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史之中国美术史课件秦 汉 美 术
合集下载
7(第7章) 中国美术史[20页]
![7(第7章) 中国美术史[20页]](https://img.taocdn.com/s3/m/8a41c417fe4733687e21aab3.png)
论述专项
(3)南北宗论 晚明文人画家董其昌以禅宗南、北两个宗派来比喻山水画的不同风格。他将王维和李思训分别定为 南、北两派的祖师,荆、关、董、巨、米家父子至元四家为“南宗”正传;赵伯驹和李、刘、马、夏 为“北宗”。极力推崇南宗为画家正统,贬斥北宗为行家画。他的这一理论观念对明末、清代乃至当 代的中国画创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论述专项
②以明末董其昌、清初“四王”为代表的画家,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力主摹古。董其昌进一步提 纯了绘画语言,即把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从绘画的综合因素中突出出来,不再仅仅作为营造图像的手段, 而成为绘画表现的重要目的。其结果便是使笔墨的组合成为了单独的审美客体,使笔墨的精妙与趣味成 为画面的中心,由此建立起具有抽象形式美感的画面结构,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四王”是依董其 昌开辟的道路、力图集古人大成的代表。他们十分看重笔墨,大多以古人丘壑挪前搬后,表现平静安闲 的情感状态,体现所谓“士气”与“书卷气”,但较少观察自然,描写具体感受。由于他们能精研书画 表现上共同的一面,注意在以临古为主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古人笔墨布局上的成就,所以发展了干笔渴墨 层层积染技法的艺术表现力,审美趣味的表达更趋于精致。
论述专项
★4.阐述中国山水画的演变与发展。
答题要点: (1)山水画作为绘画题材,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岩画上,秦汉画像石、画像砖及墓室壁画中
也时有出现,但仅作为图符或宣教故事的衬景。 (2)魏晋以后出现了独立的山水画和自觉的山水画,反映出中国古代山水意识及相应审美观的变化,体
现出中国绘画自身发展的性质和规律。宗炳的《画山水序》对以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隋唐时,山水画从人物故事的背景中独立出来,形成风格迥异的两种流派。展子虔、李思训画山水
中国美术史第一讲PPT课件

笔
4
从创造的角度来讲,经由人的观念和手的创造 制作出的一个东西我们叫它为文物。文物包含 了工具,也包含了艺术品。我们利用它的功能 来写字,来作为生活里的一个被利用的东西时, 我们称它为工具。由于时间慢慢过去,它失去 了它被利用的功能性,而成为它的那个时代的 象征的时候。我们称它为艺术品。
举例:手表、沙漏
玉和陶的关系又是石头和土的关系 玉器和陶器是同时进行的 雕和塑 石头和土是互相转换的
29
陶和土的关系
陶是土造成的 为什么中国造出了那么好的陶?因为中国是农
业文明。 黄仁宇:中国文化的结构几千年来是以农业为
基础的。 比如:长城以北和长城以南
30
陶器上面的图案
鱼 蛙 鸟 巫术 几何形 涡纹
10
(三)艺术的起源
上古的美术史一部人类学史。 它开始于一个粗鄙的生命不甘心自己爬在地上
的状态。 美术史开始于人类想要站起来。
11
站起来——手的形成——接触石头——音乐艺 术产生(磬)
12
13
美术起源于人对形状的观察
仓颉造字 艺术是那些死去的生命仍然要发出自己声音愿
望。 比如:八音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中外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部分
1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 第二章 青铜的光辉——夏、商、周美术 第三章 上升期封建社会的美术样式——秦汉美术 第四章 南北交融,东西并汇——魏晋南北朝美术 第五章 灿烂求备,异彩纷呈——隋唐五代美术 第六章 开宗立派的时代——宋辽金元美术 第七章 延续与变异——明清美术
2
第一讲:上古美术
主要内容 一、中国美术的发展与起源 艺术的观念 美的观念 创造的观念 二、石器艺术 旧石器时代的艺术 新石器时代的艺术 三、陶器艺术
4
从创造的角度来讲,经由人的观念和手的创造 制作出的一个东西我们叫它为文物。文物包含 了工具,也包含了艺术品。我们利用它的功能 来写字,来作为生活里的一个被利用的东西时, 我们称它为工具。由于时间慢慢过去,它失去 了它被利用的功能性,而成为它的那个时代的 象征的时候。我们称它为艺术品。
举例:手表、沙漏
玉和陶的关系又是石头和土的关系 玉器和陶器是同时进行的 雕和塑 石头和土是互相转换的
29
陶和土的关系
陶是土造成的 为什么中国造出了那么好的陶?因为中国是农
