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丝绸之路》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丝绸之路ppt课件

他们盼望学会大汉国特有的凿井、灌溉技术,
15
安息国的将军和中国使者见面 的时候,是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 语来概括。并说说从那些地方可以 看出来?
16
(1)隆重。 找出有关句子:
◇“将军其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 计其数……”
◇“‘列队欢迎!’将军发出命令。骑 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出夹道欢 迎的阵式。乐队奏起军乐,人群一片欢 腾。”
安息国将军高兴地连连点头,说道:“盼望已久的 大汉使者终于到了!我谨代表安息国国王陛下,向大汉皇 帝的使者赠礼。”
14
盼望已久的大汉使者终于到了!
他们盼望早点学会只有大汉国才拥有的养蚕、丝技术,
他们盼望早点学会只有大汉国才拥有的冶炼技术,
他们盼望早点学会只有大汉国才拥有的造纸技术,
2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9
作业(选做)
同学们,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想一想:现在的我们能为“丝绸之路”做 些什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一个关于“丝绸 之路”的调查报告或者搜集资料做一份过关于 “丝绸之路”的介绍。
30
中国使者抱拳,作揖还礼:“有劳将军远迎。我是博 望侯张骞的副使,谨代表大汉皇帝向安息国国王陛下致 敬!”
中国使者指着身后的骆驼队,说道:“这是大汉皇帝 敬赠安息国国王陛下的一点薄礼。”
安息国将军高兴地连连点头,说道:“盼望已久的 大汉使者终于到了!我谨代表安息国国王陛下,向大汉皇 帝的使者赠礼。”
19
25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与中西贸易中国除出口大量丝绸之 外,还输出铁器、镍、贵重金属、铜器、漆器、 杏桃和甘蔗等到中亚、西亚直到罗马。中国从 中亚以西输入毛织品、玻璃、宝石、玛瑙、香 料和化妆品,特别重要的是从大宛输入汗血马、 天马;中亚各国的葡萄、苜蓿、蚕豆、石榴、 番红花、芝麻、胡萝卜和黄瓜等植物,都传到 中国。从西域和伊朗传入中国的,还有箜篌、 琵琶、筚篥等乐器及绘画、雕刻、图案设计等 技艺。安息和罗马的毛织品、玻璃也源源东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课堂笔记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堂笔记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4 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课时任务了解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理解其对推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意义。
必背重点1.张骞通西域和汉朝对西域的管理西域汉代人把今天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西汉东汉民族交往张骞出使西域在位皇帝汉武帝时间第一次:公元前138年;第二次:公元前119年第一次的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不畏艰险, 百折不挠的开拓精神第二次的作用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设置西域都护府时间、治所公元前60年,乌垒城意义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投笔从戎的爱国情怀班超出使西域73年,东汉朝廷派兵出击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克服重重困难,使西域各国与汉朝重新建立联系;班超还派甘英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继续行使管理西域的职权2.丝绸之路→对外交往陆上丝绸之路基础张骞出使西域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交流物品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海上丝绸之路路线1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和今天的斯里兰卡路线 2 今山东半岛→朝鲜半岛和日本图片解读:重要地点:(1)长安:今陕西西安,西汉的都城,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2)大秦:罗马帝国,与汉朝并存的地中海沿岸的大帝国。
路线:(1)北线:长安(起点)—河西走廊—敦煌—玉门关—楼兰—疏勒—大宛—康居—欧洲(终点)(2)南线:长安(起点)—河西走廊—敦煌—阳关—鄯善—于阗—葱岭—安息—大秦(终点)教材问题解答【P79材料研读】古代称对未知领域的探险为“凿空”,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
【P82想一想】促进汉朝与西域的友好往来;密切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府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维护了丝绸之路,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读后感500字

