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竞赛模型制作的方法与技巧
1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讲解

1(图中各加载点砝码数量和支座标高以比赛现场确定的参数为准,此图仅为示意) 15
1
16
一二级加载为静荷载
1
三级加载为动荷载
17
模拟球在不同位置的荷载
1
18
a.下图所示规避区内不得出现结构物
1
19
1
20
1
21
1
22
支座竹板无需模拟,结构与竹板连接处可设置为铰接
左右各50mm处的桥下净高不做要求,桥 上标高无限制。
1
54
演示NIDA如何添加荷载工况
如何添加荷载
1
55
演示NIDA如何进行分析和杆件设计
只需要做两种分析
• 线性分析 – 强度和刚度 (应力比<1) • 特征值屈曲分析 – 稳定性 (刚性体系失稳系数>1, 柔性体系另外判断)
1
56
可知:最大应力比均未超过1,故一级加载通 过。
1
57
1
58
1
52
演示NIDA如何设置与检查
竹索两端要铰接,只允许受拉
1荷载工况部分:由于参数未定,荷载工况数量较多。此处一二三级荷
载各举一例进行陈述。
加载点 A1 A2 B1 B2 C1 C2 D1 D2
一级加载
加载重量(N) 135 65 125 75 115 85 105 95
加载点 A1 A2 B1 B2 C1 C2 D1 D2
1
29
1
30
二级加载:
第二级加载,共分为两个步骤:
(1) 步骤一:保持C加载截面的C1、C2加载点静载不变,从其左侧加载点(A1、 A2、B1、B2)或右侧加载点(D1、D2)中任选一个加载点,将该加载点
结构设计竞赛参赛设计说明书(附图纸)供参考

结构设计竞赛参赛设计说明书(附图纸)供参考设计竞赛设计说明书作品名称 ==============参赛队员 ========================================= 专业名称指导教师 =====================================⼆〇⼀四年理论分析计算书⽬录⼀、设计说明 (3)1、⽅案构思 (3)2、结构选型 (3)3、结构特⾊ (4)⼆、结构承重计算 (4)1、设计基本假定 (4)2、模型结构图 (4)3、弯矩内⼒计算 (5)4、剪⼒计算 (6)5、轴⼒计算 (6)6、计算成果应⽤模型设计 (7)三、模型简图 (8)四、参考⽂献 (9)⼀、设计说明根据竞赛规则要求,我们从模型制作的材料抗压特性,抗拉特性,加载形式和挠度控制要求等⽅⾯出发,结合赛会绿⾊环保的理念,采⽤⽐赛要求的230g⽩⾊卡纸、⽩乳胶、铅丝线精⼼制作出这款名为“语塞幻想”的塔吊模型。
1、⽅案构思塔吊模型⽀柱主要通过悬臂梁承受较⼤偏⼼荷载。
这就要求悬臂梁具有较强的抗弯性能,柱⼦需要较强的抗压和抗弯性能。
整个塔吊模型悬臂端处挠度值需⼩于50mm,因此在承载⼒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控制结构的整体变形。
结合纸质杆件材料参数难以确定的特点(如杆件抗拉、压强度等),我们采⽤定性分析和试载实验相结合的⽅法来完成模型的设计制作。
2、结构选型按设计要求,结合塔吊的受⼒特征,模型柱⼦采⽤矩形截⾯空间桁架结构。
梁由底端的两道箱型细长梁以及连接⾄柱顶的斜拉结构组成。
因柱⼦在满载的⼯况下为偏⼼受压状态,C点加载5kg时,偏⼼距为e=M/N=341mm。
因此在柱受拉和受压⼀侧杆件布置可不等。
在斜拉材料的选取上,主要有铅丝线,纸带和细杆三种。
从⾃重⾓度上出发,铅丝线和纸带能⼤幅减轻结构⾃重。
但在三次试载实验中,我分分别采⽤加密斜拉联系的情况下,挠度控制效果不明显,C 点最⼩挠度⾼达90mm。
并且试载期间还出现斜拉结构绷直程度不均匀导致的结构扭转破坏。
219331540_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木塔模型方案设计及优化

1绪论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是教育部、财政部首次联合批准发文(教高函[2007]30号)的全国性9大学科竞赛资助项目之一。
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是一种培养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工程实践的学科类竞赛,也是土木工程学科学生实践竞赛最高级别的赛事。
学生通过合理运用物理力学结合竹皮材料性能[1]等知识得到最终结构模型。
