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第二届高中物理校本课.doc
高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

高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第四章《电磁学》第二节《电场与电势》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电场的基本概念、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计算、电场线和等势面的描绘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场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场线和等势面分析电场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探索电场与电势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电磁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计算,电场线与等势面的描绘。
教学重点:电场的基本概念,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磁演示仪、电荷模型、电场线和等势面图板。
2. 学具:电荷球、细线、图钉、小纸片。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电磁演示仪,让学生观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电荷间的作用力是如何产生的。
2. 新课导入:讲解电场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掌握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计算方法。
(1)电场的基本概念:电荷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物质,称为电场。
(2)电场强度的计算:电场强度E等于电荷所受电场力F与其电荷量q的比值,即E=F/q。
(3)电势的计算:电势V等于电荷所受电场力做的功W与其电荷量q的比值,即V=W/q。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操作电荷球、细线、图钉和纸片,观察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并描绘电场线和等势面。
4. 例题讲解:讲解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计算给定电荷的电场强度和电势。
七、板书设计1. 电场的基本概念2. 电场强度的计算:E=F/q3. 电势的计算:V=W/q4. 电场线与等势面的描绘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给定电荷的电场强度和电势。
(2)描绘给定电荷的电场线和等势面。
2. 答案:(1)电场强度E= F/q(2)电势V= W/q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程度较好,但在实践操作中部分学生对电场线和等势面的描绘不够熟练。
校本课程设计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校本课程设计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高中物理中的重要概念,如力学、电磁学、光学等基本原理。
2. 能够运用物理公式进行问题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3. 了解物理科学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认识物理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敢于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物理知识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关注我国在物理领域的发展动态,为国家的科技进步感到自豪。
本课程结合高中物理教学实际,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力学:以牛顿三定律为基础,讲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力的作用,功与能的关系等,涵盖课本第二章内容。
2. 电磁学:介绍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等基本概念和定律,包括课本第四章内容。
3. 光学:探讨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涉及课本第六章内容。
4. 热学:研究温度、热量、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等,包括课本第五章内容。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力学基本概念及牛顿三定律;第二周:物体的运动规律及力的作用;第三周:功与能的关系,能量守恒定律;第四周:电磁学基本概念及库仑定律;第五周:电场、磁场及电磁感应;第六周:光学基本概念及光的传播;第七周:光的反射、折射及光学仪器;第八周:热学基本概念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九周:热量传递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第十周:复习与实验操作。
物理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

物理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标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份,它的开发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有利于尽可能知足学生个性的进展,有利于增进教师的专业进展,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主动、生动全面进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特色进展、教师的专业进展、学生的个性进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而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应坚持以适应社会进展和时期要求为基础,以学生合作探讨、自主进展和张扬个性为宗旨,坚持科学与人文整合,充分发掘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整体计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慢慢完善,尽力构建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为此,在我组教师普遍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如下的行动方案,以作此后学科建设工作的方向。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在新课程下,结合校本课程建设推动普高物理课程体系建设,拓展学生进展的空间,促使学生个性特长的有效进展,增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和谐进展。
一、学生进展目标:(1)培育学生的兴趣、爱好,进展个性特长,健全学生人格。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培育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引导学生酷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使学生的个体进展具有更广漠的空间。
学会观察和试探,学会质疑和探讨,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科学素养。
二、教师进展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增进教师的专业进展。
教师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主体,开发进程中,教师有更多的机缘进行不同程度的课程实验,从而改变了教师现今单纯是课程执行者的角色。
促使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研究、学会创新,成为课程实验的研究者,形成一种开放、民主、科学的课程意识。
教师在开发实施进程中,还能够通过学习、参与,在教学思想、知识水平、课程意识等各方面取得了提高,增进了专业成长。
二、校本课程组织与实施:一、成立物理教研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职责:1)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计划。
高中物理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高中物理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XXXX年XX月XX日
活动地点:学校物理教研室
参与人员:物理教研组全体成员
活动主题:探讨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活动目标:
1. 提高教师对物理实验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2. 分享和交流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和经验;
3. 完善物理实验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二、活动内容:
1. 专题讲座:由教研组长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理念的讲解,介绍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案例分析:各位教师分享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物理实验提高教学效果的实例,共同探讨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
