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作业集(34567)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绪论复习思考题1、试述构件和零件的区别与联系?2、何谓机架、原动件和从动件?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复习思考题1、两构件构成运动副的特征是什么?2、如何区别平面及空间运动副?3、何谓自由度和约束?4、转动副与移动副的运动特点有何区别与联系?5、何谓复合铰链?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如何处理?6、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7、什么是虚约束?习题1、画出图示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a)(b) (c)2、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如图。

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

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分析其运动是否确定,并提出修改措施。

3、计算图示平面机构的自由度;机构中的原动件用圆弧箭头表示。

(a) (b) (c)(d) (e) (f)第二章机构运动分析基础习题1、已知O1O2=20cm,试求如图所示位置,AO1以ω1=6rad/s(逆时针)运转时,求O2A的角速度ω2。

2、半径是R的半圆形凸轮沿水平方向向右移动,使推杆AB沿铅直导轨滑动,在图示位置时凸轮具有速度v和加速度a,求这瞬时推杆AB的速度和加速度。

3、图示一铰接四连杆机构在某一瞬时的位置,设作匀角速度转动,利用矢量瞬时分析法求杆和杆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4、图示机构中,已知杆相对于杆的角速度为,相对角加速度为0,利用瞬时矢量分析法求此瞬时杆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5、图示一偏心圆盘凸轮机构在某瞬时的位置。

设凸轮以匀角速度转动,求此时杆的速度和加速度6、图示一对内接齿轮,齿轮与机座固结,齿轮由连杆带动在齿轮上滚动,已知连杆相对机座(齿轮)的角速度为,齿轮与齿轮的节园半径分别为和。

试求相对于连杆的角速度。

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复习思考题1、已知作平面相对运动两构件上两个重合点的相对速度12A A V 及12B B V 的方向,它们的相对瞬心P 12在何处?2、当两构件组成滑动兼滚动的高副时,其速度瞬心在何处?3、如何考虑机构中不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的速度瞬心?4、利用速度瞬心,在机构运动分析中可以求哪些运动参数?5、在平面机构运动分析中,哥氏加速度大小及方向如何确定?习题1、 试求出下列机构中的所有速度瞬心。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练习题集解二OO八年三月机械设计基础(本科)习题集答案绪论一、填空1.(1)是构件系统,(2)传递运动和力。

(3)包含电气、液压等其他装置,(4)具有变换和传递能量、物料、信息的功能。

2.机械3.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间歇运动机构二、选择题1.B 2 .C;B 4. D三、判断题1.√2.×3.×4.×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一、填空题1.两构件直接接触形成的可动联结2.由点、线接触构成;由面接触构成的3.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运动副符号,按一定的比例尺绘制的;表示机构各构件间相对运动关系的简单图形4.原动件、从动件、机架5.原动件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F的数目,且F>0二、选择题,B ;C;B三、判断题1.×2.×3.×四、计算1-5. F=3×6-2×8-1=1 具有一处局部自由度1-6. F=3×8-2×11-1=1 具有一处局部自由度1-7. F=3×8-2×11=21-8. F=3×6-2×8-1=11-9. F=3×4-2×4-2=2 具有一处局部自由度1-10. F=3×9-2×12-2=1 具有一处局部自由度;一处复合铰链;一处虚约束1-11. F=3×4-2×4-2=2 具有一处复合铰链;1-12. F=3×3-2×3=3第二章 平面连杆机构(作业一)一、 填空题1. 曲柄的极位夹角θ>0,且曲柄为主动件2. 行程速比系数;K=(180o +θ)/(180o -θ)3. 摇杆;连杆和曲柄 二、 选择;F ,B , ;D 三、 判断题1. ×2. √3. × 四、 计算题1、 4.162.22.018011180=⨯=+-⋅=k k θ正弦定理:el l l l l l ))((sin sin 50122121-+=+=βθ (21sin l l e +=β)余弦定理:))((2)()(cos 12212212221l l l l s l l l l -+--++=θ=⇒1l =2l2、 304.24.018011180=⨯=+-⋅=k k θ 对于导杆机构,θψ=mm l 882.252sin1001=⋅=θθθss1l2lθβ2ψ 1lL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作业二)一、填空题1.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等于另两杆长度之和2.双曲柄;曲柄摇杆;双摇杆;双摇杆3.曲柄摇杆或曲柄滑块;曲柄长2.曲柄摇杆机构,摇杆滑块机构3.∠AFE4.机构具有急回特征,θ=∠C 2AC 15.最大行程为F 1F 2=L6.存在死点,F 处于极限位置时,ABC 共线,有两处。

