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可选性复习-个人整理

合集下载

矿物岩石考试重点(经典)

矿物岩石考试重点(经典)

矿物岩石考试重点(经典)矿物岩石复习资料1、晶体的概念?晶体与非晶体在内部结构和基本性质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晶体(结晶质):是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或者分子)在三维空间作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物质,或者称内部具有格子状构造的固体。

在内部结构:晶体(质点)具有周期性重复,即具有格子构造。

而非晶体A :在非晶质体的各个部位上,没有任何两部分的内部结构是完全相同的;B :非晶质体的内部质点在不同方向上的排布状况无任何规律可循;C:在外形,非晶质体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自发地长成规则的几何多面体外形。

在基本性质上:晶体具有自限性(自范性)、均一性及异向性、对称性、具有固定的熔点、最小内能性、稳定性;而非晶体没有。

2、单形和聚形的概念,聚形相聚的原则什么?对称型的概念?晶体的分类。

单行是由对称要素所联系的一组晶面的组合。

即:单形是一个晶体上能够由该晶体的所有对称要素操作而使它们相互重复的一组晶面。

聚形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形聚合在一起,共同圈闭的空间外形形成聚形。

聚形相聚的原则:只有属于同一对称型的单形才能组合成聚形。

对称型的概念:一个晶体中全部对称要素的总合,称为该晶体的对称型。

3、元素的离子类型是怎样确定的?有哪几种? 惰性气体型离子及其特征如何? 铜型离子及其特点如何? 过渡型离子及其特点如何?根据离子最外电子层的结构,把离子分成三种类型 :(1)惰性气体型离子;惰性气体型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稳定,其离子在一般情况下不变价,离子半径较大,极化性能较低,与氧和卤族元素形成以离子键为主的化合物,极易与氧结合成氧化物和含氧盐,形成大部分造岩矿物(2)铜型离子;离子的外电子层结构仍相当稳定,除个别离子(主要是Cu+)外,一般情况下不变价,或只在18和18+2两种构型间变化,与电负性高与电负性不太高的阴离子结合时形成主要的金属矿物,且其化学键强烈地向共价键或金属键过渡,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低,称其为造矿元素或亲硫元素。

(3)过渡型离子它们的离子半径、电负性、化合物的键性,皆位于惰性气体型离子和铜型离子之间,具过渡性,其结构不稳定,离子较易变价;化合物常具顺磁性,经常呈现深浅不同的颜色,所谓色素离子,主要指过渡型离子,亲氧性较强,易形成氧化物和含氧盐矿物;亲硫性较强,易形成硫化物;一般在还原条件下多形成硫化物,在氧化条件下多形成氧化物及含氧盐矿物。

《矿石可选性研究》――14考试卷答案

《矿石可选性研究》――14考试卷答案

《矿石可选性研究》――14考试卷答案一、名词解释题(3`×5=15`)1、单体解离度:把有用矿物的单体含量与该矿物的总含量的百分比率称为单体解离度。

2、粒度分析:测定物料的粒度组成以及比表面等直接或间接了解物料粒度特性的测定工作。

3、化学多元素分析:是对矿石中所含多个重要和较重要的元素的定量化学分析,包括有益和有害元素,还包括造渣元素。

4、嵌布粒度特性: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粒度分布特性。

5、筛分效果:筛下累计重量与给入筛子中小于该筛孔尺寸的重量百分比。

二、填空题(1.5`×20=30`)1、矿石可选性研究的阶段可大致分为实验室实验、中间实验、工业实验三个阶段。

2、矿样混勾后,要进行缩分,以达到要求的样品质量。

常用的方法是:四分法、二分器法、方格法。

3、试样加工操作包括四道工序,即筛分、破碎、混匀、缩分。

4、试验方法所研究的内容包括试验的“设计”和“分析”两个部分。

5、原矿重量为500克,得精矿45克,尾矿450克,它的计算原矿重量为495克,它的精矿产率为9.1%。

6、摇床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选矿设备。

它的基本构造分为床面、床头和机架三个主要部分。

7、把有用矿物的单体含量与该矿物的总含量的百分比率称为单体解离度。

8、堆积的矿粒(或矿块)群与同体积水的重量比叫做堆比重。

9、构造是指矿物集合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结合的关系。

10、回收率是指产品的金属量与原矿金属量的百分比。

11、将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安排试验的方法叫试验设计。

12、等降颗粒中存在有小密度的大颗粒和大密度的小颗粒之比叫做等降比。

三、简答题(6`×6=36`)1.对试验用的试样有什么要求,试样最小质量如何确定?[答]:试验时要求试样既能全面地反映矿石中各种成分的含量、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等,又能保证试样采取和制备的经济与方便,也就是既不破坏试样的代表性、质量又不过大的最小试样。

