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辨是非 为人正直
心中要有杆“秤”——明辨是非为人正直教案

心中要有杆“秤”——明辨是非为人正直教案教案“心中要有杆“秤”——明辨是非为人正直教案”1.1 设计理念1.1.1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道德品质,使其能够明辨是非,为人正直。
1.1.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具有良好的道德判断力。
1.1.3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能够将道德原则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知识点讲解2.1 道德原则2.1.1 仁爱: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以爱心为基础,对待他人如待自己。
2.1.2 正义:公平对待他人,维护社会公德,不屈服于私利。
2.1.3 诚实:真实面对自己,真诚对待他人,不说谎,不欺骗。
2.2 道德判断2.2.1 区分对错:根据道德原则,判断行为是否正确。
2.2.2 分辨善恶:根据道德原则,判断行为是否善良。
2.2.3 权衡利弊:根据道德原则,判断行为带来的利益与损失。
三、教学内容3.1 仁爱之心3.1.1 关爱他人:学会关心他人的需求,付出爱心。
3.1.2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观点和选择,不歧视、不排斥。
3.1.3 以爱心为基础:在交往中,以爱心为指导,做到真诚、善良。
3.2 正义之感3.2.1 公平对待:在人际交往中,坚持公平原则,不偏袒。
3.2.2 维护公德: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社会规范,维护公共利益。
3.2.3 抵制私利:在面对诱惑时,坚守正义,不屈服于私利。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目标4.1.1 学生能够理解道德原则,包括仁爱、正义、诚实。
4.1.2 学生能够掌握道德判断的方法,区分对错、分辨善恶、权衡利弊。
4.2 能力目标4.2.1 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道德原则,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4.2.2 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做到为人正直。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理解并运用道德原则进行道德判断。
5.1.2 克服私利,坚守正义。
5.2 教学重点5.2.1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5.2.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学PPT6.1.1 包含道德原则、道德判断等内容的相关PPT课件。
【八年级】苏人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113明辨是非为人正直

【关键字】八年级11.3明辨是非为人正直课型:新授总课时数:审核:政治组备课时间:上课时间:主备人:课题:明辨是非为人正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正直是中华民族保守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保守,也是一个人应具备的优良品质,知道正直的人要公正、坦率、敢于坚持正义,主持公道,敢于说真话;2、做到在日常生活中,能坚持正确的言行,坦率地对不良现象提出批评;做到公正的态度对待同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正直是高尚的;尊敬和爱戴正直的人;愿意做一个正直的人。
重点和难点重点:为人正直的重要性;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难点:辨别是非的依据教学建议:1,教学中既要讲清本课的主要观点,即:为人正直的表现(什么是为人正直);为什么要为人正直。
(中华民族的保守美德,做人的根本,社会的需要)又要注意激发学生做正直人的愿望。
(可以通过典型事例加以引导)2、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使学生知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
教学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同学们,你们谁看过电视剧《包青天》?谁知道为什么人们称包拯为包青天?小结:包公是一个正直的人,无论是对亲人、还是对别人都是一视同仁,坦率公正,不徇私情。
他的事迹从古至今,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
包公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成为正直的化身。
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为人正直(板书课题)二、结合事例、讲明观点1、请听课文故事《包公》提问:你最佩服包公的哪些做法,为什么?小结:像包公这样,公正、坦率,敢于坚持正义,主持公道,敢于说真话就是为人正直。
提问:包公这样做对社会有什么好处?提问:设想:如果为官都不能正直,会是什么样子?小结:包公为人正直,秉公执法,敢于仗义执言,因此深受广大人民欢迎,人们终于有了说理的地方。
提问:为什么包公的事例能流传至今?(人民世世代代都传颂他的的事迹,以此为美,并且崇尚这种美德。
11.3明辨是非 为人正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判别是非的依据;懂得一个正直的人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判别是非的标准,区分现实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是非观念,做一个正直的人。教学重点判 Nhomakorabea是非的依据
【新课导学】:
首先,请同学们来判断下列现象的是与非(投影)
1.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后就帮妈妈做家务()
2.子女虐待生病卧床的老母亲()
3.在校园中,随地吐痰,乱丢纸屑()
4.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5.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找人收拾对方()
6.考试作弊()
7.做生意缺斤少两()
8.参加公益劳动()
9.为朋友两肋插刀()
名言感悟:一个人不能分辨是非善恶就是愚蠢,一个不分辨是非善恶的人而有才能,这才能就会变成灾难——张爱玲。
阅读感悟:“追星一族”
最近几年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就出现了一股“追星”的狂热,自然也就出现了一大群追星族,尤其是在少男少女们之中追星族就更多了。有的追星族追得将自己的父亲逼死(如杨丽娟);有的追星族追得忘掉了一切,学习、工作统统被抛在脑后;有的“星迷”为了获得“星星”的签名,居然会在“星”的宾馆死守,一等就是一个晚上;有的追星族追到了“如梦如痴”的程度,当“星星们”在台上直着嗓子叫吼时,少男少女们又是哭又是跳的,台上台下甚至达到了“泣不成声”的地步;有的居然患上了可怕的“梦幻症”,这些少男少女只要一闭上眼,眼前就出现港台歌星的影子,因而经常失眠、头痛、烦恼不堪,甚至对自己的生活失去信心,于是,有的“发烧友”不得不由家长陪伴着去看心理医生,去治疗因“追星”而引发的“心病”。
明辨是非 为人正直