机械设计基础作业集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作业集答案
第三章 凸轮机构
3-1 解:
对心心直动滚子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偏置直动滚子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3-2 解: 对心心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摆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3-3 解: 偏置直动滚子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偏置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α=0°
3
3-4 解:(14分)
机械设计基础B作业集答案
16-2 解:
Fs1: → Fs2: ← Fs1 = 0.7Fr1 = 2016N
Fs2 = 0.7Fr2 = 1344N
FA + Fs2 > Fs1 轴承1压紧,轴承2放松
Fa1 = FA + Fs2 =3844N
Fa2 = Fs2 =1344N
P = XFr + YFa
Fa1 = 1.33 > e Fr1
1
机械设计基础B作业集答案
第二二章 平面面连杆机构 2-1 解: (1)a+d<b+c,取最短杆邻边AD为机架,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2) a+d<b+c,取最短杆AB为机架,机构为双曲柄机构; (3) a+d<b+c,取最短杆对边CD为机架,机构为双摇杆机构; 2-2 解: (a)30+65<45+55 取最短杆为机架,该机构为双曲柄机构 (b)40+115<60+110 取最短杆邻边为机架,该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c)20+60=50+30 取最短杆邻边为机架,该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d)30+90<80+45 取最短杆对边为机架,该机构为双摇杆机构 2-3 解: 若要构成曲柄摇杆机构,应满足足杆⻓长条件:即最短杆与最⻓长杆之和小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 ⻓长度之和。

机械设计基础作业集题解详细版

机械设计基础作业集题解详细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机械设计基础作业集题解陈立德、姜小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前言本“机械设计基础作业集题解”是“机械设计基础作业集”的配套辅助教学资料, 其编写的目的为:对学生而言, 可自我检查学习掌握程度;对教师而言, 在批改时可有一个统一标准, 便于检查。

现必须说明两奌:1. 有些作业题难以迠立标准答案, 故不一定为唯一答案;2. 由于思考与分析题设立的目的为深化教学内容等, 故对一般水平的学生可不按排作业, 故此题目暂不作题解。

