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上生物复习重点河北少儿版

合集下载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知识点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知识点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知识点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一、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它有许多结构,包括目镜、物镜、遮光器、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换器、载物台、通光孔、镜臂、镜柱、镜座等。

放大倍数是由目镜和物镜的乘积决定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大,但数目越少。

调光作用可以通过遮光器和反光镜来实现,光线强时使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光线弱时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调焦作用可以通过转动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来实现,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使用显微镜时,应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调焦和整理收镜。

显微镜成像特点是放大的倒像,放大倍数越高,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如果需要确定污点位置,可以先转动目镜,看污点有没有随之转动,然后推动玻片标本,看污点有没有随之动,最后如果两项都没有,污点就在物镜上。

二、观察和测量在观察方式上,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在观察方位上,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向宏观后微观,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顺序。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测量物体周长时,可以使用细线和刻度尺;测量物体面积时,可以使用方格纸,方格面积乘以方格数即为叶片面积;测量物体体积时,可以使用量筒和水,先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然后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最后用V2减去V1,得到待测固体的体积。

测量温度时,可以使用温度计,直肠处的体温最接近人体体温37.4℃。

三、采集与制作标本在生物学研究中,采集和制作标本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对于植物标本,有腊叶标本和浸制标本两种分类。

制作植物腊叶标本需要采集筒、铁锨、枝剪、绳子、标本夹、标本号牌、标签、吸水纸等工具。

采集植物时,草本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而木本植物则包括茎、叶、花或果实的枝条。

制作方法包括整形、压平、干燥和装贴。

制作昆虫标本需要使用捕虫网、毒瓶、三角纸包、展翅版等工具。

河北少儿七上生物知识总结(动物)

河北少儿七上生物知识总结(动物)

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代表动物:水螅、水母、海蜇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有口无肛门。

(1)水螅的体形呈辐射对称。

这样的身体结构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

(2)[⑥]是触手,水螅用它来探寻和捕获猎物;食物在[④]消化腔内消化,其中的消化液由[③]内胚层内中的细胞分泌,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⑦] 肛门排出。

(2)代表动物:涡虫、猪肉绦虫、血吸虫(人体寄生虫)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有三个胚层。

(内中外)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代表动物:蛔虫、钩虫、蛲虫主要特征:身体细长;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

(1)蛔虫寄居在人的小肠中,靠吸食半消化的食糜生活.(2)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防止消化液的侵蚀,有保护作用.(3)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蛔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体表有角质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2)代表动物:蚯蚓、水蛭、沙蚕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多数生有刚毛。

(1)蚯蚓的整个身体好像是由内外两条管子套在一起似的,外面的管子是( 1 )里面的管子是( 2 )(2)抚摸蚯蚓,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 3 )。

,三、软体动物(1)代表动物:河蚌、竹蛏、牡蛎、贻贝、扇贝、圆田螺、鲍、蚶主要特征: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身体外面有贝壳(或者具有被外套膜包被的内壳)。

四、节肢动物(1)代表动物:蝗虫、蜜蜂、沼虾、蜈蚣、蜻蜓主要特征: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1)蝗虫的身体分为A头、B胸、C腹三部分,头部生有触角和口器以及单复眼,是感觉和取食中心;胸部是蝗虫的运动中心,蝗虫的腹部是蝗虫呼吸、生殖中心.(2)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能够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3)蝗虫的运动器官是两对翅和三对足都着生在胸部.其中后足发达,适于跳跃.(4)蝗虫的胸部有两对翅,是它的飞行器官.(5)节肢动物身体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蝗虫和蜈蚣符合节肢动物的特征,属于节肢动物.五、鱼类(1) 代表动物:鲫鱼(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主要特征:终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体表大多长有鳞片;用鳍游泳;体温不恒定。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资料(精华版)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1、对于小型的、活动较慢的动物,宜在野外观察;活动性较强的动物,可捉回室内,放在合适的容器里观察;较大的动物,可放在笼子里观察。

2、地球上有150多万种动物,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3、野外调查是研究野生动物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野外调查时,除了要对动物的种类、数量、形态特征和分布情况进行观察外,还要注意观察其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以以便有更全面的了解。

