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诞生和初步发展

合集下载

中国电影发展史

中国电影发展史

中国电影发展史电影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一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中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电影大国,在时间维度上,中国电影的进程与世界电影基本保持一致,当因国情不同,中国电影的历史眼睛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人辛勤耕耘,涌现出了一大批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并受到国际瞩目的优秀影片,我们了解了中国电影历史的整理轮廓,可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视野,中国电影从诞生至今,已经101年了,百余年来,中国电影逐步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从无声到有声的转换,从黑白到彩色,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更新,从国内到国际的跨越.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电影留下了优秀的代表作.第一个电影院创建于1908年,光绪34年,创建者是西班牙三人,安雷马斯初名虹口活动影戏园圆,位于上海乍浦路388号,中国首民营业信电影院存在于1908年到1988年间.中国第一位女演员,1896年,广东省南海县中国杨姗姗,中国电影第一个女演员,辛亥革命时参加过广东北伐军女子炸弹队,1913年与战俘黎民伟共同创办香港美华影片公司,并在该公司设置的短片庄子试妻中饰演使女成为香港籍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员.默片时代皇后阮玲玉,中国无声电影时期影星之一代表中国无声电影时期表演艺术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国的英格丽宝曼在民国时期的影坛地位仅次于影后蝴蝶生于上海,祖籍广东香山县,2010年被美国cnn评选为史上最伟大25位亚洲演员之一.一代影后的离去,因为当工人的父亲早逝,孩童时代的阮玲玉就随母为人帮曰母亲节衣缩食,让她上学读书就读于上海崇德女子中学后缀学1920年为智力谋生,奉养母亲阮玲玉考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处女作挂名夫妻,从此踏入影坛.阮玲玉成名后向于同张达民和唐季珊的名誉诬陷纠纷案,于1935年妇女节当日服安眠药致敬噩耗传来,震惊电影界各方验店不可胜数,上海20余万民众走上街头,为其送葬队伍绵延山里,鲁迅曾为此撰文论”人言可畏”.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智景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段,这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1930年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于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由此进入左翼时代,1937年抗战爆发后,进入抗战时期,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1945年抗战胜利后,电影事业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发展.。

影视基础课程之世界影视发展史

影视基础课程之世界影视发展史
特点:
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理电影,拍摄时沿用戏剧舞 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
30年代左翼电影运动
1.背景:1931 年“九*一八”事变与 1932 年 “一*二八”淞沪战役爆发后,中国民众掀 起抗日救亡的热潮。
2.代表作品: 《马路天使》1937-插曲《天涯歌女》、《四 季歌》《十字街头》《 狂流》 、《 天明》 、 《 都会的早晨》 、《 三个摩登女性》 、 《 上海24 小时》 、《 春蚕》 、《 姐妹 花》 、《 铁板红泪录》 、《 盐潮》 、 《 民族生存》.
影视基础课程之
世界影视发展史
目录
中外电影发展简史 广播电视发展简史
一、外国电影发展简史
电影艺术萌芽期(1895-1907年)
在电影萌芽时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摄影 倾向:一种以卢米埃尔兄弟为代表,主要在 现实中去捕捉生活现象,银幕上展现的就是 人们身边的琐事;一种以梅里爱为代表,主 要记载舞台上已经加工的虚构的生活图画。 沿着这两种创作方式,发展成后来的纪录片 和故事片两种片种。这两种倾向反映到故事 片摄影中来,又逐步形成两种不同的流派: 绘画派和纪实派。
印象主义大师坚持以客观存在的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观为艺术本体的对象, 以客观性为基础的创作方法,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能够创造梦境、赋于现实以 诗意的创作手段,因此,所有的客观性正是印象主义主观性之所在。
代表人物: 路易.德吕克创作了《西班牙的节目》《流浪女》1922 发表《上镜头性》 谢尔曼.杜拉克《西班牙的节目》1919 《微小的布德夫人》1923 马塞尔.莱皮埃《黄金国》1921 阿贝尔.冈斯《车轮》1923 让.埃普斯坦《忠诚的
抗战与内战时期的电影 抗战时期的主要作品:《 保卫我们的土地》 、 《 热血忠魂 》 、 《 八百壮士》 、《塞上风 云 》、《东亚之光 》 、《中华儿女 》 、 《风雪太行山 》 内战时期的主要作品:《一江春水向东流》、 《 八千里路云和月 》 《小城之春》、《三毛流 浪记》《还乡日记 》 、《天堂春梦 》 、 《 万家灯火 》 、 《 艳阳天 》 、 《 夜 店 》 、 《 小城之春 》 、 《 乌鸦与麻雀 》

