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高考备考: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价格指数等解析
【公基常识考点】八大经济指标

【公基常识】八大经济指标1.国内生产总值(GDP)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GNP)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3.基尼系数(1)含义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该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测定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指标。
(2)基尼系数的数值基尼系数的数值在0-1之间。
等于0说明收入分配绝对平均;0-0.2收入高度平均;0.2-0.3收入比较平均;0.3-0.4相对合理;0.4-0.5收入差距较大;0.6-1收入差距悬殊;等于1说明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4.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5.CPI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6.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即生产价格指数。
生产价格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7.外汇储备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解题公式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解题公式高考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解题公式总结一公式1: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① 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 流通所需要的货量÷(1-纸币贬值率)流通所需要的货量= 纸币发行量×(1-纸币贬值率)②通货膨胀率:纸币发行量= 流通所需要的货量×(1+通货膨胀率)流通所需要的货量= 纸币发行量÷(1+通货膨胀)公式2:货币发行量(币值)变化引起商品价格变化方面的计算①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 基期物价水平÷(1-纸币贬值率)基期物价水平= 现期物价水平×(1-纸币贬值率)②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 基期物价水平×(1+通货膨胀率) 基期物价水平= 现期物价水平÷(1+通货膨胀率)公式3: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上一年度商品数量×[ 1+本年度劳动者增加幅(%)]×[ 1+本年度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公式4: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上一年度商品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总额÷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公式5:价值总额=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价格总额=单位商品价格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格=价格总额÷商品数量注①.使用价值:一般是计算商品的总件数。
与劳动生产率呈正比关系。
假设原来生产x件,当劳动生产率提高50%时,现在每天生产的使用价值(商品数量)=X*(1+50%)②.价值:一般是单位商品的价值。
与劳动生产率呈反比关系,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假设原来M商品价值为x 元/件,现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则M商品的价值=x/(1+50%)③. 交换价值:由于价值与交换价值大小相等,因此计算交换价值,就是变相计算价值,因此,只要计算出价值,也就计算出交换价值。
基尼系数与恩格尔系数

基尼系数与恩格尔系数考题内容的设置一直与热点密不可分,针对事业单位考试的特点并结合最新国内外热点事件,今天着重给大家介绍两个系数即基尼系数与恩格尔系数。
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些方面,常规的出题方法是将其引入到政治部分去考察学员,但考生常常忽视对经济知识的复习,例如福利制度,两个系数等等。
期望下面的内容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并使大家在复习常识内容方面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一、基尼系数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
系数指标含义:0:收入分配绝对平均0~0.2:收入高度平均0.2~0.3:比较平均0.3~0.4:相对合理0.4~0.5:收入差距较大0.6~1:收入差距悬殊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其中我们应该着重注意的是,在2013年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2年的基尼系数为0.474。
这个数据表明我国现在处于收入差距较大的时期,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同时,我们也应该辩证的看这个系数,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不能够显示出导致分配不均的原因,其调查标准也不统一。
二、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
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恩格尔系数其的计算公式如下:食物支出金额恩格尔系数=────────x100%总支出金额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国家经济民生的14个指标含义详解

关于国家民生的14个经济指标含义详解1、GDP国内生产总值,即英文grossdomestic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港台地区有翻译为国内生产毛额、本地生产总值)。
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I(国民总收入,grossnationa lIncome)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
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
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
一般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可以把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务。
这部分产品已经到达生产的最后阶段,不能再作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去,如消费品、资本品等。
中间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务,如原材料、燃料等。
GDP必须按当期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通过市场交换体现出来。
一种产品的市场价值就使用这种最终产品的单价乘以其产量获得的。
2021届高考政治时政解读35(知识分析+追踪练习):中国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

高考政治时政解读35中国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日常饮食消费早已不是多数中国人消费中的“大头”。
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作恩格尔系数,不同于其他大多数经济学指标“越高越好”,恩格尔系数是“低些更好”。
比较通行的国际标准认为,当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足,20%以下为极其富裕。
“十三五”期间,中国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从2016年的30.1%降至2019年的28.2%。
五年间,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直接推动恩格尔系数的降低。
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以2015年的价格计算,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增加到3万元。
事实上,这一目标已在2019年达成。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中国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上升,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进一步扩大。
今年尽管有疫情影响,但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781元,仍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3.9%。
五年间,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吃穿之外,游览娱乐等消费选项更多走进普通人生活。
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反映出居民消费升级的大趋势。
五年来,越来越多的进口好货走进中国寻常百姓家,“中国潮牌”屡屡惊艳世界,无人商店等新模式领先全球,而中国游客探索的脚步更把中国推上世界第一出境游大国的位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今天中国人对消费已不满足于‘维持生活’,正向‘享受生活’升级。
而消费升级本身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并吸引着全球投资者。
知识分析:经济生活涉及知识点:1.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2.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④.收入差距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⑤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⑥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观念的制约。
——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恩格尔系数的内涵、影响及标准?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会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5、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措施?(1)原因: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2)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①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③加快科技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企业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④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⑤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高考政治消费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消费知识点总结高考政治消费知识点1、影响消费的因素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居民的收入。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②居民消费水平也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如果预期收入高,消费水平可能就高。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
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
影响消费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物价水平。
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
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和保养等。
2、不同的消费类型按消费对象分,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按交易方式分,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按消费目的分,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3、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
恩格尔系数的经济意义: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限制消费层次和质量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变化原因:①根本原因: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②直接原因: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4、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行为受到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
)——要作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行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
)——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
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③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行为出于向上看齐、人无我有的炫耀心理。
)——是不健康的。
④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行为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恩格尔系数的知识点总复习附解析