结构竞赛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性。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创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2赛题简述本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以应县木塔为依托,要求制作一座每层含8个挑檐加载点的三层木塔结构。
此外,木塔模型的尺寸还应保证处于规定的内外规避区范围内,且木塔各层外边界尺寸由低往高逐渐减小。
并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模型制作。
其中外部挑檐和塔顶是比赛荷载加载点。
包括一级荷载的8个荷载点的竖向压力,主要是模拟木塔结构的抗压性能和抗拉性能。
二级荷载的2个荷载点的顺时针扭转力,模拟木塔结构的抗扭转性能。
三级荷载的1个荷载点固定方向的水平力,模拟木塔结构的抗拉性能。
每级荷载需维持10s 则算通过。
若在荷载期间模型出现垮塌或严重变形则算失败。
3杆件确定3.1杆件受弯性能分析以木塔整体结构上来看,梁的弯曲形变最大,若梁发生过度弯曲,则会导致模型整体发生形变,形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模型垮塌。
当没有荷载时梁的下侧纤维受拉,上侧纤维受压。
从弯曲角度强度上考虑,合理的截面形状能够实现自身质量轻,抗弯能力强的特点。
经过多次的观察,发现矩形截面比圆形截面在相等的抗压环境下更加合理客观,且整体的质量相对较轻。
3.2杆件强度分析竹皮纸分为顺纹,横纹和斜纹三个方向,顺纹方向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最大,横纹方向最小。
顺纹的抗剪强度最小,而横纹最大,纹理交叉的相邻单板使得每个方向的强度都相对比较均衡,结合王汉坤[2]不同含水率对竹材的影响,表明得出当竹材中的含水率上升时,顺纹抗压、弯曲强度会下降,顺纹拉伸能力会加强。
但考虑模型在整体质量上有一定的要求,所以采用面板为单层竖纹竹皮纸每隔一定的间距横向设计竹制拉条,是面板竖向,横向强度都有均衡。
建筑模型制作技巧和方法

建筑模型制作技巧和方法建筑模型是建筑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能够更直观、更立体地展示建筑设计效果,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沟通和交流设计理念。
然而,建筑模型制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设计师有一定的功底和技巧,并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本文将介绍建筑模型制作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完成建筑模型制作。
一、选材与切割在选材方面,建议使用易于加工的材料,如泡沫板、木板、铝塑板等。
在切割材料时应该注意刀具的选择,尽可能选用精细的工具,如高速钢刀片、电动切割机等。
在切割时,要保证手稳、眼准、力均,尽量避免切割过深或过浅,制作出平整、光滑的材料。
二、折弯与拼装在建立完单个零部件之后,需要将其按照设计效果进行折弯、拼接。
在折弯过程中,要保证力度均匀、折弯弧度、角度准确。
在拼接过程中,要注意构造的合理性和稳定性,确保结构能够稳固地承受外力。
三、表面涂装表面涂装是建筑模型制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表面涂装,能够更直观地展示出建筑模型的设计效果。
在涂装时,要注意使用无毒、无味、无害的材料,如卡纸、色纸等。
同时也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及涂布的均匀性,使整个模型更有美感。
四、配件与灯光配件和灯光也是建筑模型制作中常用的手段,能够更好地突出建筑模型的特点。
例如,在制作公园模型时,可以通过添加树木、草坪等配件来增加模型的逼真度。
在制作城市模型时,可以通过加装背景灯光、镜面等灯光效果来突出模型的主题。
五、尺寸与比例在建筑模型制作中,尺寸和比例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
要保证模型的尺寸准确,比例匀称。
如果尺寸、比例出现错误,将会影响整个模型的效果。