中国电影 发展史

中国电影 发展史

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发展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萌芽时期:1896-1905年电影传入中国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是一种纯粹的娱乐形式,直到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诞生。

这部影片由任庆泰执导,谭鑫培主演,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2. 初步发展时期:1905-1934年随着《定军山》的成功,中国电影开始起步。

在此期间,中国的电影放映业逐渐发展起来,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

1934年,中国首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渔光曲》诞生,该影片被民国著名电影人厉麟似等推介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获第九名。

3. 抗日战争时期:1934-1949年战争期间,中国电影经历了巨大的挫折和困难。

然而,在这个时期也诞生了一些经典的电影作品,如《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等。

这些电影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苦难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4. 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发展时期: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以歌颂社会主义、反映工农兵生活为主题,注重表现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

同时期的电影作品包括《白毛女》、《铁道游击队》等。

5. “文革”时期:1966-1976年“文革”期间,中国电影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挫折,许多电影工作者受到迫害和打压。

然而,“文革”期间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反思和批判意识的电影作品,如《活着》、《芙蓉镇》等。

6. 改革开放后的繁荣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逐渐恢复了生机和活力。

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注重表现社会现实和人性情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作品,如《小花》、《黄土地》、《霸王别姬》等。

同时期的电影市场也日益繁荣,中外合作拍摄的影片也逐渐增多。

总的来说,中国电影经历了从萌芽到初步发展、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发展时期、“文革”时期到改革开放后的繁荣发展时期等几个阶段。

(完整版)电影史提纲

(完整版)电影史提纲

一、初期“影戏”电影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中国电影从无到有,奠定了事业发展的经济和技术基础。

(2)初期的创作实践是中国电影艺术的开端。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拓了向姊妹艺术(特别是戏剧)学习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中国电影艺术的主流风格传统。

二是初步探索和掌握了电影艺术的一些基本规律和表现技巧,为以后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3)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初期中国电影是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文化的组成部分. (4)初期电影的强烈的商业投机性窒息和束缚着电影生产力的发展。

(5)初期中国电影在技术和艺术技巧方面都落后于同期世界电影的发展水平。

二、郑正秋在中国电影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郑正秋是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也是早期最主要的电影艺术家。

他早年以“药风"为笔名从事戏剧评论,主张戏剧应是改良社会、教化民众的工具,对提倡新剧、改良旧剧做了不少工作。

郑正秋坚持主张以艺术形式进行社会教化的方针,把他丰富的戏剧经验运用到电影创作中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1923 年由他编剧、张石川导演拍摄了长故事片《孤儿救祖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艺术形式上, 《孤》没有像当时大多数中国电影那样盲目模仿西方电影,而是从中国传统的叙事艺术和舞台戏剧学习了许多表现方法运用到影片拍摄之中。

《孤》是中国电影成为一种有民族特色的、独立的艺术形式的一个开端。

它的成功不仅在经济上拯救了“明星”公司和初兴的中国电影事业、促进了对电影的投资,而且在艺术上奠定了郑正秋在当时电影创作界的领导地位,推动了他的艺术主张的传播. 这部影片的成功在使“影戏”风格在中国电影发展中占据主流地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电影编导,郑正秋在艺术创作上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郑正秋作为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其主要的功绩并不是把某种电影语言的具体表现手段介绍到中国来了,除了在电影事业的开拓方面的功绩之外,最主要在于他开创了中国电影从现实社会生活和从戏剧舞台艺术方面吸取丰富的创作养料的优良传统,为中国电影艺术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简述

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简述

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简述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电影的萌芽期。

1896年,电影首次在中国亮相。

这一时期的电影主要是由外国人带进来的,主要用于娱乐和展示。

然后,1905年,中国有了自己的第一部国产电影《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中国电影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包括无声电影、黑白电影、彩色电影等阶段。

