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基本特色

合集下载

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主要特色

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主要特色

奏练习、 乐器 演 奏 作 准 备 : 动作 训 练 , 通 过 各种动作的技术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觉、 视 觉感知 能力 : 动作 组合 . 培 养 学 生 反 应 能 力和 感 受 节奏 、 节 拍和 速度 的 能 力 : 即
兴练 习, 培 养 学 生 的想 象 力 和 创 作 冲 动 。
受能力。
重 并 运 用 儿 童 现 阶 段 的 身 心 发 育特 点 。 动 作训练中包括节奏训练 . 按 照 鼓 点 充 分利 用 空 间 开展 行走 练 习 .并 进 行 即 兴 创 作 。 例 如 用 身体 拔 出 图形 在 此过 程 中 , 培 养 学 生 学 会 如何 与 人相 处和 合作 . 学 会 处理 人 际 关 系 。 反 映训 练 . 训 练 学 生 运 作 动 作
关键词 : 奥 尔夫 节 奏 教 学 身 体教 学 情 感教 学
卡尔・ 奥 尔 夫是 德 国 当 代 著 名 的 作 曲 家、 音 乐戏 剧 家 、 音乐教育家。 奥 尔 夫 教 学 体 系 在 世 界 范 围 内 广 泛传 播 . 是对 现代 音 乐 教 育 改 革 产 生 重 大 影 响 的 音 乐 教 育 体 系 本 文 在 梳 理 奥 尔 夫 音 乐 教 学 方 法 的 基 础上. 将 其教 学主要 特色 总结 为 : 节 奏 教
或 功利 .而 会 全 心身 地 投 入 到音 乐世 界 中
度, 是人捕捉到、 感受到、 表 现 出 乐 曲 节 奏 的韵 律 、 韵昧、 趣味、 情 趣 等 等 节 奏 美 的 一 种直觉。 节 奏 的性 质 、 节奏的“ 呼吸” 、 力 度
等, 都 是 由作 品 的 艺 术 内容 、 音 乐 的 形 象 所决定 的. 音 乐 节 奏 是 一 个 有 艺 术 表 现 力 的范 畴 。 音 乐 的节 奏 感 可 以既 是 一 种 基 本 的音乐 才能 , 不仅 有 生 理 的 基 础 , 还 有 心

奥尔夫音乐课程

奥尔夫音乐课程

奥尔夫音乐课程奥尔夫音乐课程是一种针对儿童的音乐教育方法,其创立者是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

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体验性的音乐活动,激发儿童的音乐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奥尔夫音乐课程注重培养儿童的整体音乐能力,包括节奏感、听觉感知、歌唱、舞蹈、器乐演奏等方面。

这种方法强调通过自由探索、互动合作的方式,使儿童在音乐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通过奥尔夫音乐课程,儿童不仅能够学到一些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技能,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在奥尔夫音乐课程中,教师通常采用一种称为“奥尔夫乐器”的特殊乐器。

这些乐器包括木琴、铃鼓、手鼓等,它们具有简单易学、音色鲜明的特点,非常适合儿童使用。

通过演奏这些乐器,儿童可以加深对音乐节奏和音色的理解,并实践自己的创造力。

奥尔夫音乐课程中,教师还往往会组织一些集体合作的音乐活动,比如合唱、舞蹈和音乐剧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儿童的表演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信心。

在这些活动中,儿童可以体验到音乐的乐趣,并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展示自己的才艺。

奥尔夫音乐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儿歌融入教学。

儿歌是儿童最早接触到的音乐形式之一,通过学唱儿歌,儿童可以培养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奥尔夫音乐课程中,教师会选择一些简单易学、富有节奏感的儿歌,让儿童通过歌唱来感受音乐,并逐渐掌握节奏感和音高的概念。

总的来说,奥尔夫音乐课程是一种富有创造性和体验性的音乐教育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儿童可以在音乐中感受到快乐和美好,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培养音乐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同时,奥尔夫音乐课程还能够培养儿童的集体意识、创造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

