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加工生产技术课件下载
合集下载
石油化工过程讲义课件(ppt 30页)

苯
对二甲苯
邻二甲苯 HD聚乙烯 乙二醇
苯乙烯
聚氯乙烯聚苯乙Biblioteka 聚丙烯丁苯橡胶甘油
C5馏分
苯酚 丙酮 正丁醇
辛醇
石油化工过程基本构成单元
石油化工的核心过程是乙烯生产过程,乙烯工程的规模决 定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规模。一般的石油化工过程由烯烃 装置、芳烃装置、聚合装置、化工合成装置等构成;
石油化工企业通常设立烯烃事业部、芳烃事业部、化工事 业部、橡胶塑料事业部和化纤事业部等生产机构。
大型精馏塔、大型反应器和 工业催化剂。
反应动力学,传质与分离
石油炼制基本包括:石油一次 加工、石油二次加工和石油产 品精制等三个基本过程
原油一次加工过程
原油的脱盐、脱水 常压蒸馏 减压蒸馏
原油一次加工基本属于物理过程,原料油在蒸馏塔里根据组 分的挥发性不同,分离出沸点范围不同的馏分(油品),这些馏 分有的经调合、加添加剂后以产品形式出厂,相当大的部分是作 为后续加工装置的原料。
裂化反应和转化反应耦合
第一反应器采用常规催化裂化操作模式, 烃分子在高温、短接触 反应条件下生成气体、汽油、柴油和重油;
生成的汽油进入第二反应器, 在那里采用低温、长停留时间操作 条件, 使烯烃进行氢转移、异构化和烷基化等反应生成芳烃或异 构烷烃, 从而实现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的目的。
裂化反应和转化反应
现有催化裂化过程仅是裂化 反应一维结构;
对于既要完成烃类的充分裂 化、又要促进能大幅度降低汽油 烯烃的氢转移反应则难免顾此失 彼。
具有裂化反应和氢转移反应 的二维反应结构, 可以满足裂化 反应和氢转移反应各自的需求。
若只有1套催化裂化装置, 且对汽
油降烯烃要求不高, 可采用单沉降器、
石油产品加工 ppt课件

ppt课件 1
ppt课件
2
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的乙烯生产能力
ppt课件
3
第一节 石油烃裂解
一 裂解原料
液态:原油及原油加工所得的馏分。 气态:天然气、油田气及其凝析油、炼厂气等。 二 烃类裂解反应 烃类热裂解过程复杂,反应类型包括:脱氢、 断链、二烯合成、异构化、脱氢环化、脱烷基 化、迭合、歧化、聚合、脱氢和缩合等。
ppt课件 4
一次反应:即由原料烃类经热裂解生成乙烯和丙
烯的反应,是一级动力学反应。
二次反应:主要是指一次反应生成的乙烯、丙烯
等低级烯烃进一步发生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甚
至最后生成焦或碳,在二次反应中,烯烃的裂
解脱氢和生碳等为一级动力学反应,而聚合、
缩合、 结焦等反应复杂为二级动力学反应。
ppt课件
5
*100%
ppt课件
15
例题
原料乙烷进料量为1000Kg/h,反应掉 乙烷量为600 Kg/h ,得乙烯340 Kg/h ,求反应转化率,选择性及收率 和质量收率。
ppt课件
16
若有物料循环时,
总收率和总质量收率
总收率 y = 转化为目的产物原料的摩尔数 新鲜原料的摩尔数
*100%
总质量收率 y质= 实际所得目的的产物质量 *100% 新鲜原料的质量
S= 实际所得目的产物的摩尔数 *100% 按反应掉原料计算应得目的产物理论摩尔数 = 转化为目的产物的原料的摩尔数 *100% 反应掉原料的摩尔数 收率 y = 转化为目的产物原料的摩尔数
(4)收率和质量收率
通人反应器原料的摩尔数 质量收率 y质= 实际所得目的的产物质量 *100% 通人反应器原料的质量
ppt课件
石油炼制工艺ppt课件

原油的馏分和馏分组成
石油是组成复杂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 蒸馏时,低沸点成分先被蒸发出来,高沸点成 分则随蒸馏温度升高继续蒸发。
馏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蒸馏出来的油品。 初馏点:蒸馏出第一滴油时的气相温度。 10% , 20%…馏点:蒸馏出10%,20%…油时的
气相温度分别称为石油的10%,20%…馏点。
C H S N O
大庆 0.8615 85.74 13.31 0.11 0.15
胜利
86.88 11.11 0.90 0.32
孤岛 0.9640 84.24 11.74 2.20 0.47
大港 0.8896 85.82 12.70 0.14 0.09
用特性因素对原油分类举例:
原油特性因数分类表
特性因素K 原油类别
特点
K>12.1
烷烃含量一般在50%以上,密度较小,含 石蜡基原 蜡量较高,凝点高,含硫、含氮、含胶质
油 量较低。我国大庆原油和南阳原油是典型 的石蜡基原油。
K=11.5~ 中间基原 性质介于石蜡基原油和环烷基原油之间。
12.1
油
K=10.5~ 11.5
烃类族组成
烃类族组成是指各族烃类的含量多少。 汽油馏分中主要有烷烃(P)、环烷烃(N)和芳香烃(A)。 一般规律:环烷烃含量随沸点升高而下降, 芳香烃
含量随沸点升高而增加。
沸点范围/℃ 烷烃/% 环烷烃/% 芳香烃/%
