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中心理战
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考点:伊拉克战争的过程及特点

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考点:伊拉克战争的过程及特点关键词:士兵提干考试大学生士兵张为臻军事知识士兵提干考点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战争是一场有争议的非法战争,它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
美国政府宣称有49个国家支持该军事行动。
但真正参战的国家只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波兰四国,丹麦政府宣布对伊拉克宣战,并派遣了两艘军舰支援美军。
日本等多个国家提供后勤支援。
这场战争遭到俄罗斯、法国、德国、中国、阿拉伯联盟、不结盟运动等多个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批评与谴责。
1、开始阶段战争开始阶段。
美英联军从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时间)起向伊拉克发动代号为“斩首行动”和“震慑”行动的大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
布什在战争打响后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战争开始,强调战争将“速战速决”。
在这一阶段,美英联军先后向巴格达、巴士拉、纳杰夫、摩苏尔、基尔库克、乌姆盖斯尔等十余座城市和港口投掷了各类精确制导炸弹2000多枚,其中战斧巡航导弹500枚。
与此同时,萨达姆也向全国发表讲话,号召伊人民抗击美国侵略,击败美英联军。
2、僵持阶段战争僵持阶段。
由于供给线太长和伊拉克方面的抵抗,美英联军“速战速决”的目标未能实现,地面进攻曾一度受阻。
伊军在伊中部的卡尔巴拉、希拉、欣迪耶等地与美英联军展开激战。
与此同时,每天都有数百名伊拉克人从约旦等国家返回伊拉克,加入与美英联军作战的行列。
3、转折阶段战争转折阶段。
美英联军凭借空中优势和机械化部队,兵分几路发起强大攻势,先后攻陷伊南部巴士拉等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并对巴格达形成合围,从而使战事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2003年4月8日,美军从北部和南部两个方向推进到巴格达,并夺取了巴格达东南的拉希德军用机场。
美国坦克开进巴格达,占领了萨达姆城。
面对美军长驱直入巴格达和提克里特,伊拉克领导人号召军队和人民对美英联军采取“同归于尽”式的袭击行动。
在劝说百姓与敌人同归于尽后,其本人与少数亲信为了生存藏匿起来。
“没有硝烟的战场”——心理战发展趋势

国家负责心理战战略 目标、任务
及 方针 政 策 的制定 和 审 查 ,各 级
美 国 的心理 战 部 队一 直 编在 美 国 特 种部 队 的序 列 之 内 ,以 陆军心 理 战部 队 为主体 ,包 括一 个 现役
心 理 战 大 队 和 3 后 备役 心 理 战 个
代 战争 中的地位 和 作用 日益 凸
} 迅 猛 发展 ,为 战争 者通 过 心 理 震
下心理战的主动权 , 先
发 制 人 成 为 了 实 施 心 理战 的首要 战略 手段 。
一
于军 事领 域 ,它们 以 空前 的 规 模
和 能 量 与 心 理 战 战 法 等 交 互 作 用 ,使得 心 理 战陡 然 发展 成 为一
挥 机 构 , 成 系 统 、 畅 、 责 分 形 顺 职
明的心 理 战指 挥决 策 体 系 。 即由
种相 对独 立 的 作 战样 式 ,且 在 现
场心 理 战将 呈 现 以下 几 种发 展 趋 势。
略不发生任何冲突,实现对心理
战 的统 筹 规划 , 一指 挥 , 调 行 统 协
大 队 。 有 1个 心理 战 营 、2 共 2 2 个心 理 战连 。此 外 。 美国海 空军也 有少 量 的心 理 战部 队 ,编 在 该军 种 的 特 种作 战 司令 部 中。 部 队 的成 员 大 都具 有 较高 的外语 水 平 和心 理 学 知识 。 在2 0 年底 , 早 02 美军就 从 具 有 丰 富 作 战 经 验 的 美 空 军 第
13 9 特种 大 队和 陆军 第4 理 战大 心
动 ,充 分 发挥 心理 战 的整体 作 战 效 能。伊 拉克 战争 中 , 事心理 战 从 的力量 已经不 再 局限 于 双 方 的军 事、 政治 实体 , 是扩 展 到双 方全 而 体 人 员 ,初步 形 成 了一 种 国 家新
心理战

