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PPT

合集下载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返回
小结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是所有者缺位、激励 约束机制失灵,价格对经济没有指示性, 由此导致劳动者积极性底、市场资源得不 到合理配置,最终结果是经济得不到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我国经济改革其实是 改变这种体制,引入市场竞争,实现资源 合理配置,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最终 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本原理。这种观点的逻辑推理是:社会化
大生产把国民经济各部门连接成一个有机
整体,因而客观上要求它们保持一定的比

返回
无法应对大量新技术的涌现
• 新技术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其出现具有不可预测 性。新技术不能准确预知,当然在其产生之前以 致成熟之前都很难将其应用放在经济计划之中, 要等到下一轮计划制订时再考虑其应用。对于不 期而至的新技术可能会较快应用,但是对于需要 追加物质投入的新技术难以尽快应用,因为后者 会打乱既定的计划。计划当然可以调整,但是如 果计划经济的范围很大,新技术的涌现又很多, 计划就得天天调整,而天天调整的计划是没法执 行的。新技术每时每刻都在大量涌现,使得技术 进步与计划经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返回
市场经济
• 学生思考市场
消灭竞争和大多数人的工作动力
• 计划经济在理论上彻底否定竞争的积极意 义。在实践上,各计划经济国家都在一定 程度上做了修正,但是依旧还是把大多数 人的动力磨灭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是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发现的生物界基本 法则。这一法则也一直支配着人类社会。 消除了竞争,个人与经济组织努力工作的 压力和动力一同被消除了,社会如何进步?
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多样性需求
• 人与动物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区别于人即是高度社 会化的又是非常个性化的。需求个性化、多样化 是人的内在要求,而且人的需求又经常处于变化 之中。计划经济对于整齐划一的需求容易满足, 而对于样 的食物、穿同样的衣服;或者如同家禽、家畜一 般吃同样的饲料,住同样的棚舍,那么计划经济 将多一分存在的理由。如果一种制度是建立在社 会成员需求整齐划一的基础上,就不能说它是人 道的、理性的,它就没有长期存在的理由。返回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PPT课件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PPT课件
把破破棉坏袄生掀开产,力拍,拍农肚子民,温意饱思问就是题希未望解肚决子能够
圆起来!
16
1、原因: (1)从历史上看,长期实行人民公社 体制,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农业发展缓慢 。 (2)从现实来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 基础,农业落后制约国家的现代化 建设。
17
注意:改革农民
思劳考动:积1极改9性革78极后年大人提民 安徽 四川
部分的供给制(办食堂,吃饭不要钱)。公社经常
无偿地调用生产阅队读的与土地思、考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 用社员的据房材屋、料家思具考。农—村—《经万济里与安徽农村改革》 2、人民公农社民存时缺在农乏什村生的么顺产问口积题溜极?:性头遍哨子不买帐,二
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3、万里问一个农民:“你有什么要求?”那农民
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票证
60年代的粮食票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70年代的豆腐票和粉票
80年代起来的?
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于“一五计 划”末期,随着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 ,逐渐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13
二、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14
【探究学习】:
从刚刚过去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 我们可以嗅到“改革”与“开放 ”的气息,那么“改革”如何改 ,是先从农村还是先从城市改, 为什么?
15
1、当人时民农公村实社行体的制是下人,民农公民社缺体制乏,自一切财产上 交公社主,权在,全搞社平范围均内主统义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
23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对比PPT精选文档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对比PPT精选文档
2.不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革新 ; 3.容易孳生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 ; 4.信息不完全,容易导致供求脱节及宏观经济比 例重大失调。
2020/5/17
11
1.什么是计划经济体制
1.6 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
1.建立: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逐渐 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 制。
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相当于过去的20年的两倍;12月26日 第一艘核
潜艇研制成功。
2020/5/17
15
1.什么是计划经济体制
1.6 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取得的成就
➢ 1972年5月13日中国电子工业进一步发展;10月13日连接中南和西南地 区的湘黔铁路通车 。
➢ 1974年9月30日大型油田——胜利油田建成;10月3日中国最大竖井钻 井研制成功;12月19日三门峡水电站建成 。
2020/5/17
13
1.什么是计划经济体制
1.6 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取得的成就
➢ 1957年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基本建立起了公有制占绝对统治地位的100%计划经济体制。
➢ 1966年1月28日中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3月4日贵昆铁路比原计划 提前9个月接轨。5月3日中国第一批“红旗”高级轿车出厂。10月27 日第一枚核导弹发射试验成功
➢ 1975年2月4日中国最大的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建成;7月5日中国 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建成;10月27日中国成功进行一次核 试验;11月26日中国成功发射回收式地球卫星。12月24日焦枝铁路通 车。
2020/5/17
16
1.什么是计划经济体制 中国品牌汽车
1959年国产红旗牌轿车在 天安门广场展示