60~95
56.8
41.1
2.1
95~122
56.2
39.0
4.3
122~150
大庆200~500℃馏分的烃族组成
实沸点范围/℃
200~250
250~300
300~350
石油是组成复杂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 蒸馏时,低沸点成分先被蒸发出来,高沸点成 分则随蒸馏温度升高继续蒸发。
馏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蒸馏出来的油品。 初馏点:蒸馏出第一滴油时的气相温度。 10% , 20%…馏点:蒸馏出10%,20%…油时的
气相温度分别称为石油的10%,20%…馏点。
C H S N O
大庆 0.8615 85.74 13.31 0.11 0.15
胜利
86.88 11.11 0.90 0.32
孤岛 0.9640 84.24 11.74 2.20 0.47
大港 0.8896 85.82 12.70 0.14 0.09
用特性因素对原油分类举例:
原油特性因数分类表
特性因素K 原油类别
特点
K>12.1
烷烃含量一般在50%以上,密度较小,含 石蜡基原 蜡量较高,凝点高,含硫、含氮、含胶质
油 量较低。我国大庆原油和南阳原油是典型 的石蜡基原油。
K=11.5~ 中间基原 性质介于石蜡基原油和环烷基原油之间。
12.1
油
K=10.5~ 11.5
烃类族组成
烃类族组成是指各族烃类的含量多少。 汽油馏分中主要有烷烃(P)、环烷烃(N)和芳香烃(A)。 一般规律:环烷烃含量随沸点升高而下降, 芳香烃
含量随沸点升高而增加。
沸点范围/℃ 烷烃/% 环烷烃/% 芳香烃/%
60~95
56.8
41.1
2.1
95~122
56.2
39.0
4.3
122~150
大庆200~500℃馏分的烃族组成
实沸点范围/℃
200~250
250~300
300~350
石油的炼制ppt课件

石油的炼制
目录
CONTENTS
• 石油炼制概述 • 石油炼制过程 • 石油炼制产品 • 石油炼制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 • 石油炼制技术的新发展 • 石油炼制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01 石油炼制概述
石油炼制简介
01
石油炼制是将石油通过一系列化学和物理过程,将 其分解成不同组分的过程。
02
这些组分可以进一步加工成燃料、润滑油、化学品 和其他产品。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石油炼制行业也在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工艺。这些新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和污染物排放,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产业升级
石油炼制企业需要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这包括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自动化和 智能化水平、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
工业润滑油
润滑油是石油炼制的重要 副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 机械、汽车和其他工业领 域。
石油炼制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史与发展
早期的石油炼制
早期的石油主要用于照明 和制药行业,随着工业的 发展,人们开始探索更有 效的石油炼制方法。
现代石油炼制
现代石油炼制技术已经非 常成熟,能够从石油中提 取出各种燃料和化学品。
未来展望
温室气体排放
石油炼制过程中的燃烧和工业流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石油炼制的可持续发展
节能减排
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 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
节能减排。
循环经济
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将废渣、废水转化为 有价值的产品,实现资
源循环利用。
清洁能源
研发和应用清洁能源技 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 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
目录
CONTENTS
• 石油炼制概述 • 石油炼制过程 • 石油炼制产品 • 石油炼制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 • 石油炼制技术的新发展 • 石油炼制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01 石油炼制概述
