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变异教案

合集下载

微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范文

微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范文

精品实用文档Boutique Practical Document微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范文微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范文性染色体是遗传信息DNA的媒介。

染色体异常的定义是啥?染色体异常有哪些种类?染色体异常的原因是什么?要让学员都学的深入,下边便是我梳理的《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期待大伙儿喜爱。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1课堂教学目地:1、使学员确立把握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的定义,单倍体的特性以及在繁育上的实际意义。

2、使学员确立多倍体的定义,产生缘故以及特性。

3、使学员掌握人力诱发多倍体在繁育上的运用和造就。

课堂教学关键:多倍体育种基本原理及在生产制造上的运用。

课堂教学难题:区别单倍体和二倍体或多倍体区划的根据。

工作能力塑造:正确引导学员在了解单倍体和多倍体定义的基本上,了解他们的特性和结合实际的运用,塑造把握住状况看实质的科学研究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工具提前准备:投射胶卷。

学时分配:2学时教学环节:前言:还记得我们在第一章学习培训体细胞有丝分裂时,依据有丝分裂的特性,确立每一种微生物都带有一定数量的性染色体,那样就确保了性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在亲子游几代间的持续性,进而主要表现出基因遗传的相对性可靠性。

殊不知,一切事情全是转变的,性染色体都不除外。

当当然或人为因素标准发生改变时,会使一些微生物的性染色体在数量和构造上也产生变化,进而造成微生物特性发生改变,大家把这类基因变异称为染色体异常。

授课新课:(一)染色体结构的基因变异:性染色体的缺少、染色体易位和倒位。

(二)性染色体数量的基因变异:1、某些性染色体的调整。

2、染色体组成倍地调整。

(1)什么叫染色体组:一种微生物的染色体组是由形状、尺寸、构造也不同样的、一定数量的染色体组成。

一般地说,体细胞中一组性染色体便是一个染色体组。

举例说明:果蝇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

(让学员去看书p197-198染色体组一段,而求了解)(2)二倍体和多倍体:①二倍体:但凡细胞中带有2个染色体组的个人,便是二倍体。

(完整版)染色体变异教案

(完整版)染色体变异教案

染色体变异教案【教学目标】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教学难点(1)染色体组的概念。

(2)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生物变异的类型有哪几种?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几种?2.基因能够发生突变,那么染色体能不能发生变化呢?如果染色体发生变化,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生物的性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从而引出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二、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人类的许多遗传病是由染色体结构改变引起的。

在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染色体发生的结构变异主要有4种:(课本P47)1.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例如,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因为患病儿童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而得名。

猫叫综合征患者的两眼距离较远,耳位低下,生长发育迟缓,而且存在严重的智力障碍。

2.重复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3.倒位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度,造成染色体内的重新排列4.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区域。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1.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21三体综合症;特纳氏综合症(课本P53)2.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观察教科书P48图6-41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和图6-42雄果蝇的染色体组,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体细胞有几条染色体?几对常染色体?(答:8条;3对。

)(2)Ⅱ号和Ⅱ号染色体是什么关系?Ⅲ号和Ⅳ号染色体是什么关系?(答: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

)(3)雄果蝇的体细胞中共有哪几对同源染色体?(答:Ⅱ和Ⅱ,Ⅲ和Ⅲ,Ⅳ和Ⅳ, X和Y。

染色体变异教案

染色体变异教案

染色体变异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染色体变异的原因和机制3. 了解染色体变异对生物遗传和进化的影响4. 掌握染色体变异的检测方法和应用教学内容:1. 什么是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数量和功能的改变。