4、水螅生活在淡水中,通常固着在水草上,身体浅褐色,圆筒状,体长约1厘米,呈辐射对称。

其体壁由两层细胞组成,有口无肛门,属于原始的多细胞生物。

水螅、珊瑚虫、海葵、水母、海蜇等都属于腔肠动物。

5、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有口无肛门。

6、涡虫身体有明显的背腹前后之分,呈左右对称。

左右对称的动物在运动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上比辐射对称的动物强。

7、涡虫身体由三个胚层组成,中胚层形成了肌肉层,所以运动能力比水螅强。

8、涡虫、猪肉绦虫、血吸虫都属于扁形动物,多数扁形动物是营寄生生活的。

9、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有三个胚层。

10、预防猪肉绦虫病,一要搞好粪便管理,二是加强猪的检疫和市场管理,对“米猪肉”严加处理,三是注意饮食卫生。

11、预防血吸虫病主要是消灭它的传染媒介钉螺,二是搞好粪便和水源管理。

12、蛔虫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管结构比较简单,生殖器官发达,这些特点都是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

1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

14、蛔虫、钩虫、蛲虫等都属于线形动物。

15、预防蛔虫病,第一要注意个人饮食卫生,第二要严格粪便管理。

16、蛔虫分泌的毒素被小肠吸收,使人精神不安、失眠、烦躁、夜惊、磨牙、抽筋、头痛等。

还会引起肠梗阻、阑尾炎、腹膜炎、肺炎、胆道蛔虫病等。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重点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重点

生物科学:研究生命活动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植物临时装片:滴(清水)、撕、展、盖、染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第一章 1.生物几乎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植物体主要组织:保护组织(保护)、营养组织(贮1.显微镜的结构,机械部分:镜座、镜柱、镜臂、镜动都是通过细胞完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存营养物质)、输导组织(运输功能)、分生组织筒(安放目镜)、转化器(安放物镜,转换目镜)、基本单位。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动物体基本组织:上皮组织(保护、分泌)、结缔组载物台 (通光质、细胞核三部分,细胞质里有线粒体等。

织(营养、连接、支持、保护)肌肉组织(收缩和舒孔、压片夹 )、 2.结构与功能张)、神经组织(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粗准焦螺旋植物细胞全能性: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活细胞,在一定(大幅度升降条件下,都具有分化并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能力。

镜筒 )、细准 6.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焦螺旋 (小范单位。

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营养器官),围调节 )。

光花、果实、种子(繁殖器官),相互影响。

学部分 : 目镜7.系统:由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越短越大 )、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就构成系统。

人体九大系物镜 (越长越统: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神经、内分泌、运动、大,带螺纹 )。

生殖、免疫。

既分工又协调配合。

显微镜放大7.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被子植物体的倍数是目镜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透明薄壁)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体的结放大倍数和细胞膜 *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极薄的透明膜)。

构层次是:细胞→ 组织→器官→系统→ 人体。

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照明部分 :反光镜 (平面暗,凹细胞质 * :具有流动性、加快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多数8.由单个细胞构成,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面亮 )、遮光器 (小光圈暗,大光圈亮 )。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一、生物实验室规则:课前认真预习,进入实验室保持良好秩序,实验开始前认真听取教师讲解,实验结束后及时做好清理工作。

二、常用的生物实验器具及用途。

镊子:用于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

滴管:吸取或滴加少量的实验试剂。

烧杯:用于加热、配置溶液,转移液体。

解剖针:固定、展平或挑去少量的物体。

滴瓶:盛放少量的实验试剂。

三脚架:用于盛放烧杯、蒸发皿等反应容器,一般加热时使用。

石棉网:加热时垫放在烧杯等反应容器底部,使其受热均匀。

放大镜:放大物像。

培养皿:用于盛放培养液或固体培养基,进行细胞或组织的培养酒精灯:用于加热物体。

载玻片:用显微镜观察时拖载标本的玻璃片。

试管夹:夹持或转移试管。

三、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四、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Array五、各部分的分类1,支持部分: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镜筒2,调节部分:遮光器、转换器、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3,光学部分:物镜、目镜、反光镜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七、物镜与实相相反(完全倒像):上下颠倒、左右互换(实物旋转180°得到倒像),例如:b在显微镜里是q。

如果物像不在视野中央,物像偏向哪个方向,拨片标本就向哪个方向移动即可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八、如何确定污点位置?污点只可能在3个位置,目镜、物镜、玻片标本。

九、比较使用高倍镜与低倍镜的不同之处。

十、低倍镜换为高倍镜的步骤:调节转换器→调节遮光器→调节反光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第二节学会观察一、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顺序,观察方式: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顺序:整体→局部,宏观→微观,外→内,左→右,前→后,上→下。

观察月季花:从外向内依次为萼片、花瓣、雄蕊、雌蕊;*二、显微镜使用(每个过程应注意的方法):1、取镜与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距离实验台边缘10CM 处;2、对光:转动转化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

七年级冀少版生物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冀少版生物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冀少版生物必背知识点
一、植物的基本特征
植物是指具有细胞壁、可以合成有机物、有固定生长点、能根据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和食物等基本特征的生物。