石油炼制简介
01
石油炼制是将石油通过一系列化学和物理过程,将 其分解成不同组分的过程。
02
这些组分可以进一步加工成燃料、润滑油、化学品 和其他产品。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石油炼制行业也在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工艺。这些新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和污染物排放,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产业升级
石油炼制企业需要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这包括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自动化和 智能化水平、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
工业润滑油
润滑油是石油炼制的重要 副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 机械、汽车和其他工业领 域。
石油炼制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史与发展
早期的石油炼制
早期的石油主要用于照明 和制药行业,随着工业的 发展,人们开始探索更有 效的石油炼制方法。
现代石油炼制
现代石油炼制技术已经非 常成熟,能够从石油中提 取出各种燃料和化学品。
未来展望
温室气体排放
石油炼制过程中的燃烧和工业流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石油炼制的可持续发展
节能减排
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 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
节能减排。
循环经济
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将废渣、废水转化为 有价值的产品,实现资
源循环利用。
清洁能源
研发和应用清洁能源技 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 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
石油加工工艺 14章PPT课件

蒸发性质:
饱和蒸汽压、沸程(馏程)、平均沸点、闪点
流动性质:
粘度(动力粘度-原油,运动粘度-石油产品,恩 氏粘度-燃料油)、粘度指数、凝固点、倾点、结 晶点、冷滤点等
热性质
热焓 热容 汽化热 导热系数
临界性质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
燃烧性质
燃烧热 闪点 (爆炸下限)
燃点 自燃点 辛烷值 十六烷值
其它性质
燃料油(舰船、锅炉用): 粘度、闪点(开)、硫%、灰分、机械杂质等。商品牌号: 恩
氏粘度 LPG: 绿色(清洁)、高效燃料 。
民用、车用、工业用、切割、化工利用
大 众 甲 壳 虫
替代燃料
LPG、CNG、LNG
二甲醚:十六烷值55~60
C%+H%>95%
杂原子(硫、氮、氧+微量元素)<5% 杂原子的存在影响?
1.石油的加工过程 2.产品的质量
我国原油较为典型的元素组成特点
低硫 高氮 高镍 低钒
三、石油的馏分组成
原油是由成千上万个组分组成的混 合物,其沸点范围很宽,按沸程(馏程) 范围可分为(主要按使用要求而定):
直馏馏分: 原油直接分馏得到
四、石油及其馏分的烃类(C、H)组成
天然气 炼厂气
汽油馏分 中间馏分 高沸馏分 渣油 蜡
烷烃 环烷烃 芳烃 烯烃
1.天然气(干气) 主要由甲烷(>80v%)、乙烷、 丙烷,丁烷、二氧化碳组成
2.炼厂气
氢气、C1~C4(烷烃和烯烃)
3.汽油馏分(≤C11)
(1)单体烃: 直馏、重整汽油<200种,催化、焦化汽油>200种
第二章 石油及其产品组成和性质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饱和蒸汽压、沸程(馏程)、平均沸点、闪点
流动性质:
粘度(动力粘度-原油,运动粘度-石油产品,恩 氏粘度-燃料油)、粘度指数、凝固点、倾点、结 晶点、冷滤点等
热性质
热焓 热容 汽化热 导热系数
临界性质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
燃烧性质
燃烧热 闪点 (爆炸下限)
燃点 自燃点 辛烷值 十六烷值
其它性质
燃料油(舰船、锅炉用): 粘度、闪点(开)、硫%、灰分、机械杂质等。商品牌号: 恩
氏粘度 LPG: 绿色(清洁)、高效燃料 。
民用、车用、工业用、切割、化工利用
大 众 甲 壳 虫
替代燃料
LPG、CNG、LNG
二甲醚:十六烷值55~60
C%+H%>95%
杂原子(硫、氮、氧+微量元素)<5% 杂原子的存在影响?
