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浅析我国行政程序中的证明标准

浅析我国行政程序中的证明标准

( 构建我国的行政程 序 二) 证明标准的初步构想
行政程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 因此对行政 程序给予统一的证明标准似乎不太可能。在此, 笔者建 议将行政行为以强度不同分为下列三类来进行讨论。 1 针对人身及财产的强制性行政行为 .
() 1行政处罚的证明标准。确定行政处罚证明标准 比较困难。我国行政处罚法第 3 条规定, O 公民、 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 依法应当给予行
证明标准的概念历来是刑法学界和 民法学界比较 亲睐的话题 , 但是近年来随着现代行政法学的一些新的 发展 , 证明标; 隹在行政法中也成 了一个新的话题。但是 大部分也只是在行政诉讼中加以讨论 , 而忽略了行政程 序中的证明标准问题。在行政行为作 出之前, 行政机关 在经过 比较鉴定 , 各方面的权衡之后对证据的证 明度进
摘要: 行政程 宇的证明标准在我国理论界 昕提及的比较 少, 一般在私法中 提到的比较 多, 如民法中 的排除合理怀疑等等, 而在诸如行政法的公法当中, 尤其是在程序法当中, 证据的标准也都是借用民法
中的证据标准来加以适用的。文章通过对证明标准的概念、 来源、 种类等加以分析, 通过传统的民事诉
,a是一个临界点 , ,t T - , 即越过了这个临界点就算过度 , 没达到这个标准就是不符合要求。证明标准也就是在证
明过程中的这个度。证明标准又称证明要求、 “ 证明任务、 法定的证明程度或证明度等 , 是指按照法律规定认定的
案件事实或者形成一定的法律关系对证明所要求达到的 程度或标准。 之所以要对行政程序证明柿 隹 ” 单独进行 讨论是因为在行政程序过程中, 行政机关行使一定行为
论, 以期免于被行政诉讼所淹没, 找到其在行政法学的一 席之地 , 引起大家对行政程序证据规则的重视。

2023年华东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613宪法与行政法学考试试题

2023年华东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613宪法与行政法学考试试题

2023年华东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613宪法与行政法学考试试题业务课名称:613宪法与行政法学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考生特别注意:①答题必须写在由各考点提供的教育部统一格式的业务课答题纸上,凡写在其他任何非教育部统一格式答题纸上的答题内容一律无效。

②答题纸装订线左侧的考生姓名、报考专业和考生编号三项内容必须填写完整准确,错填、漏填或在指定位置以外地方填写的一律不给分。

宪法(75分)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全国人大的工作监督权。

2.简述现代国家专门机关违宪审查模式。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论述人民主权原则。

2.对妇女权益保障法28条:“妇女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等人格权益受法律保护。

媒体报道涉及妇女事件应当客观、适度,不得通过夸大事实、过度渲染等方式侵害妇女的人格权益。

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妇女人格。

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通过广告、商标、展览橱窗、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等形式使用妇女肖像,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的修改,通过宪法规定和原理阐述其原理。

三、案例题(15分)高校生王某请假出门打疫苗,打完疫苗私自去外面玩导致变成了密接,学校作出处分。

王某不服去省教育行政局申诉,以宪法53条为由,认为宪法只规定“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校的规定既不是宪法也不是法律,不能对他进行处分。

试从宪法权利与义务以及国家机关义务分析。

行政法(75分)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行政协议中利害关系人的认定标准。

2.行政许可效力消灭的情形。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对行政处罚法中通报批评制度的认识。

2.论述法律保留原则和法律优位原则的关系。

三、案例题(15分)李三德系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陈家村(以下简称陈家村)村民,在该组拥有宅基地并建有房屋。

苏州大学法学研究生招生

苏州大学法学研究生招生

苏州大学一、苏州大学简介:苏州大学位于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

一个世纪的风云际会,一个世纪的奋勇拼搏。

经过几代人的含辛茹苦,经过几代人的上下求索,使得苏州大学这棵百年老树,繁花似锦,硕果满枝。

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苏州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又迎来了新的契机,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关怀和支持下,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精神,苏州大学先后与原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和苏州医学院合并,使得百年老校如虎添翼,发展势头越发强劲,呈现出一派改革发展的勃勃生机。