试样的最小质量可按下式确定:Q=K d 2式中Q——试样最小质量,kg;D——试样中最大矿块的粒度,mm;K——矿石性质系数。

矿物考试总结

矿物考试总结

1、矿物:具有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天然化合物或自然元素物矿种类:含氧盐、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单质等有用矿物:能为人类利用脉石:目前无法富集或尚不能利用的一些矿物2、矿石: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人们能够将含有有用矿物的岩石中的某些组分加以富集并利用。

矿石种类:金属、非金属、化工、能源3、岩石:矿物的集合体矿床:矿石聚集区4、选矿、矿物加工选矿:利用矿物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借助各种选矿设备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分离,并达到使有用矿物相对富集的过程。

矿物加工:涵盖选矿,技术发展(化学、生物、湿法冶金等),延伸至冶金5、矿石性质物理性质:密度、磁性、导电性、形状、粒度、光泽、颜色物理化学性质:润湿性、氧化性生物化学性质:可生化性6、选矿过程工艺过程:准备作业、选别作业、产品处理辅助过程:存、运、贮、输送、脱水、除尘检测过程:主要参数、计量、加药等7、选矿产品精矿:有用矿物含量较高的最终产品。

中矿:分选过程中得到的尚需进一步处理的中间产品。

尾矿:剩余的有用矿物含量很低不需进一步处理(或技术经济上不适合进一步处理)的产品。

①品位——是指产品中金属或有用成分的质量与该产品质量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

通常用a表示原矿品位;β表示精矿品位;θ表示尾矿品位。

②产率——产品质量与原矿质量之比,叫该产品的产率,通常以γ表示。

③回收率——精矿中有用成分的质量与原矿中该有用成分质量之比,称为回收率,常用ε表示。

④选矿比——原矿质量与精矿质量的比值用它可以确定获得1t精矿所需处理原矿石的吨数。

常以 K 表示。

⑤富矿比( 或富集比)一一精矿品位与原矿品位的比值,常用E表示,E=β/a ,它表示精矿中有用成分的含量比原矿中该有用成分含量增加的倍数,即选矿过程中有用成分的富集程度。

8、复杂摆动颚式破碎机:机架、可动颚板、固定颚板、破碎齿板、偏心传动轴、轴孔、飞轮、肘板、调节楔、楔块、水平拉杆、弹簧。

选矿学复习要点

选矿学复习要点

第二章重选基本原理一、基本概念1.球形系数、形状系数、阻力系数2.初加速度与阻力加速度3.自出沉降与干扰沉降4.自由沉降末速5.等沉现象、等沉粒与等沉比6.固体容积浓度与松散度7.沉淀度与最大沉淀度二、简述题1.球形颗粒在静止介质中自由沉降时的沉降末速V O通式的推导过程以及由公式可得出哪些规律结论。

2.介质阻力个别公式及其统一形式以及利用瑞利曲线求解步骤。

3.球形颗粒自由沉降末速个别公式及其统一形式与求解步骤。

4.试推导球形颗粒在静止介质中达到自由沉降求速Vo时所需的时间t0和所经过的行程h0,并加以适当分析说明。

5.用通式和个别公式求矿粒的自由沉降末速的计算步骤。

6.为什么矿粒在静止、等速上升或等速下降介质流中达到恒速时,其相对运动速度均等于矿粒在静止介质中沉降末速?且达到恒速时所需时间满足:t0’(上顺流)<t0<t0”(下降流)7.求解干扰沉降水末速时,其经验公式Vg=V o矿(1—λ)n”中指数n的意义及四种求法。

8.两种密度、粒度均不相同的矿粒混合物,其粒度比大于等沉比,在不同等速上升水流作用下,所出现的悬浮分层现象,简述悬浮分层学说及重介质作用分层学说的基本观点。

9.干扰沉降等沉比与自由沉降等沉比的关系。

10.颗粒在离心力场中的运动与在重力场中的运动有什么区别?第三章重介质分选技术一、基本概念1.加重质2.悬浮液结构化3.悬浮液有效密度4.悬浮液物理密度二、简述题1.了解:1)工业生产中重介质选矿所用的重介质悬浮其加重质主要是哪些?2)重介质选矿时,作为分选介质的悬浮液在工艺性质上应具有的特点?3)在选择加重质时,主要应考虑的因素。