1.石油的加工过程 2.产品的质量
我国原油较为典型的元素组成特点
低硫 高氮 高镍 低钒
三、石油的馏分组成
原油是由成千上万个组分组成的混 合物,其沸点范围很宽,按沸程(馏程) 范围可分为(主要按使用要求而定):
直馏馏分: 原油直接分馏得到
四、石油及其馏分的烃类(C、H)组成
天然气 炼厂气
汽油馏分 中间馏分 高沸馏分 渣油 蜡
烷烃 环烷烃 芳烃 烯烃
1.天然气(干气) 主要由甲烷(>80v%)、乙烷、 丙烷,丁烷、二氧化碳组成
2.炼厂气
氢气、C1~C4(烷烃和烯烃)
3.汽油馏分(≤C11)
(1)单体烃: 直馏、重整汽油<200种,催化、焦化汽油>200种
第二章 石油及其产品组成和性质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现代石油加工技术课件:催化裂化新工艺技术PPT共127页

现代石油加工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Thank you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第8章石油产品加工

随着裂解深度增加,乙烯和丙烯的收率都是先 增加到最高值后开始下降,且丙烯增加较慢,下降 点也在乙烯之前。所以乙烯与丙烯之比越大表示裂 解深度越大。
《化工工艺学》第8章石油产品加工
裂解深度与烯烃产率的关系
《化工工艺学》第8章石油产品加工
裂解深度的表示
③用含氢量表示 裂解生成的气体含氢量比原料含氢量大,而液态产物的
裂解深度函数KSF
之所以选正戊烷作参照组分,是因任何轻质油及石脑油 中均含有正戊烷,且在裂解过程中其含量只会减少,不会增 多。若裂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则可得正戊烷转化率x5与KSF 的关系为:
x5 1 exp( KSF )
如裂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并以炉出口温度Tout为参考温
度,定义在此温度下的合适停留时间为当量时间T,则有以
原料烃在裂解过程中首先发生的反应称为一次 反应,一次反应生成物进一步反应称为二次反应。 应尽量避免二次反应。
《化工工艺学》第8章石油产品加工
8.1.1.1 各种烃类的裂解反应规律
烷烃的裂解反应主要是脱氢反应和断链反应。 烷烃分子量越高,热稳定性越差,分解速度越大。分子 量相同的异构烷烃较正构烷烃更易分解。 甲烷 碳和氢
乙烯、乙烷和乙炔; 正构烷烃 环烷烃 芳烃。 烯烃 小分子烯烃 二烯烃、炔烃, 二烯烃+烯烃 环烯烃 芳烃。 环烷烃 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
环烯烃、芳烃。
《化工工艺学》第8章石油产品加工
烃类的裂解反应规律
有侧链芳烃在裂解过程中易发生烃类侧链的断 链与脱氢反应。无烃类侧链的芳烃最难裂解,而易 发生缩合反应。
裂解反应的动力学分析
从动力学观点看,影响速率常数的主要因素是 反应的活化能与温度。各类烷烃裂解生成乙烯的反 应,其活化能在190~300kJ/mol之间。较大分子的烷 烃和环烷烃裂解反应的速率常数可由下式预测:
《化工工艺学》第8章石油产品加工
裂解深度与烯烃产率的关系
《化工工艺学》第8章石油产品加工
裂解深度的表示
③用含氢量表示 裂解生成的气体含氢量比原料含氢量大,而液态产物的
裂解深度函数KSF
之所以选正戊烷作参照组分,是因任何轻质油及石脑油 中均含有正戊烷,且在裂解过程中其含量只会减少,不会增 多。若裂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则可得正戊烷转化率x5与KSF 的关系为:
x5 1 exp( KSF )
如裂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并以炉出口温度Tout为参考温
度,定义在此温度下的合适停留时间为当量时间T,则有以