参加本作业集题解编写工作的有陈立德、姜小菁、罗卫平、胡云堂、凌秀军、卞咏梅等,金陵科技学院陈立德、姜小菁任主编。

鉴于编著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目录绪论 (1)分析与思考题 (1)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 (1)一.判断与选择题 (1)二.填充题 (2)三.思考与分析题 (2)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2)一、判断与选择题 (2)二、填充题 (3)三、思考与分析题 (3)四、简答题 (3)第3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5)一.判断与选择题 (5)二.填充题 (5)三.思考与分析题 (5)四.简答题 (5)五.设计计算与分析题 (6)第4章平面连杆机构 (7)一、判断与选择题 (7)二、填充题 (8)三、思考与分析题 (8)四、简答题 (10)五、设计计算与分析题 (11)第5章凸轮机构 (12)一.判断与选择题 (13)二.填充题 (13)三.思考与分析题 (13)四.简答题 (13)五.设计计算与分析题 (14)第6章间歇运动机构 (15)一、判断与选择题 (15)二、填空题 (16)第7章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 (17)一.判断与选择题 (17)二.填充题 (18)三.思考与分析题 (18)四.简答题 (18)五.设计计算与分析题 (20)六.结构设计与分析题 (23)第8章带传动 (25)一、判断与选择题 (25)二、填空题 (26)三、思考与分析题 (26)四、简答题 (27)五、设计计算与分析题 (30)第9章链传动 (33)一.判断与选择题 (33)二.填充题 (33)三.思考与分析题 (34)四.简答题 (34)五.设计计算与分析题 (35)第10 章齿轮传动 (37)一、判断与选择题 (37)二、填充题 (38)三、思考与分析题 (41)四、简答题 (42)五、设计计算与分析题 (47)六、结构设计与分析题 (49)第11章蜗杆传动 (52)一.判断与选择题 (52)二.填充题 (52)三.思考与分析题 (53)四.简答题 (53)五.设计计算与分析题 (55)第12章齿轮系 (58)一、判断与选择题 (58)二、填充题 (59)三、思考与分析题 (59)四、简答题 (60)五、设计计算与分析题 (60)第13章机械传动设计 (62)分析与思考题 (62)第14章轴和轴毂连接 (63)一、判断与选择题 (63)二、填充题 (63)三、思考与分析题 (64)四、简答题 (64)五、设计计算与分析题 (65)六、结构设计与分析题 (65)第15章轴承 (69)一.判断与选择题 (69)二.填充题 (70)三.思考与分析题 (71)四.简答题 (71)五.设计计算与分析题 (73)六.结构设计与分析题 (75)第16章其他常用零、部件 (78)一、判断与选择题 (78)二、填充题 (78)三、思考与分析题 (79)四、简答题 (79)五、设计计算与分析题 (80)第17章机械的平衡与调速 (81)一.判断与选择题 (81)二.填充题 (81)三.思考与分析题 (81)四.简答题 (82)五.设计计算与分析题 (83)第18章机械设计CAD简介 (83)分析与思考题 (84)机械设计基础自测试题(I) (84)一、填充题(20%,各题占2%) (84)二、计算题(18%) (85)三、问答题(52%) (86)四、结构分析题(10%) (87)机械设计基础自测试题 (II) (89)一、填充题(20%,各题占2%) (89)二、计算题(35%) (89)三、问答题(35%) (91)四、结构分析题(10%) (92)机械设计基础自测试题 (Ⅲ) (92)一、填充题(20%,各题占2%) (92)二、计算题(35%) (93)三、问答题(35%) (94)四、结构分析题(10%) (95)绪论分析与思考题机器的特征有哪三个机器与机构有何区别构件与零件有何区别试各举出三个实例。

机械设计基础作业集

机械设计基础作业集

第9章 机械零件设计概论9—1填空题(1)判断机械零件强度的两种方法是 及 ;其相应的强度条件式分 别为 及 。

(2) 在静载荷作用下的机械零件,不仅可以产生 应力,也可能产生 应力。

(3) 在变应力工况下,机械零件的强度失效是 ;这种损坏的断面包括 及 两部分。

(4) 钢制零件的-N 曲线上,当疲劳极限几乎与应力循环次数N 无关时,称为 循环疲劳;而当N <N 0时,疲劳极限随循环次数N 的增加而降低的称为 疲劳。

(5)零件表面的强化处理方法有 、 、 等。

(6)机械零件受载荷时,在 处产生应力集中,应力集中的程度通常随材料强度的增大而 。

9—2选择题(1)零件的设计全系数为 。

A 零件的极限应力比许用应力 B 零件的极限应力比零件的工作应力C 零件的工作应力比许用应力D 零件的工作应力比零件的极限应力(2)对大量生产、强度要求高、尺寸不大、形状不复杂的零件,应选择 。

A 自由锻造的毛坯B 冲压毛坯C 模锻毛坯D 铸造毛坯(3)从经济和生产周期性考虑,单件生产的箱体最好采用 。

A 铸铁件B 铸钢件C 焊接件D 塑料件(4)我国国家标准代号是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代号是 ,原机械工业部标准代号是 。

