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 3.2 声音的特性学案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3.2声音的特性学案沪科版[1]
![八年级物理全册3.2声音的特性学案沪科版[1]](https://img.taocdn.com/s3/m/49859fc3650e52ea541898a7.png)
八年级物理全册3.2声音的特性学案(新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全册3.2声音的特性学案(新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全册3.2声音的特性学案(新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3。
2 声音的特性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生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生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
(3)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以及控制噪声的方法。
2、预习范围教材第三章第二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声音的三种特性(1)乐音的三个特性是、、 .(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越高,音调越高。
(3)响度:声音的强弱叫 ,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有关,越大,响度越大.(4)音色:钢琴、小提琴、二胡演奏同一首歌,人们可以分辨它们的声音,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
音色由决定。
2、噪声的来源及防治(1)什么叫噪声?从物理学的角度看,。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
(2)由于声音从产生到引起人们的听觉分三个阶段:声源振动产生声音——在空气等介质中传播—-耳膜振动。
由此控制噪声应着眼于、、。
三、预习检测1、男同学说话粗犷,而女同学讲话较尖细,这是因为他们说话的不同,其原因是男女同学声带振动的不同。
2、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如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改变乐器所发出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传播方向3、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分辨出带花蜜的和不带花蜜的蜜蜂,是因为蜜蜂发出的声音()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D、音色、音调、响度都不同4、下面哪种情景中的声音不属于噪声()A。
八年级物理全册3.2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新版)沪科版

3.2声音的特性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3、了解噪声的危害。
4、知道防止噪声的方法,增强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做“响度与振幅的实验”和“音调与频率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2、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1、能对生活中声音的三个特性加以辨别。
2、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的主要因素。
【教学准备】粗细不同的若干条橡皮筋、疏密不同的梳子、硬纸片、尺子、鼓、小纸人、吉他、音叉。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式与实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复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师: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举例说明。
生: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人讲话时,声带在振动等。
师:声音是如何传播的?真空能传声吗?生: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真空不能传声。
师:传播声音的介质有哪些?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吗?生: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v固>v液>v气。
师: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与什么有关?在什么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生: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15℃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是340m/s。
二、新课引入师:激昂的进行曲令人精神振奋,婉转的歌声让人如痴如醉,但刺耳的汽车喇叭声却使人紧张、烦燥。
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无规律、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叫噪声,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乐音与噪声。
三、新课内容1、乐音的特性演示实验:请一位同学上讲台,用不同大小的力敲打鼓面或拨动琴弦,大家听到的声音大小不一样。
师: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板书(1)响度演示实验:再请一位同学用力敲打鼓面,鼓声越大,鼓面上的小纸人跳得越高。
八年级物理全册 3.2 声音的特性学案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3.2 声音的特性学案 (新版)沪科版3、2 声音的特性预学目标1了解乐音的特征,知道音调是人们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属性之一。
2知道噪音的概念,等级和危害。
3知道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
我的疑惑名师点拔例1音调:人们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分析:物体的振动频率与振动物体的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等因素有关,在粗细、松紧一定的情况下,长度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琴弦就是靠改变其长度来发出不用音调的声音。
例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听到的声音就越小。
分析:发声体都在振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响度是表示声音的强弱,因此不能根据响度的不同来辨别发声的乐器,“震课前预习导学 自主预习,确立学习目标,检测预习效果1、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理学里,把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频率,物体振动越_________,频率_________。
3、物体_________决定音调。
_________越高,音调越____________。
4、物体的____________决定响度,________越大,响度____________响度不仅跟__________有关还跟距离发声体的_________有关。
5、我们能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就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_不同。
6、人的听觉范围是__________赫,低于这个频率范围的声音叫__________,高于这个频率范围叫_______。
7、控制噪声主要着眼于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环节。
课中名师导学 典例精析,名师点拨解疑,重在授之以渔知识点1:音调★重点例1、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_____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3.2声音的特性学案沪科版

第二节乐声与噪声学习目标1.能辨别出生活中的声现象哪些是乐声,哪些是噪声。
2.知道什么是响度、音调,音色,知道决定响度、音调、音色的因素3.知道噪声的来源、危害及控制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措施学时安排本节用2学时,第一学时了解生活中乐音和噪声、探究影响声音特征的因素,第二学时噪声的来源、危害和控制。
第一学时课前准备1.自带物品课前从家里带来钢锯片、尼龙丝、文具盒、木梳、硬质塑料片等工具。
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一、认识乐音和噪声活动1:通过用耳朵倾听两组乐音和噪声的磁带的声音活动来感受乐音和噪声根据倾听活动的感受,思考:1.你认为乐音和噪声各具有什么特点?你能否尝试着描述一下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声?2。