3. 交流讨论:教师们就如何更好地开展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深入讨论,分享各自的教学心得和感悟。
4. 观摩教学:观看优秀教师的实验教学课,学习其教学技巧和实验设计。
5. 制定改进计划:根据讨论结果,制定改进物理实验教学的具体措施和计划。
三、活动总结:
本次校本教研活动,教师们对物理实验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收获颇丰。
通过案例分析和交流讨论,大家对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观摩教学也使大家学到了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实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物理校本课程

高中物理校本课程
简介
本文档旨在介绍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高中物理校本课程是针对高中学生设计的一门重要科学课程。
课程目标
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目标如下:
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
课程内容
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内容涵盖以下主题:
1. 运动与力学
- 匀速直线运动
- 加速度和速度变化- 牛顿力学定律
2. 热学
- 温度、热量和热传递- 热力学定律
- 热能转化和利用
3. 光学
- 光的传播和折射
- 镜面反射和透镜成像- 光的波粒二象性
4. 电学
- 电荷、电场和电势- 电流、电阻和电路- 磁场与电磁感应
5. 原子物理
-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 放射性衰变和核反应
- 量子物理和粒子物理学
教学方法
高中物理校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主动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教学方法包括:
1. 实验教学: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物理现象和原理。
2. 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3. 视听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呈现物理概念和实例。
4. 作业和考试:通过作业和考试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
结语
高中物理校本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科学思维能力,并帮助学生建立科学世界观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门课程将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校本教研物理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升我校物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3年4月15日开展了以“提升物理实验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实验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提高教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增强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认知,明确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2. 通过集体备课,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 通过实验观摩,提升教师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
4. 通过教学研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开始,各年级物理教师分组进行集体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围绕以下主题展开讨论:(1)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2)如何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3)如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4)如何将实验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对物理实验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后续的实验观摩和教学研讨奠定了基础。
2. 实验观摩在集体备课结束后,各年级教师分组进行实验观摩。
观摩过程中,教师们分别观摩了以下实验:(1)力学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探究动摩擦因数等;(2)电学实验:验证欧姆定律、探究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等;(3)光学实验:探究光的折射、反射等现象。
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并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3. 教学研讨实验观摩结束后,各年级教师分组进行教学研讨。
研讨内容包括:(1)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2)如何将实验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3)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4)如何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同时,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物理校本教研活动案例(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物理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开展了物理校本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实践等方式,提高教师对物理学科教学的认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物理学科教学的认识,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
2. 通过研讨、交流,使教师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形成具有特色的物理教学风格。
三、活动内容1. 教学观摩(1)组织教师观摩优秀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2)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分析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特点,提出改进措施。
2. 教学研讨(1)围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这一主题,教师分组讨论,提出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教学实践(1)教师根据研讨成果,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进行教学设计。
(2)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并互相听课、评课,交流教学心得。
4. 教学反思(1)教师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撰写教学反思。
(2)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交流,共同提高。
四、活动实施1. 活动准备(1)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
(2)邀请优秀物理教师进行教学观摩。
(3)组织教师分组,明确研讨方向。
2. 活动开展(1)教学观摩:教师观摩优秀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记录观摩心得。
(2)教学研讨:教师分组讨论,提出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分享讨论成果。
(3)教学实践:教师根据研讨成果进行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实践。
(4)教学反思:教师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撰写教学反思。
3. 活动总结(1)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交流,共同提高。
(2)评选优秀教学案例,进行推广。
(3)总结活动成果,为今后物理校本教研活动提供借鉴。
五、活动成果1. 教师对物理学科教学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明确了教学目标,把握了教学内容。
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生活中的趣味物理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生活中的趣味物理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一:物理校本课程《生活中的物理》教学计划高中物理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康平高级中学20XX年高中物理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一、课程目标本课程以课改为载体,坚持“科研兴校”,走探究式学习之路,以“关注生活,勇于探究,学以致用,促进发展”为宗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带着物理的眼光走进生活,激励同学们认真研究生活,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知识,拓展视野,形成务实的探索精神。