丝绸之路读后感500字丝绸之路读后感500字1这几天,我们学习了《丝绸之路》这篇课文,让我懂得了许多与这条路相关的知识。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古代在丝绸之路上发生的事------中国使者(张骞)与安息国将军交往的故事。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也就是现在的陕西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在这条路(上)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为主,这就是“丝绸之路”名字的由来。
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而且还有许多名人的故事都与这条路有关: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我真敬佩(感到)这条路(真是条)伟大的路呀!-----妈妈批注:敬佩应该用于对人,对路说敬佩,感到用词不当,所以略作修改。
我感到这条路传承了无数的骆驼商旅,他们越过崇山峻岭,将中国的丝绸运往亚欧,将那里的食品带回中国,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等由于吸收了西方文化的长处而变得美轮美奂……正是这条路传播了东西方的古老文化;正是这条路传承了亚欧的文化与友谊-----它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要道啊!亚欧各国的人们能这样友好相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古代中、外人民的智慧和才智;因为他们知道友好相处;因为大家懂得互帮互利!丝绸之路读后感500字2今天老师生动形象的讲了《丝绸之路》这篇__,同学们听得仅仅你津津有味,我为那些西域商人产生了敬佩之情。
课文一开始就向我们介绍了丝绸之路两旁的巨型石雕,它反映的是当时那些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一个个精神饱满,栩栩如生。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伟大的路,还是一条艰辛的路。
每一座石雕,每一个脚印,都记录着英勇的中国人为亚欧的友谊和文化付出的艰辛,正向文中写的:望着这群石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丝绸之路是横贯亚欧的通道,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丝绸之路》同步练习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丝绸之路》同步练习填空题1. 我能写词语。
2. 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水势广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广阔壮大。
________②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________③高而险峻的山岭。
________3. 填上合适的词语。
古朴________________饱满栩栩________浩浩________ 五彩________ 崇山________4. 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________首________(bǐ bì)________立________(chùzhù)________麻________(zī zhī)包________(fu fū)________装________(róng yóng)栩________如生________(xúxǔ)5.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飘忽飘荡①校园里________着欢乐的歌声。
②望着这座群雕,人们仿佛听到了________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欢呼欢腾③乐队奏起了军乐,人群一片________。
④“来了!来了”安息国土士兵________起来。
6. 课文内容我知道①文中所描述的故事发生在中国的________朝。
我国的________第二次出使西域,走的就是这条路。
②“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语言表达按要求写句子。
①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使节。
(缩句)②一条路将我们联系在一起。
(扩句)③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大道。
丝绸之路是一条友谊之路。
(用关联词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栩栩如生。
丝绸之路的地理背景与交通要道

丝绸之路的地理背景与交通要道在古代,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连接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等地。
丝绸之路的形成和繁荣离不开其独特的地理背景和交通要道。
本文将从地理角度探讨丝绸之路的地理背景以及主要的交通要道。
一、地理背景丝绸之路位于古代中国的西北地区,横跨亚洲大陆,连接许多文明古国。
其地理背景对于丝绸之路的形成和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地理位置丝绸之路的西起地处中国的陕西、甘肃等省份,东至中国的河南、江苏王,南北纵贯中国的河南、甘肃等地。
这个位置使得丝绸之路扼守了中国通向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
2.地形地貌丝绸之路沿线的地形地貌五花八门,既有平原、河谷,也有高山、沙漠。
其中,高山和沙漠是丝绸之路的两个重要特征,影响着交通和商业活动。
(1)高山丝绸之路沿线横跨了天山、喜马拉雅山、帕米尔高原等众多高山。
高山的险峻地形使得丝绸之路往往需要通过山口、山谷等地势相对较为平缓的区域才能通行。
同时,高山还提供了珍贵的物资资源,如天然气、矿产等,为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活动提供了动力。
(2)沙漠丝绸之路沿线还经过了戈壁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广阔的沙漠地区。
沙漠的特殊气候条件和缺水环境对交通和贸易活动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然而,沙漠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要素,正是通过沙漠的驼队商队,将丝绸、茶叶、瓷器等中国特产输送到西方。
二、交通要道丝绸之路的繁荣和发展需要稳定、便捷的交通要道。
下面介绍几个丝绸之路上的主要交通要道。
1.陆地交通要道丝绸之路的陆地交通要道主要有两条,即北线和南线。
(1)北线北线丝绸之路的主要路径是从长安(即今天的西安)出发,经过函谷关、嘉峪关,穿越甘肃河西走廊,到达今天的新疆地区,再通过塔里木盆地、帕米尔高原等地,进入中亚地区。
这条北线丝绸之路是最早形成的交通要道,也是丝绸之路上最为重要的通道之一。
(2)南线南线丝绸之路的主要路径是从长安出发,经过蜀道(即今天的川陕交界地区),进入四川盆地,随后穿过川滇交界地区,进入缅甸和印度等南亚国家。
字理析解 人教版五下册生字--2.丝绸之路

