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历史沿革

合集下载

包头城市简介

包头城市简介

包头城市简介包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靠蒙古国,南临黄河,东西接沃野千里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中部。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苍凉的《敕勒歌》曾经流传久远。

而今,古老的敕勒川一展新姿,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神话崛起,成为镶嵌在塞外草原、黄河之滨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包头,是蒙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

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水草丰美,鹿鸣呦呦,成群出没嬉戏。

由此包头又有鹿城美誉。

如今,昔日的奔鹿已高高矗立在市中心的城雕顶端,昂首眺望远方,而包头也正像矫健的金鹿一样,迅跑于现代化建设的金光大道上。

包头市辖9个旗县区,其中有昆都仑、青山、东河3个城区,石拐、白云鄂博2个矿区,一个郊区和土默特右旗、固阳县、达茂旗3个市管旗县、全市总面积27691平方公里,有蒙古、汉、回、满、朝鲜、达斡尔、壮等37个民族,人口196.23万,其中蒙古族人口5.3万多人。

现有市区人口128.69万,是全国第23个市区人口超百万的城市,也是国务院第一批确定的确13个较大城市之一。

包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早在6千年前的新时器时代,包头地区便有了人类活动。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曾在这里建九原,筑长城。

位于包头郊区的赵长城遗迹,被史学家称为国内现存一段最古老的长城。

秦代所筑长城在包头境内长约100公里,至今仍有若干石筑城垣保存较好。

清代以后,随着黄河水路的发展和京包铁路的通车,这里商贾云集,逐步成为以皮毛集散为主的水旱码头和商业重镇。

1927年,地质学家丁道衡首次发现白云鄂博铁矿,用他那把小锤叩开了这座地下宝库的大门,使包头日后得以闻名于世。

新中国成立后,包头以她优越的地理位置、富饶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被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

随着第一个五个计划的实施和包钢的筹建,包头开始了国家重工业基地。

历年荣誉:·2000年,包头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2年,联合国人居奖。

包头的简介

包头的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包头市的经济和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如1985年建设稀土高新区,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产业基地 之一;1992年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以来建设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工程,如地铁 、高速公路等。
03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
• 包头,位于内蒙古中部,是内蒙古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工业基地。包头市是一个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其工业发展历史可 以追溯到20世纪初,是中国重要的钢铁、铝、铜、铅、锌等原材料生产基地,也是中国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包头市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工业基 地和农牧业生产区。
人口与民族
包头市人口约270万,其中蒙古 族约占总人口的10%,汉族和其
他少数民族占90%。
包头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 ,除蒙古族外,汉族、回族、满 族、藏族、苗族等其他民族也在
此居住。
包头市的人口分布不均,市区人 口较为集中,而周边旗县人口相
包头的简介
汇报人: 2023-11-19
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录
• 包头概述 • 历史沿革 • 经济发展 • 社会文化 • 旅游资源 • 发展前景
01
包头概述
地理位置
包头市位于内蒙古中部,北与蒙古国接壤,南临黄河,东接呼和浩特市,西与巴彦 淖尔市相邻。
包头市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和欧亚大陆桥的结合部,是连接 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古代游牧民族
包头地区是古代游牧民族的聚居地之一,如匈奴、鲜卑、突厥等,这些民族在包头地区留 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存。

包头是哪里

包头是哪里

包头是哪里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位于中国北方。

它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本文将为您介绍包头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经济发展和旅游资源。

包头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北临呼伦贝尔市,南接乌兰察布市,西邻鄂尔多斯市,东连赤峰市。

包头地势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地貌崎岖多样,包括山脉、河谷和平原。

包头境内有大量的河流流经,其中包括黑河、白河和包头大众河等,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包头拥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个地区就有人类在此活动。

在历史的长河中,包头曾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多个王朝统治的地方。

在清朝时期,包头成为内蒙古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矿业资源丰富的地方。

20世纪的包头则成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先后发展了煤炭、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

包头经济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包头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和石油化工基地,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尤其是稀土资源,被誉为“稀土之都”。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包头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包头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融合了草原、山脉和河流等多种自然景观。