请根据自己的体会再列举几个生活中几个反映乐音和噪声的实际例子。
说明让学生通过亲身倾听噪声和乐音的感受,从而体验出噪声和乐声特点,这样更有利加深对乐音和噪声的理解和认识。
二、探究影响声音特征的因素:(一)响度:活动2:用耳朵倾听变化的一段声音,请思考:1.你听到的声音是如何变化的?2.在声音变化的过程中,变化的是什么?活动3: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1.你用力轻敲鼓面和重敲鼓面,在用耳倾听声音的响度变化的同时,仔细观察两次鼓面上塑料泡沫小球的是如何变化的?2.你用力分别轻敲和重敲音叉,在用耳感觉响度变化的同时,并观察悬挂的塑料小球被弹开的角度是如何变化的?3.当你把录音机的声音的响度由小到大时,可观察到与录音机相连的扬声器上的纸片是如何变化的?4.当你远离音量不不变的录音机时,你对声音的感觉有什么不同?5.当你把肥皂膜在喇叭的不同距离处时,你观察到肥皂膜的振动情况有什么不同?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通过耳听目观亲身参于体验,感受能够使声音大小变化的原因,这样使学生对现象的实质理解更透彻。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必要辅助和引导要贯穿其中。
填一填:响度:叫做响度。
由1.2.3.实验可以得到响度跟什么有关系?由4.5实验又可以得到响度大小还跟什么有关系? (二)音调:活动4:让学生依次按电子琴的按键(声音由低音到高音),请思考:你听到声音是如何变化的?活动5: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1.用硬纸片刮木梳,快速刮一次,缓慢刮一次,比较两次音调的有何不同?2.将钢锯片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按住一段,拨动钢锯片,使锯片上下振动,观察振动快慢情况,并听声音,再改变伸出的长度,发出的声音和原来相比有何变化?3.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套在文具盒上粗、细不同的尼龙丝线,观察尼龙丝振动的快慢情况,听两次声音是如何变化的?由上面的实验,你可以得到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引导和进行必要的辅助,要强调用耳朵听和眼睛细心观察的重要性,通过学生多个感官体验与参于,从不同现象去发现影填一填:音调: 称为音调。
八年级物理全册《3.2 声音的特性(一)》学案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3.2 声音的特性(一)》学案沪科版3、2 声音的特性(一)》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2、知道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3、知道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二、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0—43页,完成以下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做乐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噪声。
2、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有关。
_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
3、声音的响度还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
4、声音强弱的单位常用________表示。
5、声音的高低叫_________,它和_____________有关。
6、频率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它的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7、音色又叫________,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和_______有关。
8、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是决定乐音的三大特性。
三、自学检测:1、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曹操万大军。
这个典故形容张飞的声音()A 音调高 B 频率高 C 响度大 D 音量小2、“声音刺耳”描述的是________;”震耳欲聋”描述的是_____;“闻其声知其人”描述的是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音色”)3、女高音与男低音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______不一样,是有声源的振动_____决定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_______不一样,是由声源振动的________决定的。
4、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则鼓声( )A音调越高 B音色越好 C 响度越大 D越低沉5、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也能被人区分出来,这是因为它们的_____不同。
八年级物理全册3.2声音的特性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共2课时)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乐音的品质和对声音的感受。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
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会举例说明如何减弱生活环境中的噪声。
本节内容是初中声学部分的重点,是历年中考命题考查的重要内容。
本节教材从物理的角度和情感、环境的角度对乐音和噪声作简单说明。
本着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以及从生活到物理的理念,教材在每一个乐音品质要素中都是从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引入,并安排一些简单易行的小实验。
教材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噪声的来源以及防止噪声的措施,重在使学生初步建立环保意识。
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乐音特性的三个因素,噪声的等级、危害与控制。
关于音色,由于它的理论知识复杂、定义较抽象,所以学生只要知道不同乐器或不同人发出的声音不同就可以了。
本节教学主要应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了解乐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并知道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教学中希望学生能自己表述乐音的特性,并在实际应用中能分辨出乐音的不同特性。
教材中的噪声的事例都是从物理角度认识的,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从情感、环境角度对噪声的认识。
实际应用也是本节教学应强调的。
动手做好教材安排的一些简单易行的小实验,对学好本节知识十分重要,对噪声的污染在社区内做一些有关的社会调查,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
第1课时声音的三个特性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2.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具体问题。
3.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初步的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身边的物理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究活动。
【最新】2019-2020学年度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3、2 声音的特性》学案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最新】2019-2020学年度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3、2 声
音的特性》学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能辨别出生活中的声现象哪些是乐声,哪些是噪声。
2.知道什么是响度、音调,音色,知道决定响度、音调、音色的因素
3.知道噪声的来源、危害及控制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措施
学时安排
本节用2学时,第一学时了解生活中乐音和噪声、探究影响声音特征的因素,第二学时噪声的来源、危害和控制。
第一学时
课前准备
1.自带物品
课前从家里带来钢锯片、尼龙丝、文具盒、木梳、硬质塑料片等工具。
2.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
一、认识乐音和噪声
活动1:通过用耳朵倾听两组乐音和噪声的磁带的声音活动来感受乐音和噪声
根据倾听活动的感受,思考:
1.你认为乐音和噪声各具有什么特点?你能否尝试着描述一下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声?