业文明。 黄仁宇:中国文化的结构几千年来是以农业为
基础的。 比如:长城以北和长城以南
30
陶器上面的图案
鱼 蛙 鸟 巫术 几何形 涡纹
10
(三)艺术的起源
上古的美术史一部人类学史。 它开始于一个粗鄙的生命不甘心自己爬在地上
的状态。 美术史开始于人类想要站起来。
11
站起来——手的形成——接触石头——音乐艺 术产生(磬)
12
13
美术起源于人对形状的观察
仓颉造字 艺术是那些死去的生命仍然要发出自己声音愿
望。 比如:八音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中外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部分
1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 第二章 青铜的光辉——夏、商、周美术 第三章 上升期封建社会的美术样式——秦汉美术 第四章 南北交融,东西并汇——魏晋南北朝美术 第五章 灿烂求备,异彩纷呈——隋唐五代美术 第六章 开宗立派的时代——宋辽金元美术 第七章 延续与变异——明清美术
2
第一讲:上古美术
主要内容 一、中国美术的发展与起源 艺术的观念 美的观念 创造的观念 二、石器艺术 旧石器时代的艺术 新石器时代的艺术 三、陶器艺术
130997-中国美术史-课件-5 第一章 第五节

第一章 史前至先秦时期的美术
第五节 先秦时期周边地区的美术
一、夏商时期周边地区的美术 二、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三、两周时期西部的美术
一 夏商时期周边地区的美术
三套环龙纹刀 商代晚期 河南安阳孝民屯南1713号墓出土
一 夏商时期周边地区的美术
金怪兽 战国时期 陕西神木县纳林高兔村出土
一 夏商时期周边地区的美术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人物龙凤帛画 战国时期 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人物御龙帛画 战国时期 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楚帛书 1942年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
又称楚缯书,内容共分三部分分:天象、灾 变、四时运转和月令禁忌,不仅载录了楚地 流传的神话传说和风俗,而且还包含阴阳五 行、天人感应等方面的思想。 在文字四周绘12个神像,四角有用青红白黑 四色描绘的树木。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铜尊 战国时期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鹿角立鹤 战国时期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玉尖耳神人头像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商周铜立人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商周金面具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越王勾践剑 春秋晚期 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湖北曾侯乙发掘现场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曾侯乙墓构造模型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北室
西 室
中室
东室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第五节 先秦时期周边地区的美术
一、夏商时期周边地区的美术 二、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三、两周时期西部的美术
一 夏商时期周边地区的美术
三套环龙纹刀 商代晚期 河南安阳孝民屯南1713号墓出土
一 夏商时期周边地区的美术
金怪兽 战国时期 陕西神木县纳林高兔村出土
一 夏商时期周边地区的美术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人物龙凤帛画 战国时期 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人物御龙帛画 战国时期 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楚帛书 1942年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