獬豸
1、判别是非的依据是什么? 2、是非不分有什么危害?(从校园生活
和社会生活两方面作答)
3、在现实生活中,怎样明辨是非? 4、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正直的 人应具有哪些品质?)
对下列同学的言行,你如何评价?
“等价交换”
周云叫王海替他做值日,打扫卫生。王海说: “那你就帮我做作业吧。”
打扫卫生和做作业是他 们各自的责任,应该自己完 成,不能作为利益互相交换。 这是不正确的。
判断下列行为的是非,并 说说其影响?
判断下列行为的是非,并 说说其影响?
判断下列行为的是非,并 说说其影响?
不辨是非的危害
在校园生活中不辨是非的做法,既影响 着学校的学风和形象,影响同学关系,也妨 碍着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学业,甚至使人走上 违法犯罪的道路。
在社会生活中,这些混淆是非,颠倒黑 白的言行举止不仅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相处,而且破坏了社会风气,危害了社会秩 序。
不是个人主观兴趣、愿望和好恶, 而是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是”是指人的行为符合法律和道 德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损害 国家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反 之,则为非。
判断下列观点和社会现象的对错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勤俭节约,艰苦朴素。 为所欲为,出口成“脏”。 沉迷游戏,不能自拔。 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打抱不平”
一个同学打翻了周云的饭盒,却假装没看 见。王海说:“等我去戳他的单车车胎!”
“好样的” 一个青年因屡次打架伤人被拘留了,王 海对周云说:“我知道这个人专为朋友两肋 插刀,是个好样的!”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或一件事情的 是与非、对与错,决定一件事该做还是不 该做呢?
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明辨是非

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明辨是非
1、要学会明辨是非:
(1)明善恶、辩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2)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关键的时期,要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要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辨明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跟随作恶。
(3)要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不屈从伙伴的压力而做出错误的事情,敢于对他人做的错事提出反对意见。
2、如何做到分辨是非善恶:
(1)具有明确的是非善恶观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学会辨别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跟随作恶。
即使是跟随别人做了错事,自己也要承。
四年级小学期末品德评语

四年级小学期末品德评语品德评语是对学生在学期期末综合评价的一部分,旨在总结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表现和价值观方面的成长和进步。
下面是一些适合四年级小学生的品德评语,供您参考:一、品德素质方面1. 明辨是非:学生能够区分是非,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自律能力:学生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规则和纪律。
3. 合作意识:学生注重团队合作,乐于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4. 诚实守信:学生言行一致,守信用,不撒谎,不欺骗他人。
5. 同理心:学生能够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的感受并给予帮助和安慰。
6. 社会责任感: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7. 爱护环境:学生关心环境保护,勤俭节约,不浪费资源。
8. 积极主动:学生主动参与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积极向老师请教问题。
9. 公正正直:学生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有勇于坚持真理的勇气。
二、行为表现方面1. 敬业认真:学生对待学习认真负责,自觉完成作业。
2. 动手能力: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喜欢参与手工活动。
3. 守时守纪:学生能够按时上课,遵守学校及班级的规章制度。
4. 敦厚朴实:学生为人正直,待人和善,礼貌待人。
5. 乐于助人:学生乐于助人,乐意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6. 整洁有序:学生保持个人卫生,爱整洁,桌面干净整齐。
7. 操场风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积极投入,健康向上。
8. 礼仪规范:学生有良好的礼貌素养,懂得尊敬师长,尊重他人。
9. 爱学好问:学生热爱学习,勤于思考,积极提问。
三、团队合作方面1. 领导才能:学生在团体活动中善于组织和领导同学们。
2. 团结协作: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
3. 同舟共济:学生懂得团队精神,能够在困难时互相协助。
4. 认真负责: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认真履行职责,完成任务。
5. 倾听他人: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见,懂得倾听和接纳他人的建议。
6. 团队凝聚力:学生在团队中能够积极参与,增强团队凝聚力。
明辨是非 为人正直