A ZB B GBC JBD YBE DINF ISO(5) 零件的截面形状一定,当截面尺寸增大时,其疲劳极限值将随之 。

A 增加B 不变C 降低D 规律不定(6)某钢制零件材料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1=300MP a ,若疲劳曲线指数m =9,应力循环基数N 0=107,当该零件工作的实际应力循环次数N=105时,则按有限寿命计算,对应于N 的疲劳极限-1N 为 MP a 。

A 300B 420C 500.4D 430.5(7) 某结构尺寸相同的零件,当采用 材料制造时,其有效应力集中系数最大。

A HT 200B 35号钢C 40C r N iD 45号钢(8)某个40C r 钢制成的零件,已知B =750MP a ,s =550MP a ,-1=350MP a ,ψσ=0.25,零件危险截面处的最大工作应力量max =185MP a ,最小工作应力min =-75MP a ,疲劳强度的综合影响系数K σ=1.44,则当循环特性r =常数时,该零件的疲劳强度安全系数S ca 为 。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附解答)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附解答)

实用文档目录绪论 (1)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3)平面连杆机构 (8)凸轮机构 (14)齿轮机构 (18)轮系 (23)机械零件设计概论 (28)联接 (30)齿轮传动 (41)蜗杆传动 (51)带、链传动 (60)轴 (69)滑动轴承 (75)滚动轴承 (78)联轴器和离合器 (91)绪论1. 简述机构与机器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

2. 简述机械的基本含义。

3. 简述构件和零件的区别与联系。

4. 简述“机械运动”的基本含义。

5. 简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

6. 简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性质。

【参考答案】1. 共同点:①人为的实物组合体;②各组成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不同点:机器的主要功能是做有用功、变换能量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等;机构的主要功能是传递运动和力、或变换运动形式。

相互关系:机器一般由一个或若干个机构组合而成。

2. 从结构和运动的角度看,机构和机器是相同的,一般统称为机械。

3. 构件是机械中的运动单元,零件是机械中的制造单元;构件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零件刚性组合而成。

4. 所谓“机械运动”是指宏观的、有确定规律的刚体运动。

5. 研究对象:常用机构(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和通用零(部)件(螺栓、键、齿轮、带、链、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等)。

研究内容:机构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结构分析、运动分析等;零(部)件结构、设计计算、类型选择、使用维护等。

6.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着重研究各类机械中的共性问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各种专门机械奠定基础;同时,“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又涉及到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以及机械制造基础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因此,“机械设计基础”是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1. 什么是机构中的原动件、从动件、输出构件和机架?2. 机构中的运动副具有哪些必要条件?3. 运动副是如何进行分类的?4. 平面低副有哪两种类型?5. 简述机构运动简图的主要作用,它能表示出原机构哪些方面的特征?6. 机构自由度的定义是什么?一个平面自由构件的自由度为多少?7. 平面运动副中,低副和高副各引入几个约束?8.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当机构的原动件数少于或多于机构的自由度时,机构的运动将发生什么情况?9. 运动链和机构关系如何?10. 画出下列机构的示意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 (每章练习题)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 (每章练习题)

教育习题集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习题就是加深理解,巩固知识得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堂及课外练习使学生掌握机械理论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得思路,为更好得学习、、、骑大象得蚂蚁整理编辑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习题就是加深理解、巩固知识得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课堂及课外练习使学生掌握机械理论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得思路,为更好得学习专业设备中得机械部分提供必要得基础。

教学中精选习题就是提高教学效率得根本。

我们每章得习题均进行了考究,对学生掌握重点,覆盖全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考试既就是教学质量检测得重要手段,也就是教学指挥棒。

