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对桥梁的影响及进一步研究措施
桥梁防风措施

桥梁防风措施
桥梁是城市中的重要交通设施,因此需要采取防风措施来保护桥梁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桥梁防风措施案例:
1. 网络护栏:在桥梁两侧设置网络护栏,可以有效阻挡强风对桥梁的影响,并防止物品被吹落桥梁。
2. 加固结构:对桥梁的支撑结构进行加固,提高桥梁的抗风能力。
常见的方法包括增加支撑柱的数量和直径,加大桥梁的梁宽等。
3. 减小风阻:对桥梁的设计进行优化,减小桥梁的风阻面积。
例如通过改变桥梁的形状或者采用空气动力学的原理进行设计,减小风对桥梁的冲击。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桥梁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桥梁的结构和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及时发现并修复风吹倒的部件,预防风险的发生。
5. 安装风速传感器:安装风速传感器监测桥梁周围的风速,一旦风速超过预警值,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桥梁的安全。
这些措施的选择和实施应根据具体的桥梁和当地的环境条件进行评估,并在合适的时候进行调整和改进。
桥梁设计中的风荷载影响

桥梁设计中的风荷载影响在桥梁工程的设计中,风荷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风,这个看似无形却力量强大的自然力量,对桥梁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使用性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桥梁作为跨越江河湖海、山谷等自然障碍的重要建筑物,往往暴露在广阔的空间中,容易受到风的作用。
风荷载的大小和方向会随着风速、风向、桥梁的形状、高度、跨度等多种因素而变化。
当强风吹过桥梁时,可能会产生一系列不利的效应。
首先,风荷载会对桥梁的结构产生直接的压力和吸力。
这种压力和吸力的分布不均匀,可能导致桥梁构件局部受力过大,从而引发结构的损坏。
比如,在桥梁的迎风面,风的压力较大;而在背风面,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吸力。
如果桥梁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就有可能出现桥梁构件的变形、开裂甚至断裂。
其次,风的作用还可能引起桥梁的振动。
风致振动包括颤振、抖振和涡振等多种形式。
颤振是一种自激振动,一旦发生,可能会导致桥梁结构的迅速破坏,后果不堪设想。
抖振则是由风的脉动成分引起的随机振动,虽然不会像颤振那样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但长期的抖振作用会使桥梁构件产生疲劳损伤,降低桥梁的使用寿命。
涡振是由于风流绕过桥梁结构时产生的漩涡脱落引起的周期性振动,如果涡振的频率与桥梁的固有频率接近,就会使振动加剧。
为了准确评估风荷载对桥梁的影响,工程师们需要进行大量的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
风洞试验是将桥梁的缩尺模型置于风洞中,通过测量模型在不同风速和风向条件下的受力和振动情况,来预测实际桥梁在风作用下的性能。
数值模拟则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对风与桥梁的相互作用进行模拟分析,能够快速地获取大量的数据,但需要准确的模型和参数输入。
在桥梁设计中,考虑风荷载的影响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一是合理的桥梁外形设计。
流线型的外形可以有效地减小风的阻力,降低风荷载的作用。
例如,斜拉桥和悬索桥的桥塔和主梁通常采用流线型的截面形状,以减少风的干扰。
二是加强桥梁的结构刚度。
增加桥梁的刚度可以提高其抵抗风致振动的能力。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风对桥梁的若干影响

噬干影响
梁炳新 ( 名建筑集团第 茂 四有限 公司)
摘要 : 风对桥梁 的受 力作用是 一个十分复杂 的现 象, 它受到风 的特 性、 值 得 指 出 的是 , 同一 主 梁 截 面 在 施 工 状 态 和 成 桥 状 态 , 来 流 在 结构的动 力特性和风与结 构的相互作用 三个 方面 的制约。本文主要讲述了 的不同情况下所发生的颤振 形态也有所不同。对于扁平截面箱梁 , 风对桥梁 的静力作 用及动 力作用 , 其中详细分析了风对桥梁 的动力作用。同 施 工 阶段 在 水 平 来 流 条 件 下 绕 流 较 为 平顺 , 常 发 生 的 是 弯扭 耦 合 通 时 , 大跨度桥梁的风致效应估算与评价以及制振 对策进行 了探讨。最后给 对 颤振 , 但在成桥状态 安转了栏杆和隔离 防栏后 , 则可能发生扭 转颤 出了风对桥梁作用的研 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几个问题 。
