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会上的中国外交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研究综述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09级赵雪 200902120222摘要1919年 1月13~17日,英、法、美、日、意五国举行巴黎和会准备会议,背着多数国家制定了和会的议事规则。
规定英、法、美、日、意五大国为有“普遍利益的交战国”,可参加和会的一切会议。
比利时、中国、塞尔维亚等国为有“个别利益的交战国”,只能出席与其本国有关的会议。
北京政府为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团规定的任务有四项。
结果,除了第四点得到较好的解决外,前二项更重要的内容都未能如愿。
坦白的说,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了。
本文就旨在综述一下造成这一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
关键词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原因及影响一、关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原因(一)、期望过高导致议案过分理想化。
王彪和岳珑在《中国代表团对巴黎和会外交的内向影响》中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获悉将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起初所有的人都保持着相对清醒的头脑,所持的态度还是比较冷静的。
然而,至巴黎和会召开时,国人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国社会的思潮与中国代表团的心态不断演变,中国政府与中国代表团对和会上的行动纲领一再进行修改,所提出的议案越来越理想化,要求也在逐次提升,偏离了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其议案的可行性也一再降低。
李玉在《再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中认为,中国人民上上下下对这次议会期望过高,以致产生幻想。
(二)、中国代表团“联美制日”的失策王彪和岳珑在《中国代表团对巴黎和会外交的内向影响》中认为,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鉴于美日之间的矛盾,采取了“联美制日”的方针。
中国代表团寄希望于利用美日之间的矛盾以收回山东的权益以及其他的一些利益。
但是,中国代表团对巴黎和会的实质缺乏清醒的认识。
国际争端冲突激烈时,强国一旦达成妥协意见,所牺牲的必然是弱国的正当权利。
美国是不可能因为中国与日本撕破脸皮的。
因此,中国代表团寄希望于美国身上,就已注定了“联美制日”方针的必然失败。
巴黎和会对中国的影响

巴黎和会对中国的影响1. 简介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巴黎和会在法国巴黎召开。
此次会议的目的是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并重新制定全球的政治格局。
巴黎和会对整个世界的影响深远,其中也包括了对中国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巴黎和会对中国的各个方面的影响。
2. 巴黎和会与中国的接触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中国也受邀参加巴黎和会。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地位并不高。
中国派遣代表团参加了巴黎和会,但他们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权益和地位。
这使得中国国内产生了不满情绪,认为巴黎和会不公平地对待了中国。
3. 青岛问题在巴黎和会期间,对于青岛的归属问题也成为了焦点。
中国曾经将青岛租借给德国,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战败,青岛成为了争议的焦点。
在巴黎和会上,日本主张将青岛归还给中国,但遭到了英、法等国的反对。
最终,尽管中国派出了代表团,但他们未能成功争取到青岛的归属权,最终青岛被日本占领。
这一事件使得中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人们对于巴黎和会的不公平对待反感。
这也成为了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一个起点。
4. 九国公约巴黎和会期间,中国代表团还参与了九国公约的制定。
九国公约是一份关于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国际法文件。
九国公约被认为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
它重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中国具有积极的意义。
然而,在实际执行中,九国公约的效果并不明显,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依然受到其他国家的侵犯。
5. 支持国际联盟巴黎和会还为中国加入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铺平了道路。
国际联盟是经过巴黎和会成立的一个旨在促进国际合作和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获得了对加入国际联盟的承诺。
虽然中国最终未能成功加入国际联盟,但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努力。
6. 对鸦片问题的处理巴黎和会期间,中国对鸦片问题也提出了抗议。
中国曾经在19世纪鸦片战争中受到了鸦片贸易的侵害,这一问题一直存在,并引发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和不满情绪。
巴黎和会上的六位风云人物

