段是军事手段。
3.所谓的颠覆,是指推翻政府。
反颠覆是国家的大事,他不完全属于国防范畴,但与国防又密切相关。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军、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现役部队是国家的常备军,由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组成。
5.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始建于1927年8月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始建于1949年11月1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始建于1949年4月23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始建于1966年7月1日。
6.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是由地地导弹部队和常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组成。
7我国武装力量建设的目标是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
军理详细重点

8.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类型(306)
9.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特征(308)
10.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形势的特点(314)
材料分析题:
答题要点:
1、国际化战略格局概述
2、P305国际化..的本质
3、P310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动因与规律性特点
4、怎样面对国际。。的挑战(这个是自由发挥的)
第十五章
13.中国周边安全环境(328)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
第一章
1.军事科学(1)
2.军事学术
3.军事思想
1.军事科学的功能(6)
2.军事科学的根本任务(2)来自第三章4.毛泽东军事思想
5.人民解放战争
6.人民战争思想
7.战争观
3.历史唯物主义战争观(48)
4.课后思考题1、2、8、9(107页)
论述题:
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战争是经济的竞赛(53)
11.中国地缘环境的基本情况(328)
12.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339)
论述题:第二节(332)
答题要点:
1、中国如何应对威胁
2、威胁产生的原因
3、威胁的要素
4、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分析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第十六章
14.信息化战争(350)
13.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征(355)
14.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362)
答题要点:
1、战争对经济有依赖性
2、战争对经济有破坏性
3、战争对经济有刺激和拉动作用
第九章
8.精确制导武器
9.制导导弹
10.制导炮弹
11.制导鱼雷(218)
5.导弹武器系统(226)(简要回答每段第一句话)
第十二章
军理总结背诵

第一课中国国防五、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1、国之大事不可不防。
2、政治修明,国富兵强。
3、忘战必危,好战必亡。
4、必胜之道,信不可忽。
六、国防的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我国国防属于自卫型国防。
◆美国国防日珍珠港事件12.7 俄罗斯国防日希特勒入侵6.22◆中国国防日9月第三个周六◆国防活动的基本原则:独立自主;积极防御;全民防卫;协调发展;统一领导。
第二课武装力量第三课国防法规二、主要特性※⑴共性: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实施的行为规范,具有法律的一般特性: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用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⑵个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公开程度的有限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军法优先),处罚措施的严厉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2001:思想的防线是一个国家最廉价和最有效的国防。
(亚里士多德)四、我国公民的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学生军事训练(军事理论学习+军事技能训练)✧军训的意义:①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重要方式(法律角度)②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措施(国家战略角度)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个人素质角度)六、如何提高国防意识?※1、强烈的忧患意识(入则无法家……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2、尚武意识(天下虽安,忘战必亡)3、责任意识:国家的向心力、凝聚力七、国防教育的目的1、增强国防观念;2、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3、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4、激发爱国热情;5、自觉履行国防义务◆主要国防法律:《国防法》1997年3月《兵役法》1984年5月◆我国的兵役制度※义务兵(征兵制)与志愿兵(雇佣制)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征兵制是基础。
第四课毛泽东军事思想◆我军的三大民主:答: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
◆什么是人民战争?有哪些特征?人民战争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抵抗民族压迫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
特点:具有群众性、正义性、和组织性。
整理版军理重点