又称楚缯书,内容共分三部分分:天象、灾 变、四时运转和月令禁忌,不仅载录了楚地 流传的神话传说和风俗,而且还包含阴阳五 行、天人感应等方面的思想。 在文字四周绘12个神像,四角有用青红白黑 四色描绘的树木。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铜尊 战国时期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鹿角立鹤 战国时期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玉尖耳神人头像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商周铜立人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商周金面具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越王勾践剑 春秋晚期 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湖北曾侯乙发掘现场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曾侯乙墓构造模型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北室
西 室
中室
东室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中国美术史课件 ppt课件

旧时代(5~1万年前),审美意 识逐步形成。磨光钻孔技术对石、 骨器进行加工。
二、原始陶器艺术新石器时代
典型风格分为: 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彩陶 黄河下游(大汶口—龙山文化)的素面陶。
彩陶: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
彩陶底色均成红色,图样有鱼纹、鹿纹、蛙纹、鸟纹以及人面纹等。
漩涡彩纹陶瓮 马家窑文化
素面陶:
大汶口文化:
1、色泽多样化,有红、褐灰、青灰、黑、黄、白等。 2、黑陶制作代表这一时期工艺最出色的成就。 3、由于雕刻技术的发达,陶器镂孔也随之普遍起来。
龙山文化:
以黑陶和灰陶等素面陶为多数,以磨光的泥质黑陶为突出的典型风格。黑陶与白 陶代表了这一时期陶器美术的光辉成就。
第一章 原始美术
01
第一章 原始美术
史前时期的绘画艺术主要表现在彩陶装饰、殿堂地画、 岩画以及一些实用器物上的纹饰刻画方面。
审美艺术的萌生 原始陶器艺术 原始绘画 原始雕塑
一、审美意识的萌芽
在旧时代中期(20~5万年前), 出现了较为均衡堆成的三棱尖状 器和橄榄形,四边形,以及圆形 的刮削器和圆球等石器,审美意 识渐显萌芽。
动物形陶鬹 大汶口文化 陶人头 仰韶文化 玉龙猪 红山文化 玉兽面文综 良渚文化
第二章 先秦美术
02
第二章 先秦美术
夏、商、周是我国的奴隶制社会。伴随社会分工的扩大,手工业技巧日益精湛。这 一时期的青铜器艺术成就最为突出,故有青铜时代之称。
先秦青铜艺术 先秦雕塑艺术 先秦绘画
一、青铜艺术
马家窑文化(马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
陶色大都呈橙红色,纹饰除彩绘外还有绳纹、弦纹、划纹、附加堆纹等。 彩绘的花纹有几何纹(平行条纹、波浪纹、重弧纹、锯齿纹、叶型纹、圆圈间网纹 等)、动物纹(鲵鱼纹、各种姿态的鸟型纹)。 马家窑类型的彩陶以黑色彩绘为主流。
二、原始陶器艺术新石器时代
典型风格分为: 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彩陶 黄河下游(大汶口—龙山文化)的素面陶。
彩陶: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
彩陶底色均成红色,图样有鱼纹、鹿纹、蛙纹、鸟纹以及人面纹等。
漩涡彩纹陶瓮 马家窑文化
素面陶:
大汶口文化:
1、色泽多样化,有红、褐灰、青灰、黑、黄、白等。 2、黑陶制作代表这一时期工艺最出色的成就。 3、由于雕刻技术的发达,陶器镂孔也随之普遍起来。
龙山文化:
以黑陶和灰陶等素面陶为多数,以磨光的泥质黑陶为突出的典型风格。黑陶与白 陶代表了这一时期陶器美术的光辉成就。
第一章 原始美术
01
第一章 原始美术
史前时期的绘画艺术主要表现在彩陶装饰、殿堂地画、 岩画以及一些实用器物上的纹饰刻画方面。
审美艺术的萌生 原始陶器艺术 原始绘画 原始雕塑
一、审美意识的萌芽
在旧时代中期(20~5万年前), 出现了较为均衡堆成的三棱尖状 器和橄榄形,四边形,以及圆形 的刮削器和圆球等石器,审美意 识渐显萌芽。
动物形陶鬹 大汶口文化 陶人头 仰韶文化 玉龙猪 红山文化 玉兽面文综 良渚文化
第二章 先秦美术
02
第二章 先秦美术
夏、商、周是我国的奴隶制社会。伴随社会分工的扩大,手工业技巧日益精湛。这 一时期的青铜器艺术成就最为突出,故有青铜时代之称。
先秦青铜艺术 先秦雕塑艺术 先秦绘画
一、青铜艺术
马家窑文化(马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
陶色大都呈橙红色,纹饰除彩绘外还有绳纹、弦纹、划纹、附加堆纹等。 彩绘的花纹有几何纹(平行条纹、波浪纹、重弧纹、锯齿纹、叶型纹、圆圈间网纹 等)、动物纹(鲵鱼纹、各种姿态的鸟型纹)。 马家窑类型的彩陶以黑色彩绘为主流。