关键 词 : 工 程 风 桥梁 影 响
振 。同 样 , 当来 流 具 有 一定 夹角 , 面在 垂 直 于 风 向平面 内 的投 影面 截 积增大 , 因而使主梁钝化 , 也有可能发生扭 转颤振。 随着 交 通 运 输 业 的 发 展 , 跨 度 桥 梁 ( 拉桥 和 悬 索桥 ) 大 斜 以成 为 桥 梁 弯 扭 耦 合颤 振 的 临界 风 速 与 桥 梁 自振 时 的 扭 转 频 率 与 竖 当今 桥 梁 建 设 中 的 主流 , 8 自 0年代 以来 , 跨 度 桥 梁 建 设 得 到 了迅 大 向弯 曲频 率 之 比有 着 密 切 的关 系 , 扭 转频 率 比愈 大 则 临 界 风 速 愈 且 速 发展 。 经调 查 发 现 , 1 1 起 至 少 已有 1 座 悬 索桥 遭 到 风 毁 。 自 9 8年 1 高, 而扭 转颤振 则主要与桥梁的最低 阶扭转频率 有关 , 临界风速与 其 中 一 个 典 型 的 事故 是 1 4 9 0年 美 国塔 科 马悬 索桥 在 1/ 的 8级 9m 之呈正 比关系。 总之 , 梁的抗扭刚度 对于 保证桥梁 的抗 风稳定性 桥 大 风 下 因扭 转而 发 散振 动 而 坍 塌 。 科 马悬 索桥 的事 故 引 起 了桥 梁 塔 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 界的震惊 , 也促进 了风对桥梁作用 的研究。近年来 , 国内外大跨 2 、抖 振 抖 振 又 称 为 阵 风 相 应 ,它 主 要 由 大气 中 的紊 流 成 份 度斜拉桥梁在下 雨时发生剧烈的“ 雨振“ 以及并列布 置的斜拉 索发 ( 即脉动风 ) 所激起 , 是一种随机强迫振 动。虽然是一种限幅振动 , 但 生剧 烈 的尾 流驰 振 的 报道 也越 来 越 多。 所 有 这些 现 象抖 表 明 , 对 风 由于 发 生抖 振 的 风速 低 , 率 大 , 导 致 结 构局 部 疲 劳 , 响 行 人 和 频 会 影 桥 梁 的 作 用 尤 其 时 风 对 大 跨 度 桥 梁 的 动 力 作 用 是桥 梁 中 不容 轻 视 车 辆 行 驶 的 安 全 性 ,因 此桥 梁 抗 风 设计 时也 要 进 行 抖 振 相 应 分 析 。 的重要 问题。 近 年 来 , 着 对 抖 振 机 理 的 深 入 认 识 , 出 了一 种 新 的抖 振 响 应 分 随 提 风静 力对 桥 梁 结 构 的 影响 析 方法 , 频 域 抖 振 相 应 分 析 中 考 虑 了任 意 运 动 的 自激 力 , 在 以及 在 当结 构 刚 度 较 大 因而 几 乎 不振 动 , 结 构 虽 有 轻 微 振 动 但 不 显 或 大 变形下桥梁结构非线性 的是与抖振响应分析方法 , 提高抖振 响应 著影响气流经过桥梁的绕流形态 ,因而不 影响气流对桥梁 的作用 分析 的可信度。同济大学对桥 梁抖 振相 应分析 方法进行 了简化 , 给 力, 此时风对桥梁 的作用可 以近似看作为一种静力荷载。桥梁载静 出 了实 用 的计 算 公式 。 力荷 载作 用 下 有 可 能 发 生 强度 、 刚度 和 稳 定 性 问题 。 如 现 行 桥 梁 规 对 抖 振 的研 究 表 明 : 随着 桥 梁 跨度 的增 大 , 构 的 柔 性 增 加 , 结 抖 程中所 规定 的那样 , 主要考虑桥梁在侧 向风荷载作用下 的应 力和 变 振 也 会 相 应 增 大 ; 随 着 风 速 的增 大 , 振 相 应 ( 幅 及 结 构 内 力 ) 且 抖 振 形, 另外对于升力较 大的情 况, 也需要考虑竖 向升力对结构的作用。 会成倍增大。因此 , 对于设计 风速较 高或跨度较大的各式桥梁 , 尤其 对于柔性较大 的特大跨度桥梁 , 则还 需要考虑侧 向风荷载作用下主 对大跨度斜拉桥和悬索桥 , 抗风设计 中必须对抖振相应进行检算。 梁整体 的横 向屈 曲, 发生机 制类似于桥梁 的侧 向整体 失稳 问题 以 其 三 、 待 进 一步 研 究 的 问题 有 及 在 静 力扭 转 力矩 作 用 下 主 梁 扭 转 引起 的 附 加 转 角 所产 生 的气 动 经过 国内外学者 多年 的努 力, 在桥梁抗风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 力矩 增 量 超 过结 构 抗 力 矩 时 出 现 的扭 转 失 稳 现 象 。 究成果 , 对于桥梁抗风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 过 已有研 究成 在 考虑 风对 桥 梁 的静 稳 定 性 影 响 时 , 转 发 散 是 桥 梁 静 稳 定 问 扭 果 的 分析 发 现 以下 两 个 方面 有 待 进 一 步 深 入研 究 。 题中最典型的一种。