如今的苏州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十一大学科门类,具有相当规模,基础较为雄厚,办学效益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出了十几万名专业人才。

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发表的《2008中国大学评价》公布了全国高校2008年的最新排名,苏州大学以29.46的总分在排名中列第37位,名列江苏省第四。

而落实江泽民同志为苏州大学百年华诞的亲笔题词"努力将苏州大学办成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正成为新世纪全体苏大人锐意进取的新的动力。

苏州大学历史悠久,学风醇厚,在苏州大学百年的历史中,名家辈出,如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费孝通、雷洁琼、孙起梦,曾任全国侨联主席的董寅初,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原海牙国际法庭大法官倪征奥,原香港高等法院大法官洋铁樑……二、苏州大学法学院简介: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隶属于苏州大学,为江苏省最早成立的法律人才培养的基地。

苏州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

1915年,以东吴大学为本,于上海创设"东吴大学法学院"。

学院教学突出“英美法”内容,专以讲授“比较法”为主,其科学的培养目标和鲜明的教学特色,使东吴大学的法学教育在当时饮誉海内外,时有“南东吴、北朝阳”之称。

2007年法学各专业基础课

2007年法学各专业基础课

2007年法学各专业基础课(A卷)(2009-01-19 19:41:12)标签:教育分类:专业综合课苏州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法学各专业基础题 A卷来源:真题试卷一、法理学部分(总40分)(一)名词辨析(各5分)1.法系与法律体系2.法制与法治(二)简答(各10分)1.法不溯及既往的理论依据是什么?2.法律原则在何种情形下应作为司法判决的依据?3.行政程序与司法程序的区别何在?二、宪法学部分(总30分,各15分)1.我国现行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对此,有人认为平等是一项基本权利,有人则认为平等是一项原则。

谈一谈你的看法。

2.试论宪法与部门法的关系(考试可以适当结合所报考专业涉及的部门法加以论述。

)三、刑法学部分(总40分)(一)简答(各10分)1.从理论和实践上简述我国刑法中规定的洗钱罪。

2.简述犯罪人与被害人的互动关系。

(二)论述(共20分)试述我国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与刑法观念的变革。

四、民法学部分(总40分)(一)名词解释(各5分)1.罗马民法2.建筑物区分所有权3.公示公信原则4.缔约过失责任(二)简答(各10分)1.要约失效的原因主要有哪些?2.《民法通则》中规定了哪些种类的特殊侵权行为?2007年法学各专业基础课(B卷)(2009-01-19 19:44:16)标签:教育分类:专业综合课苏州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法学各专业基础题 B卷(分值与A卷相同,不再说明)来源:真题试卷一、法理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2.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二)简答1.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的区别何在?2.上位法与下位法在法律适用中的关系如何?3.司法独立应当包含哪些主要内容?二、宪法学部分1.简述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内容,并请你谈谈自由权与社会权的区别。

2.人民法院在审理普通的诉讼案件时有无必要应用宪法?谈谈你的观点,并予以论证。

苏州大学法律硕士复试真题2009年至2020年持续更新中 苏大法硕复试真题 苏大法硕复试经验

苏州大学法律硕士复试真题2009年至2020年持续更新中 苏大法硕复试真题 苏大法硕复试经验

苏州大学法律硕士复试专业课口试真题(09年-20年)第一编:刑法1.共同犯罪的中止(2018)在共同犯罪中,要成立犯罪中止,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必须具备有效性。

共同犯罪中的部分共犯人退出或者放弃犯罪的,可以成立中止。

但除必须具备犯罪中止的一般要件外,还必须具备“有效性”,即有效地阻止共同犯罪结果发生或者有效地消除自己先前参与行为对共同犯罪的作用。

2)中止的效力仅及于本人,不及于其他共犯人部分共同犯罪人自动放弃犯罪且具备有效性的,单独成立犯罪中止,但是其中止的效力不及于其他共同犯罪人。

3)缺乏有效性不能单独成立中止。

在共同犯罪中,共同犯罪人消极退出犯罪或者自动放弃犯罪、阻止共同犯罪结果未奏效的,不能单独成立犯罪中止。

2.共同犯罪中止的条件?(2018)共同犯罪中的部分共犯人退出或放弃犯罪的,可以成立中止,需满足以下条件:a.犯罪中止的一般要件,时间性、自动性条件必须具备b.必须具备有效性。

