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揠苗助长教学设计(实用文本)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焦、筋、疲”等5个生字,会写“筋、疲”2个字。
2.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意思。
3.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亡羊补牢》,谁能说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这是一篇寓言故事,会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寓言故事,看老师写课题:揠苗助长。
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揠”这个字笔画多,不好写,也不常见,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它的意思的?可以通过偏旁以及后面的“助长”来猜一猜,还可以根据生活中讲到的拔苗助长来理解,也可以看图来理解。
在理解重点字的基础上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读通课文,讲清故事。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读书情况,不过要求有些特别。
⑴我说一个词语的意思,你猜猜是哪个词语?第一个:自己跟自己说话。
(自言自语)第二个: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筋疲力尽)学生认读两个成语,教师书写“筋疲力尽”。
⑵接下来我们找几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谁能根据老师说的一个关键词,读出相关的段落?教师依次说:揠苗助长的原因、这个种田人是怎么做的、他怎么跟家人说的、揠苗助长的结果3.在学生读完一段后,引导学生写出本段的一个关键词。
长得快些往高里拔一大截枯死了4.根据关键词来讲故事。
三、读懂课文,理解寓意。
过渡:最终,禾苗都枯死了。
造成这样的结果,就源于这个人的一种心态,读一读第一段,你能不能找出写他心情的词语来?(焦急)1.紧扣“焦急”,明白急于求成心太急。
出示句子: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⑴认读词语:焦急。
说到急,你还会想到哪些词语?(着急、急忙、急切)这个“焦急”可就不一样了,大家知道“灬”表示什么意思吗?火在下面烤着,该有多着急呢!谁理解了?⑵真正理解的同学应该能够读出“焦急”。
揠苗助长优质教案(精选8篇)

揠苗助长优质教案(精选8篇)《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2.继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词句,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前构思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从朗读入手,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寓意。
在朗读方我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如分组、小组、同桌等多种形式,学生通过朗读,都能很好的领会到寓意,另外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去体会种田人盼望禾苗快些长高的那种迫切的心情,通过分析感悟理解本则寓言所蕴含的深刻寓意。
在教学过程中,我所采取教学方式都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操作中朗读理解感悟等目标均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特别是讨论“巴望”能否换成“盼望”“希望”和理解“总算”等词语时,学生们能很快达成共识。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初读课文,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2、学习《揠苗助长》。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揠苗助长》一文,通过读懂词句,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1、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2、学生按要求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本课生字要掌握以下方面:例:3、带着问题读课文。
(1)寓言故事中的两个人都是怎样的人?(2)他们做了些什么?结果怎样?4、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指正读音。
"揠苗助长"的"长"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zh3ng",不要读成"ch2ng"。
"窜出"的"窜"应读"cu4n"不要读作,"cu1n"。
(2)出示卡片,让学生看拼音读词。
(3)分析字形结构,识记生字。
"寓"上下结构,第7笔是"竖",第8笔是提。
"筋"上下结构,下面左边是"月",右边是力。
二年级揠苗助长教学设计(通用6篇)

二年级揠苗助长教学设计(通用6篇)二年级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学会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按照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所以采用自主识字,在汇报交流的方式学习字词。
采用抓重点词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从中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的。
但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
如果让他们说出来这则寓言故事的道理是比较难的,而且绝大多数孩子懂得其中的道理可是很难用言语来表达,所以我在教学全文后,理解寓意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想象说:如果农夫来到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学生可以说农夫会怎么做,也可以说农夫会怎么想?)这样学生纷纷打开思维的窗口,展开想象的翅膀,并自然而然地引出这则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按照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而作业续写《揠苗助长》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畅想的舞台,使他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按照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2、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课前准备:揠苗助长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题掲题,质疑课题1、咱班的小朋友今天可真精神,孩子们,出示课件,学生齐读齐诵拔苗助长徒劳无功瓜熟蒂落水到渠成2其实拔苗助长成语的背后还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呢?看老师写课题3、读课题,猜猜揠是什么意思(拔),噢!所以也有好多人把揠苗助长叫(拔苗助长)。