我们根据历年得经验,精选了学期期末考题,以起到指导教学得作用。

由于水平有限,其中错误与不适之处敬请广大教师与同学提出批评指导。

第一章概论1、机构与机器有什么区别?举生活中一、二个实例说明机构与机器各自得特点及其联系2、机械零件常见得失效形式有哪些?为什么说强度满足条件得零件,其刚度不一定满足条件;而刚度满足条件得零件,一般均满足强度条件?3、在一般机械中,静强度与疲劳强度相比,哪一种更普遍,为什么?自行车轮得钢丝得螺纹端常常会断裂,它属于何种失效形式,应按何种强度设计?4、淬火与调质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哪些金属材料适宜用渗碳或渗氮来强化零件表面?第二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一、填空题1、从机构结构观点来瞧,任何机构就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2、构件得自由度就是指。

3、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得平面运动副,称为副,它产生个约束,而保留个自由度。

4、机构中得运动副就是指。

5、机构具有确定得相对运动条件就是原动件数机构得自由度。

6、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______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_____个约束,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得关系就是。

7、当两构件构成运动副后,仍需保证能产生一定得相对运动,故在平面机构中,每个运动副引入得约束至多为,至少为。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 (每章练习题)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 (每章练习题)

教育习题集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习题就是加深理解,巩固知识得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堂及课外练习使学生掌握机械理论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得思路,为更好得学习、、、骑大象得蚂蚁整理编辑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习题就是加深理解、巩固知识得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课堂及课外练习使学生掌握机械理论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得思路,为更好得学习专业设备中得机械部分提供必要得基础。

教学中精选习题就是提高教学效率得根本。

我们每章得习题均进行了考究,对学生掌握重点,覆盖全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考试既就是教学质量检测得重要手段,也就是教学指挥棒。

我们根据历年得经验,精选了学期期末考题,以起到指导教学得作用。

由于水平有限,其中错误与不适之处敬请广大教师与同学提出批评指导。

第一章概论1、机构与机器有什么区别?举生活中一、二个实例说明机构与机器各自得特点及其联系2、机械零件常见得失效形式有哪些?为什么说强度满足条件得零件,其刚度不一定满足条件;而刚度满足条件得零件,一般均满足强度条件?3、在一般机械中,静强度与疲劳强度相比,哪一种更普遍,为什么?自行车轮得钢丝得螺纹端常常会断裂,它属于何种失效形式,应按何种强度设计?4、淬火与调质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哪些金属材料适宜用渗碳或渗氮来强化零件表面?第二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一、填空题1、从机构结构观点来瞧,任何机构就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2、构件得自由度就是指。

3、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得平面运动副,称为副,它产生个约束,而保留个自由度。

4、机构中得运动副就是指。

5、机构具有确定得相对运动条件就是原动件数机构得自由度。

6、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______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_____个约束,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得关系就是。

7、当两构件构成运动副后,仍需保证能产生一定得相对运动,故在平面机构中,每个运动副引入得约束至多为,至少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凸轮机构1.【答】根据形状,可分为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和圆柱凸轮三类。

基本组成部分有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部分。

凸轮与从动件之间的接触可以通过弹簧力、重力或凹槽来实现。

2.【答】从动件采用等速运动规律时,运动开始时,速度由零突变为一常数,运动终止时,速度由常数突变为零,因此从动件加速度及惯性力在理论上为无穷大(由于材料有弹性变形,实际上不可能达到无穷大),使机构受到强烈的冲击。

这种由于惯性力无穷大突变而引起的冲击,称为刚性冲击。

从动件运动时加速度出现有限值的突然变化,产生惯性力的突变,但突变是有限的,其引起的冲击也是有限的,这种由于加速度发生有限值突变而引起的冲击称为柔性冲击。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和简谐运动规律都会产生柔性冲击。

3.【答】应注意的问题有:1)滚子半径:必须保证滚子半径小于理论轮廓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在确保运动不失真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大滚子半径,以减小凸轮与滚子之间的接触应力;2)校核压力角:进行为了确保凸轮机构的运动性能,应对凸轮轮廓各处的压力角进行校核,检查其最大压力角是否超过许用值。