乌海草原、黑河湿地和包头洞庭湖是该市著名的自然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自然美景。

此外,包头还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址和建筑物,如包头白塔、钟楼和文化公园等,可以让游客领略到包头的历史魅力。

包头是中国的一座现代化城市,它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还充满着人文历史的底蕴。

经济发展迅速,是内蒙古自治区内的重要城市之一。

同时,包头还注重保护和发展旅游业,通过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包头将继续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包头地区的文物与考古综述

包头地区的文物与考古综述

包头地区的文物与考古综述2006-10-24 13:14包头位于内蒙古的中部,南隔黄河与伊克昭盟相望,东与呼和浩特、乌兰察布盟为邻,北与蒙古国接壤,西与巴彦淖尔盟交界。

下辖六区两盟一县,分别为昆都仑区、青山区、东河区、九原区、白云区、石拐区,土默特右旗、达茂联合旗、固阳县。

总面积27691平方公里,南北长,东西短,中部横亘阳山山脉,山前为狭长的平原地带,山北为广袤的草原,典型的从农耕到畜牧的过渡的经济形态。

改革开放以来,包头地区的各项事业迅速发展,考古与文物事业也取得重大成果。

包头市坚持“研究整理、保护利用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方针,完善配套功能,继承发扬祖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建设有地方特色的文明城市。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古为今用”原则和“两重两利”政策的指导下,我市我的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

在保护原有文物的同时,调查、发掘,一些古遗迹和古墓葬,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民间遗物和革命烈士遗物。

得到一批重要的文物资料。

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到近代各个时期的文物和文献,是包头地区悠久历史的实物见证为研究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历史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及与内地的联系都提供了宝贵的事物资料。

一、包头地区的文物发掘概况包头地区的考古发掘和文物调查,始于1927年中瑞西北考察团在包头的考古调查活动,这揭开了包头文物考古的序幕。

该团成员黄文弼1927年6月在达茂旗发现了汪古部世居的赵王城即敖伦苏木古城。

在城内发现了《王傅德风堂碑记》,在燕京学报刊登后引起关注。

随后发现了白灵淖城圐圙古城。

疑是汉代稠县故址。

此外1933年美国人欧文·拉铁摩尔、1936年法国人D·马丁和美国人海涅士、1935日本人江上波夫等人先后考察了敖伦苏木古城。

解放后内蒙古文物工作组和内蒙古文物考古队在包头做了大量的考古工作。

主要有1954年6月麻池村\召湾村清理了汉墓11座。

1955年和1959年两次东河区转龙藏试掘。

1956年4月盂家梁清理汉墓10座。

包头简介

包头简介
编辑本段包头历史
包头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聚居。直至清乾隆时期,包头才形成了两条小街的村落。嘉庆十四年(1809年),包头村改为包头镇,1923年平绥(现京包)铁路延至包头后成为中国西北地区商业重镇,有水旱码头之称。1926年设县,1938年设市,1945年实行市县并存。1953年撤县留市。 包头的地理坐标是东经109度50分至111度25分、北纬41度20分至42度40分,面积为27768平方公里。 包头市坐落于黄河北岸,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 6.4℃,年降水量310毫米,无霜期110~142天。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40多种。白云鄂博闻名中外,是一座巨型多金属共生矿,稀土矿储量居世界首位。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著名的钢铁工业骨干企业。交通运输发达,是京包、包兰、包白、包神、包西等铁路的交会处;民航有飞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大连、三亚、深圳、昆明、西安、石家庄、长春、兰州、温州、郑州、南京、太原、海口、呼和浩特、银川等地的班机。市区东北70千米的五当召(广觉寺),建于清乾隆年间,为中国的名寺。此外还有美岱召、昆都伦召、梅力更召等名寺。东河区境内的转龙藏,是风景秀丽的游览区。 截至2009年底,全市中心建成区面积达到212平方公里,新增道路面积400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4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200万平方米,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8%,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4%,燃气普及率达到90%,市政设施完好率达到94%,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 2010年包头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60.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1.4万美元。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工业化转型、城市化提升和现代化加速的良好发展时期,先后被评为中国制造业名城、全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全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和全国最适宜发展工业的20个城市之一。

