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探究

合集下载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探析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探析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探析摘要: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读是获取英语语言信息、扩展英语视野、拓展英语知识最直接的、最主要的途径。

阅读理解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点和难点,更是学生日常练习、阶段性考试和高考的重中之重。

由于阅读理解所占分值比较大,因此学生较好地掌握读的技能,有助于迅速提高英语分值和英语水平。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心理障碍阅读视野解题技巧听说读写是高中学生在日常英语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其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师必须注意的教学重点,也是高中生快速提高英语能力的一种途径。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是一个长远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获得英语语言背景知识、了解外国文化进程和英语语言演变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技巧,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规范、纠正和评价学生日常语法用语,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和提升正确率的主要渠道。

英语阅读理解一直是历年高考英语试卷中占分比例较大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的水平提升,可以提高自己在英语考试中的分数。

[1]但是目前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习题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教师缺乏正确规范的引导;学生没有掌握系统性、有效性的解题方法;教师既缺乏又不能及时处理从学生身上反馈的信息;重、难点不突出;阅读理解训练缺乏策略性。

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一些见解。

一、扫除心理障碍,树立信心,打好基础经过初中阶段的英语了解和学习,有些高中生对于英语这门语言还存在陌生感,在学习过程中还是有些吃力,心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缺乏信心,基础性的知识不能较好地掌握。

所以教师在英语阅读理解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扫除心理障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探究、自我解决和能动实践性的优良品质。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颁布与实施,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关注。

为了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打好基础,特别是英语词汇的基础。

高中英语_阅读理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英语_阅读理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英语_阅读理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一、学情分析在进行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全面的分析。

通过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方式,我们可以制定出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1. 学生的英语水平:学生的英语水平是教学设计的基础。

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语法知识掌握程度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取得更好的进展。

2.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兴趣程度可能不同。

有些学生对文学类的阅读更感兴趣,而另一些学生则对科技或历史类的阅读更感兴趣。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观察,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关的话题或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 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

有些学生喜欢独立完成阅读任务,而另一些学生则更喜欢与同伴合作,进行小组讨论。

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合适的学习环境中发挥出他们的优势,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二、教材分析教材是进行阅读理解教学的重要依托。

我们需要分析教材的内容、难度以及教学目标,从而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

1. 教材内容:教材中包含的文章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引发他们的共鸣和兴趣。

教材中的文章类型可以多样化,包括但不限于新闻报道、科普文章、文学作品等。

通过多样的文章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广度,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2. 教材难度:教材中的文章难度应该适合学生的英语水平,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

我们可以通过教材中的词汇量、语法结构和句子长度等要素来评估文章的难度,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

3. 教学目标:阅读理解教学的目标可以包括识别关键信息、理解主旨要点、推断作者意图等。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大影响。

然而,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问题一:词汇量不足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词汇量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主要难点是识别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固定搭配,无法准确把握文章的含义。

对策一:词汇扩展习题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词汇扩展习题,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

例如,选择正确的同义词或反义词填空,或者让学生总结生词的搭配方法与常见用法。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对策二:多读多写学生应多读一些英文原版书籍、新闻或杂志,并进行笔记和摘录。

同时,要鼓励学生写日记或文章,尽量使用他们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问题二:理解能力不足学生在高中阶段往往无法准确地理解长篇文章的主旨和细节,容易陷入“理解误区”。

对策一:前期知识铺垫在阅读课前,老师可以对课文的主题进行简要介绍,并提前给学生提供相关背景知识。

同时,要鼓励学生通过讨论或问题引导,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为阅读创造合适的条件。

对策二:教授阅读策略老师可以教授一些实用的阅读策略,例如预测问题、寻找关键词、注重上下文等。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并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问题三:阅读习惯不良学生往往习惯于仓促阅读,缺乏对于阅读材料的细致分析和理解。

对策一:读前思考在阅读前,鼓励学生通过浏览标题、字数、图表等,预测文章的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同时,可以给学生一些封闭而有趣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

对策二:读后讨论学生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可以进行课堂讨论或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通过与同学的互动,可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深度和准确性。