计划经济为什么失败

计划经济为什么失败

计划经济为什么失败
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曾经在20世纪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计划经济存在着诸多问题,最终导致了它的失败。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计划经济的失败呢?
首先,计划经济的失败与信息不对称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是由政府来统一决策和安排的,而政府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信息来做出准确的决策。

这就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和低效率,使得经济无法实现最优化的配置,从而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其次,计划经济的失败还与刺激创新的缺乏有关。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往往受到政府的直接指令和控制,缺乏市场竞争的激励机制,这就导致了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

而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缺乏创新势必会导致经济的停滞和落后。

此外,计划经济的失败还与资源配置的扭曲有关。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往往通过行政手段来干预资源配置,而非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就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滥用,使得经
济无法实现高效的运转。

最后,计划经济的失败还与缺乏激励机制有关。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企业受到政府的直接指令和控制,缺乏市场竞争的激励机制,这就导致了企业缺乏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经济无法实现持续的增长。

综上所述,计划经济的失败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刺激创新的缺乏、资源配置的扭曲和缺乏激励机制等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计划经济的种种弊端,正确认识市场经济的优势,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计划经济》课件

《计划经济》课件

早期的计划经济理论,强调国家干预
2
19世纪 - 20世纪初
工业革命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起,为计划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
3
20世纪初 - 20世纪末
多国实施计划经济,包括前苏联和中国
4
21 世纪以后
计划经济转型与市场经济的融合
计划经济的优缺点
1 优点
2 缺点
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目标,促进资源配置效率, 保障公平分配
缺乏灵活性、创新性,容易出现资源浪费和 危机
计划经济的实践经验
中国的五年计划
通过制定目标和任务,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前苏联的五年计划
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成为超级大国
其他国家类似的实践
如朝鲜、古巴等国家在不同程度上进行计划经济实践
计划经济的现实意义
经济增长与稳定
计划经济可以促进国家经济的稳 定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计划经济》PPT课件
通过本课件,我将向您介绍《计划经济》的概念、发展历程、优缺点、实践 经验、现实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对未来的启示。
计划经济的概念
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管理制度,通过中央计划对生产、分配和流通进行统一 规划和安排,以实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标。
计划经济的发展历程
1
17世纪 - 18世纪
资源配置效率
计划经济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促 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公平分配
计划经济可以实现资源公平分配, 减少贫富差距。
计划经济的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
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探讨计划经济的影响因 素和运行机制。
定量研究通过统计数据和模型分 Nhomakorabea,量化计划经济的效果和 问题。
计划经济对未来的启示

计划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
首先,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资源配置的控制过于集中,导
致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是
由政府统一决定的,而非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因此容易出现资源
配置不合理、浪费严重的情况。

另外,由于政府对资源配置的控制
过于集中,也容易导致腐败和权力寻租等问题的出现。

其次,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经营机制相对僵化,缺乏竞争机
制和激励机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政府
的严格控制,缺乏市场竞争的机制,导致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和竞争
意识,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效益。

此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过度依赖于政府的行政命令,而非市场机制,这容易导致政策执行效率低下和资源配置不合理。

政府在制定计划时,往往难以全面准确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资源供给
的情况,容易导致计划的执行效果不理想,进而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和效益。

然而,计划经济体制也有其优点和适用的场景。

在一些资源匮乏、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可以通过国家统一调配资
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公平。

此外,在一些关键领域,如国防、基础设施建设等,也需要政府通过计划来实现资源的统一配置和管理。

总的来说,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情境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熟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的局限性和问题也日益凸显。

因此,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体制,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课件

《改革开放》课件

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物资匮乏
改革开放前,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限 制,物资供应紧张,许多生活必需品 短缺,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收入水平低
贫困人口多
贫困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较高, 许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由于经济发展缓慢,人民收入水平普 遍较低,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国际地位不高
外交孤立
改革开放前,中国在国际 上的孤立状态较为明显, 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紧 张。
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总结词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显著 提升。
详细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和建设,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 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 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 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同时,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 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 展的关键力量。
保护和治理,推动绿色发展。
生态保护
为应对资源环境压力,需要加强 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动生态文明 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
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 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 业布局,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
技术产业。
创新驱动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 动创新驱动发展,提高自主创 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05 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影响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总结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 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VS
详细描述
自1978年以来,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 策,逐步放开经济,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 流与合作。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持续高 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78 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21万亿 元(约合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 ,占全球经济的比重预计将达到18%左右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81元增 长到2022年的85698元(约合1.3万美元 ),稳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