常见的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转座等。

2. 染色体变异的分类- 结构性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转座等- 数量性变异:包括染色体整倍体性变异、染色体部分倍体性变异等3. 染色体变异的原因和机制- 外源性原因:环境因素(辐射、化学物质等)- 内源性原因:随机突变、遗传因素等- 变异机制:染色体断裂、重排、重组等4. 染色体变异对生物遗传和进化的影响- 可能导致基因失活或功能改变,进而影响生物的遗传特征和适应能力- 可能导致个体的健康问题和疾病发生5. 染色体变异的检测方法和应用- 细胞遗传学方法:染色体核型分析、G带分析等- 分子遗传学方法: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等- 应用:染色体异常的产前和产后检测、基因诊断、遗传咨询等教学过程:1. 引入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和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2. 介绍染色体变异的分类和原因,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染色体变异及其形成机制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染色体变异对生物遗传和进化的影响4. 介绍染色体变异的检测方法和应用,让学生了解如何检测染色体变异以及其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应用5.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染色体变异对个体和物种的意义,并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6. 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和要点,并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对染色体变异的分类、原因、机制和应用做进一步阅读和了解教学资源:- PowerPoint课件- 染色体变异相关的文献和资料- 染色体核型图片和案例分析材料评估方法:- 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的参与情况和质量- 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对染色体变异的理解和应用的表达能力。

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范文

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范文

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范文《染色体变异》教案1教学目的:1、使学生明确掌握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的概念,单倍体的特点及其在育种上的意义。

2、使学生明确多倍体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特点。

3、使学生了解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和成就。

教学重点:多倍体育种原理及在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难点:区分单倍体和二倍体或多倍体划分的依据。

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在理解单倍体和多倍体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抓住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引言:记得我们在第一章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根据有丝分裂的特点,明确每一种生物都含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这样就保证了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在亲子两代间的连续性,从而表现出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然而,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染色体也不例外。

当自然或人为条件发生改变时,会使一些生物的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也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我们把这种变异叫做染色体变异。

讲授新课:(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的缺失、易位和倒位。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个别染色体的增减。

2、染色体组成倍地增减。

(1)什么是染色体组:一种生物的染色体组是由形态、大小、结构都不相同的、一定数目的染色体组成。

一般地说,生殖细胞中一组染色体就是一个染色体组。

举例:果蝇体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

(让学生看书p197-198染色体组一段,以求理解)(2)二倍体和多倍体:①二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二倍体。

果蝇就是二倍体,几乎全部的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②多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多倍体。

如香蕉是三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普通小麦是六倍体。

多倍体表现出的特点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结果。

a、多倍体的成因:b、多倍体的特点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实例:三倍体西瓜。

(3)单倍体:① 什么是单倍体: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
一、引言
染色体变异是遗传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染色体的结构或数量发生了改变。

染色体变异可以导致生物个体的性状发生变化,对物种进化和人类疾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染色体变异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并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设计一堂关于染色体变异的生物教学课。

二、教学目标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 了解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认识染色体变异对遗传信息传递的影响;
2. 掌握染色体变异的分类和常见形式;
3. 能够分析和解释染色体变异对个体性状的影响;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通过染色体变异实验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
1. 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a. 染色体的组成:DNA、蛋白质、染色质等;
b. 染色体的结构:核心区域、着丝粒、着丝鞘等;
c. 染色体的功能:遗传信息传递、稳定性维持等。

2. 染色体变异的分类和常见形式
a. 结构变异:插入、缺失、倒位等;
b. 数目变异:染色体数增加或减少;
c. 染色质重组:交叉互换等。

3. 染色体变异的影响
a. 染色体变异对个体性状的影响:如唐氏综合征、Down症等;
b. 染色体变异对物种进化的影响:如染色体重组促进物种适
应环境的能力。

4. 染色体变异实验。

染色体变异教案

染色体变异教案

染色体变异教案染色体变异教案(精选8篇)染色体变异教案篇1一、知识结构二、教材分析1、本小节主要讲授“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组的概念,染色体倍性(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2、教材从“猫叫综合征”讲起,介绍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及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之后安排了“观察果蝇唾腺巨大染色体装片(选做)”的实验。

帮助学生加深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理解,并学习观察果蝇唾腺巨大染色体装片的方法。

3、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其中后一类变异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比较密切,是教材重点介绍的内容。

4、染色体组的概念通过分析果蝇的染色体组成而得出。

然后,根据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的不同,区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几种主要类型---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重点讲述多倍体和单倍体。

最后教材用小字讲述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5、本小节可以为本章第五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中有关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和第七章《生物的进化》中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A:识记);(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A:识记)。

2、能力目标:学会观察果蝇唾腺巨大染色体装片。

四、重点实施方案1、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实施方案:通过挂图、幻灯片、投影片等多媒体教具,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抓住关键,学会知识。