问题四:缺乏阅读材料多样性许多学校的英语阅读材料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实际性,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力。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调查与对策探究(译林牛津版英语)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调查与对策探究(译林牛津版英语)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调查与对策探究(译林牛津版英语)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调查与对策探究张郁东流中学 247230摘要21世纪是信息全球化时代,这使得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中,读是根基,离开阅读,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只会是纸上谈兵。

在高考中阅读理解分值最大,是重中之重。

大有得阅读者得天下之势。

可见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方面存在的障碍及其成因作实证性研究从而对症下药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为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改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现状,对策探究现状调查与分析笔者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东流中学高二110名学生进行了英语阅读理解障碍的调查。

情况如下:问题肯定回答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1.考试时你害怕做阅读理解吗? 98 90.72.做阅读理解时经常做到一半就放弃吗? 80 74.03.除了考试的阅读题外你经常读英语文章吗? 50 46.24.阅读英语文章时一碰生词就查字典吗? 98 90.75.你认为有必要增加英文课外阅读吗? 68 62.36.阅读英文你用何种方法?(1)指读(87 )(2)唇读(90 )(3)译读( 95)(1)指读(80.6 )(2)唇读(83.4 )(3)译读(87.0 )从上表可以看出,数据收集和分析问卷收回后,笔者对所有收回的问卷进行了检查筛选,删除了数据不全和填答不正确的问卷。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10份,回收问卷108份,获得有效问卷108份。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发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问题3和5选择“是”的学生相对较少,这说明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不够重视。

问题1和2选择“是”的学生分别达到90.7‰和74‰,这就说明学生在做阅读理解时信心不足,畏惧心理严重。

问题4和6肯定回答人数非常之多,充分说明了学生平时阅读的方式不对。

这些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分析现状,究其原因,产生学生不重视阅读的根源在于:一,教师的教学策略不当,存在“左”“右”两种误区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教师把大量的精力花在字,词,句,语法讲解,句型分析,等上。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导学”模式探索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导学”模式探索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导学”模式探索摘要:在现在的高中英语教育中,阅读板块的教学内容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也是学生英语水平的集中体现。

文章从阅读教学的角度出发,从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评估和优化教学互动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详细可行的措施与方法,以期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改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理解;教学资源;教学评估英语阅读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英语能力的重要体现。

然而,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例如学生阅读能力薄弱、阅读兴趣不高、教学内容陈旧等。

因此,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五个角度出发,提出详细可行的措施,希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水平,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一、“问题导学”的基本概念“问题导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引导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导学”模式强调教师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文本的具体内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

“问题导学”模式强调问题性和引导性。

问题性主要体现在教师根据阅读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认知。

引导性则表现在教师通过层层递进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逐步深入了解文本,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让学生理解作者意图。

在“问题导学”中,学生是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而教师则是问题的设计者和学生探索过程的引导者。

通过这种“问题导学”模式,学生的阅读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问题导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一)通过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技巧在“问题导学”模式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细节和主旨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和评价的能力。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探究教案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探究教案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探究曹俊友英语高考特别侧重阅读理解的考查,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表达和写作等其他题型也与阅读理解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应该高度地重视英语阅读理解教学。

下面以Book 6 Module 5 cloning Period 3 Reading and Vocabulary Frankenstein’s Monster为例来探究英语阅读理解教学,设计多种阅读活动让学生“动”起来,提高英语阅读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Book 6 Module 5 cloningPeriod 3 Reading and VocabularyFrankenstein's Monster教案I. Teaching Aims :1. To enable Ss to master the new vocabulary from Page 58 to Page 59.2 .To improve Ss' reading skills.3. To enable Ss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by using the vocabulary that they have learnt.4. to make Ss realize the seriousness of cloning.II.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Master the new vocabulary from Page 58 to Page 59 and improve Ss' reading skills.III.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How to help the students fully understand the passage and improve their reading skills.IV. Teaching Methods:1. Fast reading(Skimming) and Careful reading to train the students’ reading skills.2. Scanning to get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3. Task-oriented teaching method.4. Individual work and group work to make Ss active in class.V.Teaching Aids:the mutimedia, the tape recorderVI. Teaching procedures:Step 1 Introduction ( 5 minutes)T: Good morning, class. (Ask Ss:) Have you heard of cloned sheep? Do you agree to clone a person? If you agree, would you like it to be beautiful or ugly?Ss: …T: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Module Five. It is about cloning.Do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novel Frankenstein’s Monster? OK, please watch some plots of the film called.(watching the screen)Ss: Watch some plots of the film.T: Does the monster have a wife?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answer, please open your books and try to find the answer.T: 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whole class. Let's know about the author.Ss: Watch the screen and take notes.【设计说明】通过师生问答,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导入新课。