中国美术史第3讲秦汉美术ppt课件

木雕独角镇墓兽 甘肃武威磨嘴子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3、工艺雕刻
双人盘舞铜扣饰 云南晋宁石寨山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陶羊 河南辉县 高12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秦陵一号铜车马 临潼秦始皇陵西侧 长225高152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鎏金铜马 陕西兴平 长76高62,重25.55公斤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铜马 广西贵县 高115.5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鎏金长信宫灯 河北满城窦绾墓 高48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玉雕羽人骑辟邪 美国赛克勒氏藏 长14.6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彩绘骑兵俑 咸阳杨家湾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3、工艺雕刻
双人盘舞铜扣饰 云南晋宁石寨山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陶羊 河南辉县 高12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秦陵一号铜车马 临潼秦始皇陵西侧 长225高152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鎏金铜马 陕西兴平 长76高62,重25.55公斤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铜马 广西贵县 高115.5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鎏金长信宫灯 河北满城窦绾墓 高48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玉雕羽人骑辟邪 美国赛克勒氏藏 长14.6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彩绘骑兵俑 咸阳杨家湾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第三章-秦汉美术(中国美术史)..PPT课件

2021
16
秦汉美术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2021
17
秦汉美术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2021
18
秦汉美术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2021
5
2021
6
2021
7
2021
8
2021
9
2021
10
秦汉美术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艺术特点:
传神,形象各异,不同年龄级别性格容貌都有所表现。
粗中有细,人物的衣甲、发髻等细节都力求如实模拟。
规模宏。
主要特点:整石“意象”造型,手法得之自然,强调 整体感造型,体量充分,有爆发的张力与美感,突出 神韵与主题性表现。
“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
2021
22
秦汉美术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霍去病陵墓
2021
23
秦汉美术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2021
12
秦汉美术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2、陶雕、木雕:两汉的俑
(1) 西汉的俑 背景:西汉早期,统治者鉴于秦朝速亡的教训,
虽然仍讲究丧葬的规格以示威严,但与秦俑相比,一 改豪奢之风有所收敛。汉俑在体量尺寸和数量上都有 所压缩,成型方法也为整体模制与手塑结合。
第三章秦汉美术ppt课件全

图3-19 骊山陵
第四节 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
秦代建设还包括修驰道、筑沟渠。主要线路宽达五十步 ,道旁植树,工程十分浩大,加上其他水陆通道,形成 了全国规模的交通网;疏浚鸿沟(河南汴河) 作为水路枢 纽,通济、汝、淮、泗诸水。又于公元前214年,令史禄 监修长达六十多里的灵渠,沟通了湘、漓二水。
图3-20 河南汴河
第三章 秦汉美术
