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科介绍 - 湖北学位网

合集下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经济学参考书目: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周彦文,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吴树青、谷书堂、吴宣恭,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3.《西方经济学》(上、下册)高鸿业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经济学包括:(1)政治经济学(占60%);(2)西方经济学(占40%)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李秀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肖前。

2.《西方智慧的源流》,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张传有。

《欧洲哲学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修订版,陈修斋、杨祖陶。

3.《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周三多等主编。

010105 伦理学1.《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罗国杰。

2.《伦理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罗国杰。

3.《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四版,李秀林。

4.《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东北财大出版社1995年版,周彦文。

5.《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二次印刷,吴树青、谷书堂、吴宣恭。

020101 政治经济学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东北财大出版社1995年版,周彦文。

2.《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二次印刷,吴树青、谷书堂、吴宣恭。

3.《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高鸿业。

020102 经济思想史1.《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中南财经大学(内部印刷),万安培。

2.《近代西方经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汤在新、傅殷才主编。

020103 经济史1.《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纲要》,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赵德馨主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年本科招生专业(类)设置及选科要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年本科招生专业(类)设置及选科要求

中韩新媒体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 电影学
视觉传达设计 电影学
不限 不限
文澜学院
经管试验班
经济学、经济与金融、会计学
不限
注:学校按大类录取的考生,入学后,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进行专业分流;具体专业类中所包含专业及相应选考科目以 2020 年 计划来源系统公布专业为准。
工商管理类
学(政府法制方向)、法学 (刑事司法方向)
治安学、侦查学、边防管理
思想政治 (1 门科目考生必须 选考方可报考)
英语、商务英语、英语(翻译 方向)
不限
法语
不限
日语
不限
俄语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
新媒体 汉语言文学
不限 不限 不限
数字媒体艺术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 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 理、旅游管理、农林经济管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 年本科招生专业(类)设置及选考科目要求
学院 哲学院 经济学院 财政税务学院 金融学院
法学院
2020 年本科培养专业(类)设置 哲学
国际政治 社会学
所含专业(方向) 哲学
国际政治 社会学
选考科目 不限 不限 不限
经济学类
经济学、国际商务
不限
财政学类 金融学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法学类
不限 不限
会计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统计与数学学院
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
管理科学 经济与贸易类 工商管理类(财务会计) 公共管理类
劳动关系 统计学类
计算机类 环境工程
管理科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
物理 (1 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 方可报考) 不限
会计学、财务管理
不限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 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 劳动关系

行政管理学_中南财经政法大学_1 第一章——绪论_(1.2.1) “行政”的概念界定

行政管理学_中南财经政法大学_1  第一章——绪论_(1.2.1)  “行政”的概念界定

【2】“行政”概念界定同学们好。

我们需要先来解读一下《行政管理学》这个课程名称的基本概念:看看什么是行政、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学。

“行政”这个概念在中国的词汇里古已有之。

比如在《左传》里就有“行其政令”、“行其政事”的记载。

在《史记•周本纪》里更是直接出现了“召公、周公二相行政”的记载。

在中文里,“行”是动词,“政”是名词,二者结合,“行政”就是执掌政务、处理政事的意思。

在西方,“行政”administr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adminatrarc,主要含义也是执行事务。

现在非学术领域“行政”的含义已经被引申到更广的范围了。

《现代汉语词典》里对“行政”的解释是“指机关、企业、团体等内部的管理工作。

”不过在学界,对“行政”的理解就没有这么简单了,他们对“行政”的不同理解大致有三种。

(一)基于“分权”学说的行政观这种观点认为“行政”就是指立法、行政、司法并立“三权”中的行政权或行政权的行使。

这种观点也被称为狭义行政观。

在西方,分权学说始于古希腊时期,当时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就在他的代表作《政治学》中,将政权分为讨论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此后分权学说不断被完善,直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他集前人分权思想之大成,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同时提出并论证了以权力约束权力的可能和必要。