一、中国武装力量1、中国武装力量由那三部分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2、解放军的宗旨宗旨:紧紧地和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主要任务: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的建设事业。
3、陆海空三军的定义陆军是人民解放军的基础,是指陆地作战的军队。
现代陆军通常由步兵、装甲兵、炮兵、工程兵、防化学兵、通信兵、防空兵和各专业部队组成。
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在海洋上作战的军种。
现代海军通常由海军航空兵、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海军潜艇部队、海军陆战队、海军基地警备部队以及其它特种部队组成。
(基本任务有:协同陆军、空军进行反袭击、保卫海军基地、港口和沿海重要目标;消灭敌战斗舰艇和运输舰船,破坏敌海上交通运输;袭击敌海军基地、港口和岸上重要目标;协同陆军、空军进行登陆作战;进行海上封锁和反封锁作战;保障海上交通运输、渔业生产、资源开发、科学实验和海洋调查的安全。
)空军是以航空兵为主体,进行空中斗争、空对地斗争和地对空斗争的军种。
一般包括航空兵、地面防空兵、雷达兵、空降兵等兵种。
空军装备的机种,通常有歼击机、轰炸机、歼击轰炸机、强击机、侦察机、运输机、直升机及其他特种飞机。
(基本任务有:国土防空、独立实施空中进攻作战,协同陆海军作战,实施空降作战,实施空中威慑,实施空中运输,实施电子对抗、航空侦察、无线电技术侦察和雷达侦察。
)4、第二炮兵包括由地对地战略导弹部队和常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组成。
地地战略导弹部队由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部队,工程部队,作战保障、装备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部队组成,是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和实战能力的主要核威慑和战略核反击力量我国有多种型号的地地战略导弹和战役战术常规导弹,包括近程导弹(射程在1000公里以内)、中程导弹(射程1000~3000公里)、远程导弹(射程在3000~8000公里)、洲际弹道导弹(射程在8000公里以上)。
军理考点整理

军理考点整理第一、二章考题名词解释1、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兵役:是国家的公民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任务的形式。
3、兵役法: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军队和其他武装组织活在军队外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
4、兵役义务:是公民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在军队服役或在军队之外承担有关军事方面的责任。
5、义务兵役制:是公民按照法律规定的在一定年限内服一定期限兵役义务的制度。
6、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7、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8、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9、人民战争:是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民族压迫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
10、战争观:是指人们对待战争的根本观点和态度。
11、正义战争:一切符合人民群众和民族根本利益的战争。
12、非正义战争:一切违背人民群众和民族根本利益的战争。
13、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又叫决战防御……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积极防御主要是指带决战性的战略的反攻)14、消极防御:是为了单纯阻挡敌人进攻的防御,亦称专守防御,单纯防御。
15、消灭敌人:就是解除敌人的武装,剥夺敌人的抵抗能力,并不是要完全消灭其肉体。
16、保存自己:就是不被敌人解除武装,不被敌人剥夺抵抗力,并且在肉体上不被敌人消灭或伤害,以便更有效的消灭敌人。
17、歼灭战:就是全部或大部杀伤,生俘敌人,彻底剥夺敌人战斗力的作战。
18、决战:是敌对双方使用主力进行决定胜负的作战。
19、第二炮兵:是执行战略核反击任务的地对地的战略导弹部队。
简答题1、国防的类型有哪些?2、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3、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多种斗争的角逐、战斗潜力的转化、综合国力的抗衡、质量建设的道路、威慑作用的功能5、我国国防建设的宗旨是什么?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发展6、兵役制度的特点是什么?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民兵和预备役相结合7、公民服兵役有哪几种形式?一是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为服现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主要目的:保卫国家统一、反对国家分裂。
2.国防基本类型:扩张型(美)、自卫型(中)、联盟型、中立型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受中国共产党领导4.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国家最高军事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5.我国武装力量由解放军、武警、民兵组成,分为海(23.5)陆(85)空(39.8)二炮(10)四大兵种6现役员额为230万人,分为七大军区,预备役组建于1983年,二炮组建于1966.7.17.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基本方针: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基本作用:保持一定的国防威慑能力、保证雄厚的兵源、进行现代人民战争8.现代国防具有威慑作用的功能9.1997.3.14《国防法》:标志着我国依法国防,依法治军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2001.4.28《国防教育法》10.公民服兵役的主要形式有学生军训11.综合国力:民族凝聚力——灵魂、国防实力——支柱、经济实力——基础第二章军事思想1.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分类:按阶级——奴隶主阶级军事思想、封建地主阶级军事思想、资产阶级军事思想、无产阶级军事思想按国家——外国军事思想、中国军事思想按时代——古代军事思想(孙武)、近代军事思想(克劳塞维茨)、现代军事思想(毛泽东)冷兵器时代军事思想、火器时代军事思想、核武器时代军事思想、信息化时代军事思想3.