植物包括多种形态不同的生物,如草本、木本、藤本等。

二、植物的细胞结构
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特有结构,它既可以防止细胞过度伸展又可以作为细胞保护的屏障。

三、植物的组织结构
植物的组织结构包括表皮组织、维管束组织、绒毡组织等。

表皮组织为植物提供了保护,维管束组织是植物输送水分和营养物质的道路,绒毡组织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场所。

四、植物的繁殖方式
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有性繁殖包括花的授粉和结实,无性繁殖包括分生、萌芽等。

五、植物的生长过程
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发芽、萌发、生长、开花、结实等。

在这个过程中,植物需充足的光照、水分和营养物质等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六、植物的重要作用
植物对人类的贡献包括提供食物和氧气、制药、美化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等重要作用。

七、植物的分类
植物分类包括多种方式,如按照营养方式分为自养植物和异养植物,按照茎的性质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等。

以上就是七年级冀少版生物必背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希望同学们能牢记这些知识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冀教版上册生物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冀教版上册生物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冀教版上册生物必背知识点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七年级冀教版上册生物必背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

一、细胞基本结构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通常由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组成。

二、营养物质的利用
生物体根据自身需求,将养分分解为葡萄糖等简单有机物,并通过呼吸作用将其转化为 ATP 等能量分子,供生命活动所需。

三、继承与变异
遗传物质 DNA 通过遗传基因传递给后代,同时在遗传过程中也会发生突变等变异现象,这些变异现象对物种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或以上的后代细胞的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五、组织器官与机体
生物体由不同的组织以及器官构成,这些组织和器官之间协调一致,才能够实现生物体内的正常生理功能。

六、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不同种类生物的多种多样性,地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维护是全人类的责任。

七、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和破坏会危害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因此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以上是七年级冀教版上册生物必背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掌握这些知识,从而更好地学习生物,了解生命的奥秘。

七年级上册生物(冀少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冀少版)

七年级(冀少版)上册知识点1. 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2.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3. 植物标本整形时要大多数的叶片正面朝上,少数叶片背面朝上。

4.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永久装片时,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细胞数目越多,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细胞数目越少。

5. 测量时由于测量工具和测量人的不同,误差是难以避免的。

6. 误差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尽可能地来减少误差。

7. 植物标本分为腊叶标本和浸制标本8. 腊叶标本的制作过程是:整形、压平、干燥、装贴处理。

9. 采集植物标本应尽可能采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齐全的植株。

10. 昆虫标本的制作过程是:针插、展翅、干燥、保存。

11. 在野外采集昆虫标本时,如采集到鳞翅目中的小型昆虫要先放入三角纸包,防止鳞片的脱落。

12. 三角纸包的制作,选用半透明并且吸水性能好的纸长宽比例为3:213. 测量人体体温的部位有口腔、腋窝、直肠三处。

14.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15. 一株植物体上所有根的总和叫做根系。

16. 茎上着生叶和芽的部位叫做节。

两个节之间的部分叫做节间。

17. 茎的特征是具有节和节间。

如马铃薯就变态的茎。

18. 一片完整的叶包括托叶、叶柄、叶片三部分。

19. 植物按茎内木质部是否发达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20. 绿色植物有吸尘、杀菌、消声、调节空气湿度的作用。

21. 菜豆的根系是直根系,叶脉是网状脉,花的基数是5,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凡是具有这样特征的植物都属于双子叶植物。

如:花生、大豆、黄瓜、青椒、茄子22. 葱根—感冒芹菜—降压黄瓜—美容洋葱—降血脂姜—健胃。

23. 粮食作物是供人类食用的谷类、豆类、薯类作物的统称。

24. 小麦的根系是须根系,叶脉是平行脉,花的基数是3,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凡是具有这样特征的植物都属于单子叶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X 目镜放 大倍数五、 物镜与实相相反(完全倒像):上下倒、左右 倒,例如:b 在显微镜里是q六、 如何确定污点位置? 先转动目镜,看污点有没有随之转动;随后推动玻片标本,看污点有没有 随之动;最后如果两项都没有,污点就在物镜上。

* 三、显微镜使用(每个过程应注意的方法):1、取镜和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 微镜放在距离实验台边缘10CM 处;2、 对光:转动转化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

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光线较弱 _ 时用凹面镜。

3、 安放装片:把制作的花粉粒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住,让标 _ 本正对通光孔;4、 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物镜接近花粉粒为止,注意物镜 不要碰到玻片标本(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左眼向目境内观察,同时逆向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 物象更清晰。