基于分权学说理解“行政”,可以比较清楚地从理论上界定“行政”边界,可以比较清楚确定行政的主体和客体,从而区分行政权力与其他权力行使活动。

但其局限也是明显的,主要是不符合现实社会的实际状况。

20世纪以来,各个资产阶级国家的行政权力都表现出扩大的趋势,而行政权力扩大的主要形式就是“三权”的互相渗透。

在“三权”边界实际上日益模糊的今天,用狭义的行政观解释现实已经困难,还要它担负理论指导的重任,显然是难以办到的。

(二)基于“政治—行政二分”的行政观这种观点认为政治与行政是分离的,政治是国家意志和利益的表达过程,而行政则是国家意志和利益的执行过程。

法理学(1)

法理学(1)

中国历史上的法家
8、荀况 《劝学》的作者。“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 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荀子是儒家中 的革新力量,与孔孟有别。 9、韩非 与李斯同为荀子门下。“严家无悍妇,而慈母有败 子,君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也。 ” “用法之相忍,以弃仁之相怜。 ”“民固骄于爱, 听于威 。”
西方法学流派
二十世纪三大法学流派 1、新自然法学派 罗尔斯、德沃金、富勒 2、规范法学派 凯尔森的纯粹法学、哈特的新分析法学 3、社会法学派 韦伯、狄骥、庞德 小结:西方法理学理论框架主要围绕价值、规则和事 实三者建构。
中国法理学
清末,法理意识的觉醒 严复、康有为、梁启超,《中国法理学发达史》 (1898),孙中山 民国时期,不同法理思想的混杂 新中国法理学的发展 50年代《国家与法的理论》、80年代《法学基础理论》 90年代后期《法理学》 改革开放后,法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
法理学
任课教师:周其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理论法学系 Tel:65127270 Email:zhouqim@
About Me …
籍贯:湖北武汉 本科学历为机械工程,历任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工 程师、武汉扬子江律师事务所律师和武汉星海合唱团 团员。 1997年-2000年,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学 硕士学位。 2004年-2007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 学位。 2000年7月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任教至今。
不同的法学定义
延伸思考: 从正义,到权利,体现了对法学认识的深化。 柏拉图:“在一切科学中,最能使人类完善且使他们 感兴趣的是法律科学。” 学习和研究法学是一个伟大的事业。
法学的性质和使命
法学的性质
法学是以法现象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门类。 法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客观存 在的事物;另一方面,法律又是人制定的,具有主观性。 法是社会政治领域、国家生活中的现象,总是与政治、国家 相联系,具有阶级性,体现一定阶级的利益、世界观和价值观。 有统治阶级的法学和被统治阶级的法学。 法学作为一门科学,有自身的规律,具有科学的属性,研究 法学就是为了发现法律规律,认识法律的本来面目。

030101法学专业

030101法学专业

法学专业专业简介学科:法学门类:法学类专业名称:法学专业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熟悉我国的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信息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了解法学的理论前沿和法制建设的趋势;◆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具有运用法学知识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法学。

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司法、国际经济法。

实践教学:包括见习、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审判、疑案辩论、实习等,一般不少于20周。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原专业名: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学、商法、刑事司法。

就业数据综合介绍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法学都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并在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古希腊,法学被看作是治理国家的学问,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也主张“法治”。

可见,法学乃经世之术。

法学与政治学关系密切,在现代国家中,很难找到脱离法律制度的政治,也很难找到与法学无关的政治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初试参考书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初试参考书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初试参考书目241 二外法语1、《大学法语简明教程》,薛建成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版。

242 二外日语1、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43 二外德语1、《大学德语》(修订本)1、2册,张书良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01 政治学原理1、《政治学基础》,王浦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

60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肖前、黄楠森、陈晏清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第五版,李秀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04 社会学原理1、《普通社会学理论新编》,庞树奇等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西方社会思想史》,于海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05 法学基础1、《法学通论》(法学理论、宪法学部分),吴汉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或以后各版本)。

606 基础英语1、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综合教程》 (1、2、3、4),何兆熊主编,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2005年版。

2、《高级英语》(修订本1、2),张汉熙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版。

607 新闻学基础1、《新闻学导论》,李良荣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08 公共管理基础综合1、《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四版。

(或以后各版本)2、《公共管理学》,徐双敏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更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日期:2011-9-22 11:31:25 来源:zsb 查阅数:86300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48年的中原大学,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是全国首批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4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优势学科4个、特色学科3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