原料烃在裂解过程中首先发生的反应称为一次 反应,一次反应生成物进一步反应称为二次反应。 应尽量避免二次反应。
《化工工艺学》第8章石油产品加工
8.1.1.1 各种烃类的裂解反应规律
烷烃的裂解反应主要是脱氢反应和断链反应。 烷烃分子量越高,热稳定性越差,分解速度越大。分子 量相同的异构烷烃较正构烷烃更易分解。 甲烷 碳和氢
乙烯、乙烷和乙炔; 正构烷烃 环烷烃 芳烃。 烯烃 小分子烯烃 二烯烃、炔烃, 二烯烃+烯烃 环烯烃 芳烃。 环烷烃 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
环烯烃、芳烃。
《化工工艺学》第8章石油产品加工
烃类的裂解反应规律
有侧链芳烃在裂解过程中易发生烃类侧链的断 链与脱氢反应。无烃类侧链的芳烃最难裂解,而易 发生缩合反应。
裂解反应的动力学分析
从动力学观点看,影响速率常数的主要因素是 反应的活化能与温度。各类烷烃裂解生成乙烯的反 应,其活化能在190~300kJ/mol之间。较大分子的烷 烃和环烷烃裂解反应的速率常数可由下式预测:
石油加工基础知识PPT课件

17
加工工艺
催化裂化过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⑴轻质油收率高,可达70%~80%; ⑵催化裂化汽油的辛烷值高,马达法辛烷值可达78以 上,汽油的安定性也较好; ⑶催化裂化柴油十六烷值较低,常与直馏柴油调合使 用或经加氢精制提高十六烷值,以满足规格要求; ⑷催化裂化气体,C3和C4气体占80%左右,其中C3丙 烯又占70%左右,C4中各种丁烯可占55%左右,是优 良的石油化工原料和生产高辛烷值组分的原料。
根据各产品的边际效益,及时调整加工路线。
烯烃含量,%(v/v) ,,不大于
加工流程优化和价格管理的关系
二、加工工艺
所谓重油是指常压渣油、减压渣油的脱沥青油以及减压渣油、加氢脱金属或脱硫渣油所组成的混合油。
(一)蒸馏 所谓重油是指常压渣油、减压渣油的脱沥青油以及减压渣油、加氢脱金属或脱硫渣油所组成的混合油。
目录
一、基础知识 二、加工工艺 三、主要产品介绍 四、加工流程优化和价格管理的关系
1
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 (一)石油简介 (二)原油分类 (三)基本加工原理 (四)产品分类
2
基础知识
(一)石油简介
石油是由分子大小和化学结构不同的烃类和非烃类组 成的复杂混合物,外观是一种流动和半流动的粘稠液体, 颜色大部分是暗色的(从褐色至深黑色),密度一般都小 于1,大约在0.65—1.016之间。
15
加工工艺
原料 加 热 炉
焦
炭
分
塔
馏
塔
焦炭
焦化工艺流程图
气体 焦化汽油
柴油 蜡油
16
加工工艺
(三)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是炼油工业中重要的一种二次加工工艺,在炼
油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催化裂化的工艺特点
加工工艺
催化裂化过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⑴轻质油收率高,可达70%~80%; ⑵催化裂化汽油的辛烷值高,马达法辛烷值可达78以 上,汽油的安定性也较好; ⑶催化裂化柴油十六烷值较低,常与直馏柴油调合使 用或经加氢精制提高十六烷值,以满足规格要求; ⑷催化裂化气体,C3和C4气体占80%左右,其中C3丙 烯又占70%左右,C4中各种丁烯可占55%左右,是优 良的石油化工原料和生产高辛烷值组分的原料。
根据各产品的边际效益,及时调整加工路线。
烯烃含量,%(v/v) ,,不大于
加工流程优化和价格管理的关系
二、加工工艺
所谓重油是指常压渣油、减压渣油的脱沥青油以及减压渣油、加氢脱金属或脱硫渣油所组成的混合油。
(一)蒸馏 所谓重油是指常压渣油、减压渣油的脱沥青油以及减压渣油、加氢脱金属或脱硫渣油所组成的混合油。
目录
一、基础知识 二、加工工艺 三、主要产品介绍 四、加工流程优化和价格管理的关系