一、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f 作出假设f 设计实验f 完成实验f 得出结论f 表达、交流。

*二、科学探究实例:1、 提出问题: 以问号结尾)2、 作出假设:3、 设计实验: 实验组) 实验步骤:1、将种子平均分为两组,放在两个培养皿中,放入同样的棉花,都放入 10粒菜 豆种子。

2、保持1号培养皿内干燥;经常向2号洒水,使棉花保持潮湿,但不 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3、将两个培养皿放在相同的室温中,并保持光照相同。

4、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

5、 完成实验:6、 得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水。

(描述现象。

处理数据。

得出结论。

)7、 表达、交流。

(撰写探究报告。

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第一节细胞二、常用的玻片标本:(1)用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叫做切片。

(2)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 抹制成的,叫做涂片。

(3)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的,叫做装 片。

分类:永久的和临时的两类玻片标本。

种子萌发需要水吗? (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研究性科学问题,种子萌发需要水。

(猜想有科学依据,完整的陈述语句,句号结尾。

) (1.要确定实验单一变量;2.合理设计对照实验一一分对照组和 材料:菜豆20粒,培养皿两个。

11 1213 訓咄II2310*三、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1、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从洋葱鳞片叶上撕下一小片表皮,放在水滴中展平。

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六•、切西瓜流出的液体是细胞液,来自于细胞的液泡。

七、.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八、金秋十月,观香山红叶,原因是气温降低,叶绿素分解形成较多的花青素。

九、海带细胞里的碘是周围海水的许多倍,而海带仍能从海水中吸收碘,原因是细胞膜的作用。

十、细胞分裂及细胞生长过程1、细胞分裂定义: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2、分裂顺序:细胞核先分为两个-随后细胞质分为两份-最后细胞分为两份。

分裂后染色体通过复制数目加倍,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3、生长过程:吸取营养、体积增大7液泡逐渐减少7最后形成一个中央大液泡。

所以经过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因而生物体也由小长大。

第二节: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二、细胞分化与组织:细胞分化是在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不同形态和结构的细胞细胞群叫做组织。

三、植物的主要组织有:输导组织(运输功能)、保护组织(保护)营养组织(贮存营养物质)分生组织。

四、动物的主要组织功能:上皮组织(保护、分泌)结缔组织(营养、连接、支持、保护)肌肉组织(收缩和舒张)神经组织(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第三节多细胞生物体一、多细胞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

四、多细胞生物体由许多细胞构成。

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人物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 -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和动物 体。

六、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七、.植物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 种子是繁殖器官)、植物体四个层次。

动物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 统、动物体。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体一、动物如草履虫;植物如小球藻;细菌如大肠杆菌;真菌如酵母菌。

*二、草履虫的结构及功能厂收集管伸缩泡、、纤毛、口沟、细胞膜、食物泡、胞肛、细胞核、细胞质四、 由单个细胞构成, 五、 生物按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分为原核生物(大肠杆菌、螺旋藻)和真核生物(草 履虫、酵母菌、绿眼虫)。

六、 单细胞生物体与人类的关系:是鱼类饵料、 草履虫净化污水、细菌分解动植 物遗体。

有害:有些 单细胞生物引发赤潮。

一、植物六大器官的功能。

根:固着、支持、贮藏、生殖等功能,最主要的是吸收水和无机盐。

茎:支持、贮藏、营养、生殖、输导水和无机盐还有有机物。

叶: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花:进行传粉和受精,发育成果实。

果实:保护种子,并贮藏营养物质。

种子:是植物传宗接代的工具,发育成新植 物体的幼体。

、观察植物:一株植物体上所有根的总和叫做根系。

(1) 直根系一一主根和侧根区别明显(白菜、蒲公英)(2) 须根系一一主根不明显,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狗尾草、小麦) 变态根:甘薯的贮藏根,玉米的气生根,菟丝子的寄生根。

3、 茎:基本特征:具有节和节间。

变态茎:马铃薯、荸荠的块茎,藕的根状茎,月季的刺茎。

4、 叶完全叶:叶片、叶柄、托叶变态叶:猪笼草的捕虫叶,豌豆的叶卷须,仙人掌的叶刺。

第三节藻类植物一、 白居易有诗云“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水呈绿色,是藻类 植物繁殖的结果。

二、 海带由固着器(根状物)、柄、叶状体三部分组成,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用 抱子繁殖。

三、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植物体结构 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多数生 活在水中。

四、 其他的藻类植物还有马尾藻、鹿角菜、紫菜、石花菜、裙带菜等。

收集体内多余的旋转 水分和废物排出 运动 体外摄取呼吸 消化 食物食物排除食物残渣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的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