4、知道了课题的意思,谁来读,读着读着,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什么问题呢?(为什么揠苗,怎样揠苗,结果怎样?)二、初读认字,初步感知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吗?答案就藏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呢!1、把课本轻轻的翻倒122页。
注意,读书时一定要把字音读准确,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开始)2、认读生字出示课件:生字(1)这么快就读完了,那我要考考你们,瞧,生字宝宝(带拼音)出来了,自己读一读。
二年级下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精选6篇】

二年级下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精选6篇】二班级下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精选篇1一、说教材《揠苗助长》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课文,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希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这则寓言告知我们:不顾事物进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理解这则寓言故事所蕴含的寓意,对二班级同学来说是有肯定难度。
为此,须依据同学的认知心理特点,留意形象渲染,重视情境感受,让他们在详细形象、生动好玩的情境中,感知语言情境,感受语言内容,感悟语言内涵,并让他们在形象的想象和制造中培育创新力量。
二、说目标基于这样的本文解读,考虑二班级同学认知特点,本文本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理解“盼望、着急、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随文识字,理解词语意思是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读、说、想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行急于求成。
这也是教学难点。
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品位。
本课教学的难点是让同学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悟出寓意,潜移默化地从这个故事中吸取阅历教训,达到自我完善的教育效果。
三、说教法在教法上,总的概括就是方法引领,共性阅读。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重引领同学学习寓言的方法,即讲故事、知道理、谈收获三环节来层层深化理解课文深刻寓意。
同时着重引导同学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并借助插图、做动作来理解人物心理活动来读懂课文。
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再现当时的场景,理解人物特点。
让同学在对情节的感悟中,创设语言情境,读出理解,读出共性。
四、说学法教学是同学与老师的双边互动活动,我遵循“老师为主导,同学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
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同学参加课堂学习的乐观性,然后利用一切可调动的资源来紧扣教学创设一系列的语言环境,使同学自主地思索、分析、争论,从而解决问题,使同学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同学既学到了学问,又提高了力量,真正成为学习的仆人。
文言文揠苗助长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文言文揠苗助长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文言文揠苗助长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熟悉“焦”等3个生字,会写“焦”理解“盼望”“自言自语”“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违反事物的进展规律。
教学预备:课件、番茄成长录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1、今日我给你们预备了一个好玩的故事。
(出示课题 )谁来读读故事的题目。
指名读——齐读2、“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打开语文书翻到122页,认仔细真读读这个故事,做到读准字音,读通故事,从文中划出揠苗的意思。
3、揠苗是什么意思?同学用自己的话说意思4、文中也有一个句子告知我们揠苗的意思,你划出来了吗?(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5、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为了什么?这就是揠苗助长的意思,谁来完整地说一说?二、学习课文1、2自然段,体会“着急”1、读了课文后,你能说说文中的这个人为什么揠苗助长?用上由于……所以……来说结果怎样?2、这个人盼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一些,那他当时的心情怎样?文中有一个词直接写出了他当时的这种心情,你能找出来吗?(着急)教学“焦”3、“焦”字住进了田字格,认真观看它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要写好这个字,你们有什么地方提示大家留意的?师范写——同桌互评4、着急这个词藏在这个句子里出示句子:他在田边着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方法帮它们长。