巴黎和会上的六位风云人物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缔结和约的分赃会议。
参加巴黎和会的国家有27个,与会的各国代表1000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各类工作人员1万多人,中国是战胜国,也派出了外交总长陆徵祥、驻美公使顾维钧等5名“全权代表”参加。
和会涌现了克里孟梭、劳合·乔治、威尔逊、奥兰多、牧野、顾维钧等六位风云人物,其中克里孟梭、劳合·乔治和威尔逊成了和会的主宰,被称为巴黎和会“三巨头”。
老虎克里孟梭(1841—1929)是法国顽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曾两度出任总理。
他的政治手腕狠毒,发言咄咄逼人,富有煽动性,以残酷镇压工人运动和策划推翻过18个内阁而被称为“老虎”和“倒阁圣手”。
巴黎和会召开时已有50年的从政历史,在和会上被推举为大会主席,为确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他竭力主张肢解德国,要求德国偿付巨额赔款。
当其它国家提出异议时,他不是拍案反对,就是以退出会场相威胁,使会议多次陷入停顿和僵局。
但是法国的实力有限,“老虎”也不得不向自己的盟国作出一些让步。
狐狸劳合·乔治(1863-1945)是英国自由党领袖,第一流的资产阶级政客,曾任首相。
因其老谋深算、精明干练、语言犀利而荣膺“狐狸”之外号,列宁称他是“愚民部专家”。
巴黎和会召开时已有30年从政经验,在和会上任副主席。
这位机灵、矮小的威尔士人实在令人难以捉摸,他为维护欧洲大陆的均势,让法德两国相互牵制,玩弄各种手段,使英国的企图基本得逞。
他还伙同法、美、日等国,策划对苏俄的武装干涉。
百灵鸟威尔逊(1856-1924)是一个固执己见的资产阶级理想主义者,民主党人,曾连任两届美国总统。
小时候他被认为是一个迟钝的初学者,9岁时还不识字,且难于掌握基本算法。
但17岁以后通过努力学习,成绩进步很快,188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总统。
他本人也因博学多才,善于辞令而享有“百灵鸟”之称。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不算失败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不算失败根据新史料研究发现,中国是为了要回山东才参与一战,北洋政府对战后和会有着长期准备,而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不算失败。
弱国无外交?巴黎和会是中国外交的失败?北洋政府对巴黎和会到底有无准备?2014年8月6日,值一战百年之际,台湾历史学家唐启华做客腾讯思享会,为您讲述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
巴黎和会主流舆论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理解有误唐启华(台湾东海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一般认为中国跟一战的关系不大,但实际上中国受一战的影响很大,不只在内政方面,还有外交方面。
在100年前的今天(1914年8月6日),北京政府宣布了关于一战的局外中立条规,有二十几条,第一条就是要求交战双方不得在中国的领土、领海和租借地,有任何的交战敌对行为。
中国与一战真正发生关系,就是从100年前的今天开始。
可惜我们对那一段历史的理解,多停留在过去宣传中的刻板印象上。
比如,北洋政府是一个卖国的、内战的、无能的政府;中国对一战没有贡献,对巴黎和会也没有准备;虽然中国是战胜国,但实际上待遇还不如战败国等等。
因为这样的刻板印象,所以在国内引发了五四运动,继而让亲日派下了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也没有签字。
新史料为北洋政府正名到目前为止,关于一战与巴黎和会最好的一本书,还是80年前王芸生写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为什么后来者反而没有办法超越他?关键的因素在于当年英国外交部提供了档案给他看,他当时用了大批的外交档案,而这些档案很多现在都看不到。
有关巴黎和会的档案也特别不全,我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找了十几年都收不全,以为此生无望了,结果却在三年前无意之中意外地搜到了一份重要的史料。
2007年年底,在台湾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上线了一批新档案,放在外交档案03-13驻比利时使馆保存档,那个档案我早就全看过了,但只用了前半部,2007年上线的是后半部。
新上线的这部分虽名为驻比利使馆保存档,但实际根本就是陆征祥档案,内容是民国元年到九年,陆征祥担任外交总长期间的总长室密档。
外交官维护国家的事例50字