包头城市介绍PPT

包头城市介绍PPT

三 当地美食
粉汤油饼
包头美食之一是粉汤油饼,由自家粉条和肉汤、 烧肉、黄花、海带丝、豆腐等慢火熬制而成,再 配以应季的香菜韭菜韭黄,香味浓郁,配上刚出 锅的油饼,非常美味。
第四章 民俗文化
四 民俗文化
包头剪纸
包头剪纸是ZG民间传统剪纸的一种,主要分 布于内蒙古包头及其周边地区。多民族聚居 的包头及周边地区,各民族的独特文化与风 俗人情互相融合,取长补短,从而形成了独 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传统。传统的包头民间剪 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风格特征是北方草原 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互相影响交融的产 物,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 民俗文化
固阳麦秆画
麦秆画,是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品。它和 剪纸、布贴一样是一种剪贴艺术。麦秆要经过: 熏、蒸、漂、刮、推、烫、以及剪、刻、编、 绘等多道工序,依麦秆本身的光泽、纹彩和质 感,一般不着色,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而 成。麦秆画具有光泽透亮、装钸效果好、艺术 感染力强等优点,制作出的人物、花鸟、动物 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给人以古朴自然,高贵 典雅之美。
二 特色景点
五当召
五当召,蒙古语“五当”意为“柳树”;原名巴 达嘎尔召,藏语“巴达嘎尔”意为“白莲花”, “召”为“庙宇”之意。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公 元1662年—1722),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 重修,赐汉名广觉寺。第一世活佛罗布桑加拉措 以西藏扎什伦布寺为蓝本兴建,经过康熙、乾隆、 嘉庆、道光、光绪年间的多次扩建,逐步扩大至 今日规模。
三 当地美食
包头老茶汤
包头老茶汤是包头当地的特色小吃,源于明代, 被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和包头市政府评为 “包头9味”美食之一。它以小米面为主料,制作 工艺独特,茶汤入口即溶,香气扑鼻。包头老茶 汤不仅口感独特,而且有独特的风味,被很多人 喜爱。

包头地方史的研究报告

包头地方史的研究报告

包头地方史的研究报告包头地方史的研究报告包头地方史是对包头市历史发展的研究,它记录了包头地区从古代至今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对包头地方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地区的历史沿革,掌握其发展规律,对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包头地方史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早期的包头地区是蒙古族游牧部落的聚居地,主要以农牧业为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包头逐渐形成了冶铁、煤炭开采等产业,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

在清朝时期,包头成为了嘉峪关边防驻军的重要据点,并逐渐兴起了商业、手工业等产业。

解放后,包头成为了内蒙古的工业重镇,发展迅速。

在包头地方史研究中,我们不仅要了解包头地区的历史事件和重大变革,还要探讨地方社会的组织结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特点。

地方社会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政治机构、社会团体和宗教信仰等,这些形成了包头地区特有的社会风貌。

经济发展方面,包头作为内蒙古重要的产业基地,主要以煤炭、钢铁、化工等为主导产业,对内蒙古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文化传承方面,包头地区汇集了多个民族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包头文化,如传统的蒙古族歌舞艺术、骑马射箭等。

在进行包头地方史研究时,我们可以通过查阅史料、考古发掘、采访访谈等多种方法进行。

史料的收集是进行地方史研究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查阅各种史书、档案、文献等,可以了解包头地区的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信息。

考古发掘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对包头地区的文物遗址进行发掘,可以了解古代包头地区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等。

采访访谈则是一种获取口述史资料的方法,通过与包头老一辈的居民进行交流,可以了解他们的亲身经历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通过对包头地方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地区的历史演变过程,从而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包头地区作为内蒙古的重要城市之一,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保护和传承好包头的历史遗产,对于推动包头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包头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目前包头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目前包头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城市,也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包头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