即有效地阻止共同犯罪结果发生或者有效地消除自己先前参与行为对共同犯罪的作用。

c.中止的效力仅及于本人,不及于其他共犯人。

部分共同犯罪人自动放弃犯罪且具备有效性的,单独成立犯罪中止,但是其中止的效力不及于其他共同犯罪人。

d.缺乏有效性不能单独成立中止。

在共同犯罪中,共同犯罪人消极退出犯罪或自动放弃犯罪、阻止共同犯罪结果未奏效的,不能单独成立犯罪中止3.过于自信的过失(2018)过于自信的过失,又叫"有认识的过失"。

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过于自信的过失的特征表现为认识特征和行为特征,认识特征表现为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同时又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意志特征表现为行为人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即危害结果的发生是违背行为人的意志的。

行为人往往会根据自己的认识,采取一定的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措施。

苏-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课-程-表

苏-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课-程-表

苏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课程表
选修课程学生名单待开学两周确定后发放.知识产权法为法硕与选修合班。

苏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课程表
苏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课程表
苏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课程表
苏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课程表
苏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课程表
苏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课程表
苏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课程表
苏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课程表
苏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课程表
苏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课程表
苏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课程表
苏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课程表
附件:法学院2011级法律硕士(法学类)本学期授课提纲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上课时间:上午8:30开始,下午14:00开始,每个专题授课时间为四个课时
上课地点:王健法学楼A座三楼电子阅览室。

苏州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苏州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苏州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2000年A、法理学:1、什么是权利?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怎样?2、结合我国法律现代化过程中的法律移植实践谈谈法律移植的必要性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B、宪法学:一、名词解释:1、宪法秩序;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行政区划;4、宗教信仰自由二、事例分析:宪法监督制度的核心和关键,是宪法监督机构如何设置。

宪法学界有人认为,在我国要达到理想的宪法监督效果,必须实行司法审查制度,即由普通法院来行使违宪审查权。

问:1、你是否赞成这种看法?2、你认为应该如何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三、论述题:1、试述宪法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2、试比较议会君主制和议会共和制的不同特点。

3、试述现代民主国家公民基本权利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

C、行政法学:1、试述我国行政法学中行政主体的定义及其特征。

行政主体是组织,还是既包括组织,又包括国家公务员个人?2、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性质如何界定?应如何加强对这类文件的监督?3、公开原则在行政程序制度应如何得到体现?谈谈你的看法。

4、分析题:乘飞机前,民航安全检查员实行开包检查和人身复查,对此不少旅客感到麻烦,时有拒绝检查的情况发生。

有的旅客指责安全检查是”侵犯人权“。

你认为:旅客的指责有无道理?如何分析安全检查行为的性质?从拒绝检查此类时间中我们应引起哪些思考?2001年:A、综合卷:一、简答题:1、什么叫法律规则?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有和区别?2、谈谈法律对自由的保障作用。

二、论述题:1、试论法治的实体要件B、宪法:1、试述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2、什么是宪法修正案?试述1999年我国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

3、试述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4、什么是宪法监督?你认为应当怎样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5、据有关媒体报道,自1999年底以来,我国许多大城市如沈阳、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相继拉开了社区改革的序幕,改革的理由主要是:以退休妇女为主要成员的”老大妈“型居民委员会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要求,而且居民委员会干部由街道办事处任命,居民委员会只是”政府代言人“,不能真正实行居民自治,为居民服务。