高中英语教学课例《阅读理解》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英语教学课例《阅读理解》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英语教学课例《阅读理解》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1. 教学背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理解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阅读理解教学,学生可以拓展视野,增强文化意识,提高思辨能力。

本课例旨在探讨如何在阅读理解课程中融入思政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道德品质。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教学内容1. 英语阅读材料:选择一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文章。

2. 思政元素:提取文章中的思政元素,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3. 教学活动:设计一系列阅读、讨论、写作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探讨文章中的思政核心素养。

4.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文章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完成相关练。

3. 思政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文章中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思政核心素养,分享自己的观点。

5. 总结反思:教师总结文章中的思政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感悟。

6. 写作练: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思政核心素养的短文,巩固所学知识。

5. 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练和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思政核心素养的培养:观察学生在讨论、写作等环节中的表现,评估其思政核心素养的提高。

3. 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撰写研究总结,评估其自我反思能力。

6. 教学反思在本课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涵盖了丰富的思政元素,是否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相结合。

2. 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政核心素养,是否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3. 教学评价的方式:是否全面评估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政核心素养,是否有助于学生的自我提高。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课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课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课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英语作为国际上最常使用的语言之一,在不同国家里都很受重视,特别是在中国,英语作为学校系统中重要的一环被严格要求,英语阅读理解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部分,也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领域。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课上。

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预习、读书、反思;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目的,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个阶段为预习,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对读书内容提前做一些准备,包括熟悉/理解课文内容,准备重要词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读书内容的学习兴趣,为实际读书做准备。

在预习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通过提问、举例、表示等方式,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开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个阶段,读书,是整个课堂的核心,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

在此阶段,老师会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掌握重点词汇,把握文章大意,并针对课文内容进行细节解读,同时可以提出相关讨论,提出问题,进行回答,帮助学生们更好掌握课文内容。

第三个阶段,反思,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反思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再次总结所学知识,总结重要词汇,帮助学生追溯思考,并进行相应的知识总结和归纳,这样有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掌握重点点拨。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且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这种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另外,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同样适用于其他科目的教学,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老师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堂教学模式,即可轻松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总之,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英语阅读理解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同时也适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值得推荐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探究甘肃镇原县镇原中学陈涛【摘要】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是课文阅读,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但从目前总的教学情况看,影响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阅读能力不仅语言因素、还受到阅读方法、文化背景知识、知识结构等非语言因素的影响,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表现除词汇解码困难、长难句分析困难和文化背景知识短缺等现状,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结合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的相关研究成果,力图提出几种策略,以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理解;影响因素;教学策略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是课文阅读,它具有双重性:一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技巧的训练,培养其阅读理解能力;二是通过阅读,使学生不断学到新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从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分值比例和阅读量一直在递增,已经占到总题量的85 %。

所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做好阅读理解题已经成为学生高考英语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为学生今后了解国外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阅读材料涉及各种题材、风格等领域,能够提供自然完整和系统的书面语言环境,包含了丰富的语法结构、词汇、信息内容以及其他各种语言现象,学生可通过阅读来掌握英语语言技能,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跟着作者的思维去体验、领悟作者所传达的信息,学习模仿作者运用英语的技巧。

因此,阅读既可以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还可以满足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生英语听说和写作的综合能力。