奥尔夫音乐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由来及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由来及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特点
(六)即兴性
即兴性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最 核心最吸引人的部分,孩子不再是一 直被动的学习固化的东西,而有了自 己广泛的即兴创作的空间,音乐活动 中有大量机会让孩子即兴创作 。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特点
(三)参与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每 一个人都是参与者、表演者,而 并非只是观众,要真正的去体验, 将每个人内在的音乐本能引导出 来,并因而发挥个人的潜能,达 到自我实现。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特点
(四)本土化
每个国家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宝藏,选用本 国的童谣、儿歌、民谣、舞蹈、游戏、乐器 等等来作为儿童音乐教育的素材,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特点
(一)原本性
原本性(元素性):指从儿童的身心成长特点 出发,使用音乐最原本、最朴 实、最简单的音乐 素材学习音乐。第二层含义为人们接受音乐后, 所形成的一种 无意识的音乐本能的表达。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特点
(二)综合性
综合性奥尔夫体系是一个高度 综合的整体,他的教学方式是将语言、 欣 赏、舞蹈、歌唱、绘画、乐器演 奏等形式结合在一起加以展现的,学 习音乐永远不仅仅是音乐本身。
奥尔夫音乐教育
第一课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由来及特点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由来
奥尔夫音乐教育,它 是由德国著名的作曲家, 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 夫(1895- 1982)创立的。
它与匈牙利的柯达伊音乐教育, 瑞士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并么是奥尔夫音乐
奥尔夫教学法是综合了音乐、 舞蹈、戏剧、绘画、文学等各种艺 术形式的教学。取材于儿童日常生 活中的经验,通过听、说、唱、跳、 奏、玩等不同形式让孩子在各种游 戏中经验、探索、创造进而认知的 教学法。
不但儿童学习起来倍感亲切,乐于学习, 同时能使本国的文化得以发扬光大,虽然没 有固定统一的教案,但也给了教师一个很大 的发挥空间。

奥尔夫教学法的特点

奥尔夫教学法的特点

奥尔夫教学法的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瑞士的达尔克罗兹、匈牙利的柯达伊、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之一。

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律动、舞蹈、表演等视觉艺术相联系。

他们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

它的特点主要有:
一、注重节奏。

奥尔夫强调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因此,奥尔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

并且同时要结合语言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

因此在一开始上课时就要安排一些有节奏的语言朗诵练习。

二、偏爱打击乐器。

奥尔夫之所以采用精制的打击乐器,是因为打击乐器最易奏出节奏,另外,打击乐器音色鲜明,富于幻想性,这很适合小孩子的好奇心,再者打击乐器容易掌握,避免演奏者的技术负担。

三、即兴演奏
在课堂上,孩子们利用闹钟和闹铃声音形象生动地用响筒和手摇铃演奏了一部悦耳动人的交响乐。

四、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能够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新鲜有趣的游戏不断吸引了孩子长久的注意力,将孩子带入一种自然学习的状态。

奥尔夫音乐不是学习高深的音乐技能,它重在开发人的潜能,可以说奥尔夫是关于音乐的启蒙,是学习其它音乐的起步。

总之,奥尔夫打破了科学的系统性,摆脱了科学对音乐的桎梏,更有利于个性的健康发展。

奥尔夫音乐课程

奥尔夫音乐课程

奥尔夫音乐课程奥尔夫音乐课程是一种德国的儿童音乐教育方法,由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于20世纪初开发。

这个教育方法旨在通过音乐活动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包括音乐感知、节奏感、表达能力、集体合作等方面。

奥尔夫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涉及音乐游戏、合唱、舞蹈、乐器演奏等多个方面。

教师会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特点,设计适合他们年龄和发展水平的活动。

这个课程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性,通过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音乐能力和表演能力。

在奥尔夫音乐课程中,节奏感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过打拍子、鼓掌、踩脚步等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和脉动。

同时,教师会组织一些简单的合唱和舞蹈,让孩子们体验音乐与动作的结合,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此外,奥尔夫音乐课程也注重乐器的学习与演奏。

教师会引导孩子们学习一些简单的乐器,如手鼓、木琴等,通过乐器的演奏和合奏,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表演技巧和集体合作精神。

通过参与奥尔夫音乐课程,孩子们可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自身的音乐水平。

这种音乐教育方法不仅能够满足孩子们对音乐的需求,还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因此,奥尔夫音乐课程受到了世界各地孩子们和家长们的喜爱和追捧。

总结起来,奥尔夫音乐课程是一种德国的儿童音乐教育方法,通过音乐活动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课程内容包括音乐游戏、合唱、舞蹈、乐器演奏等多个方面,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能力和表演能力。

这个课程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性,通过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音乐水平和集体合作精神。

通过参与奥尔夫音乐课程,孩子们可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自身的音乐水平,同时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接上文)奥尔夫音乐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孩子们在音乐活动中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通过即兴演唱、创作歌曲等方式发掘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同时,教师会鼓励孩子们参与音乐游戏和合作演出,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和集体合作精神。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什么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创立的音乐教学方法。

他认为每个孩子都具有音乐才能,音乐教育应该以孩子为中心,通过体验、创造和互动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音乐能力和情感。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孩子在音乐中的全面发展,不仅强调音乐技能的培养,还注重培养孩子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 体验式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音乐。

教师会组织各种音乐活动,例如唱歌、舞蹈、打击乐和节奏练习等,让孩子们积极参与进来,通过身体的动作和感觉去感受音乐。

通过体验式教学,孩子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元素和结构。

2. 创造性发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鼓励孩子们进行创造性的音乐表达。

孩子们可以通过即兴创作、编曲和编舞等方式,将自己的创意融入到音乐中。

这种创造性的发展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集体合作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集体合作的重要性。