14
LOGO
15
LOGO
16
LOGO
矗
17
LOGO
18
LOGO
戎
19
LOGO
奂
20
LOGO
凹
21
LOGO
匕
22
LOGO
字理说话
作业: 选择一个生字组词说话写话。 先说字理,再说运用。
23
LOGO
字理析解人教版第10册生字
*2.丝绸之路
1
LOGO
字理小屋的教学建议
感谢老师运用字理教学。因为讲字理 需要时间,所以开学第一周不要急着上新 课,白天组织学生学习字理析解常用偏旁 部首(形旁和声旁),晚上学生自己读生 字表,读课文做预习标记。课文、生字读 熟了,汉字规律掌握了,再开始新课的学 习。
2
LOGO
本课生字
矗 凹 戎 循 鸵 匕 贸 芝 奂
3
LOGO
生字归类
形声字:循鸵贸芝 会意字:矗戎奂 象形字:凹匕
4
LOGO
循
循,彳形盾声,本义指顺着或沿着一 条路走。引申出沿着、因袭之义。成 语:循序渐进、循循善诱、循规蹈矩 等。形近字:遁、碷、楯、踲等。
5
LOGO
6
LOGO
7
LOGO鸵Fra bibliotek鸵,鸟表意,它表声,鸵鸟是世界上 最大的鸟。形近字:坨、陀、驼、沱 等。
8
LOGO
9
LOGO
10
LOGO
贸
贸,从贝,卯声。本义是交易、买卖。 贸易就是交换财物。形近字:货、贷 等。
11
LOGO
12
LOGO
13
LOGO
芝
芝,艹形之声,指灵芝草,是一种菌 类植物,旧传有起死回生的功效。引 申指美好的事物。形近字:乏。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课丝绸之路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丝绸之路》导学案设计编写:何玉丹2、丝绸之路学习什么:1、会认识9个生字,读记、理解“矗立、栩栩如生、不计其数、浩浩荡荡、五彩缤纷、崇山峻岭、美轮美奂、遐想”等词语。
2、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西部丝绸之路的灿烂历史。
3、会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怎样学习:1、先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然后熟读课文,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和中国西部灿烂的历史文化。
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1、组词。
矗()淼()凹()凸()循()遁()贸()贺()戎()戊()戌()换()奂()焕()驼()骆()驮()芝()艺()之()2、根据意思写词语1)、形容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2)、高而险峻的山岭。
()3)、形容声势壮阔广大。
()4)、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5)、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6)、漫无边际地想象。
()(二)小组交流: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不同的句子来说明“丝绸之路”。
4、默读课文第2——13自然段,想象:安息国的将军和中国使者见面的时候,是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并说说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学完了课文《丝绸之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学习检测:1、照样子写词语栩栩如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驼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商量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扫打扫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词填空矗立挺立伫立⑴一座古朴典雅的展开石雕,()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⑵爸爸久久地()在窗前,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S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7.丝绸之路课件

他们常常忍饥挨饿,吃尽了苦头, 终于到达一个叫大宛的国家。 终于
经过努力,我终于考到了100分。 下了几天雨,今天太阳终于出来了。
公元前126年,张骞回到长安。张骞虽然没有 完成最初的使命,但是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地区的 人文和地理信息,他一一向汉武帝作了报告。从他 的口中,汉武帝了解了西域的真实情况,知道有许 多国家希望和汉朝友好往来。于是,公元前 119年, 汉武帝再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这一次,张骞带了三 百多人,并带去了大批丝绸、金银等贵重礼物。
字词闯关
课文中,汉武帝派张骞出使了几次西域?
第一次(公元前139年-126年): 1-3自然段
第二次(公元前119年): 4自然段
要求:请认真倾听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 边听边找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 和原因,用——画出来。
公元前139年,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 抗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 带着一百多人从长安出发,在穿越广阔的 荒漠时,不幸被匈奴人发现。他们寡不敌 众,有的被杀死,其余的都成了俘虏。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带了哪些物品?
张骞等人先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在他们的 努力下,汉朝和西域地区建立了友好关系。西域 地区的使节和商人也纷纷前往长安。中国的丝绸 等各种商品源源不断地经过西域运到西亚,再转 运到欧洲。后来,人们把这条贯通中西方的商路 称作“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有哪些重大意义?
张骞
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 子文,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 行家、探险家。他富有开拓和冒险 精神,公元前139年,奉汉武帝之 命,由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 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 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 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被誉为 “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 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认识"矗凹"等七个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
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丝绸之路的价值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
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
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
之路.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如: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
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互相解答)
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1.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2.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3.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
4.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5.集体交流
(预设:学生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
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如果个人
学生没有找到,可以再讨论)
(二)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1.安息国与中国在进行交流的时候,两国人民都是怎样的心情呢?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注
意模仿一些动作与表情,体会一下两国人民的心情.
2.小组汇报表演,再读文章.
3.通过分角色朗读,你体会到了两国人民怎样的心情?学生充分交流.
(预设:学生通过文章对两国人民一些动作表情的描写,例如:安息国臣民等待时的"浩浩荡荡的
大军在边境迎候",刚出现骆驼队时人们的"欢呼""奏乐""欢腾".中国使臣的"大跨步上前""满
面笑容";安息国将军的"翻身下马""高兴得连连点头"等地方可以看出两国的友好与融洽.)
4.引读:这一场景的实现,多亏了一条道路呀!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
是一条伟大的路.
(三)结合资料,深入理解
1.其实,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一幕,只是通过丝绸之路发生的一个小小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还有好
多好多.你还知道些什么呢?把你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
2.交流小组内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3.老师也有一个小小的资料和大家交流.由于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中国丝袍
进入剧场,轰动一时,从而,出现了中国的丝绸热效应.从此以后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就设有专
售中国丝绸的店铺.而当时中国的丝绸,全部都是经过这一条道路进入罗马城内的,而这丝绸
之路的开辟者就是著名的张骞.
4.齐读课文13自然段
5.你有什么体会?
6.再读13自然段.
7.回答课前两个问题
(1)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
因为在这条道路上,主要的贸易物品是丝绸.
(2)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同时板书.
四、小结
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有机会再看到.而现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
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出示挂图)让我们再来看
看这一幕古老的风景,重温那动人的一幕幕.齐读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自然段.
板书
丝绸之路{东西方友谊交流之路
东西方经济交流之路
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第<二教J育资]源W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