本文将从包头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当前产业结构的特点以及未来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包头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包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包头主要是靠煤炭开采和冶金工业发展起来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包头的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冶金工业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问题。

为了适应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包头开始调整产业结构,逐渐发展起了新兴产业。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包头逐渐发展起了电子信息产业、化工、机械制造等新兴产业,形成了相对多样化的产业格局。

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是包头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包括电子元器件、通信设备等相关企业。

此外,包头还发展起了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化工产业,以及以机械制造为主的制造业。

二、当前包头产业结构的特点目前,包头的产业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 多元化发展:包头逐渐形成了以煤炭、电子信息、化工和制造业为主的多元化产业结构,相互之间相互支撑,形成产业链。

煤炭业仍然是包头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其比重逐渐减少。

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包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

包头有多家知名的电子信息企业,这些企业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3. 空间布局不均衡:包头的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城区和近郊地区,城乡差距较大。

这造成了城市资源的过度集中,同时也给农村产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 创新驱动:包头注重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积极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

目前,包头已建成一批创新平台和研发中心,培育了一大批高技术企业和技术创新项目。

创新驱动成为包头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5. 生态环保意识增强:包头的产业结构调整也与环保要求紧密相关。

近年来,包头注重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积极推动清洁产业的发展,加强环保治理。

三、未来包头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根据包头的经济发展现状和产业调整方向,可以预测未来包头的产业结构将呈现以下几个变化趋势:1. 服务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包头的服务业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沿革包头作为一个城市,形成较晚,从清嘉庆14年(1809年)设置包头镇算起,至今还不到200年。

但是,由于包头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漫长的嬗变过程中,也曾几度成为演出威武雄壮活剧的历史舞台,故不应以设镇、筑城为限,可以追溯更长的历史。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流经包头的地段是原始人类较早活动的地方,在这里蕴藏着大量的古人类文化遗迹,已发掘的就有10多处。

在位于东河区以东15公里的阿善沟门的格膝盖沟,发掘出一处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和大量的文物。

蒙古高原位于东西上千公里的阴山山脉之北,中国古代,这里是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在与黄河流域的中原各代王朝的交往中,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交往。

从战国至唐朝,包头境内曾几次建筑过一些古城。

最早是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6年(武灵王20年)筑九原城。

公元前221年秦为九原郡。

公元433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设怀朔镇。

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时间的推移,古城被一一废弃了。

进入五代后,包头属辽统治。

辽在这里设云内州,一直沿袭至金元,建制未变。

元代初年,包头地区的冶炼业、纺织业、陶瓷业开始兴盛,出现了商品经济,商业活动随之兴旺起来。

后来蒙古族各部落陆续进驻河套,包头地区又成为土默特部落游牧之地。

清王朝建立后,乾隆5年(公元1741年),萨拉齐建筑,设协理通判,这是包头地区最早出现的行政建制。

1870年(同治9年)前后,包头修筑城墙,辟东、南、西、东北、西北5座城门,形成了近代包头的城市规模。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包头已发展成为我国西北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码头。

1923年平绥铁路通车包头,1931年,包头电灯面粉公司和永茂源甘草公司创办,包头开始有了近代工业。

1934年,中德双方组织的“欧亚航空邮运股份有限公司”在包头修筑飞机场,开辟包头--宁夏--兰州航线,定期航班每周往返一次。

饮食、服务业日益兴旺,市面日趋繁荣。

包头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

革命初期,王若飞、乌兰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领导过地下斗争。

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领导包头地区各族军民,开创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与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9年9月19日,绥远发动“9·19”起义,包头获得和平解放。

1950年2月13日,包头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地理气候包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处渤海经济区与黄河上游资源富集区交汇处,北部与蒙古国接壤,南临黄河,东西接沃野千里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中部。