”(1)自由读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象一下农夫当时的样子(2)读了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3)沟通指名朗读5、你还能从课文的其他语句中感受到他的着急吗?读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来出示句子:古时候有个人,他盼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每天到田边去看。
(1)你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着急?盼望:盼望我们还可以说是(希望、期望、盼望、渴望) 每天:每天都到田里去看(2)刮大风时去吗?下大雨时去吗?他这样每天去为的是什么?(为了看禾苗快快长大)(3)真是个心急的农夫,谁来读指名——男生(4)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农夫眼巴巴地看着田里的禾苗,听,我还仿佛听到了他正对着禾苗说静静话呢?他会说些什么?6、过度:农夫盼望自己的禾苗快点长大,他每天到田里去,可是——出示句子: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似乎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第1篇】《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四个生字。
2.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3.借助大意,读懂文言文,感受文言文语音言高度凝练的特点4.讲一讲寓言故事,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达到熟读成诵。
2.理解寓言所包含的道理,学会运用。
教学准备:课件板块一、观看插图,引入课题,知题意请大家仔细看图,图上有谁?在干什么(有一个农夫在拔禾苗)大家猜一猜,这个农夫为什么拔禾苗呢?(为了帮助禾苗生长)究竟猜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去寻找答案。
请大家把手拿出来,和我一起书写课题。
提醒“揠”字的写法:揠字先写左边的提手旁,右边先写横,然后写日,再写女,最后写竖折。
揠是我们这一课要求会认的第一个生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生读课题)板块二、熟读课文,读通读顺,明节奏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72页,(活动规则: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时间2分钟。
2.展示要求:①声音洪亮,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
②其他同学倾听、质疑、点评。
)1)生自由练读2)时间到,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一听,一人读一小句,如果他读对了,我们就和他一起读,如果读错了,我们要纠正,看谁的读音是最准的,谁倾听是最认真的。
3)现在我们来开火车,比一比哪一列火车是读得更好。
哪组火车开起来?这组火车开起来。
4)你觉得哪列火车读得更好呢?(生评价)你找到了本课的第二个生字吗?你怎么记住这个生字?(拆一拆,言字旁加上胃口的胃就是,加一加,给矣加个提手旁就是挨挨挤挤的挨,换一换,把走字旁换成心字底就是着急的急)在记忆生字时,我们可以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拆一拆等方法快速有效地记住生字。
如果生字有了朋友,记起来会更快。
你能给他们找个朋友,组个词语吗?我们成功的找出了这四个调皮的生字宝宝,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吧。
二年级《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优秀8篇

《揠苗助长》教案篇一请看下面两个教学片段。
片段1:师:前天,勤劳的你们拔了那么多的杂草,使学校的操场更平整、漂亮了,但你们一定很累,对吗?生:对。
(然后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生1:我的手都起泡泡了。
生2:我流了很多汗,回到家累得都不想动了。
生3:我的手到现在还酸酸的。
生4:我觉得都没了力气。
……师:是啊,你们拔了那么多的草,确实很累,那么课文中哪个词写出了你们的感受。
生:筋疲力尽。
师:"筋疲力尽"是什么样子的,谁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呢?"生争着要上台演,师指名演生1:低着头,喘着气。
生2: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伸着腿,低着头,两手无力地垂着。
众生笑,并纷纷仿效……片段2:师:刚才,我们在笑声中把"拔苗助长"、"筋疲力尽"这两个成语演活了,现在让我们也把课文演一演吧!生欢呼雀跃,迫不及待地在小组内分配角色,师巡视,并参与个别小组演课文,过后指定演得较好的小组上台表演。
生1(种地人):卷起裤管,捋起袖子做拔草动作,边做边说:"快快长啊,我的好苗苗。
"生2(种地人的家人):小跑几步,然后瞪直眼睛,大喊到:"天哪,秧苗都东倒西歪的,一定会枯死的,明年吃什么?"生3(种地人的家人):用手指朝生1的脑门一拽,气愤地说:"你真是太傻了,你那样做会让秧苗都枯死了。
想让秧苗快快长大,你就要按时给它浇水施肥。
哪能拔高呢?众生又是鼓掌,又是笑,学生们个个兴奋异常师:"演得真是太棒了,种地人确实可笑。
想一想,你在生活中还遇到哪些事像‘拔苗助长’的现象。
"生静默了下来,二、三分钟后几只手陆续举了起来。
生1:以前,我家养了一些金鱼,我觉得它们长得太慢,我希望它们快点长大,就一直往鱼缸里投饲料,结果那些金鱼全都胀死了。
生2:我前天看到一朵花还没完全开,我希望它能早点开,就用手去把花瓣掰开,第二天,那些花瓣掉了好几瓣。
生3:前天,我急着把练习做好,结果错了好多题,别人都下课了,我还得留在教室里改。
……师:现在你们知道了做事不能……生1:不能太急,太急了会办不好事情的。
《揠苗助长》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

《揠苗助长》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揠苗助长》教学设计篇一作者:邓丽琼转贴自:湖北沙市实验小学点击数:377《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三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焦急、巴望、筋疲力尽。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要按事物规律办。
3、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读懂词句,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寓言两则》。
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
以前,我们也学过几篇,谁能说出它们的名字?1、下面来学习另一则寓言《揠苗助长》,看它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板书课题,齐读。