用线性理论方法研究桥梁 的扭转发散时 , 为 认 1 桥 梁 断面 的气 动 参 数 桥 梁 断面 的气 动 力 ( 矩 ) 、 力 系数 , 气动 桥梁扭转发散临界风速远 高于桥梁颤振 临界风速 ; 但是随着桥梁 跨 导数和气动导纳是桥梁抗风设计中的重要气动参数。 气动力( 力矩 ) 度超 出 1 0 m 以后 , O0 非线性效应逐渐增 大, 日本东京大学和 同济大 主 要 用于 桥 梁 的稳 定 性 分 析 , 过 节段 模 型 可 以准 确 进 行 测量 。 通 学在全桥模 型风 洞试验 中都在颤振发生前观察到扭转发散现象 , 这 气 动 导 数 主 要 用 于桥 梁 的颤 振 分析 , 过 节 段 模 型 风 洞 试 验 的 通 也 是 在 大 跨 度桥 梁 的设 计 中 应 该注 意到 的一 个 问题 。 方 法 进 行 测 量 , 动 导 数 的测 量 精 度 对 确 定 桥 梁 颤 振 临 界 风 速 有 重 气
桥梁设计中的抗风性能优化与评估研究

桥梁设计中的抗风性能优化与评估研究在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桥梁作为跨越江河湖海、山谷沟壑的重要建筑物,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风对桥梁的影响不容忽视,强风可能导致桥梁结构的振动、失稳甚至破坏,严重威胁着桥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因此,在桥梁设计中,抗风性能的优化与评估成为了一个关键的研究课题。
一、风对桥梁的作用及影响风对桥梁的作用主要包括静力作用和动力作用。
静力作用是指风对桥梁结构产生的稳定压力和吸力,如桥梁的主梁、桥墩等部位会受到风的压力和吸力,可能导致结构的变形和内力增加。
动力作用则更为复杂,包括颤振、抖振和涡振等。
颤振是一种自激振动,当风速超过一定临界值时,桥梁结构可能发生大幅的、不稳定的振动,甚至导致结构破坏。
抖振是由风的脉动成分引起的随机振动,虽然不会导致结构的立即破坏,但长期的抖振作用会使结构产生疲劳损伤。
涡振则是由于风绕流桥梁结构时产生的周期性漩涡脱落引起的结构振动,通常振幅较小,但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对桥梁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
二、桥梁抗风性能的优化设计方法为了提高桥梁的抗风性能,在设计阶段可以采取多种优化方法。
1、合理的桥型选择不同的桥型在抗风性能上具有不同的特点。
例如,悬索桥和斜拉桥由于其柔性较大,对风的敏感性相对较高;而梁桥和拱桥则相对较为刚性,抗风性能较好。
在设计时,应根据桥梁的跨度、地形条件和使用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桥型。
2、优化桥梁的外形和截面桥梁的外形和截面形状对风的绕流特性有重要影响。
通过采用流线型的外形和合理的截面形状,可以减小风的阻力和漩涡脱落,从而降低风对桥梁的作用。
例如,在主梁设计中,可以采用箱梁截面代替传统的 T 型梁截面,以提高抗风性能。
3、增加结构的阻尼阻尼是结构消耗能量的能力,增加结构的阻尼可以有效地抑制风振响应。
常见的增加阻尼的方法包括使用阻尼器、在结构中设置耗能构件等。
4、加强结构的连接和整体性良好的结构连接和整体性可以提高桥梁在风作用下的稳定性。
桥梁工程的风荷载分析

桥梁工程的风荷载分析桥梁作为连接两个地理位置的重要交通设施,在其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各种外部荷载对其结构的影响。
其中,风荷载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力量,对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对桥梁工程中的风荷载分析进行探讨,以期提供对桥梁设计师和工程师在风荷载分析方面的有益指导。
1. 风荷载的定义和分类风荷载是指风对于目标物体所施加的力量。
根据风荷载的作用方式和方向,可以将其分为静风荷载和动风荷载两种类型。
静风荷载与风的静态压力有关,包括垂直于风向的风压和平行于风向的风力矩。
动风荷载则与风的动态特性有关,包括风震与风向的振荡引起的力量。
2. 风荷载的计算方法风荷载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
风洞试验能够模拟真实环境中的风场,通过测量模型上的压力分布和力矩,得出风荷载的大小和作用点位置。
数值模拟则是通过建立桥梁和周围环境的数学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进行计算,得出风压和风力矩的数值结果。
3. 风荷载分析的影响因素风荷载分析涉及到多个影响因素,包括桥梁的几何形状、标准风速、地理位置以及气象条件等。
桥梁的几何形状包括桥梁横截面、桥塔和桥墩的形状等。