尤其是在制作摩天大楼、桥梁等较大型的建筑模型时,更应该注意掌握好尺寸和比例。
六、创意与设计在建筑模型制作过程中,创意和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根据设计理念,运用一定的创意,打破原有的思维旋律。
不同的设计理念,会带来不同的创意和设计方案,为模型的制作增添更多的精彩。
七、学习与实践最后,建筑模型制作也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
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指导

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指导一、采用的材料及其性能1.白卡纸白卡纸作为模型材料,其力学性能特点是受拉性能良好,抗撕裂能力差,抗弯压能力近似为零。
但将纸卷成筒状或并用乳胶粘结后,可承受弯矩并可承受一定的压力,但受长细比的限制,多为压杆失稳状态的受力破坏,所以受压杆的长度不宜过长。
2.乳胶乳胶的粘接性能:粘结力强,满足结构受力特点,但湿度大,不易干燥,干燥后硬度大,容易产生脆性破坏。
纸带对接时强度约降低50%,纸带侧接时,强度较高,能够达到与母材强度相同。
二、方案理论分析包括: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和方案图。
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对方案的构思、布局、功能、结构选型及其他有特色方面说明;计算书应包括计算模型、荷载分析、内力分析、承载能力估算等。
方案图应包括结构整体布置图、主要构件详图和方案效果图。
三、制作技巧1.准备工作1.1 材料性质的初步认识如常用的材料:230g白卡纸,他的含义是:每张A0纸重230g。
此类纸不同区域都略有不同,但大体还是一样的。
如重量,强度等。
在制作模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有:a.白卡纸的保护问题:刚买好的纸务必好好保管,最好有足够大的地方将其平摊,上面再用东西盖一下,以免受潮。
注意不要伤着白卡纸,一旦上面有折皱,这张纸基本上就废了,因为受伤的纸强度会降低很多。
b.顺纹和逆纹:仔细观察白卡纸会发现顺、逆纹的差别。
一般来说,沿长边方向是顺纹,沿短边方向是逆纹。
讨论顺和逆的差别基于两点:第一主要是施工上的因素,沿顺纹剪裁要方便得多,也更顺手些;第二,强度上的因素,顺纹方向强度稍大于逆纹方向。
因此,在制作构件过程要尽量注意沿顺纹裁剪。
c.光滑面与粗糙面:白卡纸一般是一面为光滑面,一面是粗糙面。
用粗糙面粘结效果会更好,因为表面的粗糙不平,将增加结合处的咬合力,也就增加了粘结力。
d.湿度的问题:在夏季潮湿季节里,白卡纸易受潮,制作的构建强度会降低,因此需好好保养。
建议在制作构件及拼装结构的时候准备个电吹风。
结构设计大赛桥梁模型

结构设计大赛桥梁模型摘要:1.引言2.桥梁模型结构设计要点3.材料选择与性能要求4.桥梁模型施工与搭建技巧5.桥梁模型美观性与实用性兼顾6.总结与展望正文:结构设计大赛桥梁模型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实用性的任务。
为了打造出一座既美观又实用的桥梁模型,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和技巧。
本文将详细阐述桥梁模型结构设计的关键环节,以帮助参赛者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创新意识的不断提高,结构设计大赛愈发受到关注。
桥梁模型作为大赛中的一类热门项目,既考验了参赛者的创新能力和结构设计水平,也展示了我国在桥梁建设领域的综合实力。
二、桥梁模型结构设计要点1.稳定性:桥梁模型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稳定性,参赛者需要充分了解各种桥梁结构的受力特点,使设计的桥梁模型在承受外部荷载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2.承载力:桥梁模型的承载力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参赛者应充分考虑桥梁模型的受力分析,确保其在规定荷载范围内不会发生破坏。
3.经济性:在保证桥梁模型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参赛者还需兼顾其经济性。