1 秦汉绘画艺术 2 秦汉画像石与画像砖 3 秦汉雕塑艺术 4 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秦汉绘画艺术主要包括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及 汉代帛画三个部分。本章学习的目标在于了解秦汉绘 画艺术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重点了解汉代墓室壁画 的分布区域以及绘画内容与绘 画特点;其次了解认识汉代帛画的绘画特征及其对于 中国绘画史的意义。
第二节 秦汉画像石与画像砖
门楣画像石 东汉(公元25-- 220年) 高40、宽196.5厘 米 1996年陕西省神木县大保当乡汉墓出土陕西省考古研 究所藏 浅灰色砂岩。
图3-8 门楣画像石
第二节 秦汉画像石与画像砖
秦汉画像砖 画像砖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 艺术造诣最高的是四川成都一带出土的东汉后期画像实心砖, 画面一次模印而成,构图完整,大多表现现实生活情景,代表 作有《弋射收获画像砖》
第四节 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
另外汉代画像石,以人物、动物、植物为主要纹饰, 古朴生动,矫健大方。其方法多为剔地突起的浅浮雕 法,也有采用线刻的形式,画像石以山东、河南刻线、浮雕等加工方法,所雕物品多精巧玲珑。琉 璃、木器、编织等也各具特点。
思考题
图3-23 汉阙
第四节 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
二、工艺美术
1、丝织 产地以山东、四川为主,品种有锦、绫、绮 、罗、纱、绢、缣、缟、纨等。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 土有大量织锦,为汉代织锦的代表。
第四节 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
秦代建设还包括修驰道、筑沟渠。主要线路宽达五十步 ,道旁植树,工程十分浩大,加上其他水陆通道,形成 了全国规模的交通网;疏浚鸿沟(河南汴河) 作为水路枢 纽,通济、汝、淮、泗诸水。又于公元前214年,令史禄 监修长达六十多里的灵渠,沟通了湘、漓二水。
图3-20 河南汴河
第三章 秦汉美术
1 秦汉绘画艺术 2 秦汉画像石与画像砖 3 秦汉雕塑艺术 4 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秦汉绘画艺术主要包括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及 汉代帛画三个部分。本章学习的目标在于了解秦汉绘 画艺术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重点了解汉代墓室壁画 的分布区域以及绘画内容与绘 画特点;其次了解认识汉代帛画的绘画特征及其对于 中国绘画史的意义。
第二节 秦汉画像石与画像砖
门楣画像石 东汉(公元25-- 220年) 高40、宽196.5厘 米 1996年陕西省神木县大保当乡汉墓出土陕西省考古研 究所藏 浅灰色砂岩。
图3-8 门楣画像石
第二节 秦汉画像石与画像砖
秦汉画像砖 画像砖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 艺术造诣最高的是四川成都一带出土的东汉后期画像实心砖, 画面一次模印而成,构图完整,大多表现现实生活情景,代表 作有《弋射收获画像砖》
第四节 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
另外汉代画像石,以人物、动物、植物为主要纹饰, 古朴生动,矫健大方。其方法多为剔地突起的浅浮雕 法,也有采用线刻的形式,画像石以山东、河南刻线、浮雕等加工方法,所雕物品多精巧玲珑。琉 璃、木器、编织等也各具特点。
思考题
图3-23 汉阙
第四节 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
二、工艺美术
1、丝织 产地以山东、四川为主,品种有锦、绫、绮 、罗、纱、绢、缣、缟、纨等。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 土有大量织锦,为汉代织锦的代表。
中国美术史-秦汉美术

未央宫是汉长安城的核心建筑群,包 括了前殿、长乐宫、未央宫等建筑, 是当时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秦汉建筑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秦汉建筑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其雄 伟壮观、气势磅礴的建筑风格, 以及丰富的艺术元素和精湛的建
筑技艺。
秦汉建筑的影响深远,不仅对中 国后世的建筑发展产生了重要影 响,也对世界建筑史产生了积极
秦汉陶瓷工艺
青瓷
秦汉时期,青瓷的制作工艺已经相当 成熟,其色泽青绿,质地坚硬。