标准风速则是指在特定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下,经过统计分析得到的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风速。
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可以通过相关气象数据获得,包括平均风速、风向、风场流线等。
4. 风荷载对桥梁工程的影响风荷载对桥梁工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风荷载会对桥梁结构产生力学影响,增加桥梁结构的应力和变形。
其次,风荷载还可能引起桥梁的振动和共振现象,从而影响桥梁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最后,风荷载还可能导致桥梁结构的疲劳和损伤,对桥梁的安全性构成威胁。
5. 风荷载分析的应用风荷载分析在桥梁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于桥梁结构的设计和优化,确保桥梁在受到风荷载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风荷载分析还可以用于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对桥梁的临时支撑和拆除等情况进行评估和控制。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风对桥梁的若干影响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风对桥梁的若干影响作者:梁炳新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学术版》2008年第07期摘要:风对桥梁的受力作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它受到风的特性、结构的动力特性和风与结构的相互作用三个方面的制约。
本文主要讲述了风对桥梁的静力作用及动力作用,其中详细分析了风对桥梁的动力作用。
同时,对大跨度桥梁的风致效应估算与评价以及制振对策进行了探讨。
最后给出了风对桥梁作用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风工程桥梁影响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大跨度桥梁(斜拉桥和悬索桥)以成为当今桥梁建设中的主流,自80年代以来,大跨度桥梁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
经调查发现,自1918年起至少已有11座悬索桥遭到风毁。
其中一个典型的事故是1940年美国塔科马悬索桥在19/m的8级大风下因扭转而发散振动而坍塌。
塔科马悬索桥的事故引起了桥梁工程界的震惊,也促进了风对桥梁作用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大跨度斜拉桥梁在下雨时发生剧烈的“雨振”以及并列布置的斜拉索发生剧烈的尾流驰振的报道也越来越多。
所有这些现象抖表明,风对桥梁的作用尤其时风对大跨度桥梁的动力作用是桥梁中不容轻视的重要问题。
一、风静力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当结构刚度较大因而几乎不振动,或结构虽有轻微振动但不显著影响气流经过桥梁的绕流形态,因而不影响气流对桥梁的作用力,此时风对桥梁的作用可以近似看作为一种静力荷载。
桥梁载静力荷载作用下有可能发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
如现行桥梁规程中所规定的那样,主要考虑桥梁在侧向风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另外对于升力较大的情况,也需要考虑竖向升力对结构的作用。
对于柔性较大的特大跨度桥梁,则还需要考虑侧向风荷载作用下主梁整体的横向屈曲,其发生机制类似于桥梁的侧向整体失稳问题以及在静力扭转力矩作用下主梁扭转引起的附加转角所产生的气动力矩增量超过结构抗力矩时出现的扭转失稳现象。
在考虑风对桥梁的静稳定性影响时,扭转发散是桥梁静稳定问题中最典型的一种。
风对桥梁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对策

维普资讯
I f e c f wi d o t b lt f b i g s a d is c u t r as r s n u n e o n n sa ii o rd e n t o n e me u e l y
CHENG i JANG in—ig,XI Jn , I Ja jn 。 AO Ru— h n 。 ANG lf n c e g,XI Ha— a
1卷 l 1 期 20 0 2年 2月
自 然
灾
害
学
报
V0 . I No l 1 1 .