这个时期的电影主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如《孤儿救祖记》、《狂流》、《中华儿女》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电影逐渐与世界接轨,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电影开始快速发展,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电影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总之,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和挑战,但也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人物。

中国科幻片发展史

中国科幻片发展史

中国科幻片发展史中国科幻片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1.早期探索(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中就开始出现科幻题材的影片,但这一时期的科幻电影作品相对较少且制作条件有限。

受时代和技术限制,这些作品往往更多地是基于幻想和寓言性质的故事。

2.初步发展与尝试(80年代至90年代末):进入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文化交流增加,国内对科幻文学和影视创作的兴趣逐渐升温。

期间诞生了一些具有探索性的儿童科幻电影,如《霹雳贝贝》(1988年),它是中国科幻电影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尽管在技术层面上仍较为简单。

3.艰难转型与积累(2000年代至2010年代初):在这个时期,虽然中国电影市场总体上迅速扩张,但科幻电影领域仍然面临投资不足、技术落后、剧本创新力不强等问题,鲜有能够在票房和口碑上取得突破的作品。

尽管如此,仍有少量导演和制片人不断尝试,积累了宝贵的创作经验和观众基础。

4.快速成长与国际化(2010年代中期至今):以刘慈欣等人的科幻小说影响力不断提升为契机,中国科幻电影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19年的《流浪地球》成为中国科幻电影的转折点,它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标志着中国有能力制作出达到国际水准的硬科幻大片。

随后,《上海堡垒》(2019年)、《明日战记》(2021年)等科幻片相继上映,进一步丰富了国产科幻类型电影的内容和风格。

《流浪地球2》在2023年的再度爆火,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科幻电影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并表明中国科幻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和产业链条。

5.未来展望:面向未来,中国科幻电影正在逐步提升特效技术、故事原创性以及工业化生产水平,力求在国内外市场建立稳固的品牌效应。

同时,政策扶持、资本投入以及人才储备等方面的持续优化也将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

第二章——世界电影史

第二章——世界电影史


弗朗索瓦· 特吕弗(1932-1984)
代表作品: 《四百下》(1958年) 《二十岁的爱情》、《偷吻》(1968) 《夫妻生活》(1970) 《飞逝的爱情》(1978)
《枪击钢琴师》(1960) 《朱尔和吉姆》(1961) 《阿黛尔· 雨果的故事》(1975) 《最后一班地铁》(1980)
《最后一班地铁》剧照
开山之作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1945)罗西里尼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美学主张

题材内容
新现实主义把镜头对准战争期间和战后意 大利的战后现实上,揭露法西斯战争的罪行, 表现战争带来的破坏、贫困、饥饿、失业和犯 罪,表现人民对法西斯政府的反抗。

银幕形象—— “还我普通人”

拍摄方法—— “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
法国新浪潮电影流派
1、电影手册派:特吕弗为核心 2、“左岸派”

“左岸派”在创作上的主要特征
主题:记忆、遗忘、想象、潜意识 剪辑:取消间歇法、位置颠倒、循环剪辑音响:纯音乐 表演:舞台演员、拉开艺术和生活的距离 摄影:讲究画面、构图、布光等效果
两者都受到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影响,深入自我的内心和下 意识,要求以现代主义精神来改造电影艺术。
发明日: 1895年12月28日 地点: 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 地下室“印度沙龙” 公开售票放映12部电影 33名观众目睹电影的诞生——人类史上 第一次以卖票的方式进行商业性电影放 映,标志着电影已走出了实验阶段,电 影时代从此开始。
卢米埃尔的作品题材和内容:

劳动和工作的生活场景:
《火车进站》
《工厂大门》
《水浇园丁》
“这些影片既象一本家庭的照相册,同 时又象无意中拍摄下来的——部描写上世 纪末一个法国富裕家庭的社会记录片。卢 米埃尔拍下了一些很成功的情景,使观众 在银幕上能够看到同自己一样的生活,或 者他们所向往的生活。” ——(法国)乔治· 萨杜尔

欧美动画电影发展史

欧美动画电影发展史

《欧美动画电影发展史》参考使用资料开创1907~1937年是开创阶段。

1907年,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由美国人布莱克顿拍摄完成,美国动画片史正式开始。