2.重介质选矿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影响悬浮液粘度的主要因素以及悬浮液粘度的测定方法。

3.什么是悬浮液的稳定性、影响悬浮液稳定性的因素及保持悬浮液稳定性的措施。

4.斜轮重介分选机两股介质流的作用以及斜轮重介质分选机的优缺点。

5.试简述国产立轮分选机、滴萨型、太司卡型的结构特点、工作过程。

选矿学(上)复习资料

选矿学(上)复习资料

选矿学复习题1.矿石处理过程最基本的三个工艺过程1)矿石选前的准备作业。

包括原矿(原煤)的破碎、筛分、磨矿、分级等工序;2)分选作业。

借助于重选、磁选、电选、浮选和其它选矿方法将有用矿物同脉石矿物相互分离获得最终选矿产品(精矿、尾矿,有时还产出中矿)3)选后产品的处理作业。

包括各种精矿、尾矿产品的脱水、细粒物料的沉淀浓缩、过滤、干燥和洗水澄清循环复用等。

2.选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选矿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矿石的工业品位的下限大幅度降低,这就使大量的原来被抛弃的脉石变为可利用的资源。

我国铁矿石的储量大但“贫、细、杂”的特点决定了绝大多数铁矿石要经选矿处理。

在有色冶金工业中,由于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品位大都很低,各种有用矿物与脉石间共生的关系更为复杂,选矿就显得尤其重要。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我国煤炭原煤含矸量一般为20~~30%,有的还更高。

经洗选排弃大量矸石,除去原煤中的杂质,可减少铁路的无效运输;降低煤炭的灰分和硫分,可以降低燃煤对大气的污染,保护环境。

天然的非金属矿物资源绝大多数也是多种矿物共生,不经过分选提纯也无法直接利用。

在地质部门中,矿石的可选性试验对评价一个矿床往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来源。

综上所述,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都离不开选矿这门技术科学。

先进的选矿技术可以产生“一矿变多矿,一厂变多厂”的良好局面。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各国对原料,能源需求量的增加,选矿学科的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应用的范围将越来越广,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

3.粒度分析方法:1)筛分分析法 2)水力沉降分析法 3)显微镜分析法4.碎散物料粒度组成5.累积粒度特性曲线6.累积粒度特性曲线有如下用途:①可确定任何指定粒度的相应累积产率;或由指定的累积产率查得相应的粒度。

②可求出任一粒级(d1-d2)的产率,它等于粒度d1及d2所对应的纵坐标的差值。

③由曲线的形状可大致判断物料的粒度组成情况。

对于正累积的粒度特性曲线,若曲线向左下角凹进,表明物料中细粒级含量多;若曲线向右上角凸起,说明粗粒级含量多;若曲线近似直线,则表示粗、细粒度分布均匀。

《矿石可选性研究》――12考试卷答案

《矿石可选性研究》――12考试卷答案

《矿石可选性研究》――12考试卷答案一、名词解释(4`×5=20`)1.等降比:等降颗粒中存在有小密度的大颗粒和大密度的小颗粒之比叫做等降比。

2.粒级回收率:是指分粒级计算的各个粒级的有用成分(如金属)在各个产品中的回收率(即分配率)。

3.筛分分析:用筛分的方法将物料按粒度分成若干级别的粒度分析方法4.氧化度:指TFe与FeO含量的比值5.四分法对分:将试样混匀并堆成圆锥后,压平成饼状,然后用专用的十字板或普通木板、铁板等将其沿中心十字线分割为四份,取其中互为对角的两份并着一份,取其中的一份作为式样的缩分方法。

二、填空题(1.5`×20=30`)1.嵌布粒度特性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粒度分布特性。

2.个别矿粒在粒群中的沉降称为干涉沉降。

3.筛分效果是指筛下累计重量与给入筛子中小于该筛孔尺寸的重量百分比4.化学多元素分析是对矿石中所含多个重要和较重要的元素的定量化学分析,包括有益和有害元素,还包括造渣元素。