黑瓷
汉代黑瓷的制作工艺也取得了很大的 进展,其色泽深邃,质地细腻。
釉陶器
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等大型陶器, 表面施有黄、绿、蓝等釉色,显示了 秦代制陶业的发达。
陶塑
秦汉时期的陶塑艺术风格独特,形象 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的影响。
秦汉建筑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统一,为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并对东亚地区的 园林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5
秦汉工艺美术
秦汉铜器工艺
01
02
03
04
秦始皇陵铜车马
秦代青铜器工艺的杰出代表, 展示了秦代在金属加工和机械
制造方面的卓越成就。
铜灯
秦汉时期,铜灯制作精美,设 计巧妙,既具有实用性,又富
秦始皇陵建筑群包括兵马俑、百戏俑、文吏墓等,展现了秦代军事、文化艺术和社 会制度等方面的成就。
秦始皇陵的布局和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和天人合一的理念,具 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汉长安城与未央宫
汉长安城是西汉时期的都城,是中国 历史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 都城遗址之一。
汉长安城和未央宫的建筑风格和设计 理念体现了汉代政治、文化和社会发 展的特点,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 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漆棺彩绘云气异兽图,西汉
木胎漆绘 棺长256,5厘米 宽118厘米 高114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陶壶彩绘人身兽首图,西汉,陶质彩绘 器高44厘米 腹径26,7厘米 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藏
漆奁彩绘车骑出行图,西汉
木胎粉彩,器高19,1厘米 口径15厘米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铜管错金银畋猎图,西汉 铜质错金银 器纵26厘米 径3,6厘米
• 秦代在雕塑、建筑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绘画上也有一定 的发展,但绘画遗迹留下很少。
• 秦始皇兵马俑,是雕塑史上的一大壮举。
• 汉高祖刘邦建立了汉朝(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 东汉公元25年---220年),两汉共400余年。汉承秦制, 汉朝亦是中国历史上的强盛时期,汉代霍去病墓前石雕, 古朴有利,气势雄壮,代表汉代艺术中粗犷豪放流派。汉 代历代君主都十分注重以绘画作为教化手段,十分重视绘 画。
• 第四段,最下面,描绘多种神仙怪兽,似乎在表现天上、人间、地下 归为一体,生死合一的观念。巨人站在鲸鲵之上托举着大地具有丰富神话内 容和瑰丽的浪漫色彩。帛画的线条精细劲健,色彩富丽厚重,施以朱 砂、石青、石绿、白粉等矿物质颜料,浓淡相宜,鲜明富丽。
第三章:秦汉美术
•
第一节 概述
• 经过多年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灭 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王朝,实现了大统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经济、军 事、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秦始皇实行 严厉的镇压和残酷的统治,激起了广大农民的反抗,陈胜 吴广率领农民起义“伐无道,诛暴秦”,使秦代的统治只 维持了15年便灭亡了。
• 秦代漆器造型美观大方,依用途与器类之 不同而分别进行巧妙的艺术加工。
• 漆器的装饰花纹,主要是用写实和夸张变 形两种手法描绘。纹样可分为四种:动物 纹样;植物纹样;自然景象的变幻;几何 纹样。
• 一、西汉帛画
• 汉代的帛画(已出土),和当地民俗神话有关,适应墓葬需 要而绘制。可分为三类:
• 甲:以灵魂升天为题意的帛画,即长沙马王堆1、3号墓中覆 盖在内棺上的两幅“T”形帛画和山东金雀山出土的帛画。
• 画面共分四段,最上面的一段描写天上景色,右有太阳、金乌、扶桑 树,左有月亮,玉兔、蟾蜍及嫦娥,正中画一人人首蛇身,其下有骑 兽怪物与悬铎,周围祥云缭绕,神禽瑞兽,下部绘有守卫天门的天神。
• 第二段描绘墓主人利仓之妻的形象,前有两人跪拜,后有侍女随 从.人物上方有华盖,周围有许多珍禽栖翔.