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库1.doc

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库1.doc

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库1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科目考查的内容范围此门科目包括两个部分:体育基本理论、运动生理学第一部分体育基本理论一,关于体育概念的基本理论(一)关于体育概念的历史回顾:1、古代体育概念2、近代体育概念(二)关于现代体育概念问题:1、体育概念的争论及其原因2、体育的总概念3、体育的本质4、体育总概念的相似概念二,关于体育观念的基本理论(一)体育整体观:1、体育整体观的提出和意义2、体育整体观的应用(二)体育价值观:1、体育价值观的含义与基本内容及其特点2、体育价值观与体育理念问题3、体育价值观与体育精神问题(三)人文体育观:1、人文体育观的确立;2、现代体育的人文价值取向(四)科学体育观:1、科学体育观的形成和认同2、科学体育观的多视角分析三,关于体育主体实施的基本理论(一)体育的基本形态1、体育教育2、竞技体育3、群众体育(二)体育的基本功能1、体育功能概述2、体育的基本功能(三)体育的目的和任务1、体育目的任务的确定依据2、我国体育的目的任务(四)体育实施途径1、体育教学2、运动训练3、运动竞赛4、体育锻炼5、体育娱乐(五)体育的基本手段1、体育手段概述2、传统体育手段3、时尚体育手段4、体育手段的构成四,关于体育与社会要素互动的基本理论1、体育与政治紧密联系2、体育本质的非政治特征(二)体育与经济1、经济是体育发展的基础2、体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三)体育与教育1、体育是全面发展和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关系3、体育与平等观念及法制精神的培养(四)体育与艺术1、体育与艺术相伴发展2、体育与艺术的联系和区别3、中国武术追求的神韵(五)体育与军事1、体育与军事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2、体育与军事联系的利弊3、现代军事体育的勃兴1、中国传统体育与传统医学的相互联系和促进2、国外体育与医疗卫生的相互联系和促进3、在体育与医学互渗中诞生的运动医学(七)体育与宗教1、因宗教而产生和被倡导的体育2、基督教的宗教改革及其对体育的贡献3、少年寺武术-世界宗教史上的一大奇观五,关于体育相关运作的基本理论(一)体育体制及其改革1、国外体育体制的几种模式2、我国体育体制及其改革(二)体育法制与伦理建设1、依法治体与体育法制建设2、我国体育法的颁行及主要内容3、体育伦理建设的重要意义和途径(三)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实施1、发达国家的体育发展战略2、我国体育发展战略(四)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1、体育产业概念2、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部类中的归属3、各类体育市场概况4、国外体育产业发展概况5、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及前景(五)体育环境及其优化1、体育环境概述2、体育与社会人文环境3、体育与自然环境4、体育与人工环境(六)体育科技发展与体育科技工作1、现代体育科技发展概貌2、体育科技工作3、体育科研方法(七)体育的宏观评估与预测1、体育宏观评估原则及要素2、体育预测及其基本方法六,关于现代国际体育的基本理论(一)现代国际体育的基本特征1、现代国际体育的内在特征2、现代国际体育的发展特征(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1、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与发展2、21世纪初期的奥林匹克运动(三)当代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1、参赛与申办奥运会的历程2、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二部分运动生理学一、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一)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1、能量的直接来源——A TP2、能量的间接来源——糖、脂肪、蛋白质(二)肌肉活动能量供应的三个系统1、磷酸原系统2、乳酸能系统3、有氧氧化系统(三)肌肉活动的代谢特征及影响因素1、肌肉活动时能量供应的代谢特征2、能量连续统一体理论3、肌肉活动时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分析二、肌肉收缩(一)肌肉的微细结构1、肌原纤维2、肌管系统(二)肌肉的特性1、肌肉的物理特性2、肌肉的生理特性(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2、动作电位3、动作电位的传导4、局部兴奋(四)肌肉的收缩原理1、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2、肌肉的兴奋-收缩耦联3、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过程(五)肌肉的收缩形式与力学特征1、单收缩和强直收缩2、缩短收缩,拉长收缩和等长收缩3、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六)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1、人类肌纤维类型2、两类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和代谢特征3、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分布4、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5、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6、运动时不同肌纤维的动员(七)肌电图1、肌电图的引导2、正常肌电图3、肌电图的应用三、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一)神经系统及其功能1、神经元2、突触及突触传递3、神经递质与受体4、神经胶质细胞5、神经营养因子(二)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1、感觉概述2、视觉3、听觉4、位觉5、本体感受器--肌梭和腱器官(三)躯体运动的神经调控1、运动的脊髓调控(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控)2、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控3、高位中枢控制的下行通路4、运动功能的整合四、激素与运动(一)内分泌、内分泌腺与激素概述1、内分泌与内分泌腺2、激素与激素的分类3、激素的一般生理作用和作用特征(二)激素作用的机制和调节1、受体以及作用特征2、激素作用的机制和过程3、激素分泌的调节(三)主要内分泌腺的内分泌功能1、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2、垂体的内分泌功能3、甲状腺、甲状旁腺内分泌功能与调节钙、磷酸、代谢的激素4、肾上腺的内分泌功能5、胰岛的内分泌功能(四)功能器官的内分泌及激素1、松果体的内分泌2、功能器官的内分泌功能3、组织激素(五)运动与内分泌功能1、儿茶酚胺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i2、糖皮质激素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3、生长激素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4、抗利尿激素和盐皮质激素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5、胰岛素和高血糖素对运动的适应与反应6、激素对运动应答与适应的基本规律五、血液与运动(一)血液的组成与特性1、血液的组成2、血液的理化性质(二)血液的功能1、运输功能2、血液的调节功能3、血液的防御和保护功能六、呼吸与运动(一)肺通气1、肺通气功能的评定苏州大学在职研究生相关考试情况4苏州大学在职研究生相关考试情况苏州大学是江苏省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为了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苏州大学开办了在职研究生教育,并受到了不少在职人员的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A、法理学:1、什么是权利?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怎样?2、结合我国法律现代化过程中的法律移植实践谈谈法律移植的必要性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B、宪法学:一、名词解释:1、宪法秩序;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行政区划;4、宗教信仰自由二、事例分析:宪法监督制度的核心和关键,是宪法监督机构如何设置。