5.最常用的采取流动物料的方法是横向截流法,即每隔一定时间,垂直于料流运动方向强取少量物料作为试样。

取样的精度主要取决于料流组成的变化程度和截取频率。

6.中矿常见的处理方案有返回浮选前部适当的地点、中矿再磨、中矿单独浮选及其他方法处理方法。

7.摩擦角和堆积角测定的主要目的是为设计原矿仓和中间贮矿槽提供原始依据。

8.试验中做磨矿曲线时干筛的目的是检查水筛是否完全,此筛分属于检查筛分。

9.选矿工艺上,通常判断选别过程效率的指标有回收率,品位,产率,金属量,富积比和选矿比。

10.物相分析根据矿石中的各种矿物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不同,采用不同浓度的各种溶剂在不同条件下处理所分析的矿样,使矿石中各种矿物分离,从而测出试样中某种元素呈何种矿物存在和含量的多少。

三、简答题(6`×6=36`)1.对试验用的试样有什么要求,试样最小质量如何确定?答:试验时要求试样既能全面地反映矿石中各种成分的含量、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等,又能保证试样采取和制备的经济与方便,也就是既不破坏试样的代表性、质量又不过大的最小试样。

矿石可选性复习-个人整理

矿石可选性复习-个人整理

矿石可选性研究一、名词解释(4'×5=20')矿石的贫化率:(采区矿石地质品位-采出矿石品位)/(采区矿石地质品位―废石品位)×100%试样最小必需量:为保证一定粒度散粒物料试样代表性所必需取用的最小试样量。

矿石结构:是指某矿物在矿石中的结晶程度,矿物颗粒的大小、形状及相互结合关系。

筛分分析:用筛分的方法将物料按粒度分成若干级别的粒度分析方法。

堆比重:堆积的矿粒(块)群与同体积水的重量比。

堆重度:单位体积的矿粒(块)群的重量。

液固比:用矿浆中液体质量与固体质量之比来表示,称为液固比。

单体解离度:有用矿物的单体含量与该矿物的总含量的百分率。

物相分析:根据矿石中的各种矿物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不同,采用不同浓度的各种溶剂在不同条件下处理所分析的矿样,使矿石中各种矿物分离,从而测出试样中某种元素呈何种矿物存在和含量的多少。

粒度分析:测定物料的粒度组成以及比表面等直接或间接了解物料粒度特性的测定工作。

优先浮选:如果在矿石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用矿物时,将有用矿物依次一个一个地选出为单一精矿的方法。

混合浮选:如果在矿石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用矿物时,将有用矿物共同一起选出为混合精矿,随后再把混合精矿中的有用矿物一个一个地选分开来的方法叫混合浮选。

活化剂:凡能促进捕收剂与矿物的作用,从而提高矿物可浮性的药剂称为活化剂。

磁场和磁场强度:在磁铁和电流的周围磁力作用的空间叫做磁场;用来衡量磁场强弱的物理量称为磁场强度。

磁化:在外磁场作用下,使物体显示磁性的过程称为磁化。

试样的代表性:该样品能够在规定的取样和分析的总误差范围内,反映物料所被控制的特征。

试验设计:将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安排试验的方法叫试验设计。

等降比:等降颗粒中存在有小密度的大颗粒和大密度的小颗粒之比叫做等降比。

粒级回收率:是指分粒级计算的各个粒级的有用成分(如金属)在各个产品中的回收率(即分配率)测试结果的精确度与准确度:精确度指测试结果的重复性或分散程度,随机误差小,重复测量的结果就密集,即重复性好。

化学选矿复习题

化学选矿复习题

化学选矿复习题化学选矿复习题化学选矿是矿石中有用矿物与废石的分离过程,是矿石提取有用矿物的重要方法。

在这个复习题中,我们将回顾一些与化学选矿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技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

一、基本概念1. 什么是选矿?选矿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将矿石中有用矿物与废石进行分离,以提取有用矿物的过程。

2. 什么是矿石?矿石是指含有有用矿物的岩石或矿物聚集体。

3. 什么是有用矿物?有用矿物是指在经济上有价值的矿物,可以用于提取金属或其他有用物质。

4. 什么是废石?废石是指矿石中不含有用矿物的部分,通常是岩石或其他无价值的物质。

二、选矿方法1. 重选法重选法是通过矿石中矿物的密度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常用的重选设备有重力选矿机、浮选机等。

2. 浮选法浮选法是通过矿石中矿物的浮力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浮选法常用于提取金属矿物,如铜、铅、锌等。