• 第三段,分隔第二段与第三段的是两条穿璧相环的长龙。第三段是人 间景象,人们正在宴饮,祷祝墓主人的灵魂升天。
漆面罩绘鸟兽云气图,西汉,木胎漆绘 纵70厘米 横43,5厘米 扬州博物馆藏
漆箱彩绘虎舞图,西汉,木胎漆绘 纵26厘米 横46,5厘米 扬州博物馆藏
木牍画飞虎图(右图为局部) 新莽 木质墨绘 牍纵9厘米 横6,6厘米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藏
三、墓室壁画
• 墓室壁画是为了丧葬需要而绘于地下的墓室的。它从一个 侧面反映了贵族地主的生活和道德观念,内容包括现实生 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祥瑞迷信等,形象地展现了那 一个时代的社会面貌。
铜镜彩绘车马人物图,西汉,铜质彩绘,
径28厘米
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贝壳彩绘狩猎图,西汉,贝壳浅阴刻设色 纵7,5厘米 横9厘米 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漆棺彩绘二龙穿壁图,西汉,木胎漆绘 图纵53厘米 横69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漆棺彩绘山鹿图,西汉,木胎漆绘 图纵53厘米 横69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 乙:以夸耀墓主生前生活为主体的帛画,如马王堆3号墓冢张 挂在棺室东西两壁的两幅帛画。
• 丙:有关养生之道的《气功强身图》,马王堆3号墓葬于东边 箱漆奁内的帛画。
• 前两种最为重要。
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 轪侯妻墓帛画,设色
纵205厘米 上横92厘米 下横47,7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 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T”形帛画
• 画中象征天的主要东西是日月,太阳中有金乌,月亮中有 蟾蜍与玉兔,其它有星辰,扶桑及鱼龙飞绕等。
• 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车马仪仗图帛画》
• 此画悬挂于马王堆3号墓室西壁,内容为车马仪仗场面, 全画规模宏大,有百余人组成的方阵和整齐的车队以及骑 兵。此画与其它帛画的神话与浪漫色彩不同,这是我国最 早表现现实生活的大型帛画作品。
帛画云气占图,西汉,绢本设色,纵48厘米,横150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帛画车马仪仗图, 西汉,绢本设色, 纵94厘米
横212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二、装饰画
• 秦代工艺品追求豪华富丽的风格,铜镜、铜奁、 漆器和陶器上常装饰有优美的图像,此虽非纯粹 的绘画作品,但在早期绘画传世不多的情况下, 这些也是极为难得的了解当时绘画艺术水平的重 要资料。
轪侯子墓帛画
西汉绢本设色 纵233厘米 上横141厘米 下横50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 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T”形帛画
• 3号墓帛画所画的人间部分,也有类似的结构,上面画墓 主----利仓之子的一般生活动态,也有随仆,下面同样画 宴飨送别(或祈祷)的场景。两幅画面相似,墓主生活内 容不同。前者画的比较细致,后者相对画得轻松一些。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秦每破诸侯,写放其 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秦在攻破各国之时, 将各国的建筑样式(宫室)画在咸阳,以作参考。
• 秦代的建筑是辉煌的,如规模宏大的阿房宫,内 部装饰雕梁画栋是可想而知的。秦宫中有能画的 “巧手”及其他画工,秦宫中有精美壁画是无需 质疑的。
• 在秦代,漆器也得到发展,漆艺水平得到提高。
• 汉代的绘画主要有帛画、壁画、画像砖\画像石、漆画等, 汉代绘画在战国、秦代基础上有很大发展。
• 秦汉的美术,特别是雕塑,具有宏壮、粗犷、气势磅礴的 艺术特征。
• 秦汉的绘画,特别是画像石、画像砖,开始表现丰富而生 动的社会生活,并注重表现形象的动态特征。
第二节 秦汉绘画
• 绘画在秦汉时期已经从先秦的装饰功能 中摆脱出来,发展成为美术中的主要门类。 特别是在经历400年之久的强大的汉王朝, 出于政治和伦理教化的要求,以及生活时 尚的需要,绘画创作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题材内容较前代大 为丰富,创作技巧也有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