包头的地理座标是东经109度50分至111度25分、北纬41度20分至42度40分,面积为27691平方公里。

包头境内有阴山山脉的大青山、乌拉山(以昆都仑河为界),山峰平均海拔2000米,最高峰海拔2324米。

全市由中部山岳地带、山北高原草地和山南平原三部分组成,呈中间高,南北低,西高东低的地势。

黄河流经包头市境内214公里,公路、铁路两桥并行飞架黄河南北。

包头属半干旱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这里景色宜人,气温适度。

据《包头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年包头市年均气温8.5℃,年最低气温-27.6℃,年最高气温35.5℃, 年降水总量262.9毫米,年最大风速11.0米/秒,平均风速1.8米/秒,年日照时数2806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52%,全年沙尘天气12次。

夏秋之时,是包头绝佳季节,清风送爽,花香色艳,瓜果丰盛,蔬菜充足,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冬春二季,冰封雪飘,银装素裹,别具北国特色。

自然资源包头的矿产资源具有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易于开采的特点,尤以金属矿产得天独厚,其中稀土矿不仅是包头的优势矿种,也是国家矿产资源的瑰宝。

已发现矿物74种,矿产类型14个。

主要金属矿有:铁、稀土、铌、钛、锰、金、铜等30个矿种,6个矿产类型。

非金属矿有:石灰石、白云岩、脉石英、萤石、蛭石、石棉、云母、石墨、石膏、大理石、花岗石、方解石、珍珠岩、磷灰石、钾长石、珠宝石、紫水晶、芙蓉石、铜兰、膨润土、高岭土、增白粘土、砖瓦粘土等40个矿种。

能源矿有:煤、油页岩等。

充足的水资源是包头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条件。

黄河流经包头境内214公里,水面宽130米到458米,水深1 .6米到9.3米,平均流速为每秒1.4米,最大流量每秒6400立方米,年平均径流量为260亿立方米,是包头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主要水源。

此外,艾不盖河、哈德门沟、昆都仑河、五当沟、水涧沟、美岱沟等河流,水流量可观,也是可以利用的重要水资源。

包头可利用地表水总量为0.9亿立方米(不包括黄河过境水)。

地下水补给量为8.6亿立方米。

从50年代起,包头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先后修建了黄河水源地多处,以及奥陶窑子、团结渠、民生渠、磴口扬水站、画匠营水源地等较大的黄河提水工程,先后构筑了昆都仑、刘宝窑、水涧沟等中小型水库,进行了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

包头地区的生活、工业及农业用水设施已经能够满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包头土地总面积2776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14. 49%,丘陵草原占75.51%,平原占10%。

已开发和利用的土地中,市区面积为14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比重14.3%;森林面积149.2千公顷,草原面积2086.5千公顷。

包头由于具备北部丘陵草原、中部山岳、南部平川三大地貌和不同的土质条件,加之气温降雨量也各不相同,因而适于多种动植物生长和繁衍。

北部丘陵地区大都种植干旱作物,主要有莜麦(裸燕麦)、荞麦(皮燕麦)、马铃薯、胡麻、菜籽等。

北部草原盛产绵羊、山羊、牛、马、骆驼等牲畜。

南部平原区土质肥沃,有引黄(河)灌溉系统和地下水浇灌设施,旱涝保收,盛产小麦、糜黍、甜菜、向日葵、玉米、高粱及蔬菜、瓜果。

荞麦是这里的一大特产,素以颗粒大、出粉高、粉色好、味道美而驰名,是供不应求的出口产品。

莜麦是包头的又一著名特产,营养丰富,且有较高药用价值。

中部山岳,据初步考察,野生植物共有88科,302属,601种。

列入国家重要保护的稀有物种有黄耆,蒙古扁桃。

常用的重要药材有甘草、黄芪、麻黄、赤芍、防风、柴胡、桔梗、远志、知母、党参、枸杞等200多种,尤以黄芪、甘草、麻黄、党参、枸杞产量较大,畅销国内外。

在山岳中的次生林带和草原地区,是野生禽兽栖息、繁衍之地。

有兽类21种,其中青羊、雪豹是国家二级保护珍稀动物;狍子、毛皮兽、赤狐、獾、豹、野猫、蒙古兔等是内蒙古自治区级的保护动物。

鸟类也很繁多,有留鸟25种,夏候鸟18种,旅鸟80种,冬候鸟7种。

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稀鸟类有:雀鹰、大鹫、金雕、红隼、松雀鹰等13种。

人口2004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210.24万人,比2003年末增加0.43%。