宪法学界有人认为,在我国要达到理想的宪法监督效果,必须实行司法审查制度,即由普通法院来行使违宪审查权。

问:1、你是否赞成这种看法?2、你认为应该如何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三、论述题:1、试述宪法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2、试比较议会君主制和议会共和制的不同特点。

3、试述现代民主国家公民基本权利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

C、行政法学:1、试述我国行政法学中行政主体的定义及其特征。

行政主体是组织,还是既包括组织,又包括国家公务员个人?2、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性质如何界定?应如何加强对这类文件的监督?3、公开原则在行政程序制度应如何得到体现?谈谈你的看法。

4、分析题:乘飞机前,民航安全检查员实行开包检查和人身复查,对此不少旅客感到麻烦,时有拒绝检查的情况发生。

有的旅客指责安全检查是”侵犯人权“。

你认为:旅客的指责有无道理?如何分析安全检查行为的性质?从拒绝检查此类时间中我们应引起哪些思考?2001年:A、综合卷:一、简答题:1、什么叫法律规则?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有和区别?2、谈谈法律对自由的保障作用。

二、论述题:1、试论法治的实体要件B、宪法:1、试述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2、什么是宪法修正案?试述1999年我国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

3、试述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4、什么是宪法监督?你认为应当怎样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5、据有关媒体报道,自1999年底以来,我国许多大城市如沈阳、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相继拉开了社区改革的序幕,改革的理由主要是:以退休妇女为主要成员的”老大妈“型居民委员会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要求,而且居民委员会干部由街道办事处任命,居民委员会只是”政府代言人“,不能真正实行居民自治,为居民服务。

主要改革做法是:合并几个居民委员会,成立”社区委员会“或”社区管理委员会“,其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其职能由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

请你运用宪法学的有关知识和理论,对这种以社区委员会取代居民委员会的做法进行分析评论,并就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应当如何进行改革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C、行政法:1、试述行政的最显著特征(并讨论最基本特征与其他特征的关系)2、试述《行政复议法》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服役范围的意义。

3、行政合同概念是否成立?4、对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国家行为“概念,应如何理解?5、行政指导行为应否纳入行政诉讼范围?请你发表意见。

2002年A、宪法学:1、”人权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这句话对吗?请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2、试论人民主权原则3、比较分析中外宪法规定的司法机关的特点。

4、你认为我国怎样才能走上宪政之路5、案例分析:齐玉苓案(具体题述省略)问:法院在审判案件中有无必要直接适用宪法?如有必要,法院应在何种情况下直接适用宪法?本案的做法对吗?请运用宪法学有关知识和理论进行分析评论。

B、行政法学:1、试析行政权的权限。

2、试论行政信息公开与人民主权原则的关系。

3、试论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审批制度的弊端。

4、试析行政立法的涵义与特征。

5、试析行政诉讼中的确认判决。

C、综合卷:1、法律有哪些规范作用2、什么是权利?什么是权力?两者的关系如何?2003年行政法学(含行政诉讼法学)1. 试述现代行政法律关系的发展变化(25分)2. 评析“政府法治论”(25分)3. 评析行政强制执行主体的不同模式(25分)4. 比较行政听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对行政行为的监督(30分)5. 比较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与行政行为法律适用(20分)6. 《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规定如何?入世后该如何进一步完善?(25分)宪法学(100分)一、有人认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实行高度自治的特别行政区制度,我国已不再是单一制国家,而变成为联邦制国家。