可以通过优化结构、选择合理材料等方式降低成本,使桥梁模型更具竞争力。
三、材料选择与性能要求1.材料选择:桥梁模型材料的选用应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大赛规定,选择力学性能好、重量轻、成本低的材料。
常见的材料有铝合金、塑料、木质等。
2.性能要求:所选材料的性能应满足桥梁模型的受力要求。
例如,具有较好的抗弯、抗扭、抗剪等力学性能。
此外,还需考虑材料的耐候性、耐磨性等性能。
四、桥梁模型施工与搭建技巧1.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制作,确保各部件尺寸和形状符合要求。
2.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使桥梁模型各部件牢固结合,减少安全隐患。
3.注意细节处理,如倒角、打磨等,以提高桥梁模型的美观性。
4.在搭建过程中,参赛者应密切关注桥梁模型的稳定性,及时调整不符合受力要求的结构。
五、桥梁模型美观性与实用性兼顾1.外观设计:在保证桥梁模型安全实用的基础上,参赛者可以发挥创意,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桥梁模型。
结构设计竞赛中模型工艺与制作方法研究

( 赣州 中学 , 江西 赣州 摘 3 4 1 0 0 0 ) 要: 以“ 第二届登峰杯全 国中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命题 为背景 , 通过对材料 性能 、 结构选 型、 节点连接方 式
等 方面进行研 究, 针 对杆 件在 制作 与加 载过程 中所 出现 的问题进行 分析 , 并结合 实际情 况提 出相应的优化 形式 , 对 不 同条 件 下 的模 型 制 作 具 有 指 导 意 义.
网络 出版 地 址 : h t t p : / / k n s . c n k i . n e t / k c m s / d e t a i l / 3 6 . 1 3 4 6 . C . 2 0 1 7 1 1 0 8 . 1 6 1 7 . 0 0 1 . h t ml
第 6期
黄 祖伟 , 黄焕 椿 , 刘_ 伟康 , 等
收 稿 日期 : 2 0 1 7—0 9—1 0
DO I : 1 0 . 1 3 6 9 8 / j . e n k i . c n 3 6—1 3 4 6 / c . 2 0 1 7 . 0 6 . 0 2 3
作者简介 : 黄祖伟( 2 0 0 0一), 男, 江西赣州人 , 赣州中学高三年级在读学生. 十通讯作者 : 李荣旺( 1 9 8 0一) , 男, 江西赣州人 , 赣州中学教师 , 研究方 向: 创新教育.
2 比赛 命 题 分 析
本 次竞赛 要求 使用 桐木 条和 5 0 2胶 制作一 个结 构模 型 , 安装 在 加载 装 置 上 , 用 于静 力荷 载 和 动力 荷 载. 静 力荷 载分 为 5级 加载 , 每级 加载 都是采 用 1 个3 k g的 加载 块 , 加 载块 为 整 摞标 准 A 3纸 加 工 而成 , 具 有 一 定 刚度 . 待 5级静 力荷 载加载 完成 后 , 维 持静 力荷 载进行 动力 荷载 的加 载 , 动力 荷 载通 过 2 k g的钢 砝码 在 其 底 面距 离第 5块静 力加 载顶 面 1 5 c m处 自由落体来 施加 . 模 型 的合 理设 计需 要建 立在对 材料 充分认 识 的基础 上 , 因此 , 正 确认 识 材 料性 能 是做 好 模 型 的关 键 . 本 次 结构 竞赛 使用 的木材 均 为桐木 条 , 桐 木条 的抗拉 力学 性能 较好 , 抗拉 强度 达 到 4 0 MP a , 横 纹 力学 性 能则 较 差. 在设 计 与制作 过程 中, 应 充分 利用材 料顺 纹 的抗 拉 性 能 , 尽 量减 小对 纤 维 的破 坏 , 与 其它 材 料相 比 , 桐 木 条 的延 性较好 , 设 计时应 当充 分考 虑这 种有 利 因素. 本 次结 构模 型制作 应 当充分 考虑结 构 的整体美 观 与荷重 比 , 经 过前 期 的结 构设 计 、 理 论分 析 、 模 型制 作 、 从 最初 的几种 方 案 中选 出优 化空 间较 大的设 计方案 后进 行后 期 的模 型优 化 , 结 构模 型见 图 1 . 对结 构体 系 的 选择也是结构设计竞赛 中最能体现创新的地方 , 也可以充分发挥参赛者的想象力 , 同时结构形式 的选择也体 现 了参 赛者 对结 构体 系的理 解和 力学 分析 的能力 .