2。
请根据自己的体会再列举几个生活中几个反映乐音
说明
让学生通过亲身倾听噪声和乐音的感受,从而体验出噪声和乐声特点,这样更有利加深对乐音和噪声的理解和认识。
填一填:
⑴乐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乐
音。
⑵噪声________________ ,叫噪声。
八年级物理全册《3.2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声音的特性【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本节内容是《声现象》一章的重点和核心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声音三大特征,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能懂得日常生活中的声现象。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教学重、难点重点:表征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决定因素。
难点: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3.教学模式:自学阅读,讨论与探究,通过各种探究实验和自主实验完成本节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声音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许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特性各不相同。
但是学生对于声音的特性的有关知识(尤其是音调和响度)十分模糊,甚至存在错误理解。
而本节课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就看能否顺利改正学生的错误理解,真正理解音调和响度。
此外,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学生也向着多方向发展,拥有乐器演奏等多方面的才能。
本节课可以让学生自带部分乐器供课堂探究之用,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二、能力目标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
【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
【教学用具】钢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师]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
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
例如:音叉发出的声音、人歌唱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它们都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学中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
请同学们注意听下面的歌曲(男低音独唱曲、女高音独唱曲),比较这两支歌曲的演唱风格有什么不同?[生甲]前者的演唱声音低沉,后者的演唱声音尖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声音的特性【学习目标】1.掌握声音的三大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2.知道影响声音的三大特性的主要因素。
3.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重点难点】音调和响度的区分。
噪声的危害及控制。
【新课案】声音的三个特性:响度、音调、音色1.做一做:将一些细砂子放在桌面上,轻敲与重敲桌面,观察砂子振动情况并感受声音强弱。
完成下列问题:声音的称为响度,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有关,越大,响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还与和有关。
声音强弱的单位常用()表示。
2.做一做实验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边沿,在另一端拨动直尺,不断改变直尺露出桌面的长度,感受直尺振动的快慢有何不同,音调怎样变化。
后完成下列问题:(1)声音的称为音调。
音调与发声物体有关。
(2)称为频率,频率的单位是,简称,用符号表示。
3.音色曾经叫反映了声音的与。
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等有关。
我们能够分辨不同人的讲话,不同乐器的演奏声,就是因为声音的不同。
(一)知识点1: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强弱叫做响度.声音响度与发声体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_____大;人们用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由探究影响响度因素的活动可知,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__________有关。
请举出一个生活中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距发声体越_______,听到的声音越_______,响度越_______.【说明】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更大些。
(二)知识点2: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快慢也就是振动频率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_________高;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法将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加快录音机喇叭的_____________,使________变高。
【明确】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音凋就高;物体振动得慢,频率低。
发出的音调就低.【注意】音调和响度的区别声音的高低——音调,声音的大小——响度【辨析】震耳欲聋和声音刺耳前者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大,后者反映了声音的音调高。
(三)知识点3:音色又叫音品,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也受外界因素影响。
“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________好;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________而发出声音。
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来判别的。
【注意】物体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其音色也随之改变.如养花人挑选新花盆时,常常将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音色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四)乐音与噪音乐音是有规律的悦耳动听的声音;噪音是无规律的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
物理学上把发声体做无规则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噪音;属于客观原因;环境学上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或休息的干扰声音都属于噪音,属于主观原因。
(五)噪声的防治:最终减少的是到达人耳的响度。
1.声源处减弱;2.传播过程减弱;3.人耳处减弱。
思考回答:(1)噪声与乐音的区别?(2)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对噪声的了解,说说噪声的主要来源?噪声主要来源于:、、等。
(3)噪声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4)结合生活,说说防治噪声途径有哪些?防治噪声的主要途径是:①在减弱;比如。
②在减弱;比如。
③在减弱;比如。
四、拓展整合创新类型之一:声音的高低——音调【例1】解析:吹管的上端,使管内空气柱发生振动而发出哨声,上下拉动活塞,使空气柱的长度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
答案:振动音调变式题: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