J URN AL F NATU RAL S TERS O O DJ AS
F b. 2 0 e .0 2
文章编号:10 — 5 ̄20 )t 0 1 4 04 4 7 0 20 一08 —0
Ab ta t sr c :W i d d s se f b i g s i o e o h o t c n e n d p ob e I h s p p r n i t r o rd e s n ft e m s o c r e r l a ms n t i a e ,ma n wi d i n ds s r o rd e i h or fo i t f b i g s n t e w l r m 1 1 o n W r p i td ou Th e s n b u o l p e o a e d 8 8 t O ae one t e ra o s a o t c la s f Ta o a Nar s B i g u o cm r ow rd e d e t wi d a e e p a n d i e a l Th c in m o e e w e n n n r x l ie n d t i e a to d b t e n wi d a d s b i g r oi td o t rd e a e p n e u .Fia l ,s m e s g e t n r r u h p nl y o u g i sa ebo g tu . s o K y wo d :wi d d se f b ig ;sa it g i s wi d e rs n a tr o r e d s t bl y a a n t n ;wi d o cl i n c n r l i n s iat o to l o
风致振动对桥梁结构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创新与发展】住宅与房地产2019年6月风致振动对桥梁结构的危害及防护措施董芳路(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 400041)摘要:近年来,桥梁风害问题备受关注,动力作用下的风致振动对桥梁破坏的问题尤为严重。
文章重点主要分析了风致振动的几种振动类型,以及其对桥梁的危害,明确其破坏机理、振动成因,阐述预防措施。
关键词:风致振动;振动类型;破坏机理;防护措施中图分类号:U4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9)06-0274-01风灾害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越来越引起了世界各地的重视,尤其是桥梁的风灾问题愈发的严重,从20世纪开始世界各地桥梁风毁事故就频繁发生,直到今天也没有完全彻底地解决,攻克这个问题刻不容缓。
1 风致振动概述1.1 风致振动的研究背景近几十年来国内外都致力于从桥梁风致振动方面来研究桥梁风灾,风的动力和静力作用使得桥梁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振动,使其发生破坏。
其影响是巨大的,各国科研人员通过风洞试验来研究其动力特性和振动规律。
1.2 风对桥梁的动力作用风的动力作用的荷载,以脉动风来命名,脉动风是指风的大小及它的作用方向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发生周期随机,运动方式是不规则的。
其风致振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有颤振、抖振、驰振、涡振[1]。
(1)颤振。
颤振是一种强迫式振动,是一种自激发散式振动,桥梁的桥面通过外界气流的反馈作用不断向外界吸收能量,使得桥梁振幅不断扩大,结构自身的机械阻尼无法完全消耗外部施加的能量,也就使得扭转角不断增大,使其振幅发散式增大,最终达到破坏。
在国外很早研究的塔科马特大桥是颤振而发生的破坏。
(2)驰振。
驰振类似于颤振,也是一种自己发散振动,属于强迫式振动。
驰振针对的对象非圆形截面的钝体结构而言的,一般钝体结构的横截面是具有棱角的方形或者是类似于方形的长方形。
也是不断向外界吸收能量,在结构阻尼力无法消耗时,使其振幅不断扩大,是横风向单自由度弯曲自激发散振动[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对桥梁的影响及进一步研究措施
近年来,国内外大跨度斜拉桥梁在下雨时发生剧烈的“雨振”以及并列布置的斜拉索发生剧烈的尾流驰振的报道也越来越多。
所有这些现象都表明,风对桥梁的作用尤其时风对大跨度桥梁的动力作用是桥梁中不容轻视的重要问题。
本文主要讲述了风对桥梁的静力作用及动力作用,其中详细分析了风对桥梁的动力作用。