这一时期的动画影片只有短短的5分钟左右,用于正式电影前的加演,制作比较简单粗糙。

这个时期的动画先驱还有温莎·麦克凯、派特·苏立文、弗莱舍兄弟等。

麦克凯是美国商业动画电影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有《恐龙》〈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等。

苏立文刨作了美国动画片史第一个有个性魅力的动画人物“菲力斯猫”。

弗莱舍兄弟的作品有<蓓蒂·波普〉<大力水手>等。

华特·迪斯尼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崛起,1928年他推出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1932年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动画片《花与树》。

初步发展1937~1949年是美国动画片的初步发展时期。

1937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白雪公主》,片长达74分钟,这在美国动画片史上是个史无前例的创举,继而推出《木偶奇遇记》《幻想曲》《小鹿班比》等动画长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迪斯尼公司停止了动画长片的拍摄,直到40年代末期才恢复过来。

查克·琼斯创作的动画短片如《兔八哥》《戴飞鸭》等在战争期间也非常受欢迎。

第一次繁荣1950—1966年是美国动画片第一次繁荣时期。

这个时期,迪斯尼公司几乎每年都推出一部经典动画片,如《仙履奇缘》《爱丽斯梦游仙境》《小姐与流氓》《睡美人》,等等。

其他的动画制作公司在迪斯尼公司的排挤之下纷纷关门停业,迪斯尼公司成为动画电影业的霸主。

蛰伏1967~1988年是美国动画的蛰伏时期。

1966年12月15日,伟大的华特·迪斯尼因肺癌去世,迪斯尼公司陷入了困境,美国动画业也进入萧条时期。

此时,电视动画逐渐发展起来。

汉纳和芭芭拉是电视动画的代表人物,他们创作了电视系列片《猫和老鼠》《辛普森一家》等。

整个70年代,只有数部动画片,质量也平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一时期世界电影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是 意大利的新实主义电影。
1960年至今 • 世界电影从突破创新中,走向多样化发 展的新时期。本时期世界电影已由过去的
四足分立并进变成了全球性大发展。 • 这时期就连拉丁美洲、远东、阿拉伯世界和 黑非洲电影都有了可观的发展,这一时期, 香港电影发展到充斥着整个中南亚电影市场, 并影响着整个大陆的局面。
参考书目和网站
《电影的观念》(美)斯坦利· 梭罗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3年 《解读电影》 (美)布鲁斯· 卡温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3年
(四)卢米埃尔兄弟 (奥古斯特· 卢米埃尔和路易· 卢米埃尔兄弟是 卢米埃尔)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 你看过《火车 弟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 进站》等史上 机”,有摄影、放映和洗印 最早的电影吗? 三种主要功能。它以每秒16 画格的速度拍摄和放映影片, 图像清晰稳定。 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 卡普辛路大咖啡馆里,正式 向社会公映了自己摄制的12 部纪实短片,每部一分钟左 右。
• 印度电影在三十年代开始也有了较好的狭窄 的发展。进入本时期后,印度电影因受意大 利、法国和苏联电影的影响,逐渐从追求豪 华的音乐歌舞片而转向现实。1953年,拉 基· 卡普尔导演的《流浪者》和比麦尔洛埃的 《两亩地》等影片标志着印度电影的新面貌。 在1955年,印度影片产量达285部,成为世界 电影产量第一大国。
历史上第一次对运动状态的真实记录
(三)爱迪生的贡献 1、首创凿孔胶片
1887年和他的助手狄克逊在胶 思考: 片间发明了凿孔方法解决了活动 当“电影视镜” 照片的放映问题。 传入中国后被称 为什么? 2、发明“电影视镜” 1894年发明,它像一只大柜子, 上面装有放大镜,里面装有50英 尺的凿孔胶片,绕在一组小滑轮 上,当马达开动后,胶片便渐渐 移动,画面循环出现。