军事思想的特点:鲜明的阶段性、强烈的时代性、明显的实践性、一定的继承性4.军事思想的发展过程:形成期(夏商西周)早期:《尚书》《军政》《军志》成熟期(春秋战国):《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尉缭子》《三略》《六韬》《李卫公问对》——“武经七书“丰富发展时期(隋唐)体系完备期(宋明元清)5.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为认识军事问题提供基本观点、为进行军事预测提供思想方法、为从事各项军事实践活动提供全局性指导6.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7.毛泽东思想的性质: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8.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萌芽时期1919.5——1927.7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1927.8.1南昌起义1927.8.7“八七”会议《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1935.1——1945.8 《论持久战》9.战争观: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毛泽东10.方法论:必须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必须着眼于特点,着眼于发展;必须实施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指导;必须立足全局,照顾局部,把握重要关节。
11.人民军队思想:A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规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C制定了服从于人民根本利益的铁的革命规律D实行了军队内的民主制度:即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E规定了人民军队的任务:战斗队、工作队和生产队F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12.人民战争:指广大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
13.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A保存自己,消灭敌人B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C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D慎重初战,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E作战指导上力争主动,坚持灵活性与计划性相结合F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G灵活运用三种作战形式,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变14关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思想:A国防建设要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B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军C发展现代化国防科学技术、D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E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F国防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15.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A毛泽东军事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树立了无产阶级军事理论的新的里程碑。
B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军事理论的确立C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和国防建设事业的科学指南D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6.(邓小平)人民军队的三化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17.(江泽民)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18.(胡锦涛)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军队19.(习近平)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而奋斗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1.战略环境:是制定战略的客观基础,对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是战略谋划的思维起点。
2.战略:亦称军事战略,是指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3.军事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总的线路、方针、政策和策略原则的集中反映。
4.战略的构成要素:A战略目的:指战略行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既是制定战略的出发点,也是实施战略的落脚点和归宿B战略方针: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针,是指导军事行动的纲领个制定战略计划的基本依据。
C战略力量:战略的物质基础和支柱,它以国家综合实力为后盾,以军事力量为核心D战略措施:也称战略手段。
是为准备和进行战争而实行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保障措施。
5.决定战略的基本要素A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客观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总和B政治因素C战争力量:指战争实力和战争潜力D地缘战略关系E战略文化传统:一个国家在战略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持久性和相对稳定的文化特征。