1
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 (一)石油简介 (二)原油分类 (三)基本加工原理 (四)产品分类
2
基础知识
(一)石油简介
石油是由分子大小和化学结构不同的烃类和非烃类组 成的复杂混合物,外观是一种流动和半流动的粘稠液体, 颜色大部分是暗色的(从褐色至深黑色),密度一般都小 于1,大约在0.65—1.016之间。
15
加工工艺
原料 加 热 炉
焦
炭
分
塔
馏
塔
焦炭
焦化工艺流程图
气体 焦化汽油
柴油 蜡油
16
加工工艺
(三)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是炼油工业中重要的一种二次加工工艺,在炼
油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催化裂化的工艺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加氢裂化工艺流程
加氢裂化装置,根据反应压力的高低可分高压加氢裂化和 中压加氢裂化。根据原料、目的产品及操作方式的不同, 可分为一段加氢和两段加氢裂化。 (一)一段加氢裂化 根据加氢裂化产物中的尾油是否循环回炼, 根据加氢裂化产物中的尾油是否循环回炼,采用三种操 作方式。一段一次通过和一段串联全循环操作, 作方式。一段一次通过和一段串联全循环操作,也可采 用部分循环操作。 用部分循环操作。 1.一段一次通过流程 1.一段一次通过流程 一段一次通过流程的加氢裂化装置主要是以直馏减压馏 分油为原料生产喷气燃料、低凝柴为主, 分油为原料生产喷气燃料、低凝柴为主,裂化尾油作高 黏度指数、低凝点润滑油料。 黏度指数、低凝点润滑油料。
一、催化加氢在炼油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利用加氢技术提高产品氢含量,并同时脱去对大气污染的 硫、氮和芳烃等杂质。 加氢技术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 1.随着世界范围内原油变重、品质变差,原油中硫、氮、 1.随着世界范围内原油变重、品质变差,原油中硫、氮、 氧、钒、镍、铁等杂质含量呈上升趋势,炼厂加工含硫原 油和重质原油的比例逐年增大,从目前及发展来看,采用 加氢技术是改善原料性质、提高产品品质,实现这类原油 加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轻质油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2.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轻质油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特别是中间馏分油如喷气燃料和柴油,因此需对原油进行 深度加工,加氢技术是炼油厂深度加工的有效手段。 3.环境保护的要求。 3.环境保护的要求。
加氢裂化反应中加氢反应是强放热反应,而裂解 反应则是吸热反应。但裂解反应的吸热效应远低 于加氢反应的放热效应,总的结果表现为放热效 应。单体烃的加氢反应的反应热与分子结构有关, 芳烃加氢的反应热低于烯烃和二烯烃的反应热, 而含硫化合物的氢解反应热与芳烃加氢反应热大 致相等。整个过程的反应热与断开的一个键( 致相等。整个过程的反应热与断开的一个键(并进 行碎片加氢和异构化) 行碎片加氢和异构化)的反应热和断键的数目成正 比。
3.加氢脱氧反应 3.加氢脱氧反应 石油馏分中的含氧化合物主要是环烷酸及少量的酚、脂肪酸、醛、醚 及酮。含氧化合物在加氢条件下通过氢解生成烃和,主要反应如下:
OH
+ H2
+
3H2
+ H2O
CH3
COOH
+
2H2O