五、藻类植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绿色植物,释放氧、可供食用、可供药用。

第四节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一、刘禹锡《陋室铭》云:“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写的是苔藓植物。

二、苔藓植物的代表植物为葫芦藓:基部生有假根,起固着作用。

长有抱蒴,用抱子繁殖。

三、*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植物体矮小;具有茎、叶和假根;大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

其他的苔藓植物还有地钱、墙藓。

四、苔藓植物是植物界的开路先锋。

蕨类植物的代表植物为肾蕨:生活在阴湿的环境,有根、茎、叶的分化,根、茎、叶里有了输导组织。

有地下茎、地下根,叶大呈羽状。

五、其他的蕨类植物还有卷柏、问荆、贯众、凤尾蕨等。

六、*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根、茎、叶里有了输导组织;靠抱子繁殖后代;大多数蕨类植物生活在比较阴湿的环境里。

七、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1、可食用如蕨菜、毛蕨、紫萁等;2、可药用;3、可做饲料如满江红、槐叶萍;4、可用于工业如石松;5、可做空气、土壤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如芒萁、肾蕨。

6、供观赏如肾蕨、铁线蕨等。

八、煤炭主要是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经漫长的时间、复杂的变化逐渐形成的。

九、抱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第五节裸子植物一、裸子植物的代表植物为松:叶细长如针,成束成长。

花是风媒花。

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根、茎、叶发达;能产生种子,种子是裸露的;适应干旱、贫瘠的陆地生活。

其他的裸子植物还有雪松、水杉、侧柏、银杏、红豆杉等。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胚珠裸露,没有子房壁, 形成的种子裸露出来, 没有果皮包被。

具有真正的花,果实和 种子,胚珠外■面由子房 壁包被着,种子外面由 果皮包被着。

九、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地球上最占优势的一个植物类群 是被子植物。

二、银杉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桫椤是一种木本蕨类植物。

人参是多年生 草本植物。

珙桐是被子植物,也叫做鸽子树。

四 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五 保护珍稀植物的措施: *小结:植物类群 厂种子植物「 自然保护区; < 植物 被子植物 (绿色开花植物) 裸子植物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 抱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第二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的典型代表为水螅:二、其它的腔肠动物还有:珊瑚虫、海葵、水母、海蜇等。

*三、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组成;有口无肛门。

四、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海蜇是营养较高的海产品、珊瑚是工艺品。

五、扁形动物的典型代表为涡虫六、其它的扁形动物还有:猪肉绦虫和血吸虫。

*七、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有三个胚层。

八、猪肉绦虫幼虫寄主是猪成虫寄主是人,预防措施搞好粪便管理,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米猪肉。

预防血吸虫病措施搞好粪便和水源管理。

第三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线形动物的典型代表为蛔虫:雌雄异体,雄小雌大、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管结构比较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二、其它的线形动物还有:钩虫、饶虫。

*三、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

五、环节动物的典型代表为蚯蚓:靠近环带的为前端,运动器官肌肉和刚毛。

呼吸器官体壁,必须保持体壁的湿润。

六、其它的环节动物还有:水蛭、沙蚕。

*七、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多数生有刚毛。

第四节软体动物一、软体动物的典型代表为河蚌:贝壳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

贝壳最里面叫珍珠层。

外套膜受到沙粒等异物刺激时,外套膜会分泌出珍珠层,就形成珍珠。

河蚌运动器官:斧足。

呼吸器官:鰓。

贝壳张合用闭壳肌。

二、其它的软体动物还有:蜗牛、乌贼等。

蜗牛运动器官:腹足,乌贼呼吸器官:鰓。

*三、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身体外面有贝壳(或者具有被外套膜包被的贝壳)。

第五节节肢动物一、节肢动物的典型代表为1 、蝗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外面是外骨骼。

外骨骼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头部有一对分节的触角,是感觉器官。

复眼一对,是视觉器官。

三个感光的单眼,一个口器是取食器官。

胸部有三对分节的足,前足和中足适于爬行,后足发达,适于跳跃。

胸部背侧有革质的前翅和膜质的后,适于飞行。

口器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下唇、上鄂、下颚和舌构成。

蝗虫有善于跳跃的足,又有善于飞行的翅,扩大了生活范围。

、沼虾: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防御和攻击敌害的武器叫额剑,体表有外骨 头胸部和腹部分别有五对分节的足。

其它的节肢动物还有 : 蜜蜂、蜻蜓、七星瓢虫、家蚕、蝉、河蟹、黑斑园 蜈蚣等。

一、鱼类的典型代表为鲫鱼: 外有黏液,可减小游泳的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