3、释题:理解助、长、揠。
4、听故事。
二、初步感知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把字音读准,不要多字少字;(2)边读边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2、检查初读情况,认读生字。
3、请四个同学分别朗读,其它同学思考三个问题,在书上划下有关词句。
(1)那个人为什么帮助禾苗长高?(2)他是怎样帮助禾苗长高的?(3)帮助长高的结果怎样?三、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回答第一个问题。
(2)理解:巴望。
(3)思考:为什么那个人觉得禾苗好象一点儿也没有长高?(4)还有哪个词能看出他非常着急?(5)指导朗读,体会那个人着急、渴望的心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回答第二个问题。
(2)理解:筋疲力尽。
(3)指导朗读,体会他高兴的心情。
3、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回答第三个问题。
(2)禾苗为什么没和长高,反而都枯死了?(3)教师演示。
四、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1、指名学生表演,再现课文。
2、揭示寓意:《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要按事物规律办,否则就要把事情弄糟。
3、指名学生举出生活中类似揠苗助长的事。
4、看板书,指导背诵。
板书:揠苗助长巴望长得快些--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禾苗都枯死了湖北沙市实验小学邓丽琼(XX年荆州市小学语文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揠苗助长优质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会写四个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二年级语文: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实用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二年级语文:揠苗助长教学设计(实用文
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会写四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
3.明白做事不可急于求成,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齐读课题。
学习“揠”。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字音读准确。
2.相信小朋友们已经把课文读会了,要是课文里的词娃娃跑出
来了你们还认识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焦急喘气一大截巴望自言自语白费筋疲力尽总算
生认读,多种形式读。
3.写写“费、算”。
3.请同桌互读课文,看看是不是能把句子读通顺,课文读准确。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读完课文,小朋友们能给“揠苗助长”换个词语说说吗?(拔苗助长)那你知道“揠”的意思了吗?
2.那个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长高呢?指名回答。
出示“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里去看。
”
(1)“巴望”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说吗?希望、盼望、渴望。
写写“望”
(2)谁来读一读?
(3)农夫天天到田里去看,他的心情会怎样?(焦急)
(4)农夫这么心急,会对禾苗说些什么呢?
3.但禾苗有向他所想象的长得那么高了吗?
出示“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
(1)禾苗真的一点儿也没长高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禾苗实际是长高了,“好像”一词就说明禾苗是在不断生长,只不过速度不像这个人想象的那么快。
(2)比较句子,去掉“好像”可以吗?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
(3)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哪句更加确切?
4.这个时候他的心情会怎么样?(焦急)谁来给它找找近义词?(着急)
写“焦”。
从哪里可以看出他很焦急?
出示“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1)谁愿意来读一读?
(2)再读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像一下他当时的样子。
(3)谁愿意来边读边演一演?
(4)齐读,看看能不能把这个人焦急的心情读出来。
5.齐读第一自然段。
6.农夫看到禾苗长得这么慢,他心里非常(焦急)。
板书:焦急
四.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
过渡:读2.3自然段,说说他是怎么做的?
出示2.3自然段
1.指名说他是怎么做的?板书:拔苗
2.你有什么不懂的词语吗?(筋疲力尽、喘气)
3.他人是很累,但是他心里呢?(高兴)所以这两段读时要又累又高兴,自己去试一试。
4.陈老师想来读一读,师范读。
谁愿意来挑战陈老师?
五.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点明寓言。
1.他这么高兴,这么得意,可是结果呢?板书:(枯死)
出示最后一段。
2.他的儿子看到禾苗都枯死了,跑回家告诉了农夫,想想农夫知道后会是什么反应,又会怎么想呢?
3.他的邻居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后,会怎么跟他说呢?
4.师小结:是啊,小朋友们,禾苗长大,要经过生根发芽,长出小苗后,农民伯伯还要经常给它们锄草,施肥,捉虫,这样它们才会慢慢地长大。
这位农夫就是太心急了,禾苗才会都枯死了。
其实我们做很多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太着急了好事也往往会变成坏事。
(板书:急于求成,反成坏事。
)
六.续编故事。
1.农夫听了他们的话,以后会怎么做呢?请四人小组讨论,给这则寓言续编故事。
出示:第二年,农夫又开始种禾苗了,()
八.拓展延伸。
1.小朋友编故事的能力都很棒,向这样通过一个故事能告诉我们一些道理,我们就称它为“寓言”,出示课题“寓言两则”。
读一
读。
今天我们学的就是第一则寓言故事,还有一则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下课后小朋友也可以通过读《伊索寓言》,网上查询“中国寓言网”来读读更多的寓言故事。
可在这填写你的名称
YOU CAN FILL IN THE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