含氧化合物反应活性顺序为: 呋喃环类>酚类>酮类>醛类>烷基醚类 4.加氢脱金属 以非卟啉化合物存在的金属反应活性高,很容易在H2/H2S存在条件下,转化为 金属硫化物沉积在催化剂表面上。而以卟啉型存在的金属化合物先可逆地生成 中间产物,然后中间产物进一步氢解,生成的硫化态镍以固体形式沉积在催化 剂上。加氢脱金属反应如下:
S
(RS)2
R S
R
+ 2H2
2RH
4H2 R
+
H2 S
+
3H2
+ 2H2S
C 4H 9
+
S
+ H 2S
+
H 2S
+
2H2
石油馏分中硫化物的C 石油馏分中硫化物的C-S键的键能比C-C和C 键的键能比C -N 键的键能小。因此,在加氢过程中,硫化物 的C-S键先断裂生成相应的烃类和H2S。 键先断裂生成相应的烃类和H2S。 各种硫化物在加氢条件下反应活性因分子大小和 结构不同存在差异,其活性大小的顺序为:硫醇 >二硫化物>硫醚≈ >二硫化物>硫醚≈四氢噻吩>噻吩 。 2.加氢脱氮反应 2.加氢脱氮反应 石油馏分中的氮化物主要是杂环氮化物和少量的 脂肪胺或芳香胺。在加氢条件下,反应生成烃和 主要反应如下:
R
CH2
NH2
+ H2
R
CH3
+ NH3
NH 3
+
N
5H 2
C 5 H 12
+
N
+
C;
4H2
C4H10
+
NH3
加氢脱氮反应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反应,即C=N 的加氢和C 加氢脱氮反应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反应,即C=N 的加氢和C -N键断裂反应,因此,加氢脱氮反应较脱硫困难。加氢脱氮 反应中存在受热力学平衡影响的情况。 馏分越重,加氢脱氮越困难。主要因为馏分越重,氮含量越 高;另外重馏分氮化物结构也越复杂,空间位阻效应增强, 且氮化物中芳香杂环氮化物最多。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概述 催化加氢反应 催化加氢工艺流程
第四节 催化加氢过程的操作条件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一节
概述
催化加氢是在氢气存在下对石油馏分进行催化加工过程 的通称,催化加氢技术包括加氢处理和加氢裂化两类。 的通称,催化加氢技术包括加氢处理和加氢裂化两类。 加氢处理的目的在于脱除油品中的硫、 加氢处理的目的在于脱除油品中的硫、氮、氧及金属等杂 质,同时还使烯烃、二烯烃、芳烃和稠环芳烃选择加氢饱 同时还使烯烃、二烯烃、 和,从而改善原料的品质和产品的使用性能。 从而改善原料的品质和产品的使用性能。 加氢裂化的目的在于将大分子裂化为小分子以提高轻质油 收率,同时还除去一些杂质。其特点是轻质油收率高, 收率,同时还除去一些杂质。其特点是轻质油收率高,产 品饱和度高,杂质含量少。 品饱和度高,杂质含量少。
(2)动力学特征
烃类加氢裂化是一个复杂的反应体系,在进行加氢裂化的 同时,还进行加氢脱硫、脱氮、脱氧及脱金属等反应,它 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等温加氢裂化相对反应速度常数
第三节
催化加氢工艺流程
一、加氢处理工艺流程 (一)馏分油加氢处理
馏分油加氢处理典型工艺流程图
1—加热炉 2—反应器 3—冷却器 4—高压分离器 5—低压分离器 6—新氢储罐 7—循环氢储罐
2.芳烃深度加氢技术 2.芳烃深度加氢技术 开发新金属组分配方特别是非贵金属、新催化剂 载体和新工艺,目的是提高较低操作压力下芳烃 的饱和活性,降低催化剂成本,提高柴油的收率 和十六烷值,控制动力学和热力学。 3.加氢裂化技术 3.加氢裂化技术 开发新的双功能金属一酸性组分的配方,以提高 中馏分油的收率、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提高抗 结焦失活的能力、降低操作压力和氢气消耗。