问 提
正确做法 理 由
乘出租车时,发现 司机师傅一边开车, 一边不停地打电话
你的同学被几个社 会小痞子欺负了, 他想找几个朋友帮 忙教训一下
情境分析 一
我 们 的 学 习 生 活 中
情境分析 二
我 们 的 日 常 生 活 中
知识梳理
是 非 不 分 的 危 害
(对于中学生而言)
影响学校的学风和形象; 妨碍自身健康成长; 任其发展,难免会走上违法 犯罪的道路。
(对于社会而言)
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破坏了社会风气,扰乱了社会 秩序; 危害了社会安全。
红色脸 --------忠义、正直、有血性、辨是 非
《视频欣赏》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是非不分,甚至颠倒是非,
请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罗列出这类现象。 自己学习中是非不分的 现象 自己生活中是非不分的 现象
《知识梳理》
判断是非的依据-----不是个人的兴趣、愿望和好恶,而 是法律和道德要求。
指人的行为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适合 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损害国家的、集体 的和他人的合法利益
分不清是非的危害
分清是非、为人正直的做法
《习题演练》
1、下列行为中属于正直的行为的选项是() A王某经常纠集个别不良学生向低年级学生索 取“保护费” B有的同学对毁坏校园花草树木的行为,视而 不见 C某司机开车撞倒一老人后逃逸 D小军向老师举报了在考试中作弊的现象
2、有正义感、为人正直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 良品质。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 )
《视频再继续》
面对要做假 账,心里纠结 着口头答应着?
明辨是非为人正直导学案