• 世界电影史上又出现了规模巨大的第三次革 新运动。这次电影运动始于法国,自1959年 新浪潮兴起,法国电影出现了一条全新的、 有效的打破商业电影垄断制片的道路。 • 拉丁美洲电影有了新发展。 • 在美国出现了"新好莱坞"电影;在西德有" 新德国"电影;在日本和中国八十年代以后 也都先后出现了自己的"新浪潮"电影。这一 时期层出不穷的电影思潮和学派的特点,都 是为了本国或本地区电影创作的突破和创新, 他们为推动电影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都起到了 积极的作用。
(二)梅里爱的戏剧电影
1、把戏剧表现手法移植到电影中来, 把布景、道具、剧本、等戏剧要素吸 收到电影制作中,丰富了电影的表现 力。 梅里爱的戏剧电 2、发现“停机再拍”的方法。 影为什么最终没 3、首次把照相特技应用到电影,如 落? 手工着色等。
(三)鲍特的创新 1、运用剪辑手段拍电影,1902年完成 《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 2、1903年《火车大劫案》开创了交叉 蒙太奇的先河。 3、把摄影机从摄影棚中解放出来,注 重情节的发展,注重外部动作的形式表 现 。 4、把同景的戏一起拍摄,然后根据剧 情需要剪辑。
奥斯卡奖是最具权威、最有影响、设奖范围最广 的世界级电影奖。它象征着美国电影艺术的最 高成就。1927年,在米高梅影业公司老板路易 斯· 梅耶的指导下,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 B· 院正式成立。不久,梅耶建议设立学院奖来鼓 励并表彰那些对电影事业做出突出成就的电影 人。于是,1928年,在好莱坞的罗斯福大酒店 举行了第一届学院奖。学院奖的奖品是一尊身 高13.5英寸的锡铜合金的镀金裸体人像。从第 七届起,学院奖正式更名为奥斯卡奖。
电影的诞生和发展
Hale Waihona Puke 内容】一、电影的诞生 (一) 原理 (二)技术条件 (三)爱迪生的贡献 (四)“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 二、 黑白默片的发展 (一)卢米埃尔兄弟的纪实短片 (二)梅里爱的戏剧电影 (三)鲍特的创新 (四)格里菲斯的对蒙太奇艺术的完善 三、电影的成熟 (一)1927年,第一部有声片面世 (二)1935年,第一部彩色片面世
三、电影的成熟
(一)1927年,第一部有声片面世 华纳兄弟公司拍摄的电影《爵士歌王》,标志着 电影史上一个新时代──有声片时期的开始,从此 电影由纯视觉艺术成为视听综合艺术。 (二)1935年第一部彩色影片面世 使用彩色胶片拍摄的电影《浮华世界》诞生,自 此,电影具备了画面、声音和色彩三大要素,电影 成为成熟的艺术。
第一个利用银幕 进行投射式放映 电影的人,成为 公认的“电影之 父”。
二、黑白默片的发展
(一)卢米埃尔兄弟的纪实短片 1、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现实主义地 表现了人们的生活,是“纪实主义 电影”的先驱。 2、开创了多种电影形式,开创了纪录 片、喜剧片、追逐片、科幻片的先 河。
1895、12、28,世界上第一次活动电影正式公映, 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大咖啡馆”的地下室放映影 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等。至此, 世界上第八艺术,光和影的艺术—电影正式诞生了。
• 电影从幼年期迅速成为一种艺术的时期。
法国 卢米埃尔兄弟 法国 梅里爱 美国 鲍特
1913-1926
• 无声电影走向成熟的时期 美国 格里菲斯 拍出两部电影艺术的奠基 之作,标志着电影成为艺术的起始 。 美国 卓别林 电影的最大特色是:具有鲜 明的现实感和尖锐的讽刺性及雅俗共赏 的大众化特色。 苏联 爱森斯坦 为蒙太奇理论的建立与发 展作出举世瞩目的重要贡献 。
风扇高速旋转 时像叶片连在 (一)原理 一起; 雨滴下 落看起来连成 “视觉暂留”原理 一条线。 就是客观事物对眼睛的刺激停止后,
一、电影的诞生
它的影像还会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存在0.1秒 到0.4秒 。此原理由比利时物理学家普拉 托于1829 年发现。
1834年,英国霍默发明“走马盘 ”(图)。
(二)技术条件 照相术的发展 1823年,法国人尼埃普斯拍摄 第一张照片,曝光时间14小时。 1839年,曝光时间30分钟。 1840年,曝光时间20分钟,拍 摄人体。 不久,摄影时间为一两 分钟。 1851年,曝光时间缩短到几秒。 1872-1878年,英国摄影师慕布 里奇的“奔马”拍摄实验。