短烷基侧链比较稳定,甲基、乙基难以从苯环上脱除。 C4或C4以上侧链从环上脱除很快。对于侧链较长的烷基 苯,除脱烷基、断侧链等反应外,还可能发生侧链环化反 应生成双环化合物。苯环上烷基侧链的存在会使芳烃加氢 变得困难,烷基侧链的数目对加氢的影响比侧链长度的影 响大。 在加氢裂化条件下,多环芳烃的反应非常复杂,它只有在 芳香环加氢饱和反应之后才能开环,并进一步发生随后的 裂化反应。稠环芳烃每个环的加氢和脱氢都处于平衡状态, 其加氢过程是逐环进行,并且加氢难度逐环增加。
H2 ,H2S R − M − R ' → MS + RH + R ' H
二、烃类加氢反应 烃类加氢反应主要涉及两类反应,一是有氢气直接参与的化学反应,如 烃类加氢反应主要涉及两类反应,一是有氢气直接参与的化学反应, 加氢裂化和不饱和键的加氢饱和反应,此过程表现为耗氢; 加氢裂化和不饱和键的加氢饱和反应,此过程表现为耗氢;二是在临氢 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如异构化反应。此过程表现为,虽然有氢气存在, 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如异构化反应。此过程表现为,虽然有氢气存在, 但过程不消耗氢气 1.烷烃加氢反应 1.烷烃加氢反应 烷烃在加氢条件下进行的反应主要有加氢裂化和异构化反应。其中加氢 裂化反应包括C 裂化反应包括C-C的断裂反应和生成的不饱和分子碎片的加氢饱和反 应。异构化反应则包括原料中烷烃分子的异构化和加氢裂化反应生成的 烷烃的异构化反应。 烷烃在催化加氢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遵循正碳离子反应机理,生成的正碳 离子在β位上发生断键,因此,气体产品中富含C 离子在β位上发生断键,因此,气体产品中富含C3 和C4 。由于既有裂 化又有异构化,加氢过程可起到降凝作用。 R1-R2 + H2 →R1H + R2H nCnH2n+2 →iCnH2n+2
烯烃加氢饱和反应是放热效应,且热效应较大。因此对不饱和烃含量 高油品加氢时,要注意控制反应温度,避免反应床层超温。
5.烃类加氢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 5.烃类加氢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 点 (1)热力学特征 1)热力学特征 烃类裂解和烯烃加氢饱和等反应化学平衡常数值 较大,不受热力学平衡常数的限制。芳烃加氢反 应,随着反应温度升高和芳烃环数增加,芳烃加 氢平衡常数值下降。在加氢裂化过程中,形成的 正碳离子异构化的平衡转化率随碳数的增加而增 加,因此,产物中异构烷烃与正构烷烃的比值较 高。
石油加工生产技术课件下载.ppt 职业学院课件教案下载
第五章 催化加氢
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催化加氢生产过程的作用和地位、发 展趋势; 熟悉催化加氢生产原料来源及组成、主要 反应原理及特点、催化剂的组成及性质、 工艺流程及操作影响因素分析; 初步掌握催化加氢生产原理和方法。
1.汽油馏分加氢 1.汽油馏分加氢 焦化汽油与热裂化汽油中硫、氮及烯烃含量较高,安定性差, 辛烷值低,需要通过加氢处理,才能作为汽油调合组分、重 整原料,或乙烯裂解原料。 2.煤油馏分加氢 2.煤油馏分加氢 直馏煤油加氢处理,主要是对含硫、氮和芳烃高的煤油馏分 进行加氢脱硫、脱氮及部分芳烃饱和,以改善其燃烧性能, 生产合格的喷气燃料或灯用煤油。 3.柴油馏分加氢 3.柴油馏分加氢 柴油加氢精制主要是焦化柴油与催化裂化柴油的加氢精制。
(二)渣油加氢处理
渣油加氢处理工艺原则流程图
渣油加氢处理工艺流程与有一般馏分油加氢处理 流程有以下几点不同: ①原料油首先经过微孔过滤器,以除去夹带的固 体微粒,防止反应器床层压降过快; ②加氢生成油经过热高压分离器与冷高压分离器, 提高气液分离效果,防止重油带出; ③由于一般渣油含硫量较高,故循环氢需要脱除 H2S,防止或减轻高压反应系统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