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之二:声音的大小——响度【例2】我们经常说“男低音”、“女高音”,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振幅和频率、响度和音调的关系.“男低音”、“女高音”,主要是指声音的高低不同,即音调不同,至于响度,双方都可大可小,而一般来说,男低音演员的声音比女演员要大些,音调高低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而与振幅大小无关.因此,他们的主要区别是女高音歌手演唱时音调较高,这是由于她发声时振动频率较大的缘故.答案:声音的音调【拓展】音乐厅正在开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________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________比男中音的高。
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________效应。
变式题:悦耳动听的音乐一定不会成为噪声,这种说法对吗?类型之三:声音的品质与特色——音色【例3】电子乐器可以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要模仿得逼真,其关键是要求电子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与所要模仿乐器发出的声音哪一项特征尽可能的一致?(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解析: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根据音色区分发声体.若两发声体的音色相同,则难以区分.答案:D五、课堂检测:1.周杰伦、费玉清合唱《千里之外》,听众听歌声就可分辨是谁唱的。
这主要是依据他们声音具有不同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2.“高声呼叫”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 (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 D.以上说法都不对3.盲人凭听能分辨出交响乐中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不同乐器的()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演奏方式不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膜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也越大B.棒击鼓面越重.鼓膜振幅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也越大C.声源离我们越近,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D.声源离我们越远,振动幅度越大,响度就越小5. 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毛阿敏和孙楠合唱最具岭南风情的会歌《重逢》,听众听歌声就可分辨是谁唱的。
这主要是依据他们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6. 201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歌手们美妙的“高音”、“低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中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7.在公共场所说话应“轻声”,在空旷的操场喊口令应“大声”。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8.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音调变高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9.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A.音调B.响度 C.音色 D.传播方向10.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人说话的情况()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有可能11.听音乐时,要判断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依据的是()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C.声音的音色D.音乐的节奏12.我们平时所说的“女高音”、男低音”,这里的“高”、“低”指的是()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13.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
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A. 声音的响度B. 声音的音调C. 声音的音色D.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14. “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_________高;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法将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加快录音机喇叭的__________,使________变高。
15.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16.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丙同学打电话到歌厅,要求将音量放小一点。
他们减弱噪声所采用的途径是:甲在中减弱,乙在__________处减弱,丙在处减弱。
17.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_____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_的缘故.18.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和.19.蜜蜂在飞行时,由于翅膀的振动发出嗡嗡的声音;而蝴蝶飞行时,翅膀也在振动却听不到声音,如何解释这一现象?20.人们在选瓷器时,总是要轻轻地敲敲,听听,以此来判断瓷器的好坏。
这是利用乐音的哪个特性来分辨的?21.优美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令人陶醉,它是利用弦振动发音。
演奏前先要调节振动弦的长短和松紧,演奏时用弓拉弦用力时大时小,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六、课后延伸阅读乐器的三种主要类型:打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1.打击乐器鼓、锣等乐器受到打击时发生振动,产生声音.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击鼓的力量越大,鼓皮的振动幅度就越大,声音就越响亮.2.弦乐器二胡、小提琴和钢琴通过弦的振动发声.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高.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不紧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高.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不紧的弦发声的音调低.弦的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弦乐器通常有一个木制的共鸣箱来使声音更洪亮.3.管乐器长笛、箫等乐器,包含一段空气柱,吹奏时空气柱振动发声.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音调.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各种号也是常见的管乐器.参考1.C2.B3.C4.C5.B6.A7.C8.D9.A 10.B 11.C 12.A 13.B 14. 音调(或频率),振动频率,音调 15. 分贝 19.因为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所产生的声音的频率低于20Hz,人耳听不到. 9.音色【能力提升】10.提示:它们发音的高低不同,装水少的发音低,装水多的发音高。
这是因为瓶内液面上方空气柱越长,空气柱振动越慢,发出的音调就越低。
11.调节弦的长短和松紧目的是为了使弦振动的基频在某一数据附近,用力拉弓弦振动的幅度大响度也大,可以使弦振动发声大小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