如果最大压力角超过许用值,一般可以通过增加基圆半径或重新选择从动件运动规律;3)合理选择基圆半径:凸轮的基圆半径应尽可能小些,以使所设计的凸轮机构可能紧凑,但基圆半径越小,凸轮推程轮廓越陡峻,压力角也越大,致使机构工作情况变坏。

基圆半径过小,压力角就会超过许用值,使机构效率太低,甚至发生自锁。

4.【答】绘制滚子从动件凸轮轮廓时,按反转法绘制的尖顶从动件的凸轮轮廓曲线称为凸轮的理论轮廓。

由于滚子从动件的中心真实反映了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受力状况,因此基圆半径和压力角应在理论轮廓上量取。

5.【解】6.【解】①选择合适的比例绘制从动件位移线图,如图所示②以基圆半径绘作基圆,绘制从动件尖顶的起始位置③将位移线图的推程和回程所对应的转角分成若干等份④按照反方向(顺时针方向),与从动件位移线图各等分相对应,得各个点。

连结这些点得到机构反转后从动件导路的各个位置⑤量取对应的各位移量,得反转后尖顶的一系列位置点⑥将各个位置点连成光滑的曲线,得到所要求的凸轮轮廓。

如图所示。

(注:答案中所绘制图形不准确,供参考。

)4 齿轮机构1.【答】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两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必须分别相等。

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两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必须分别相等,此外,外啮合时螺旋角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内啮合时螺旋角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2.【答】用范成法加工齿轮时,若刀具的齿顶线或齿顶圆与啮合线的交点超过被切齿轮的极限点,则刀具的齿顶将切去齿轮齿根渐开线齿廓的一部分,这种现象称为根切现象。

标准齿轮为了避免根切,其齿数z 必须大于或等于不根切的最少齿数min z =2h *a /sin 2α。

标准齿轮为了避免根切,其齿数min z 必须大于或等于不根切的最少齿数。

3.【答】常见的渐开线齿廓的切齿方法有成形法和范成法两种。

成形法其方法简单,不需要专用机床,但生产率低,精度差,只适用于单件及精度要求不高的齿轮加工。

范成法中广泛采用齿轮滚刀,能连续切削,生产率较高。

4.【答】沿斜齿轮分度圆上齿廓的任一点切齿轮的法面,该分度圆柱在切面上呈一椭圆。

取标准压力角作一直齿圆柱齿轮,其齿形即可认为近似于斜齿轮的法向齿形。

该直齿圆柱齿轮称为斜齿轮圆柱齿轮的当量齿轮,其齿数称为当量齿数,用z v 表示,计算公式为βρ3cos 2zm z n v ==5.【解】1175535cos ===k b k r r α 48.50117arccos==k α 43.4248.50tan 35tan =⨯=⨯= k b k r αρ mm(或 43.4248.50s i n 55s i n=⨯=⨯=k k k r αρ mm )6.【解】125525=⨯==mz d mm33.010006050125100060=⨯⨯⨯=⨯=ππdnv m/s7.【解】75325=⨯==mz d mm48.7020cos 25320cos cos =⨯⨯=== mz d d b α mm 3*==m h h a a mm ;75.3)(**=+=m c h h a f mm8132752=⨯+=+=a a h d d mm ;5.6775.32752=⨯-=-=f f h d d mm8148.70cos ==a b a d d α ; 53.298148.70arccos ==a α96.1953.29sin 281sin 2===a a a d αρ mm 8.【解】1)由 )(cos 221z z m a n+=β得 9926.0)3618(6825.2)(2cos 21=+⨯=+=z z a m n β 95.6=β2)两齿轮的分度圆、齿顶圆和齿根圆直径 34.4595.6cos 185.2cos 11=⨯==βz m d n mm ;67.9095.6cos 365.2cos 22=⨯==βz m d n mm 5.2*==n an a m h h mm ;125.325.1)(**==+=n n n an f m m c h h mm34.50211=+=a a h d d mm ;67.95222=+=a a h d d mm 09.39211=-=f f h d d mm ;42.84222=-=f f h d d mm3)当量齿数1v z 和2v z 4.1895.6cos 18cos 3311===βz z v ;8.3695.6cos 36cos 3322===βz z v5 轮 系1、【答】定轴轮系传动时每个齿轮的几何轴线都是固定的,周转轮系传动时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绕另一齿轮的几何轴线转动。