计划经济失败

计划经济失败

计划经济失败计划经济是20世纪上半叶的一种经济体制,它通过政府的计划和指导来调控国民经济的发展。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计划经济存在着许多问题,最终导致了它的失败。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计划经济的失败原因。

首先,计划经济在资源配置上存在着严重的浪费。

由于计划经济下的资源配置是由政府来决定的,而政府通常缺乏市场信息和动态调整的能力,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的问题。

在计划经济下,许多资源被浪费在不必要的项目上,而一些急需的领域却得不到足够的资源支持,这导致了整个经济的低效率运行。

其次,计划经济下的企业缺乏竞争力和创新力。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通常是由政府来指导和控制的,他们缺乏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动力,因此很难激发出企业的创新潜力。

相反,企业更多地是为了完成政府的指标和任务,而不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这导致了企业的效率低下和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最终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此外,计划经济下的价格体系扭曲也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价格通常是由政府来制定和调控的,而不是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

这导致了价格的扭曲和失真,使得资源配置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和浪费。

而且,由于价格的扭曲,企业难以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生产和销售,这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低效率和低质量。

最后,计划经济下的宏观调控难以有效实施。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通常通过制定五年计划和颁布命令来进行宏观调控,然而由于经济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政府往往难以准确地掌握市场的动态变化和需求的变化,导致了宏观调控的失灵和失效。

这使得经济往往出现了通货膨胀、资源过剩或者供需失衡等问题,最终导致了整个经济体制的崩溃和失败。

综上所述,计划经济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其资源配置的浪费、企业缺乏竞争力和创新力、价格体系扭曲以及宏观调控难以有效实施等原因所致。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计划经济的局限性和问题,转变观念,积极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以期实现经济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无法应对大量新技术的涌现
• 新技术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其出现具有不可预测 性。新技术不能准确预知,当然在其产生之前以 致成熟之前都很难将其应用放在经济计划之中, 要等到下一轮计划制订时再考虑其应用。对于不 期而至的新技术可能会较快应用,但是对于需要 追加物质投入的新技术难以尽快应用,因为后者 会打乱既定的计划。计划当然可以调整,但是如 果计划经济的范围很大,新技术的涌现又很多, 计划就得天天调整,而天天调整的计划是没法执 行的。新技术每时每刻都在大量涌现,使得技术 进步与计划经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返回
计划经济体
二、弊端
的涌现
(1)无法应对大量新技术
(2)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多样 性需求
(3)消灭竞争和大多数人的工作动力
三、小结
2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含义
• 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 势,计划经济被当做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 特征,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 本原理。这种观点的逻辑推理是:社会化 大生产把国民经济各部门连接成一个有机 整体,因而客观上要求它们保持一定的比 例 返回
6
小结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是所有者缺位、激励 约束机制失灵,价格对经济没有指示性, 由此导致劳动者积极性底、市场资源得不 到合理配置,最终结果是经济得不到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我国经济改革其实是 改变这种体制,引入市场竞争,实现资源 合理配置,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最终 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7
8
5
消灭竞争和大多数人的工作动力
• 计划经济在理论上彻底否定竞争的积极意 义。在实践上,各计划经济国家都在一定 程度上做了修正,但是依旧还是把大多数 人的动力磨灭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是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发现的生物界基本 法则。这一法则也一直支配着人类社会。 消除了竞争,个人与经济组织努力工作的 压力和动力一同被消除了,社会如何进步? 返回
4
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多样性需求
• 人与动物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区别于人即是高度社 会化的又是非常个性化的。需求个性化、多样化 是人的内在要求,而且人的需求又经常处于变化 之中。计划经济对于整齐划一的需求容易满足, 而对于不断变化的需求无法满足。如果绝大多数 社会成员心甘情愿如同士兵或囚犯一样,吃同样 的食物、穿同样的衣服;或者如同家禽、家畜一 般吃同样的饲料,住同样的棚舍,那么计划经济 将多一分存在的理由。如果一种制度是建立在社 会成员需求整齐划一的基础上,就不能说它是人 道的、理性的,它就没有长期存在的理由。返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