心理战之伊战1941年,德国建造了几十艘潜艇,需要招收几千名潜艇水手。
原来以为当潜艇水手十分浪漫的许多德国青年都跃跃欲试,准备去报名。
为了破坏德国海军的征募计划,美国海军心理战部门精心设计了一张传单,对德国青年进行暗示性心理影响。
在这张传单上,潜艇被画成“钢铁棺材”,并配有文字说明:在潜艇上工作是非常危险的,由于长期与外界隔绝,暗无天日,人的寿命很短等等。
结果许多德国青年看到了这张传单,并接受了暗示,马上由潜艇联想到棺材,由棺材想到死亡,于是纷纷放弃了报名。
一张施加心理暗示的传单,使美军成功地拖延了德国海军潜艇招募水手的计划。
以上即是心理战的实际运用,心理战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原则,以人类的心理为战场,有计划地采用各种手段,对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施加影响,在无形中打击敌人的心志,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胜利和利益。
通过宣传等方式从精神上瓦解敌方军民斗志或消除敌方宣传所造成的影响的对抗活动。
心理战在国外早不是新词,而且许多国家对内对外、对敌对友、对中立都用。
可不是所有的人都对心理战有好感,苏联就认为“心理战是帝国主义的卑鄙、伎俩”。
他们研究和运用心理战,但就不叫它心理战,而称之为“意识形态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理战的地位得到迅速提升,西方大国将其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四大支柱之一,把心理战视作“执行国家安全政策的一种战略手段。
心理战的魅力在于它只要针对对手的心理,遵循科学规律,使用一定的方法,就能玩对手于股掌之间。
这种被称为不花钱的战争样式比流血、摧毁更吸引人。
伊拉克战争已经尘埃落定,在这场实力非常悬殊的战争中,双方的心理对抗发挥得淋漓尽致,古老的心理战作为伊拉克战争的组织部分,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伊拉克战争心理战的特点,不难发现未来战争心理战的发展趋势。
一、心理战在未来的地位将更加突出,完全可能成为继陆、海、空、电子战之后的“第五维战争”心理战是对敌方进行心理上攻击,使其精神防线崩溃,达到不攻自破,“不战而屈人之兵”目的的一种战争手段。
心理战:战斗力的重要生长点

心理战:战斗力的重要生长点心理战,是征服人心的战争,是在多维空间内进行的心理交锋,是从精神上瓦解对方的作战样式,其包括心理攻击战和心理防御战。
心理攻击战以攻击敌方的心理为主要作战目标,通过使其改变态度、产生错觉、摧毁意志、动摇信心达到瓦解民心士气,削弱战斗力的目的。
心理防御战则是巩固己方的心理防线,预防和化解消极心理现象,坚定胜利信念。
(一)心理战是针对人的思想意识和情感的特殊作战样式心理战是敌对双方以各种形态的信息和媒介为武器,以人的思想、意识、精神、情感等主观世界为目标,通过心理宣传、心理威慑、心理恐吓、心理欺骗等各种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刺激影响,使其朝预定方向变化和发展,造成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一方面分化瓦解征服敌人,以尽可能小的代价换取尽可能大的胜利,一方面巩固己方心理防线,保持昂扬士气,使己方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一种特殊的作战样式,说其特殊,主要是因为这种作战样式着眼点不是从肉体上消灭敌人,或从物质上彻底摧毁敌人,而是从精神、情感、意志上征服敌对方,通过实施心理作战,瓦解敌方的士气,弱化其抵抗意志,使其消极抵抗以至放弃抵抗,从而使己方能够小战大胜或“不战而屈人之兵”。
德川家康从7岁开始在丰臣秀吉家做人质,每天早上都要把丰臣秀吉的鞋抱在怀里捂热,等丰臣秀吉起床后立刻能穿到暖和的鞋子。
受到的其它的侮辱就更多了,可德川家康一直逆来顺受,从无怨言,别人看来他简直就是个窝囊废。
后来到他13岁的时候,丰臣秀吉把他放回了家,但是仍然派人监视他的行动,发现他依然过着很平常的生活,似乎对丰臣秀吉没有任何的怨恨之情。
这才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后来,丰臣秀吉死了,消息传到德川家康那里,他马上带人,冲到丰臣秀吉家,把丰臣秀吉家所有的活物杀得一个不留。
最后统一全日本,成为日本明治天皇之前的最后一个幕府大将军。
德川家康正是利用丰臣秀吉麻痹心理,韬光养晦,突施奇兵,一举击败对手是心理战成功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心理战