外交官维护国家的事例50字希望对你有帮助:不知道你对中国民国历史上的第一外交家顾维钧是否有了解,或是看过电影《我的1919》,很感人的故事,很好的题材,特别时巴黎和会前的精彩辩论和巴黎和会上的激情表现,让人感人肺腑!初露锋芒外国人惊呆了巴黎和会于一个小时前临时通知中国代表参加关于山东的发言,去,根本没有准备,不去就意味着放弃,所有代表都推辞了。
顾维钧却机智地偷了日本代表的怀表,激怒了日本代表,顾以此比喻日本人欲强占山东的盗贼行为。
而在历史中,顾维钧确有一段精彩的演说。
一战中国是战胜国,但在巴黎和会上处处受到歧视。
日本野心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和会的辩论会上,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势,顾维钧以他特有的机智、幽默,巧取日本全权代表牧野的一块金怀表,激怒牧野,指责斥之为盗贼,这正落入顾的圈套。
顾维钧反诘:日本掠夺了中国山东省,是不是世界的盗贼呢?一块怀表引起牧野如此愤怒,那么山东3600万百姓丢失山东该不该愤怒,4万万中国人民该不该愤怒呢?顾维钧没有讲稿,以娴熟的英语慷慨陈词,要求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直接交还中国。
其理由是从法理上讲,山东是中国领土,德国用武力强行租借而去,按照巴黎和会承认的民族领土完整之原则,应归还中国。
从历史上讲,山东3600万人民自古以来是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中国宗教。
从地势上讲,胶州为中国北方门户,顺铁路可直达首都,中国断不容他国占据这个国防要地。
从文化上讲,山东是孔孟故乡,中国文化发祥圣地。
从经济上讲,山东人口已经很稠密,不容别国再行殖民。
从道义上讲,日本赶走山东的德国势力,中国可以竭诚感谢,但绝不能以割让中国人民天赋之权利为报酬而播将来纷争之种子。
这番陈述,义正辞严,铿锵有力。
素以软弱忍辱著称的中国外交官,竟敢在国际大会上当面驳斥日本的蛮横要求,据理力争,寸步不让,使与会各国代表刮目相看,连日本代表也大感意外。
继而,顾维钧从历史、人文、主权等方面阐明了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发言获得全世界与全国一致称赞。
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 PPT 近现代史

世界依旧是那个充满纷争的世界 但我们正通过自己的努力 支撑起自己美好的生活 要知道
你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 而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 中国第一次向列强说“不”
“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的 圣者孔子和孟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 上,孔子、孟子犹如西方的耶稣, 山东是中国的,无论从经济方面还 是战略上,还有宗教文化,中国不 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 路撒冷!”
意:扩张领土,确立 地中海霸权
日:企图使战时从德 国手里获取的权益合 法化
瓜分战利品 处理战争遗留问题 组建国际新秩序
“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 的、强盗的)战争,都是为了瓜分世界,为了瓜分 和重新瓜分殖民地、金融资本的‘势力范围’等等 而进行的战争”
“当前的战争是帝国主义战争,这 就是这场战争的基本性质。”
法国 总理-克里孟梭
召开
1919年1月18日 巴黎凡尔赛宫
参与国
27个战胜国 德奥等战败国与苏俄除外
美:威尔逊提出“十四 点和平计划”,企图获 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英:实行“势力均衡” 政策,维护庞大的殖民 帝国
法:最大限度削弱德国, 重建欧洲大陆霸权,收 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与 会 国 目 的
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顾维钧·电影《我的1919》
萨拉热窝街头的三声枪响 柳条湖炸断的一段铁轨
宛平城外失踪的一个日本兵
第一次世界大战
“九·一八” 事 变
日本全面侵华
目录
巴
第 一
黎
部 分
和
会
第13课 五四运动 知识点

第13课五四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3、概况:前期: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
主力:学生后期:时间:1919年6月3日地点:上海主力:工人阶级4、结果:直接目标得以实现。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逮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5、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标志)。
6、五四精神:爱国、进步7、相关节日:五四青年节【材料研读】上面这段话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外争主权”,把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国家;“内除国贼”,把矛头直接指向北洋军阀政府。
“全国工商各界”“开国民大会”,说明五四运动是一场社会各阶层普遍参与的运动。
【课后活动】(1)C(2)假如你是五四运动中的一名学生,为抗议北洋军阀的卖国政策和日本的侵略行径,请你拟写一张进行爱国宣传的传单。
告全国同胞书亲爱的同胞们:中国代表在法国巴黎和会上的正义要求,遭到了英、法、美等列强的拒绝。
帝国主义列强竟然还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了日本!同胞们:青岛危急!山东危急!中国危急!中华民族,危难当头。
希望全国各界团结一致,坚决抵制日货。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同胞们:快觉醒吧!为了我们的明天,为了我们的家园,请加入我们的行列吧!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北京爱国学生。
读史阅世:中国政府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

读史阅世:中国政府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
中国政府代表团向巴黎和会提出的要求:(一)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的七条希望条件(放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警、撤销外国邮政电报机关、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等);(二)取消日本帝国主义和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三)归还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占有的各种权利。
会议在美、英、法、日、意等国操纵下,他们对中国代表提出的第一、第二两项要求,说这些问题不属“和会”讨论范围,拒绝讨论;对第三项要求,由于帝国主义的共同利益,美、英、法、意也满足了日本的要求,否决了中国政府的正义要求。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就爆发了五四运动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