这一看法对吗?请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0分)二、权力制约原则的含义是什么?并评述权力制约原则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

(20分)三、试分析我国现行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存在的主要缺陷,并提出你的修改完善意见。

(20分)四、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试运用宪法学有关理论,论述我国应当怎样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这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25分)五、据媒体报道:2002年4月13日,四川大学法学院8名大学生结伴去峨眉山游玩。

购票时,他们发现,风景区全价门票为每人80元,学生半价优惠。

但让他们惊讶的是,当地(乐山市)学生凭学生证购票只需每人10元。

大学生认为,同样的风景,对不同地域的游客价格不一样,这是对外地游客的歧视。

7月2日,他们以风景区管委会对游客实行地域性歧视待遇,违反宪法平等权为由,诉至法院,要求峨眉山风景区管委会赔礼道歉,并终止地域性歧视行为。

请问:(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是一项原则,还是一项基本权利?为什么?(2)什么是宪法诉讼?宪法诉讼与宪法司法化、宪法监督有什么联系和区别?(3)本案属于宪法诉讼吗?为什么?(25分)2004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辨析行政主体、行政机关、行政法人、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诸概念(20分)二、我国《行政许可法》第八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

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请问:该条规定体现了现代行政法的什么原则?并请分析该原则的内涵及其意义(30分)三、如何理解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的“特权”?(20分)四、行政行为违法的种类分析(30分)五、行政诉讼中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分析(20分)六、在一起行政赔偿案件中,受害人提出了数百万元的巨额赔偿请求,其中大部分是精神损害赔偿。

但法院最终判行政机关赔偿受害人2000余元,而对受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不予支持。

结合本案,对我国现行行政赔偿的范围进行分析。

(30分)法理学与宪法学一、辨析题(每题8分,共24分)1.公法与私法2.宪法权利与宪法权力3.违宪审查与宪法司法化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法的正义价值。

2.简述法律程序的功能。

3.简述公民成为宪法关系主体的意义。

4.根据宪法学的基本原理,谈谈你对竞选的看法。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论法治的构成要件。

2.论宪法与政治文明的关系。

3.论我国现行宪法修改制度的完善。

四、事例分析题(26分)据媒体报道:安徽省某大学2003届毕业生张杰(化名),于同年6月参加了安徽省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的是安徽省芜湖市委办公室经济管理人员,其笔试和面试的成绩在近百名竞争者中名列第一。

然而,他因为在随后的体检中查出感染了乙肝病毒而被芜湖市人事局宣布体检不合格并被拒绝录用。

相关医学专家认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是乙肝患者,基本上不具备传染性。

据医学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像张杰这样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有1.2亿人。

我国卫生部《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规定,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应按现症肝炎病人处理,除不能献血及从事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

请问:(1)芜湖市人事局的做法是否违反宪法?为什么?(2)在现有体制下,张杰应当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3)在我国宪法中,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制度有哪些?是否存在不足?若存在不足,你认为应当如何完善?2005年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1.行政法的渊源分析(20分)2.行政行为成立、行政行为合法、行政行为无效诸概念辨析(25分)3.《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对原告资格的发展分析(25分)4.现行行政诉讼制度中的司法变更权分析(25分)5.试论行政紧急权力(25分)6.行政法(学)的发展趋势分析(30分)法理学与宪法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法律关系2、法的安定3、法律位阶4、人权5、宪法观念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法与经济的关系。

2.简述宪法上的生命权。

3.简述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4.简述我国的政体制度。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论法律职业与法治的关系2.论实现宪政的基本条件。

四、事例分析题(25分)据媒体报道:2004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设立了法规审查备案室,专门负责对国家机关与其他组织和公民依照《立法法》规定提出的有关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违法违宪的审查要求和审查建议进行先期研究,确认是否进入启动程序,然后交由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

请根据我国宪法的有关规定以及宪法学的基本原理,对这一则消息加以分析评论,并提出你对完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