美军的心理战往往在战争爆发前 即实施,并贯穿于整个战争的进 程中,甚至在军事打击结束后, 心理战仍然进行。 美军不仅对战区的敌军和居民实施 心理影响,而且对潜在的敌人或美 国不喜欢的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心理 战。 因此,我们要
下面就以伊拉克战争中的心理战为背景, 阐述美军心理战的手段与方法。
案例一
艾森豪威尔认为:“在心理战宣传上 花一个美元,等于在国防上花十个美 元”。 美国总统卡特也认为,安装新的发 射设备对东方进行广播,要比设置 导弹更为重要,也更合算。 由此亦可见,心理战非常重要
美军约有7万余人的心理战专业人员, 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心理战设备。 其主要作战方式有:
建立战地广播站,播放有利于己方的广播 信息,对敌方进行反宣传; 利用图像合成技术,制造假象,歪曲事实; 利用声像技术模拟国家领导人和战场指挥 员的声音,误导对方决策层,使其动摇立场 和决策失误,进而丧失战斗力; 利用网络技术,攻击对方政府和军队的指 挥控制网,阻塞其信息传输通道,制造信息 恐慌。
案例四
为了推翻萨达姆,美国采用了几乎所有的心 理战手段,包括石油心理战。 2003年1月8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鲍彻在 记者招待会上呼吁说,希望欧佩克增加石油产量, 以弥补委内瑞拉(工人罢工)石油产量的不足。 其实,美国政府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虽然 小布什政府声称增加石油产量的原因是为了应对 委内瑞拉石油出口的下跌,但其深层次原因,则 是安抚石油市场和民心,打好一场“倒萨”的心 理战。
案例四
除了发售战略石油储备和呼吁欧佩克增 加紧急供应,美国军方还可能大量超额储备石 油,远远超出数据统计机构和媒体的预期量。 用来应对伊拉克战争,绰绰有余。
案例二
美国公开施压,甚至以调动军队和运送 装备的方式,向伊拉克警告:军事打击迫在眉 睫。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美国官方在借装备 调动准备,对伊拉克军民,尤其是高官打心理 战。
伊拉克战争中的心理战

中国电子报/2003年/06月/24日/伊拉克战争中的心理战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研究部崔德勋这次伊拉克战争中,心理战是美伊双方运用最多的信息战方式。
联军方面:采用五花八门的心理战战术1.发起/震慑0行动,削弱伊方抵抗意志北京时间3月22日凌晨1时,美军开始对伊拉克发起代号为/震慑0(Shock and Awe)的大规模空袭行动,在这次行动中炸毁萨达姆一处住所,空袭了伊拉克境内1500个目标,重创了伊军指挥、控制与通信系统。
此思想来自5震慑:快速夺取控制权6一文,其作者阐述了这种新的军事战略思想,它能/极大地摧毁或挫败敌方的抵抗意志,使他们除了接受我们的战略意图和军事目标以外别无选择0。
2.通过媒体,实施信息欺骗美军通过媒体或新闻发布,报道一些无法证实的消息,如萨达姆已被炸伤、萨达姆已初步被判定炸死、美英联军首日攻下巴士拉等等,企图削弱伊军斗志,涣散伊民心。
3.借助现代媒介,扇动伊高官反叛美国的中央情报局特工人员不断向伊方高层官员、伊军指挥官发送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对他们发出警告,让他们放弃抵抗。
4.部署心理战部队,发动心理战攻势美军在伊部署了空军第193特种作战部队和陆军第4心理战大队等心理战部队,利用飞机插播无线电和电视进行/反萨0宣传广播及播撒数以百万计的传单。
使用功能各异的心理战装备1.EC-130E心理战飞机。
193特种作战部队在伊共部署了6架EC-130E/铆钉骑士0飞机。
EC-130E/突击队独奏0心理战飞机使用标准的调幅、调频、短波、电视和军事通信频段进行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并具有指挥控制能力、干扰能力和有限情报收集能力。
它装备有大功率的调幅、调频、短波、电视广播发射机,可利用机上干扰设备干扰敌方的电视台及军事通信设施,然后播放其节目。
2.MC-130/战斗魔爪0飞机。
美国空军国民警卫队装备了专门用来投撒传单的MC-130/战斗魔爪0飞机。
3.特种作战媒体系统-B。
美国陆军第4心理战大队装备了10kW~50kW的广播与电视发射机、扩音器以及移动音视频广播发射车。
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

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从原始社会部落间的争斗到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人作为战争的主题,时时刻刻都存在着喜悦、恐惧、厌恶、反感、兴奋、愤怒等等心理活动。
如果没有人的心理因素充斥其中,那么所有战争的胜利将成为物质换算相加的简单结果;正因为有了人在战争环境下的心理微妙变化,战争才称为一门充满偶然性并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奇迹的“艺术”。
心理战,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原则,以人类的心理为战场,有计划地采用各种手段,对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施加主动性影响,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胜利和利益的战场行为。
确切地说,心理战是一场精神战役,它的武器就是敌方的“视”与“听”。
本文先从心理战的历史和现代战争中的运用形式这两个方面详细介绍这一无形“利器”。
历史源远流长心理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古老的“武器”之一。
在战争的历史长河中,心理战在许多战争中都曾起到过巨大的作用。
历史上不乏英明的统帅运用心理战在作战中取得巨大胜利的典范。
原始心理战在古代战争中初见端倪在古代社会,由于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各国无不例外地信奉君主,军队就是君主维护和扩张其家族统治的工具,除去人民起义和大范围的民族战争等特殊情况,人民很少积极主动参与战争之中。
因此,古代战争中的心理战也往往只是针对作战部队和统帅展开实施的。
据记载,在历史上最早运用心理战的人当数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
在他统治下,马其顿王国几乎征服了世界大部分已知的疆域。
亚历山大每征服一块土地,就会留下一些士兵控制这块土地。
这样一来,他的军队就被分得七零八落。
在意识到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危险后,亚历山大决定撤退并重新部署其军队,但是这又有可能会促使敌人追堵并打败他手中较弱的军队。
为威慑敌人,他命令工匠们连夜赶制超大号的盔甲,这种盔甲只有身高2.1~2.4m高的“巨人”才能穿,夜里偷偷撤退时,亚历山大故意让人将盔甲丢在驻扎过的军营里。
于是这些超大号的盔甲和道听途说的关于亚历山大野人军队的消息,使得敌人担心将与恐怖的巨人作战而放弃追击亚历山大的军队。
现代战争心理战的特征、作用及制胜方法,军事心理学论文