在音乐活动中,孩子们需要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各种音乐任务。

通过合作,孩子们学会了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并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4. 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

除了学习乐理知识和技巧外,孩子们还可以参与音乐游戏、故事演绎、身体表达等活动。

这样的多元化教学内容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音乐学习经验,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已经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于学校和社区的音乐教育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学校音乐课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校音乐课堂中被广泛采用。

教师通过组织各种教学活动,例如唱歌、合奏、编曲、器乐表演等,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创造性特点为孩子们提供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幼儿音乐教案: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

幼儿音乐教案: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

幼儿音乐教案: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幼儿时期是学习音乐的重要阶段,因此,幼儿音乐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

其中,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是一种受欢迎的教学方式,它通过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天赋和表现力。

本文将介绍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及如何编写幼儿音乐教案。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简介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是由德国音乐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于20世纪20年代创建的一种音乐教育方法。

他认为,音乐教育应该从幼儿时期开始,通过体验音乐的方式,让幼儿在自由创作的过程中发掘自己的音乐才华。

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将音乐教育分为三个阶段:1)感性听力培养;2)创新性表达;3)理性了解。

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特色在于它注重幼儿在音乐中的自我表达和创作。

在课程中,教师会创造各种音乐音响、节奏和动作的活动,让幼儿通过自我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这种自由创作的方式可以增强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现力,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协作意识和创造力。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教学原则1.幼儿为中心。

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幼儿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天赋,通过自我表达、体验、创造等方式,让幼儿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乐趣。

2.综合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包含音乐、文学、美术、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综合性的艺术活动,让幼儿在多种艺术表现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3.创新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强调创新性的表达和体验,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创造各种音乐节奏、音响和动作,发挥自己的无限想象力。

4.互动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注重幼儿之间和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可以共同创造、分享、交流自己的作品和体验,从中培养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编写幼儿音乐教案1.教学目标。

根据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原则,对每节课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切实体现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

2.教学内容。

根据幼儿音乐教学大纲,确立每节课的内容和重点,力求既有渐进式的教学计划,又符合幼儿的音乐兴趣和智力发展。

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特色

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特色

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特色(1)在课程思想上,奥尔夫追求“原始性”音乐,倡导综合性音乐教育奥尔夫认为:“……原始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儿童的”。

从其原始性儿童音乐教育观出发,奥尔夫指出,“原素性音乐永远不是音乐本身,它是同动作、舞蹈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音乐来自动作,动作来自音乐”。

对于处在个体发展原始或者初级阶段的儿童来说,获得全面、完整的综合怀审美体验是十分重要的。

从艺术的本原来看,音乐、语言、舞蹈本身就是连在一起不可分割的,儿童从事音乐学习行为实际上就是人类原始艺术活动的一种再现,儿童音乐教学活动不能只限于音乐范围内。

在这种综合性艺术观指导下,奥尔夫不仅教儿童唱歌识谱,而且也教儿童演奏乐器。

在教儿童演唱、演奏的同时,还结合自由朗诵、即兴舞蹈、歌唱和奏乐来进行艺术实践活动,并鼓励儿童在活动中身心投入地进行创作、表演、欣赏、交流与评价。

奥尔夫认为:这种创作、表演、欣赏三位一体,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是为了给儿童创造获得全面、丰富、综合审美体验的机会。

(2)在课程内容上,奥尔夫强调一切从儿童出发,选择最符合儿童天性的民歌、童谣、谚语等教学素材于儿童音乐教学中奥尔夫教学体系的对象是所有的儿童,包括那些才能较差的儿童。

因此,在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与确定上,奥尔夫都是根据儿童的特点来进行的。

例如,在教学材料选择上,从布谷鸟叫的下行三度(sol—mi)作为旋律学习的起点,词的起点则是孩子们的名字、熟悉的童谣、儿歌以及色彩、花、树木、一周的每一天、地名等。

奥尔夫体系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动作造型、声音造型三方面。

其中嗓音造型包括歌唱活动和节奏朗诵活动。

动作造型包括律动、舞蹈、戏剧表演、指挥和声势活动(所谓声势活动是一种用儿童的身体作乐器以此进行节奏训练的极简单又有趣的活动。

声势就是捻指、拍掌、拍腿、跺脚的简称)。

声音造型即指乐器演奏活动。

奥尔夫认为:这种集诗、舞、乐、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内容不仅符合人类生活的原始性、原本性,同时也符合儿童的特点和他们学习音乐的自然天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基本特色
zhangshen 的转贴:(写于2/20/01 1:09:16 PM)原创作者:张卫民
(一)在课程思想上,奥尔夫追求“原始性”音乐,倡导综合性音乐教育
奥尔夫认为:“……原始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儿童的”。