第11课心中要有杆秤(第三课时)学校班级姓名执教老师编号(二)、自主学习(自主展示)对下列同学的言行,你如何评价?“等价交换”周云叫王海替他做值日生打扫卫生。
王海说:“那你就帮我做作业吧。
”打扫卫生和做作业时他们各自的责任,应该自己完成,不能作为利益互相交换。
是不正确的。
“好样的”一个青年因屡次打架伤人被拘留了,王海对周云说:“我知道这个人专为朋友两肋插刀,是个好样的!”对社会上的不良行为没有正确的判断,缺乏正确的是非观。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或一件事情的是与非、对与错,决定一件事该做还是不该做呢?(三)、合作学习活动一:借我一双慧眼判断下列观点和社会现象的对错。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勤俭节约,艰苦朴素。
为所欲为,出口成“脏”。
沉迷游戏,不能自拔。
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判断下列行为的是非,并说说其影响?判断下列行为的是非,并说说其影响?判断下列行为的是非,并说说其影响?判断下列行为的是非,并说说其影响?《聚精会神》——考试作弊闯红灯看足球犯规知识点拨不辨是非的危害在校园生活中:在社会生活中:活动二:点击历史:《作家的品质》在美国历史上,一位作家在一次倒霉的投资中,损失了一大笔财产,最后趋于破产。
他打算用他所赚取的每一分钱来还债。
三年后,他仍在为此目标而不懈努力。
为了帮助他,一家报纸组织了一次募捐,许多要人都慷慨解囊,这是一个诱惑---接受这笔捐款将意味着结束这种折磨人的负债生活。
然而,作家却拒绝了。
他把这些钱还给了捐助人。
几个月之后,随着他的一本畅销书的问世,他偿付了所有剩余的债务,这位作家就是马克吐温。
设疑导思:◆我们可看出正直的人具有怎样的优良品质?活动三:情境再现面对下列行为,你会怎么做?•红灯还亮着,很多人就开始过马路了。
•几个朋友约好放学一起去上网,邀请你去。
•自习课上,许多同学在讲话。
•看见其他人在校园内欺负同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框明辨是非为人正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判别是非的依据;懂得一个正直的人应具备的基本特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判别是非的标准,区分现实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是非观念,做一个正直的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判别是非的依据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在社会生活中明辨是非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存在着是是非非,有鲜花也有陷阱,有真诚也有欺骗。
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要练就一双“慧眼”,来明是非、辨善恶,做一个正直的人。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第三框题:明辨是非为人正直(板书)
【新课导学】
首先,请同学们来判断下列现象的是与非(投影)
1.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后就帮妈妈做家务()
2.子女虐待生病卧床的老母亲()
3.在校园中,随地吐痰,乱丢纸屑()
4.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5.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找人收拾对方()
6.考试作弊()
7.做生意缺斤少两()
8.参加公益劳动()
9.为朋友两肋插刀()
10.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那么,同学们是依据什么标准来判断的呢?
学生交流,并结合教材回答。
教师归纳:我们不能依据个人的主观兴趣、愿望和好恶来判别是与非,判别是非的依据是法律和道德
的要求。
人的行为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规范,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合法利益就为“是”,反之,则为“非”。
请同学们依据这一标准,说一说:在我们身边的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还存在哪些违背法律和道德要求,是非不分的言行呢?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以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励学生)
那么,这些是非不分,甚至是以丑为美,以恶为善的现象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有何危害呢?
学生结合课本思考,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校园生活中以莠为良,不辨是非的做法,既影响着学校的学风和形象,也妨碍自身的健康成长。
社会生活中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言行举止,不仅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而且,破坏了社会风气,扰乱了社会秩序,危害了社会安全。
名言感悟:一个人不能分辨是非善恶就是愚蠢,一个不分辨是非善恶的人而有才能,这才能就会变成灾难——张爱玲。
阅读感悟:“追星一族”
最近几年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就出现了一股“追星”的狂热,自然也就出现了一大群追星族,尤其是在少男少女们之中追星族就更多了。
有的追星族追得将自己的父亲逼死(如杨丽娟);有的追星族追得忘掉了一切,学习、工作统统被抛在脑后;有的“星迷”为了获得“星星”的签名,居然会在“星”的宾馆死守,一等就是一个晚上;有的追星族追到了“如梦如痴”的程度,当“星星们”在台上直着嗓子叫吼时,少男少女们又是哭又是跳的,台上台下甚至达到了“泣不成声”的地步;有的居然患上了可怕的“梦幻症”,这些少男少女只要一闭上眼,眼前就出现港台歌星的影子,因而经常失眠、头痛、烦恼不堪,甚至对自己的生活失去信心,于是,有的“发烧友”不得不由家长陪伴着去看心理医生,去治疗因“追星”而引发的“心病”。
思考:你是如何看待上述“追星族”的行为的?这对我们学会明辨是非有何启示?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在现实生活中,要做到明辨是非,就要能做到在“随大流”的时候,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在面对“权势”的时候,能够不委曲求全;在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勇于主持公道,维护正义。
教师引导:在现实生活中,明辨是非的重要表现就是为人正直。
为人正直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说一说:在同学们的心目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正直的人?在他们身上发生了哪些让我们钦佩而感动的事呢?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自由发言。
名人故事:感动中国的谢延信
1973年,刘延信与同村姑娘谢兰娥喜结良缘,第二年7月,谢兰娥去世前,嘱咐丈夫要好好照顾自己的爹妈和智障兄弟。
1979年,岳父患重度脑中风,再也没有站起来。
一老一瘫,一傻一幼,家庭的重担全压在了刘延信的肩上。
33年来,他一直信守承诺,以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成就了一个大孝至爱,感天动地的谢延信(后改姓谢),被评为2007年感动中国的人物。
思考探究:你认为谢延信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高尚品质?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自由发言。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13页中的三个典型事例,进一步认识为人正直的优良品质。
学生阅读交流。
教师归纳点拨:为人正直,意味着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一个为人正直的人,也是诚实的人;为人正直,是一种高尚的品格,一个正直的人不会因为一己私利而丢掉做人的尊严;为人正直不会让良知泯灭,一个正直的人能够以国家、民族的大义为重,因而能够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脊梁。
[请你补充]:为人正直的品质还有很多很多,如:
为人正直的人心地坦荡。
为人正直的人能严格要求自己。
为人正直的人……
为人正直的人……
学生交流并分组展示在黑板上(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
[实话实说]:说一说自己在班级评选班干部时,会把票投给怎样的同学?
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教师点拨:我们要以正直的人为榜样,从小培养自己正直的品格,做一个正直的人。
[反思践行]反思自己曾经做过哪些正直的事?以后,还要做哪些正直的事?
学生反思交流。
【课堂小结】: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依据法律和道德来明辨是非,自觉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培养自己的高尚品格,做一个真正正直的人。
【板书设计】:
第三框明辨是非为人正直
1、判别是非的依据: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2、不分是非的危害:
3、如何明辨是非
4、为人正直的表现:
①诚实
②有高尚的品格不会因为一己之利而丢掉做人的尊严
③能够以国家和民族的大义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