(四)格里菲斯对蒙太奇艺术 的完善
1、把场面分割成若干镜头。 2、成功地运用不同景别、多变的角度、机 位和移动摄影等方法,运用“圈入圈出”、 “闪回”等技巧。 3、注重电影叙事节奏的表现,创造“最后 一分钟营救”的节奏性剪辑。
《一个国家的诞生》是以美国南北战争为 背景,反映了美国总统林肯解放黑奴这 一重大历史题材,影片中白人组织三K 党对付黑人的残暴行为的情节充满了种 族主义色彩,虽然备受争议,但相当程 度上开创了好莱坞的基调:壮观的场面, 勇敢多情的男主人公,百老汇式的戏剧 程序加拳击比赛式的故事节奏。它是第 一部以镜头为基本组织单位的电影故事 片,在电影技巧上开创性地使用了许多 表现手法,发展了电影构图与剪辑效果, 成为电影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力作。
• 1895年12月28日,电影诞生。 • 1896-1912年,电影从幼年期迅速成 为一种艺术的时期。 • 1913-1926年,无声电影走向成熟的 时期 。 • 1927-1945,电影艺术走向成熟。 • 1946-1959年,电影艺术四足而立 • 1960年至今,多样创新发展。
电影的发展
1896-1912年
• 电影艺术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 1、美国电影在战后一段时间里,在世界各地受 到了冷遇; 2、战后的苏联及其东欧国家形成四足一方,大 体沿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传统轨道缓慢发展, 少有突破和进展,一些电影工作者拍摄出了有 感情冲击力的战争片和人物传记片。如《青年 近卫军》、《攻克柏林》。在斯大林逝世后, 苏联电影在"解冻文学"的思潮影响下,开始 走出僵化的模式。
• 好莱坞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 杉矶市郊区,是美国乃至全世界 最著名的电影生产基地。1886年, 房地产商哈维· 维尔克特斯在洛杉 矶郊区买下了一块地,他的夫人 将苏格兰运来的大批冬青树栽在 这里,就有了好莱坞这个名字 (在英语中,Hollywood是冬青树 林的意思)。后来,许多电影公 司在好莱坞落户。
3、西欧的电影大国,如英、法、德、意,构成当 时四足并立的另一极。战争留下的阴影和经济 困难的制约,西方电影进入特殊的时期,在困 难和对手挑战下,不仅没有萎缩,反而刺激了 西欧现实主义电影的繁荣发展。按其总体发展 规模的顺序为:意大利、法国、德国等。 4、在东方,主要是日本、中国、印度的电影出现 了长足的新发展,并先后进入了世界大国之列。 日本电影在东方起步较早,二战期间日本电影 步入歧途,而战后不久便获得新生。尤其在 1950年黑泽明的《罗生门》后,日本电影引起 了世界的关注。
• 中国电影自1905年的《定军山》戏剧片以来,二、三 十年代的中国电影严重染上了半殖民的文化色彩,在 畸形的发展。三十年代初、中期出现过左翼进步电影 的高潮,产生过一些如《狂流》、《春蚕》、《马路 天使》等影片。《马路天使》是中国新现实主义代表 作品,意大利影评家卡尔拉奇赞为“意大利引以自豪 的新现实主义还是在中国上海诞生的”! 1934年的 《桃李劫》和《风云儿女》是左翼中国电影政治片的 代表作品。1948年1959年,中国出现了两次现实主义 电影创作高潮,涌现了一批跻身于世界优秀作品之林 的作品,一次是以1948年的《八千里路云和月》、 《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为代表的作品; 另一次是以1959年的《林家铺子》、《风暴》、《老 兵新传》为代表的作品。这两次创作高潮带来的中国 优秀电影作品为新中国的电影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 电影艺术走向成熟的时期 1927年,声音使电影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发 展成视听结合的银幕艺术,实现了电影史 上的一次革命,极大发展了电影的本性, 为电影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 1935年,彩色电影的诞生,使得电影艺术又 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十年代,欧洲先锋派电影。
1927-1945
1946-1959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