五、难点突破策略1、难点: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2、突破策略:通过生殖细胞中的两套不同的染色体,引导学生从全部染色体的许多特征中抓住共同的关键特征。

结合多媒体课件及具体实例,搞清难点所在。

突破难点,理清思路。

六、教具准备1、猫叫综合征幼儿的照片;2、精子形成过程的示意图;3、果蝇的精子与卵细胞图、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知识结构投影片;4、果蝇染色体活动的多媒体课件。

《染色体变异》教案

《染色体变异》教案

《染色体变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变异的定义、类型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染色体变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染色体变异的定义: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2.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3. 染色体变异的特点:可遗传、随机性、低频性。

4. 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染色体变异的类型、特点及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染色体变异的机理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实例。

3.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染色体变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染色体变异的兴趣。

2. 讲解染色体变异的定义、类型和特点。

3. 分析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4.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分析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介绍染色体变异的基本概念,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2.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染色体变异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识别它们是结构变异还是数目变异。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染色体变异对生物体的影响,以及这些变异如何在进化过程中发挥作用。

七、实践操作1. 实验室练习:安排学生在实验室中观察染色体的结构,通过显微镜来识别染色体的变异。

2. 染色体模型制作:让学生制作染色体模型,以加深对染色体结构和变异的理解。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编写一个关于染色体变异的短文,描述他们观察到的实验室现象。

2. 选择一个生物进化的案例,分析染色体变异在该过程中的作用。

九、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实验室报告:评估学生制作的染色体模型和观察报告的质量。

《染色体变异》教案

《染色体变异》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的概念、结构和功能。

2. 让学生掌握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

3.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和意义。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染色体的概念、结构和功能2.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3. 染色体变异的实例和例子4. 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和意义5. 实验:观察染色体变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染色体的概念、结构和功能;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和意义。

2. 教学难点: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染色体变异的实例和例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染色体的概念和作用。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染色体的结构和相关实例。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

4. 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5.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和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什么是染色体?”引导学生思考染色体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介绍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展示相关多媒体课件。

3. 分析:讲解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分析实例和例子。

4.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染色体变异实验,观察并记录结果。

5. 讨论:小组内讨论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和意义。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染色体变异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染色体变异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

3. 作业练习:检查学生对染色体变异类型和特点的掌握情况。

4.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变异的实例和例子。

2. 实验材料:提供染色体变异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3. 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染色体变异相关的阅读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异的类型?并讲述实例“猫叫综合征”“果蝇缺刻翅”“棒状眼”等。

教师讲述“21三体综合征”患者特征,病因。

蜜蜂中的雄蜂
(16)与蜂王(32)体细胞染色体条数比较。

提醒:染色体结构变异尽管大多数对生物有害,但也有少数变异是有利。

学生阅读85页
自己归类
从现象上理解染
色体变异
的危害。

自制教具展示:扑克牌四种花色
教师引导:一副扑克牌(52)
表示一个体细胞,每种花色代表一个染色体组,红桃1-K的13张表示13条非同源染色体。

思考:一副扑克牌(52)
有几个染色体组
培养发散性思维
设问:
(1)果蝇体细胞有几条染色体?
(2)Ⅱ号和Ⅱ号染色体是什么关系?Ⅲ号和Ⅳ号染色体是什么关系?
(3)果蝇的精子中有哪几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在形态、大小和功能上有什么特点?这些染色体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是否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4)如果将果蝇的精子中的染色体看成一组,那么果蝇的体细胞中有几组染色体?学生讨论并回答:
(1)8
(2)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

(3)Ⅱ、Ⅲ、Ⅳ、X或Ⅱ、
Ⅲ、Ⅳ、Y;这些染色体在形
态、大小和功能上各不相同;它
们是非同源染色体;它们携带着
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
息。

(4)两组
通过以上的
问题情境,
再加上教师
的引导和总
结,学生能
够比较容易
理解染色体
组的概念,
并能很好地
理解二倍体
和多倍体与
染色体组之
间的关系。

通过实例(果蝇、人、香蕉、马铃薯和蜜蜂中的雄蜂)简述:
(1)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
(2)多倍体植株的特点?学生讨论,总结发言:
(3)低温处理或秋水仙素
处理。

区分的关键
是判断生物
体是由受精
卵还是由配
子发育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