同时,对大跨度桥梁的风致效应估算与评价以及制振对策进行了探讨。
最后给出了风对桥梁作用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几个问题。
标签:风工程桥梁影响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大跨度桥梁(斜拉桥和悬索桥)已成为当今桥梁建设中的主流,自80年代以来,大跨度桥梁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
经调查发现,自1918年起至少已有11座悬索桥遭到风毁。
其中一个典型的事故是1940年美国塔科马悬索桥在19/m的8级大风下因扭转而发散振动而坍塌。
塔科马悬索桥的事故引起了桥梁工程界的震惊,也促进了风对桥梁作用的研究。
1 风静力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当结构刚度较大因而几乎不振动,或结构虽有轻微振动但不显著影响气流经过桥梁的绕流形态,因而不影响气流对桥梁的作用力,此时风对桥梁的作用可以近似看作为一种静力荷载。
桥梁载静力荷载作用下有可能发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
如现行桥梁规程中所规定的那样,主要考虑桥梁在侧向风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另外对于升力较大的情况,也需要考虑竖向升力对结构的作用。
对于柔性较大的特大跨度桥梁,则还需要考虑侧向风荷载作用下主梁整体的横向屈曲,其发生机制类似于桥梁的侧向整体失稳问题以及在静力扭转力矩作用下主梁扭转引起的附加转角所产生的气动力矩增量超过结构抗力矩时出现的扭转失稳现象。
在考虑风对桥梁的静稳定性影响时,扭转发散是桥梁静稳定问题中最典型的一种。
用线性理论方法研究桥梁的扭转发散时,认为桥梁扭转发散临界风速远高于桥梁颤振临界风速;但是随着桥梁跨度超出1000m以后,非线性效应逐渐增大,日本东京大学和同济大学在全桥模型风洞试验中都在颤振发生前观察到扭转发散现象,这也是在大跨度桥梁的设计中应该注意到的一个问题。
2 风动力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大跨度桥梁,尤其是对风较为敏感的大跨度悬索桥和斜拉桥,除需要考虑静风荷载的作用之外,更主要考虑风对结构的动力作用。
其中对桥梁的动稳定性研究尤为重要。
颤振和抖振是桥梁最主要的两种动稳定性问题。
2.1 颤振颤振是桥梁结构在气动力、弹性力和惯性力的耦合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发散振动,是在一定的临界风速下结构振动振幅急剧增加而会导致结构毁坏
的一种发散振动。
发散振动是一种空气动力失衡现象,它主要是因为结构的运动(振动)影响了气流经过桥梁时的绕流状态,因而影响了气动力,从而产生一种所谓自激力,结构在自激力作用下振幅越来越大最后导致动力失稳。
由于这种振动一经发生就会导致结构的整体破坏,因而在抗风设计中,要求发生颤振的临界风速大于主梁的设计风速并留有一定的安全余量。
颤振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扭转颤振,美国塔科马悬索桥即是因其主梁为流线性型较差的钝体而发生这类发散振动而毁坏的;二是弯扭耦合顫振,常见于流线性较好扁平截面梁情况,其发生机制类似于机翼的古典颤振。
桥梁发生何种颤振与主梁截面的气动外形有这密切关系,通常来讲,主梁截面的流线性越好,气动稳定性越好。
因此,在大跨度桥梁的初步设计阶段,有必要对主梁截面进行比选或通过风洞试验对基本截面进行优化,以保证结构的抗风安全性。
值得指出的是,同一主梁截面在施工状态和成桥状态,在来流的不同情况下所发生的颤振形态也有所不同。
对于扁平截面箱梁,施工阶段在水平来流条件下绕流较为平顺,通常发生的是弯扭耦合颤振,但在成桥状态安转了栏杆和隔离防栏后,则可能发生扭转颤振。
同样,当来流具有一定夹角,截面在垂直于风向平面内的投影面积增大,因而使主梁钝化,也有可能发生扭转颤振。
桥梁弯扭耦合颤振的临界风速与桥梁自振时的扭转频率与竖向弯曲频率之比有着密切的关系,且扭转频率比愈大则临界风速愈高,而扭转颤振则主要与桥梁的最低阶扭转频率有关,临界风速与之呈正比关系。
总之,桥梁的抗扭刚度对于保证桥梁的抗风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2.2 抖振它主要由大气中的紊流成份(即脉动风)所激起,是一种随机强迫振动。
虽然是一种限幅振动,但由于发生抖振的风速低,频率大,会导致结构局部疲劳,影响行人和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因此桥梁抗风设计时也要进行抖振相应分析。