结构设计竞赛经验谈

思维的发பைடு நூலகம்与创新
• 从施工工艺上的发散思维
• 案例二:同济大学一等奖模型 “云梯”
• 结构形式:框架+支撑。 • 特点在于两个斜撑在节点处的连
接。 • 一般做法是先做两根斜撑,然后
利用白乳胶与柱连接。而同济这 组的做法是直接做一根长的斜撑, 然后折一下形成两根斜撑(注意, 没有折断)。接着在弯折处与柱 连接形成节点。
结构设计与模型制作中的发散思维
2019/12/20
背景与现状
• 起源
清华大学
• 发展情况
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北京市,浙江省,湖南省
• 材料
白卡纸、木材、铝
• 结构形式
高层建筑模型,简支桥梁模型,大跨屋架模型等
2019/12/20
思维的发散与创新
• 利用材料特性的发散思维
白卡纸,装饰外墙用的硫酸纸以及蜡绳。常 规的想法是:以白卡纸作主要受力构建,硫酸纸 装饰外墙,而蜡绳一般不予考虑。现在,我们换 一种思维考虑: (1) 分析蜡线的性质
• 利用材料特性的发散思维
(2) 硫酸纸是否只能用来做装饰而 不能作为主要构件参与结构受力?
• 充分利用透明纸张力好的特点,采 用蒙皮结构作为主要承载结构,在 承受侧向荷载的时候,整个外墙面 传递荷载,传力途径多样,辅以腊 线控制结点位移。
• 基础采用倒置正交异性板结构,增 设两对斜撑增大基础整体刚度,此 法同时增大了上部结构与板的锚固 面积。
2019/12/20
思维的发散与创新
• 从施工工艺上的发散思维
• 案例三:三峡大学作品“缆月” • 梁,柱是由多层白卡纸粘结而
成的实体,整体施工,节点处 强度有很好的保证。
2019/12/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设计竞赛模型制作的方法与技巧
介绍了结构设计竞赛概况和竞赛用材料与工具。
从结构选型、构件设计、模型节点处理三方面,介绍了结构设计竞赛中模型制作的方法与技巧。
并针对竞赛中常见问题进行了解析。
标签:结构设计竞赛;结构模型;模型制作;土木工程
1 结构设计竞赛概况
土木工程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专业综合性强,涉及学科面广,基础要求高。
学科竞赛是培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
竞赛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本科生培养和教学质量。
目前赛事主要有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及各省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
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
结构设计竞赛的内容通常为给定某种材料,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设计并制作出一个结构,通过加载试验,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决出获奖等级。
模型材料一般为以竹皮或白卡纸居多,并辅以胶水、线绳等。
制作的结构形式有建筑、桥梁等。
评分内容一般包含方案设计、理论分析、模型制作、作品介绍与答辩以及模型加载实验等方面。
结构加载类比赛,一般在相同加载条件下,结构模型质量轻者获胜或模型加载位移与模型质量综合评判。
2 材料与工具
结构设计竞赛用材料有竹材或白卡纸。
本文仅讨论竹材。
2018年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竹材规格及用量见表1。
竹材参考力学指标见表2。
表2 竹材参考力学指标
制作工具有:502胶水、砂纸、切割刀、直尺、三角尺、量角器、铅笔、橡皮擦、镊子、橡胶手套等。
砂纸打磨杆件端部,获得所需要的杆件精确尺寸,打磨杆件节点处接触面以增加接触,打磨时需谨慎打磨,勿露出竹皮丝状物。
铅笔、直尺在竹皮上绘制杆件平面设计图。
切割刀切割修剪竹皮。
为防止胶水粘手,可用镊子夹持细小构件,使用橡胶手套防护双手,也可以用胶布缠绕指尖。
3 模型设计与制作
模型选型原则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假设时,须防止赛题示意图的模型束缚思路,也不得被常见模型约束,应勇于借鉴创造。