2、【答】一个齿轮与两齿轮同时啮合,对前一级齿轮传动来说它是从动轮,对后一级传动来说它是主动轮,它的齿数不影响传动比的大小,但却使轮系中增加了一对外啮合齿轮,从而改变了传动比的符号,即改变了最终齿轮的转向。

这种齿轮称为惰轮。

惰轮的作用为在不改变传动比的情况下改变齿轮的转向。

3、【答】行星轮系的自由度为1,只有一个中心轮可以转动,需要1个原动件。

差动轮系的自由度为2,两个中心轮均可转动,需要2个原动件。

4、【解】14.2092151515603331234321543215=⨯⨯⨯⨯⨯⨯=='''z z z z z z z z i39.214.2095001515===i n n r/min 8020455=⨯==''mz d mm齿条6线速度01.010006039.28010006055=⨯⨯⨯=⨯='ππυn d m/s方向向右。

5、【解】从轮系结构可以看出 2312a a = 因此有()()23212121z z m z z m -=+ 571932213=⨯=+=z z z()5.132026197830571431543215=⨯⨯⨯⨯=-=''z z z z z z i6、【解】31751)1(133113-=-=-=--=z z n n n n i H H H03=n 故 311111-=-=-=--H H H H i n nn n n 41=H i而411==H Hi φφ 因此5.2249041===φφH7、【解】520156025)1(5020021323113-=⨯⨯-=-=--=--='z z z z n n n n n n i H H H H H解上式得756450==H n r/min H n 转向与1n 转向相同。

题图5-27 机械的动力性能1、【答】转子转动时,如果离心力(或力系的合力、合力偶矩)不等于零时,其方向随着回转件的转动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同时,离心力(合力、合力偶矩)对轴承施加一个附加的动压力,并使整个机械产生周期性的振动。

这种振动往往使机械的可靠性、精度等降低,零件材料易疲劳损坏而使零件寿命缩短,振动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的设备、建筑、环境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和破坏。

对于高速、重载、精密机械来说,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因此需要调整回转件的质量分布,使回转件工作时离心力系达到平衡,以消除附加动压力,尽可能减轻由离心力而产生的机械振动。

2、【答】静平衡的条件是:分布于该回转件上各个质量的离心力(或质径积)的向量和等于零,即回转件的质心与回转轴线重合。

动平衡的条件是:回转件上各个质量的离心力的向量和等于零,且离心力所产生的力偶矩的向量和也等于零。

显然动平衡条件中包含了静平衡条件,也就是说动平衡的转子一定也是静平衡的,但静平衡的转子不一定是动平衡的。

静平衡适用于轴向尺寸较小的零件(盘状零件),如飞轮、砂轮等,其质量分布可以近似认为在同一回转面内。

动平衡适用于轴向尺寸较大的回转件(轴类零件),如电动机的转子、机床主轴等,其质量分布不能近似地认为是位于同一回转面内。

3、【答】机械在运转过程中的任一时间间隔内,驱动力所作的功和阻力所作的功随时会发生变化,当驱动力所作的功大于阻力所作的功时,机械作增速运动,当驱动力所作的功小于阻力所作的功时,机械作减速运动,致使机械速度产生波动。

4、【答】周期性速度波动是周期性变化的外力引起的,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则是随机变化、不规则、没有一定周期性的外力引起的。

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是在机械中加入一个转动惯量很大的回转件(飞轮),以增加系统的转动惯量来减小速度变化的幅度。

机械的非周期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是调节驱动力作功和阻力作功的比值,只能采用特殊的装置(调速器)使驱动力功随阻力功的变化而变化,并使两者趋于平衡,使机械平稳运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