F国际法:是各国公认的,在国际关系上对国家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规则。
6.综合国力状况: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全部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实力和潜力的总和。
7.国际战略格局:指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相互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基本态势。
8.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A军事战略格局:威斯特伐利亚合约:标志欧洲国家主权意识的觉醒维也纳体系:限制法国的崛起B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抗争战略格局C多极战略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美苏争霸战略格局E冷战后国际战略格局:一超多强9.日本是世界上第三大经济体10.“多极化”将是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A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梦想正在破灭其一,几乎所有国家都不赞成建立以“美国为轴心的世界”新格局其二,美国在国内面临众多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不具备承担“领导世界重任”的能力其三,在国际上,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挑战,对美国的“世界新秩序”形成一大制约其四,当今世界仍有许多尖锐矛盾和复杂问题,无论美国如何强大和富有,都不可能包揽解决所有问题B欧盟势力影响日益扩大现拥有28个成员国。
《欧洲宪法》草案C俄罗斯重整大国地位D日本正在由经济大国向世界政治大国甚至军事大国转型E中国综合国力稳步上升11.未来国际战略格局中各方关系将日趋复杂化美国对华政策是既“遏制”又“接触”,中国表现出既“冷静”又“克制”12.我国地缘环境的基本特点A我国疆域辽阔、边界线漫长、周边相邻国家众多:与14个国家有共同边界、与7个国家隔海相望B战略地位重要、为众多大国利益的交汇点连接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的核心枢纽13.中国的安全环境的基本态势: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东紧西急;北和南忧14.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方针,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政策开展外交。
15.中国已与12个邻国确定了陆地边界。
16.中国政府对待南中国海的态度是:南中国海关系到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利益,一寸也不能放弃。
基本方针: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17.俄罗斯——“北风之神”第五代核动力潜艇国防政策、军事战略(P109)18印度作战思想:一是强调攻势作战,先发制人;二是实施全纵深立体作战;三是注重作战动机,掌握战场主动权;四是强调诸兵种联合作战,突出空军作用;(五、六、七P110)19日本国防政策:把防范矛头直接指向中国和朝鲜军事战略:自卫队由“国土防护型”向“海外参与型”转变,军事力量又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20.美国:海外有5个基地群,军事基地374个,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驻军30万人国防政策:确定了四项国防战略目标,提出了四种手段,明确了四条方针.四项目标:确保美国免遭直接攻击、确保全球行动自由战略进入、加强与伙伴联盟、建立有力的安全环境。
四种手段:即确保、劝阻、慑止、战胜。
四条方针:积极和多层次防御、持续防务型转型、基于能力的方式、管理防务风险。
军事战略:提出“保护、预防、战胜”三大军事战略目标。
21.欧盟联合机动部队、欧盟快速反应部队。
22.世界核生化环境:核反应堆:Ⅰ代——沸水堆Ⅱ代——压水堆Ⅲ代——快中子反应堆第四章军事高技术1.全世界运算最快的计算机:中国的“天河二号“。
峰值为5.49亿次2.精确制导武器: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
3.地地导弹、潜地导弹部分采用自主式制导系统。
4.遥控制导可分为指令制导和波束制导(驾束制导)两类。
5.复合式制导:采用两种以上制导方式组合的制导。
6.精确制导导弹:按导弹射程可分为:近程导弹(射程在1000千米以内)、中程导弹(1000-3000千米)、远程导弹(3000-8000千米)、洲际导弹(8000千米以上)7.精确制导炸弹:第三代制导炸弹精度更高并具有低空、远距离、全天候作战能力。
8.精确制导炮弹:制导炮弹可分为光制导炮弹、米波制导炮弹、红外成像制导炮弹、模式制导炮弹。
9.制导雷:分为制导地雷、制导水雷、太空雷。
10.伪装技术:指隐蔽自己、欺骗或迷惑地方所采取的各种隐真示假的技术。
现代伪装技术主要包括防光学侦察伪装、防雷达侦察伪装、防红外线侦察伪装。
11.隐身技术的应用:隐身飞机、隐身导弹、隐身舰艇、隐身坦克。
12.现代侦察监视技术:为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兵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13.按照用途,雷达可分为,远程预警雷达、导航雷达、炮瞄雷达、火控雷达。
14.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米/秒。
15.通信对抗技术:通信干扰、通信抗干扰、16.雷达对抗技术:雷达干扰、雷达电子防御17.网络防御技术:安全防护技术、“防火墙”技术、实施信息安全机制18.中国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19.根据担负的任务不同,侦察卫星可运行在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大椭圆地球同步轨道。
20.气象卫星按所在轨道可分为两类: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也称为极轨道气象卫星)、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1.人类战争的四个战争形态: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2.信息化战争的五要素:信息时代、信息化军队、信息战、多维空间、信息化武器装配3.信息化武器装备:信息化装备、信息化弹药、信息化作战平台、自动化指挥系统4.信息化战争:指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电磁、信息、认知、心理等多种领域,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