近年来,随着对抖振机理的深入认识,提出了一种新的抖振响应分析方法,在频域抖振相应分析中考虑了任意运动的自激力,以及在大变形下桥梁结构非线性的抖振响应分析方法,提高抖振响应分析的可信度。
同济大学对桥梁抖振相应分析方法进行了简化,给出了实用的计算公式。
对抖振的研究表明:随着桥梁跨度的增大,结构的柔性增加,抖振也会相应增大;且随着风速的增大,抖振相应(振幅及结构内力)会成倍增大。
因此,对于设计风速较高或跨度较大的各式桥梁,尤其对大跨度斜拉桥和悬索桥,抗风设计中必须对抖振相应进行检算。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经过国内外学者多年的努力,在桥梁抗风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对于桥梁抗风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发现以下两个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1 桥梁断面的气动参数桥梁断面的气动力(力矩)系数,气动导数和气动导纳是桥梁抗风设计中的重要气动参数。
气动力(力矩)主要用于桥梁的稳定性分析,通过节段模型可以准确进行测量。
气动导数主要用于桥梁的颤振分析,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的方法进行测量,气动导数的测量精度对确定桥梁颤振临界风速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当桥梁颤振是多振型、多变量耦合的形态时更是如此。
在风洞试验中用节段末年高兴测量气动导数时,要求在耦合振动试验中,模型以纯单一模态运动,但实际上很难做到,因此,如何从风洞试验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这两方面来提高气动导数的测量精度是目前研究工作的重点,如何从风洞试验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这两个方面来提高气动导数的测量精度是目前研究工作的重点。
另外,通过不同桥梁断面形状在不同风速和不同湍流度下的系列试验建立一个气动导数的计算公式,亦是一个研究内容。
气动导纳主要用于考虑抖振动的非定常效应,在研究大跨度桥梁抖振响应时有很重要的作用。
目前,对流线性的桥梁断面可采用平板或翼型气动导纳的Sears 函数来考虑抖振力的非定常效应,但是,对于复杂的桥梁断面形状,这种方法会产生误差。
因此,对气动导纳的研究亦应十分关注。
气动导纳的研究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在湍流场中如何准确建立钝体的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学模型。
3.2 桥梁的拉索振动桥梁的拉索振动的形式有涡激振动、尾流振动、参数共振和斜索雨振等,其中研究的重点应该是斜索雨振。
下雨时,大跨度斜拉桥的斜索在一定的风速和风向范围内会引成一条稳定的上水路,发生大幅度的振动,称为雨振。
这种振动会引起相邻斜索的碰撞,使其保护皮破损;还会使斜索末端禁固件产生疲劳损伤,导致减震器损坏,危及桥梁的安全。
我国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和武汉长江二桥建成后相继观察到斜索雨振现象。
国内为对斜索雨振的机理进行了很多研究,除了用驰振理论解释外,还有用二次流理论和能量输入理论来解释雨振现象。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对斜索雨振现象进行了风洞试验,通过测量雨振斜索上的脉动压力分布来研究影响雨振的因素,并将雨振脉动压力积分得到的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引入斜索雨振时的振幅计算。
有关斜索雨振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风对结构的作用不仅是静力问题,对于大跨度柔度桥梁,各类风致振动更是抗风设计时的主要内容。
在大跨度桥梁的抗风设计时,除理论分析之外,更主要是通过模型风洞试验予以确定和评价。
最后指出了有关风对桥梁作用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研究桥梁断面的气动参数和桥梁拉索振动这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