3. 磁选法磁选法是通过矿石中矿物的磁性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磁选法常用于提取铁矿石中的铁矿物。

4. 电选法电选法是通过矿石中矿物的导电性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电选法常用于提取金属矿物中的金属元素。

三、选矿过程1. 破碎和磨矿破碎和磨矿是将原始矿石破碎成适当大小的颗粒,并通过磨矿设备将其细化,以便后续的选矿过程。

2. 选别选别是将破碎和磨矿后的矿石按照粒度和密度进行分级和分离的过程。

常用的选别设备有筛子、离心机等。

3. 浮选浮选是通过向矿浆中引入气泡,使有用矿物与气泡结合并上浮至浮泡层,从而实现分离的过程。

4. 脱泥脱泥是将浮选过程中的泥浆中的固体颗粒去除,以减少废石的含量。

5. 脱水脱水是将浮选过程中的浮泡层中的水分去除,以便进一步处理和运输。

四、选矿药剂1. 捕收剂捕收剂是用于促使有用矿物与气泡结合的药剂。

常用的捕收剂有黄原胶、黄原酸盐等。

2. 泡沫稳定剂泡沫稳定剂是用于维持浮泡层稳定的药剂。

常用的泡沫稳定剂有洗涤剂、有机酸等。

3. 调整剂调整剂是用于调整矿浆中pH值的药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石可选性研究一、名词解释(4'×5=20')矿石的贫化率:(采区矿石地质品位-采出矿石品位)/(采区矿石地质品位―废石品位)×100%试样最小必需量:为保证一定粒度散粒物料试样代表性所必需取用的最小试样量。

矿石结构:是指某矿物在矿石中的结晶程度,矿物颗粒的大小、形状及相互结合关系。

筛分分析:用筛分的方法将物料按粒度分成若干级别的粒度分析方法。

堆比重:堆积的矿粒(块)群与同体积水的重量比。

堆重度:单位体积的矿粒(块)群的重量。

液固比:用矿浆中液体质量与固体质量之比来表示,称为液固比。

单体解离度:有用矿物的单体含量与该矿物的总含量的百分率。

物相分析:根据矿石中的各种矿物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不同,采用不同浓度的各种溶剂在不同条件下处理所分析的矿样,使矿石中各种矿物分离,从而测出试样中某种元素呈何种矿物存在和含量的多少。

粒度分析:测定物料的粒度组成以及比表面等直接或间接了解物料粒度特性的测定工作。

优先浮选:如果在矿石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用矿物时,将有用矿物依次一个一个地选出为单一精矿的方法。

混合浮选:如果在矿石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用矿物时,将有用矿物共同一起选出为混合精矿,随后再把混合精矿中的有用矿物一个一个地选分开来的方法叫混合浮选。

活化剂:凡能促进捕收剂与矿物的作用,从而提高矿物可浮性的药剂称为活化剂。

磁场和磁场强度:在磁铁和电流的周围磁力作用的空间叫做磁场;用来衡量磁场强弱的物理量称为磁场强度。

磁化:在外磁场作用下,使物体显示磁性的过程称为磁化。

试样的代表性:该样品能够在规定的取样和分析的总误差范围内,反映物料所被控制的特征。

试验设计:将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安排试验的方法叫试验设计。

等降比:等降颗粒中存在有小密度的大颗粒和大密度的小颗粒之比叫做等降比。

粒级回收率:是指分粒级计算的各个粒级的有用成分(如金属)在各个产品中的回收率(即分配率)测试结果的精确度与准确度:精确度指测试结果的重复性或分散程度,随机误差小,重复测量的结果就密集,即重复性好。

准确度指测试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偏差程度。

四分对分法:将试样混匀并堆成圆锥后,压平成饼状,然后用专用的十字板或普通木板、铁板等将其沿中心十字线分割成四份,取其中互为对角的两份并作一份,此法称为四分对分法。

试金分析:金银等贵金属需要用类似火法冶金的方法进行分析,所以专门称之为试金分析。

构造:是指矿物集合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结合的关系。

嵌布粒度特性: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粒度分布特性。

粒度组成:物料中各粒级的相对含量。

废石的混入率:矿山开采时,混入废石量与采出矿石总量的百分比。

矿石的物相:即矿石中某种元素呈何种矿物存在和含量多少。

回收率:选矿回收率是指精矿中的金属或有用组分的数量与原矿中金属的数量的百分比。

筛分效率:指筛分时所得到的筛下产物的重量与原矿物料中所含小于筛孔尺寸的粒级重量的百分数。

选矿比:选矿比是指每选一吨精矿所需的原矿吨数,通常以倍数表示。

矿石:就是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能用工业的方法从中提取金属及其他化合物的岩石。