从其原始性儿童音乐教育观出发,奥尔夫指出,“原素性音乐永远不是音乐本身,它是同动作、舞蹈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音乐来自动作,动作来自音乐”。

对于处在个体发展原始或者初级阶段的儿童来说,获得全面、完整的综合性审美体验是十分重要的。

从艺术的本原来看,音乐、语言、舞蹈本身就是连在一起不可分割的,儿童从事音乐学习行为实际上就是人类原始艺术活动的一种再现,儿童音乐教学活动不能只局限于音乐范围内。

在这种综合性艺术观指导下,奥尔夫不仅教儿童唱歌识谱,而且也教儿童演奏乐器。

在教儿童演唱、演奏的同时,还结合自由朗诵、即兴舞蹈、歌唱和奏乐来进行艺术实践活动,并鼓励儿童在活动中身心投入地进行创作、表演、欣赏、
交流与评价。

奥尔夫认为:这种创作、表演、欣赏三位一体,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是为了给儿童创造获得全面、丰富、综合审美体验的机会。

(二)在课程内容上,奥尔夫强调一切从儿童出发,选择最符合儿童天性的民歌、童谣、谚语等教学素材于儿童音乐教学中
奥尔夫教学体系的对象是所有的儿童,包括那些才能较差的儿童。

因此,在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与确定上,奥尔夫都是根据儿童的特点来进行的。

例如,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从布谷鸟叫的下行三度(sol—mi)作为旋律学习的起点,词的起点则是孩子们的名字、熟悉的童谣、儿歌以及色彩、花、树木、一周的每一天、地名等。

奥尔夫体系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动作造型、声音造型三方面。

其中嗓音造型包括歌唱活动和节奏朗诵活动。

动作造型包括律动、舞蹈、戏剧表演、指挥和声势活动(所谓声势活动是一种用儿童的身体作乐器以此进行节奏训练的极简单又有趣的活动。

声势就是捻指、拍掌、拍腿、跺脚的简称)。

声音造型即指乐器演奏活动。

奥尔夫认为:这种集诗、舞、乐、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内容不仅符合人类生活的原始性、原本性,同时也符合儿童的特点和他们学习音乐的自然天性。

奥尔夫体系的教材也充分考虑了儿童音乐学习的特
点。

这点可用奥尔夫本人写的5卷学校音乐教材作为代表。

它的内容主要是来自德国儿童熟悉并喜爱的民歌、谚语、童谣和儿童游戏。

因为奥尔夫认为只有来自儿童生活的教材,才可能是最符合儿童天性的、最自然的、最富有生命力的东西。

(三)在课程方法上,奥尔夫体系推崇主动学习音乐,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从原始性音乐教育观出发,奥尔夫推崇儿童主动学习音乐。

他说:“我追求的是通过要学生自己奏乐,即通过即兴演奏并设计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学习的主动性。

所以,我不想用高度发展了的艺术性乐器来训练,而用一种以节奏性为主、并比较容易学会的乐器,和肌体相近的乐器”。

奥尔夫的这种乐器不是高度精确性或高度科技化的乐器(如钢琴、电子合成器等),而是人的肌体(如拍手、跺脚、捻指等)、原始的发声器(如铃鼓、手鼓、木鱼等)和奥尔夫自己设计发明的“奥尔夫乐器”(一种音条可以灵活拆装的敲击乐器包括木琴、钟琴等)。

在教儿童音乐欣赏时,奥尔夫不是让孩子们被动的听,而是借助一些辅助性符号,随着乐器的进行,分声步演奏打击乐器,这样儿童不仅体验到音乐的美妙,而且了解了乐曲的节奏、结构和风格。

奥尔夫认为,让儿童主动学习音
乐还应包括在课堂上老师的指导,奥尔夫常常强调教师在课堂上不是作为导演而存在,而是一个提出问题的人,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答案,去寻找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通过提出问题并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正如一切原始形态的艺术活动都带有自发性、创造性一样,奥尔夫倡导的原始性音乐教育的一个基本点就是创造。

奥尔夫明确指出“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音乐创造有简单复杂之分,但从创造的本质意义上说,儿童音乐的创造和音乐大师的创造具有同等意义,同等价值”。

引导创作成了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主要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仅仅向幼儿提供一些原始性的材料(如最基本的音调、最基本的节奏、最基本的动作方法等),教师被要求站在儿童的角度来主持展开音乐教学活动;儿童则主要是通过在范例和教师启发引导下进行集体创作的音
乐学习,儿童被要求即兴编创歌词或吟诵韵文;儿童被要求用自己创造的音响和图形来记录自己的音乐,创造自己的“乐谱”等等。

通过儿童在即兴基础上所进行的综合性创造过程,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创造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