2、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过程与方法:1、通过提供信息资源,创设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
2、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素材收集整理,学会原理分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积极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培养学习物理兴趣。
二、课程内容:该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高中物理学习方法论(二)生活中的物理(三)高中教材中的物理学家介绍三、重点、难点:重点: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认识。
难点:培养认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方法,综合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
四、具体措施:1、课程分2学期授课;每学期均为16课时。
拟每周授课1课时,时间为周五下午第3节,地点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采取自愿报名原则,根据报名人数确定班级和授课教室。
2、内容与活动、课堂、课外相结合,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在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物理知识。
3、教学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物理知识相结合。
4、活动过后进行总结、评价,落到实处。
五、本课程教学的评价根据本校本课程的特点,其评价应特别注重学生的修习过程的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对课程的热爱和参与程度都是学分评定的重要依据。
物理组20XX年9月篇二:校本课程教案-生活中的物理蒙阴一中校本课程教案授课教师:张家凤课题:第一节自行车中的力、热、电、光等知识【教学目标】:1、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2、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3、培养学生解决较难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对自行车这一熟悉的交通工具,提出开放性试题,进行讨论和解答,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举办第二届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创新论坛和2011
年中学生物理科技夏令营
的通知(邀请函)
中学先生:
时代呼唤创新人才,高中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下,在非课程资源课程化的大课程理念指导下,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决定在上海市格致中学举办“创建物理与技术、人文结合校本课程、营造实践合作探究创新校园文化“为主题的“第二届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创新论坛"。
和“2011年中学生物理科技夏令营”
上海市格致中学物理教研组和技术教育组紧密合作,在学校“多元化课程理念"和“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多年来在全校范围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自主选修课程,(物理组主要包括偏重于创新思维引导、物理学习方法、物理思想方法等方面的动手实验、学以致用、探索实践等课程和开阔视野类的短期实验课程,劳技组主要有头脑奥林匹克、电子技术、机器人、电脑创意与设计等),并建设了一系列适合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校本课程,(如《创新与制作》、《实验课程》、《创造学》等),从2003年起,成立了物理爱好者协会,聘请高校相关教授担任协会顾问和为学生讲座。
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科技活动,营造了动手动脑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取得了丰硕的创新实践成果,格致学生获得的国家专利数已超540项,部分科技创新作品在国际、国内及上海市屡获大奖。
2007年格
致中学物理组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集体的光荣称号,2010年格致中学物理实验室又被选为上海市创新实验室范例实验室。
几年来,在倡导“科学探究“和"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各地中学在物理与技术、人文结合的校本课程创新方面,在科技创新教育实践活动中方面取得可喜的成果,本次大会就是要在上海格致中学——有着130多年历史的名校搭起一个全国性平台,供各地师生展示创新成果,开展广泛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我们衷心期待大家的积极参与,使本届校本课程论坛和中学生夏令营精彩纷呈。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
承办单位:上海市格致中学
二、时间:7月28日——31日
地点:上海市格致中学
三、主要活动内容:
(一)教师系列
1、著名物理学家赵凯华教授等做科学报告
2、从脑科学谈科学、技术、人文结合的课程创新与校园文化建
设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创造学会大脑开发研究会理事长吴祖仁教授
3、格致中学校本课程创新和实施的介绍
4、各省市学校高中物理课程课改与科技活动经验交流
5、参观全国各地中学生和教师科技作品展
6、讨论“物理与技术、人文校本课程创新合作联盟”的组织建
设和长远发展规划
(二)学生系列
1、请院士为学生作创新人才学习成长的报告
2. 请同济大学吴於人教授为学生讲“物理在手”
2、学生代表发言
3、交流学生的作品
4、参观学生自制作品(包括专利作品)
(三)师生共同活动:参观上海科技馆等
四、注意事项
1、为了表彰在了科技教育创新和校本课程建设中作出成绩的师生,本次大会将设立相应的评奖活动,希望有兴趣、有成绩的师生申报大会发言和参加成果展评.以上事项具体做法请注意看附件(2)。
本次活动欢迎各校带来科技活动的丰富资料(可以包括展板、印刷品、实物模型展示、科技活动经验介绍等等),并说明参展面积.
2、夏令营日程安排(见附表(1))
3.报到(7月28日全天报到)
4、会议收费:教师500元/人,学生200元/人
(住宿参考 100~150元/人天,费用自理,因格致中学地处上海中心城区,价格便宜的标准房数额有限,以优先满足预定者为服务分配原则)
5、有关本次活动的详细信息,可向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中学分委会或格致中学咨询,共同做好本次活动组织工作。
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中学分委会:
孟卫东老师电话:
格致中学联系人:方梦非老师电话:
6、有关活动信息可查看中国物理教育网
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
第二届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创新论坛和。
2011年中学生物理科技夏令营组委会
2011。
6.4
2011年中学生物理科技夏令营组委会
顾问:赵凯华教授北京大学
主任:吴祖仁教授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
副主任:徐淀芳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中学分委会副主任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
庄起黎上海格致中学原副校长特级教师
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委员
蔡铁权教授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中学分委会副主任
陶昌宏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中学分委会副主任
北京教科院物理室主任特级教师
秘书长:孟卫东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委员特级教师
副秘书长:方梦非上海市物理名师基地导师、副主持人特级教师委员:严明(上海)、赵坚(昆明)、叶远(天津)、李力(重庆)、
朱焱(南京)、梁旭(浙江)、汪海(黑龙江)、余健(深圳) 武汉广州成都西安大连青岛沈阳
长春长沙
附件一夏令营日程安排(初定)
附件二大会评奖系列
教师:
1。
中学教师优秀科技教育创新论文一、二、三等奖;
2。
中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精品案例一、二、三等奖;
3.学生优秀科技作品指导奖;
学生:
1。
优秀科技创新作品一、二、三等奖;
2。
中学生优秀科技创新论文一、二、三等奖
说明:
1。
教师科技创新论文、校本课程开发论文与学生科技小论文2011年7月15日前寄至2011年中学生物理科技夏令营组委会。
(地址:上海市广西北路66号格致中学方梦非收邮编200001,同时可寄电子稿件之方梦非)
2.教师科技作品和学生科技作品在报到时交至组委会,同时上交作品原理、制作、创新点、用途说明。
3.组委会将成立专门的论文评审委员会和作品评审委员会,对相关论文和作品进行评比。
4。
所有获奖证书以及教师或学生参与大会交流的证书均在闭幕式上颁发。
各地部分联系人:
严明(上海)
叶远(天津)
李力(重庆)
朱焱(南京)
因安排旅馆及其他大会安排,请各校参加的老师和同学在7月10日前告知,回执可用电子稿发至方梦非邮箱。
期待你的参与,谢谢大家配合。
回执
单位: 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