矿石品位:矿石品位指矿石中所含某种金属或有用组分的多少,常用比分比表示。

矿物:矿物是在地壳中经过自然的物理化学作用与生物化学作用后,所产生的具有固定化学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的自然元素或天然化合物。

精矿产率:精矿重量与原矿重量的百分比。

选矿试验方案:试验中准备采用的选矿方法。

包括选矿方法、选矿流程和选矿设备,根据矿石性质可采用重、磁、浮、化或联合流程。

类质同象:化学成分不同,但相互类似而结晶构造相同的物质,在结晶过程中原子、离子分子等可以相互替换但结晶构造不受破坏的现象。

浸染状构造:有用矿物颗粒或其细小脉状集合体疏散孤立地分布在脉石矿物中二、填空题(1.5'×20=30')1、细磨料堆的取样方法:钻孔取样;流动物料的取样:横向截流法;块状料堆的取样:舀取法、探井法;矿浆取样方法:人工截取和机械截取。

2、试样的加工操作一般分为:筛分→破碎→筛分→混匀→缩分。

3、有用和有害元素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有三种形式:独立矿物、类质同象、吸附形式。

4、矿石的构造形态及其相对可选性可大致划分如下: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角砾状构造、鲕状构造、脉状及网脉状构造、多孔状及蜂窝状构造、似层状构造、胶状构造。

5、矿物的水分分为:表面水分(外在水分)、吸着水分(分析水分)和结晶水(化合水)。

6、重选的特点:①整个工艺过程的主要因素是选别设备和工艺流程,工艺参数是次要的和从属的。

②选别程度较粗、粒级较宽。

③选别设备种类繁多、原理各异、流程组合复杂。

④物理性质决定了重选指标的好坏。

⑤重选试验往往以开路流程出现。

7、比磁化系数χ:体积磁化率κ与物体密度δ之比。

8、列表法是:将试验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和工艺指标以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

9、某赤铁矿跳汰作业,比重组分分析表明:原矿比重大于4.2的组分占52%,小于4.2的组分占48%,精矿产率r=49%。

精矿中比重大于4.2的组分占90%;小于4.2的占10%,1.原矿重量为500克,得精矿45克,尾矿450克,它的计算原矿重量为495克,它的精矿产率为9.1%。

2.工艺平衡包括:(1) 固体物料重量平衡;(2)物料中所含有用组分或其他特定固体组分的平衡;(3) 水或矿浆量的平衡。

3.选矿试验中测定pH值常用的方法有 PH试纸法、比色法、电位法和滴定法等种方法。

4.浮选药剂主要分为捕收剂、调整剂和起泡剂。

调整剂又包括抑制剂、活化剂和pH值调整剂。

5.摇床床条的断面形状有矩形、三角形、梯形和锯齿形等四种形式。

6.原泰勒筛制的基筛为 200 目,以1.414为主筛比。

7.常用的绘图法有三种,即简单坐标法,半对数坐标法,全对数坐标法。

8.实验数据的表示法通常有列表法,图示法和方程法等三种,矿石可选性试验中常用的为列表法,图示法。

9.矿粒或矿块的大小叫粒度。

将要分析的矿物试样按粒度分成若干级别,这些级别叫粒级。

1、整个找矿勘探工作是分阶段进行的,从找矿到勘探的各个阶段的划分,反映了地质工作的深度和精度的不断提高,相应地可选性评价工作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2、矿石可选性研究的阶段大致可划分为实验室实验、中间实验、工业实验。

3、试样中配入的围岩和夹石的组成和性质,以及配入的比率,也都应与矿山开采的实际情况一致。

4、矿石物质组成的研究工作一般指研究矿石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

5、一般把有用矿物的单体含量与该矿物的总含量的百分比率称为单体解离度。

6、全铁(TFe)指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中总的含铁量。

可溶铁(SFe)指化学分析时能用酸溶的含铁量。

7、试验数据的精确度是指测试结果的重复性。

准确度是指测试结果同真值的相差程度。

8、浮选试验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选别方案;通过试验、分析影响过程的因素,查明各因素在过程中的主次位置和相互影响的程度,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提出最终选别指标和必要的其他技术指标。