学校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本科专业50个、硕士点81个、博士点42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专业硕士(JM)、会计专业硕士(MPAcc)、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等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拥有各层次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地区学生的招生权。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我校自2010年起实行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我校2012年预计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400余名(含推荐免试生、少数民族骨干生),具体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我校的招生计划为准。

入学考试形式有推荐免试、全国统考、联考和单考等。

2012年我校继续实行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按学年收取学费,设立学业奖学金和新生奖学金,硕士研究生实行以3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

一、报考条件(一) 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2-2013学年度校级优秀博士、硕士论文获得者名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2-2013学年度校级优秀博士、硕士论文获得者名单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深沪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
101
工商管理学院
李立
农业经济管理
惠州市农地整治绩效评价问题研究—基于农户满意度的视角
102
工商管理学院
姚镜
国际贸易学
中美货物贸易中隐含碳的研究
103
工商管理学院
余弋
国际贸易学
出口市场多元化和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关系的研究
104
15
法学院
邵劭
诉讼法学
测谎结论的证据效力研究
16
法学院
张敏纯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科学与法律融汇下的环境毒物侵权归责体系研究
17
法学院
凡启兵
国际法学
《罗马条约Ⅲ》研究
18
刑事司法学院
胡向阳
侦查学
环境污染损害鉴定问题研究
19
刑事司法学院
孙笛
侦查学
刑事侦讯研究—基于本体于规范的分析
20
刑事司法学院
阮清新
刑法学
116
工商管理学院
孙雪玉
产业经济学贸易经济方向
顺周期性下的金融加速器效应研究
10
金融学院
秦俊武
国民经济学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约束下的住房开发投资变动研究
11
法学院
齐建英
法学理论
语用学视域中的法律推理研究
12
法学院
杨树林
法律史
论近代中国检察制度的变迁——以司法党化为中心
13
法学院
秦小建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论宪法的道德使命
14
法学院
王冠华
民商法学
保险格式条款合理期待解释原则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特色学科简介
一、学科团队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科点现有教师由22人组成,年龄大都在50岁以下。

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讲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10人、在读博士3人,其余的均具有硕士学位,有3人具有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经历。

本学科队伍力量雄厚,有多人获得“国务院政府津贴”,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工程支持计划,省部级“跨世纪学科(术)带头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湖北省首届中青年法学家,“先进教育工作者”和“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刘茂林教授、方世荣教授分别担任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二、学科基地(平台)建设
本学科建有校一级的研究机构——“宪政理论研究所”,与湖北省人大共同组建了“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创办并连续出版了《公法评论》,创建了“中国公法评论网站”,作为发表学术成果和与同行交流的主要平台。

三、主要学科带头人
刘茂林教授是我国知名的宪法学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宪法学专家组主要成员、二级教授、国家级精品课程《宪法学》负责人、《公法评论》主编,兼任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宪法学教学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法学会宪法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是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他在宪法学基本理论,如宪法结构、宪法秩序、地方制度、村民自治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开拓性,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并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石佑启教授为年青的行政法专家,中国法学会行政法研究会常务理事,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首届十大中青年法学家,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他在行政法学范式转换、私有财产权的公法保护、行政程序违法的法律责任等问题的研究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获得了多项奖励。

王广辉教授的著作《比较宪法学》,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体系和内容富有创新,在学术界产生了
较大的反响;《通向宪政之路——宪法监督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当代各国宪法监督体制遵循的原理、内容、特点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受到同行的好评。

四、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科点始建于1953年,蒋碧昆、曾广载、刘庆华、廖晃龙等老一辈宪法学、行政法学家为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1986年本学科点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较早的学科点之一。

1997年获得在港澳台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资格,1997年被确定为司法部重点学科,1998年被确定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3年取得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宪法学、行政法学分别被被评为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

五、学科在科研与教学上的成绩
本学科点近五年共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在《中国法学》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20余篇,有100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及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全文转载或摘要。

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教育部资助优秀中青年教师基金、司法部科研基金等课题20余项。

科研获省部级以上奖项奖30余项。

近年来,本学科培养了一大批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秀人才,近五年主编各类教材近30部,其中1项获得司法部优秀教材二等奖,2项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同时本学科积极进行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获多项教学研究项目和教学成果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