现代战争心理战的特征、作用及制胜方法,军事心理学论文心理战,从本质上讲,就是信息战,通过特定信息的传播来影响敌方的精神领域,从精神上征服和控制敌方。
随着现代心理科学和信息传媒的高度发展,心理战突破了几千年制约其发展的“两大困境”---对人类精神现象机理认识的不深刻和信息传播技术的不发达,开始从武力战中脱胎出来,成为一种实现政治、经济和军事目的的独立作战样式。
一、现代战争心理战的主要特点与传统心理战比较,现代战争中的心理战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以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展开深层次对抗传统条件下,由于受活动范围和信息传播途径的限制,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交流较少。
信息化条件下,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空前发达,信息传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各种价值观念的交流碰撞达到空前规模,围绕核心价值观的争夺更趋激烈。
核心价值观斗争成为心理战的最高层次,核心价值观领域成为心理战的主要战场,借助武力输出价值观成为心理战的新动向。
(二)以决策者为重点进行多目标渗透现代战争,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心理战对象呈现扩大化趋势,不仅针对敌方的高层决策者、军人和普通民众,还包括友方和己方的军民,形成了以决策者为重点的多目标、全方位的心理渗透体系,在功能上能够影响决策者心理、削弱军队士气、转化民众态度。
(三)以综合国力为依托实施全方位较量传统条件下,由于受社会条件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信息流通不畅,国际交往较少,一个国家很难通过军事以外的手段对他国施加影响。
信息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国之间相互依赖性明显加强,彼此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这就使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通过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力量对他国施加影响。
因此,现代战争中的心理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由国家战略决策层统一组织协调,综合使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资源,依托现代传媒全时空传递信息的作战行动。
二、现代战争心理战的重要作用现代战争中的心理战已超越了军事领域,突破了前方与后方,模糊了战略与战术,逾越了平时与战时,成为一种能够适应国际斗争需要、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战略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此次伊拉克战争中,如果把美军利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攻击称为“第一战场”的话,那么,运用心理手段对伊拉克军队展开全方位渗透和影响的无形战场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之为美军的“第二战场”。
所谓心理战,是指敌对双方运用心理学原理,通过宣传和其他活动,从精神上瓦解敌方国家及其军队的作战样式。
它通常分为政治心理战、经济心理战、外交心理战和文化心理战等。
心理战常用的手段包括:宣传、恐吓、威慑、欺骗、诱惑、诡诈、怀柔以及收买等。
其中,宣传是心理战的基本手段,往往通过无线、有线广播,散发宣传品,邮寄心战书信,实施战场喊话,宣传本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主张;有时发动谣言攻势,进行挑拨离间,策划暴动骚乱,从事破坏暗杀,来动摇和瓦解对方的军心、民心,削弱其战斗意志。
进行心理战的要求是:宣传上要主动进攻;充分了解敌军心理上的强点和弱点;重点是对敌方军官从心理上进行瓦解;心理战的手段要与部队作战行动对敌施加的心理影响结合运用;要加强己方的心理训练,及时识破和挫败敌方的心理战。
心理战起源较早,中国古代的“四面楚歌”,就是运用心理因素的成功例证。
现代心理战作为一种专门的斗争手段被普遍重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一些国家和军队对心理战的研究和运用逐渐广泛地开展起来,建立了专门的机构,研究心理战的理论,搜集心理战的情报,制订心理破坏的政策和方法,考察心理影响的效能,研制并改进心理战的技术器材等。
20世纪50年代初,一些国家和军队又相继成立了心理战学校、心理战中心、心理战局和最高决策机构心理战委员会等。
有些国家把心理战作为总体战的一个环节,与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斗争紧密结合,交互运用。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
来源:新华社2003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