9、比重组分分析又称重力分析,其实质是在接近理想的条件下,将矿粒分离为不同比重组分,根据不同比重组分的称量和化验结果,算出该矿样的比重组成以及有用和有害成分在不同比重组分中的分布率。

10、经典的可选性曲线中β曲线是沉物累计品位曲线,反映β沉与γ沉之间的函数关系;θ曲线浮物累计品位曲线,反映β浮与γ浮之间的函数关系。

1.矿物的可浮性不仅与决定润湿接触角大小的表面性质有关,而且,也与决定附着速度的矿粒和气泡的大小有关:气泡愈大,附着愈快;矿粒愈小,附着愈快。

2. 影响矿浆取样精度的因素有:① 物料的特性;② 截取频率;③ 物料组成的均匀程度。

3. 氧化度指TFe与FeO含量的比值。

4.整个找矿勘探工作是分阶段进行的,从找矿到勘探的各个阶段的划分,反映了地质工作的深度和精度的不断提高,相应地可选性评价工作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5.从如何处理多因素的问题出发,可以将试验方法分为一次一因素法和多因素组合法。

6.序贯试验法进一步可分为消去法和登山法。

7.选矿生产和试验研究中经常采用的粒度分析方法是筛分分析、沉降分析和计数法中的显微镜分析。

8.筛析所需的试样最小重量取决于样品中最大块粒度。

9.选矿工艺上测定重液和悬浮液比重的方法通常有下列四类:比重瓶法、浮子法、压差法、放射性同位素法。

10.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是渗透法、吸附法。

1、嵌布粒度特性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粒度分布特性。

2、个别矿粒在粒群中的沉降称为干涉沉降。

3、筛分效果是指筛下累计重量与给入筛子中小于该筛孔尺寸的重量百分比4、化学多元素分析是对矿石中所含多个重要和较重要的元素的定量化学分析,包括有益和有害元素,还包括造渣元素。

5、最常用的采取流动物料的方法是横向截流法,即每隔一定时间,垂直于料流运动方向截取少量物料作为试样。

取样的精度主要取决于料流组成的变化程度和截取频率。

6、中矿常见的处理方案有返回浮选前部适当的地点、中矿再磨、中矿单独浮选及其他方法处理方法。

7、摩擦角和堆积角测定的主要目的是为设计原矿仓和中间贮矿槽提供原始依据。

8、试验中做磨矿曲线时干筛的目的是检查水筛是否完全,此筛分属于检查筛分。

9、选矿工艺上,通常判断选别过程效率的指标有回收率,品位,产率,金属量,富积比和选矿比。

10、物相分析根据矿石中的各种矿物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不同,采用不同浓度的各种溶剂在不同条件下处理所分析的矿样,使矿石中各种矿物分离,从而测出试样中某种元素呈何种矿物存在和含量的多少。

三、简答题(6'×6=36')1、矿物颗粒粒度和嵌布粒度特性各划分为几类?各类不同嵌布特性的矿石,其磨矿和选别原则流程应如何?1)粗粒嵌布:粒度尺寸20、2mm,肉眼可见,一般可采用重介质、跳汰及干式磁选进行选别2)中粒嵌布:粒度尺寸2-0. 2mm,放大镜下用肉眼观察和测量一般可采用摇床、磁选、电选、重介质及表层浮选进行选别。

3)细粒嵌布粒度尺寸0.2-0.02mm,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辨认,显微镜下测尺寸。

一般可采用摇床、溜槽、浮选、湿式磁选、电选等进行选别,复杂时可采用化学选矿进行处理。

4)微粒嵌布:粒度尺寸20~2um,显微镜下观测,一般可采用浮选、水冶等进行处理5)次显微(亚微观)嵌布粒度尺寸2-0.2um,用特殊方法观测,一般采用水冶等进行处理。

6)胶体分散:粒度尺寸小于0 2um,用特殊方法观测,一般采用水冶、火法冶金等进行处理2、采样时确定采样点的原则是什么?配制混合矿样时应考虑哪些问题?[答]:采样时确定采样点的原则是在分析研究矿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要使矿样具有充分代表性。

⑴应取能充分代表所研究部分的矿石特性而原有勘探工程质量又较好的地点作为采样点,但也要照顾施工运输条件。

⑵应充分利用原有的勘探工程采样,避免专门的开凿采样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