一、选择题1.过去,人们向往的生活是“钱多多”,即富裕的生活,有车有房有存粮,现在人们渴望的是“乐呵呵”,即健康、发展、享受。
这反映出A.我国居民在消费上丢掉了务实的好习惯 B.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降低C.我国居民消费中享受资料消费已占据主导 D.我国居民的清费结构改善2.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变化如下表所示:从数据看,2007-2016年年我国城市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
这表明A.贷款消费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B.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C.我国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D.消费品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3.据商务部监测,2018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高达1.4万亿元,日均销售额同比增长9.5%.与庞大的消费规模相比,钱包渐鼓的中国民众已不再满足于吃大餐、穿新衣、用新物,而患更希望吃得健康、穿得时尚、用出品位,有机杂粮、绿色蔬菜、时令水果等绿色健康类食品销售红火,私人定制的衣服、扫地机器人、新型智能手机等产品也持续热销。
这说明①居民消费需求旺盛,消费水平和质量提升②居民消费层次提高,生活的品质普遍提高③居民消费观念更新,绿色消费成社会时尚④居民消费结构改善,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4.年年“双十一”,种种“购物节”。
打折促销,总能激起无数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你买、我买、他买,大买、特买,大家买买买。
消费者这种与价格打折相伴的购物狂欢A.夹杂着求实和从众的消费心理 B.是企业让利去库存的有效手段C.是消费者竞相求异求新的表现 D.反映了我国百姓消费加速升级5.2018年上半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5%,高于资本形成总额47.1个百分点。
据此,以下推断正确的是①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②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在逐步优化③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提高④消费对经济发展起基础性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建国70周年来临之际,我国经济迈过了90万亿元的重要关口,人民的日子更加美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高考备考: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价格指数等解析
恩格尔系数
(1)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2)计算公式: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金额/家庭消费总支出金额×100%。
(3)从内涵看: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不能将投资支出(如购买股票、基金、债券、保险等)看作消费支出。
(4)从数值看:恩格尔系数是一个相对量,是一个比例数,不是绝对量。
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并不意味着食品支出金额的降低,相反,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在一般情况下伴随着食品支出金额的增加,只是在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不断进步的趋势下,食品支出金额增加量小于家庭消费总支出的增加量。
(5)我国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不断发展,直接原因是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6)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食品消费属于生存资料消费,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越高,用于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的比例相对越低,生活水平越低,因此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越低;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基尼系数
在衡量居民收入差距时,有一个国际通用的指标是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在1912年提出的,是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
基尼系数越大,则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基尼系数越小,则收入分配越接近平均;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2003年为0.479,2008年达到最高点0.491,这之后逐年下降,2014年的基尼系数是0.469。
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基尼系数是0.3左右。
经济学家李实分析说:“接近0.5的基尼系数可以说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世界上超过0.5的国家只有10%左右;主要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一般都
在0.24到0.36之间。
”
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倘若基尼系数大于这一数值,便有出现社会问题的潜在风险。
消费者价格指数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也称物价指数,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
基本功能:1、度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CPI是度量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
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说明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
2、国民经济核算。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需要各种价格指数。
如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以及GDP平减指数,对GDP进行核算,从而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3、契约指数化调整。
例如在薪资报酬谈判中,因为雇员希望薪资(名义)增长能相等或高于CPI,希望名义薪资会随CPI的升高自动调整等。
其调整之时机通常于通货膨胀发生之后,幅度较实际通货膨胀率为低。
4、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货币购买力是指单位货币能够购买到的消费品和服务的数量。
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货币购买力则下降;反之则上升。
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倒数就是货币购买力指数。
5、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提高意味着实际工资的减少,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下降意味着实际工资的提高。
因此,可利用消费者物价指数将名义工资转化为实际工资。
6、CPI对股市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物价上涨,股价上涨;物价下跌,股价也下跌。
生产价格指数
生产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与CPI不同,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和劳务的总费用。
由于企业最终要把它们的费用以更高的消费价格的形
式转移给消费者,所以,通常认为生产物价指数的变动对预测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是有用的。
消费者信心指数
消费者信心(Consumer Confidence),也有人称为消费者情绪(Consumer Sentiment),是指消费者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对就业、收入、物价、利率等问题的综合判断后得出的一种看法和预期。
在许多国家,消费者信心的测度被认为是消费总量的必要补充。
消费者信心指数由消费者满意指数和消费者预期指数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