但从目前总的教学情况看,影响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阅读能力不仅受到词汇、语法、固定短语、句型结构等语言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还受到阅读方法、文化背景知识、知识结构等非语言因素的影响。

一、影响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制约因素及其表征1.语言因素对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

语言因素包括诸多方面的知识,其中之一就是基础的语言知识,如词汇、拼写、固定短语、语法与句型结构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并制约着阅读理解能力。

词汇量是阅读理解的关键,没有足够的词汇量,所读材料中生词太多都将无法准确理解原文内容。

对文章中词汇含义的掌握占阅读能力的39%,而单纯的词汇量对了解阅读材料中的词汇含义起到47%的作用。

语法知识在中学阶段基本学完,而在大学阶段英语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进行大量阅读,掌握大量词汇,尽快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生词太多而无法理解文章的内容,读起来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根本读不懂,太多的词汇障碍还会挫伤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信心。

所以说词汇量是阅读理解中的“拦路虎”,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扩大词汇量,为阅读扫除障碍。

薄弱的语法知识是制约阅读理解能力的又一重要的语言因素。

虽然在中学阶段已经基本把语法知识学完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都掌握了这些语法知识。

有些学生的语法基础比较薄弱,对于固定的语法规则和句型结构掌握得较差,这将极大地影响到对句子的理解。

而在大学阶段教师一般不会再系统讲解语法知识,因为这不是大学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

所以每个同学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自己在语法方面的不足,通过自学或向老师、同学请教尽快补上这一课。

大学阶段虽然没有新的语法项目,却对中学的内容进行更多的补充和延伸,例如虚拟语气这一语法点在中学时仅列有十二、三项,而在大学阶段却可以细分出二十多项。

与此相似,不定式的用法、it的用法、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分词短语等在大学阶段的内容都较之中学阶段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而这些知识又在阅读理解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些语法知识的掌握直接影响能否正确理解所阅读的内容以及阅读速度的快慢。

所以在大学阶段还要继续学习和总结语法知识、掌握常用的句型结构,为阅读理解打下坚实的语法基础。

2.非语言因素对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

影响阅读理解能力的非语言因素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从阅读方法和文化背景知识两方面进行分析。

阅读时一定要采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会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一些不正确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直接制约着阅读能力的提高。

例如指读、唇读、过多的回视、一句一句的仔细研读等阅读方法都是不可取的,这些方法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还会影响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

在阅读训练中要逐步培养按意群(sense group)将句子分组扫描捕捉信息的阅读习惯。

阅读时还要克服速度过慢、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将每句译为母语进行理解的不良阅读习惯,这些阅读方式不利于从总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对文章的理解也只是见树木不见森林,只停留在字面意义上,对文章的深层意义难以掌握,缺乏对文字信息进行归纳推理的能力。

学生在阅读训练中要注意运用并熟练掌握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技能。

例如略读(skimming)和寻读(scanning)就是阅读中两种非常实用且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略读指的是一种选择性的快速阅读,通过快速浏览全文把握其整体内容,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文章的标题、段落的开头与结尾、文章的首尾以及重要细节上,以了解作者所要阐述的主题,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主要论点及情节,而对于个别生词和难理解的句子均可暂时略过。

寻读,或称之为查读,主要是为了寻找文章中某些特定的信息,带着问题去原文中寻找答案,快速掠过一些与所寻信息不相关的内容,通过目光快速扫描查找到回答问题所需的信息,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重要信息上并仔细理解以推断出问题的答案。

文化背景知识是影响阅读理解能力的又一重要制约因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体现着使用这一语言的社会的文化,包含着特定的文化信息,所以理解一种语言的文字材料就需要了解该语言所蕴涵的文化。

中西文化差异对阅读理解造成的障碍是十分明显的,例如His Achilles heelwas his pride,or else,he would have gotten first place in tcompetition.如果不了解Achilles heel的由来及比喻意义,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将很难理解这句话的内容。