求证时,须运用相关力学
知识或软件,进行逻辑严密的论证所选型的可行性与合理性[1]。
构件设计原则为“合理材料,局部加强”。
同时对于某一局部,若多重加强后仍不理想,应考虑构建整体加强(如修改界面尺寸等)。
结构造型须考虑材质特点:竹皮的受拉性能要好于受压。
传力路径要明确,力的传递路径要短。
造型要简洁、美观、新颖。
杆件的截面形式常见的有矩形、圆形、三角形等形状。
为得到更大的抗弯刚度,截面一般做成空心,也可以在杆件内部加肋,以增强整体稳定性。
矩形截面杆件制作简单,正方形截面各向受剪能力相同,适用于双向组合受压,也适合轴心受压,单向受剪力时,材料未能充分利用;长方形截面适用于单向受剪,材料利用充分。
矩形截面中间空心大,受偏心力时易失稳。
三角形截面相对于矩形截面,减少一个截面,用料少,三角形结构稳定,不易失稳,但是节点连接复杂。
圆形截面各向受压受剪性能都很好,用料少,但节点连接困难。
模型节点受力较大且受力复杂,难于计算,并且由于设计和制作误差,在节点处难免存在缝隙,因此有必要对节点进行缝隙填塞和节点加强处理。
3.1 缝隙填塞
胶水的品种不同密度也不一样一般在 1.1g/cm3-2.0g/cm3之间,竹皮密度0.8g/cm3。
结构设计竞赛称为“一克的艺术”,为了尽可能减轻模型的质量,节点缝隙需用竹皮填满,然后滴上胶水即可。
胶水滴注过的竹皮强度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这样的做法并不削弱结点的连接。
3.2 节点加强
模型节点处受力复杂,是整个结构模型中的薄弱环节,在结构设计大赛中很多的破坏都是由节点破坏引起的,因此在结构设计与制作时还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来选择适合的方法加强节点连接。
常用方法有:贴薄片法、加楔法、交错粘贴法、拉竹条法[2]和裹丝状竹材法。
“贴薄片法”在结点处加一块薄片。
可以控制结点刚度,使得模型整体刚度增加,操作简单,在提高结点强度和模型整体刚度的同时,模型自重的增加却很小。
“加楔法”在结点处的各个杆件之间加上楔子。
增大连接点之間的接触面积,使得相接于一点的各杆件之间的粘结更为牢固,能很好的控制各杆件在结点处的位移,从而控制了挠度。
“交错粘贴法”采用两构件表面重叠粘结的方法,将结点处使用的竹片交错粘贴。
通过增大两杆件的有效接触面积消除结点过小的各种不利因素,提高构件间的稳定和刚度要求。
“拉竹条法”即利用竹条良好的韧性和强度将位于结构同一平面内的结点用竹条交叉粘结。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竹条质量轻,可将此结点处的荷载传递到其他处,大大减少了结点处的危险荷载。
“裹丝状竹材法”将竹皮打磨出丝状物,然后缠裹节点。
对于多个杆件共节点的加固,简单高效。
4 模型制作常见问题
(1)杆件长细比过大。
杆件长细比过大会导致结构加载时失稳,可以采用分层加以解决。
(2)结构扭转。
结构抗扭有效解决方法是加斜撑。
(3)底部节点间有横杆。
为减小模型质量,取消横杆,不影响整体结构受力。
(4)结构最上部截面缺横杆。
为减小结构不均匀受力和增强结构整体性能,最上部截面需加水平杆件。
5 结束语
随着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实践环节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对结构设计竞赛的模型制作过程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介绍,有利于参赛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运用所学知识,发挥创新能力,设计并制作出优秀的结构设计竞赛模型,在结构设计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雷云尧,刘晓旭.竹皮结构设计制作规范(XB10001-2014)[S].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学校标准,2015.
[2]耿琳,张宇,李明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模型结点处理浅析[J].卷宗,2016: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