2004年出生人数1.79万人,人口出生率8.52‰,比上年增加1.27个千分点。

2004年死亡人数为1.49万人,死亡率7.12‰。

人口自然增长率1.40‰,下降0.29个千分点。

包头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命名包头市“市树”、“市花”的决定(1985年6月27日包头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包头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了乌杰市长《关于选定云杉、小丽花为包头市市树、市花的说明》,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将云杉定为包头市市树、小丽花定为包头市市花的议案》。

为了激发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热爱故乡的情感,振奋革命精神,把我市建设成为文明、整洁、优美的现代化城市,会议决定命名云杉为包头市市树,小丽花为包头市市花。

会议认为,命名市树、市花,对促进我市绿化、美化环境,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会议号召全市各族人民,要爱护市树、市花,发展市树、市花,为绿化、美化包头做出贡献。

包头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包头市“市徽”的决定(1986年4月2日包头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包头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定包头市“市徽”的报告》,听取了乌杰市长《关于对包头市“市徽”的说明》,会议批准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定包头市“市徽”的报告》。

“市徽”图案说明 图案中央是一个昂首嘶鸣,锐意奔腾的“鹿”的造型,两条平行的直线和两个内弯圆弧组成“工字钢”图案,而“鹿”和“工字钢”与一个圆型“钢环”紧密而匀称地联接在一起,构成一个较为完美、简洁、明快、庄重的图案。

“市徽”的寓意 我市地处名山大川,南临黄河,北倚大青山,东接土默特名川,西临乌拉特平川,在历史上是个土地肥沃,水草丰盛的好地方,鹿和其它珍奇动物在这里生息、繁衍,流传着许多优美的传说,故而得名为“包头”即鹿城。

而“鹿”与“禄”同音,有吉祥福禄之征兆。

图案中的鹿昂首嘶鸣、锐意奔腾,气度非凡、生气勃勃、活泼可爱。

以这样吉祥之兽,一来能表示我市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希望我市将成为一座美好、富裕、昌盛,安乐的家园;二来其锐意奔腾之状,显示了我市两个文明建设正起步并将要腾飞。

我市是全国重点钢铁基地之一,素有“草原钢城”之美誉,这是我市各族人民的骄傲。

用“工字钢”突出地表现了“草原钢城”的特征,“工字钢”断面明显而稳重,寓意着我市经济潜力的雄厚。

用一个完整无隙的“钢环”将“鹿”与“工字钢”紧紧环绕,不仅意味着我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建设起来的“草原钢城”方兴未艾,也象征着各族人民群众加强团结,合舟共济加快我市两个文明建设的决心。

因此,该图案,无论从感观上端详,还是去思维理解,都体现了我市地方特色。

包头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具有年产钢、铁各500万吨、钢材350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可生产重轨、大型工槽钢、无缝管、热轧薄板、带钢、焊管、高速线材、普速线材、棒材等55个品种1112个规格的钢铁产品。

进入新世纪以后,包钢着力完善板、管、轨、线四条精品生产线,推进产品更新换代,260万吨热轧薄板项目已于2003年竣工投产,100万吨冷轧钢板项目已于2003年8月启动。

2003年包钢实现销售收入140亿元,利润3.3亿元。

预计到2005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70亿元、利润10亿元。

2005年将实现产钢700万吨的规模。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特殊钢厂,是我国重要的特种钢生产厂家,可冶炼特种合金钢100多个品种。

稀土是包头极具发展潜力的一个优势产业,已初步形成产业集群,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26.4亿元,其中,包钢(集团)公司的稀土系列企业有:包钢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包头稀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三峰稀土有限责任公司、天骄清美稀土抛光粉有限责任公司,具备年产稀土精矿8万吨、稀土合金1.5万吨、湿法治炼稀土产品折合氧化物7000吨以上的生产能力,可生产稀土合金、稀土精矿、稀土金属、稀土化合物等83个品种、200多个规格的稀土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