阿基里斯(Achilles)是古希腊传说中的一位英雄人物,相传在他出生后,其母亲为把他锻炼成一个浑身坚硬如刚、刀枪不入的武士,便倒提着他在冥河水中浸洗。

由于他的一个脚后跟握在母亲手里,始终没能浸到水,和常人的一样。

结果在特洛伊战争中被一支暗箭射中未浸过水的脚后跟而身亡。

所以Achilles’heel或the heel ofAchilles(阿基里斯的脚踵)成为一个典故,常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唯一致命弱点”。

了解了这一典故的由来,理解全句的内容就不成问题。

所以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就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注意比较中西文化间的差异,博览群书,尤其是涉及英语国家文化背景方面的书籍,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人文地理、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也可收看电影电视、网上学习等多种媒体渠道获取相关的信息,培养自己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为阅读理解扫除文化障碍。

3.影响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表征。

通过在日常教学及NMET 测试的分析,我们发现,影响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词汇解码困难。

阅读过程首先是对单个词汇的解码过程。

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往往因为对某一单词的解码失败而导致阅读过程中断,目光在陌生单词上停留时间太长,从而使先前保留在工作记忆中的信息无法连贯,甚至全部消失。

阅读文章中的生词越多,阅读者大脑中对文章的意义就越不连贯,也就越难以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断。

(2)长难句分析困难。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英语中倒装、省略、意群中主次信息出现的次序,从句的悬垂现象等因素的影响,学习者有时即使在阅读过程中单词解码没有障碍,也很难对一个长句或某个意群的意思顺利解码。

(3)文化背景知识短缺。

“英语中有不少词带有丰富的文化涵义,从字面上是难以领会的。

有些源出文学名著、圣经故事、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有些源于历史事件、名人逸事、风尚习俗、人名地名,还有些源于体育娱乐、动物习性、航海、狩猎、农业、商业等。

” 如dog , waterloo , green hand , Watergate , Santa Clause , cold war , Shangre - la 等,这些也是影响阅读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个人的经验及知识面,如求职面试、互联网、政治、历史、科学等学科知识的欠缺都会导致阅读理解的失败。

此外,表现在学生解题方面的还有审题不清,辩意不明、断章取义等都是影响学生解题成功的因素。

二、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策略鉴于以上原因,结合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尝试着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1. 记忆与推理并重,克服词汇学习心理障碍。

高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已初步具备了抽象思维的能力,相对于小学生和初中生来说,高中学生更喜欢那些对于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要求的,需要探索现象之间本质规律的学习任务,纯机械记忆性的学习任务已很难调动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为此,我们可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英语构词规律以及通过上下文猜测生词意义等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他们的词汇量。

具体操作过程中可针对具有不同思维特点或个性特征的同学采用不同的方法指导他们识记单词。

对于擅长逻辑推理的同学,可以鼓励他们在平时阅读中遇到生词时努力通过上下文猜测词意,没有必要一遇到生词就查词典或遇到生词就中止阅读。

许多名人如列宁、马克思、鲁迅等就是主要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英语的。

词汇学习是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如果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词汇记忆方法,拥有了一定数量的基本词汇(高中阶段在3600 左右) ,就奠定了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基础,还可以在客观上有助于减轻学生对阅读的焦虑心理。

2.区分主要信息、次要信息,把握长难句理解规律。

除词汇外,影响学习者阅读成功的因素,还有长句或难句的理解,这里所谓的长难句是指那些含有较多附加信息的句子,难句则不仅是长句,有时可能只有一两个单词的句子(如省略句) ,也很难一下子理解出含义,还有如倒装句,含有歧义的句子等都可能导致理解偏差。

对于长句,应首先找出它的主要信息部分,如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然后进一步分析附加信息,找出附加信息所修饰或说明的对象。

附加信息多以从句、不定式、分词短语,介词复合结构等形式出现,他们可以是修饰主语的,也可以是修饰谓语或宾语的,有时附加信息还会含有次附加信息,如从句中套有从句。

对于长句,应首先找出它的主要信息部分,如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然后进一步分析附加信息,找出附加信息所修饰或说明的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